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导游词 > 怎么写喇嘛洞召导游词(合集两篇)正文

《怎么写喇嘛洞召导游词(合集两篇)》

时间:

喇嘛洞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毕克齐镇北边约7公里处的大青山中。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怎么写喇嘛洞召导游词,觉得不错就分享给好友哦。

喇嘛洞召导游词范文1

喇嘛洞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毕克齐镇北边约7公里处的大青山中。东距呼和浩特市约34公里。 喇嘛洞召,俗称喇嘛洞。是土默特地区黄教发祥地之一。位于毕克齐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始建于明万初历年间(1573—1620),由察罕博格达一世活佛主持兴建,清顺治十五年(1658)扩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赐名“广化寺”。

喇嘛洞坐落在山谷内银洞山的南坡,由前后两寺组成。前寺凡4重,有天王殿3间,供奉4大天王;大经堂49间,楼2层,计7楹;大殿25间,供奉弥勒佛,殿前悬挂蒙、汉、满、藏四种文字镌刻的金字“广化寺”匾额。二殿为欢喜佛殿,东西八角楼供奉十八罗汉和观音菩萨。另有阎罗君殿7间。各殿佛像均以黄铜制成,工艺高超,栩栩如生。后寺建在山腰上,凿山为洞,建楼3层,称“钯洞”,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前石阶共124级。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历代活佛的石塔数座.现殿堂大多被毁,残留124级石阶和佛爷府及石刻佛像。喇嘛洞召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为宽阔的洞沟,光线明亮,视野开阔。前寺依山起殿,有天王殿、大经堂、大雄宝殿、欢喜佛殿等殿宇,佛像多为铜铸,工艺高超;后部建有佛爷府;西北方建有3座白色的覆钵式喇嘛塔。后寺建在山腰的银洞前,凿山为洞为三层楼阁,与洞连成一体,内塑有大佛像;寺前石阶124级,陡直不易一气攀登至顶。山谷内怪石嶙峋,苍松叠翠,百草摇曳,泉水淙淙。寺院掩映于古松丛林中,山风袭来松涛雷动,壮人声威。环境幽静,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为呼和浩特市郊的旅游胜地。

相传喇嘛洞昭的第一世活佛博格达罕察是一位来自西藏的高僧大德。他曾经游历了呼和浩特许多地方,最后选中了喇嘛洞。纵观喇嘛洞的环境,当初博格达及其弟子在此传教,建寺,确实独具慧眼。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游人莫不为其如画的风景所陶醉而流连往返。

喇嘛洞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毕克齐镇北边约7公里处的大青山中。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怎么写喇嘛洞召导游词,觉得不错就分享给好友哦。

喇嘛洞召导游词范文1:

喇嘛洞召,位于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毕克齐北8公里的大青山中,汉名为"广化寺"。迄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喇嘛洞,也称“银河”,原是一个普通的天然山洞,后因喇嘛叫僧人长在洞内修行和居住。人们将这一山洞称为:喇嘛洞。以后又把洞前修建的寺庙称为喇嘛洞昭。

喇嘛洞昭,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最早在内蒙古地区修行传播黄教的博格答察罕(即圣人,最高级的活佛之一)喇嘛,曾在喇嘛洞修行,明万历初年,他在银洞前修建了一座小庙,向外传播喇嘛教。这座小庙就是最初的喇嘛洞昭。明天启年间,博格答察罕在喇嘛洞圆寂,他的三个弟子又在此从修了小庙,并向南扩建新寺。以后又经历历代不断重修,扩建,逐渐形成了一处殿宇众多,规模教大的喇嘛教寺院。清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庭正式命名为“广化寺”。

相传喇嘛洞昭的第一世活佛博格达罕察是一位来自西藏的高僧大德。他曾经游历了呼和浩特许多地方,最后选中了喇嘛洞。纵观喇嘛洞的环境,当初博格达及其弟子在此传教,建寺,确实独具慧眼。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游人莫不为其如画的风景所陶醉而流连往返。

喇嘛洞召导游词范文2:

喇嘛洞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毕克齐镇北边约7公里处的大青山中。东距呼和浩特市约34公里。 喇嘛洞召,俗称喇嘛洞。是土默特地区黄教发祥地之一。位于毕克齐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始建于明万初历年间(1573—1620),由察罕博格达一世活佛主持兴建,清顺治十五年(1658)扩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赐名“广化寺”。

喇嘛洞坐落在山谷内银洞山的南坡,由前后两寺组成。前寺凡4重,有天王殿3间,供奉4大天王;大经堂49间,楼2层,计7楹;大殿25间,供奉弥勒佛,殿前悬挂蒙、汉、满、藏四种文字镌刻的金字“广化寺”匾额。二殿为欢喜佛殿,东西八角楼供奉十八罗汉和观音菩萨。另有阎罗君殿7间。各殿佛像均以黄铜制成,工艺高超,栩栩如生。后寺建在山腰上,凿山为洞,建楼3层,称“钯洞”,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前石阶共124级。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历代活佛的石塔数座.现殿堂大多被毁,残留124级石阶和佛爷府及石刻佛像。喇嘛洞召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为宽阔的洞沟,光线明亮,视野开阔。前寺依山起殿,有天王殿、大经堂、大雄宝殿、欢喜佛殿等殿宇,佛像多为铜铸,工艺高超;后部建有佛爷府;西北方建有3座白色的覆钵式喇嘛塔。后寺建在山腰的银洞前,凿山为洞为三层楼阁,与洞连成一体,内塑有大佛像;寺前石阶124级,陡直不易一气攀登至顶。山谷内怪石嶙峋,苍松叠翠,百草摇曳,泉水淙淙。寺院掩映于古松丛林中,山风袭来松涛雷动,壮人声威。环境幽静,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为呼和浩特市郊的旅游胜地。

相传喇嘛洞昭的第一世活佛博格达罕察是一位来自西藏的高僧大德。他曾经游历了呼和浩特许多地方,最后选中了喇嘛洞。纵观喇嘛洞的环境,当初博格达及其弟子在此传教,建寺,确实独具慧眼。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游人莫不为其如画的风景所陶醉而流连往返。

喇嘛洞召导游词范文3:

洞召由前寺及后寺组成。前寺凡4重,有天王殿3间,供奉4大天王;

大经堂49间,楼2层,计7楹;大殿25间,供奉弥勒佛,殿前悬挂蒙、汉、满、藏四种文字镌刻的金字“广化寺”匾额。

二殿为欢喜佛殿,东西八角楼供奉十八罗汉和观音菩萨。

另有阎罗君殿7间。各殿佛像均以黄铜制成,工艺高超,栩栩如生。

后寺建在山腰上,凿山为洞,建楼3层,称“钯洞”,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前石阶共124级。

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历代活佛的石塔数座.现殿堂大多被毁,残留124级石阶和佛爷府及石刻佛像。

喇嘛洞召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为宽阔的洞沟,光线明亮,视野开阔。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区黄教发样地之一。位于毕克齐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

建于明万历初年(1573―1575),清顺治十五年(1658)扩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赐名“广化寺”。

洞召由前寺及后寺组成。前寺凡4重,有天王殿3间,供奉4大天王;

大经堂49间,楼2层,计7楹;大殿25间,供奉弥勒佛,殿前悬挂蒙、汉、满、藏四种文字镌刻的金字“广化寺”匾额。

二殿为欢喜佛殿,东西八角楼供奉十八罗汉和观音菩萨。

另有阎罗君殿7间。各殿佛像均以黄铜制成,工艺高超,栩栩如生。

后寺建在山腰上,凿山为洞,建楼3层,称“钯洞”,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前石阶共124级。

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历代活佛的石塔数座.现殿堂大多被毁,残留124级石阶和佛爷府及石刻佛像。

喇嘛洞召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为宽阔的洞沟,光线明亮,视野开阔。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区黄教发样地之一。位于毕克齐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

建于明万历初年(1573―1575),清顺治十五年(1658)扩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赐名“广化寺”。

喇嘛洞召导游词范文2

喇嘛洞召,位于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毕克齐北8公里的大青山中,汉名为"广化寺"。迄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喇嘛洞,也称“银河”,原是一个普通的天然山洞,后因喇嘛叫僧人长在洞内修行和居住。人们将这一山洞称为:喇嘛洞。以后又把洞前修建的寺庙称为喇嘛洞昭。

喇嘛洞昭,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最早在内蒙古地区修行传播黄教的博格答察罕(即圣人,最高级的活佛之一)喇嘛,曾在喇嘛洞修行,明万历初年,他在银洞前修建了一座小庙,向外传播喇嘛教。这座小庙就是最初的喇嘛洞昭。明天启年间,博格答察罕在喇嘛洞圆寂,他的三个弟子又在此从修了小庙,并向南扩建新寺。以后又经历历代不断重修,扩建,逐渐形成了一处殿宇众多,规模教大的喇嘛教寺院。清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庭正式命名为“广化寺”。

相传喇嘛洞昭的第一世活佛博格达罕察是一位来自西藏的高僧大德。他曾经游历了呼和浩特许多地方,最后选中了喇嘛洞。纵观喇嘛洞的环境,当初博格达及其弟子在此传教,建寺,确实独具慧眼。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游人莫不为其如画的风景所陶醉而流连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