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调研报告集合推荐四篇》
社区调研报告集合(通用4篇)
社区调研报告集合 篇1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学科,它起到其他学科所起不到的独特作用笔者力求在较全面的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在《课程标准》指导下,从教育观念,学生自身情况,学校办学条件,教师教学能力,社会环境因素等方面入手,查找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形成的原因,为解决问题依据。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教学现状 生活化 德育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检测学生对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运用程度,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研过程中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特对洪山区卓刀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现状作以下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全校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队伍现状,各班品德与社会课的开课情况,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况以及学生的品德状况,更重要的是了解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上好每一节品社课,使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更快地与新课改接轨,使我们的学生先成人再成才,进而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材。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学的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德育课程改革成效显著,为培养";四有";新人发挥了作用。但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现象,这些问题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十分不利,这些现象引起我们对品社课教学的反思。正是基于上述目的、意义,需要力求在较全面的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在《课程标准》指导下,从教育观念,学生自身情况,学校办学条件,教师教学能力,社会环境因素等方面入手,查找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形成的原因,为解决问题依据。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访谈调查、问卷调查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形式。
访谈调查:调查的对象是该校校长、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品社课任课教师以及三年级到六年级各班抽出的30名学生。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调查之前与各位调查者不打任何招呼,做到即谈即记录。
问卷调查:对全校小学3-6年级学生(各年级每个班随机抽取学生组成调查样本,三年级到六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30、45、40、35)进行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 “普九”质量跟踪测试,采用试卷形式,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结合本学科特点,以闭卷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全面的测查,包括基础知识、创新知识、实践知识等。
教学实践调查:主要通过对四年级、五年级课堂教学时的观察、学生发言情况以及学生亲身的表现情况来发现。
调查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品社课教学取得的成绩、品社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取得的成绩
1、学生的认知水平普遍提高,行为能力有所加强。据抽样调查,实行新课改以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使儿童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发展智力的满足,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享受心灵上、上的满足,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实现儿童的学习过程成为其认知与情感、头脑和心灵、道德实践全投入的过程。如通过“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学习,学生们知道了社会生活中必须有道德,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从小就应该养成生活自理,学习自觉,自强自立,不依赖他人,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等方面的知识。行为上通过家校联系,共建“学生成长纪录档案”等活动,让家长和老师对学生进行,同学共同努力,相互帮助。同学们的道德实践,基本上达到同年龄人所应具备的良好标准。
2、品社课教学不再以考试为唯一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实行以来,农村中小学对学生品社课学习效果的,主要是从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两个方面来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大多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正确的道德理念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主流值得肯定。他们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于道德实践,他们普遍认为要孝敬师长,对人有礼貌,在家里要做家务,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假期应该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别人有困难要给予帮助,要爱护公共设施,诚实守信很重要,讲粗话、脏话不文明,有损形象,拾物要交公或交还失主等。
(二)发现的几个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匮乏,没有专任教师,品社课出现不上不讲的情况。
全校各班几乎没有一名专职的品社课教师,除个别班由兼任品社课,或有任课教师但同时还兼任其他科的教学外,其他班均由班主任兼品社课的教学,这是由该校的生源及教师的编制决定的。班主任既要上好语文、数学,又要上品社,甚至还要上体育、音乐、美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么一个班主任要完成这么多的教学任务,而其主要精力又要放在“主科”——语文、数学上,其他学科的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不上不讲的情况是品社课只是摆在课表上。由于主管部门有失妥当,学校不重视,教师改上其他课,一些学校和教师(包括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语文、数学等上边要考核评比的科目,认为品社课是“副课”,上与不上得看主课的教学情况而定。品社课被语文、数学等学科挤占了。同时大部分教师不备课,85%的品社课被挪为他用。
2、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积极性偏低,独白式的灌输是课堂教学的主流。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课堂教学的现状表示不满意的占61.5%,说不清的占14.8%,满意的仅为23.5%。当问到现行的教学方法是否需要进行改革时,教师中有77.9%的表明坚决同意的态度,19.8%的认为应学习国外先进教法,1.8%的表示恢复传统教法,仅有0.5%的认为可维持现状。 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课堂观察,都发现独白式讲授法仍牢牢地占据着大多数课堂。承认目前品德课教学“灌输过多,学生学习被动”的教师占本次调查人数的71.6%,在对学生调查中也有44.7%的人认为教师通常是“上课照着教科书、讲”,36.9%的人认为有时是这样,只有18.3%的人认为很少是或不是。试想这种以独白式讲授和灌输的方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道德认知、道德规范的教学怎能引发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又怎能使学生在体验中自觉地将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行为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呢?除此之外,有的教师受教材的制约,仍抱着陈旧的教学思路不放,仍然按着旧的、固定的模式去套上品社课,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单调、呆板,效果不佳。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
新课程走进每一位教师已近二年,很多学校也搞了新课标的培训工作。确实有一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很大改观。但仍有一大部分教师还在穿新鞋走老路。传统的教育仍在这些学校、这些教师心里根深蒂固。教师独霸课堂,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本位,以教材为本位,教学过程中不讲方法,只让学生背条条框框,造成学生思维不开阔,能力较差。有很多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忽视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缺乏师生民主和谐关系的协调。教师代替学生体验,代替学生思考,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背道而驰,这是影响综合科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
3、课程内容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谨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教材脱离学生生活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需要的倾向。
4、忽视主体性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实际,是课堂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
在课堂上教师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脱离学生的道德生活实际的高远的、单一的道德理想出发,将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灌输,一昧地片面强调学生对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而无视义务和权利的对等性,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忽视引导和机会与情景使学生对个体的人格尊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予以体认,忽视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受到是来自多方面的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个体差异、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样的教育(学)不仅限制了儿童的智慧更限制了道德的发展。
5、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堪忧。
现在的青少年成长期正面临我国社会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市场经济和大众传媒的负面,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的尖锐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青少年的文化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封建迷信等消极腐朽的,无一不对青少年产生影响甚至是腐蚀。孩子们有意或无意地感觉到老师讲的和家长说的不一致,上课说的和社会上见的不一样,大人们说归说做归做。孩子们容易被困惑了,受诱惑了。
6、学生品德状况良好,但不容乐观。
由于每天到小学实习,不用访谈我便能感受得到:各班学生都非常文明有礼,尊敬师长,见到客人都能主动问好,并且有良好的环保意识,爱清洁、讲卫生。通过与校长座谈,了解到各校均没有品德劣迹生,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能落到实处。但通过与学生座谈又了解到:有不少同学自理、自立能力差,自己能做的事不能自己做,全部由家长包办代替,还有的同学爱花零钱,没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该校小卖部的学生买小零食吃的学生络绎不绝就可看出来
(二) 几点改革措施和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品社课教学的优化,搞好培训工作,提高师资水平,更新教师观念
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时,一是加强品社课教学人员的配备与基本训练,二是及时发现品社教学人才,三是培养品社课教学骨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品社教学的优化。品德与社会课以“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为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从个人身心、家庭、学校一直涉及到国家和世界,包含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能力和做人的正确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对任课教师的人品与学识均有较高的要求。这样,各学校不仅安排教师时要选择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强教学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而且还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环节,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为了防止教师们“穿新鞋,走老路”,为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必须搞好培训工作,为新课程培养合格的教师。首先,对教师培养与培训目标进行调整。要改变以往普遍存在的或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或以具体方法、技能传授为主的培训目标,要致力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育观念和实际教育行为、能力的综合提高,帮助教师理解、内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所提倡的基本理念,实现教师实际教育行为的切实转变。
其次,改进教师培训的方法。在培训过程中,不仅适当采用集中讲授的方式,更要充分运用亲身实践、现场观摩、即时反馈、小组研讨等方式,保障每一位任品社课的教师都能接受适当的、有效的、持续的培训,使其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即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权威的`教授地位,以教材为载体,教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3、要实现四个转变
这四个转变是:(1)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过去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教什么,重在讲道理。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考虑最多的是怎样把要教的东西给学生讲清楚。现在应从“重在讲”变为“重在引”,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2)由问题的主考官向积极启发转变。(3)由课堂上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要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对于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不加掩饰,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各种问题。(4)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对一个事物、一种道德行为不要由教师来评判对与错,而是辅导学生通过比较、研讨,学着自己判断。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学习服务,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
4、开足课时,加大监管力度,不欠一节品社课,配齐任课教师
课程标准要求“各学校都应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并按照班级数额和课时要求配齐教师。”这个规定的提出是有针对性的,以往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有的学校往往认为思品、社会课都不是“主课”,而随意削减。尤其是到考试阶段,即使开设也早早结束课程,让出时间给语文、数学等“主课”。根据我们县的“县情”,各校都能做到开足课时,在配齐教师方面会有一定困难,但不管怎样,各校不能忽视综合科的地位与作用,思品、社会课一定要有人上,而且要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5、沟通课本内外,学开放型的教学内容。
使用手中的课本时,应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其实课本只是一个蓝本,特别是品社课,三分得于课内,七分得于课外。我们的课堂应既包括课本内容,又充满生活内容、现实内容和时代内容。因此,对现有部分教材内容必须灵活变换:(1)教材内容由大变小。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情况,对于他们的品德教育尚处在学会最起码的做人道理、养成最初步的道德行为阶段,因此教育内容要由大变小。(2)教材内容由繁变简。从认知、思维、记忆的角度来说,只有研究对象越具体,人的认识才会越深刻。(3)教材内容由虚变实。教学内容运用故事、寓言等的目的是将抽象的道理通过浅显通俗的形式使之更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
6、多方配合,要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追求整体效应。
品德与社会课与生活联系紧密。有时需要走上社会,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因此,必定不能关门上课,有些内容的学习也很难用课时来划分。所以,各学校应注意本课程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各科教学以及乡土资源中的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紧密配合,从而使校外课程资源可以有选择地进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以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
要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必须抓住两点: 第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按需执教,只有真正树立主体教育,并深入研究主体性水平发展策略,才能带动课堂改革向纵深发展;只有遵循儿童生活逻辑,联系儿童道德生活世界,并以儿童生活的主体活动或游戏为载体,才能真正满足儿童的道德需要并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第二,创设多种活动情境,激发学生道德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多从儿童道德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游戏、表演、竞赛、操作、问题探究等活动情境,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构建知识和能力,杜绝“三多三少”现象,即杜绝“教师讲得多,学生讨论少;结论下得多,学生思考少;理论讲得多,学生实践少”的现象,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焕发出来,将道德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需要、道德的需要,让学生自觉而积极地将道德他律转化为道德自律,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从而有效地提高品社课教学实教。
7、回归生活,学用结合,注重实践。
在品社教学中做到: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生活化”。即教育内容上选择生活榜样,激发学生兴趣;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认识;开展生活实践,内化学生行为。在教学上要内容多项化;标准多样化;主题多元化。这个过程始终需要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这样使得学生在享受中成长,在“真实生活”中发展智慧、在“平等对话”中满足需求、在“亲身体验”中自主构建。老师要强调和引导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参与性。老师也应更多地关注课后实践的指导和检查。比如可举行“环保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赛,开展“从我做起,拒绝塑料袋”的活动,组织好环保小队,定期交流实践成果等。教师还要注意应随时观察、组织评析、及时表扬,以鼓励学生的行为实践,使学生的行为发展及时得到外界的反馈信息,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效地为保护家庭周围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保护环境成为学生长远的自觉行为。
8、家、校共同努力,养成良好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特别是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孩子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校应经常同学生家长联系、沟通,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卡,以便使学校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同时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这样,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学生养成勤劳节俭、自立自强,按时完成各种任务等好习惯。
社区调研报告集合 篇2
市发展研究中心会同市民政局、双创办、**区政府组成调研组,采用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市社区公共服务现状,重点是对中心城市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城市社区129个,涵盖人口近50万。其中:**区47个,**县8个,**县10个,**县9个,**县15个,**县6个,**县4个,**县1个,**县26个,**县3个。社区类型划分为:居改社型(由城区内的老居委会过渡而成)有61个,占总数的47.3%;村改社型(在城中村或乡镇集镇村基础上设立社区居委会)40个,占总数的31%;小区型(由新建居民小区构成)28个,占总数的21.7%。现有社区工作人员515名。其中:党员34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65人,占12.6%;高中(含中专)411人,占79.8%;初中39人,占7.6%。30岁以下的51人,占10%;30至50岁之间的407人,占79%;51岁及以上的57人,占11 %。全市城市社区共注册备案各类社会组织79个。其中:家政服务队22个,舞蹈队7支,书画社6个,老年人协会14个,各类便民服务队30个。另有365个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与村委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二、工作特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省有关加强社区工作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工作理念,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八大工程",大力推进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有效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了社区服务水平。
(一)社区共建机制逐步完善。一是强化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建设。按照以"以党建促社建"的工作思路,修订完善了《党员活动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效规范社区党组织活动。采取"从上面派、从内部找"等途径,选优配强了社区党组织书记。制定完善了《居民自治章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制度》、《社区协商议事会议制度》、《社务公开制度》、《居民公约》等一系列民主规章制度,积极推进社区居民自治意识。20xx年,通过社区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成功选举出社区居委会干部515人,新一届社区居委会干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得以优化。二是建立各级政府指导社区工作制度。市县区均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深入社区走访调研,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20xx年,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关于加强城镇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办发[20xx]34号),要求各级财政拨付"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主任每月不低于1200元报酬,社区一般工作人员每月不低于800元报酬"。目前,除**区、**县略低于上述标准执行外,其余县对社区干部的工资报酬及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均已得到落实。同时,按照一般规模社区每年不低于10000元的标准(规模较大的社区适当增加)拨付了公用经费。市上还对工作表现突出、落实社区资金到位好的县区给予奖励性补助。各级都将社区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文明创建以及"双创"工作等重大先进评选上,广泛征求社区意见,树立社区工作权威。
(二)社区基础设施逐步加强。一是形成了多元投入机制。针对社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建立了市级引导、县区为主、社会补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特别是按照"一部三室三站一场"(即党支部办公室、社区居委会办公室、警务室、图书室、低保和劳保工作站、计生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指导站、室外健身活动场所)的要求,采取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自筹建设资金的办法,对部分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设施进行新建和改扩建,从20xx年开始,这些项目总投资达3450万元(其中:中省市投资920万元,地方投资2530万元)。二是社区办公条件和社区服务设施条件有所改善。全市129个社区居委会中,已得项目支持的有115个,占88%,新建的公益性用房都在200平方米以上,最多达650平方米,室外健身场都在100平方米以上;共建成社区服务站124个,"一站式"服务大厅5个,社区计生卫生服务站125个,社区警务室129个,社区图书室(阅览室)117个,文体活动站78个,慈善超市1个,残疾人服务设施15处,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14处;结合"双创"工作,各级加大了对社区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力度,仅中心城市就新建和改造公厕33个,购置活动公厕7座,配置健身器材550件,新建室内垃圾站12座。这些建成的社区基础设施正成为实实在在的服务载体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民本"纽带。
(三)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一是构建了以服务困难弱势群体为核心的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各社区均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建立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全市近5万城镇低保对象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广泛开展"入户摸底,进厂寻岗"的活动,为下岗群众"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千方百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活来源问题,建立了以关爱下岗失业人员为核心的社区再就业服务网络。仅20xx年全市实现40**人再就业。二是构建了以服务居民生活为核心的便民服务网络。通过整合民政优抚、司法治、科技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电信等各种服务资源,按照"一居一亮点"分别建立起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科技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家政服务、律师服务站等多种类型的服务网点,对计划生育、再就业服务、低保手续办理等社会事务实行一站式服务,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的目标。
三、存在问题
我市虽然在社区公共服务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经济较为滞后,城镇化水平低,围绕社区公共服务的投入难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加之体制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已经制约了和谐社区的建设,需要今后进一步加以研究解决。
(一)社区职能划分不清,行政化倾向严重。据不完统计,我市社区平均承担10多类近百项工作,既有治、文体、教育、卫生、救助、再就业、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也有物业管理、家政、餐饮维修等便利性服务,还有上级布置的禁毒、流动人口管理、商业维权等专项任务以及开会、学习、参观、检查等临时性事务,而且其中很多工作都有考核评比,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例如,仅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指标就有"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慢性病管理与精神病防治、妇女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社区康复、健康教育"等40多项。在调研中,社区工作人员反映最多是,弄不清自己承担了多少项工作,哪些应该管,哪些不应该管。有的工作不仅占用大量人力,还要挤占社区捉襟见肘的工作经费,不堪负重。例如,在中心城市静宁社区调研时反映,该社区每年要承担背街小巷路灯、下水道维修等费用1万多元,市政部门则认为这些道路的产权不属于国有,谁的路谁维护。在当前普遍要求"工作进社区"的口号下,有的部门实际是"工作交社区",相应的工作经费和人员保障并没有跟进,将社区居民委员会这一法律上规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视作"准行政性机构",将政府及派出机关对社区"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的关系变成纯粹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客观上造成了社区居委会组织主动为居民服务和及时向上反映社情民意的职能弱化,社区的自治作用难以发挥。在调研组走访中,不少居民认为居委会干部是"给政府办事",而不是"为居民议事",影响了居民对社区的参与感、认同感。
(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薄弱,公益性用房政策难以落实。近几年,通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解决了大部分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和活动用房,但全市仍有23个市区办公用房为租用或借用,占到总数的18%。老的居民区大多位于繁华地带,存在土地的限制,即使已经列入改扩建项目的,很难找到合适地块,办公用房、室外健身场地面积普遍达不到300平方米、1000平方米的建设标准要求,一些社区找地比找钱还难。例如,中心城市后张岭社区320平方米办公用房,就是通过水电三局实业公司、张岭派出所协调来的,由于未取得产权,该区域面临拆迁,新的社区办公用房选址重新成为棘手问题。同时,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由于管理缺位、监督不力,新社区的公益性用房政策形同空文。国务院要求"房地产开发商要按照建筑面积百分之一的比例无偿帮助所在社区建设社区用房,或折成相应资金支持社区建设",但我市至今没有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按照规定办理,导致社区公益性用房严重不足,损害了社区的健康发展。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欠账较多的问题日益突显,以中心城市为例,城区仅建成农贸市场8个,且分布不合理,多数居民小区无小型蔬菜超市,部分人员居住较集中的区域有市无场,形成了一些马路市场。早期开发的居民小区没有建设配套的停车场,背街小巷也没有设计停车位,停车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另外,由于社区缺少老年活动室、公共活动场所,许多有益的群众性健康文化体育活动无处可去,不得不放弃或占用人行道等公共交通场地,而一些单位、学校的活动设施利用率不高,有的长期闲置,却以全为由,不愿意向社区居民开放。
(三)社区资金短缺,影响工作正常运转。由于绝大多数社区没有经济实体,主要靠政府下拨经费和向辖区内共建单位筹集,严重的经费不足,导致社区很多正常工作难以开展,更谈不上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目前,社区主要是依托于政府职能部门如劳动、民政、计生、公等开展工作,服务内容以政府部门排的为主,而居民大量需要的物管、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保洁、绿化、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服务极为欠缺。以**区为例,除了位于中心城市的双堤、静宁、教场等社区有社办企业,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有保障外,其它社区的工作人员工资普遍在每月600至800元之间,低于全市城镇居民平均工资,并且都没有享受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过低的收入无法吸引素质较高的人员加入社区服务队伍,当前从事服务的主要是退休职工、家庭妇女、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社区管理的主要是民选社区支书、主任。从社会上招聘的大学生,因工资报酬偏低,不能心于社区的工作,不断出现人员流失,导致当前社区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直接影响了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四、对策建议
为了加快**城市化步伐,全面提升社区自治功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理顺社区工作职能。针对当前社区服务行政化倾向严重和工作任务超负荷的实际,必须理顺社区工作职能,创立新的工作模式。现有的社区服务内容较为混杂,有社区代政府部门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有社区应该承担的公益性、福利性和互助性自治服务,还有社区内的商业服务等。只有在"行政归行政,社区归社区,市场归市场"的前提下,实行"政社分离"、"市社分离",才能理顺社区公共服务职能,搞好社区服务。建议参照苏州、深圳等地经验,实施社区体制创新、组织再造。采用"一个核心三大体系",即以党工委为领导核心的,政府主导下社区工作站的公共服务体系、居委会主导下的居民自治体系、市场主导下的社区服务体系。一是对原有的社区服务站职能进行整合,各部门在社区原有的办事机构统一并入社区工作站,实行"一站式"办公,主要承办部门下派的具体任务,以便社区能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有利于集中力量搞好群众性、公益性的自治服务。将履行政府职能的社区工作站从居委会组织体系中剥离出来,有利于节约政府行政资源。例如,退休老人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民政系统在各个社区推出星光老人之家服务,社保系统又有一套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制度。虽然同是落实到社区,却是两头管理,分开出资,各自开展活动。今后的社区工作站可分别对两个部门负责,工作合二为一,经费统筹调拨,以减少公共资源的浪费。政府确需社区居委会配合的工作,则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实行政府发包或购买服务,并为社区组织配备相应的`工作设施、设备。二是建立"双向"评议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召开评议会,由社区对政府各职能部门服务社区的工作情况进行评议,提出建议,并把评议结果作为考核部门工作的一项指标。同时,统筹建立对社区工作的考核考评办法,减少社区行政性工作考核项目,完善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评议制度,社区的自治工作和财务状态必须及时向居民公开,接受居民对社区的监督、评议,政府可将评议结果与社区公共经费、项目扶持等政策挂起钩来。
(二)规划社区公共服务。鉴于现有的社区工作很多是解决开发商撤走后的遗留问题,十分被动和滞后。要将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科学统筹制定全市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规划好配套的公共设施建设。根据社区人口状况、区位特点、居民需求,确定社区服务发展目标、实施阶段和工作方案等,综合考虑社区建设近期与远期、新建与改建、开发与管理等关系,整合卫生医疗、文化体育、养老、教育、救助、再就业、法律援助、便民利民、绿化环保等社区服务资源,完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针对社区公益性用房不足的问题,结合规划和建设管理,从源头抓起,抓牢抓实。一是在规划新小区时,详细规划中应有公益性用房的位置、楼层和面积的说明,开发商应当同时向民政部门备案,建立规划、住建、民政、房管四部门联席制度,小区建成后公益性用房应先移交民政部门指定的社区居委会,规划部门才能验收。没有移交的开发商,应没收其保证金作为开展社区服务的工作经费。二是社区办公用房现为租用、借用,没有产权的,规划部门要认真查找过去的相关资料,对已规划为社区用房而开发商擅自改变用途的,要责成开发商归还,并将其不良行为纳入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档案。对原来规划时就没有提出要求,且现在已无法规划建设的,要通过排"民生工程"项目的方式尽快解决,并在旧城改造工作中,优先解决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和办公用房问题。调查摸清社区现有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公共设施,开放体育场、图书馆、博物馆等活动场地,通过改造、置换、帮建、共建等多种途径,增加满足民众需求的公共服务能力。
(三)提供社区经费支持。经费是社区建设的难点,落实经费,促进社区管理全面发展。一是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人员工资、社区服务经费及工作经费等列入预算。按照新增财力逐年递增,保证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养老、医疗及福利待遇不低于当地机关事业单位同类人员水平,确保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落实好"费随事转"的要求,政府工作延伸到社区,凡需经费和大量人力完成的工作,经费一定要落实,切实减轻社区的经费负担。应将社区办公经费配套资金直接拨付到社区,杜绝挤占挪用现象发生。二是采取社会集资、个人捐赠、有偿服务等多种渠道筹资方式。以发行福利彩票等方式筹集的福利基金,应更多用于社区福利事业。建立社区服务基金,鼓励社区共建单位、个人和优秀企业家为社区服务捐赠,用于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和资助贫困大学生、残疾人等公益事业。推动社区举办经济实体,开展家政、物业、信息等居民大量需求的服务,给予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确保取之于社区,用之于社区和谐建设。
社区调研报告集合 篇3
20xx年10月21--29日,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邀请四川农大易同培教授一行2人,再次到花溪走马村柏林湾社区开展专家服务工作。易同培教授深有感触的说,此次社区服务工作,社区行动的变化,所见所闻,令人兴奋与激越。二次社区之行对比鲜明,从农户自组织及生活、文化价值追求,看到了中国乡村未来的前景!
针对生态社区营造项目活动中的生物资源保护、生态社区发展规划、湿地植物园、硐寨天然植物园、社区特色园区建设,开展调研、现场指导,工作成果展示与农户互动等活动。通过7天的社区考察,野外实地调研,研讨交流等活动,从社区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农户生计、文化艺术等多视角,对“生态社区营造项目”从理论到实践活动,进行了系统诊断,充分肯定项目建设机制、成效与影响,同时为项目深度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在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社区农户的配合下,共同完成了社区5年发展思路、项目规划与方法论述的《生态社区行动纲要》。为社区未来描绘一幅绚烂幸福生活图景,社区农户深受鼓舞与鞭策。
《乡村生态社区营造行动纲要》--社会、专家、社区视角
一、目标与思路(营造“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生活幸福”乡村)
1、自然环境优美,物种多样,生态优势资源成为社区营造的亮点(特点鲜明);
2、重视生态社区发展长远规划,将在地生态资源融入社区营造活动,并持之以恒坚守环境至上的营造原则。如营造社区公共空间、学校、道路、人居环境、湿地路渠、理水、农圃等美化、可食景观培育。
3、社区人文历史厚重,值得深度挖掘,使之成为生态社区营造在地文化引擎。在社区现有成果基础上,将传统社区优秀文化元素、智慧、技艺植入现实社区生产、生活、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各个层级,艺术提升社区精神品味与幸福感,复兴乡村文化(社区历史、艺术审美、人文尊严价值追求),并形成乡村生态人文自觉。
4、跨文化视角与行动,在全面复兴乡村文明的同时,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与社区内动力释放尤为关键,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生计是社区腾飞两翼,形成社区独特的人文优势,拓宽乡村生态市场的社会基础。
5、公序良俗,天人合一是生态社区营造的要旨。营造川东北区域独具民俗原生态的乡村本土发展模式。
二、生态社区5年项目行动计划(预算310万元,急盼社会组织及有缘人关注与合作)
1、营造保育在地天然植物园2处。即“湿地植物园、硐寨植物园”二处(预算50万元)。
2、生态文化竹园(面积10亩,栽植观赏竹200种,校社共建。预算20万元)
3、城乡互动生态农场1处(面积150亩,DIY体验式、休闲生态农场。预算50万元)
4、乡村生态美化项目(道路、路渠、家居、农圃、湿地美化与亮化。预算15万元)
5、在地生态资源试验研究、驯化、繁育(战略、战术行动研究。预算10万元)
6、殡葬文化建设项目(2处,文化寻根及殡葬文明建设。预算30万元)
7、社区历史文化遗迹抢救性保护,对外展示(拍摄、声像、出版。预算25万元)
8、社区综合性图书馆(集收藏、学习、科研、展示、教化于一体。预算60万元)
9、社区生态产品(食材)营销站(点)及人员能力建设(预算20万元)
10、生态社区民俗及接待环境、能力建设(预算30万元)
三、生态社区营造方法论
1、充分肯定当下社区营造的组织形式,进一步深化。创造条件让社区每个参与者释放内在潜力,形成社区的内动力与凝聚力。献计、出谋、出资源,扩展资源动员能力和整合能力。开放性社会参与社区营造活动。
2、社区规划及活动,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的学习和认知基础上,举一反三。学会学习、独立思考,甚至对历史经验的反思,并对行动结果不断完善与修正,社区被认同的结果。可量化,可操作,可验证。在不违背社区人文、自然、社会良性互动原则下,长远惠及子孙与自然的大战略。需要集思广益,逐渐形成在地生态社区规划与行动的文化自觉。
3、重视资源动员、整合,外部环境开拓、推介与社区自我成长相协调,逐渐形成以社区受益对象为主,外部帮助支持为辅的资源储备。构建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监督到位的资源使用机制,形成资源参与良性互动的社区营造环境、强大的.资源社会动员能力。
4、社区营造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坚持数年。以当下存在的诸多危机、紧迫、生态灾害事件为参照,冷静应对生态、食品、市场、文化价值危机的挑战,增强自我改善意识和行动的有效性。
5、坚信自己的认识与努力一定成功,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坚信城乡优势互补,乡村人文、自然优势独特,独具魔力,是社会发展的人文根基与源头所在;坚信乡村多元治理的文化自信,信仰可以改变未来;坚信持之以恒就会形成乡村文化全面复兴。
社区调研报告集合 篇4
调 研 报 告
——浅谈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
北旺庄街道办事处振华西街居委会主任助理 李美双
调研内容:北旺庄街道办事处振华西街居委会社区建设现状以及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相结合模式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调研时间:20xx年6月——20xx年9月
调研目的: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确立的新的战略发展目标,而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因此创建和谐社区也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工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社区越来越多,随之出现的物业管理也逐渐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行业。由于物业管理企业在推动社区建设、管理社区活动、维护社区安全与秩序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物业管理企业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着眼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分析了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物业管理的角度, 对如何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并提出初步的改进物业管理的对策, 以期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作贡献。 关键词: 物业管理,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物业管理是个新兴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以经营为手段、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目的的一个行业。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集约化的居民区应运而生,作为城市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区域载体,物业管理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已经被列为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我们知道,社区是构成整个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从这个意义上看,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入手,改进社区管理和建设,进而推动和促进整个社的和谐发展。在这方面,物业管理将大有作为。
社区建设和物业管理是不同范畴的概念,两者在目的、性质、内容及实施主体等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社区建设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性质是政府行为在其中发挥作用,具有明显的行政主导性。其内容比较宽泛,是综合性的行政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其实施主体是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等。物业管理是物业管理企业接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的约定而提供的有偿服务,其性质具有明显的市场性。物业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对物业进行管理养护和对相关区域的公共秩序进行维护,它是一种专业服务,其实施主体是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 以及前期物业管理阶段的开发建设单位。各主体之间主要是经济关系。但社区建设和物业管理也不是截然对立的,两者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联系。第一,物业管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业管理所从事的保安、保洁、绿化、房屋及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等工作,正是社区建设中卫生、治安、环境等最基本的职能范畴。第二,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中组织和参与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促进邻里和睦,增强业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三,社区建设反过来影响物业管理的发展。社区建设得好,社区功能完善,居民素质提高,各主体自觉履行职责,这有助于物业管理制度的有效遵守和执行,有助于业主自律机制的建立,有助于矛盾和纠纷的减少,物业管理自然事半功倍。另外,在流动人口管理、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等方面,虽不属于物业管理服务的范围,但在政府授权和有偿服务的前提下,物业管理企业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完成辅助性工作,客观上也推动了社区建设工作。由此可见,从根本上说,物业管理和社区
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营造社区稳定、安全、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1、企业规模总体偏小。
由于房地产开发规模普遍较小,开发方大多自行组建物管公司或成立物业管理处等, 直接形成了一般物业企业难以快速实现高规格和大规模发展, 企业规模总体偏小;2、物管投诉多, 社会认可程度低。物业投诉产生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是物管企业提供的服务和住户期望与理解产生了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是开发方没有足够重视所建物业后期管理需要的客观条件与运作成本。还有相关政策配套法规规定实施细则滞后, 物管企业竞争意识不强, 竞争无序;3、市场经济需要完备的“游戏规则”, 配套法规出台少, 出台的也不细, 大多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这就造成出了问题难以统一思想与认识, 并逐步使分歧加大矛盾加深, 个案不能得到很好解决, 日积月累, 矛盾重重;4、物管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后劲不足; 规模化发展也并不等同于规模效益。很多物管企业因摊子过大, 管理跟不上, 人才匮乏而运营不下去, 再加上整个行业面临的共性现实困难, 一些急剧扩大规模的物业公司其物业管理主业大多出现亏损, 不得不退出部分楼盘的管理;5、融资困难;6、特色企业文化未形成。 三、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观念落后, 认识错误。
( 1) 关于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是针对物业产权多元化发展状态而产生的,业主自管则不在《物业管理条例》调整范畴, 不属于条例规定和承认的物业管理。 ( 2) 关于业主和业主委员会: 近年来, 一些业主的非理性维权, 使物业管理的纠纷随之增多。究其原因, 主要是业主不了解物业管理, 他们对“物业管理”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业主委员会不是独立法人单位, 不具经营管理物业的营业资格。其作为一个非经济组织同经济实体的物业公司订立委托管理合同在法律上不对等, 表现在业委会对其他住户与物业公司造成损失时无赔偿责任和能力。另外业委会的自治组织职能同业主自律应结合, 并在政府的监管下进行, 这才能真正提高自治管理能力。
2、配套法规政策规定实施细则严重滞后。现实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没法快速裁判。物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 对一些纠纷问题, 主管部门因缺少可依据的配套法规难以出具权威意见,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一段时间以来,尤其是新建小区,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法规之间协调不畅、有法不依、政府监管与执行不力、开发建设单位与物业管理企业职责界定不清、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权责不明、物业管理企业与公用事业等单位各自为政、物业管理本身经营活动不规范,以及长期形成的对于社区管理的惯性社会习惯等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得有相当一部分社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有的甚至造成了现实的矛盾和冲突。这种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势必将导致社区居民心理的不稳定,阻碍社区建设的脚步,进而影响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社区建设中物业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物业管理企业是社区组织中一个重要组织,处理协调好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社区党组织之间的关系,搞好物业管理服务,共同参与构建和谐社社区建设,是物业管理企业的重要职责。对此,本文就如何发挥物业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促进物业管理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谈谈粗浅的认识。
为了实现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一个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除了能提供合同约定、可量化的服务之外,其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准还应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在基本服务范围之内,一个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能提供规范完善、人性化的高质量服务,实现物业使用的便利性、舒适性,延长物业的使用寿命,实现保值增值。在基本服务范围之内,一个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更能将服务提升到社会的层面,尽可能地赋予物业以附加值。
对于搞好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的工作,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活观念是和谐社区的第一要素。试想,如果一个业主在经历了一天的忙碌之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携带着办公室的沉闷氛围和工作压力,穿过拥挤的街道,喧闹的人群进人到社区,被社区整齐划一的绿化所吸引,为社区闲适而平和的氛围所包裹,一天的压力和抑郁一扫而空,此时社区内的一草一木在他眼里就会变得无比生动。立体的绿化,尽职的小区管理人员、有序的停车场、干净的卫生以及可爱的小
宠物无不让生活在社区的每一个业主产生家的感觉。与自然的和谐要求物业管理大力建设环保社区、绿色社区。实现此目标,一方面应包括建立污水处理系统,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对旧建筑物进行“穿衣戴帽”美化整治,另一方面应实施立体绿化,因地制宜实行“见缝插绿”。在路边屋旁建花基花坛,在有条件的街道建花棚,在家居建阳台花园、天台花园,在社区内建立园林景点,以此作为业主休闲娱乐的场所。
其次,维护社区的安全与稳定。和谐社会要求社会祥和,国家安定。因此构建和谐社区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社区的安全,它是社区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保证社区内业主人身财产的安全是物业管理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建立健全社区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建立完善的保安制度。它要求:根据社区的特点,合理的部岗,巡逻检查,对社区内的可疑人员进行查问;在社区内发现火灾、治安、交通事故时应及时排除危险、制止违法行为,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社区内刑事案件的保护现场,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案件;对社区内的共用部位,公共设施包括娱乐健身施负有管理、维护的义务;定期检查、修理、维护和更新消防设施设备,使消防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以上这些保安服务涉及到了社区安全的方方面面,为社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为社区内业主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了可靠的安全
第三,促进社区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物业管理可通过多种方式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增进邻里关系,缓解业主们平日里紧张、高度的工作压力,进而营造出一种氛围、一个“圈子”。在社区成员中确立共同的价值目标,让业主对社区产生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管,激发全体社区成员对社会、对集体的高度热情,从而积极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公益活动等,发扬互助精神。邻里和谐是和谐社区的重要表现 “增进邻里感情,构建和谐社区”是让社区业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逐步清除彼此问的隔阂、冷漠、排斥状态,强化社区团结意识,重建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接纳意识,增强业主的归属感、认同感、亲情感、温馨感,增进邻里感情,努力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区环境的重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