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办公文秘 > 策划方案 > 公厕管理方案热门3篇正文

《公厕管理方案热门3篇》

时间:

公厕管理方案(精选3篇)

公厕管理方案 篇1

为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解决市民反映“就厕难”的实际问题,满足群众生活需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根据市政府统一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公共厕所免费开放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天天都干净”的目标,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巩固和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通过对公厕实行免费开放,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厕管理,切实提升服务档次和管理水平。

二、总体要求

公厕标识标志设置规范,保洁管理作业规范,实行定人、定时管理,公厕设施及环卫洁具完好、洁净,各项卫生指标符合要求,达到“二通、六无、一好”的质量标准。

三、实施范围和时间

全区所有公厕从20*年9月1日起,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8月10日-8月31日)

1.对公厕进行调查,了解状况,制定公厕免费开放实施方案,落实免费开放后公厕保洁养护及管理经费;

2.对所有收费公厕(包括街道、园区的收费公厕)进行维修、整治和恢复。一是周边环境整治按照“能绿则绿”的原则进行环境美化,通向公厕的道路要求完好平整;二是厕容厕貌和厕内设施按照建设标准进行恢复和整修,取消旱厕,公厕正面屋顶或墙面设有“LED”亮化的“公共厕所”字样配有英文字母“WASHROOM”,厕内设施完好,按照人性化要求设置衣帽钩、整衣镜、洗手池、香皂(洗手液),适时使用驱蚊杀虫、灭鼠除臭用品;三是按照统一要求设置公厕管理制度标牌,内容包括公厕名称、类别、公厕编号、管理单位、服务公约、联系电话、监督电话、开放时间等信息,全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二)实施阶段(从9月1日开始)

1.从9月1日起所有收费公厕全部免费开放,同步进行改造,改造的过程不影响免费开放。

2.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细则。公厕管理员统一服装,统一佩证上岗;公厕内不得销售除卫生用品以外的商品,禁止任何人利用公厕从事其它经营活动或摆摊设点,责任范围内不得有乱搭建、乱堆放;制定新的公厕考核评分细则。

五、有关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区公厕免费开放是市委市政府推进环卫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提高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民生工程和文明工程,各街道、园区、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严密组织,切实按照时间节点落实到位。

(二)充分准备,全面出新。各街道、园区、有关单位要成立领导小组,迅速研究拟定公厕免费开放实施方案,并安排专人负责;街道、园区要安排专项资金对公厕进行整治、维修、出新、恢复,全面提升免费开放后公厕的管理水平、作业质量、厕容厕貌和服务档次。

(三)加强指导,完善机制。区市容局要加强工作指导,积极推进,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细则,全面提升环卫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公厕管理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发展、环境先行的原则。从20xx年起,通过实施一批公共厕所建设改造,着力解决我县县城及乡镇公共厕所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档次不高、管理缺位、群众入厕难等问题,到20xx年底,实现县城和乡镇公共厕所“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进一步改善我县人居环境,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创新公共厕所建设投资方式和管理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管理。提倡社会参与和群众监督。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属地负责制”,各乡(镇)政府负责推进属地内公共厕所建设管理。要切实履行职责,根据工作任务的时间要求组织相关部门狠抓落实。

(二)统一协调,共同推进原则。坚持规划为龙头,各单位按照工作职责,互相联动,协同配合,确保公共厕所建设管理顺利推进。

(三)完善旧区,同步配套新区原则。从20xx年至20xx年底,利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建成区入厕难的状况,同时新建城区、开发区、沿街新建商住建筑等在建设时要求同步配套或套建公共厕所,防止出现新的入厕难现象。

(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合理选址,正确处理好公共厕所建设管理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做到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三、工作内容

本方案所称公共厕所,是指县城、乡(镇)市政公用部门管理的公共厕所及产权单位管理供公众使用的公共厕所,包括公园、风景名胜区、商场市场、餐厅、加油站、宾馆、旅游景点景区、休闲农业示范点、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沿线等范围内的厕所。

崇左市下达天等县三年新建、改建公共厕所任务总数为24座(其中旅游公共厕所8座)。每年建设任务分别为:20xx年4座(其中旅游公共厕所0座);20xx年10座(其中旅游公共厕所5座);20xx年10座(其中旅游公共厕所3座)。新建、改建公共厕所要求全部达到国家二类公共厕所以上标准,50%以上达到国家一类公共厕所标准,并免费使用。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工作责任。县住建局负责督促推进市政、公园等市政公共厕所的建设管理;县旅游局负责督促推进宾馆、旅游景点景区、风景名胜区等旅游公共厕所的建设管理,并指导全县各行业旅游公共厕所的建设管理;县工信局负责督促推进商场市场、餐厅、加油站等公共厕所的建设管理;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督促推进汽车客运站、高速公路沿线等公共厕所的建设管理;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负责督促推进休闲农业示范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等公共厕所的建设管理;县国土局负责督促推进地质公园公共厕所的建设管理,并负责协助解决全县公共厕所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坚持属地原则,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推进属地内公共厕所建设管理。

(二)科学编制规划。各乡(镇)、县直各有关责任单位对本辖区、本行业公共厕所现状分布、标准、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报县住建局汇总。县住建局、旅游局要根据存在问题及发展需要编制规划,宜建则建、宜改则改。规划要以人为本,公共厕所数量和蹲位与场地人流量相适应,规划布局合理、数量充足、标准适宜。公共厕所规划涉及部门和产权单位较多,各部门要统筹协调、分步实施。20xx年底前,各责任单位要开始实施公共厕所专项规划。

(三)科学组织设计。各乡(镇)、县直各有关责任单位实施的公共厕所设计应符合《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4—20xx)》和《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评定(GB/T18973—20xx)》的有关要求。要因地制宜,探索富有地方特色的公共厕所设计方案,强调实用、便利、节能节水、便于维护和可持续利用,避免奢侈浪费、华而不实。要从群众使用的便利性、卫生角度考虑,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建设的公共厕所要尽量做到与周围环境和谐,力求数量与质量、实用与美观相协调。各地要结合实际,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建设公共厕所,有效解决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运营管理。各乡(镇)、县直各有关责任单位要考虑公共厕所的运营问题、管理问题,探索长效的管理机制体制。坚决杜绝只建不管、管理不善的问题。定岗定人定时进行卫生保洁和设备养护、维修。鼓励外包服务,将公共厕所清洁、管护通过招标方式交由保洁公司专业化管理。每年要组织公共厕所管护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升管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创新管理机制。各乡(镇)、县直各有关责任单位要把公共厕所的建设管理作为新的发展机遇,有效整合和利用市场化、社会化的资源,创新多种渠道解决公共厕所建设投入和管理维护问题,推进“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建设管理模式。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探索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专业化企业进行品牌化、规模化连锁经营,确保新建、改建公共厕所免费使用。

(六)强化资金保障。要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导的市政公共厕所建设投融资机制,对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的投入给予倾斜。按照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鼓励作用,开拓多元化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公共财政投入部分的公共厕所,回建、改建费用由县级财政出资建设,并纳入当年年度财政预算;新建公共厕所的建设费用,一部分建设配套资金由县级财政承担;另一部分争取学习和借鉴区内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运用市场运作手段,对公共厕所建设、投资、经营和管理采取“以商养厕”方式,吸纳社会资金,推动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属业主自筹资金建设配套的公共厕所由业主承担建设改造、维护的相关费用。

县发改局、财政局、旅游局等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相关专项扶持资金,县住建局、旅游局、国土局、工信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要积极与上级对口部门对接,为公共厕所建设争取专项资金。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成立天等县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办公室主任由县住建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人员从各相关单位抽调,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督查全县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集住建、发改、财政、旅游、国土、交通、工信、农业、林业、水利等单位相关领导召开联席会议,并指导、协调、督查全县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将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建立和完善行政首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政府各部门分工负责的责任机制。

(二)加强考核。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将此项工作纳入相关责任部门的年度考评体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强化督查。一是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组织住建、旅游等有关部门对各乡(镇)公共厕所建设管理进行督查,二是县政府督查室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全县现场督查工作,重点督查规划编制、公共厕所建设、创新管理机制、资金筹措、建设成果、设计和新技术应用等情况,对工作滞后的乡(镇)进行重点督查和指导,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四)加强宣传。各乡(镇)要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宣传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工作,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支持公共厕所建设管理。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共厕所建设管理;积极提倡社会上的产权单位公共厕所向公众免费开放。鼓励社会各界为公共厕所建设管理献计献策,提倡群众积极监督制止不文明如厕行为,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公共厕所建设管理的良好氛围。加强公共厕所健康文化建设,让市民和游客在如厕过程中接受文明教育,提高文明素质,努力将公共厕所打造成为文明宣传教育之地、文明体现和传播之地。

公厕管理方案 篇3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用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及所属企业内因公驾乘汽车车辆时,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办法,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

2、总则

为切实做好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重大及以上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规范事故的责任认定,善后处理、损失赔偿,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人员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建立和完善交通安全应急救援体系,保证在接警后能够迅速赶赴现场,配合公安和车管部门了解情况全力救护,减少损失和影响,做好事故善后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3、组织机构

3.1、为妥善处理重、特大交通事故,公司成立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任组长,主(协)管机动车辆安全的副总经理、工会主席任副组长,组员由综合管理部、生产经营部、人力资源部、安全技术部、各单位(车间)车队长(或车管部门负责人)组成。

3.2、交通事故救援处理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理办公室、事故救援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应急处理办公室设在公司综合管理部,由综合管理部部长负责,成员由公司生产经营部、人力资源部、综合管理部、安全技术部、公司所属各单位车管部门负责人、安全专兼职、劳人社保专职、技术设备专职、工会干事、以及各单位(车间)汽车班长组成。事故救援组由公司生产经营部、人力资源部、综合管理部、安全技术部、公司所属各单位安全部门、综合部门负责人及汽车班长组成。事故调查组由主(协)管机动车辆安全的副总经理、工会主席牵头,公司安全技术部组织各单位安全车管、技术设备、工会、人劳、事故发生地有关负责人员协助调查。善后处理组,由公司综合管理部、各单位安全车管、技术设备、工会、人劳、事故发生地有关负责人员组成并开展工作。

4、主要职责

4.1、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4.1.1、事故发生后,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及其它相关专项应急预案;

4.1.2、协调与地方交通管理部门应急处置工作;

4.1.3、需其它部门协助配合时,负责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4.1.4、有关紧急事项决策;

4.1.5、善后工作的统一协调处理。

4.2、应急处理办公室职责:负责公司管内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信息收集、上传下达和协调指挥工作,参与事故处理,通报有重大影响的道路交通事故。

4.3、事故调查组职责: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负责调查、分析和处理公司管内因公驾乘汽车所发生的责任交通伤亡事故。做好公司内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性质和责任,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现场的勘查意见,提出初步定性定责意见。

4.4、善后处理组职责:发生事故时应及时通知保险机构赶赴现场,开展伤亡人员及财产的保险赔付工作。

5、应急响应程序

5.1、事故救援

5.1.1、发生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后,事故当事人或乘车人要在30分钟内向公司调度和各单位安全、车管部门报告。车辆驾驶人员及乘车人员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做好防护工作,拦停过往车辆运送伤员,并迅速拨打120(医疗急救中心电话)及122(交通事故投诉台),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应当予以协助。

5.1.2、公司调度、各单位安全、车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分别向有关领导汇报,对达到本预案适用条件时,应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公司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要按照各自分工和兰州铁路局汽车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的组织指挥安排、制定并实施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处理措施。协助事故救援的人员和事故单位,在现场救援时应服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统一指挥,按照有关法规展开救援工作。

5.1.3、根据就近先救援的原则,安排就近的地区先进行救援,同时,公司及事故单位内有关人员应在30分钟内出发,赶赴现场实施救援。在接到事故报告30分钟内,公司及事故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向路局安监室、中心人力资源部报告,公司安全技术部及事故单位办公室负责向中心安全部门、路局总值班室、物资处车管办等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概况,同时报告车辆投保公司(4995518)

5.1.4、公司救援小组在中心、局救援小组未到达现场前,应积极配合当地交管部门积极抢救伤员,做好各项救援准备工作,勘察现场(有条件的做好摄影摄像工作)保存可疑证物,做好记录,对交管部门的事故现场勘察记录确认无误后,方可签认。

5.1.5、公司救援小组应向中心、局救援小组主动汇报情况,不得隐瞒事故情节或有碍事故救援调查的言行发生。并在路局、中心救援小组的指导下,根据事故性质,迅速制定救援处理措施,做到分工具体,责任明确,统一领导,专人指挥,工作有序,力争将交通事故的人员伤亡损失和带来的社会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要加强事故现场安全监控,以防不测事故再度发生。

5.2、事故调查:

5.2.1、事故调查由公司主(协)管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的副总经理、工会主席牵头,安全技术部负责组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以及事故单位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协调,并统一安排协调各部门,迅速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应急处置工作。

5.2.2、在现场调查、内部取证时,应由公司主管交通安全副总经理牵头、综合管理部组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事故当事人进行询问、笔录,配合协助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现场拍照、录像,搜集事故现场物证痕迹,对制动人拖印,机动撞击程度、进行测量、测算,绘制事故现场示意图,记录事故当事人、目击和相关人员的口述、笔录及伤亡人员、车辆损失的准确情况,写出事故概况及事故原因分析。在确认事实后,请事故责任人签认。

5.2.3、处理原则应遵循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和比照本预案有关内容办理。事故的当事人和本单位有关人员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处理,对事故现场调查记录确认无误后,当事人和单位方能签认。

5.2.4、事故概况的书面报告要在24小时内上报路局相关部门。事故报告内容:事故发生单位,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年月时分);发生的地点(省、市、县地名, 国道或其它道路名称、公里、米);天气、路面情况;车辆驾驶员、乘载人基本概况、伤亡情况;驾驶公车的基本概况(车型车号、核定车载人数)和车辆损失情况;道路交通事故基本概况及原因的初步判断。

5.3、后期处理

公司及事故单位安全、车管、技术设备、工会、人劳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并及时通知保险公司赶赴现场,开展伤亡人员及财产的保险赔付工作。

6、其它:

6.1、在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的事故应急救援、定责、处理工作中,各有关部门、事故发生地的负责人必须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自脱岗或玩忽职守。对发生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报告,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在事故应急救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给予表彰奖励。

6.2、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章交通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的,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产生争议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管理部门调解。发生事故后,必须在48小时内将书面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