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分析调研报告【通用三篇】》
经济运行分析调研报告(精选3篇)
经济运行分析调研报告 篇1
20xx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自治区、锡盟及市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增强抓经济促发展的紧迫感,有效化解疫情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经济恢复态势持续巩固。
初步核算,我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5.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0.3%,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收窄10、8.6和1.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87亿元,比上年增长0.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9.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4.77亿元,比上年下降1.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15.6:83.1。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三次产业生产逐步恢复
农牧业生产稳中有升。20xx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比前三季度提升0.9个百分点。据农情调度统计,日历年度全市牲畜存栏56233头(只),同比增长10.6%。其中:大牲畜头数11713头,同比增长15%;成活仔畜33129头(只),成活率99.9%;能繁殖母畜41012头(只),期末母畜比重达74%。生猪存栏1401头,同比增长66%。主要畜产品产量中,牛肉产量415吨,同比增长27%;羊肉产量580吨,同比下降4.7%;猪肉产量78.5吨,同比增长63.5%。禽蛋产量19.3吨,同比下降19.5%。蔬菜产量11710吨,同比增长0.1%。
工业复产达效稳步向好。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0%,比前三季度提升22.9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完成110869.9万元,同比增长10.81%,比前三季度提升7.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1233.3万元,同比增长11.96%。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0519.7万元,同比增长5.95%;民营企业实现利润713.6万元,同比增长5.9倍。分行业看:电力生产、热力供应平稳运行。风光伏发电量完成69621.73万千瓦时,与去年基本持平,实现产值36110.7万元,同比增长3.34%。热力供应完成供热量151.88万吉焦,同比增长4.06%,实现产值15292.7万元,同比下降3.58%;铁精粉加工、水泥生产大幅增长。铁精粉加工67.08万吨,同比增长30.61%,实现产值47303万元,同比增长54.74%。水泥生产28.97万吨,同比增长70.21%,实现产值8112.8万元,同比增长67.25%。
服务业发展步伐趋稳。20xx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比前三季度收窄1.5个百分点,降幅呈逐季收窄状态。分行业来看:全市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业收入完成1071.8万元,同比下降58.29%,比前三季度收窄0.47个百分点;仓储、物流业收入完成8651万元,同比下降14.21%,比前三季度收窄3.46个百分点;货运代理业收入完成2531.7万元,同比下降48.69%,较前三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商务服务业收入完成9088.7万元,同比增长21.59%,较前三季度回落3.01个百分点。
(二)需求侧巩固升温
投资增长持续发力。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9%。从投资性质看:国有投资同比增长28.12%,非国有投资同比增长1.43%。分产业看:三次产业投资增速“两升一降”,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1.81%;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3.96%;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2.12%。从投资额看: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1.63%,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2.7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5.69%,拉动投资增速24.48个百分点。从投资领域看:今年以来,我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47.78%,其中,道路交通业占基础设施投资比重44.54%,拉动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速62.78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企稳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1%,比前三季度收窄4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同比下降5.4%,餐饮收入同比下降9.0%,分别比前三季度收窄4.5和7个百分点。基本生活必需品类商品消费平稳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类、肉禽蛋类、烟酒类、衣服类、日用品类分别同比增长39%、58%、36%、42%、37%。限上销售商品类别中,铁矿石类销售同比下降2.2%,比前三季度收窄1.1个百分点;木材类销售同比下降41.9%,较前三季度回落4.1个百分点;其他类商品销售同比下降30.6%。比前三季度收窄8.4个百分点。限上住宿餐饮行业回温,同比下降29.2%,比前三季度收窄8.1个百分点。
(三)口岸经济活跃度提升
财政金融运行稳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042万元,同比下降3.3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0890万元,同比下降14.1%;非税收入完成14152万元,同比增长18.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11928万元,同比下降8.33%。12月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3.28亿元,同比增长16.31%,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82.24亿元,同比增长18.01%。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8.53亿元,同比增长5.24%,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6.29亿元,同比增长6.07%。
口岸贸易活力逐步彰显。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累计完成1896.99万吨,同比增长3.5%。其中:进口1526.84万吨,同比增长3.2%;出口370.15万吨,同比增长5.0%。口岸进出口贸易额238.8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进口贸易额161.6亿元,同比下降1.8%;出口贸易额77.2亿元,同比增长3.8%。口岸进出境人数29.67万人次,同比下降86.9%。其中:进境14.69万人次,同比下降87.0%;出境14.98万人次,同比下降86.8%。
(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双提升。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358元,同比增长1.3%,比前三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四大类分项收入呈现“三升一降”格局。其中:工资性收入完成28503元,同比增长6.6%;经营净收入完成10122元,同比下降12.4%;财产净收入完成1508元,同比增长4.5%;转移净收入完成6225元,同比增长3.1%。农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56元,同比增长7.5%,比前三季度提升1.8个百分点,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6.2个百分点。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疫情影响仍在持续。随着国际疫情蔓延,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超出预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经济复苏进程。从工业行业看:木材加工产值同比下降95.43%,无 毛绒加工产值同比下降68.48%。从旅游市场看:国内外旅游总人次同比下降64.5%,旅游业总收入同比下降69.1%。从进出口看:进口贸易额同比下降0.1%;口岸进出境人数同比下降86.9%。
(二)规上企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不足。截止20xx年底,我市共有纳统规上企业92户,占全部企业数量的3.2%。受疫情、市场、资源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限上企业面临退库风险,其中:规上工业企业中,1户收入达不到规模,已退库,1户变更为限上贸易企业,1户由于债务原因处于停产状态;限上商贸企业中批零企业退库6户,住餐企业退库1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退库1户。规上企业数量少,经营状况不佳,对经济增长拉动不足。
(三)建筑业发展滞后。20xx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从下半年开始,一直呈两位数增长态势,但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量同比下降13.7%,仅占全部投资的56.6%,且入库纳统的2户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呈同比下降态势,规模小,参与竞争能力弱,承接工程少。20xx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亿元,同比下降4.0%(按可比价格计算),仅占GDP总量的6.1%,下拉GDP0.24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措施和建议
(一)力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统筹推进国家、自治区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各项扶持性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轻装上阵促发展;二是为企业与金融机构牵线搭桥,解决融资难题;三是通过座谈会、到企业调研走访等形式,分析形势、制定措施、坚定信心、共渡难关。
(二)加快对限上企业的培育力度。一是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企业运行监测,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摸清底数;二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引导动员企业扩大生产,力促企业上规模;三是加强对企业培育指导,规范数据填报,使更多、更优的企业及时入库纳统。
(三)加大对建筑业企业扶持力度。一是通过对资质升级的建筑业企业和对我市建筑业产值、税收贡献率较高的企业进行奖励;二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实现企业诚信与招投标、资质升级等挂钩,并提高本地企业投标中标率,促进建筑业企业健康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贡献率。
总体来看,20xx年全市经济增长基本面持续稳固,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风险与机遇同在,挑战和发展共存。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届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自治区、锡盟及我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经济运行分析调研报告 篇2
一、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面对今年以来更加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各县市区均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全市经济基本实现了止缓、回稳、促增的目标。
(一)主导行业止缓回稳。从全市主导行业情况看,电力行业稳步增长且增速不断加快;煤炭行业保持增长但增幅持续回落;炼焦行业继续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1-8月全市电力行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0.8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比上个月加快2.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7.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煤炭采选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个月回落3.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4.7个百分点;炼焦业完成20.8亿元,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个月收窄1.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收窄2.7个百分点;钢铁业完成59.4亿元,同比下降5.2%,降幅比上个月扩大0.8个百分点,但与上半年相比仍收窄0.7个百分点。
(二)主要产品产量稳增。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14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1%;原煤产量3125.1万吨,同比增长6.6%;洗精煤3035.7万吨,增长4.2%;水泥229.1万吨,增长8.6%;钢材829.7万吨,增长1.5%。焦炭1233.5万吨,下降7.5%;生铁800.6万吨,下降8.9%;粗钢663.4万吨,下降16.2%。
(三)第三产业投资加快。1-8月,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完成40.2亿元,同比增长17.7%,增速比上个月回落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86.2亿元,增长7.9%,比上个月回落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完成368.2亿元,同比增长34%,比上个月加快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一产、二产增速16.3个和26.1个百分点。分行业情况看,以房地产业投资拉动最为明显。1-8月,全市以城中村改造为主的房地产业投资完成153.7亿元,增长55.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4.5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2.1%。
(四)重大项目带动力强。从项目建设情况看,施工项目数量稳步增加,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持续加大。1-8月,全市施工项目1323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77个,增长15.4%,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983个,占施工项目的比重74.3%。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32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54个,增长19.8%;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422.6亿元,增长23.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总额的60.8%。
(五)民间投资增势良好。1-8月,全市民间完成投资335.2亿元,增长22%,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1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48.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5个百分点。
从调研的各县市情况看,四季度全市将有部分企业入库,可以继续有力地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如:山西中升钢铁有限公司120万吨高线项目,山西太平洋电缆有限公司的矿用电缆、风能电缆、特高压电缆,XX县的宏源富家凹煤矿、官庄河煤矿、昊鑫源煤矿、黑龙关山煤集团300万吨洗煤厂,XX县科森混凝土有限公司,浮山煤焦电化材一体化园区,XX县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山西保利裕丰煤业等。
二、经济发展趋势及难点
从调研情况看,近八成的县市区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长持平或稍有回落,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难度较大。
(一)工业下行压力加大
1.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工业品产品价格下滑,市场低迷。1-8月全市工业品价格指数89.4%,比上年同期下降10.6%。从主导行业看,煤炭采选业下降18.6%、炼焦业下降14.6%、钢铁业下降5.9%。从产品市场价格看,煤焦铁钢价格仍然持续在低位徘徊,8月份原煤含税平均单价460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4元,比7月份减少10元左右;洗精煤含税平均单价76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8元,比7月份减少21元;焦炭含税平均单价983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74元,比7月份减少5元;粗钢含税平均单价2984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00元,比7月份减少30元;成品钢材含税平均单价3180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75元,比7月份减少20元;生铁含税平均单价2568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8元,比7月份略回升7元。
2.企业持续亏损运营艰难。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6.1亿元,虽比上年同期减亏4.7亿元,但仍未摆脱整体亏损的局面。分行业情况看,煤炭采选业由上年同期盈利4.76亿元,下降为盈利1.96亿元,同比下降58.8%;钢铁业净亏损5.5亿元,同比减亏5.1亿元;化工业净亏损0.8亿元,同比减亏1.9亿元;炼焦业净亏损10.35亿元,同比增亏2.88亿元。电力行业实现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3.8倍。企业持续亏损,导致运营更加艰难。如:沙坪煤业原煤价格仅售195元/吨,生产完全成本为310元/吨,上半年企业亏损1800万元,目前依靠集团公司借款资金发放职工工资,经营维艰。
3.部分县主导产业产能趋于饱和。如:XX县全年的原煤产能为510万吨,20__年完成545万吨,已超产能10%,达到行业标准上限;XX县两家煤矿年生产能力为180万吨,20xx年已完成201万吨,超过核定生产能力。XX县部分煤矿由于长期开采,有些矿井已经面临煤层枯竭,有些矿井仅有5-8年的开采时间,并且煤质差、回采率低,造成资源浪费。
4.焦化行业持续低迷,产能发挥不足。目前全市焦化企业普遍大幅度限产,如XX县主要焦化企业限产幅度均在30%以上,其中:万鑫达限产幅度35%左右,光大、晋能限产幅度40%左右,腾达、宏源、顺泰、巨龙限产幅度在30%左右。
5.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由于国家不断提高高能耗企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必须不断加大对生产设备的更新扩大,从而产生较大资金需求,而由于市场持续低迷,银行对钢铁、煤焦行业贷款又十分谨慎,企业普遍反映资金紧张。
6.接替产业支撑不足。目前我市主导产业仍是钢铁、焦化、电力,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没有形成有效的拉动力。如:XX县主导行业钢铁产能没有增加,也没有新增的规模以上工业;XX县的主导产业已起不到拉动作用。山西新临钢钢铁有限公司拆除3个转钢炉,一个炼铁炉,导致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生产钢材的原材料钢锭紧缺。1-7月份,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累计产值比同期减少18.1亿元,增加值减少3.6亿元。
(二)投资增速趋于减缓。
1.连年高增基数加大。自20__年以来,我市投资连年高速增长。至20__年底,全市投资额已达1036.3亿元,是20__年(265.3亿元)的4倍。20xx年若增长23%,全年需新增加投资238亿元,是20__年总量的90%。
2.重点项目储备不足。各县市区普遍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缺乏大项目的支撑,完成全年投资任务压力巨大。如:霍州带动投资增长的两个电厂的投资业已完工,煤电集团资源整合用于矿井的投资减少;XX区省、市属项目投资明显下降,其中市属项目仅完成0.8亿元,下降幅度高达89.5%;XX县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不能及时开工;XX县固定资产投资后续大项目有限等,完成年度目标压力较大。霍州、XX县、安泽、XX县等都存在此类情况。
(三)消费市场增长乏力
1.住宿餐饮业下降幅度较大。受大环境影响,全市限额以上餐饮业持续低迷,收入下降明显。如:XX区限额以上餐饮收入下降高达33%,江湾御景酒店、五洲休闲广场、唐尧花园酒店、金大都酒店、临汾宏龙实业等5家酒店停业转产。1-8月,全市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下降23.1%。
2.批零企业增长乏力。一是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价格下滑、销售下降。1-8月限额以上煤炭销售99.7亿元,下降18.1%;二是成品油销售下降。主要原因是油价上涨后出租车、私家车油改气增多;主导产业不景气导致大型车辆的销售和柴油的消费下降。1-8月成品油销售46.6亿元,下降8.4%;三是受网络购物快速增长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模式和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从我们调研中了解的各县市情况看,预计全市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比上半年有回落的趋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压力较大,形势不容乐观。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产业转型步伐。目前,我市产业结构仍以煤炭、钢铁、焦化为主导,这三大行业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仍高达80%,而这也正是当前产能过剩、受市场冲击的产业,下一步还要受到国家化解产能过剩政策的影响,已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引进新的、有成长性的产业,并逐步形成优势。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特点是投入少,见效快。近几年来在各级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第三产业的体制和政策障碍逐步得到克服,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全市劳动就业中已经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但是其创造的增加值增长还不够快。20__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3%,比全国平均水平46.1%低13.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40%低7个百分点。全市第三产业发展的不足和滞后,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整个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项目建设步伐。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因此要加快项目建设尤其是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确保投资任务的完成,带动全市经济平稳发展。同时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保障项目建设资金。
经济运行分析调研报告 篇3
20xx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区坚决贯彻“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发展战略,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有力化解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变化不断增多,总体运行平稳。
一、经济在稳定中运行
(一)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增长
主要指标增长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8.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增长10.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11637元,比上年增长11.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发展不断壮大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20xx年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40亿元,比上年增长4.0%。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5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4.5%、4.8%、2.9%和4.9%。粮食产量达到20.5万吨,已连续9年保持在20万吨以上,产粮大县地位稳固。江南片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江北片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初见成效,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万亩示范区3个,蔬菜、高梁、水果三大特色产业基地拓展到48万亩,20xx年蔬菜、高粱、水果累计实现产值13.70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蔬菜实现产值11.30亿元,占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37.0%,对农林牧渔总产值的贡献率为49.2%,拉动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2.0个百分点,产业优势明显。
工业经济稳健回升。20xx年区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20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9%,比上年提升6.5个百分点,其中1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8、2.5个百分点,在全市各县区中列第5位。白酒龙头老窖集团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成立电商销售公司,与酒仙网等白酒专业电商开展营销合作,推出老窖婚庆定制酒、“三人炫”等网络专销产品;区属白酒加快发展,泸窖酒业2条白酒包装生产线建成投用,新建窖池198口,新增白酒酿造产能500吨、白酒包装产能1800吨,白酒产业增速趋稳。长液全面投产,华宇钻采设备产业园和瑞奥机械完成技改扩能,城坤实业完成重组,中恒建材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建成投产。全年白酒、机械、建材三大支柱行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5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0个百分点。酒类、机械、建材行业分别较上年增长12.6%、9.6%、22.6%,机械和建材行业稳中有升,对工业稳定增长的支撑贡献逐步扩大。百草堂、天植药业等现代医药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增加值0.59亿元,比上年增长46.5%。
服务业发展亮点纷呈。20xx年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商贸物流业持续繁荣,1-12月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总量、贡献率在全市各县区中均位居第1位。其中106家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9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拉动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个百分点。华润购物中心(全球500强第143位)正式入驻;轻工业园区万诚国际中心引进的红星美凯龙企业完成平场,一期项目启动建设;融豪翡翠城健身中心试营业;诚通物流成功申报3A级物流企业,中远物流泸酒发展区包材JIT配送中心、诚通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顺利通过市上验收。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佳乐世纪城中国金融中心揭牌成立,引进乐山商业银行和9家投资公司、小贷公司入驻城西金融街。目前我区列入统计的银行增加到13家,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05亿元,比上年增长28.9%,高出服务业增加值增幅18.4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服务业增长4.4个百分点。文化旅游业提质升级,酒城乐园建成投用,成功举办油纸伞文化节,年接待人数超过2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000万元,华阳西岸田园party开园迎客,首日接待人数近万人。全区累计接待旅游人数357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34.27亿元。
(三)保障要素激发增长活力
投资要素保障有力。20xx年,区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全面推进,实施枇杷沟、前进上路等棚户区改造项目8个,改造棚户区4074户。实施农村征地拆迁项目15个,征收土地9520.92亩。蓝田旧城改造项目完成二组团二期主体工程和东升路杆管线迁改。通滩温泉和风情古镇项目完成招商引资、温泉探矿权申报和项目规划设计。25个市属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投资127.61亿元。忠山隧道141户全部完成征收,城西、城南、黄舣高速路连接线完成扩建征地和建设,隆纳高速西二期建成通车,产城大道完成建设范围征地拆迁扫尾工作,分水岭高速互通完成跨线桥建设。20xx年全年区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8.8%。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3.31、78.32、199.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9%、0%和44.1%,一、三产业投资力度加大。20xx年区累计入库新开工投资项目12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5个,累计完成投资109.24亿元,比上年增长84.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8.9%,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79.6%,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22.9个百分点。新入库项目个数的增加,投资规模的扩大为我区投资平稳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目前我区亿元投资项目共计114个,实现投资额227.1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80.8%,大项目拉动经济提速效果明显。
招商成果继续扩大。围绕以园招商、以商招商、以会招商、以链招商,积极参加“酒博会”“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行”等大型招商活动,大力引进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大项目、大企业。世界500强华润集团、红星美凯龙等4家国内500强企业成功落户我区。引进领秀滨江城市综合体、妙典酒业等亿元以上项目42个,邓氏桂圆、丹林梨花源农业观光等500万元以上项目83个。全年引进市外国内到位资金136.53亿元,增长16.5%;引进省外国内到位资金68.67亿元,增长16.5%;到位外资1300万美元,增长5.0%。
资金供给较为充裕。20xx年区银行存贷款实现双增,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56.81、392.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8%、29.0%。我区始终把企业作为稳增长核心,设立工业发展资金,召开重点企业家座谈会,组织政银企对接,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年争取并兑现企业扶持资金3800万元,推荐酒类企业担保贷款1.3亿元,帮助企业融资130亿元。
就业保持平稳增长。20xx年,区大力促进业工作,继续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3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54万元,扶持创业人数1322人,实现带动就业3391人,成功创建省、市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区2个,市级信用社区11个。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3.2%,从居民消费价格构成看,八大类指数呈“四升四降”格局。其中烟酒、家电、交通通讯和文化娱乐类价格分别同比下降0.8%、1.0%、0.6%和1.3%,食品、衣着、医疗和居住类价格涨幅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5.4%、2.7%、5.2%和0.2%。
二、经济在调整中发展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xx年区在经济换挡减速的同时,不断深化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__年的5.8:64.6:29.6调整为5.5:64.6:29.9。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1.6%、71.6%、26.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8.2、3.0个百分点。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跃
20xx年,区实现非有公制经济增加值194.1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5.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11.5%,高出GDP增速0.1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4%,拉动全区经济增长6.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税收32.15亿元,比上年增长52.8%。随着经济领域的不断开放,民间资本活力得到不断释放,民间投资在陆续实施的多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激励下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投资210.31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量的74.8%,比上年增长5.9%,对全区投资的贡献率为95.9%,拉动全区投资增长27.5个百分点。
三、质量与发展同步
(一)三个收入稳步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xx年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增加2648元,增长10.4%。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均实现平稳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6.9%、9.1%、122.3%和20.9%。农民人均纯收入11637元,比上年增加1239元,增长11.9%。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0.0%、3.2%、1.6%、11.2%,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与GDP同步增长。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xx年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6.60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11个镇街财政收入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3.3%,8个镇街全年财政收入超过1千万。
(二)民生优先促发展
立足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累计支出民生资金17.94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6.1%,全面完成民生工程76项目标任务。教育三年攻坚工程完成投资3.4亿元,新改建学校41所,职高、习之学校建成投用,城西教育组团加快推进。旧城和棚户区改造工程探索建立工作推进新模式,八大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签约4000余户,全市的棚户区——枇杷沟改造签约达93%。保障性住房工程新开工10000余套,建成1550套,许多被征地拆迁群众得到有效安置。农村公交全覆盖工程新改建通村公路55公里,新增农村公交线路9条,农村公交覆盖面达63%,农村群众反映的出行难得到有效缓解。江北片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江北、方山4个镇8万余人用电“同网不同价”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敬老养老工程新增社会养老机构8家,五保集中供养率达67.4%。
四、经济发展前景预判
20xx年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水平均高于全国、全省,但对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增幅低于全市水平,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外的其他指标对照市下达目标仍有差距,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主导产业遭遇困难,工业发展整体疲软,现代农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明显滞后等问题。展望20xx年,在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的宏观大形势下,经济发展也将有所放缓,高基数快增长的压力也将进一步释放。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关键是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全市“产业转型发展年”主题,深度对接国家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把握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把握好明年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可能,突出改造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并重,在做优存量中提升实力,在做大增量中调优结构。做优白酒产业,做强机械制造业。坚持把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围绕构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大力实施“双千”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经济发展大势,牢牢掌握我区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促进全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才能更加有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