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个人报告 > 调研报告 > 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调研报告(推荐五篇)正文

《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调研报告(推荐五篇)》

时间:

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

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

油建公司于20xx年重组改制后,作为三级单位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劳动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也随之有所改变,现将近年来在基层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以及加强基层建设的对策与措施汇报如下:

一、企业重组改制后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产权结构方面

1、目前实行的局、公司、分公司三级管理模式,从运行中存在着重复管理的现象,大工程(国家级重点工程)大项目(公司项目部)适合集中管理模式,小工程(川渝地区分散项目)小项目(各分公司项目部)适合分散管理,介于二者之间的中型工程管理中,出现了两级项目部管理模式。施工单位分摊管理费较高,管理人员与作业队工人数不成比例,导致工程成本费用增大,建议实行一级项目部管理,减少工程直接成本。

2、在管理体制方面,可以从三级管理模式减少为二级管理模式。管理人员集中使用,除生产经营,工程管理、技术技安部门外,采用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由劳动人事部门动态管理,外揽工程任务由公司级管理单位对外联系,签订工程合同,负责劳动人事管理,资金集中使用管理等,各基层单位负责基地生活管理,作业队施工前的物资装备工作,以利于管理和作业层操作。

3、在运行机制方面,仍然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职责不到位,奖惩不分明现象。20xx年机构调整以后,机关人员减少,后辅人员仍然没有减少。作为基层领导要考虑企业效益的同时,又要考虑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稳定工作。在安排上线人员的同时,兼顾不能上线人员的工作安排,导致人员过剩,工作效率低。而工程施工中又紧缺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建议在后辅单位人员中进行转岗培训,对外培训短期合同制技术工人,实行劳动资源动态管理,以适应当前油气田建设发展需要。

4、在产权结构方面,加大对局处二级结构管理。以局级为法人代表,处级为模拟法人代表,对外承揽工程项目。现行的各三级单位在川渝地区各自承揽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建设项目,给管理上和操作上带来不协调。公司应根据各三级单位的综合施工能力安排工程招投标走向和施工项目定位,统一协调全公司的工程任务和施工力量。加大对施工设备的更新,多购置油建主打施工设备,少购置非生产用设备,保证固定资产逐年上升。

二、当前运行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对基层建设所产生的影响

1、当前运行的劳动工资制度在20xx年“五定”基础上,将传统的劳动工资制度改为动态管理(易岗易薪)后,更趋于合理,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管理人员中有职称的年轻同志高于无职称的老同志,作业队一级基层干部转岗到后辅单位后与原岗位工资差别很大,一线工人从工地返回基地后,岗位工资减少幅度较大等,或多或少都影响了部分职工的工作情绪。建议建立效益工资制度,给予工作成绩突出者一定的补偿。

2、当前运行的组织人事制度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干部的聘用、任免上打破了工人与干部的身份。其待遇也随其身份的改变而改变。这些都有利于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但近几年局内一直没有解决工人岗转到管理岗后的人员招聘问题,致使部分人员的职称得不到解决,工资待遇受到影响。建议凡是在地方人事部门取得国家认可的职称证件的职工,企业又聘任其到相应的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应享受同类职称的工资待遇。

3、当前运行的分配制度对基层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层高于作业层。二是基层单位一线队种高于后辅单位。从企业深化改革和企业发展的前景看,这些都有利于调动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但也存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建议实行核心管理层(单位主要领导)年薪制,后辅单位实行工作效率奖励基金(挂钩奖),增强分配制度的透明度,提高全员的主人翁责任感。

三、新形势下如何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1、新形势下企业主要任务就是生产建设。目的就是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盈利才是硬道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生产经营活动,理顺干群关系,协调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对外宣传企业形象,树立企业的品牌效应,提高职工的政治地位,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因此,新形势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人的素质抓起。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有一股强有力的精神力量鼓舞士气。当前开展的各项劳动竞赛活动,全员安全生产教育等,体现了企业的人性化管理。但仍然存在思想政治与生产经营管理脱节,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一线作业队不够的现象。企业缺乏一种凝聚力,也可以说是职工对企业现状不够了解,企业对形势教育宣传不够。

2、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去。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党群工作来体现,其中最重要是加强基层作业队的支部建设。目前作业队领导职数少,多数指导员由队长兼任。因此,必须发挥班子成员,支委委员的作用,在安排工作的同时讲形势教育,结合工程施工开展支部工作。加强党群干部的培养、培训工作尤为重要。目前,党群干部较为缺乏,多数基层的专职干部都已人到中年,年轻干部的培养十分重要。政工干部既要会写文章,又要懂生产经营,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岗位。要提倡政工干部到一线调研,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同企业的生产经营融合在一起,确保企业的效益目标的实现。

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2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基层工商所的设置趋于合理,硬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工商所长的知识结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变,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但也反映出当前基层建设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当前基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工作忙乱,疲于应付,影响监管效能。任务多、忙乱、责任大是工商所长普遍的感觉。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任务量加大,明显感到压力比较大的是收费、罚没指标和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多头下达任务形成忙乱,各股室都向工商所下达工作任务,缺乏整体协调机制,本可以合并完成的工作要分几次做,形成重复工作,浪费了管理资源。

二是服务水平不高,影响了在群众中的形象。工商所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外提供咨询服务。咨询服务内容的70%以上是登记注册,但一些初审登记人员对登记注册知识的匮乏和对新的政策规定不掌握,直接影响“首问负责制”的顺利实施。

三是部分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有的所长提出,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三分之一,好的占三分之一,中间状态的占三分之一,工作状态不好的占三分之一。工作状态不好的主要是多年来由于疏于管理再加上素质低懒散成性人员,这部分干部感到提职调级没盼头,思想没动力,工作没压力,因而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四是部分干部业务能力不适应工作要求,影响责任制的落实。近年来,基层干部的文化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工商所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100%。但是部分干部的业务素质仍不尽如人意。表现为:不会办案,对企业准入政策和规定缺乏了解,年检看不懂资产负债表,到企业检查看不懂财务账目,因不熟悉主要的工商法规,巡查时发生在眼皮底下的问题也发现不了,监管视野狭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其一是近年来监管职能下移,工商所承担了一些新的监管职能,需要逐步适应;其二是巡查是以组为单位,多人检查个别人办案,多数人既没有工作压力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其三是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需要改进。省市县局只能顾及股所长的培训,基层干部很少有业务学习的机会,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仍然要靠师傅带徒弟式的传帮带,效率不高。

二、几点建议

1、通过优化机制解决队伍建设深层次问题。好的队伍管理机制应该能够激励干部内在的积极性,形成自我加压、自我驱动的竞争局面。现在沿用的队伍管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干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有碍竞争机制的形成。为改变这种状况,建议:

(1)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使干部队伍“动”起来。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使干部能上能下,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紧迫感、责任感,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

(2)实行非领导职务竞聘制,变论资排辈为激励机制。目前实行的非领导职务任命制,在基层实际操作中完全是论资排辈,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对工作能力强、工作努力,但按资历排队“没戏”的干部产生负面影响。借鉴领导干部竞争上岗的经验,可以对非领导职务制定出相应的业务能力、工作业绩、工作年限标准,实行竞聘制,将待遇转变成责任。

(3)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和分离培训制度,打破大锅饭,增加危机感。以往的干部管理机制形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和落聘人员分离培训制度,在人事管理上动真格的,增加干部的危机感,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和激励后进的作用。

(4)基层干部任职年龄不搞一刀切,使年龄偏大的干部有奔头。只要是党性强、有能力、肯干事、能干成事、群众拥护、领导满意的干部,任职年龄稍大一些也无妨,这样可以使基层干部感到有干头、有奔头,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实行岗位资格等级制度,解决干部业务素质低的问题。

(1)实行岗位资格等级制度。提倡培养专家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干部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是基础,业务部门的专家型、专业型人才也是在复合型人才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复合型人才培养应是干部业务素质教育的重点。基层重点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岗位资格等级就是根据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将复合型人才必须掌握的业务内容及其掌握的程度,细化为不同的标准和等级,通过对干部的业务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工作业绩进行考试、考核,确定为不同的岗位资格等级。目的是从制定复合型人才的标准入手,以岗位资格等级为载体,使干部业务学习形成梯次,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岗位资格等级,从而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确定和晋升岗位资格等级应该经过严格考试,并参考日常工作的业绩和工作成果,将岗位资格等级考试与日常工作的考察结合起来,使岗位资格等级真正成为衡量干部业务能力的标准。

(2)岗位资格等级与干部的使用挂钩。为防止岗位资格等级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一方面要明确干部达到某一等级的最长时间要求,另一方面要将岗位资格等级与干部竞聘领导职务和与非领导职务挂钩,使业务能力真正成为使用干部的可以量化的硬指标,引导干部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3)制定培训规划,采用适合全员教育的教育方法。由于素质教育工程是全员培训,应该更突出基础性、系统性和应用性。在培训方式上,应以远程教育为主、电化教育为主、分散教育为主、业余教育为主、自学为主。在考试方式上应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统一试卷、统一考试。为了降低干部业务素质教育的成本,提高教育效果,市局可以根据培训内容编发统一的适用教材,制作授课光盘,或通过网络实施远程授课,以减轻分局在干部业务素质教育工作上的负担。

3、科学运作,解决基层工作忙乱问题。

(1)掌握科学的领导方法,统筹兼顾。工商所长要学习和掌握科学的领导方法,善于把握某一时期的工作重点,统筹兼顾,安排好工商所的工作。这是解决基层忙乱最基本的要求。

(2)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防止业务部门各说各重要。通过定期会议制度,统筹和协调各业务部门的工作,由县局统一向工商所下达工作任务,对缓解基层忙乱现象具有一定作用。

(3)抓好基础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如规范化建设,应将其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手段,主动抓,并坚持长久。

(5)实现办公自动化,防止重复劳动。要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尽可能实现办公自动化,实现信息共享。

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营造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是摆在地方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李集乡为摸清基层建设情况,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基层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我们深入村庄,走访农户502户,村组干部和村干部43人,村民637人,其中党员287人;召开党员、村民、村组和村干部干部座谈会12次;以徐庄村为建设示范典型,向全乡推广,对农村基层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乡农村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李集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加强教育,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努力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农村文明家庭、文明村组、文明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宣传,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把主题教育活动和农村基层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坚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根据农村工作实际,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增强了干部的群众观念、法制观念和廉政意识。

2、强化监督,确保权力规范运行。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基层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一是深入推进乡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

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积极推行了“村财乡管”制度,切实加强了对村集体资金的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公款开支不合理行为。三是凡属村里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比如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村干部报酬、公益事业建设、土地流转,种粮直接补贴的落实情况等等,都及时向群众公开。四是加强了对村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领导班子、述职述廉、廉政谈话、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3、建章立制,从源头上杜绝腐败。坚持把制度建设落实到加强农村基层建设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改革措施,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建设责任制,努力发挥制度在防范和克服腐败现象中的重要作用;各基层党组织从健全处理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入手,在21个村、社区设立了纪检委员,建立和完善了《建设责任制》、《村党支部工作十条规范》等民主决策、管理、监督制度和《村书记工作职责》、《村主任工作职责》等村干部的工作职责,设立了村廉勤委员会、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强化了对农村党员干部职权行为的监督制约,确保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村级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防止由“一把手”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从源头上杜绝了腐败。

4、解决突出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坚持把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农村基层建设工作的重点来抓,花大力气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并且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依纪依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二是继续开展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治理。深入治理民生工程、公益事业建设、土地流转,种粮直接补贴和农民工工资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了各项惠农、支农政策的落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二、我乡农村建设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新情况,李集村两级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种种不适应的问题,在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1、农村基层建设基础薄弱。表现在:一是村两级,专职从事纪检或建设工作的人员非常少,特别是村一级。二是在少数乡和不少村,建设工作摆不到应有位臵,很少研究、很少部署、很少督查,也很少进行硬性考核。三是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优化。个别村甚至多年不发展一名党员,即便发展,村主要干部也往往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选人,“近亲繁殖”。其次,少数农村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淡薄。有的以权谋私,多拿多占,如利用计划生育、房基地、集体资产出租、工程承包等,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甚至挪用集体资金,私分公款;有的贪图享乐,公款吃喝玩乐,挥霍浪费集体资财;有的行为不检点,社会形象差,如搞封建迷信,参与赌博,生活等,在群众中影响极坏;有的办事不公道,在一些群众关注

的热点问题的处理上,分亲疏、论远近,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部分农村基层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甚至是主要领导对建设认识不到位,认为建设工作可紧可松,可有可无。

2、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够。基层党组织有的没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齐心协力带领群众谋发展,创家业。有的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把自己混同与普通老百姓,做群众的尾巴;有的宗族观念严重,封建主义思想蔓延;有的为个人或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有的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民主发展的要求,作风浮飘,粗暴蛮横,不思进取,没有开拓精神,工作方法简单,不会做群众思想工作,不讲究方法和策略,而习惯于强迫命令,甚至独断专行,在涉及选人用人、经济建设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上,主要领导搞“一言堂”,“家长制”,听不进班子成员和多数群众的意见。

3、各项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干部考核等

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比如:在制度建设上,有些乡和基层部门的建设责任制及相关制度不够全面、系统,没有针对性、操作性。因此存在着少数村级财务处臵、工程发包、土地转让款使用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上出现漏洞。在制度落实上,有些村领导民主意识淡薄,村里大事小事都是村支书说了算,没有发挥党员和村民的作用。在责任追究上,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工作有时被动应付,或多或少存在畏难思想,对责任范围内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不愿指出,导致党内监督制度执行不够有力。在责任制的考核与责任追究工作中,不少地方存在着责任追究力度不够大,追究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对发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处理过轻,导致反面典型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

4、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村乱收费现象比较严重,不仅在宅基地、计划生育等方面存在违规收费问题,甚至在入户迁户口、开证明等正常事项上都要收取村民的“盖章费”;有的村干部工作不作为,对群众反映的宅基地纠纷、打架生气等事情,或者向上推诿,或者在干部之间"踢皮球",或者干脆不理不睬,任其发展,导致矛盾激化,引发件发生;有的村干部群众观念淡漠,不关心群众疾苦,如在村镇规划建设和发展企业占地等方面强制推进,侵害当事人利益,还有对征地补偿款的使用不透明,不能及时、按标准给群众兑现,造成失地群众生活困难,群众有意见。

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其原因主要为:一是少数乡、村党组织对农村基层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不能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二是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滞后,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三是加强农村基层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完善,缺少预防和制约不廉洁、不公正、不民主行为发生的长效机制。

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4

民主党派参政党职能作用的充分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建设的程度与水平。业已完成换届任务的各民主党派,理所当然地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到了各项工作的首位。当前,在自身建设中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机关建设的同时,还要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据我们的调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目前的状况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主流是好的,发展是

健康的;存在着问题和矛盾,有些是很突出的。

一、基层组织的主流是好的,发展是健康的。主要依据是:

1.好的、比较好的.基层组织达70%左右。

2.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讲政治、讲团结,工作努力,有威信,有号召力。

3.基层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

4.基层组织有凝聚力和影响力。

5.基层组织积极支持市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精神。

二、存在着问题和矛盾,有些是很突出的,主要表现是:

1.少数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软、懒、散,特别是一把手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热情。

2.少数基层组织队伍涣散,很少开展活动,活动出席率低,活动质量不高。

3.少数基层组织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基层组织的状况,直接反映影响和制约着党派的形象和作用的发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很多。联系民革实际,提出五个值得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与同志们共同研讨:

第一,是基层领导班子的选拔、培养、使用问题。

基层组织的状况,直接取决于基层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一把手”不仅要在本党派成员中,而且要在所在单位有影响、有威信、有代表性,不仅要有政治责任感,有工作热情,还要能团结人,勇于奉献,能对自己组织的成员实行正确的领导,引导和带领成员与所在单位党政领导搞好合作共事。选拔“一把手”特别要慎重,要认真考核。要听取所在单位党政领导的意见,要听取所在基层组织党员的意见。大专院校的基层组织,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对于按行业划分和综合性的基层组织的“一把手”,市委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物色、调配。注意选定“一把手”,还要注意物色副手,特别是大专院校的基层组织。副手一般应是工作型的、年轻的。

对于基层领导班子还要注意培养使用,举办骨干学习班,召开工作研讨与交流会,请他们列席参加市委的扩大会议,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工作任务等,都是培养使用的有效形式。

第二,是基层组织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问题。

民主党派都有自己的章程,各党派还有联合规定。但各市级组织还应结合自己实际,制定一些具体制度和规定,来规范基层组织活动和组织生活。如民革五届市委建立以来,先后建立和健全了关于基层组织活动和组织生活五个方面的制度:《民革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民革先进基层组织条件》、《民革对党员的十项要求》、《民革组织发展工作细则》、《民革对于党员组织处理的意见》。对基层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作了制度上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第三,是基层组织发挥作用问题。

基层组织在本单位,应该努力同党政搞好合作共事,发挥基层组织整体作用,同时带领党员同志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立足本职,作好岗位奉献。

在党派系统,基层组织应坚持与市委保持一致,支持市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精神。要用本党的规矩管理、教育好党员。如:组织党员撰写提案,组织党员积极参加市委组织的各项活动。

少数或者说个别基层组织、个别党员,缺乏政党意识,与本单位党政关系,与党派市委关系处理不当,各行其是,甚至大唱反调,不沟通、不汇报,不按有关精神和要求办事,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个问题须下力气解决。

第四,是采取灵活形式,寻求适当载体,有效开展基层组织活动问题。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民主党派工作也要有新思路、新举措,逐步实现从封闭型向开放型、从平衡型向竞争型、从滞后型向超前型的转变。基层组织活动的内容、形式也必然发生一些新变化。如民革卫生支部是一个综合性支部,20多人都在医务界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她)们总特别忙,开展支部活动有困难。民革市委从实际出发,分别建立友谊、中心、儿童医院三个小组,日常按小组活动,必要时进行支部活动。这样做,效果很好,深受党员同志欢迎。

第五,是基层组织的凝聚力问题。

民革市委坚持搞大团结,搞五湖四海,实施凝聚力工程。基层组织也特别予以重视和支持。多做团结工作,多做思想工作,多多关心爱护党员同志,在民革已蔚然成风。为增强组织的凝聚力,许多基层组织还明文规定:党员的合理要求、正当权益一定要保护,党员的困难一定要尽力帮助解决,党员生病、住院都要登门看望,老党员过生日要搞庆祝,过年过节要普遍走访。许多党员反映:支部是温暖的大家庭。

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5

XX年5月24日下午,我来到了自己所在服务村——柏里村进行“村民经济收入走访调研”。下午三点,我带着笔记本沿着村主路走去,一路上看到有一些村民正在地里劳作,我今天计划着拜访一下之前给我们做过饭的李大娘家。不一会儿就到了,当我第一次走进大娘家里时,家里的小狗冲了出来,吓得我没敢动身子,我大声喊了几声:“大娘,在家吗?”等了一会,有一位大姐走了出来,简单交流后,她告诉我大娘去了地里劳作了,由于柏里村我之前走过,所以大概知道大娘的位置。我边走边问,十分钟后就来到了大娘的地里。当她看到我时,十分的高兴,立刻停下手中的活,微笑着和我打招呼。我们在地的边上找了块空地就直接坐下了,原来她地里种上了花生,正在为地除草呢。聊了一会,我坚持要帮大娘干活,大娘心疼的说:“不用了,怕弄脏了你的衣服”。我说:“没事,我在自己家也做农活,会锄草。”我们边干活边聊天,十分的开心。通过这个过程,我才了解到大娘家现在的经济收入现状,具体如下:

一、家庭劳动力及经济收入来源现状

1、劳动力状况:大娘家位于中柏里村,家里共有7口人,儿子媳妇,女婿都在平山县城敬业集团上班,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女儿在家带孩子。

2、种植状况:大娘和大爷家有耕地六七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谷子和花生,每年经济收入还算不错。

3、养殖状况:家中养了一些鸡,主要用于自己食用,不算经济来源。

二、对如何增加收入的几点建议

1、可以继续加大农业种植范围,利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和方法,在已有的产地上增加产量。

2、可以扩大规模进行小型养鸡场的建设,通过圈养肉鸡和下蛋鸡两种模式,科学喂养和管理,提高经济收入。

3、可以联合关系不错的邻居一起尝试搞大棚蔬菜种植,形成规模,既能解决村民“买菜难,吃新鲜菜难”问题,又能为西柏坡景区饭店旅馆提供送菜上门优质服务,更能带动村民致富,可谓一举多得。

4、可以尝试在家中坐着挣钱,比如说十字绣加工,鞋垫、手套、围巾、以及纪念品加工,这些物品易存放,而且销路广,市场大。

5、可以尝试成立柏里村纪念品手工合作社,以入股的方式,大家共同出资,公共劳动,共同分红。充分发挥西柏坡红色旅游圣地的品牌优势,大胆利用优势资源为自己增加收入。

通过这次走访调研,使我真正了解到柏里村目前的发展现状不是很好,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村干部思想比较落后,思路狭窄;村民种地、养殖科学技术含量低,走传统模式产量低。为此,我决定将进一步对柏里村进行不定时走访调研,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实践,真正为村民们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致富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