《生态环境的思想汇报范文(六篇)》
生态环境的思想汇报范文(精选6篇)
生态环境的思想汇报范文 篇1
敬爱的党组织: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空前的变化,随之环境的污染也会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回顾今年 2月20日的早晨,江苏省盐城市城西水源遭酚类化合物污染,两家自来水厂关闭,数十万市民饮水受到影响,当时尚未发现有人中毒。据环保部门初步查明,盐城水污染事件是取水口上游一家化工厂偷排污水所致。今年来水污染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应该予以关注,现针对这一问题写一篇思想汇报,希望与大家交流。
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面对这样的环境问题,我们应当予以重视,要保护好环境,首先就得有环境保护的意识,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接着,我们就得从各个方面付之行动了。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资源,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保护水资源首当其冲。不少的家庭也存在了环境污染的浪费,但我们可以适当的避免这些浪费,比如说可以将水再次循环利用,有时候不用水的时候即时将水龙头关紧,以防水滴滴答答的落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水资源呢?
我们一定要认识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在这里,提出一些措施与建议。
一、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有关部门要划定水源区,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取水口的绿化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从根本杜绝污染,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二、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市水环境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废水排放量正在不断地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水环境质量的下降。因此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是迫在眉睫的事。
三、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就自然减少了。
四、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废水排放量还要增加,如果只重视末端治理,很难达到改善目前水污染状况目的,所以我们要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20xx年XX月XX日
生态环境的思想汇报范文 篇2
尊敬的党支部: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明确要求。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这些瓶颈制约,一是资源约束趋紧,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到 %,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多年平均缺水量536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二是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群众事件频发;三是生态系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陷面积扩大,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我国发展很快,发达国家几百年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国被压缩到几十年集中显现。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牢固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还很普遍。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更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客观需要。当前,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重大国际问题。世界各国的竞争已从传统的经济、技术、军事等领域延伸到环境领域,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博弈的新焦点,绿色发展正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随着全球能源资源需求持续增长和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剧,未来各国围绕能源资源、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博弈会日趋激烈。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一,人均排放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要求我国减排的压力不断加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的话语权,提升我国参与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谈判和对话交流的位势,有效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和负责任大国形象。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20xx年XX月XX日
生态环境的思想汇报范文 篇3
我国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10年来,累计造林种草11.73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2.68个百分点,达到23.04%;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净增13.75亿吨,达到92亿吨。林草资源总体呈现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功能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为维护生态安全、增添民生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系统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放眼神州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从蓝图变为现实。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20__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87.5%;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长江保护修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全国推行,20__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提升到84.9%,比20__年上升18.9个百分点;全国动员、全民参与,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2.68个百分点,达23.04%;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净增13.75亿吨,达92亿吨;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中国成为近20年来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一幅天更蓝、水更清、万物更加生机盎然的美丽中国画卷在神州大地上徐徐铺展。
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我们一定能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环境的思想汇报范文 篇4
20xx年,在省局的下,我局认真落实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要求,执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规定,通过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广泛宣传,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狠抓落实,上半年较好的完成了各项节能任务,使节能工作稳步开展。现将具体工作落实情况如下:
一、加强、狠抓落实。
为大力开展公共节能工作,我局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小组,负责做好本单位资源节约各项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工作,并有专人负责,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20xx年我局严格按照《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文件有关规定和要求,抓好工作落实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政府机关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增强地税干部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开展各项节能宣传教育,让节约、勤俭的传统美德深入人心。
三、认真部署,扎实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
为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资源危机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我局把建设节约型机关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在局门口悬挂宣传周活动主题横幅、电梯口led滚动播放节能宣传标语、大厅显示屏滚动宣传标语、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同时严格加强各项用电管理,严格落实4层(含)以下禁止使用电梯的`规定。倡议干部职工以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等方式体验能源紧缺,支持节能减排,切实发挥公共机构的节能减排表率示范作用。
四、突出重点,严控节能减排关键环节
一是厉行节约用电。我局从节约每度电做起,堵塞浪费漏洞。加强用电设备管理,使用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时尽量减少待机时间,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养成随手关灯、关水、关电脑、关电源的良好习惯。
二是严格控制办公用品消耗。充分发挥办公自动化优势,有效利用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收发和办理文件,严格控制纸质文件印刷数量,尽量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办公用纸双面打印或重复利用,推行无纸化办公。
三是严格单位公务车辆管理。公务用车一律按照《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管理,由办公室统一调配,减少单独派车、提倡在集体公务中合乘公务用车,避免公车不必要的浪费和公车私用。严格要求驾驶员遵守机关公务用车制度,落实公务车辆节能措施,每月报送车辆耗油表,每辆公务车实行定点定车加油,加强车辆日常保养,对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和故障,及时排除,尽可能减少大修大开支
五、20xx年下半年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系统工程,上半年我局通过积极有效的开展节能减排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能宣传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开源节流,为降低能耗想办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提出改进的办法和措施。
(一)、加大节能宣传,培养节能习惯
制定的下半年节能宣传,加大宣传力度,让节能减排深入每一位干部的心中。
(二)、认真执行,确保节能效果
1、继续加强办公楼照明用电管理,白天不开灯,下班拉闸断电,坚持人离电灭。
2、办公电脑待机时间不得超过50分钟,打字、复印设备不用时随时关闭。
3、提倡自然调节,尽量减少电器使用时间,降低办公用电消耗,坚决杜绝用电浪费。
4、加强节水管理,防止用水浪费。严格杜绝长流水,杜绝滴、渗、漏现象。
5、节约办公耗材,降低经费开支。继续推广电子公务,全面推进无纸化办公,提倡文件双面印刷,减短通话时间,采购节能耗材和环保办公产品。
6、加强用车管理,减少汽油及维修费支出。我局将加强公务用车日常管理,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且认真落实派车登记制度、禁止公车私用。
生态环境的思想汇报范文 篇5
尊敬的党组织:
我所学的专业是环境保护法。所以关注环境问题,是我们的基本要求。正如我们从小的教科书中所讲得那样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生态文明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因为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人所共知,西方发达国家经过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届时,全球“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有1/3以上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社会,中国能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有决定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以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方能化逆为顺、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广大群众心中。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20__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给予好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亟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传统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生态道德文化教育,是提高全社会生态道德文化水准的途径和方式。应当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最后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是多么迫切、紧要!其潜力又是多么巨大!如果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在行动上切切实实这么做了,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优化、环境保护,岂不可以创造出新的人间奇迹!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向党组织证明我在思想上的进步。我还会继续努力的。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20xx年XX月XX日
生态环境的思想汇报范文 篇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快速进步让人类经济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质量的降低和生存环境的恶化。全球变暖、极端环境的相继出现,无不警醒我们,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一体推进,缺一不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抓实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既是大国应有之担当,也是为了民生福祉的必然选择。各级党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凝聚环保共识,推进生态价值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筑牢生态这一关键环节。
身体力行下好生态建设“一盘棋”。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唯有联防联治、齐抓共管,才能干出成效,抓出实效。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做好水土保持、河湖整治、退耕还林等基础工作,夯实生态本底,也做好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规范性工程,点缀人居环境,切实在联动联治中筑牢生态基础。
真抓实干绘就生态环境“一幅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出台了一系列真办法、硬措施,为打造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提供了指引和遵循。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政策,不抓落实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党员干部要主动扛责在肩、揽责在身,积极破除经济环保“二选一”的狭隘认识,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核心理念,扎实开展“水”“土”“气”三大攻坚战,营造优美生态环境、储蓄优渥生态资源。同时,积极探索、深入推进生态价值转化,激发自然资源的经济效应,推动形成经济生态“双丰收”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防微杜渐织牢生态监管“一张网”。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根本大计,仅靠一时一地的集中攻坚难竟全功,需要全党全民的常抓不懈。各级党组织要树牢环境保护“常态风”,以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不断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监管渠道体系,确保问题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要以严抓严管的负责态度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强化监督执纪,引导干部群众形成爱护环境的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