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导游词 > 关于北京导游词的范文【推荐三篇】正文

《关于北京导游词的范文【推荐三篇】》

时间:

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北京导游词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北京导游词的范文1

《北京天坛导游词》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小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导游盛泽西,大家可以叫我小盛。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天坛,它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之一。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共同欣赏它美丽的景色和建筑,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预祝大家玩得愉快!。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18年(1420年),以后经过不断的扩建,至清乾隆年间建成。它从建成开始,一直是皇帝祭天的专用祭坛,一直延续了490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封建帝制结束,它也完成了它的使命。1918年被辟为公园,从此后“任人游览”。1957年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坛公园现有面积为205万平方米,保存有祈谷坛、圜丘坛、斋宫、神乐四组古建筑群,有古建筑92座600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坛有3500余株古松柏、古槐,树龄逾数百年。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代皇帝的祭坛,也是中国悠久的祭天文化的结晶,其宏伟的建筑、苍翠的古树、丰富的文物收藏既记载了中国古代先民的企盼和希望,也记载了封建帝王的睿智、昏庸和腐朽。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共同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对我今天的导游有什么不满意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关于北京导游词的范文2

《北京故宫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北京故宫。我是导游诗雨,大家叫我小诗就行了。希望我能带给大家最好的服务。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始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时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执政,统治中国长达500余年。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气势雄伟的古代宫殿——故宫了。大家看,这四面墙就是宫墙了,而且宫墙四面者建有高大的城门,南为午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宫墙四“门”的角楼都是风格独特,造型绮丽的。现在请跟我一起去故宫中最大的宫殿太和殿看看!这里是明、清皇帝召见百官,发号施令,举行庆典的地方。全殿有11间房,进深5间,外有廊柱,殿内外净空高达14米,宽达63米,面积2377平方米,为全国最大的木构大殿。

现在我们来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为帝王去太和殿途中的演习礼仪之地。

保和殿,是皇帝宴请外藩王公贵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处。

我们再来看看文华殿。它是明代皇太子读书处。乾清门是故宫中外朝和内廷的分界处,由此向北便是内廷。朝清宫是明、清皇帝住的地方。大家知道吗?《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就是故宫拍的。

规划严整,气魄雄伟,极为壮观,这就是我国的故宫。无论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于无与论比的杰作。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浏览就要结束了。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度过这段美好时光。对我今天的导游有什么不满意之处,请您指正。祝大家玩得愉快!谢谢。

北京雍和宫导游词3

雍和宫坐落在东城区,占地大约100亩,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清朝时曾是皇家寺庙,是全国喇嘛事务的中枢。它的前身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代皇帝雍正即位前的王府。雍正登基后迁入皇宫,将原来居住的王府改为行宫,赐名雍和宫。清乾隆九年,即公元1744年,乾隆皇帝钦派他的同窗好友三世章嘉活佛把雍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寺庙。改庙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为崇奉和缅怀生前信奉喇嘛教的先帝雍正;二是乾隆本人笃信藏密;三是为治国定边,对蒙古和表示怀柔之道。地处我国西、北部边疆的蒙、藏两大民族信仰藏传佛教,因此可以雍和宫为纽带,加强朝廷与蒙、藏人民的感情沟通,维护国家统一,这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也正是基于此,雍和宫显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随处体现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纽带作用;二是藏汉民族文化艺术的融汇。

泛轻舟,享惬意人生2

夜幕降临,什刹海里还有不少游船,点点船火,阵阵琴声。什刹海的摇橹船是仿照“清明上河图”中的船形打造的,古色古香。游客在北海公园北门对荷花市场码头上船,由头戴斗笠、身着黄色短衣的船夫摇船,船上点起古老的马灯,船头怀抱丝竹乐器的小姐拨出轻柔动听的民间乐曲。橹船穿过古老北京著名的景观"银锭桥",游客饮茶小吃,同时观赏两岸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民俗生活景象。最为精彩的是日落日升,船行什刹海后海,游人点起蜡烛纸河灯放入水中,灯浮水面沿船尾浮动,忽明忽暗灿烂一片。:丝竹声中岸上游人驻足观看,船上游客畅饮尽兴...

登城楼,听历史钟声3

始建于1272年的北京钟鼓楼,七百余年一直矗立在北京城中轴线上;两楼一高一矮、一横一竖相映成趣,飞檐走阁、振翅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韬伟珞。钟鼓楼曾是元、明、清三代报时的中心,起着所谓"以时出治,声与政通"的作用,看到它仿佛听到了那萦绕在京城上空的厚重钟声,让人震憾!

说什刹海,不能不提德胜门城楼。明、清时期,每逢出兵打仗,兵士们都要从德胜门出发,由此开赴作战前线,借个"德胜"的口彩。现在,站到德胜门上,展现在眼前的则是一派生机然的科技园区,社会前进的脚步搭上科技的翅膀从此将不可阴遏。从城门望北还可以看到护城河的垂栁碧波和关厢景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和科技园区的相互彰映还真有点不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