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个人报告 > 调研报告 >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热门32篇)正文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热门32篇)》

时间: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精选32篇)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1

作是加强自治组织建设的基础,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今年我办事处第五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已全面部署安排。从上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的情况看,换届工作难度较大。在此,结合上届换届选举的工作实践,对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把握换届选举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达到研究问题、推动工作的目的。

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是城市居民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办已经举行了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这次换届选举是我办举行的第五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共有北下街社区、代书胡同社区、管城街社区、星月社区、新华社区、西昌社区、北顺城社区和楼宇社区个社区居委会全部纳入换届范围。

结合实际,今年的换届选举工作我们七个社区全部采用户代表形式进行选举。

总的来说,我办前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做到了组织有力、进展迅速、程序规范、效果良好,顺利的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任务。社区运行比较平稳,整个换届期间,我办未发生一起越级或集体上访事件。但是在换届选举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既有坦途、也有曲折,我们应当总结过去五的经验,吸取教训,确保第五届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实施。

基层自治组织选举中存在的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进程中发生的新问题,也是必然会发生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随着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突出重点,抓关键、抓落实,促进我办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

今年是第五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为了把工作做扎实,我办迅速把选举工作纳入到办事处日常工作中来,成立选举委员会领导小组,结合各个社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为顺利完成选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要继续加大宣传,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民主素质。要加大对社区居民的普法教育,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政务公开栏、标语、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让群众了解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提高他们的民主法制意识,要通过换届选举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居民群众,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提高遵纪守法自觉性。要引导群众确立正确的参选动机,帮助他们从根源上确立正确的参选观。

(二)要搞好社区服务,完善社区自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要认真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要经常组织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

力,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自治工作的参与热情。要继续完善社区选举制度,在今后的选举中,动员广大居民参与到换届选举中来,充分发挥民主,增强社区选举的广泛性。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2

根据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市委办组织调研小组到联系的丹溪社区开展民情调研。在走访社区临街店面过程中,经营户反映去年以来客流量不断减少,而房租不降反升,几乎难以承受,而房东坚持房租只涨不跌。调研小组又走访了商贸区、化工路一些店面,发现这一现象较为普遍。经营户与房东之间就租金问题形成了一个无奈的“囚徒困境”(两个被捕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若长期得不到破解,势必影响我市商贸业的持续繁荣。

一、转型升级时期客流量减少凸显,租金压力加剧

经营户反映,年下半年客流量明显减少,同样的店面、经营模式、商品价格,销售额大约减少了一成,而店面租金却普遍上涨了7%-10%,经营压力急剧加大。对于一般零售经营户而言,经营净利润与租金比为1.5:1时,能感觉心理平衡;如果1-1.2:1感觉是在为房东打工;若净收入还低于房租,则认为缺乏发展潜力;如果是0.5:1,则大多数经营户都会选择离开。以社区水果店为例,2间店面年租金7万元,经营毛利20-25%。20xx年销售额80多万元,年只有70万元,除去日常经营开支、房租,净利润只有7.5万元。而经营户在续签合同时提出要减少房租,普遍遭到了房东拒绝。

客流量减少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随着低产值落后产能的逐步淘汰、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和生活成本不断上升,一大批低技能、低学历、低收入的外来建设者转移到其他地方(年义乌流动人口同比下降约4.6万人,减幅

3.34%。流动人口中从事生产制造加工行业的68万人,占51.22%,较20xx年减少了11.8万人)。当然,随着新兴产业发展,也有新的外来建设者涌入义乌,带来新的商机(流动人口中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38.4万人,占28.9%,较20xx年增加8万人,增幅26.34%。大专及以上学历增加了1万多人,上升了0.91个百分点)。改变,需要成本和时间。如果房东不能根据市场形势进行调整,一厢情愿要求保持甚至提高租金,最终经营户只得用脚投票,选择离开义乌。逐步的更新换代一旦演变成短时期内的集体“逃离”,势必对我市的店面商铺造成雪崩式的冲击,这对于一个商贸城市而言将会是沉重的打击。

二、房东不愿意调整租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经营户与房东是个利益共同体,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店铺租金本是经营户与房东双方博弈的结果,由市场决定。但在经济转型、市场急剧变化时期,如果双方不能很好应对这种变化,一昧坚持既得利益不肯做出一点让步,最终会使双方陷入“囚徒困境”导致两败俱伤。房东不愿让步原因有:

第一类是盲目乐观,不能察觉发展形势的变化。随着房东经济的兴盛,大多数房东的>幸福指数很高,群众开玩笑称,男房东天天旅游、麻将、KTV,女房东则是购物、美容、看韩剧。心无压力,生活固然滋润,却会逐渐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节奏。一个有趣的对比:经营户每天起早摸黑,辛劳异常,但大都精神抖擞,也经常关注财经类新闻;而很多房东虽然生活安逸,却大都精神不振,少了一股精气神。一个小房东称,他圈子里的朋友一年不看新闻联播、义乌新闻的是普遍现象。很多房东总是认为“房租从来都是只有涨没有跌的,店铺从来不用担心租不出去”。

第二类是怕冒风险,过于注重眼前收益。

去年的“鸡毛换糖

”再出发解放思想大讨论,对房东经济过分繁荣的弊端进行了深入剖析,也让一些房东意识到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没有城市承载力、竞争力的提升,房东经济是不可持续的。一些房东尽管也认识到只有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通过降低房租、为经营户提供增值服务,才能实现双赢,但真正要进行调价,又放不下眼前收益。有房东就表示,“将来的事说不准,即便降了房租也未必有利,还不如现在多收一点是一点”。

第三类是畏首畏尾,不愿积极改变。

调研中有房东表示,自己怕当领头羊,如果其他店铺租金没有下调,自己下降了很可能会带动周边店铺的整体下降,房东称“那可是要被边上的人骂死的”。于是,经营户和房东都只能苦苦支撑,等待新的转机或是市场最终的“判决”。

三、加强监管引导,努力构建和谐共赢局面

借鉴经济学思维,破解“囚徒困境”当在机制引导、增进沟通理解、营造“友善”氛围等方面着手,促进双方达成共识,建立相对稳固的利益共同体。

1.通过加强市场秩序监管树立遵守规则的社会导向。当前店面经营户对房东意见较大的是不顾合同随意涨价。如一经营户反映,20xx年在化工路租了一间36平方米的店面,当时合同约定连租3年,年租金13万元,每年上浮8-10%,到20xx年房价涨到22万元。换个地方也是如此,只好每年换地方,又要重新装修,由此造成时间、财务成本巨大损失。经营户表示,很多房东认为涨价天经地义,想怎么涨就怎么涨,即便工商、法院介入也很难执行到位。一旦发生纠纷,就算赢了官司生意也会大受影响。违反合同随意涨价,不仅急剧加重经营户负担,还会让他们觉得义乌秩序不佳、规范不够,对义乌持续繁荣的信心大受打击。建议从规范秩序树立良好导向的角度,加强监管,打造诚信、公平、规范的市场经营环境,切实维护经营户的合法权益,增强外来创业者对义乌的信心。

2.创新宣传方式更好凝聚创业共识。以往宣传主要依靠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以正面宣传引导为主。而现实中许多房东生活压力小、收入高,再加上生活习惯、生活圈子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敏感度不高。建议提高宣传针对性,在内容、形式和宣传途径方面有所创新。内容上,尽量用通俗易懂、群众能直观感受的事例,如快餐店客流量、中低端手机销售量、夜市摊位租金等方面的变化,以经济漫画的形式让群众愿意

看、能看懂、看了有印象。更好发挥社区的宣传作用,把宣传内容放到社区电梯间、楼道处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让更多房东有机会看到。宣传途径上,更加重视QQ、微信等新媒体作用,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一些外地或历史上因创业创新而成功,因自满守成而衰败的>故事传奇,让他们看了有兴趣、有感触。

发展实践早已表明,无论是个人还是地方,一旦失去了拼搏进取的创业精神,无论多么富有终究都会走向衰败。历史上湖(州)商的兴衰就极具警醒意义(1876年前后湖商鼎盛时期,仅“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财富就达8000万两白银,超过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但富起来的湖商没有抓住振兴民族工业的机会,将大量的资金流向捐官卖爵、修园建楼等非经营性的领域,并以上海为中心的>房地产行业作为最大的>投资。如四象之一的刘墉家第四房就在上海出租房屋700多栋,房租收入达到每月5万银元以上,按当时购买力计算约相当于现在的350万元。到了20世纪20年代,随着技术革新人造丝大量涌入市场,湖州七里丝简直没有机会在市场上竞争。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白银汇率大幅波动,对出口影响巨大,盛极一时的湖商几乎是一夜之间走向没落)。

3.增厚创业氛围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亲和力。与经营户访谈中,一位来自潮州的陈姓经营户有两句话让我们悚然动容。一句是:“如果义乌经济环境不好了,做生意的人看不到希望,就会选择离开,那时义乌就真成了底特律了”。另一句话是:“现在义乌的一些房东、富二代,上午10点前电话都打不通的,你们义乌既没有海(不靠海)、又没有田(空间小),如果再没了吃苦拼搏的精神劲,以后靠谁(什么)来发展?”这两句话真是让我们深受震撼。去年“鸡毛换糖”再出发解放思想大讨论,让“新奶酪”、“中国的底特律”、“温水煮青蛙”、“房东”等成了群众口中的热点词汇,也让外来创业者感受到义乌再出发的热切愿望。他还表示在报纸上能看到很多外来者成功创业的事迹,让他们觉得很暖心,也感受到义乌的开放包容和对外来创业者的尊重。建议主流媒体能多关注、宣传一些白手起家、创业小成的典型事例,更好展现义乌亲商重商的发展氛围,增强义乌城市对广大创业者的亲和力。同时,通过宣传身边艰苦拼搏的青年小人物、创业小故事,进一步激发义乌年青一代的创业激情,让他们认识到光靠父辈留下的财富难以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唯有积极进取创业创新方能担起发展的历史责任,赢得真正的尊重。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3

随着辖区内住宅小区及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居民群众对社区管理及服务需求不断增强,社区工作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情景、新矛盾、新问题。建立覆盖全社区的工作网络,健全完善贴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机制,与时俱进加强社区建设、规范社区管理、改善社区服务,已成为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基本情景

社区办下辖12个社区,社区居民共22000余户,常住人口62000余人,各社区所含小区共33个,楼栋469栋。12个社区均组建了党支部、居委会,现有社区工作者85名,社区党员共计1377人;各社区共划分社区网格69个,党网格65个;社区志愿者队伍共69支,志愿者共计4467人。

几年来,社区围绕在基层党建、基础设施、精神礼貌、和谐稳定、安全生产、环境卫生、惠民实事、社会管理、深化服务等各个层面开展工作,服务社区居民群众,服务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社区事业注入新活力,各项工作连上新台阶。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党建工作有待加强。一是社区党员对社区党组织的认同感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党员队伍中,社区弱势群体、老龄党员、未就业待业党员多,党员构成多样化,对社区党组织的认同感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表此刻社区党员居住场所不固定,人户分离较多,通讯方式不固定致使党组织生活质量不高。三是社区党员后备力量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集中体现为“两个侧重不够”,即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的教育培养侧重不够,对社区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侧重不够。

(二)社区管理及服务有待完善。一是社区居委会工作单一、粗放,有待进一步深化。二是社区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干部后备力量后劲不足。三是部分社区基础设施硬件不够硬、基层服务软件不够灵。

(三)社区法制建设不够。一是对社区法制建设认识未完全到位,落实工作一般化,法治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二是作为社区普法依法治理主体的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干部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全面。三是社区法治建设工作队伍素质不高。有的社区工作人员法律素质不高,在必须程度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四)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瓶颈。一是社区室内活动场地不足。社区室内活动场地偏小,给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同时,随着社区工作量的增加,各社区文化活动室经常是一室多用,远远不能满足社区文化的.需求。二是社区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主要表此刻:缺乏专业社区工作人员,难以对社区文化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协调和服务;社区居民专业人才稀缺,制约了社区文化向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三是社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窄。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人员大部分集中在社区文艺骨干、党员骨干、志愿者骨干等特定群体上,且活动的人员大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三、对策提议

(一)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巩固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社区办党委在社区工作中统领全局的作用、社区党支部在本社区工作中组织领导作用、社区党网格在具体社区工作中的串联协调作用和社区党员队伍在社区建设、服务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加强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开展“五个抓”:抓体制机制建设。构建以社区办党委为核心,以社区党支部为基础,以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推进现有的社区党网格管理横向拓展,纵向深入,建规范管理制度;落实社区党员队伍民主评议工作机制,构成常态管理。抓党员教育管理。经过开办社区党校,依托“掌上社区”、QQ群、微信群等平台开展“菜单式”党课教育,丰富党员活动资料。同时组建党员模范带头队伍,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社区党员的党性意识。抓党员队伍建设。

完善党支部书记工作考评考核制度,坚持年终“双述双评”制度。同时加强支部书记教育培训,努力提高素质、增强社区服务水平和综合本事。抓载体丰富党建活动。延伸社区党建触角,广泛吸纳辖区党员积极参与“党员服务”、“党员代办”等特色服务,扩大与居民群众的接触面,为社区建设和服务居民供给坚实的保障。抓社区共青团组织建设。健全机构设置,纵向垂直管理与横向扁平管理相结合,构建辐射全社区青年的高效的共青团基层组织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构成基层团组织发展的长效机制;实行党建带团建,为基层团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团员意识,提高社区团员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充分发挥社区的人力资源优势。社区最大、最强的资源就是社区的全体居民。社区居民按照党员身份划分为党员群体和非党员群体。一方面,党员群体作为其中的精华部分是宝贵的政治资源,是社区党建、社区工作的基石和排头兵,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队伍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发挥社区非党员身份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等特殊人才及广大社区志愿者的进取作用。

(二)进一步改善社区管理及服务。一是抓好社区居委会自身建设。坚持居委会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加强与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沟通交流,进取探索试行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构成合力,为建设礼貌社区搞好服务,提高社区管理水平。二是抓好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从建章立制入手,完善规范各项工作机制,把工作纪律挺在前面,做到按制度办事,按规矩行事,严格落实好区“四个零”工作机制,优化为民服务环境。三是落实惠民措施。将居民民生需求作为工作立足点和切入点,切实做好老旧小区设施改造、社区常态化便民服务、关爱社区弱势群体等实实在在的工作,给居民群众送去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关爱。四是努力推进品牌社区建设。以创立“一社区一特色一品牌”活动为载体,围绕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等资料自行确定社区服务品牌创立工程。重点以法官进社区为资料,创立平安型社区;以充分就业为资料,创立就业型社区;以环境优美为资料,创立宜居型社区,以发挥党员作用突出为资料,创立党建示范品牌型社区。

(三)进一步深化社区法制建设。一是理顺关系,健全组织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法制建设领导机构和专兼职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社区法治建设工作供给组织保障;配合区政法委及法院等司法部门部门建立社区普法的相关制度,指导社区搞好居民自治,增进法律意识、落实依法行政。二是综合运行,创新管理机制。

一要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围绕居民工作、生产、生活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着力于居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观念的构成,为社区法制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二要充分发挥专兼职工作者的作用,以法官进社区为平台,做好社区法律服务与法律救济工作,把法律送到千家万户,提高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的水平和质量。

三要注重社区动向,及时发现和调处纠纷。建立和发挥群众工作站(室)、法官工作站等机构的作用,推进人民调解制度和司法制度有机衔接。

四要积极开展专项依法治理。针对社区治安、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等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协调区相关执法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以维护广大居民的合法权益。五要发挥社区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突出重点,把准关键,防范要害,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为社区建设供给良好的法制保障。三是措施到位,强化制约机制。

一要加强队伍建设,配备社区专职及兼职工作人员,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二要制定和严格执行工作考核职责制,把法制建设工作列入对社区综合目标考核之中,以加压驱动提高工作积极性,保证法制建设各项工作目标落到实处;三要结合实际,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多形式、广角度的依法治理各项活动,不断提高社区的工作质量;四要协调有关部门给予工作指导,培养和交流典型经验,推动社区法治建设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四)进一步理顺社区文化建设。一是加强社区文化联建。组织调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各行其责,做到建设有人分管,工作有人推进,措施有人落实,问题有人解决,保证社区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二是抓好社区文化网络建设。以社区居委会为龙头,社区市民中心为纽带,居民文体队伍为基础建立社区文化网络。

社区办、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应进取帮忙辅导社区开展文化活动,促进社区文化工作的发展。以文艺团队为依托,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根据居民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以社区文化骨干为核心,采取完善文体团队,加强引导,制定激励等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三是坚持开展活动。策划活动时,充分研究有无群众基础,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开展日常社区文化活动时,以小型多样为主,满足不一样层次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四是注重高质量。树立精品意识,求效果、重质量,注重群众的参与率,切实发挥居民群众力量的作用,挖掘社区人文资源,发挥社区各类文化艺术人才的优势,培养特色活动项目。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4

为响应上级党委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暨创新年活动的号召,近期,本人对**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基本状况

**区位处市区中心地段,东至四川南路,南至重庆路,西至西藏路,北至北部湾西路。面积3平方公里,人口23000多人。驻有贵州省驻北海办事处、市广播电视局、广西区海事局、武警北海支队、中国银行北海分行、宝谊商厦、甲天下大酒店等50多个单位。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以及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区**街道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意见以及民政部"深化社区建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社区工作机制,落实区委、区政府社区建设"83行动规划",以建设富裕、文化、生态、平安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大投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街道办事处坚持把社区环境建设作为构筑和谐社区的物质基础来抓,正视困难和问题,想方设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创造条件解决社区办公和服务条件较差的问题。仅20xx年一年就投入资金19万元,建设了2个"星光计划"项目,整修了社区综合办公楼。所辖5个社区建起了3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特别是贵州南路社区办公用房已达到330平方米要求,并建成了目前唯一的北海市老年大学社区分校,搭建社区平台,逐步完善社区功能,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绩。各社区治安调解工作委员会、环境卫生工作委员会、社会保障工作委员会等社区自治组织健全;居民家庭和睦,人民安居乐业,各项指标达到了北海市"83行动计划"标准的要求。

二、社区建设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社区办公条件和服务设施欠缺。一方面,大部分社区居委会普遍存在着现有财力、物力难于承载,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存在没有经费的问题。每年下拨给每个社区居委会的经费仅够维持社区居委会的水电费、电话费、日常办公用品的开支,而居委会又没有其它经济实体,没有资金投入服务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在社会职能由单位向社区的大转换中,原先承担职能、拥有相应物力、财力的政府部门和单位,在卸掉职能的同时又没有相应让出原先职能拥有的财力、物力,而原本无多少财力、物力的社区在接过转来的社会职能后,又往往得不到相应的财力、物力支持。在政府部门纷纷把职能任务延伸到社区的情况下,社区居委会对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又无法拒绝,这便导致社区党建在财力、物力上更加捉襟见肘。

二是社区建设机制尚未健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渠道不够畅通。尽管各社区居委会组织明确了工作职责,制订完善了工作制度,但是类似社区协商议事会议等动员全体社区居民以及社区成员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社区参与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社区事务和社区政务的开放度和透明度也不够,社区居委会依法、民主、科学的执政能力程度不高,居民的民主自治政治热情未能很好地激发和体现。

三是社区公益和产业服务网络尚未形成。社区事务社会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组织不够健全,社区居委会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共驻共建"机制尚未成为建设社区的强大力量,未能在沟通社区资源、提供专业化服务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社区文体活动好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市民整体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四是社区建设干部文化、专业素质整体水平不高,队伍不够强大。随着形势的发展,一方面,社区工作范围扩大,内容增多,任务加重,社区居委会干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党务工作者",而是行政、党务"一肩挑"的主要管理者,做好社区居委会各项工作,已成为社区建设工作多样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加上离退休党员和企业下岗失业党员社会化管理后大批转入居住地社区,社区党员数量激增,给这些功能尚未发育健全的社区居委会带来较大的压力。当前,社区"满足于应付、流之于形式"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责、权、利"的平衡木出现了严重的倾斜,"责"重而"权"少,社区工作内容和任务的不断增加,确已突破了社区居委会现有职责难能承受的范围和底线,社区干部队伍难以适应形势和社区建设发展需要。

三、加强社区建设工作的建议

(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社区平台,夯实社区建设物质基础

社区设施是开展社区服务最基本、最必备的物质条件。为确保社区建设工作的正常、高效运作,各级财政必须加大扶持的力度,尤其要从年初的预算上予以安排,保证社区党建的活动经费。另外,各社区也可以挖掘本社区内的社会资源,增加社区党建的发展基金。必须从人力、物力上加大对社区建设工作的投入,解决目前比较突出的社区党建活动经费紧张、人力投入不足问题,配套好社区学校、会议室、图书室、阅览室、档案室、警务室、居民活动室等"五室、四站、两栏、一校、一场所",布设社区

一站式为民便民服务台,添置计算机、电视机、vcd机等,完善党务、居务公开栏,为社区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要健全社区自治组织,凝聚社区力量,培育社区自主发展能力

要依靠居民自治实现社区建设,就要推进社区建设中保障居民的选举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依法扩大社区民主,培养社区自主发展能力。

一是要依法组织换届选举,培养居民参与意识,保障居民选举权。社区民主自治的重要标志就是社区居民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举领导者和领导机构。

二是要发展社区自治组织,充实社区建设力量,保障居民的参与权。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社区成员单位及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社区协商议事会、社区党建联络委员会等社区自治组织,组建包括社区居委会、党支部在内的社区各类组织机构。不断完善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并通过这些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组织的社区活动,在沟通社区资源、提供专业化服务方面发挥作用。

三是要健全社区议事规则,发展社区民主政治,保障居民的决策权。要以社区居民为主体,指导社区完善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社区协商议事会议制度、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听证会制度等各种工作制度等民主决策制度,社区居民代表大会通过并实行《社区居民公约》,将社区事务交由社区居民自主决定、自我管理,特别是关系社区建设重大问题的决策,广泛听取和尊重居民群众的意见。建立良好的社区参与机制,推动居民自治,充分发挥他们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在社区建设大政问题上,要坚持"协调、合作、共建"原则,广泛地吸收不同群体的代表和社区成员单位参加,根据实际召开社区协商议事会议,讨论社区的重大问题,协商社区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的社区事务,保障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事务的决策权,社区居民以及社区成员单位对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内其它工作机构以及政府各部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和监督,规范社区管理,提高社区民主程度。

四是要实行党务居务公开,增强社区政务透明,保障居民的监督权。各社区要设立党务居务公开栏,将支委和社区居委会成员职责分工、党费收缴、民主评议党员、来信来访处理和办事程序、社区服务热线、计生、低保、救实救济、财务收支、干部年度评议以及社区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的处理情况等,通过制作上墙、社区党务居务公开栏或召开会议形式定期不定期向党员居民群众公开。同时,建立党务居务公开监督小组,聘请退休干部和党员群众作为监督员监督党务居务公开工作,增加党的工作、党内事务和社区政务的开放度和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让群众了解、支持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扩大党员群众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切实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提高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依法、民主、科学的执政能力。

(三)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开展社区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社区服务功能是否完善、服务质量的好坏是衡量社区建设的重要标尺。在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质量方面,建议:

一是建立共建机制。要形成建设社区的强大力量,仅靠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几个干部是远远不够的。**区和街道办事处党组织要指导和帮助各社区党支部与驻区社区成员单位与社区居委会签订社区共建协议,开展"组织联创、行业联合、干群联结"的社区党建"互联网"工程,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的"共驻共建"机制。

二是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共驻共建"机制、搭建社区建设的大舞台,促进社会和社区资源的整合,较好发挥社区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优势,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共建社区力量。逐步实施"数字街道、数字社区"工程,开设街道信息网,及时发布招商、用工、卫生、文化等各类信息,满足群众的各种需求。

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要在各社区健全社区服务站、社区社会救助站、社区科普工作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社会保障工作站,社区居民教育学校、补充健身器械、台球桌等公益服务设施,归拢便民服务产业网点,开通居民应急服务电话热线。培育和发展组建社区义务巡逻队、老年人协会、残疾人协会、各类文体艺术团、"社区志愿者行动"组织、"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各种团体组织,并通过这些组织承接与居民相关的社会公共管理事务和公益事业,在基层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了社区公益和产业服务网络。积极发挥他们在社区管理中"反映诉求,调节矛盾、参与管理、规范行为、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化管理,提升社区事务社会化管理水平。

三是开展社区服务。**区和街道办事处党组织要指导各社区依托已经健全起来的服务组织以及文化广场、活动室等场所,开展社会保障、人民调解、帮困救助、文化体育、环境卫生、科普法律、卫生清洁、环境绿化、就业咨询等公益性社区服务以及医疗保健、家政等产业服务;开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培训课堂等;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读书活动和参加社区卫生清洁等社会实践活动,老年人健身、娱乐活动等,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大力推广"无围墙敬老院"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对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促进志愿者服务活动逐步走向制度化、经常化,发挥"社区志愿者行动"组织的各个行动小组的作用,开展公益性社区服务。

(四)要加强教育培养,抓好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要重视选配社区居委会"两委"班子,在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两委"换届选举中逐步推行直选。其次,通过岗前培训、专业培训和鼓励促进学历进修等抓好社区"两委"干部的理论和业务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干部的整体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特别是要求我们的社区干部在做群众思想工作时具有说懂、说通、说服的能力,让群众了社区干部所做的工作,所做事情的目的,打消可能有的顾虑,认同和接受社区干部所采取的行动和提供的帮助。再次是实行社区居民代表评议社区干部,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有效监督。不断完善自我,为更好更快地提高工作能力和适应新时期对社区工作提出的要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要多开展社区文体活动,凝聚人心,形成健康人文环境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社区建设的精神支撑和有效载体,先进的社区文化对社区发展起到无形的引领作用。要以文化为魂,树立以社区文化推动社区发展的观念,指导各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们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社区生活,提高市民整体思想文化素质,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人文环境。

一是依托社区文化广场,在"三八"妇女节、"八一"建军节、"九九"重阳节等节庆假日时多举办联谊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和文艺演出,孵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区文化团队,吸引了社区爱好者的广泛参与,有效地发挥先进文化满足人们精神需求、陶冶情操、凝聚人心的良好功能,促使不同群体的社区居民在共同的文化活动中得到共鸣,社区主人翁意识、参与意识大大增强。

二是大力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要利用新闻媒体、宣传专栏等手段,加大对社区的好人好事的正面宣传,开展,弘扬乐善好施、邻里互助、扶贫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居民在健康向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中建成立平等友爱、和睦共处、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发挥先进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粘合"作用,促进社会的团结与和谐。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5

通过调查研究和参考已有资料我们发现,社区存在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手段落后、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对民间组织的培育、公民精神的培养以及制度层面的完善,治理理论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并达到良好的状态。

一、社区治理的困境

第一,社区治理主体单一。治理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单一的行政性居委会,远没有形成多治理主体互动的局面。而居委会的主要任务仍是以完成上级政府的指令为主,而不是基于居民的诉求。尽管社区治理主体开始趋向多元化,但目前社区中居委会仍是主要的治理体。

第二,社区治理手段落后。表现为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主要采取我说你做的行政命令方式,而不是对话、协商、协调的方式。社区治理以强制性的行政方式为主,社区工作的公开性、透明度和法制化仍然十

分有限。居委会工作人员对于社区的事务主动性不强,每天忙于解决上面下派的事情,对于社区的事务只有当居民上门来才成为居委会工作的重点,至于丰富居民生活的活动更是少之又少。

第三,居委会干部的产生不是依法通过居民选举的方式,或者表面上通过选举,实质上仍由上级部门任命。选举过程不够公开透明,缺乏治理对象认可的权威性和社会合法性,导致居委会动员能力薄弱。

可见,参与率低和参与机制的不完善是目前居民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社区中普遍存在民间组织不发达的问题。社区的组织除了居委会、业委会、社区党组织、物业公司外,还有一类重要的组织类型,即民间组织。社区民间组织数量较少,且多是些诸如老年协会、腰鼓队、晨练队等娱乐性质的团体。居委会的宣传手册中了解到,该社区建立了爱心服务工作站,分为居家养家服务、残疾康复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就业援助服务和困难救助服务几大块,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的弱势群体。但是调研中了解到具体的落实情况欠佳,形式化严重。

二、对策设想

解决社区治理困境的对策主要是还原居委会的自治功能、政府重视对民间组织的培育、利益导向,鼓励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

(一)还原居委会的自治功能

居委会必须进行改革:通过直接选举增加其社会的合法性;通过政务公开增强其财务及运行过程的透明性和居民参与监督的可能性;应减少专职社区工作者,增加兼职的社区工作者,在自愿的基础上,义务为居民服务。现实居委会承担着自治、行政和服务三种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使居委会从行政体制的束缚中独立出来,还原其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本来面目,同时发挥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如创建社区工作站和社区服务站,解决了政府行政事务没有基层承接的问题。

(二)政府重视对民间组织的培育

应重视和发挥民间组织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合作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居委会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在维护居民利益及居民自治方面存在缺陷,需要在此之外的社区民间组织去弥补。事实上当居民盼望已久的居委会不能或无法维护居民利益或表达其诉求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民间性的维权组织就会应运而生。关于民间组织的培养,政府应该深刻认识到其可能发挥的'巨大作用,要加强对其的培育。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民间组织有别于欧美国家制约政府权力意义上的民间组织。

(三)通过利益导向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生活,培育居民社区参与的能力

满足居民利益需求是居民社区参与的最大动力。利益需求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激励,更为重要的是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满足。社区居委会应首先调查居民的知识、文化等需求,并通过主办一些社区补习班以提高居民的文化理论修养和艺术情操,以方便居民找到工作和丰富生活。只有满足居民的利益需求,社区应该成为真正为居民服务的家园,只有通过各种方式感动居民、满足居民,居民才会积极参与自己家园的建设。

(四)培育社会资本是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他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社会资本在社区主要体现为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与社区外其它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作为社会资本的情感、互信、公民参与网络,意味着一种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意味着社区的一种互助共济、互惠互信、诚实公平、注重团结与参与的人文环境,同时也意味着社区发展的一种更为有利的条件,它能够极大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在转型期社会资本的下降和丧失,使社会成员表现出疏离感、无助感等。如何正确认识这些影响的危害性,事关社区甚至社会的安定团结。第一,重视对导致社区社会资本下降的因素加以分析、弥补,使社区重新找回共识性规范的社会网络。重建社会网络时仍应以家庭等血缘、地缘为载体,发挥其与社区结合的优势。第二,开展社区教育,培养公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对共同体价值的认同和对公共规范、公共原则的维护。这是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逐渐获得训练,积久成习。这些训练包括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讨论、决策;以实际行动投身公共活动,以合作方式解决社区公共事务集体行动中的困境。其中最重要的是训练居民在政治上的行为,使他们知道怎样选择,怎样辩论,怎样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怎样完成一个社区居民的责任。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6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是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结构,促进社区工作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某某街道共有8名女大学生社区干部,分布在5个社区,其中20xx年街道统一招聘5名,20xx年后招聘3名,家均住在街道境内或街道相邻的城市小区。为加强对大学生社区干部的领导,进一步发挥大学生社区干部的作用,促进社区工作发展,建设和谐社区,我们对某某街道女大学生社区干部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有关调研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一、8名女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8名女大学生年龄在25-40岁之间,多数为党员或预备党员,学历高,政治素质较好,工作认真负责,能较好完成上级布置下达的工作任务,工作质量较高,能获得社区居民的支持和拥护,社区居民对她们的工作满意度较高。8名女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一为某某某,1977年11月生,籍贯高邮,党员,1999年7月毕业于扬州大学税务学院财税专业。20xx年10月招聘为社区干部,被群众推选为专职委员,在XX社区工作的8年当中,曾担任过社区团支部书记、科协主席、妇女主任等职务。二为某某某,1977年6月出生,本科文化,20xx年参加社区工作,现任社区居委会主任。三为某某某,40岁,党员,扬州师范学院机电专业、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20xx年到社区工作,担任社区专职委员,主要负责宣传、文档、工会、红十字、双拥及一个小区工作站工作。四为某某某,27岁,党员,毕业于南通职业大学现代秘书专业,20xx年10月至参加社区工作,为社区专职委员。五为某某某,33岁,文秘大专,现正修中文本科,20xx年招聘进社区工作,一直任专职委员。六为某某某,29岁,预备党员,20xx年毕业于江南大学南洋学院,后又获得了扬州大学法学院本科学历,20xx年5月在社区小区工作站从事基层社区工作,为社区一般工作人员。七为某某某,1979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党员,20xx年10月通过街道公开招聘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现任XX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八为某某某,25岁,党员,20xx年11月选举为社区专职委员,主要负责社区文化宣传、共青团和社区文秘工作。

二、8名女大学生的基本工作情况

1、认真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8名女大学生在街道和社区的领导下,能够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特别是学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街道和社区等上级部门的政策方针和工作部署,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做到安心社区工作,树立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思想,做到克己奉献。在工作上养有吃苦耐劳、善于钻研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服从街道和社区领导的工作安排,紧密结合岗位实际,完成各项社区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能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质量,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区居民的好评,为社区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在学好政治理论与政策方针的同时,加强工作业务知识学习,包括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民政、老龄工作等方面的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社区工作中,基本能做好各项社区工作,没有出现差错,取得较好成绩,获得上级领导的肯定与社区居民的满意。

2、积极努力,完成各项社区工作

8名女大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牢记使命,履行职责,积极努力,较好完成各项社区工作。有的从事社区民政、残联、档案、文秘、关工委、老龄委、红十字服务站等多项工作,在日益繁忙复杂的工作中,始终坚持“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工作理念,走家串户,不怕吃苦、任劳任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大局利益,以谨慎细心的工作态度、热情主动的服务态度、高效优质的服务质量,蠃得了社区群众的认可,多次获得了优秀社区工作者的光荣称号。有的负责“全国文明城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需要准备大量的材料来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和验收,她们不怕辛苦,加班加点写材料,为完成检查和验收努力作贡献。有的负责社区工会工作,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女工权益,妥然解决企业职工与老板的纠纷和矛盾,教职工怎样合理合法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把职工群众的合理化建议递交上级,维护企业正常稳定形势,努力构建和谐企业。除上述工作外,8名女大学生还积极做好红十字、共青团、计生、妇联、经济普查、人口普查等社区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有效促进社区各项工作的发展。

3、勤奋塌实,具有良好工作态度与责任

8名女大学生在社区工作中做到勤奋塌实,具有良好工作态度与责任,甘愿当一块铺路石,默默无闻地为党和政府搞好社区工作,对自己做到政治强、作风硬、讲诚信、肯奉献,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把自己的爱和真情奉献给社区事业。一是增强干事的自觉性。深入小区,融入到居民当中,帮助居民排忧解难。主动参与事务复杂、矛盾集中的工作,吃得了苦,受得住气;二是增强干事的创造性。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有些问题往往纷繁复杂,她们开动脑筋,将学习到的新思路、新方法运用到工作中去,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工作。三、心系居民,切实履行职责。树立服务于居民,以居民利益为重的工作作风,时刻牢记“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社区服务宗旨。对来访社区居民热情接待,耐心询问、做好记录,及时处理居民反映的问题,把居民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不遗余力的帮助居民解决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与产生的原因

1、扎根社区意识欠缺

大部分女大学生选择到社区工作是出于就业的考虑,是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权宜之计”,认为到社区工作是在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愿认真做好社区工作,但要干一番事业的较少。年纪大一些的比较安心社区工作,年纪轻、能力强的选择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意愿强烈。主要原因是在社区工作发展前途不大,社会地位不高;同时,社区薪酬较低,难以吸引女大学生长期在社区工作。

2、工作作风深入不够

总的说,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够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社区居民较满意,但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女大学生认为上级领导不够重视,社区居民对她们反应平淡,缺乏工作的自傲感;二是感到自己所学专业用不上,怕耽误自己前程;三是感到社区人际关系难处理,与社区居民缺乏认同感,工作无从下手等。这主要是女大学生阅历不够丰富,对社区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缺少实践工作经验。

3、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社区工作需要当代女大学生,女大学生需要有一定工作能力才能适应社区工作需要。工作能力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与社区居民人际沟通能力不足,组织管理能力不足,做社区居民具体实际工作能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女大学生大部分刚离开学校,社会工作经验缺乏,自我激励能力不强,缺乏在社区工作环境复杂、工作繁琐中,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面对困难和挫折,下决心把工作做好。

四、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教育,鼓励女大学生扎根社区工作

具有扎根社区的思想,是做好社区工作的根本,反之思想犹豫,必然意志不坚,难以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工作。上级部门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教育,提高其政治思想觉悟,提高其服务社区作奉献的意识,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鼓励女大学生扎根社区工作。同时,对女大学生的管理要有新思路、新方法,不要以为她们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就是不好,要允许适当流动,她们考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不要刁难和卡,要有大气量欢送她们去新岗位。

2、加强管理,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要加强对社区女大学生的管理,引导她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营造工作上有盼头、生活上有奔头的良好氛围。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包括年度考核内容、办法和成果运用,注重考核在完成社区重点工作中的表现和作用发挥。把考核结果与待遇、培养、享受优惠政策、续聘解聘挂钩。年度考核优秀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优先安排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和挂职锻炼。对表现较差、工作不突出的,加强教育和引导;对工作不胜任,年度考核两年不称职的,予以解聘。

3、提高薪酬,激励女大学生做好社区工作

薪酬既是一个人的生活来源,也是个人声誉和地位的象征。虽然政府作了最大努力,充分考虑女大学生的经济收入,但总体说还是偏低,不要说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比,就是与一般职工年均工资相比,还是存在差距。所以要适当提高女大学生在社区工作的薪酬,激励她们努力做好社区工作。建议以当地职工年均工资收入为女大学生在社区工作的薪酬标准,同时建立薪酬待遇动态增长机制,根据当地职工平均水平的提高及时相应调整。

4、注重培养,发挥女大学生作用

要让女大学生列席街道重要会议、社区党员大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等,使她们更多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参与某一方面热点难点工作,加强实践锻炼,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女大学生作用。把作用突出、成效显著、政治素质强的女大学生及时吸收到党内来,通过法定程序使其进入社区领导班子,有条件的及时推荐为街道后备干部。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7

社区作为一种社会地域共同体,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位,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是政府惠民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环节。

一、社区治理面临挑战

新城区新居民多,人员复杂,文化、生活习惯不一样,居民都处于“陌邻”状态,对小区归属感低,对管理和服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住宅小区档次差距大,物业公司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开发商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如车位改造后买卖,外墙脱落等,激化矛盾,给小区治理带来挑战。

二、社区治理做法与对策:

一是推进社区管理信息化。加大社区信息化管理的设备投入和软件开发,建立健全上联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下接各街道、社区和居民小区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加强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共享,强化信息互联互通。结合社区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设计构建适用社区管理的专用软件模块,加强软件后台管理和维护,以适应社区信息化管理要求。各部门要联动,对基础信息及时更新。可以探索设立一个大数据平台,能够使得部分数据共享,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部门、领导的级别设立相应的信息查看和使用权限,尤其是今年恰逢人口普查,很多数据在人口普查的时候可以去完善补充,可作为智能化管理的基础信息,并持续性进行更新维护。

二是大力推进红色物业工作。辖区物业公司工作参差不齐。部分小区保安、保洁人员缺乏,保安、保洁年龄偏大,尤其是保安,物业公司企业文化、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缺少凝聚力。县主管部门一方面应该进一步规范物业公司,尤其是在对物业公司保安、保洁人员配比、年龄、学识水平和层次要附加一定的条件,另一方面要尽快出台淘汰机制,淘汰一批,扶持一批,主要还是要指导物业公司改变思路,要协助物业创新管理小区,开发和使用一些智能化设备,对物业公司原有软件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升级推广,对小区进行智慧管理。培育企业文化,给员工升职通道,提升小区物业服务质量。除此以外可以适当引进一些上海那种大型物业公司,激发物业公司的市场竞争。

三是激发社会组织参与。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构建培育孵化体系,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了一批智慧书房、小区党建客厅等阵地,为了更好得用活这些活动阵地,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让专业的社会组织根据小区或者社区特点,策划系列活动,并协助社区开展相关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开展,初步将阵地服务品牌或者文化品牌打造好,然后交由社区管理与提升。

四是抓好社区工作人员队伍。一方面要开展相应的培训,如办公软件、摄影、信息撰写等,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当前社区治理和居民不断提升的服务要求。另一方面要稳定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当前社区工作者工资和福利待遇与工作量不成正比,发展空间有限,导致能干的留不住、年轻的干不长。用事业留人,让社区人找到事业的平衡点,规范社区工作范围,提高居民对社区人的认可度。与此同时也要关注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对于工作压力及负面情绪能够及时疏导,不影响工作开展。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8

一、社区的概念、职责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委会辖区。随着城市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不断转移,企业的许多社会职能也逐步剥离,一部分原本由政府企业承担的城市管理、服务职能下移到社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单位群落”成为社会人,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其管理、教育、服务等职责历史性回到了社区。由此可见,社区是城市居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城市活力所在,它已成为政权建设,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由于社区的工作领域,工作职能,工作内涵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得社区居委会这个群众性自治组织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在加强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居委会是载体,是基础,是保证,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明确规定,居委会的任务是: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理本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构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二、民政部门的工作重心

民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肩负着指导社区建设和贯彻实施社区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社区建设工作作为民政工作的主旋律,本着从实际出发,调整工作思路,依靠社会合力,同心协力,搞好社区建设,形成强大的社区建设氛围,开创了社区建设的新局面。

一是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云岩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鼓励辖区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参与社区建设,走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区委、区政府还结合我区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建设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整合社区居委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社区服务加快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云岩区城市形象建设工程的意见》,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社区建设工作。

二是科学合理地调整原有居委会的规模。结合实际,于20xx年初分三批对全区原有居委会逐步进行整合,使我区基层组织布局、规模趋于合理,职能得到加强,社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全区由原来的241个居委会整合成114个社区居委会,总量减少53.9%,社区居委会委员的人数由原来的1687人减为944人,总量减少44%,委员的平均年龄38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95%,共产党员占63%。过去居委会规模过小、地域上相互交叉等问题基本得以解决,新的社区普遍以主要的街、巷、路为界,充分体现了以地缘的内在联系和居民的认同感、归宿感等因素为纽带的原则

三是以落实“星光计划”为重点,带动社区服务及社区文明程度的提高。九九年,我们紧紧抓住国家部署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的有利时机,结合我区实际。在全区贯彻落实“星光计划”,把其作为民心工程,功德事业来抓,经过定点、选址、报批等程序,到20xx年,全区共建“星光计划”老年人服务设施22个。在具体兴建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统一标牌,统一标准,结合各街道社区的实际,因地制宜设制服务项目,服务项目既有图书阅览、戏曲娱乐、歌舞健身,康复医疗、还有棋牌书画、谈心聊天等,大大丰富和满足了社区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需求,受到老年人的普遍赞扬,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福利服务档次,20xx年,我们积极与贵州三力房开公司联合,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的、集生活服务、娱乐健身、医疗保健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云岩区夕阳老年公寓,不久将投入使用。

四是以创建社区建设示范区、示范街道、示范社区为载体,强化宣传,激发各社区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全力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20xx年,我区被评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20xx年,我区又被命名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黔东办事处、普陀办事处被命名为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和平路社区、陕西路社区被命名为社区建设示范社区。今年,我区又申报6个街道和21个社区参加贵阳市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和示范社区的评比,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我区社区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是社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从20xx至20xx年,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把改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作为为民兴办的实事。我区抓住这一契机,共解决81个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使全区社区办公用房平均面积达80平方,所有社区实现了微机办公。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把建立社区信息网络平台作为今年的实事,通过网络平台的搭建,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与各街道(镇)分中心和社区的服务站联通起来,建立四通八达、覆盖全区的社区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社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职能错位,社区居委会负担过重。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造成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政府包揽一切,使社区居委会这个自治组织成了政府的下属机构。用行政和交办方式,把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街道办事处的工作都压在居委会的头上,而居委会的情况是责任大,权利小、事情多、经费少、干部待遇低,力量弱,整个被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疲于应付,80%的精力在为政府做工作。市、区、街有关部门工作都要进社区,都要挂牌子,居委会变相地成为一个行政组织,使之开展社区自治及社区服务工作受到相应的制约。

二是社区委员生活补贴待遇低。20xx年完成社区整合后,有一批优秀年青同志进入社区,极大充实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增强社区领导班子的生机和活动。社区居委会委员补贴现是人均每月300元,按贵阳市最低工资标准他们都达不到。社区居委会委员的工作繁杂,而待遇却很低,一部分工作能力强、文化程度高,同时社区补贴养家糊口的社区委员难以安心工作,造成社区人才大量流失。

三是社会保险等后顾之忧无法解决。社区工作者在承接政府大量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受伤害的情况发生,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的下降,当他们退出社区舞台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社区委员的社会保险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是影响社区工作者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

四是社区居委会应有的社会地位难以体现。社区是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以及辖区单位应对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然而部份辖区单位及政府的职能部门对社区干部缺乏应有的尊重,把请求社区协助工作变为安排、吩咐、指使社区完成任务。有的甚至对社区干部进行人身攻击,社区居委会的法律地位难以体现。

五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居委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市还没有出台对街道、社区兴办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对社区文化、体育等活动的设施在申请办场地、租金、税费以及多渠道引资方面的扶持办法及措施,社区服务业举步维艰。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为使我区社区工作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挑战,上一个新的台阶,下一步要着重研究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认真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居委会“协助开展”的职责已变为“直接参与”,并以目标任务的形式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考核。这与《组织法》发生冲突。要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就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保证社区组织在自治活动中有职、有钱、有权,使社区自治落到实处。

二是提高社区居委会委员生活待遇,解决委员不安心社区工作的问题。委员的生适待遇不应低于贵阳市最低工资标准,要积极探索把社区工作作为一种“岗位”、一种“职业”,设立委员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和按年度晋级制度,使工资待遇(级别)与工作职务、工作年限、工作能力挂钩。同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奖励制度,逐步实现社区居委会工作职业化、规范化。

三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创建信息化社区。按照“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原则,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工作,并以此加速信息化城市的建设。将传统的服务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社区管理的水平,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四是促进社区共建,实现资源共享。积极主动与驻辖区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协调,充分利用、挖掘其文化、教育、体育和娱乐设施及场地等服务性设施向社会开放,变单位资源为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逐步形成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局面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9

社区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社区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职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社区工作,加大社区建设服务力度,推进街道社区各项工作上台阶,创特色、争一流。20xx年青干班4、6组一行29人,深入我县兴华社区和育才社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共有社区5个。兴华社区成立于20xx年,地处繁荣大街以西,团结路以北,是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社区。现有居民户数3734户,人口9893人。驻区机关(事业)单位18个,非公企业9个。商业网点1628个,有志愿者队伍3支248人。20xx年社区党总支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被吉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吉林省妇女联合会评为“三零示范社区”。20xx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总支。

育才社区成立于20xx年9月,位于繁荣大街东侧、长青路北侧,现在有12个居民委,在册居民户数4001户,人口100100人,党总支下设6个支部,156名党员,在职5名,公益性岗位39名,驻区单位11家。

二、社区在城市社会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我县社区调研来看,社区已成为政府职能转移的重要平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一些政府不该管、不好管的事项正逐步交由社区组织承接,在城市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社区服务成为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托。

近几年,采取“财政支持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社区自筹一点”的办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了城市社区的办公条件。社区建立了集社区党建、民政救助、社会保险、劳动就业、综治维稳、计划生育、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矛盾调解于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社区服务项目由传统的只管大肚子、坏分子、老鼠子的“三子”功能,演变到现在承担的3个方面7大类140多项具体工作,不断满足新形势下居民的多种需求。我县社区开展以“构筑五民工程”(为民、便民、富民、安民、乐民)和“五心”(知心、爱心、关心、贴心、同心)为中心内容的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水平。积极推荐就业、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今年与工商、四中、实验关心下一代组织联合为青少年举办了四次未成年人教育活动,先后将贫困户子女刘娜和张小平送到白城职业技术学校免费学习。今年以来,为68户贫困居民办理了廉租住房补助。几年来,社区党总支为198名流动留守儿童找代理妈妈。

2、社区维稳成为社会维稳的重要抓手。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10

20xx年是朝阳区进入“新四区”建设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抓住机遇与挑战,认真总结社区的多年来运行的经验与不足加强社区建设,为了进一步探索社区自治管理,不断加强社区建设、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社区党委深入居民当中对社区今后发展进行了调研。调研报告具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社区地处市政绿化带工程腹地,社区内共有物业、物业*个物业公司,分别为*小区及*小区居民服务。社区总户数1009户,常住总人口2597人,现有居民楼32栋。自管党员36名。

二、存在问题

1、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目前,社区内没有能够满足居民正常生活需求的超市、学校、银行等设施。

2、物业运行成本高服务不到位及建工道路坑洼不平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有居民414户,物业费按照1.5元/平米收取。开发交付之时,没有将小区公用电按普通民用电结算,近期由于人工成本的增加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物业运行成本加大,同时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各项物业服务又一项也不能少,这也是间接造成佳诚物业服务不到位原因,居民与物业之间矛盾较为突出。现城建五工地正在建设文化艺术中心,由于重型车的碾压,将曾经在地区办事处的大力协调下,刚刚修缮的建工路又碾压的坑洼不平,加上路上本身没有排水设施,给居民出行造成不便,居民反映较大。

3、社区办公用房尚未达标。社区办公用房是只有70平米的临时性用房,面积及功能远远能满足居民及相关要求。办公用房的限制,制约了社区文体队伍的发展。

三、采取的办法及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居民自治,创新自治载体。

社区建设主要是发挥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使居民获得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和亲情感,增强社区党委在居民中的凝聚力和参与建设社区的积极性,从而使社区成为社会的“减震器”。逐步搭建政府、市场、社区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关系,形成共同改善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状况的局面。

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实行画片管理,逐一落实包楼包片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制度及入户走访手册,采取社区人员一杆子杵到底的办法,及时反映民意,解决民忧,为社区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探索志愿者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各类人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并不断提高志愿服务者的社区认可度,制定统一的志愿服务优惠政策,让志愿者能够得到辖区居民的认可和尊重。

落实社区居民对社区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重大工作让居民知晓,重大问题和居民商议。建立社区议事会,召开社情恳谈会、听证会。对社区内公益事业建设、物业管理等事关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以召开社情恳谈会和听证会的形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集思广益,加强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不断推进社区建设发展。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宣传栏,扩大居民对社区的了解,搭建与居民沟通的平台,将社区的端口前移,让广大居民充分认识和理解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如“九九重阳节”、“春节团拜会个人风采展”、“红歌OK比赛”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活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并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挖掘社区资源,广泛发动和动员居民加入到社区志愿者队伍当中,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为社区建设提建议、出点子,从而推动社区自治建设走向深入。

(二)建立协商机制,及时化解矛盾。

物业服务不到位问题、建工道路坑洼不平雨天有积水等问题,社区积极协调各方,建立协商机制,召开专题座谈会,及时化解和解决居民实际问题。加强监督物业管理,并根据检查结果和居民反映的问题及时与物业沟通,督促他们及时整改。开展共驻共建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单位的参与意识,并得到了辖区内国家米兰、城建五、佳成物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开展了认养绿地等活动,对无人管理建工路定期进行整治,夏季清除杂草、冬季产冰扫雪,解决居民反映问题,在矛盾突出是起到润滑剂作用。

(三)增强社区服务能力。

社区服务涉及千家万户,是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面对居民的服务需求与社区办公条件不匹配的矛盾,社区不等不靠,一是积极协调社区学院、弘文博雅、才智大讲堂等辖区单位,不断理顺之间的关系,充分整合辖区内部的资源低尝或无偿为社区居民服务,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二是以建设“适宜居住的城市”为目标,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居民需求,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组织建设,先后组建了“ 一家人”、“帮帮团”、“ 邻里互助”等自治组织,广开思路解决当前社区居民购物难问题。三是加快社区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步伐。推行“两式、一化、一管理”服务模式,两式即对享受优惠政策的老人进行电话提醒,不定期问候空巢老人近况;一化即针对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代买代购、理发等服务;一管理即按老年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居住情况进行分类管理。

(四)打破瓶颈,创新共驻共建新模式

引导辖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区建设。继续与国际米兰商业街、金美坊美容美发、北京市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恒安中医院保持协作关系,在居民与企业间搭建平台,定期开展居民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活动,努力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活动共搞、实事共办”的共驻共建局面。

由于没有正式办公用房及居民活动场所,就目前社区的硬件设施还无法满足居民需求,这已经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瓶颈”,为此需要有关领导给与支持,从更本上解决社区配套用房问题。

以上就是对社区建设一些意见和建议,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社区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11

新修订的《xx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20xx年x月x日正式施行,这意味着生活垃圾分类从此步入强制时代。为了更好地开展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入了解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看法,以及xx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实际情况,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一次有关《xx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调查问卷(科研用)》的线上调研。

此次调研全部采用线上调研的形式,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转发与扩散。在x月xx日至x月x日期间,共收回份有效问卷,涵盖xx市xx个区,涉及x余户家庭及x余名市民。在此次调研过程中,市民们对生活垃圾分类拥有较高的关注度,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畅所欲言。现将《xx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反馈报告,旨在为市民们搭建起发声的桥梁,提高市民对于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度与认同感。

家庭成员人数

参与调研的家庭成员人数以x人及其以下人数居多。

家庭成员年龄段

参与调研的家庭成员年龄以15-35岁及36-60岁居多。

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

参与调研的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以研究生及本科生居多。

是否了解垃圾分类知识

参与调研的家庭中,不太了解垃圾分类的比例较少。

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垃圾分类信息

网络信息及公共媒体是获取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是工作单位及社区宣传。

是否同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个说法?

参与调研的家庭中,多数完全同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这一说法,同样有少数家庭不认可这种说法。

所在社区是否开展垃圾分类

参与调研的家庭中,%的家庭所在社区已开展了垃圾分类,多数社区还未开展。

居家过程中是否开展垃圾分类

参与调研的家庭中,%的家庭已在居家过程中开展了垃圾分类。参与居家分类的家庭数大于社区已开展分类的家庭数。这组数据表明,近50户家庭中,在所在社区未开展垃圾分类的情况下,仍旧能够在居家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是否愿意参与垃圾分类

参与调研的家庭中,%的家庭愿意参与垃圾分类。

您能接受哪种垃圾分类方法?

愿意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中,更愿意接受智能监管分类和自觉自愿分类,专人督导的意愿并不强烈。但与此同时,部分市民认为,垃圾分类应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期的分类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既能指导正确分类,也能帮助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

是否希望有垃圾分类奖惩制度?

愿意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中,多数希望有奖惩制度。部分市民认为,奖惩制度旨在动员不同年龄段的市民都参与进来;而严惩制度的前提是社区内拥有完善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如健全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合理的投放时间等。

您更能接受哪种投放时间?

愿意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中,对于投放时间,多数希望可以随时投放,少数家庭选择定时定点投放。对于定时定点投放,存在的争议较大。有市民提议,可以定时,但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某一天收集某类垃圾;有市民认为“随时投放、定点收走”更合理;同样也有市民建议取消定时投放。对于愿意接受定时定点投放的家庭中,对于编者提供的05:00-22:00时间段均有选择,07:00、08:00、18:00、19:00、20:00以及:均是选择高峰。

能接受的垃圾桶摆放位置

愿意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中,多数家庭选择小区地面投放,即撤桶下楼。对于垃圾桶的摆放位置,脏、乱、臭是市民重点关心的问题。有市民提议可以采取不影响小区环境的方式进行放置,如地下室、负一层车库等。

能接受的投放距离是多少

愿意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中,多数市民的选择为200米以内。对于体积不大、方便携带的垃圾,可以接受较远距离;但对于日产生量较大的厨余垃圾,不宜太远;也有市民建议将垃圾桶放置在必经之路上。

能接受的厨余垃圾投放方式

愿意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中,超90%的家庭更倾向于接受厨余垃圾连袋投放,少部分家庭可以接受厨余垃圾脱袋投放。可降解垃圾袋、家用厨余处理器、可重复使用的小绿桶等,均可作为可供选择的厨余垃圾投放方式。

影响垃圾分类推行的原因

对于影响垃圾分类推行的原因,除了没有配套设施、不知如何分类以及时间匆忙外,混装混运、管理服务不到位、垃圾分类工作复杂、麻烦、存在认识差异等,也是较为关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市民在居家过程中配合前端的垃圾分类,但分类投放的垃圾却在运输及处理过程中,又被混在一起,使得部分市民认为“不值得”或“很失望”,极大地打击了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对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

对于xx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市民以调查问卷为平台,畅所欲言。在对多条意见进行关键词筛选后,发现宣传、监管及前后端配套是出现最多的词。关于宣传,大多数市民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发挥普及以及前期行为规范作用。关于监管,大多数市民认为社区及物业应该担负起宣传、服务职责,制定简便的规程等,做好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的管理者。前后端配套一直是广大市民十分关心的问题,社区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及后端分类处理的透明化,不仅有利于市民完成前端垃圾分类后对后续收集及处理环节的监管,更有利于提升市民的参与感与认同感。

存在的问题

此次调研同样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1)调研波及面较窄。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的调研问卷,存在问卷填写者多为环保相关的从业者这一问题。因此,应该深入基层社区,让更多非垃圾分类相关专业的家庭参与进来,倾听更多来自基层的声音;

(2)市民参与热情高涨,参与感可进一步提升。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市民们的讨论热情很高,若能将社区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及后端分类处理等全过程进行透明化、公开化,会更有利于提升市民的参与感及认同感,更好地发挥市民在垃圾分类工作的主体作用;

(3)涉及区域缺乏垃圾分类相关经历。xx市刚刚进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阶段,缺少垃圾分类相关经验。因此可以将调研地域进一步扩大,将已经开展了垃圾强制分类的地域涵盖进来,通过已经开展的工作,更能为xx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优化改进参考。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12

20xx年是朝阳区进入“新四区”建设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抓住机遇与挑战,认真总结社区的多年来运行的经验与不足加强社区建设,为了进一步探索社区自治管理,不断加强社区建设、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社区党委深入居民当中对社区今后发展进行了调研。调研报告具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社区地处市政绿化带工程腹地,社区内共有物业、物业*个物业公司,分别为*小区及*小区居民服务。社区总户数1009户,常住总人口2597人,现有居民楼32栋。自管党员36名。

二、存在问题

1、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目前,社区内没有能够满足居民正常生活需求的超市、学校、银行等设施。

2、物业运行成本高服务不到位及建工道路坑洼不平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有居民414户,物业费按照1.5元/平米收取。开发交付之时,没有将小区公用电按普通民用电结算,近期由于人工成本的增加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物业运行成本加大,同时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各项物业服务又一项也不能少,这也是间接造成佳诚物业服务不到位原因,居民与物业之间矛盾较为突出。现城建五工地正在建设文化艺术中心,由于重型车的碾压,将曾经在地区办事处的大力协调下,刚刚修缮的建工路又碾压的坑洼不平,加上路上本身没有排水设施,给居民出行造成不便,居民反映较大。

3、社区办公用房尚未达标。社区办公用房是只有70平米的临时性用房,面积及功能远远能满足居民及相关要求。办公用房的限制,制约了社区文体队伍的发展。

三、采取的办法及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居民自治,创新自治载体。

社区建设主要是发挥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使居民获得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和亲情感,增强社区党委在居民中的凝聚力和参与建设社区的积极性,从而使社区成为社会的“减震器”。逐步搭建政府、市场、社区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关系,形成共同改善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状况的局面。

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实行画片管理,逐一落实包楼包片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制度及入户走访手册,采取社区人员一杆子杵到底的办法,及时反映民意,解决民忧,为社区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探索志愿者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各类人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并不断提高志愿服务者的社区认可度,制定统一的志愿服务优惠政策,让志愿者能够得到辖区居民的认可和尊重。

落实社区居民对社区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重大工作让居民知晓,重大问题和居民商议。建立社区议事会,召开社情恳谈会、听证会。对社区内公益事业建设、物业管理等事关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以召开社情恳谈会和听证会的形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集思广益,加强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不断推进社区建设发展。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宣传栏,扩大居民对社区的了解,搭建与居民沟通的平台,将社区的端口前移,让广大居民充分认识和理解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如“九九重阳节”、“春节团拜会个人风采展”、“红歌OK比赛”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活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并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挖掘社区资源,广泛发动和动员居民加入到社区志愿者队伍当中,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为社区建设提建议、出点子,从而推动社区自治建设走向深入。

(二)建立协商机制,及时化解矛盾。

物业服务不到位问题、建工道路坑洼不平雨天有积水等问题,社区积极协调各方,建立协商机制,召开专题座谈会,及时化解和解决居民实际问题。加强监督物业管理,并根据检查结果和居民反映的问题及时与物业沟通,督促他们及时整改。开展共驻共建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单位的参与意识,并得到了辖区内国家米兰、城建五、佳成物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开展了认养绿地等活动,对无人管理建工路定期进行整治,夏季清除杂草、冬季产冰扫雪,解决居民反映问题,在矛盾突出是起到润滑剂作用。

(三)增强社区服务能力。

社区服务涉及千家万户,是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面对居民的服务需求与社区办公条件不匹配的矛盾,社区不等不靠,一是积极协调社区学院、弘文博雅、才智大讲堂等辖区单位,不断理顺之间的关系,充分整合辖区内部的资源低尝或无偿为社区居民服务,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二是以建设“适宜居住的城市”为目标,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居民需求,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组织建设,先后组建了“ 一家人”、“帮帮团”、“ 邻里互助”等自治组织,广开思路解决当前社区居民购物难问题。三是加快社区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步伐。推行“两式、一化、一管理”服务模式,两式即对享受优惠政策的老人进行电话提醒,不定期问候空巢老人近况;一化即针对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代买代购、理发等服务;一管理即按老年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居住情况进行分类管理。

(四)打破瓶颈,创新共驻共建新模式

引导辖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区建设。继续与国际米兰商业街、金美坊美容美发、北京市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恒安中医院保持协作关系,在居民与企业间搭建平台,定期开展居民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活动,努力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活动共搞、实事共办”的共驻共建局面。

由于没有正式办公用房及居民活动场所,就目前社区的硬件设施还无法满足居民需求,这已经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瓶颈”,为此需要有关领导给与支持,从更本上解决社区配套用房问题。

以上就是对社区建设一些意见和建议,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社区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13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大力加强社区建设,推动城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协调社区不同利益群体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加大社区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我县城市化建设进程,全面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城市三个文明建设,强力推进街道社区各项工作上台阶,创特色、争一流。我办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走访、征求建议和意见、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充分听取驻区单位和居民不同意见。调研期间共走访驻区单位12个,居民50户74人,开会讨论4次,外出参观学习2次。在此基础上,本人经过认真梳理、总结,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市街道办成立于20xx年8月,正式开展工作于20xx年4月,现有干部职工50人。街道办位于**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辖区界限北至**村(**村与火车桥之间有25户100多人,计划生育工作属街道办管理,但社区其它工作又不属于街道办管理);南至桥、**大桥;东至烟草公司后墙,;西至及沟;辖区总面积4.5平方公里,总户数6554,总人口23391人,其中农民594户2507人,居民4182户15307人,流动人口1778户5577人;辖区划分为12个小区,分别由12个牵头单位协助管理。街道办辖南关、北关两个社区居委会,指导下寺湾、道镇两个基层社区居委会,内设计生站、人武部、民政站、司法所、综治办等工作机构,承载着辖区内的党建、精神文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化、科技、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党管武装等多项职能。

二、近年来社区工作运行情况

1、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街道办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辛勤工作,办事处现有15间办公用房,一大间集体办公用房和一间会议室,办公设备基本维持正常办公运转。南关居委现有办公用房7间,会议室1间,建有社区支部办公室、警务室、计生卫生服务站、低保工作站,但距一个标准社区“四室三站一场”还相差甚远。北关居委现在租房办公,20xx年10月份由政府划拔了办公场所,目前办公场所的维修工作全面展开。

2、整合资源,合理划分社区

街道办根据县委、县政府相关规定,与民政局一同按照“管辖区域与户数适当、界线明确、区域相对集中,资源配置相对合理,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将辖区划分为2个社区居委会(**社区、**社区),12个居民小区()。

3、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街道办共有50名在职干部职工,由于年龄、文化结构的参差不齐,加之人员来自四面八方,缺乏社区工作经验,制约着社区工作的快速发展。为了全面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办事处狠抓干部自身教育,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促进的工作方针,组织全体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和外出参观考察,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干部对社区工作的认识,开拓了视野,明确了工作思路,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4、社区各项功能逐步趋向完善

社区的功能就是服务社会、服务居民,充当城市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我办根据工作实践,逐步探索理清了以县委政府领导,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总体工作思路和管理格局;全面完善社区各项功能,社区党建、社区精神文明、社区治安、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计生、社区保障等机制运转良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功能,基本达到社区服务的要求,健全了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了“平安社区”、“文明和谐小区”系列创建活动。强化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美化家园,爱护环境,极大的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推进了社区共驻共建工作,合疗、卫生、救助制度得到健全,社区旧貌得到改变,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快速发展。

三、当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各级领导和部门对社区工作重视不够,居民的社区意识不强

街道办事处虽然成立了数年,对全县城市建设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但仍有部分领导和部门、单位对街道社区认识不到位;日常工作中,个别领导和部门、单位对街道社区支持不够,甚至有极少数领导和部门根本没有社区这个概念,对街道社区一无所知,更谈不上支持和参与。更有甚者,将社区当成其“二级单位”,直接对社区安排行政工作,一度出现“什么事都要社区参与,什么人都可以指挥社区”的不良工作机制,把社区当作“筐”,什么事都往里装,许多业务不经过部门分解,直接压到社区。导致社区承担的行政事务过于繁重,更谈不上勤于服务居民。调查中发现,驻区的部门、单位在日常工作上,只认单位不认社区,社会性工作突出部门、行业特征,根本不能体现社区特点。加之,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认识模糊。普遍认为社区就是开证明、管卫生,对社区活动缺乏了解,对社区工作参与意识不强,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诸如此类现象的存在,延缓了社区的健康有序发展。

2、社区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街道办事处办公条件简陋,不能适应新时期社区发展的需要,不能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要。当前街道社区办公场所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是办公场所相对不固定,不利于社区的长远发展;二是办公场所太小,30名计生干部没有办公室,只能聚集到一间大会议室办公,过于简陋的办公场所条件严重制约着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更谈不上规模的扩大和社区服务功能的完善;三是办公条件简陋,虽然现有十几间办公用房,但只是在一个楼层大厅内用简易的木制框架和简易木板隔置而成,冬不保暖,夏不隔热,潮温阴暗,如遇停电,整个房间、楼道一片黑暗,没法工作。而且这种简易办公房还存在极不安全的火灾隐患。四是根本达不到当前省政府提出的要建设“四室三站一场”的城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标准,严重阻碍着街道社区工作的全面发展。

3、体制不顺,权责不明

街道办的职能职责不清,功能定位不准,工作内容不明。一是目前社区居委会对自身性质不明,属性不清,定位模糊,职责不明,虽然社区居委做了大量的社区管理工作,但他们的管理职权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上级职能部门的授予和法律的认可,使社区居委在开展工作时显得没有权威,缺乏力度。二是与辖区相关职能单位职责不清,混乱管理,多数部门往往把社区看作“二级单位”,直接对社区安排工作,形成“什么事都要社区参与,什么单位都可以指导社区工作”不良工作格局,而且,绝大数是只安排不投入,直接导致社区负担过重。如街道社区本无居民宅基地审批职能,但要承担土地矛盾纠纷调解等,类似情况普遍存在。三是村居混住,外来杂居,社区管理“两张皮”。红旗队村虽地处街道社区,但红旗队村计划生育、环境卫生属街道办管理,党建、精神文明等其他一切工作由城关镇负责。类似交叉管理的诸多问题还很多,严重制约着街道社区工作的正常开展。

4、经费不足,社区费随事转问题有待于解决

社区成立以来,在面向社区服务的同时,有关职能部门把大量的工作任务下到社区,实行了重心下移、职能下延,而部门工作任务进入社区后,却没有按“费随事转、权随责走”原则来开展工作,没有把工作或活动所需经费转移到社区,给社区带来了很多困难和矛盾。如有的部门搞一些调查工作只发一张样表,要社区按户数复印分发;有的部门下达工作任务还需社区制作画版、台帐,要完成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还需街道社区投入大量的资金,街道社区的环境卫生要求街道办管理负责,但居民的卫生费用和其他所有收费是由城建部门收取,街道社区本身没有固定的财政来源,办公经费相当严重短缺。上述问题的存在,促使社区干部为了应付事务,设法开辟财路,但对真正应承担的社区建设等工作却无法投入精力、财力。

5、居民参与不足,共建意识不强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要把社区居民委员会建成这样一个组织,需要社区全体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行。然而(!)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广大社区居民不理解、不支持社区工作,参与共建积极性、共建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于社区干部的下区调查、人口摸底、计划生育排查置若罔闻,对于计外怀孕、超生现象,没有任何强制性措施,工作起来显得苍白无力,看到社区干部上门干脆闭门不理,甚至有谩骂现象,许多共建单位对参与社区共建、支持社区活动也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街道社区行政级别低,对共建单位来说往往显得“人微言轻”,工作无法推进。

6、管理理念滞后,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社区制与过去的单位制、街居制有所不同,从管理理念上来说,它强调以居民为主,以人为本,关注社区居民的物质利益、精神文明、政治参与、生活交往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方面日常事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社区干部对自身的定位较多地停留在“政府派出机构”的理念上,还没有从根本上树立“以服务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因而在社区服务范围、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在调查中同样可以看到对社区管理工作力度不够造成的负面影响,此类情况集中表现在计划生育、系列创建活动等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内人口结构更趋复杂,流动性加大,管理难度增加,存在的矛盾日益尖锐;社区计生工作承载的工作量与计生队伍管理体制形成明显反差。目前,街道办计生站仍为副科建制,队伍人员太少,与乡镇计生工作相比,明显存在管理体制不顺,重视不够。计生执法主体资格不明确,不能有效地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

7、城市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欠缺

现在,我县街道社区人口已达到2万多人;对比外市、县城市(咸阳市渭城区文汇路办事处、富县、洛川、子长、宝塔区、安塞等)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可以看出我县此项建设严重滞后。目前,街道办人大机构只设人大联络员一人(副科);每次人大召开会议时,辖区人民代表与城关镇人民代表一起组团;在人大闭会期间,人大代表的组织、联系和履行代表职务等各项活动,仅靠联络员一人完成,工作力度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到城市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四、今后社区工作建议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管理逐步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单位人”逐步向“社会人”的转变,使社区成为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群体的聚集点,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社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为充分发挥社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央中办发[20xx]23号文件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xx]1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街道社区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组织领导,建设区管理领导体系

社区工作重在组织领导,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下,街道办事处成为一级管理的地位得到明确。随着权力的下放,街道办成为街道行政权力的中心,“以块为主、各块结合”的基本模式已形成,为了有效地克服各块分割,一是建议成立由街道办事处牵头,派出所、房管所、环卫处、工商所、医院、市容监察大队等单位参加的城区管理委员会。城区管委会定期召开例会,商量、协调、督查城区管理和社区建设的各种事项,制定社区发展规划。二是建立县级领导包小区工作制度,健全社区“三层”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即:决策层,由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代表组成,定期召开成员代表大会,研究讨论决定街道社区重大事项;执行层,由街道党委办事处、社区居委一套班子组成人员成立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街道社区各项具体工作;领导层,由县级领导分别包街道社区十二个小区,参与街道社区建设,负责组织,管理、协调、监督街道社区发展等具体工作,通过建立县级领导包小区工作机制,使县委政府把社区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重视研究我县街道社区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进一步明确领导体制,加大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力度;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对社区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激发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建设之中。

2、加强设施建设,构建工作平台

按照**省政府出台“推进民生八大工程,实施十个重点项目”宏观调控政策依据,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服务功能全覆盖。建议上级各相关部门在组织领导、政策倾斜、资金投入、工作措施等方面给予街道办更大的支持。力争使街道社区尽快、尽早建成“四室三站一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机构,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3、理顺体制关系,重新划分街道办的管辖区域和管理对象,明确单位职责和管理权限

街道社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中办发[20xx]23号文件)提出的县委政府领导,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街道社区工作指导方针。针对目前我县街道社区工作中区域界限不明、体制不顺、权责不清的问题。我们认为:一是应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采取有力措施理顺体制关系,重点理顺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的关系,理顺社区居委会与城关镇红旗村的关系等,为社区建设的顺利推进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二是重新划分街道办的管辖区域和管辖对象。尤其是明确街道办与劳山乡臭河子村、城关镇金庄村交界处的区域划分以及管辖对象,街道办与城关镇红旗村交叉管理造成的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等问题。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县城区周边村队将逐渐划入城区,县上的城市规划已明确,按照规划可暂将城关镇红旗村、金庄村划入街道社区辖区,向南延伸至五里桥砖厂处,已文件形式明确街道办行政区划。三是明确和加强街道社区职能和职责,明确和强化政府部门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责。建议成立**县城市管理办公室,设在街道办,明确管理办公室的具体职责,将城区居民的管理、城市管理的部分职能纳入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并配备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加强此项工作,把转变政府职能和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面向社区,增强为社区建设服务的意识,以社区为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建议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到“五个到社区”,即:工作人员配置到社区、工作任务落实到社区、服务承诺到社区、考评监督到社区、工作经费划拨到社区。四是为社区建设提供政策、法律保障。社区建设要持续健康地推进,必须要可靠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为此,我县可以根据《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办发[20xx]2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对社区居委会的职能定位、权利义务、选举制度、办公用房、干部待遇等作一明文规定。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道社区工作的决定,以此保障街道社区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五是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制度。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交给街道社区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将完成此项工作所需的权利和必要的经费交给街道社区,做到“谁办事、谁用钱,谁负责、谁有权”,从而保证街道社区在协助工作时或在承接社会性服务职能时做到“有职、有权、有钱”。

4、财政扶持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

解决城区街道社区工作经费不足、设施不全的问题,需要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街道、社区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多渠道筹集街道社区工作所需的资金。首先,县级财政要基本保证街道社区工作的资金需要。其次,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切实执行“费随事转”的制度。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交给社区居委会工作任务的同时也要将完成此项工作的经费划拨给街道社区。第三,街道和社区居委会适应开展一些有偿(低偿)服务。民政、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要为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开展有偿(低偿)服务提供一定的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以增强他们的“自我造血”功能。此外,也鼓励街道和社区内的单位(特别是共建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赞助街道社区建设和开展各种公益性活动。

5、强化服务理念,拓展服务范围

街道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因而服务就成为街道社区工作的主题,是其生命力之所在。加强和改进我县街道社区工作,就要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拓展服务范围,把服务社区居民、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放在街道社区工作首位。街道社区要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要认真做好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社会救济和优扶对象的福利性服务,还要做好幼托服务、婚丧习俗改革服务、家政服务、便民服务、再就业服务等社会性服务工作,切实发挥好社区居委会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6、发扬基层民主,提升自治水平

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一是建立健全社区自治制度,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二是加强社区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社区建设工作。借鉴咸阳市渭城区文汇路办事处、富县、陵、洛川、安塞等县街道办等工作体制,建议设立街道办人大工作联络组,科级建制,配备相应人员,专门从事人大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三是放权支持社区自治。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尊重社区居委会的选免权、社区事务决策权,对政府部门的评议监督权等自治权。在城市规划、建设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工作,有关部门应通过社区征求居民意见,保障社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为便于社区在辖区内开展计生、综治、文明创建等工作,县委、政府及其部门在确定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年度考核等时,要经批表彰单位所在社区的同意。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14

按照地委组织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基层办主任工作研讨会精神,扎实做好___地区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突出问题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市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乡镇、村队、社区三个专题调研组,自11月21日-27日,社区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新城街道新城社区和平街道新华社区进行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入户走访、查阅档案等方式进行调研,先后召开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综治专干等社区干部座谈会2场,由社区居民代表、楼栋长代表参加的会议2场,由驻区地、市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1场,先后访谈人员40人,入户走访50户。

一、基本情况

___市是___地委、行署所在地。全市总人口17万人,由汉、哈萨克、回、维吾尔、达斡尔、俄罗斯等25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36%。全市辖5乡1镇4场,1个牧民社区,3个街道办事处,145个村队,15个社区,辖区总面积4356.6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 23057 户60978人。15个社区共设党组织24个,其中,党总支部11个,党支部15个,共有党员1145名。截止20__年10月底,___市共有社区干部295名。其中国家干部132名,聘用干部86名,公益性岗位75名,挂职和帮助工作2名。女干部176名,占总数的59.66%,少数民族干部94名,占总数的31.86%。党员干部117名,占总数的39.66%。团员41名, 占13.90%。30岁以下干部67名,占22.71%;30-35岁干部41名,占13.90%;35-40岁干部62名,占21.02%,40-45岁干部78名,占26.44%,45-50岁干部31名,占10.51%,45-50岁干部15名,占5.42%。社区干部中党代表10名,人大代表7名,政协委员3名。15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部由国家干部中的优秀党员担任。其中,3名党组织书记高配至正科级,10名为副科级,2名为副科级后备干部。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___市社区党组织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打造“绿色___、人文___、宜居___、和谐___”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延伸社区党建工作平台,拓展社区服务范围,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维护稳定、服务居民、促进和谐的作用,取得了初步效果。

(一)强化领导,完善机制,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一是实行责任分解,落实“有人抓”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市委分工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机制,健全完善县级领导联系点,15名县级领导担任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建立了街道党委书记、分管党建领导、组织干部工作例会、专题专项督查等制度。仅20__年,市委主要领导先后4次深入村队社区,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通过座谈讨论、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基层组织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市委基层办采取集中督查、专项督查和明查暗访等方式,不断加大对落实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截止目前,共督查26次,对21类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改。二是开展专题述职,解决“不愿抓”的问题。市委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每年召开基层党委书记履行党建责任制专题述职会议,结合科级班子和科级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就各党(工)委贯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与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工作相结合,从而大大增强了党委和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在社区,由街道党委牵头,召开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责任制专题述职会议,促进社区间的交流和沟通,提升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坚持创新推动,解决“不会抓”的问题。坚持典型推动,载体促动,不断激发社区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我市在社区全面推进了兼职委员、居民说事日、社区服务银行等一系列创新项目,先后打造了新华、新城、光明社区等一系列党建示范点。四是加强保障力度,解决“抓不好”的问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着重从政策上大力支持、资金上优先考虑、人力上切实保障,积极为基层党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将社区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个社区每年8万元,年底将增加至10万元;印发《___市党政机关事权下放实施方案(试行)》(塔市党办[20__]59号),要求市直23个相关部门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拔付一定数量的办公经费,有效解决了社区组织开展活动难的问题。五是规范制度建设,解决“抓不实”的问题。建立完善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议事机制等,形成“市委集体抓、书记带头抓、分工抓、组织部门专心致志抓”的新局面,促进党建工作与加快发展的良性互动、整体推进。

(二)充实队伍,强化培训,社区党员干部队伍不断加强。一是以“十个一”活动为载体,打造服务型社区干部队伍。结合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社区为每名社区干部合理划分一个片区,在片区中深入开展了以“每年发放一张便民联系卡、组织开展主题实践一次活动,每半年走访一次片区居民家庭、征求一次居民意见建议,每月为弱势群体解决一个难题或困难,联系一户贫困户、联系一名大中专毕业生、联系一名下岗失业人员、联系一名高龄空巢老人、联系一名留守儿童”的“十个一”活动,拉近了社区党组织与居民群众的距离,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目前,全市252名社区干部、地区、市派工作组成员先后与联系居民结成帮扶对子560余对,通过走访慰问、电话了解、上门服务等形式帮助居民解决难点、热点问题120余件,既增强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又有效提升了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同时,我市将社区干部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有计划的选派社区骨干参加市级以上的培训,进一步拓宽社区干部视野,增加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__-20__年,先后选派50余名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赴疆外培训,在市委党校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社区业务骨干200名。二是以“十服务”活动为载体,打造乐于服务、甘愿奉献的志愿者队伍。重点围绕社区十大关爱群体,开展“服务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残疾人、服务留守儿童、服务贫困户、服务大中专毕业生、服务下岗失业人员、服务高龄空巢老人、服务流动人口、服务老党员”的“十服务”活动,在社区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区服务格局。截止目前,我市街道、社区建立以党员、团员等为主体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15支600余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199次,参与志愿活动人员2311人次,受益群众6100余人次,其中,走访慰问关爱群体1000余人次,帮助关爱群体解决实际困难220余件次。三是以“双重”管理活动为载体,打造八小时外奉献社区的在职党员服务队伍。社区党组织根据在职党员的兴趣、爱好、个人特长,将在职党员分类编入社区各类服务队,通过组织在职党员在节假日、业余时间开展带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带头参与社区服务、带头扶贫帮困、带头协调邻里关系、带头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带头促进民族团结的“六带头”活动,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促进作用。目前,地、市1441余名在职党员活跃在社区组建的假日服务队中,成为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工作的有效补充力量。四是以争当“六大员”活动为载体,打造奉献于社区的离退休党员干部队伍。社区党组织积极发挥离退休老教师、老公安、老政法、老模范、老红军等“五老”党员在社区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在做好离退休老党员干部“四就近”工作的前提下,在离退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争当“社会治安协管员、邻里纠纷调解员、扶贫帮困帮带员、法律法规咨询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网吧义务监督员”的“六大员”活动,在辖区形成了社区服务离退休党员干部、离退休党员干部服务社区居民的社区循环服务链。目前,全市15个社区活跃着600余名“五老”人员,他们利用节假日开展政策法规宣传30余场次,结对帮扶贫困户100余人,调解邻里纠纷矛盾200余人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350余人次。

(三)建强阵地,完善设施,社区办公服务环境不断优化。一是以“标准化建设”为目标,加强社区阵地建设。通过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和援疆建设项目等形式,整合资金2300多万元,加强社区办公阵地建设。截止目前,15个社区均建成400平方米以上办公阵地。其中:400平方米以上8个,500平方米以上3个,1000平方米以上办公阵地5个。各社区统一设置了“八站一室”服务平台(党员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劳动保障服务站、环境卫生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文化体育服务站、综治维稳服务站、流动人口服务站、社区警务室),内部设施达到了“十一个有”,即:有活动器材、有电脑、有电视、有VCD或投影、有打印机、有电话、有图书、有学习园地、有资料柜、有公开栏、有监控系统。二是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为及时收集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各社区在社区及小区醒目处设置意见箱50余个,并在小区内设置了300余块便民服务栏;同时,各社区结合综合办公楼格局,分别在办公楼内设置了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戏曲室、舞蹈室、悄悄话室、残疾人康复室、居民说事厅等,购置了电子琴、架子鼓等乐器,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居民的服务需求。三是以“社区联合党委”为抓手,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在13个社区建立社区联合党委,制定了《___市社区联合党委工作规范》,建立144个不同定位的功能型党支部、291个功能型党小组,初步形成了以社区联合党委为核心,以建制性党组织为主体、功能型党组织为支撑的社区党组织架构。通过划分责任区、认领公益岗位、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引导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参与社区建设。

(四)把握关键,重点突破,提升社区维护稳定和服务居民的能力。一是以巩固社区“三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投入696.59余万元,启动并完成了15个社区三化建设,全市共封闭小区138个(全封闭65个、半封闭45个、局部封闭28个),目前,设置治安岗亭15个,建立社区警务室15个,配备社区民警26名、协警48名、民兵140人,组建由550余名楼栋长(巷道长)、600名低保户组成的治安义务巡逻队伍。安装摄像头622个,视频监控室15个,LED电子屏17块,小区喇叭55个,电子巡更43个,建立小区警卫室34个,安装小区大门59个,配备小区保安69个;成立3个街道群众工作站、15个群众工作室,建立了15个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年初以来,清查流动人口6764人,出租房屋924户1848间。结合社区“三化”建设,进一步整合社区治安力量,按照“一三六”的人员配置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 ,配备了头盔、警棍等防爆器材;围绕“平安社区”、“五无社区”的标准,开展群防群治,建立完善巡防体系建设,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引导职能部门、辖区单位和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平安社区创建;认真做好公共安全、应急防范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处突机制,制定预案、建立应急处突队伍,进行常态性拉练等活动,营造“安居”家园,提升居民的“安全感”。二是深入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和“四类管理法”。按照构成广泛、数量充足的要求,建立了一支1683人的楼栋(单元)长队伍,按照10—20户1名的原则设立了1418名信息员,在全市形成了街巷有人巡、院落有人守、楼栋有人看的三级巡防网络;充分发挥楼栋长(巷道长)、信息员“两支”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传递网络,形成舆情汇集研判制度,拓宽信息源和解决渠道;充分发挥楼栋长、信息员的作用,及时了解发生纠纷情况,掌握纠纷信息。并经常倾听社区居民的心声,对居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予以耐心解答,并重点解决居民所面临的困难,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三是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以法制宣传月活动为契机,采用法制宣传栏、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法制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防火、防盗、反邪教、反恐维稳、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等方面的知识。如:邀请社区民警对辖区内青少进行“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律知识讲座,使居民的自我安全意识、家庭法律意识、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别罪犯的能力有所提高。四是切实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强化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与宗教人士谈话“两项制度”的落实。在社区,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及时掌握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思想动态,认真做好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及精神等的宣传。五是深化共驻共建。调整县级领导干部社区联系点,在市直单位部门中开展包联帮扶社区工作,将98个市直单位部门与15个社区结成帮扶对子,确定15个牵头单位,开展“双联双促”活动,截止目前,156个地、市单位参与到社区结对共建活动中,确定共建事项91个。如:___地区邮政局为新城社区捐助1万元的办公经费,制作了10块文明引导牌;___市农村信用联社在社区认领20名贫困学生,每学期为每人资助500元等。

(五)创新载体,优化服务,增强社区党建的影响力。一是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提升社区服务功能。以推进社区扁平化管理模式为契机,按照“提升品位、功能配套、设施完备”的要求,建设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简化办事程序,实行AB岗工作制,提高服务效率,建立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全程代办等工作制度,推行“一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一手揽子解决”的服务模式,实现“进一扇门、办百项事”的服务需求。二是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投入资金15万元,在新华、新城、光明社区搭建了社区门户网站,分别设置1部电子触摸屏,将社区的基本情况、办事流程、特色服务等输入其中,通过搭建社区站户网站、设置电子触摸屏,建立居民与社区零距离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同时,15个社区设备19部#8键(维稳手机),有效提升社区对矛盾纠纷、突发事件等第一时间反映、第一时间处置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数字城乡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建设,配备移动终端手机30部,更新电脑15台,15个社区均完成了基础数据录入工作,并能及时更新。三是推行居民说事日,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截止目前,15个社区开展“说事”活动125次,已接待居民来访500余人次,受理居民反映水、电、暖、路、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方面问题176项,已办结169项,解决居民急难烦心事197例,化解邻里纠纷123起,调解家庭矛盾111件。四是深化志愿服务,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制定《___市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截止目前,15个社区建立了以地、市在职党员及辖区内各类积极分子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65支、招募各类志愿者1441人,开展志愿服务529次,惠及老弱病残孤等城市弱势群体2895人次。五是做实“四个面向”服务,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广泛开展救助保障、计生服务、普法维权等100多项社区服务活动,扎实做好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服务和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六是突出品牌服务,着力打造温馨家园。进一步深化爱心驿站、爱心基金超市、六点半学校、五彩志愿者服务、爱心基金超市、社区QQ群、党员会客厅、居民说事日、十五分钟服务圈等社会化服务品牌,大力推行365无假日服务、错时工作、全程代办等工作制。截止目前,全市创建国家级示范社区1个(塔尔巴哈台社区),自治区级党建示范社区1个(杜别克)、自治区级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2个(杜别克、光明),自治区级文明社区3个(杜别克、光明、商业),自治区体育示范社区1个(杜别克)、自治区级科普社区2个(杜别克、建设)、自治区敬老模范社区1个(杜别克)、自治区级文化社区1个(公园),初步形成了“一个社区一个特色、一个社区一个品牌”的社区党建工作格局。

(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培育和繁荣社区文化。社区党组织围绕“文化立市、生态美区、旅游富民、边贸兴业”的发展思路,着力培育和繁荣社区文化。一是抓好阵地建设。将采取“党费补一部分、街道出一部分、社区自筹一部分”的办法,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在各社区开辟了阅览室、娱乐室、文化活动室、阅报栏及各类宣传栏和宣传橱窗,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提供广阔舞台。二是抓好队伍建设。整合辖区力量,建立了夕阳美艺术团、波尔卡艺术团等10余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如,杜别克社区的夕阳美老年艺术团、健身舞蹈队已成为我市社区文化活动的一张名片。三是抓好活动载体。广泛开展“五好党建楼栋”、“五好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依托“道德讲堂”深入开展“四德”教育,提升社区居民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围绕“六个一”(一次宣传、一堂党课、一场恳谈、一次图片展、一次大讨论)广泛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大力倡导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区居民和谐相处,努力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四是抓好精品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注重抓精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提升社区文化的品位和档次。杜别克街道的社区居民趣味运动会、和平街道建设社区的“居民邻里节”等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有效地凝聚了群众人、教育了群众、感染了群众。同时,积极做好___市多民族融合文化、口岸文化、戍边文化的学习、挖掘和宣传工作力度,在把___市打造成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县市上着力。

三、___市社区基层基础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社区反恐维稳的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

一是维稳形势依然严峻。___市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作为地委、行署所在地,是进入新疆的重要门户,长期以来一直处在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前沿。但受境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随着___市至哈萨克斯坦东哈州乌尔加县“三日游”边境旅游线路的开通,我市的维稳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繁重,自“7.5”以来,重大活动多、大事要事多、政治敏感时段相对集中,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今年以来长达近5个月的时间都处在维稳工作上,社区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造成工作人员身心疲惫,个别社区和干部在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及维稳方面出现松懈和麻痹思想。认为问题大多出现在东疆和南疆,相对而言北疆尤其是___比较稳定,不存在安全隐患。思想上过于麻痹大意,放松警惕。

二是思想上不够重视。社区理论、社区思想、社区概念,对一些领导干部和城镇居民仍然较为陌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的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许多“单位人”转为“社会人”,越来越多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落户社区。有些领导干部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存在模糊认识,思想观念未能转变,在指导思想和工作安排上重经济、轻党建。同时,社会和居民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有的下岗职工党员不相信社区、单位党员瞧不起社区、离退休党员顾不上社区、纯居民党员帮不上社区。部分辖区单位认为社区建设只是街道社区的事,与自己无关,有时在街道党委的号召和社区党组织上门做工作的情况下,能够参与一些社区共建活动,但形式上是被动型而非贡献型,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自觉性还不高,从而形成社区党建“一头热”的现象,还有些单位党组织不知道在社区党建中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

三是宣传上不够到位。社区的维稳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各方思想认同,形成合力。但是一些社区的干部思想认识有差异、职责任务不明确。以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为例,即对每个居民家庭的基本情况都掌握是基本要求。但是有的地方却简单地理解为死记硬背,还有许多社区,社区干部没有做到深入居民家庭,没有做到熟悉门面人头,没有做到同居民群众打成一片。在走访中发现,有些社区相当一部分居民至今还不知社区书记、主任是谁。一些街道办公人员和社区干部对社区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深,对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政策性问题把握不准;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的汉族干部和警务人员不懂“双语”,与少数民族居民不能直接沟通等。加上文化市场监管不力,全疆乃至全地区对文化经营场所、摊点没有形成严格的管理网络,从源头上没有根本杜绝非法宗教及反动宣传品的流动渠道,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工具,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和暴力恐怖手段日益加剧,技术手段尚无法控制。在反恐工作机制方面,信息员的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不高,收集信息的手段单一,甄别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和分析不强。

四是警务室建设滞后。___市维稳、综治工作牵制了大量公安基层警力,加上社区警力的配置本身不多,社区民警还要承担大量各项安保工作任务,牵制了社区民警投入社区开展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有的社区干部和居民反映,警务室是有的,工作职责、工作纪律、服务承诺也都挂在墙上,但往往有事就找不到人,有的警务室几天甚至一个月都见不到民警来工作,警务室是空架子。另外,走访中发现,大部分的社区警务室有一定的办公条件和环境,但在一些办公用房本身就比较紧张的社区,尤其是在部分社区,社区警务室空间小,环境差,设施落后。投入的社区警务工作经费,虽然每年在增加,但仍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需求。协警工作待遇偏低,业务素质不高,导致人员不稳定。硬件建设和装备现代化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等问题,也是影响社区警务工作实效的重要因素。

五是机制运作不协调。政府对社区的法定职能界定不清导致社区各项行政工作应接不暇。尤其是社区管理的弱化和淡化,已经成为社区管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街道和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与自身的职权状况存在很大的矛盾,突出表现为责大、权小,以致社区党组织在履行社区建设的政治责任方面,在组织协调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中,都显得鞭长莫及。另一方面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和传统观念的惯性作用,随着政府的城市管理工作重心逐渐下移,上级党、政部门纷纷把工作职能、工作任务延伸到街道和社区,但是在职能转换中,原先承担职能、拥有相应投入的政府部门和单位,并没有相应让出财政的投入,从而就使原本就缺乏条件的社区在接过转来的社会职能后,又享受不到相应的财力支持,即未能完全做到“费随事转”。这样,一方面使社区承担了太多的政府职能,工作呈行政化倾向,成为“经济、行政、社会复合体”,社区自治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社区工作者疲于应付,这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状况,使社区无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服务群众和掌握社情动态上,社区财力、物力匮乏的情况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社区干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的发展壮大,居民数量也在不断膨胀。社区专职队伍单薄、人员缺少。目前,___市3个街道15个社区,35岁以下108名,占社区干部总数的39.61%,40岁以上干部125名,占社区干部总数的42.37%。高中及中专学历127名,占社区干部总数的43.05%。总的来看,社区干部队伍存在聘用干部及其它人员占主体、整体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女性据多等问题。二是社区干部综合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承担的社会事务越来越多,社区工作的系统性也越来越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很多社区干部缺乏社区党建工作和群众工作的系统理论知识,对怎样做好社区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缺乏科学的思考和正确的定位,工作思路不宽,组织领导能力不强,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较差,社区管理层次水平较低。这种状况与日益拓展的社区党建、社区建设、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不相适应。三是部分社区干部责任心不强,创新意识有待加强。一部分社区干部服务意识较差。没有牢固树立“立足社区、服务于民”的思想,把社区工作简单的看成是“上传下达”,社区服务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由于目前社区干部流动性差,一般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因而养成惯性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陈旧,任务等上级安排,办事凭老经验、老方法,工作上习惯于听命于街道办事处的指令,自主意识不强,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四是社区聘用干部待遇偏低,社区干部队伍不稳定。社区干部待遇偏低,导致一些社区干部积极性不高,对工作敷衍塞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全市15个社区共有聘用干部86名。这部分干部在社区工作时间长,积累了一定的社区工作经验,在各社区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聘用人员依然是社区工作者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20__年以来我市通过竞争上岗,仅将24名社区干部的工资提高到800—1000元,由财政交纳“五金”,仍有62名社区干部仅享受每月1000元的生活补贴,且未交纳“五金”。由于经济收入上的悬殊,这部分聘用人员虽然人在社区工作,但始终心存另谋职业的想法。五是社区党员管理难度大。目前社区管理的党员主要是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毕业生及退伍军人,其中大部分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往往是将党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后,便外出务工并更换联系方式,几乎不主动与社区党支部联系,加之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党性淡薄,组织纪律涣散,出现党费收缴不上、组织生活组织不起来等问题,给社区党建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三)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___市各社区基本上都有办公阵地,但阵地面积各不相同,有的社区阵地面积较小,只能维持正常的工作办公。受办公经费的限制,大部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社区经费来源渠道有限、数额也比较少,需要开展的活动又比较多,社区文化活动基本没有专项经费和场所,因此社区开展活动,很多都是社区居民自己掏钱做服装、租场地、购道具等。居民对社区文化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但现实中,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针对面还不够宽广。这些与社区干部年龄老化、结构失衡、社区文化专干缺乏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一些社区委员会中基本没有设文化专干,社区文化开展工作一般部是社区委员会其他干部凭借老一套经验或依靠社区中热心社区建设的文艺、体育人才等开展的,形式略显单一。受办公场所的限制,有些社区不能正常开展组织生活和开展文体活动,党员意见很大

(四)社区服务内容、形式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

1、社区配套服务滞后。受活动经费的限制,大部分社区缺少健身器材,文体活动设施,不能满足居民文化体育方面的需求。社区养老机构跟不上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老年人的医疗保健不能在社区得到完全的解决,社区的老年康复中心基本上没有。另外,社区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方面所提供的服务不足。为妇女儿童服务的设施,有的社区没有,有的社区建立了但是处在低水平上。下岗、失业和特困户在社区只能为他们解决一半“低保”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弱势群众的贫困问题。残疾人在社区没有自己的综合活动中心,社区基本上没有建立无障碍设施,缺少残疾人就业平台和机会。

2、就业服务存在问题。目前一些街道对社区创业促就业工作既无专项经费支持,又无专业人员进行创业指导;而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也无资金扶持,再加上此项工作目前没有纳入政府年度考核范围,还有一些社区没有真正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全市社区创业指导服务网络还不够完善。社区居民、下岗失业人员自发组织起来创办社区服务经济实体,其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包括扶持资金、技术指导、项目设计、场地落实等。从思想观念来看,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业中的家政服务、钟点工、保洁工等存在种.种偏见,其原因:一是待遇明显偏低;二是脏苦累,所以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干。

(五)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员管理存在不到位和缺位的现象

1、流动人口缺乏有效监管。流动人口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长期的社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群防群治,做到管理教育和服务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部门重收费轻管理,仅停留在文件和办证上,没有真正投入力量进行管理和核查落实,造成居委会与公安机关缺乏沟通、协调。仅依靠派出所的力量是有限的,民警除每天要值班、巡逻,同时还要办理各类案件和参加业务培训及节假日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下管区的时间有限,对辖区流动人口情况进行全面掌握根本做不到。如果做到不漏管不失控,就必须充分发挥社区的职能作用,及时与派出所互通情况、信息,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流动人口办证意识不强。按照《公安部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凡离开户口常住地三日以上,在外地居住的都应到居住地派出所进行登记,离开时应当注销”。在实际工作中,流动人口中除了办理营业执照或子女入学时必须出示暂住证,要到当地派出所办理临时户口外,一般均不主动去派出所登记办证,离开时也未主动去注销或退回暂住证,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___市虽然出台《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暂行办法》,实行房屋租赁备案制度,但很少有人办理房屋出租备案,对未登记备案的没有任何制约手段,致使出租房屋管理困难。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大量出租房屋的登记备案问题更是无法解决。

(六)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些党员干部政治不够坚定或不敢担当、不愿担当,对宗教事务“不敢管、不愿管”。在落实宗教管理五项制度不够到位,宗教事务严重失控;宗教人士管理机制不健全;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严重,信教群众思想上、行动上不能拥护党的领导;存在非法宗教活动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社区宗教管理事务干部更换频繁,素质不高,以致于对落实宗教管理工作宣传不到位。

(七)调研中发现的其他需要重点了解的突出问题

1、个别党员干部存在“四风”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干部工作漂浮、贪图虚名、投机取巧、不求实效;好大喜功,喜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喜欢搞花架子,善于装门面,愿意做表面文章。这些问题无形中增加了群众的负担,引起群众的反感,伤害群众的感情,削弱党在人民心中的威信。有些干部脱离群众基础、脱离实际,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疾苦,以“官老爷”自居,公仆意识淡薄;无所作为,遇事推诿,办事拖拉,喜欢掩盖基层矛盾和群众困难。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随心所欲,做决策轻率武断。有些干部一味地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喜欢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生活,甚至贪污受贿,道德沦丧,腐化堕落。

2、涉及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道路、卫生、教育、物价等方面,表现在辖区贫困弱势群体多,存在房屋维修、冬季取暖等问题,仅依靠社区的力量是无法全部解决的;哈尔墩社区五条巷道没有路灯,给居民夜间出行造成不便;低保人员申请廉租房的人员较多,而廉租房的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贫困人员的住房需求;背街小巷的道路年久失修,影响居民正常出行;劳务市场管理有待加强,存在安全隐患;“黑车”市场混乱,影响正常的运营秩序;保安人员年龄老化,工资待遇低,不能有效发挥安保作用;加强校园安全检查,部分学校处于交通要道,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对学生上、下学期间造成安全隐患;学校周边环境,“三无”食品较多,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物价过高,居民工资不高,消费水平受到很大影响;物业管理不规范,甚至有些小区至今没有物业管理委员会,居民点垃圾乱堆乱倒现象严重。

四、加强和改进社区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加强社区反恐维稳的能力

一是教育宣传要常态化。要组织专门工作队定期走进社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解新疆历史发展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揭批暴力恐怖势力的险恶用心及社会危害,大力营造反暴力、反恐怖、讲法制、促和谐、保稳定的浓厚氛围。二是舆论宣传要常态化。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学校、报纸、互联网和其它新闻媒体大肆宣传反暴力、反恐怖、讲法制、促和谐、保稳定的思想内容,抢占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宣传阵地。三是隐患和重点人口排查工作要常态化。要组织维稳工作队定期深入社区深入排查反恐维稳工作漏洞、隐患和重点危险人口等,针对排查出的情况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全力以赴把不稳定隐患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敌情分析、研判要常态化。要建立政权组织敌情分析、研判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准确掌握、研判敌情,及时超前防范。五是防暴反恐演练要常态化。军、警、民反恐主力部门,要根据敌、社情适时制定各种处突预案,并加强演练,给敌人以强有力的震慑并提高处突能力和水平。六是情报信息收集要常态化。武警、公安、安全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经常加强情报信息收集工作,切实做到情报准确、及时、可靠,确保处置、打击等后续工作有力、有效,社区要做好配合工作。七是打击要常态化。在依法遏制暴力恐怖犯罪的斗争中,要定期组织专门力量开展集中整治活动,采取“主动出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的方针,依法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的骨干分子、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和宗教极端势力的为首分子,以净化社会环境。八是全社会参与的联动工作常态化。在加强维稳力量基础方面,全市大力推行警力下沉,不断提高街头见警率,全面实现“一区一警”和“一区多警”警务管理模式。改变思路,变提高破案率为降低发案率。除政法公安专门力量外,基层构建以社区民警、协警、专职巡逻队员为骨干,社区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为基础,辖区联防队员、民兵、单位保安和小区楼栋长为补充的群防群治队伍,提升处置、发现、打击、防范的四种能力。同时要加强社区警务室的建设,配强基本的防护措施。九是考核要常态化。要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的领导责任制,统筹兼顾“硬道理”与“硬任务”,协调推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做好维护稳定与促进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着力推动维护稳定各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二)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必须造就一支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一是择优录用,综合考察。按照“年轻化、知识化、能服务、懂管理”的要求,可以从外部招聘一些素质好、能力强、年纪轻、学历高、热爱社区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和下岗职工,保证一个社区一名大学生;也可以内部录用一些经验丰富,工作方法独特的原有社区工作人员,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按照公开平等的原则,实行笔试、面试和综合考察,择优录用,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知识与经验相结合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二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各社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并完善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度。可以采取正规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岗位培训,通过专家授课、现场考察、交流经验等方式,促使其改进工作方法,丰富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提升其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三是有效激励,调动积极性。可以通过严格考评、年度表彰、奖励先进等措施,强化管理,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四是提高社区干部待遇。建议市财政按照新《劳动合同法》规定,将社区工作者福利待遇经费纳入社区经费预算,落实社区干部社区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解决其后顾之忧。同时要建立社区工作经费自然增长机制。建议市财政逐年增加社区工作经费预算,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提高,逐年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以此来确保社区工作者收入不低于当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水平,并且不影响社区工作正常运行,进一步调动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五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重点做好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和无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做好思想工作,结合他们的特点,加强对其的教育,大力发挥其作用。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创造条件,使每个党员能在社区生活中发挥作用。实行党员挂牌服务和建立党员网格化管理活动,采取党员包楼、包户的方法,开展争当“文明家庭”、争创“文明楼院”活动,把党员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表率作用体现出来。六是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建设。建议把社区作为一级政权组织建设,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完善社区职能功能,大力加强社区阵地建设。使所有社区达到有人员、有编制、有阵地、有经费、有警务室、有巡逻车、有高配待遇、有文化活动中心、有管理考核制度。

(三)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社区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为居民营造一个优美、舒适、方便和适于居住的空间,使社区成为了人居环境最佳社区。一是培养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社区可以开展“绿色社区”考评活动,创造整洁、优美的社区环境,或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培育法律环境;结合推进社区警务室的建设,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法制教育,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将社区的综合治理渗透到每个角落。二是抓环境卫生,保居民健康。社区环境卫生水平的高低,反映了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精神面貌及文化素养,关系着居民的身心、身体健康。社区工作者要切实强化对社区日常卫生的检查指导,并将社区环境管理规范、环境问题投诉电话等环境管理制度公示上墙,并有环保记录、环境建设档案等种类环保档案,并指定人员负责。社区物业也要积极配合社区的工作,做到垃圾日产目清,公共设施及时维护,建立垃圾房,垃圾袋装化、拆违建绿。三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先行,社区建设用地要纳入城市设施规划,由民政部门提出,规划部门合理布局进行编制,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办公阵地问题。要分类实施,多条腿走路。建议按照人口、管辖区域、办公场所达标情况等对所有社区进行分类,采用辖区开发商建设、政府财政出资、驻区单位共建等方法分类实施。升级改造一批。对老城区原有社区和已经改造完成的新小区,社区基础设施不达标的,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承担,进行规划和改造。共建一批。政府主导,明确驻社区单位的共建责任,按照有关政策,引导驻区单位把闲置房屋无偿提供给社区使用,或采取集资的办法共同建设。新建一批。严格落实政策,所有新开发建设的小区,开发商要按照社区建设用房标准,无偿提供社区配套用房。整合一批。对人口较少,规模较小,户数少、功能不健全,又解决不了办公用房和或发挥不了作用的社区,按照就近原则,与较大社区进行合并。并充分调动社区内各单位、各种组织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使社区内各单位的所有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对外开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

(四)提高社区为民服务能力

社区要在做好居民办证、低保、治安维护、计划生育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特别是在繁荣社区文化、增进邻里和眭、完善便民设施、提供快捷服务、关爱空巢老人、发展社区养老事业等方面,要加大探索和尝试力度,做好网络化管理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社服务水平和质量,努力构建和谐社区,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一是开展党员义务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作用,扩大服务者队伍,扩大服务范围,组建以党团员为主体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根据居民不同层次的需要,开展各类服务,切实帮助居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二是要大力开展就业服务。社区要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及职业介绍服务,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形成市、街道、社区三级全方位、多层面的就业网络。既培训了再就业人员又安置了下岗失业人员。对困难群众也可以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的活动,落实创业专项贷款和贴息优惠政策,以鼓励失业人员自强自立、自主创业帮助失业人员自谋职业,或与辖区企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切实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生活困难的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生活困难问题。社区居委会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居民的优势,协助政府摸清困难群众的真实情况,把所有符合条件的特困失业人员都纳入“低保”范围,既做到“应保尽保”,又可以避免“错保”。保证低保资金的足额发放,不断改善低保服务工作方式、方法,注重引导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性劳动和就业培训活动。三是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以社区居委会、楼院、小区为单位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四是开展以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户为主的“连民心”活动。组织社区党员参加联系户、责任区活动,负责责任区的政策宣传、治安巡逻、民事调解、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绿化美化、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五是以服务居民为重点,充分挖掘辖区内的各种资源优势,按照“项目化运作、市场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的思路,加大社区服务业市场管理力度,开发服务项目,采用房屋租赁、合作经营、吸引社会力量投资等多种方式,兴办小市场、小门点、小公司,使社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服务方式从分散经营、零星服务、个别活动逐步向产业化、实体化、规模化、社会化方向转变。既能方便居民生活,又能转移居民的家务负担,缓解居民在衣、食、住、行以至学习、娱乐等各方面的难题,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从而形成覆盖大街小巷、满足居民需要的多方位、广角度的社区服务体系,在极大地方便社区居民生活的同时,增加社区经济创收,拉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

(五)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员管理

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辖区的治安情况,流动人口的多少,合理划分责任区。管区民警和社区干部共同深入管区,对暂住人口进行登记、造册、办证,并对各自管辖的暂住人口按不同职业、暂住时间长短、流动性大小从四个方面进行建档,区别对待,分类管理。提高管理级别,理顺管理体制,形成分工细、职责明,协调形成流动人口管理新格局,确保管理合力。从立法、管理、宣传、经费保障、人员配备等环节,加强管理。建议把流动人口管理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一支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切实防止工作的遗漏和重叠。居委会、片区民警要采取向出租房屋的房主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房主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通过严格办证制度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出租人,承租人与派出所签订责任书保证书,责任区民警下管区时加强与流动人口的见面率,掌握其日常表现,尤其是通过房主全面了解暂住人口的活动情况,及时将其纳入视线范围,对可疑人员情况迅速提交刑侦部门,为打击流窜作案奠定基础。

2、开展经常性的清理整顿,对重点人口进行列管、帮教。社区和派出所要有重点的经常开展对流动人口的清理整顿工作,在清理中发现线索,破获案件。其中着重对“三无”人员、租赁房屋、流动人口居住集中区域、用工人员多的单位进行清查、查验身份证和暂住证。清理整顿中,对其中的重点人口进行列管并逐人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真实、齐全的档案。同时做好函调工作,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其前科、劣迹,掌握其动向。对其中有重大现实危害的可疑人员由派出所领导直接掌握情况,具体落实管理、监控措施。与流出地公安机关通报情况,委托协查及提供线索,以利抓住战机,及早破案,消除隐患。在对违法的重点人口实施打击的同时,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由民警和有关单位的治保组织联合施教,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法制教育及思想转化工作。

(六)加强宗教事务管理

一是结合“五个一”活动的开展,继续落实好部门领导包宗教活动场所制度。在社区建立以“四老”人员、在职党员、“两代表一委员”为主的志愿者工作队伍,充分调动广大党员、楼栋长、巷道长等各类积极分子参与宗教事务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二是充分利用节假日或每周五的主麻日,在居民小区或清真寺对各族居民或信教群众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并做到社区书记或主任及社区网格管理员每周定期走访慰问清真寺管理人员,切实做到维护稳定网络全覆盖。三是政府必须大力加强宗教管理机构的职能,加强所有宗教人物、宗教场所、宗教活动的严密监控,确保所有宗教活动都要在政府的严密控制之下。

(七)协调解决调研中其他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结合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摆党员干部存在“四风”方面的问题,贯彻落实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将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并逐步进行整改。二是对涉及民生方面的问题,逐步递交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建议对劳务市场安装防护栏和电子监控设备,确保人员安全;建立劳务大厅,设立不同窗口,接待不同需求的人群,成立“支部+派遣公司+劳务市场”的新模式;加大黑车市场的打击力度,避免市场出现混乱现象。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15

调 研 报 告

——浅谈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

北旺庄街道办事处振华西街居委会主任助理 李美双

调研内容:北旺庄街道办事处振华西街居委会社区建设现状以及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相结合模式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调研时间:20xx年6月——20xx年9月

调研目的: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确立的新的战略发展目标,而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因此创建和谐社区也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工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社区越来越多,随之出现的物业管理也逐渐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行业。由于物业管理企业在推动社区建设、管理社区活动、维护社区安全与秩序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物业管理企业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着眼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分析了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物业管理的角度, 对如何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并提出初步的改进物业管理的对策, 以期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作贡献。 关键词: 物业管理,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物业管理是个新兴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以经营为手段、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目的的一个行业。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集约化的居民区应运而生,作为城市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区域载体,物业管理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已经被列为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我们知道,社区是构成整个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从这个意义上看,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入手,改进社区管理和建设,进而推动和促进整个社的和谐发展。在这方面,物业管理将大有作为。

社区建设和物业管理是不同范畴的概念,两者在目的、性质、内容及实施主体等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社区建设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性质是政府行为在其中发挥作用,具有明显的行政主导性。其内容比较宽泛,是综合性的行政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其实施主体是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等。物业管理是物业管理企业接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的约定而提供的有偿服务,其性质具有明显的市场性。物业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对物业进行管理养护和对相关区域的公共秩序进行维护,它是一种专业服务,其实施主体是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 以及前期物业管理阶段的开发建设单位。各主体之间主要是经济关系。但社区建设和物业管理也不是截然对立的,两者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联系。第一,物业管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业管理所从事的保安、保洁、绿化、房屋及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等工作,正是社区建设中卫生、治安、环境等最基本的职能范畴。第二,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中组织和参与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促进邻里和睦,增强业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三,社区建设反过来影响物业管理的发展。社区建设得好,社区功能完善,居民素质提高,各主体自觉履行职责,这有助于物业管理制度的有效遵守和执行,有助于业主自律机制的建立,有助于矛盾和纠纷的减少,物业管理自然事半功倍。另外,在流动人口管理、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等方面,虽不属于物业管理服务的范围,但在政府授权和有偿服务的前提下,物业管理企业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完成辅助性工作,客观上也推动了社区建设工作。由此可见,从根本上说,物业管理和社区

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营造社区稳定、安全、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1、企业规模总体偏小。

由于房地产开发规模普遍较小,开发方大多自行组建物管公司或成立物业管理处等, 直接形成了一般物业企业难以快速实现高规格和大规模发展, 企业规模总体偏小;2、物管投诉多, 社会认可程度低。物业投诉产生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是物管企业提供的服务和住户期望与理解产生了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是开发方没有足够重视所建物业后期管理需要的客观条件与运作成本。还有相关政策配套法规规定实施细则滞后, 物管企业竞争意识不强, 竞争无序;3、市场经济需要完备的“游戏规则”, 配套法规出台少, 出台的也不细, 大多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这就造成出了问题难以统一思想与认识, 并逐步使分歧加大矛盾加深, 个案不能得到很好解决, 日积月累, 矛盾重重;4、物管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后劲不足; 规模化发展也并不等同于规模效益。很多物管企业因摊子过大, 管理跟不上, 人才匮乏而运营不下去, 再加上整个行业面临的共性现实困难, 一些急剧扩大规模的物业公司其物业管理主业大多出现亏损, 不得不退出部分楼盘的管理;5、融资困难;6、特色企业文化未形成。 三、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观念落后, 认识错误。

( 1) 关于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是针对物业产权多元化发展状态而产生的,业主自管则不在《物业管理条例》调整范畴, 不属于条例规定和承认的物业管理。 ( 2) 关于业主和业主委员会: 近年来, 一些业主的非理性维权, 使物业管理的纠纷随之增多。究其原因, 主要是业主不了解物业管理, 他们对“物业管理”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业主委员会不是独立法人单位, 不具经营管理物业的营业资格。其作为一个非经济组织同经济实体的物业公司订立委托管理合同在法律上不对等, 表现在业委会对其他住户与物业公司造成损失时无赔偿责任和能力。另外业委会的自治组织职能同业主自律应结合, 并在政府的监管下进行, 这才能真正提高自治管理能力。

2、配套法规政策规定实施细则严重滞后。现实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没法快速裁判。物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 对一些纠纷问题, 主管部门因缺少可依据的配套法规难以出具权威意见,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一段时间以来,尤其是新建小区,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法规之间协调不畅、有法不依、政府监管与执行不力、开发建设单位与物业管理企业职责界定不清、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权责不明、物业管理企业与公用事业等单位各自为政、物业管理本身经营活动不规范,以及长期形成的对于社区管理的惯性社会习惯等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得有相当一部分社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有的甚至造成了现实的矛盾和冲突。这种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势必将导致社区居民心理的不稳定,阻碍社区建设的脚步,进而影响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社区建设中物业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物业管理企业是社区组织中一个重要组织,处理协调好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社区党组织之间的关系,搞好物业管理服务,共同参与构建和谐社社区建设,是物业管理企业的重要职责。对此,本文就如何发挥物业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促进物业管理与和谐社区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谈谈粗浅的认识。

为了实现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一个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除了能提供合同约定、可量化的服务之外,其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准还应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在基本服务范围之内,一个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能提供规范完善、人性化的高质量服务,实现物业使用的便利性、舒适性,延长物业的使用寿命,实现保值增值。在基本服务范围之内,一个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更能将服务提升到社会的层面,尽可能地赋予物业以附加值。

对于搞好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的工作,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活观念是和谐社区的第一要素。试想,如果一个业主在经历了一天的忙碌之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携带着办公室的沉闷氛围和工作压力,穿过拥挤的街道,喧闹的人群进人到社区,被社区整齐划一的绿化所吸引,为社区闲适而平和的氛围所包裹,一天的压力和抑郁一扫而空,此时社区内的一草一木在他眼里就会变得无比生动。立体的绿化,尽职的小区管理人员、有序的停车场、干净的卫生以及可爱的小

宠物无不让生活在社区的每一个业主产生家的感觉。与自然的和谐要求物业管理大力建设环保社区、绿色社区。实现此目标,一方面应包括建立污水处理系统,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对旧建筑物进行“穿衣戴帽”美化整治,另一方面应实施立体绿化,因地制宜实行“见缝插绿”。在路边屋旁建花基花坛,在有条件的街道建花棚,在家居建阳台花园、天台花园,在社区内建立园林景点,以此作为业主休闲娱乐的场所。

其次,维护社区的安全与稳定。和谐社会要求社会祥和,国家安定。因此构建和谐社区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社区的安全,它是社区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保证社区内业主人身财产的安全是物业管理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建立健全社区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建立完善的保安制度。它要求:根据社区的特点,合理的部岗,巡逻检查,对社区内的可疑人员进行查问;在社区内发现火灾、治安、交通事故时应及时排除危险、制止违法行为,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社区内刑事案件的保护现场,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案件;对社区内的共用部位,公共设施包括娱乐健身施负有管理、维护的义务;定期检查、修理、维护和更新消防设施设备,使消防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以上这些保安服务涉及到了社区安全的方方面面,为社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为社区内业主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了可靠的安全

第三,促进社区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物业管理可通过多种方式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增进邻里关系,缓解业主们平日里紧张、高度的工作压力,进而营造出一种氛围、一个“圈子”。在社区成员中确立共同的价值目标,让业主对社区产生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管,激发全体社区成员对社会、对集体的高度热情,从而积极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公益活动等,发扬互助精神。邻里和谐是和谐社区的重要表现 “增进邻里感情,构建和谐社区”是让社区业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逐步清除彼此问的隔阂、冷漠、排斥状态,强化社区团结意识,重建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接纳意识,增强业主的归属感、认同感、亲情感、温馨感,增进邻里感情,努力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区环境的重要尝试。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16

一、黎川县日峰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

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从本质上来讲,它是一种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建设,它既要以服务和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生活质量为中心来开展建设,也要以培养和提高居民的互助意识、自主意识,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参与度,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中心来开展建设。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内涵,恰好体现了小康目标的主旨。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人本、互助、自主”六个字。“人本”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和价值目标,“互助”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原则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主”体现了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实践的必然要求。 “互助”,即人际间的相互关爱、合作与帮助。“人本”,即以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

(二)日峰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按照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要求,黎川县以“七进社区”为载体,不断完善社区整体功能,优化社会服务,提升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取得明显创建成果。日峰镇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工作思路,以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坚持抽象的往具体抓、虚的往实处抓、软任务往硬处抓,虚功实做、真抓实干,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自1998年以来,我县已连续四届荣获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去年又申报参加第二届江西省文明城市创评,把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向深入。xx年日峰镇南门社区等4个社区被评为市级文明社区,日峰镇日峰社区等4个社区被评为县级文明社区。

二、日峰镇落实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活动,成效显著。

自1998年以来,我县已连续四届荣获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今年又申报参加第二届江西省文明城市创评,把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向深入。4月29日召开了黎川县城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制定下发了《城区市容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黎川县“门前三包”管理责任手册》、《黎川县城垃圾袋装化管理暂行规定》等,彻底改变了县城“脏、乱、差”现象,使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投入83.9万元对城区主要路段和重点建筑进行亮化,使县城夜景更加美丽;重点实施城市建设十二大工程,并分别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具体负责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投资100多万元,新安装红绿灯二处和43组太阳能黄闪灯,进一步规范了城市交通。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创评,县国税局等7个单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县财政局等28个单位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县实验小学等18个单位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日峰镇南门社区等4个社区被评为市级文明社区,日峰镇日峰社区等4个社区被评为县级文明社区;黎川县供电局等10个行业被评为市级文明行业,黎川县移动公司等4个行业被评为县级文明行业。今年推荐黎川县移动公司等7个单位参省级文明单位创评。

(二)、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医疗、文化以及社会保障及社区活动。

为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县设立了日峰镇东方红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定点、定期为居民进行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县卫生局组织人员对社区内私人诊所卫生标准、收费标准、服务进行指导,同时对社区内已退休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摸底,选择10名身体好、热情高的老医师、老护士组成社区老年义诊室、医疗志愿者服务队。每年定期对辖区内少儿、老人进行体检,为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不定期为少儿接种疫苗和疫情宣传。我县成立了由100多名老年人组成的“夕阳红”腰鼓队健身队、门球队,组织青年农民组建龙舟队和舞龙、舞狮队,还组织辖区中小学生自愿成立了少年合唱团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每逢“七一”、“八一”、“国庆”、“春节”等重大节庆日,由居委会牵头,社区文艺团队配合,开展“警民共建文明社区联欢会”、“迎春晚会”、“端午龙舟赛”等主题活成立了社会保障中心,配备了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

我县还成立了退休人员管理中心,为本辖区离退休人员建立了详细的档案资料。社会保障中心对辖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摸底,对每个人的特长、年龄、联系电话等逐个建立了台帐。每年不定期召开社区个体私营企业业主会,为下岗、待业人员寻找就业岗位,解决他们后顾之忧。

(三)、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并抓好形成了一批名牌项目,效果明显。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教育局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读书竞赛活动;以第五届中小学和幼儿艺术节为契机,开展了中小学书画展、中小学文艺汇演、“爱我家乡,兴我家乡”演讲比赛等活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组织中心学生开展了祭扫烈士墓、参观革命旧址、瞻仰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注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下发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做人民满意教师”活动的实施意见,广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依法取缔了无证网吧4家,有效净化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开展经验交流,先后又有一批质量高的经验文章在省市精神文明简报和江西文明往上发表。

三、日峰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县文明社区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少小区的面貌都有了新变化、新气象。但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这次调查收集到包括群众反映的不满意问题,归纳起来有8个方面30条意见。

在环境整治方面,有的小区环境不美、整治不力,违章乱搭盖;城乡结合部和一些背街小巷卫生状况差;近来养宠物风盛,有些居委会辖区内几乎每幢楼都有人养宠物,主人带宠物在绿地拉屎拉尿,影响卫生,甚至还引发邻里纠纷;有的外面挂着文明楼院牌匾,而楼内的走廊过道乱堆放较为严重;有的地方乱写乱贴小广告,随处发放药品、保健品的小报;市区又出现了随意燃放烟花爆竹;有的地方占道摆摊设点比较严重,高空抛垃圾、泼污水的现象也屡禁不止等等。

在社会秩序方面,反映治安联防不够,偷盗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反映捡破烂的人随意出入社区,在收回100份调查表中有89%的群众迫切要求设立治安岗、治安巡逻队和报警电话。有的反映沿街乞讨和算命现象不少,很不文明。

在县民教育和社会风气方面,有的反映邻里关系冷淡,“老死不相往来”状况还在不少地方存在;有的市民素质低,不讲公德,随意损坏公物,破坏公共绿地;公益活动少;对孤寡老人和困难户帮扶不够;文明宣传和科普宣传不够;对不道德的行为,处罚也不力;对外来人员,缺乏必要的组织学习和宣传教育;有的评选出的文明楼院名不符实;文明市民学校开课不够正常等等。

在便民服务方面,在“六小”不健全的地方,群众突出反映要建立社区医疗服务诊所,设立24小时通宵店,加强社区物业管理,成立婚姻介绍所等。

在文体娱乐方面,有的反映社区文体活动不够丰富多彩,有的提出不要把小区的活动室变为麻将室,麻将成风是一种公害。在设施建设方面,反映经费投入不足,社区环境建设欠帐较多,有的小区缺少为群众休闲、健身的公益场所,托幼所托老所不配套,公厕少;有的提出要改造社区的下水道,更多的群众提出要求要在社区内铺设步行彩色道板,但都难以得到解决。

四、解决以上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建立高素质的社区工作队伍。社区组织是在党的领导下的社区居民依法自治组织。建议按民政部的方案,健全相应的社区组织。一要加强社区党建。成立由社区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的社区党组织,并因地制宜解决其活动场所、办公经费等问题。二要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成立相应的办事机构,即社区居民委员会。要改变过去那种从退休人员、亲朋好友中招聘居委会干部的做法,抓住机构改革、高校分配制度改革、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采取组织选派、公开招聘、群众推荐等方式,选拔一批政治素质较高、熟悉社区管理、善于组织群众的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有事业心、有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队伍中去。

2、建立健全投入机制,落实社区建设经费。近年来,我县在社区建设投入上相当有限,严重的财力不足,经费缺乏,制约了社区的发展。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建设资金的投入,将社区建设资金列入当年财政预算的盘子,做到逐年按一定比例增长,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广泛吸收社区资金和民间资金发展社区建设事业;二是各级政府的计划、财政、建设、劳动等部门要将社区建设基础设施的立项、资金、用地、劳动力等纳入本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安排,优先解决;三是各级党政领导都要重视和支持社区居委会工作,关心居委会干部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工资、医疗、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等各种社会福利待遇问题。

3、加强教育,并辅之必要管理措施,切实提高社区的文明程度。事实证明,抓文明社区创建,一靠教育,二靠管理。没有管理的配合,教育往往是软弱无力的,没有教育作基础,管理往往是简单粗暴的。要把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寓于生动的活动形式之中,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加强社区管理上,建议研究出台地方性法规。此次社区调研,我向各社区下发了各种调查问卷,从收回的问卷统计数据来看,95%的群众对到处乱写乱贴小广告、93%的群众对养宠物所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反映强烈,77%的群众对随地乱扔垃圾,高空抛物表示强烈不满;另外,对破坏公共绿地、占道摆摊设点,违章搭盖,随意燃放鞭炮,随处发放药品、保健品小报等类似问题。因此,要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对上述现象进行处罚,解决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营造安宁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4、继续完善社区服务网络,方便群众生活。社区是群众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服务方便与否与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从此次调研的结果来看,89%的群众对社区生活服务网络表示关心,购物、饮食、维修、看病、托幼、敬老、中介等服务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问题他们都迫切希望能在社区就地解决,这也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切实解决这些问题符合党的政治理论。因此,党委、政府部门应在宏观上对社区服务进行指导,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在有条件的社区逐步推行物业管理,并与下岗再就业工程结合起来。对社区兴办的居民服务业,服务网点,除给予享受国家、省、市等上级部门的优惠政策外,工商、卫生、防疫、税务、教育、民政、劳动等部门,应简化注册登记手续,放宽审批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群众的需求。

5、加强治安联防,维护社区秩序。调查问卷表明,85%的群众对社区内偷盗现象反映强烈。社区的治安、秩序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着社会稳定。因此,要进一步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到实处,在社区内进一步建立完善群防群治队伍,包括建立治保队伍,调解队伍、治安巡逻队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加强社区的楼院、道路巡逻,加强邻里看望,有条件的社区可自建保安队伍或聘请保安人员巡逻守护,也可组织各楼幢居民参加联防。

6、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把改造配套老区,提高发展新区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我县社区基础设施落后、不配套问题较为突出,如文化娱乐场所、休闲健身场所、生活服务设施、公厕等较为缺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要抓住当前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结合城市新区建设、旧区改造,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社区的环卫设施、商业设施、服务设施、医疗设施、通信设施、交通设施、文体设施、社会福利设施,特别要建设一些老年人和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开辟更多面向广大群众,便于群众参与的公益性文化体育场所、公共厕所等。争取每年解决若干个社区,用3~5年时间,使我县社区的基础设施有一个从质到量的根本性改观,确确实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以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17

xx年12月4日早晨,我带着组织部发给的报到函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了xx镇政府,向党委副书记报到。副书记看了函后,随即吩咐了一名文员带我去上班处,阵东蔡村。不一会儿就到了村办公室。东蔡村的办公室设在原来的小学办公楼里面。各种设备都在新建,如会议室的桌子、凳子、电视机等都是新办的。文员向村长、书记说明情况后,两位村领导就开始帮我安排办公室。村里的各位干部都对我很热情,也很关心。这使我做好以后的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我们新东蔡村是有原东蔡村、羡塘村、大坑村合并而成的。村长为吕培鑫,书记是张文平。

市、镇人民代表将在12月28日进行换届选举。村里正为做好选举工作忙碌着。如核对选民,上报选民,如何推荐初步侯选人等。同时另一方面在进行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居村民反映,村里虚报田地现象严重。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国,但山地多,耕地少,人口却是多之又多。设想,全国每个村都多报一亩田,那全国会虚多出多少田地来?其实又何止会只多报一亩呢?这样将严重影响的决策、战略部署。此问题如不重视起来的话,若干年后,中国发生粮食危机不是不可能的。

这几天来,我常会去村里走走,看看,和村民聊聊。一方面可以了解村里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与村民之间的感情。我们村里最近在筹备造路(在老街上)。据说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在老街一带,有许多危房、旧楼。关于这方面的事,上次一名村代表向我细细的讲述过。他说,曾经村里召开过一次村民代表会,商议关于危房的事。因为村里危房实在太多了,有些都要塌下来了,严重影响了大家的行路。当时会议结果是,村里首要工作为拆除危房,以60元/平方米的拆除价赔偿给户主,取得村民的一致同意。可惜的是,过不了多久,村领导没有首先拆除危房,而是毅然决定在老街修建马路。(没经过会议商讨)因为危房、旧房都在老街一带,以后万一拆除,这条路造的不定会有价值。更为严重的是,因为建路而拆除掉了一个小小的平房,村里居然赔给了他9000元(据说靠的是关系)。自此事发生后,那些危房户主都跳了起来,再也不愿意接受60元/平方米的拆除价。听完这些,我的内心很沉重,不知道以后的工作该怎么做,那些危房还怎么拆。而拆除危房又是迫不及待的事。一方面为了保证村民安全,另一方面为了改善村容村貌。(村里的危房旧楼至少有七十间以上。)

有位专门负责写字的老大爷对我说:“现在的官啊,不行啊,私心太重。哪有那时候好啊,专门从整治干部下手。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农村弄不弄的好就看干部怎么样,我们村民是不会干对村里不利的事的。你看看,干部的房子造的多好啊,用了这么多田地又不交钱。干事情么这边是朋友,那头是亲戚,不工正啊,私心太重。像你们这样的来了最好了,没有私心嘛。”我心里在想,我不一定能做到大公无私,但至少我会先公后私。这位老大爷的一番话,是对是错,我不敢枉加评论。听起来还或有些忤逆之嫌,但不也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吗?

有人说,村里其实不是那么团结啊。有好几派别的。为了争干部当,争代表,勾心斗角。你来了就好了,你是没私心的,以后他们就不会吵了。听完后,我的心更沉重了,觉得只能沉默,凭我的力量,行吗?说村民关系,我这里人生地不熟,说权力,我只是个助理。所以,对于这种问题,我只能听听,想想,藏在心里罢了。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18

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社区服务、社区

安全、居住环境、文化生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为了进一步加大社区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我县城市化建设进程,全面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城市三个文明建设,强力推进街道社区各项工作上台阶,创特色、争一流。为了进一步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我就当今社区社会的管理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走访、征求建议和意见、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充分听取驻区单位和居民不同意见。调研期间共走访驻区单位5个,居民16户50人,外出参观学习2次。在此基础上,本人经过认真梳理、总结,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 社区工作人员基本信息

金石社区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75万平方米,拥有居民住宅楼54栋、2070套房,目前已入住居民1992户即5132人。

金石社区现有在编工作人员7人,挂职干部1人,村官1人,劳动保障站3人。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130人(含预备党员3人),下设党小组13个,党小组长13人。居委会下设居民小组20个,居民代表51人,楼栋长20人。

金石社区物业:工作人员75人,其中园区主管1人,报修统计员1人,维修工2人,保安19人,园区保洁11人,楼栋保洁21人(公益岗),新市区养路保洁20人。

二、近年来社区工作运行情况

(一)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金石滩街道办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辛勤工作,办事处现有15间办公用房,一大间集

体办公用房和一间会议室,办公设备基本维持正常办公运转。金石居委现有办公用房7间,会议室1间,建有社区支部办公室、警务室、计生卫生服务站、低保工作站,但距一个标准社区“四室三站一场”还相差甚远。

(二)整合资源,合理划分社区

金石滩街道办根据县委、县政府相关规定,与民政局一同按照“管辖区域与户数适当、界线明确、区域相对集中,资源配置相对合理,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将辖区划分为2个社区居委会(金石社区、金海人家社区),9个居民小区。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金石滩街道办共有50名在职干部职工,由于年龄、文化结构的参差不齐,加之人员来自四面八方,缺乏社区工作经验,制约着社区工作的快速发展。为了全面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办事处狠抓干部自身教育,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促进的工作方针,组织全体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和外出参观考察,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干部对社区工作的认识,开拓了视野,明确了工作思路,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社区各项功能逐步趋向完善

社区的功能就是服务社会、服务居民,充当城市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金石滩街道办根据工作实践,逐步探索理清了以县委政府领导,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总体工作思路和管理格局;全面完善社区各项功能,社区党建、社区精神文明、社区治安、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计生、社区保障等机制运转良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功能,基本达到社区服务的要求,健全了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了“平安社区”、“文明和谐小区”系列创建活动。强化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美化家园,爱护环境,极大的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推进了社区共驻共建工作,合疗、卫生、救助制度得到健全,社区旧貌得到改变,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

1、金石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一是社区自治的任务与工作要求有距离。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工作应有三方面内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区服务,但实际上社区服务做得极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与管理,但实际上的效果不明显;第三是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实际上文体活动多,教育活动少。二是社

区居委会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规定了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通过调查,以上这些职责应该是金石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形式开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金石滩街道办事处要求金石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都通过金石滩街道办事处落实到金石社区居委会来执行。这使得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

我结合工作对50人进行了调查,当问到居委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时,有35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机构,只有10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还有5人不清楚。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禄,为人分忧”;“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干活”的思想。在金石滩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认为金石社区居委会是金石滩街道办事处的下属单位,理所应当地完成金石滩街道办事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金石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金石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小社区,大社会”的模式,增加了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强度。

(二)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

一是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较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负责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或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金石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金石社区居委会自身水、电、暖以及电话费,一年就得需要6000元左右。日常的上网费和消耗,一年也需要5000元。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4000多元。

在社区居委会经费方面,我区规定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1万5千元。各街道办事处统筹部分外,社区居委会实际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三)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社区协管员待遇较高,如劳动、城管、矫正、治安协管员等都是由劳动部门安排的失业人员,工资比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高,不仅发工作服,而且遇年节还有福利。而社区专职工作者都是经过招考和居民选举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付出与回报差距较大。社区专职工作者承担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险个人负担部分后,每个人只有800-1000元月收入,直接影响了积极性,影响了金石社区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应积极为金石社区居委会减负

1、是理顺区街关系。要按照“条专块统”的原则,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由开发区委办局在金石滩街道设站(所),实现条条上的一专到底。金石滩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块块上的综合管理职能,具体讲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区政府的授权或者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使金石滩街道具有综合协调权、处置权等,从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职能,对地区社会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达到高效的管理。

2、是理顺街(部门)居关系。理顺关系要改变过去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成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任务。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管理四级网络中的一个网格,而不是一个“级”,这个理念是理顺街居关系的基础,必须牢固树立。按照政事分开的思路,将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做到“两个明确”:即明确哪些属于街道(部门)的工作,哪些属于社区的工作;明确哪些是政务性工作,哪些是事务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属于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门)无权向社区摊派;属于社区的工作,社区有责任完成;对需要社区协助办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权手续。

3是明确社区功能定位,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区服务。主要是抓好四项服务:即抓好社区安全服务,保持社区的长治久安;抓好社区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区的健康服务,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社区生活服务,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社区的长效服务机制,实现政事分开,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社,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来推动社区服务。二要保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得到有效行使。这个权力能不能落实,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成败。社区自治权应主要体现在社区民主决策权、社区管理权、社区财务自主权、社区依法协管权以及社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上,只有把这五项权力真正落到实处,金石社区居委会才能真正从大量的政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才能真正把社区服务搞起来。

(二)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

目前的金石社区居委会经费由金石滩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这虽然有利于基层社区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石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金石

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难以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制约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和归属,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1、金石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运转,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各社区要协调辖区单位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把社区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开发出来。

3、金石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在有偿或低偿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强自身实力。

4、政府要加大金石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在现有每年每个社区1万5千元基础上提高到3万元。

5、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政府部门和街道经批准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要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三)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按照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精神,结合区域实际,调整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在提高月工资的基础上,可由区政府或办事处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年终奖励,同时,按照劳动法规定缴纳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切实解决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保障委员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总结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大力加强社区建设,推动城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协调社区不同利益群体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大连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广大地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连农村新社区建设,使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给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解析的金石社区,虽然不能代表全市新社区中心建设的整体,却反映了大连的基本现实。各地情况差异,发展程度不同,新社区建设措施和做法也不尽一致,但进展情况却令人感动振奋。 大连市于20xx年x月x日启动全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在市民政局全面布暑安排下,按照农村社区服务服务中心实施统一设计和标准。即每个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以上,建设标准每平方米不少于1000元。提升服务中心“一场九室二市” 功能。其中有村委会办公室、党员和村民综合活动室、警备室、文化阅览室、医疗卫生室、农村物资超市、日用百货超市、司法调解室、学龄前儿童教育室、体育健身室、村级档案室、室外文体活动场所等。齐全周到的服务功能将为广大农民提供贴心的服务。大连新社区建设正在储能蓄势,必将大踏步前行。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19

为建设好“平安银州、法治银州”,紧紧围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重点,立足实际,完善机制,按照上级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对社区矛盾总体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排查制度,完善排查机制。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重点是做好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将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坚持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面上排查与内部排查的有机结合,依托网格化管理工作,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建立完善矛盾定量排查、重点排查和专项排查“三项机制”,做到了矛盾排查横到边、竖到沿、底子清、情况明。

二加强组织协调,完善联动机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切实加强组织协调,严格落实责任制,将矛盾纠纷的疏导化解责任落实到各管区及领导干部。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剖析问题症结,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及时予以调处化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对重点人、重点事明确专人负责,限时进行集中排查调处。

三落实领导包案,处置信访积案。对于信访积案逐一落实领导干部包案制度,采取“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方式,逐一落实责任主体和具体责任人,加大信访积案的攻坚力度,及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四构建三级调解,筑牢调解格局。健全社区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结合,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充分挖掘民间资源,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化解调处矛盾纠纷,力争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区,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长效管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从基层基础工作入手、从长远机制完善考虑,最大限度从根本上化解不和谐因素,经济发展才有保障、社会事业才会繁荣、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20

随着城市社区“四五”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广大社区群众特别是社区工作者和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较好地发挥法制建设在社区建设中服务保障作用。

但面对社区形势任务的发展,依法治理社区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明显问题。

一是观念陈旧制约着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精神动力。由于城市社区实行几十年行政命令管理模式,旧的思想观念在新的社区建设发展面前有很强的惯性,社区居委会习惯听命于政府,一定程度上成为政府的代言人和执行者,一旦失去街道的直接指挥领导,便无所适从;社区居民、驻区企事业单位,多数人还是把社区建设当成政府、居委会的事,有与己无关或怕给自己增加负担的思想,居民很少想到通过参与社区自治是维护自身的法律权利义务。

二是未形成新型机制制约着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正常运行。社区建设目前仍处于政府主导阶段,法律规定的新型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在社区实现,社区服务仍然是政府、街道提供的行政服务为主;对政府、街道法制组织、居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权利义务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致使社区依法管理工作难以正常运行。

三是法规制度不健全制约着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由于社区依法治理处于起始探索阶段,许多方面还无法可依,城市社区在探索依法管理过程中,除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运作外,更多是按照*法、法制的原则,立法的本意以及政策操作,在缺乏系列、合理、合法的制度规范的条件下,社区依法治理工作难免走出“低谷”。要提升社区依法治理的水平,全面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

根据当前社区法制建设情况,我认为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研究思考。

一、要加大社区依法治理宣传教育的力度,努力营造社区建设良好的法制氛围。

一是要通过三个增强来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即增强针对性,对不同层次人员采取不同方法;增强实践性,坚持法制教育和依法治理并举;增强现实性,紧密联系群众生活工作实际进行教育。同时要引导社区干部树立三种观念,即维护*法和法律尊严的观念、依法办事的观念、权利和义务的观念,提高其参与社区依法管理的积极性。

二是要加大法律服务的力度。要充分利用社区内部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法律援助中心、“148”法律咨询专线电话等法律服务机构以及法律宣传等组织,拓宽法律服务领域,以法育人、以法服人、依法帮人,在社区中形成遇到问题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风气。

三是要德法结合加强社区法制建设。要根据社区成员的需要和实际承受能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创建活动,把法制宣传活动寓教育精神文明之中。通过开展争创文明社区、无毒社区、无上访社区,文明楼道、文明家庭等活动,大力促进社区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各行业、各层面不断形成,增强公民法律素质,树立民主、自立的思想,树立“共驻、共管、共建、共享”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区理念,形成良好的社区学法用法氛围。

二、要不断理顺政府与社区自治关系,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依法治理中的作用。依法治理社区,必须按照发展需求,理顺政府与自治组织的关系,才能有效推动社区建议。

一是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应由注重微观、直接、行政手段等权力性管理转为宏观、间接、引导自治型管理,政府对社区民主自治提供尽可能的多支持、帮助与服务,要尽可能地把工作做到社区,而不是把工作交给社区。

二是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支撑社区建设,依法规范参与社区服务的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经济组织,依据行使职权维护社区居民的利益,建立民主监督制度,形成社区监督政府机关的机制。

三是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在本社区范围内,与本社区成员生活、生产以及权利义务相关的、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都应该由居民群众通过民主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居委会同时具备法律、政治、行政和社会合法性,是基层民主建设的一支重要组织力量。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必须调整居委会与街道之间的关系,恢复居委会的自治性,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依法治理社区中的作用。

三、要进一步明确社区依法治理的主要内容,建立有效的依法治理运行机制。

社区依法治理的内容十分广泛,其目标是建立文明、和谐、安全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社区民主自治;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社区治安环境建设;依法调处社区矛盾纠纷;依法规范社区各项服务事业;依法维护社区居民和“社区人”权利等方面。社区依法治理的内容要通过有效的机制来实施。

一是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社区民主听证会、议事会,行使社区民主自治选举、决策、监督等权力;

二是政府部门的指导延伸,依法规范有关社区事务,提供法制宣传、社会治安、法律援助等直接援助/百范文网-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和行政许可、执法检查等间接服务;

三是行业社团协调推进,借助驻区行业和社团组织力量,规范社区企事业单位法律行为;四是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保障在区委、街道工委的统一领导下,依靠社区党组织和党建协会对社区依法治理工作进行领导、指导和监督检查,不断促进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落实和深化。

四、要紧紧围绕社区各项工作开展,不断提高社区依法自我管理能力。

一是社区依法治理要围绕保障社区建设,确定与社区经济、文化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相协调的社区依法治理目标任务,重点提高社区法人和居民的法律素质,依据制定、修订、废止各类规章制度,推行居民自治实行社区居民事务公开,增强依法自我管理能力。

二是进一步加强居民在社区依法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不仅在社区章程、社区规章制度中体现居民是社区的主人翁,而且还要通过落实规章制度,真正实现社区由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要充分发挥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领导层、以社区成员为组织形式的决策层、以社区工作委员会为办事机构的执行层和以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为智囊团的议事层的职能作用,提高依法办事和依法管理水平。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社区实行的自我管理等都应依法规范运作,要弱化行政命令,强化工作手段,工作中要多用引导、倡导、鼓励、协调等形式。

四是要尽快建立符合社区特点的责任制体系。各执法部门要根据各自特点尽快实现部门工作与社区工作的结合,理顺执法关系,分解执法责任,明确执法程序,使行政执法责任制向社区延伸。社区要尽快建立起配套的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等覆盖整个社区管理责任体系,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断增强社区民主自治管理能力。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21

按照平顶山市委组织部要求,为深入了解我市基层党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情况,我们采取专题座谈、资料分析、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对我市如何发挥基层党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保障作用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现状

汝州市辖15个乡镇、5个街道,436个行政村,20个城市社区。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地域相邻的原则,在农村设立了126个新型农村社区,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行政村人口较多(5000人左右)的特大村,单独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共有10个。第二类是3—4个相邻的行政村,联合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共有116个。目前,我市的126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成立了党总支。

二、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做法

(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水平

一是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推进社区党组织联建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农村党组织联建工作的意见》,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以及组织整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村村联建、区域联建、城乡联建,实施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全市126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建立了党总支,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统筹协调能力。二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全市开展了金融、技术、知识、文化、行政、司法“六下农村”活动,在126个农村社区成立了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从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富余人员、大学生村干部中选聘,每村3—5名,具体负责“六下农村”工作。市委成立了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对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管理指导。采用市聘、乡管、村用的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了1000名联防队员,在全市126个农村社区设立了警务室,大大提高了农村综合治理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创新帮扶机制,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去年共选派94名德才兼备的科级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基层的能力;广泛开展了市直单位联系新型农村社区活动,每个市直单位联系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帮助完成“两个规划”、加强基层组织、发展社区经济;实行城市社区党组织与农村社区党组织“一对一”互建、帮建、联建制度,实现了农村党建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了“市领导包乡、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工作机制,从市直单位、乡镇、街道选派近千名干部深入农村基层一线,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严把关口,培养选拔,不断加强农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拓宽视野,多渠道培养选拔新型农村社区干部。市委研究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发扬民主扩大视野多渠道培养选拔农村社区基层干部的意见》,对异地选拔农村社区基层干部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大胆尝试,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通过外部引进,公开选拔,市、乡机关下派等形式,把那些年纪轻、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农村社区基层干部队伍。结合后进村党支部整顿,在全市公开选拔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28名,其中异地任职19名,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干部素质。市财政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市农村干部学校和远程教育站点等,对农村社区干部进行新农村建设有关法律、政策、科技、实用技术等专题培训。同时,我们采取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农村社区干部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还聘请了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等单位的知名教授专家来我市作专题培训讲座。20xx年,市乡两级共举办各类农村干部培训班51期,培训农村党员干部6240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广大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研究出台了《汝州市村级班子及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把农村社区干部的工作和报酬结合起来,实行绩效挂钩,建立了责权结合、激励保障机制。市财政拿出1000万元资金用于奖励先进村级班子和优秀村干部。同时,还出台了《关于落实离任村级主职干部补贴的意见》,市财政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离任村主职干部的补贴,切实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大大激发了农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

(三)重视源头,加强管理,切实抓好社区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实施源头工程,不断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近年来,我市采取市乡两级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党员联系帮带等措施,不断加大发展党员力度,每年发展党员都在1000名以上,20xx年共发展党员1238名,其中农村党员869名,消除了不发展党员空白村,为社区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二是实施素质工程,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市农村党员干部学校和市、乡党校,建立了“广泛覆盖,立体配套,各有侧重,信息共享”的立体培训网络,在培训内容上体现时代性,注重实用性,贯彻按需培训、学以至用的原则,贴近农村实际,创新培训形式,教师带着电脑、黑板等深入到社区村庄、田间地头和蔬菜大棚、养殖基地,重点培训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市、乡两级全年共举办农村党员培训班86期,全面提高了农村党员的致富能力,全市共有9300多名农村党员有了自己的致富项目,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注入了活力。三是实施先锋工程,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党员作用。为了加强对农村社区党员的管理,市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农村社区党员中开展“一岗双责”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在农村社区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社区无职党员明确了四大类24种岗位,在全市建立了1个党员服务中心,20个党员活动服务站,在郑州、常熟等地建立了16个外出务工党员流动党支部,为外出务工党员回乡创业,回报乡邻,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提供了有效服务。目前,已有123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企业,投资总量达1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2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因此,社会对于国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社区是社会的组成单位,在大到城市建设小到居民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社区已经成为除学校之外青少年接触时间最长的场所,青少年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知识学习、娱乐休闲和健康锻炼等活动是在社区中度过的。在社区开展少先队工作,有利于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有利于校内少先队工作向社会延伸和拓展,也利于少先队组织的优良作风传播到社会并服务于社会,最终形成学校和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全面活跃。

可以说,通过社区少先队工作来开展青少年的活动是好处多多,但是,经过实地的调研,我们也发现了在目前的情况下,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阻碍:

1、认识不够。社区少先队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工作,社区少先队活动也是社会公益性活动。面对这样一个新课题,一些人思想准备不足,对社区少先队概念模糊,对工作开展方式还不是很明确,有畏难情绪;一些学校和家长也不是很支持和配合,他们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孩子们基本上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还有一些人认为社区少先队工作是做形式、摆架子,实际效果不大,开展活动既分散工作精力又增加家长和社区经济负担,得不偿失。由于这三种思想的存在导致开展社区少先队活动时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协调、覆盖面还不是很广。

2、人员有限、工作时间不够。现在社区从事青少年工作的除少量社区兼职干部外,绝大多数是志愿者。这些志愿者虽然由一些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以及一些懂得教育培养孩子的学生家长和高素质大学生组成,而且他们已经成为社区少先队工作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工作时间不固定,工作时间比较有限,工作没有补贴或根本不可能落实,集中工作很困难等原因,使社区少先队工作效果不明显。

3、缺少活动经费、活动阵地。社区少先队没有专门的活动经费,也没有专门的活动场地。活动经费来源主要依托社区办公经费或寻求社会支持,不仅非常有限,且不能形成稳定的经费支持。有些社区根本没有像样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少先队活动阵地更无从谈起,有些有阵地的也至少是三室合一,开展活动非常不方便。经费短缺、缺少阵地对社区少先队活动的经常化和普及化形成了很大的制约,活动的多样化、特色化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目前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有一些困难,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社区推进少先队工作仍然具备独特的优势:

1、时间优势。曾经有过统计,大部分青少年包括正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学生一年中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社区中度过的,这还不包括青少年在完成日常学校教育后回到社区的那部分时间。同时,大部分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忙碌,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有效管理这部分时间。利用青少年在社区的这部分时间,能够加强社区少先队工作的效果。

2、环境优势。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使青少年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影响源。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整合社区中的影响源,使它们朝着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方向发展。同时,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能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更为轻松自由的环境,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有可能接触到自己身边的学习榜样,增强他们认知的真实感,鼓励他们向榜样看齐。

3、实践优势。长期以来,青少年的活动局限于学校和课本知识的学习,缺乏社会实践,往往出现所谓的“高分低能”的现象。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能够让更多的青少年在各种由社区组织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到社会知识,培养社会情感,增强社会意识,更有机会实践课本知识,为他们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关键是要做到“一二三四”:

“一”是要明确一点认识,既明确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是以社会力量为主,目的仍是育人。充分挖掘社区中各种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各项资源,吸收本地区文化、体育和法律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广泛参与、资源共享的大环境。同时,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仍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和谐社区的构建中去,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二”是要注意衔接两种教育。社区少先队工作的开展要衔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起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更多的家长疲于巨大的工作压力,越来越缺乏充足的精力与时间来从事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出现“真空现象”。而同时,青少年业余时间在不断增加,青少年自身又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要积极的指导。此外,学校教育由于资源条件的限制,给予学生们的教育多局限于书本知识,缺乏社会实践的场所。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可以将学校教育所具备的师资、知识等优势资源向社区延伸,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更好地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材。

“三”是要动员三方面力量。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要充分动员学校、街道办事处和驻区单位三方面的力量,从而在本地区形成广泛参与、资源共享的良好环境。从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的角度出发,学校教育、街道办事处和驻区单位这三方面力量各自都存在着优势与不足。就学校来说,学校有充足的师资力量、一定规模的学生队伍,更拥有多媒体设备、健身器材、课外读物和教室场地这些优越的硬件条件。但同时学校又由于种种限制,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社会知识。街道办事处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协调教委、司法所、共青团和妇联这些相关部门的基层组织,争取到更多的政府力量支持。街道办事处还可以积极利用社区中的诸如志愿者和活动阵地等这些软硬件力量,但同时也缺乏师资和学生这些队伍。驻区单位可以为青少年们提供实践活动场地和较为专业的指导人员,但受信息缺乏、认识不足、能力有限等制约,未能充分体现出其应有的作用。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充分动员这三方面的力量,将学校、街道办事处和驻区单位的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弥补这三者的不足。学校可以运用师资、组织学生、提供场馆,街道办事处可以寻求政府支持和调动志愿者等组织,驻区单位则能够提供实践场地和专业的指导人员。如此一来,学校可以增加学生实践活动机会,街道办事处可以有效的服务青少年成长,驻区单位可以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三方面力量共同作用,形成合力,促进社区少先队工作发展。

“四”是要组织四种活动。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关键在于以活动为载体,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活动,不仅可以能够有效衔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还可以充分动员学校、街道办事处和驻区单位三方面力量,使社区少先队工作充满活力,真正达到教育青少年的目的。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主要是组织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知识传播、法律常识普及和健康知识宣传等四方面的活动。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知识传播、法律常识普及和健康知识宣传都要紧密围绕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更要强调青少年教育的实用性和体验性。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使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成为合格的公民打下思想基础。科学知识传播能够使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科学,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法律知识普及,可以从青少年认识法,了解法,学习法,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从娃娃抓起体现“依法治国”精神。健康知识宣传从生活实际出发,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组织这四种活动,能增加青少年多方面的能力,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开展社区少先队工作要充分调动了社区中学校、政府部门和驻区单位的力量,整合了社区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形成了广泛参与、资源共享的良好环境。我们将更加努力,积极推进社区少先队工作,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23

近年来,xx市xx镇妇联紧紧围绕上级妇联关于实施“妇女儿童之家”建设的意见精神,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镇妇联遵循整合资源、为我所用的理念,因地制宜,以“升级改造型、创新拓展型、高标新建型”为目标,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合力推进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建设。20xx年,我们在原有的妇女之家挂牌成立了“妇女儿童之家”,实现了全覆盖,同年打造了xx村“妇女儿童之家”省级示范点;20xx年xx村“妇女儿童之家”创建成为xx省“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20xx年提档建设了xx村、xx村“妇女儿童之家”。

一、“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基本情况

自从xx市妇联提出从20xx年开始至20xx年在全市村(社区)开展“妇女儿童之家”达标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以来,全镇各村、社区高度重视,按照资源整合、设施共享的思路,综合运用基层计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公共资源,以“一个阵地多项功能”模式加以落实。我镇有14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妇女儿童之家建设也是参差不齐,按照先挂牌再建家的要求,20xx年全面完成了行政村和社区妇女儿童之家挂牌,目前已有些个省级示范点、多个市级示范点。一般设有村妇代会(社区妇联)工作室、女性创业就业服务站、家庭文化活动室、儿童快乐家园、妇女维权站等,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健全,各项职能和工作任务明确。先行试点示范的村均有相对独立的活动阵地,配备了电话、电脑、办公桌椅、书架、健身器材、儿童玩具、图书等基本设施,村、社区妇代会自主使用或管理中心的部分活动场地,正常开展服务和活动,进行各类知识培训,开展儿童早期教育、关爱贫困儿童、妇女健康、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等服务,较好的实现了宣传展示、教育培训、文化建设、资源整合、维权服务、家教指导等功能,妇女儿童工作在村级工作全局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和地位。但从目前阵地建设以及发挥作用情况看,有的阵地投入比较多,如xx村、xx村、xx村、xx村等发展比较好,活动贴近实际,深受妇女儿童的喜爱;有的村借助计划生育办公室、关工委活动室、农家书屋、居家养老中心、农民学校等资源共享;有的村阵地模式起点低,村妇代会主任活力不足,阵地是个“空架子”,只停留在“有”的基础上。

二、“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镇的“妇女儿童之家”目前正处于提升建设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人员配备还未到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负责人均由村妇代会主任兼任,身兼多职,工作繁忙,对“妇女儿童之家”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妇女儿童之家”功能的发挥。

2、资源整合还未到位,硬件设施需进一步完善。由于各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有限,对“妇女儿童之家”需配备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产生较大的约束和制约。

3、活动开展还未到位,职能作用需进一步发挥。受社会、家庭等客观环境因素和自身工作热情不够、能力水平不高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部分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形同虚设,活动开展较少,内容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发挥一室多用的功能。

三、整改对策措施

接下来,镇妇联将紧紧围绕把“妇女儿童之家”打造成基层妇联组织的“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工作目标,突出扩大覆盖、丰富内涵、完善机制,使“妇女儿童之家”真正成为妇女的幸福家园、儿童的快乐家园。

1、积极争取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着力加强村(社区)妇女工作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女大学生村官队伍作用,不断加大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的组建力度,扎实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吸引、鼓励更多妇女群众参与,营造良好氛围。

2、充分挖掘“妇女儿童之家”功能,不断提高“妇女儿童之家”综合利用效率,使其真正成为基层妇联宣传政策的阵地、学习培训的课堂、联系妇女的窗口、维权服务的驿站、展示风采的平台。立足基层妇女儿童实际需求、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促进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3、以服务妇女儿童为根本,发挥作用求地位。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要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阵地的宣传教育、培训学习、权益维权、矛盾调解等服务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妇女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受益、在受益中发展。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绩,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初步实现小康生活。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了对残疾人事业关注和支持,增加了财政的投入,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兴办残疾人福利企业,促进了我国的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为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的工作、生活状况,我近期对社区残疾人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到社区调研残疾人状况,调研采取找社区负责残疾人工作的同志交谈,查阅残疾人资料,与残疾人座谈、走访残疾人家庭等方式进行,基本掌握了社区残疾人状况,并进行梳理,提出一些思考。

二、社区残疾人情况

社区属于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辖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近万。共有残疾人人,有劳动能力的人,已就业人,享受城市低保的残疾人家庭有户。由于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原因,虽有政府政策优惠和照顾,多数残疾人经济收入、生活水平低于正常人,少数残疾人生活困难,亟需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进一步扶助。

三、残疾人事业存在的问题

(一)残疾人就业存在困难

从社区残疾人就业情况看,残疾人总体就业存在困难。由于残疾人受身体状况所限制,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能够自主创业的极少,能够自主择业的也不多,绝大多数还是靠政府优惠政策就业,依靠政府兴办的福利企业就业。

(二)残疾人经济收入普遍较低

除了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靠政府低保外,具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经济收入普遍较低,距一般正常人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一是残疾人文化不高、技能不强,只能从事简单工作,收入自然低;二是认为给残疾人工作是照顾性质,常给以最低工作标准,收入没法高;三是残疾人工作不稳定,难以保证收入高。

(三)残疾人生活水平低

残疾人有工作的是低收入,没有工作的只能靠最低生活保障金或亲友的接济生存,这就注定了残疾人生活的贫困。残疾人生活水平低、生活贫困与残疾有着直接明显的关系。家里有残疾人,往往对家庭有限的资源造成沉重的负担,并且产生精神压力,因而使得这个家庭更为贫困。这些因素所产生的综合影响,使得社会最贫困阶层中残疾人数的比例特别高。

(四)残疾人缺乏工作和生活的进取性

残疾人由于身带残疾,存在心理障碍,不愿抛头露面,不愿去公共场合,怕被嘲笑,因而缺乏工作和生活的进取性,这样更加剧了残疾人就业、获取高经济收入的困难。同时,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和理解还不够,也造成残疾人缺乏工作和生活的进取性,使得残疾人难以获得同等就业机会与同等经济收入。

四、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社区要承担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责任

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区要根据自身职能和熟悉本社区残疾人情况的有利条件,承担起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责任。要向全体社区居民宣传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让每个人懂得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既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体现,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共同遵循的原则。让残疾人参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每个个人和整个社会都能得到好处,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体现。因此,为了让残疾人真正实现“平等、参与、共享”这一人道主义的宏伟目标,我们每个人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二)要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就业

社区要根据残疾人总体就业存在困难的情况,积极想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就业。要根据政府制定的优惠残疾人就业政策,帮助残疾人落实优惠就业政策,积极到企业联系,为残疾人安排工作岗位。要为残疾人自主创业做好服务工作,积极协助残疾人办好自主创业的有关审批手续。社区要加强对残疾人的教育引导,增强残疾人的工作进取性,使残疾人勇敢面对现实,走向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社区要了解残疾人的工作情况与同工同酬情况,对没有实行同工同酬或存在少发、克扣残疾人工资的企业,社区要协同政府有关部门督促其限期整改,确保整改合格。

(三)保证残疾人具有跟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活水平

社区要向政府积极提建议,要求政府督促企业适当提高残疾人的工资水平,加大对无工作能力残疾人的扶助,保证残疾人具有跟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工资水平和加大扶助的同时,为残疾人减轻支出,比如:残疾人免费乘公交,免费享受体育、康复等公共资源,降低残疾人水电费价格,降低残疾人医疗费价格等。通过一增一减,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使之具有跟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活水平。

(四)社区要加大对残疾人的关怀与帮助

残疾人由于自身残疾的原因,各方面境遇较差,处于社会的最低端。社区要加大对残疾人的关怀与帮助,要经常上门走访残疾人,解除残疾人的思想负担,给以精神上的关怀,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对生活困难的残疾人,社区要给予一定的经济上帮助,给残疾人送去党、政府和社会的温暖,让残疾人也和正常人一样过日子,使社区充满温馨和谐。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2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社区”,一个我们不可缺少的群众基础综合机构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如今面对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法制观念的不断加强,作为我们公安机关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意义重大而深远。社区警民关系作为最重要的警民关系之一,如何建设好社区警民关系是摆在我们各级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 结合前期的暑期见习和大学期间的社区调查,可以认识到如何建设和谐的社区警民关系,已经成为当前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社区、警民关系、公安机关

一、建设和谐社区警民关系的意义

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在打击、预防犯罪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各种警务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人际关系。社区警民关系通俗上讲其实就是社区民警同社区内的老百姓的关系,是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一部分,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良好的警民关系是社区安居乐业的基石,有利于社区警务健康顺利发展,还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警务的效能。 社区民警只有扎根社区,和社区群众建立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尽快打开社区警务的工作局面,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恰好抓住了社区警务建设和社区建设的结合点,通过开展各项便民、利民服务,解决群众关心的治安热点问题,不仅可以进一步改善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提高社区民警在社区民众中的威望,还可以使社区警务建设更加顺利的开展。警民关系好,则社区警务如顺水行舟,快速而平稳;反之,就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

有了和谐的警民关系,警民联手共同构筑一张强大细密的防止犯罪、打击犯罪的巨网,我们的社会治安才能有深广的根基和无穷的力量,这就是社区警务真谛之所在,也是和谐警民关系的精髓。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长期以来公安工作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当前治安任务繁重,警力不足的情况下,要从根本上提高治安工作效能,必须依靠群众。因此,良好的警民关系是社区警务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社区警务持续发展的动力,是社区警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当前社区警民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少数社区民警缺乏服务意识,存在思想误区。

少数社区民警为民服务意识不强,没有正确的摆正自己的位置,常常以管理者的身份自居,具体表现在:在接待上门办事、求助群众时“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 ,态度生硬,方法简单;在执行警务活动时耍特权,抖威风;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不严、办案不公,不作为、乱作为,利用职权办理“人情案”、“关系案”,侵害了群众利益,引起群众反感,影响了警民关系和谐。

身处警务革命时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每位民警必须唱好的主旋律。作为社区民警,要想满足群众的要求,让群众满意,只有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切实树立起“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才能使群众更加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也才能在群众中树立“有困难找警察”的不朽丰碑。

滴水凝聚大海,毫不起眼的小事往往折射出个人的高尚品格。服务群众是“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特别是开展社区建设后,社区民警不单是社区治安的管理者,更是社区的工作者、社区建设的参与者,服务群众是社区民警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社区民警的“份内事”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基层民警往往会因为群众的某些求助与治安工作无直接关系而一推了事,甚至认为这是非警务工作而抱有抵触情绪。这关键在于对服务群众的概念缺乏正确认识。

2、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现象严重损害警民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少数民警有意或无意将执法对象区别对待,存在差异性执法,将警民关系片面地定位在与本地区居民的关系,忽视外来人员和弱势群体。对外来人员,思想上轻视,对本地人和外地人态度和处理方式上都存在不公现象,造成了警民关系的恶化。

另外,部分民警群众观念不强、群众服务意识淡化,工作上的方式方法存在简单粗暴、态度*横等问题。有些执法民警对群众问询态度恶劣、回答过于简单,缺乏语言艺术;在接待群众办事、报案过程中,态度冷淡,居高临下,造成群众不满;在接处110警情时,只接警不处警,引起群众投诉或不满,严重影响了执法形象等等现象严重损害警民和谐关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3、公安机关宣传工作力度不够

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的了解,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媒体的宣传报道,在言论自由、媒体多、传播快、辐射面广的社会背景下,公安机关的宣传显得言轻力薄。警务活动的透明度无法唤起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相反,一些传媒热衷于新闻的“轰动”效应和宣传报道的“新、奇、特”,对社会治安问题大肆炒作,对公安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客观差错过分渲染,加深了群众的不理解和误解,子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和警察的形象,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当前执法环境和其他社会因素对警民和谐关系的影响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利益和矛盾呈现多元化现象,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凸显,再加上人民群众权利民主意识与义务责任意识发展失衡,造成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后,往往会把处理结果理想化,相当一部分群众希望民警是万能的,既是侦察破案、打击犯罪的能手,保护社会安宁的卫士,又是排忧解难的公仆。一旦希望无法及时实现,消极的看法就会产生,就会归咎于公安机关,甚至无理取闹,挑战民警执法权威,转化为负面效应。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不可避免走在了解决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处置稍有不当,则会成为矛盾的“焦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民关系。

三、建设和谐社区警民关系的对策

1、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教育民警树立群众观念。思想认识是决定警民关系走向的首要因素。要处理好警民关系,必须首先加强对民警的思想教育。要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宗旨意识是根本。要使民警始终牢记掌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工作作风,以真情换理解,以奉献赢民心,在各项公安工作中切实尊重人权,保障人权,让人民群众看到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真正为民办事、为民谋利。

2、提高队伍素养,努力打造作风优良的公安队伍。民警的思想信仰及素质直接决定着警察形象的好坏,而警察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警民关系的和谐。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的公正与否是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为此,我们要以队伍正规化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民警的养成教育,提高民警的素养和水平,不断增强民警的执法为民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通过提高民警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文化修养,提高其执法水平和为民服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改善警民关系。

3、公正廉洁执法,推进人性化执法管理。结合当前实际,进一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通过各种培训教育提高民警的执法能力、执法水平以及专业素质。落实执法责任,把执法工作的职责、权限落实到各警种和各执法岗位,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加快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步伐,实现信息化与公安工作的有机融合,提高执法透明度,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主动虚心接受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各项工作的监督,增强公众对警方的监督力度与信赖感。

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公安工作涌现出的许多正能量,在警营内外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大治安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使警民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上达成共识,提高群众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创造一个有利于严格执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田长剑:浅谈在法律与现实的契合中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J];公安研究;20xx年05期

周鑫;周颢;杨磊;:试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意义及途径[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xx年04期

李喆:广东表彰警务规范化建设先进[N];人民公安报;20xx年

刘文英:社区警务的七个关系与七个强化[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xx-20__)政治类[C];20xx年

王先国:影响当前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对策[J];政法论坛;

陈治东:我国基层公安机关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年 余达红;论公安派出所的执法人性化[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xx年06期 郭毅强;论警民关系[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年05期

陈竹;;关于新时期警察形象建设战略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xx年年会论文集[C];20xx年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26

一是将“中心”建设纳入社区配套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建设,作为“和谐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进行考核。二是加强社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将“中心”建设用地纳入新建小区的建设规划,在开发时预留小区总面积的5%或8%,作为养老设施用地,规划、土地、住建、民政等部门要在立项、规划、用地、工程许可、小区命名等各个审批环节严格把关,形成政策合力;加大对老旧小区硬件设施的修缮和改造,充分利用有限空间,以改扩建的方式逐步加强“中心”硬件建设。三是加强对社区资源的整合利用,社区“两委”应重视和支持“中心”建设,加强老龄、民政、卫生、工青妇等基层组织的协调配合,充分依靠和挖掘社区内公共单位的力量,调动小区物管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社区养老服务队伍。

一是进一步理顺老龄工作管理体制,整合老龄办与市委老干局的资源,以适应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对老龄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二是与“4050”人员再就业工作相结合,参照社管综治“协管员”的方式,在每一个“中心”设立2-3个“助老员”的公益岗位。三是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与劳动就业部门配合,定期对专职人员进行康复、护理、心理学等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培训,实行“助老员”持证上岗和定期星级评定,提高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四是注重发挥“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开展“以老养老”、“银行式储蓄养老”,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低龄老年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

加大宣传力度,引领社会化养老新风尚。

社区居家养老在全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以新修订的《老年法》普法学习宣传为契机,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加强宣传,发挥舆论引导和推动作用,强化“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养老服务事业的浓厚氛围。发挥好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开展各类活动,集中宣传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背景、内涵和意义,通过对“中心”养老服务实际效果的提升和宣传,释放敬老、爱老、养老的社会“正能量”,以提高社会关注度;要针对老年人做好细致的宣传讲解工作,逐步改变老年人传统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和养老观念,接受这一新型的养老方式,引领社会化养老的新风尚。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27

按照XX区委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意见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专题调研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我们深入到街办、社区开展了社区建设专题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区建设的基本成效

目前,XX区城区现有城市社区居委会83个(含立新乡6个村改居),主要分布在全区5个街道和立新乡。近年来,XX区始终把和谐社区建设作为构建和谐沙市的基础工程来抓,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2019最新招商引资情况调研报告)祥和”的城乡社区,为构建和谐沙市夯实基础,全区和谐社区建设正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从XX区社区建设工作情况来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社区和岗位设立逐步规范。20xx年实施社区建设改革以来,XX区根据中办发〔20xx〕23号文件要求,按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规划和原有居委会的特色,采取合并、撤消、新建等方式,先后经过3次调整,把建区之初的132个居委会调整为83个社区居委会,调整后每个社区规模适度,平均管辖户数2500户左右。XX区现实有的77个城市社区,目前核定岗位职数拨付经费的社区有68个〔其中解放街办4个厂居、胜利街办1个厂居、朝阳街办2个厂居和2个(五星三村、柳林洲村)村未核定〕。20xx年全区社区换届选举,经区政府核定社区岗位数287个,后因工作需要,至20xx年3月社区岗位数增加至328个,较20xx年增加了41个岗位。

二是社区工作、工资待遇大幅提高。全区现实有社区工作人员399人,其中328个核定岗位人员中在岗251人,借调街办62人,离岗退养12人,借调区直3人;街道社区自聘71人。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财政按每个社区岗位20xx0元/年、每个社区20xx0元/年(厂居15000/年)的标准向社区下拨岗位和工作经费。今年7月1日起,区政府提高了社区居委会的补贴标准,财政按照每个社区岗位15600/年、每个社区20xx0元/年(含厂居)的标准下拨岗位和工作经费,社区工作人员待遇一次性增幅达到56%。社区工作人员全员纳入保险序列,办理了“三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大大提高了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福利待遇,稳定了社区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三是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保障。按照“压缩办公面积、扩大服务空间、拓展服务功能”的指导思想,20xx年至20xx年,全区共投入资金1301万元(其中争取市级以上财政投入645万元,区级财政配套426万元,街道社区自筹230万元),按照《湖北省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若干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精神,对社区实施了规范化建设和改造。全区新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个(解放街办),改扩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个(胜利街办);新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27个,改扩建18个。截至目前,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50个,250-300平方米的社区7个。通过不断的投入和建设,XX区街道服务中心和社区“四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日间照料室、警务室)、“两厅”(一站式服务大厅、居民说事厅)、“一校”(居民学校)、“一点”(慈善捐赠点)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51个社区居委会全面推行了“一站式”服务,服务居民、为民办事、组织活动的基本功能不断增强。

今年,对尚未达标的26个城市社区和2个即将批准成立的近郊乡镇社区(关沮镇景湖、银湖社区),近期已由民政部门申报了省级和市级建设项目,项目建设资金计划投入760万元。为激励街办实施建设项目,区民政局将筹措100万元专项资金,对项目实施又快又好的街道给予“以奖代补”。项目实施完成后,XX区83个城市社区和2个近郊乡镇社区的基础设施达标建设将画上圆满的句号。

四是社区服务和自治创新特色。XX区的社区服务已发展到家政、养老、托幼、计生、民调、卫生、社保、保安、法律、中介等十大系列多个服务项目,逐步建立了以街道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服务站为基础的上下联动的社区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已建成街道级社区服务中心2个、社区服务站51个,社区警务室83个、社区活动中心51个,社区图书室48个、社区居民学校83个。与此同时,全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帮困解难、关心群体活动。以“沙市老姨妈服务队”、胜利街办“365”社区服务和解放街办“彭国珍服务队”为代表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日益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与部门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深入到社区,进入千家万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建立了志愿者活动档案。

社区以扎实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沙市的建设和发展赢得了巨大的荣誉。XX区先后获得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等国家级和多个省市级荣誉称号,绝大部分与推进社区建设有紧密的关系。20xx年XX区以“创新居民自治形式,扩大居民自治范围,拓展居民自治内容”为代表的“居民说事”制度,在全区社区全面推行。该制度得到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的充分肯定,并在《湖北内参》上予以亲笔批示。20xx年,在民政部召开的表彰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在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并得到大力推广。XX区社区自治和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二、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也清醒地看到XX区社区建设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1、社区工作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一是社区与部门、街道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XX区对社区应承担哪些职责,还没有一套系统规范、操作性强的规定,多数部门把社区当作本部门的下属单位,把原本应该承担的工作任务下派到社区,却没有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下拨经费,使社区干部压力大负担重。二是各类评比活动牵制了社区大量精力。据调查了解,一个社区每年要迎接如党建、综合治理、就业再就业、低保、计生、卫生、经济等各类常规考核检查20多个;迎接如平安社区、卫生社区、党建示范社区、充分就业社区、文明社区、绿色社区等各类专门创建工作更是应接不暇。仅计生部门每年就有省、市、区三级考核,有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全年目标考核、党政考核等,考核工作贯穿全年始终,使社区疲于应付。

2、社区工作牌子杂乱资料繁多。一是牌子多。上级要求部门工作进社区、服务到社区,而这些部门在社区没有工作平台和落脚点,社区居委会成了这些工作任务的承接者和落实者。每个部门工作、服务进社区的同时都要在社区挂牌,多的一个部门要挂几个牌子,且尺寸不一、颜色不同,还要求挂在显著位置。如社区党建联席会、联合工会、平安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红十字服务站、劳动保障服务站、计生服务站、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党员服务站、妇女儿童服务站等等。一个社区要挂近20个机构牌子,且这些挂牌产生的费用,大部分需要社区自己承担。二是资料多。现在每项工作都要专题建档、建立台账,而且要求特别高,既要电子文档又要纸质文本,既要文字材料又要图片影像,既要内容丰富又要统一外观。一个社区半年的工作台账就有60本之多,平均每本都有2—3厘米厚,堆起来有1米多高,有些龙头社区的资料已经多得无处可放。

3、社区人员混岗空岗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街道工作人员不够,在社区居委会成员届期内借调社区干部,造成了社区干部流动性过大,社区工作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同时,由此产生的社区工作人员缺位,导致部分社区工作不能落实。据调查统计显示,从社区抽调工作人员到街道机关各岗位工作的现象较为普遍,5个街道共抽调社区工作人员62人,抽调率为16.5%。同时,各街办除向社区抽调工作人员到街办机关工作以外,自聘人员现象也极为普遍。目前合计自聘人数达71人。其中解放街办自聘8人,崇文街办自聘12人、中山街办自聘15人,胜利街办自聘26人,朝阳街办自聘10人。

4、社区工资待遇无统一执行标准。XX区自建区以来,就是将社区工作、工资经费全额纳入财政综合预算。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全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月工资基本标准按照600、700、800元参数执行,各街办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本辖区的工资发放标准。由于各自为阵,各有标准,XX区5个街办的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不尽相同,出现了“同城同工不同酬”的现象。20xx年7月起,政府大幅提高了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标准,月工资基本标准按照1100、1200、1300元参数执行,但是各街办在具体实施中“同城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仍然继续延续,造成了街办与街办之间社区工作人员的相互比对,产生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三、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的建议

根据党的xx大提出的“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目标要求,为积极探索有沙市特色的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新路子,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探索建立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并行模式。在社区居委会之外独立设置社区工作站,实行“工作站与居委会并行”的管理模式,还原社区居委会自治的本义。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委会分别担负不同职能。社区工作站的主要职责是在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承办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开展的工作,以及其他由区政府确定需要进人社区的工作事项。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目前可实行全员聘用社区居委会成员,逐步推行社区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居委会依法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功能,依法协助社区工作站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社区居委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期进行换届选举产生其成员。

2、规范社区挂牌和各项检查评比考核。一是在社区仅限于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三块牌子。对相关职能部门因工作需要挂牌的,由部门制订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统一颜色、统一安排、统一设计方案报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同意,牌子只能挂在室内相关功能室内或制作照片留存备查。同时,挂牌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应由职能部门承担。二是规范各项检查评比考核。凡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各项检查、考核、验收事项,应由组织活动的部门、团体事先报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整合后,采用统一标准、统一部署、统一台帐、统一考核、统一奖励、成果共享的办法进行综合考核。

3、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与管理。一是要严格核定岗位。社区工作站岗位数建议按照20xx户以下4人,20xx-3000户5人,3000户以上6人标准核定;社区居委会岗位数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在进行换届选举时适时核定。二是要严格聘用程序。各街办按照核定的岗位数聘用人员,须经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程序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并进入社会保障体系;社区定岗到人后不得随意调换,确因工作需要统筹调配的,须书面报请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备案;社区岗位出现缺额增补时,须报请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考核,由街道聘用。三是要努力提高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实践和学习培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业务水平,社区工作人员除参加各部门业务培训,还需纳入区委党校培训计划。同时,要逐步实行社区工作者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

4、统一社区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一是探索制定XX区社区工作人员岗位工资实施办法,对社区工作人员受聘期间建立基本工资、补贴、奖金和社会保险等制度,社会保险按有关政策规定办理。社区工作人员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两块组成,基本工资由财政直接拨入个人卡号实行社会化发放;绩效工资发放实行浮动制,由街办考核发放。建立社区工作人员工资自然增长机制,逐步推行社区工作人员等级工资制,把工资水平同工作资历、工作年限、工作业绩挂钩,以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确保队伍稳定。

5、大力推进和深化社区服务。一是进一步加大社区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完成社区数据的录入和上传。尽快完成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和区政府门户网站的对接,实现政府与社区的良性互动。要以社区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为依托,实现一数一源、一数多用,避免多头信息数据填报,减少社区工作人员的负担,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此基础上启动社区服务信息平台,推行预约服务、热线服务、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建立全天候的社区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社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的路子,以适应居民群众的服务需求,促进社区服务业的良性发展,从更高层次上推进社区服务。二是要重点做好便民利民服务,特别要做好面向困难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面向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其他社会保障服务。进一步发挥社区服务业在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中的渠道作用;强化对社区弱势群体的帮扶机制,进一步健全社区扶贫帮困体系。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28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近日,xx区民政局联合区人社局等相关区直部门成立调研课题组,深入到路街道、路街道、xx社区、楼社区、xx社区等3个街道以及10个社区,对社区工作现状、社区人员管理、社区办公设施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始终坚持把加强社区建设作为构建和谐基础工程,社区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截止目前,xx区共有11个街道,成立了151个社区居委会,其中127个纯居型社区居委会,23个单位型社区居委会(家委会),各社区均成立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常住人口约58万,流动人口约20余万,每个社区平均服务居民1500户、4100人。20xx年11月,xx区顺利推行了“村改居”工作,将8个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并划归到相关街道管辖。截止目前,全区共建设街道服务中心8个、社区服务中心60个,1000平米以上社区服务中心24个,占中心总数的35%,500平米以上共35个。先后打造了、等26个精品社区服务中心,其中19个通过了全市和谐示范社区验收,发挥了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xx区社区居委会委员职数按照每个社区3-5人,20xx户以下3人,20xx户以上5人标准配备;社工配备以社区服务对象为主要依据,按照每名社工服务500户居民标准配备。目前,全区共有社区工作者799名,其中委员455人,社工349人,平均年龄34.6岁,大专以上学历541人,新一届社区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合理,配置优化。

xx区的社区建设工作20xx年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20xx年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xx街道被评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路xx社区被评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20xx年路xx社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二、存在问题

通过实地走访一些社区,与社区干部、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发现重点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社区承担大量行政职能,工作任务繁重。

社区居委会本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居委会却成了政府的下属机构。长期以来,承担了大量行政职能工作,来自各个层面、各个部门,经常性的、临时性的工作难以计算。通过粗略统计,目前xx区社区居委会承担着诸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民政、社保、医保、再就业、计生、教育、综治、城管、卫生、文体、科普等80多项具体事务。按照居委会组织法的要求,社区居委会有宣传教育、文明创建、办理本居住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和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的职责。但实际工作中,居委会扮演的并不是一个协助者的角色,而更多的是直接的操作者。大多数情况是各职能部门及街道办事处直接将工作任务下派到社区,要求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代收费用、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特别是一些经济、房管、统计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则也交给居委会单独完成,无形中为社区增添了很大的压力。以xx区其中一个社区近一个月的工作为例,除需做好日常工作外,要入户填写近400户的非物业小区转准物业小区的问卷调查,填写100多份的禁烟调查,同时要做好城乡面貌提升,小区绿地认养的入户调查,并做好常态化的小广告清理以及居民纠纷的调解。而且还会有许多临时性的工作任务分配下来。目前xx区社区委员与社工每个社区最多有9个人,只有1名再就业协理员,为尽快完成各项任务,社区同志需要加班加点,很难完成工作任务。

通过调研分析,在日常工作中应由社区办理的工作主要有:失业证的办理及年审、社保补贴的审核与发放、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收缴,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代办、卫生费收缴、日常环境卫生治理、计生证的办理,人口系统的录入、低保的办理与审核、残疾证的办理、老龄困难补贴、各类救助、经济适用房的申报等;但社区承担的工作中有较大难度的有:开墙建店治理、境内经营商户安全生产、经济普查、住房状况调查、流入流出人口登记、拆违拆迁等情况统计及问卷调查。

同时,社区需要建立多种台帐,按照各个部门的布置,社区需建立的台帐有15项40多本。特别是这些台帐中,如党建、低保台帐、残疾人台帐、已婚育龄妇女台账等社区相对还好掌握,但流动人口台帐也需社区建立,由于暂住证的办理在派出所,社区并不能准确掌握,工作起来难度大,不能保证质量,类似这样的台帐应由派出所等职能负责。

此外,社区需要出具各类证明信、盖章的名目有20多种。按照工作职能,应由社区出具的证明信及盖章的有:社区居住证明信和不练功证明信2种。如果居民提供相关依据可以出具的有:亲属关系证明信、无工作单位的政审证明信、毕业生基础信息证明信、出租车年检证明信,结婚证遗失时夫妻关系证明信、家庭困难证明信。社区无法确认真实性、不能出具证明信及盖章的有:开墙破店办营业执照证明信、唯一住套住房证明信、卖房各项费用缴清证明信、住院证明信、身份证丢失、存单丢失及其它票据丢失证明信、法定继承人证明信、贷款资质诚信证明、保险公司投保车辆损坏程度证明、死亡证明等15种,这些主要集中在住建、银行、保险、公安、卫生等领域。这些不该由社区出具的证明信牵扯了社区大量的工作精力,使社区工作更加繁重,同时也承担着很大的法律责任。

(二)社区自治功能弱化,行政化倾向明显。

目前,许多部门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繁忙的行政和社会管理事务使社区居委会陷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致使社区居委会出现了“一多三少”的现象。即:居委会的工作多;居委会人员走街串户了解情况少;少数社区组织社区群众开展活动少;对社区民间组织培育指导、组织社区志愿服务少。由于工作量大,工作人员少,居委会无时间无精力为居民开展服务,导致了居委会无法真真正正渗透到社区居民的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自治组织的性质,淡化了居委会和居民的关系。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普遍反映现在是工作越来越多,可与居民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为杜绝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关部门应该尽快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方式和作风,切实尊重和保障居委会的自治地位,变管理社区为服务社区,变领导社区为指导社区。从居委会自身讲,目前我们在工作中明显存在着两种错位:一是角色错位。居委会工作人员在协助政府工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会把社区居委会也视作一级政务机关,把办理居委会日常事务视作为处理“政务”。这里就有一个角认知上的偏差,其实居委会工作人员本质上是大家推举出来,带领居民开展社区自治的服务者,而不是行政工作人员。二是思维方式错位。工作起来只是跟着相关政府部门亦步亦趋,而不懂得从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工作。正是这两种错位导致了一方面社区依附于政府,缺乏自治理念和自主精神,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一方面居民和居委会产生的距离感,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对基层管理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社区工作经费不足,不能满足社区工作需要

自20xx年以来,xx区按照当时社区居委会数量核定,每年安排社区工作经费200余万元,六年来一直未予增长。20xx年,区财政担负20万元作为“村改居后”新增社区工作经费。xx区社区工作经费标准为每1000户拨付1万元,增长1户增加11元,平均每个社区每年安排工作经费1.8万元。造成社区工作经费紧张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拨付的这区办公经费不能满足社区每年需支出需求。试举一例:xx区一个办公用房刚好达到300平方米,办公设施较为完备的社区居委会,每年的费用大约需要2.5万元左右,其中包括:电话费1500多元、打印、复印材料报表1000多元、报刊费20xx多元、日常非娱乐性活动经费3000多元、办公用品1000多元、水电费4000多元、各类活动器材、办公设施维修费4000多元。有关部门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5000多元。按社区内有100个楼门组长,每年每人给30元补贴要3000元。如果是社区用房面积大、管辖户数多、开展活动多的社区开销远不止于此。二是一些职能部门工作延伸到社区,但“费不随事转”,未对社区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很多时候社区协助职能部门工作,如宣传、调查等需要的费用还需要社区从自己的经费中自行担负。三是各种形式的考评、检查、达标升级活动,需准备相关书面材料,制做宣传单、展板等,除去其它日常办公开支,社区经费所剩无已,社区普遍反映事多钱少,运转困难。除以上原因外,个别街道办事处还存在占用社区工作经费的现象。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29

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xx社区不断加强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社区居民避灾自救能力和灾害应急管理水平,通过制定方案、紧急处置、及时救援等有条不紊的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一)领导高度重视,健全工作机构

xx社区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成立由社区党委副书记、中心主任冉宇峰担任组长,分管领导邓秋维副主任为副组长,各工作部部长、居委会书记主任为成员的防灾救灾领导小组,组织抗灾救灾、紧急救援、灾民转移安置等有关方面的工作,并制定相关的工作方案,确保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二)做好应急准备,确保及时救援

总结近年来防汛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结合社区实际,落实雨鞋54双、雨衣46件,铁锹25把,手电筒20把,抽水泵1台,救生衣20件等防汛物资和设备,并明确专人保管。同时,切实加强了应急队伍建设,强化了100多人组成的应急分队,并加强应急队伍拉练,确保将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强化隐患排查,防范监测到位。

对辖区化粪池、围墙、山坡、大树、危楼、老旧居民区等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拉网式排查,认真检查、登记、造册,及时安排人员排除隐患。对部分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区有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并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四)及时开展救援救济工作,及时安排部署居民的生活救助

灾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救援救济工作,及时安排部署居民的生活救助。8月18日在暴雨来临之后,xx社区组织近40人的应急队伍,认真做好白云公园门前积水处的值守工作。同时还组织机关干部和网格“一警两员”到各网格调查灾情;并做好受灾情况统计工作,及时将辖区内的受灾情况上报民政局。

(五)慰问受灾困难群众

在XX年新春前夕,xx社区服务中心为了表达社区对受灾居民的关心与关爱,对XX年因灾受到损失的群众141户发放每户200元救济金,共计28200元。

1、加强宣传。充分利用社区大厅led屏、一号一论坛、居委会黑板报、宣传资料等载体,重点开展火灾、房屋倒塌、地陷、地震等灾害、有毒气体泄露、爆炸、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及技能宣传教育,增强居民自救能力。

2、排查隐患。组织辖区居委会开展全面细致的灾害隐患排查,准确掌握社区的灾害隐患,制定和完善社区应急救助预案。

3、吸纳社区志愿者。动员每个家庭成员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中来,形成“人人都是志愿者”的大好局面。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30

一、村庄基本情况

〈一〉村庄概况。

我所任职的xx社区是由原大沟崖和库区移民村——红寨村合并而成的行政村,现有人口x人,耕地面积x亩,支柱农业为牌大蒜。村委位于村南段,是原小学校舍,占地7亩,东邻国道,北邻xx高速路口,南距镇政府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二〉村庄经济状况。

全村大部分青年人外出经商或打工,大部分群众仍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牌大蒜。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养殖业发展迅速,生猪、蛋鸡养殖基地初具规模,生猪存栏量头,蛋鸡存栏多只。

〈三〉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以及在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xx社区是集办公、医疗、文体活动、学前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社区。村两委办公室位于村庄南段,社区现代远程教育设施齐全,配置符合要求,达到"五防一配套"标准。整体来说,村庄建设距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还有距离。为此,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一项为重要的工作。

〈四〉精神文明建设状况。

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这样大好形式的感召下,xx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一些不健康、庸俗等低级不良思想在群众中仍然存在,如不得到及时的遏止,并将对良好的社会风气构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各项工作的重点之一。

〈五〉环境状况。

由于村庄养殖业较为发达,环境问题就显得比较严重,如何改善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一个很迫切需要要解决的工作。另外在农忙时节,秸杆还田工作也是极为严肃的工作,有少数的人致广大群众的长远利益而不顾,焚烧秸杆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仍有发生。为此,在以后工作中向人民群众大力宣传秸杆还田、保护环境的益处,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从根本上做好这项工作。为人发群众的长远利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重点关注问题

〈一〉农村需要怎样的人材

1、要有勇于奉献的精神。农村需要人才,但农村又不可能在短期内给予人才太大的回报,到农村要面对简陋的工作条件和艰苦的创业环境,没有勇于奉献精神的人难以在农村立足。

2、要有踏实肯干的作风。农村的发展不需要太多空中楼阁式的理论,需要脚踏实地的引路人。大学生下了村若不能做到理论联系际,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努力开拓进取,那么给农村带去的有额外的负担。

3、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农村工作的基调是复杂、艰苦、困难,工作的对象是相对信息不畅、思想理念陈旧的农民,若没有坚定的信仰和不移的信念,很容易成为农村这个战场上的"逃兵"。

4、要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大学生拥有的是广博的理论知识功底,但对于实践、对于农村的经验却基本为零。初入农村,若没有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那就像"往井里丢皮球",看似"下去了",其实却"浮着",很难真正融入农村。5、要扎实全面的能力。引导大学生进农村是因为农村需要信息、理念、技能,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全面的工作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农林、畜牧、栽培、兽医等曾经"冷门"专业的人才将会在农革大受欢迎。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通过调查,我发现村里有很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有的即使没出外打工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片空白,这对孩子成长、发展确实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儿童发展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1、家长对孩子学习介入过少

一方面,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因面,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这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遍偏低,与城市相比,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辅导相对要少了很多。

2、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

在走访中,发现孩子有了烦恼向家人倾诉的比例特别低。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已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有的父母在外,不在孩子身边,有的父母虽然在身边但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又因忙碌而无睱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行孩子在成长中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从三个方面看,第一从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村民们想了很多办法,有的开发了养殖项目,有的则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已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弃裕的经济支持。但在经济收入、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如何提高家庭经济能力。第二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家长整日忙于开发项目或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即使关注,也仅仅停留在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第三从农村学校教育来看,教育力量薄弱影响孩子成长。由于客观的家庭原因,孩子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约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致使孩子不能享受优质的教育。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问题

1、宣传引导工作不够深入,农民参保积极性有待提高。各村在推行新农医制度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尚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农民对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农医缺乏经验体会,与老的制度相模糊,对长期实施信心不足,导致部分农民参保积极民性不高,主动自愿参加的不多。2、审核结算流程仍显复杂,农民结报补偿手续有待进一步简化。由于制度实施时间较短,具体规定还不够完善,成熟地覆盖一个乡镇,乃至县市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尚未启动等原因,群众对审核结算的流程、服务尚需进一步简化和优化。

3、政策制度尚需完善,有些地区资金沉淀过多。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刚刚起步,对具体方案设置缺乏现成的经验,基测算相对保守等原因,制度中出现一些不够科学和合理的地方。突出地表现在部分乡镇资金沉淀过多,影响了制度的吸引力和群众的参保积极性。

4、监管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监管职能履行需要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管委会和基金监督委会责权不是十分明确,各地中虽已成立了相应组有明确规定,缺乏规范化运作,大都仍由政府部门直接承担,缺乏民主管理制度。新农医基织,但应承但哪些义务和权利没金收支和管理的审计监督,还没有形成规范的程序,对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运作的资金如何加强监督更缺乏依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金监管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四〉农村基层青年"散"的问题

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是社区青团工作的生命线,是团建工作的基础工程。然而就当前任职村xx社区基层团组织现关而言,存在着松散瘫痪,死气沉沉的不良景象。如何加强和健全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更有效的团结、凝聚和服务广大农村青年,真正发挥好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事关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随着经济社会的多样化发展,城乡差距的的拉大、行业分布不均衡、人员流动的加快和就业压力日趋明显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导致农村青年的走向也呈现出多方位发展的趋势。这也给农村共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如何更好的发挥农村基层力组织作用,切实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广大农村青年的根本利益,为农村青年建立一个"青年之家",xx社区共青团急需破解的一个难题。社区支部书记姜运红在我与同事李伟到村后的第一天,就向我们说了些村里的情况,同事李伟作职团支部书记,他指出让我配合李伟把团组织建设搞好。

〈五〉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目前,xx社区大部分青年人外出经商或打工,大部分人民群众仍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蓝浚"牌大蒜。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大部分村民都想尽快发家致富,但受制于各家各户自产自销,没有集中统一的集输市场,缺乏快捷、灵便的信息渠道,基本上处于"出不去,进不来"的局面。xx社区从事运输的已有15多户,村民于志宝告诉我说,他们虽同是一个村,但在业务上基本上没有联系,这样走向市场后,很容易被强势竞争对手在不经意间把抢手的货运拉过去。他希望我们大学生能想个法子把他们聚到一起,通过一种形式联系起来,这样xx社区的运输就能走的更远。

三、推进新农村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通过走访、召集村民大会、调查问卷等形式把不、汇显露的问题予以汇总,仔细考虑,细心研究,若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能从一定程度上扭转局面。

〈一〉当好孩子们心中贴心的"好老师"。就面对当前社区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如何改变?如可何提高?我认为一方面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让党员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这是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接通电视后经常显示在屏幕上一名话。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即为党员干部及群众提供政策法规,教育大纲、教学题材、市场信息等学习资源,帮助党员干部提高学习能力,指导村民科学致富。其中,里面也有很多很多教育方面的内容,在以后工作中,我会定期组织孩子及家长收看其内容,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建立博客,在沟通与交流中提高工作效率。下村工作开始,我就在新浪网上注册建立了一个博客,名字为:下乡日记。在这里,我记录下了自己工作的点点滴滴。除了能记录我的工作,它还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我和很多其它乡镇的村官,特别是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干部一起沟通交流村里的工作,从他们身上吸取更多的经验和方法,并且让自己的工作得到他们的指导,效果极佳。同时,利用周六周日,在孩子的手机号码在家庭教育报告会上公布,为村上的学生做义务村官教师,让自己成为孩子们心中贴心的"好老师"。我这个大学生村官与家长及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提高家长家教方法,引导孩子们多读书,营造书香乡村,促进村庄精神文明建设大发展。我的家庭教育讲座不仅要在我所在的尹庄开展,如果有可能,我还会把这个讲座开到其它村去,提高更多村民的家庭教育观念,并邀请其他村的到我所在的村上来,让其发挥专长为我村其他方面的发展积极做贡献。

二〉搞好新农合,服务广大村民。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在广阔中国大地上百分之八十是农民,农民的健康状况是很值得关注的。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为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我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署,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我镇初步确定立了"大病驻统筹、医疗救助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xx社区下步将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大学生好国家政策的宣讲员,加强对群从的宣传教育和解释工和。破除陈旧保守观念,解放思想,在社区大兴"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文明新风,引导农村群众用科学的方法治疗硬件设备。特别是对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等弱势群体对象参加新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出资部分由医疗的个人出资部分由医疗救助基金给予补助。

三〉抓好社区团组织建设,增强团组织吸引和凝聚力。建立健立全村级团支部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度,规范村级团支部日常工作,改变有办公室无人员的情况,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注重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符合广大青年的兴趣,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的凝聚力,深入调查了解本村团员青年情况,重新统重要的发挥受过高等教育的能力,头脑活跃,朝气蓬勃,神野开阔,接受新事物速度快,倡导文明风尚、培育新型农民等主题,有效结合本村实际,通过专有电话、专用电子邮箱、qq联系群等广受青年喜爱的联系方式,畅通交流渠道,虚心听取广大青年对团活动的意见和要求,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加强团支部和普通团员的联系与互动,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活动计划,并深入地开展了学习__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编写印发了《宣讲快报》、新农村建设问答、法制科普宣传以及新农民大讲堂等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团组织的凝聚力的战斗力。在搞好社区力组织建设的同时,引导党员当先锋,"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家村的先锋模范作用入手,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所以,我要积极团结党员干部,和他们一起搞好建设,同时,要积极引导有志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壮大党员队伍。鼓励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尹庄物质文明与精神一起大发展。

〈四〉建立运输协会,拉动经济增长。x年xx月xx日,运输协会在社区文化大院成立,根本宗旨是: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镇党委、政府经济发展战略指导,协助政府在行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会员提供服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保障行业公平竞争,沟通会员与政府、社会的联系,促进本村运输业的经济发展。另外由我与同事李伟设计了运输协会标识。下一步将成立养猪协会,林木协会等,村民自由入会,自愿退会,通过各种协会的建立与服务,拉动经济。另外,发挥网络平台的作,让农民足不出户尝甜头。利用好xx镇大学生qq群,让农民牌大蒜的实物图片传到qq空间里,这样每位大学生都可以通过中国农产品交易网等农资销售买卖网站利用那张发布信息,这比花钱做广告收到的效益来得快,立竿见影。真情洒,丹心一片报乡亲。通过我镇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到村宣讲__届三中全会精神活动相结合,今后将在工作的同时继续开展调研活动,把社区和各种问题摸透。今后时刻牢记"学悟干"三字原则,以朝气勇气灵气,凭信心决心恒心,在乡村路上走好每一步,为我县新农村建设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31

根据市委的部署,在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经过深入思考,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了一些粗浅认识。

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是丰富社区建设内涵、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手段。

二、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

(二)现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政策。我市自1998年起,先后出台了《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方案》、《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办法》、《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标准》和《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管理制度》,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三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设置、统一标准、统一验收发证。同时,把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20xx年8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市卫生局、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市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市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意见》及《市城市社区卫生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明确了财政补助政策,逐步构建起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政策体系框架。

(三)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近年来,特别是20xx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机构队伍建设,到目前,市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有工作人员197人,其中经过全科培训的医护人员120人。去年,我市组织40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75名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参加了全省首批社区技术骨干培训。20xx年内我市将完成社区卫生机构技术骨干省级培训,组织开展医护人员市级培训,并采取“下来一批、培养一批、返聘一批、引进一批”的方式,改善社区卫生队伍结构和素质。

(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配备情况。从面上看,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困难。市区4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有20个服务站没有业务用房,靠租房开展工作,占47%,年租金总额60多万元;有21个服务站房屋为自有,有1个为政府提供用房;有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面积少于150平方米,占到40%;还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用房位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工作条件较差。二是设备装备配置也不齐全。基本医疗设备齐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有19处,占45。2%;约有5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缺少心电、B超等小型医疗仪器和设备,一些常规检查往往因为设备不全而无法进行;缺少开展预防保健、康复理疗、健康教育等设备,难以组织有效的疾病监测和健康干预促进等活动。三是信息化程度比较低,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化服务和管理平台。

(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要求,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建设,去年以来,又对重点建设的10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统一视觉系统”:即统一门面、科室牌、人员工作牌等标识,统一员服装、被褥、药品柜、出诊箱等用品,统一门诊处方、健康档案、健康处方等文书。制定了《市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意见》,推动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20xx年全市共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26万余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推行收费标准公开,取消了挂号手续和收费,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得到逐步提升。

三、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单一。按照国家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内容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应当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这一功能定位,囊括了解决居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多方面问题。但目前我市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有收入的医疗工作比较重视,没有收入的工作开展得较少,普遍是以药养医、重医轻防,其它功能只是部分到位或没有到位。计划免疫工作基本能够完成,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延伸功能发挥得不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服务观念比较陈旧,未能真正做到深入社区、深入家庭,围绕居民的健康需求拓宽服务领域,“六位一体”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防病功能未能很好落实。

2、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素质不高、人才匮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包括全科医生、全科护士、预防保健医生、康复医生等,但目前我市多数社区卫生服务站往往只有1—2名医生和1—2名护士,约5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不能提供24小时服务。尤为突出的是全科医生缺乏,不能满足开办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需求。全科医疗是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和核心,全科医生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按每名全科医师服务5000名居民的低限标准计算,市区至少需要124名全科医师。而现实情况是,197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中,接受过全科培训的医师,不到社区医生需求数的一半。而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多数由医院下派或招聘,本身并非全科医生,相当一部分社区医生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大多只有中专或大专学历,医学基础知识较差,业务素质偏低,无法独立负责预防保健和疾病诊疗等多方面工作。

3、医保政策不配套。市政府文件出台后,但医保配套政策仍未出台,不能很好地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和老年病,家庭病床及康复治疗等服务项目也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致使不少康复期病人、慢性病病人、恢复期病人等,受政策性限制,只能放弃在社区治疗或滞留于大医院。居民到社区卫生机构与到大医院就医,报销比例没有差别,患者更愿意到牌子响、级别高、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医院,难以达到把基本医疗服务从大医院分流出来的目标。以20xx年为例,市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万人次,出诊服务万人次,仅占门诊总量的,远未达到要求。

4、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尚需完善。硬件建设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由于缺少资金支持,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基础设施薄弱。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紧张,医疗设施设备配备很不齐全,影响了医疗业务的开展和服务功能的拓展。20xx年,全市社区卫生机构门急诊万人次,门诊人次费用元,仅为大医院的1/3。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理顺管理体制,培育有序竞争的服务市场。认真落实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实行机构管理一体化。坚持属地管理,辖区卫生行政部门要统一规划设置,科学管理,不断健全包括基础设施、基本设备、人员配备、服务流程、价格管理等社区卫生服务标准体系,建立以群众满意为核心的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要坚持举办主体多元化,打破所有制限制,通过基层医疗机构整体转型、大中型医疗机构举办、个体医疗机构参与等形式,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公开招标,择优准入,严格考核,动态管理,为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活力和效率提供体制性保障。要坚持卫生服务规范化。尽快使社区服务机构统一标识、统一工作职责和制度、统一操作规范、统一服务流程、统一上岗培训、统一收费标准等。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作互动机制,确保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落实到位。

(二)完善补偿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的财力支撑体系。20xx年《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同年,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要求,区级和设区的市级政府承担社区卫生服务补助的主要责任。结合现阶段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建议政府设立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可采取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式,适当补贴,不足部分暂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医疗收入等弥补,以后随着政府财力增长逐步提高补助标准。现阶段可按服务人口(以常住人口计)年人均补助15元,市区两级财政按1:2比例分担。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资金。按照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20万元和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万元标准,统一配备基本设备,统一实行政府采购,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退出时,需将政府出资购买的设施设备交与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资金。对经岗位培训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每人给予适当补助。

(三)落实配套措施,营造部门联动的政策扶持环境。一是落实规划建设政策。在城市新建和改建居民区中,社区卫生服务设施要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二是完善医保政策。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管理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将诊断明确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家庭病床、术后康复等项目纳入医保统筹支付范围。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费用,个人自付比例应明显低于二级医院就诊自付比例,引导参保人员更方便、更合理、更有效地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三是探索建立严格的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卫生行政部门和门应制定统一的转诊条件、程序和监督管理办法,推行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点协作,资源共享、利益和风险共担,逐步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二级以上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实施“四个一”工程,即下来一批,组织二级以上医院、预防保健机构等中级以上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返聘一批,返聘专业适宜、业务水平较高、身体状况较好、愿意到社区发挥余热的退休医生到社区服务;培养一批,制定完善社区医护人员培训规划,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引进一批,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卫生技术人员进社区工作。

2024年社区调研报告 篇32

沂堂镇以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工作为契机,走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是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新要求,对推动沂堂镇新型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培养锻炼机关干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性、方向性和基础性的工作,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实现集约节约发展的有效载体。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能够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健全社区规章制度、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以点带面,推进基层但组织资源共享、互促互赢、加快推进全区城乡社会一体化进程。

区域规划以来、沂堂镇党委、政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以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的总体要求,高点定位、创新实践,科学规划、多元投入,示范带动、统筹推进,健全组织,党建先行,社区建设实现了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然而对于在社区建设中,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社区建设相对滞后、经验不足,工作机制缺少合力,公共服务资源普遍匮乏等诸多问题。为此,镇党委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把这次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作为农村社区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明确了围绕农村社区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工作目标、任务要求,下大气力抓了农村社区发展规划,基层组织创先争优等工作。形成以“上级帮扶、共同建设、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乡村实施”的良好格局,使全镇农村社区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沂堂镇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沂堂镇辖5个工作区,32个行政村,4.5万人,6.3万亩耕地,总面积75平方公里。按照“中心村”社区建设模式,准备搭建一个区域化、开放式、社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坚持“方便群众,便于管理、共驻共建、资源共享、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则,对农村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整合。全镇计划建设大兴屯、麒麟、迷龙、台井、柳庄和沂堂6个社区,区委共派出12名机关干部分别到上述6个社区中到村任职。为此沂堂镇党委、政府:

(一)是成立组织,强化领导。

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有关工作,涉及基层党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有力保障了工作稳步推进。抽组专人,对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组织建设等诸多问题进行广泛调研,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规划论证,积极探索新路子,解决新问题。为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打下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是深入考察,坚定信心。

组织任职干部、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工作区总支书记、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到先进县区、兄弟街道学习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经验和做法。通过考察学习,使大家认识到农村社区建设是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节约土地资源、加快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着极大帮助,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工作的信心。

(三)是立足实际,明确目标。

在对辖区32个行政村进行调查摸底、综合分析,结合实际,按照先易后难、示范带动的原则,今年确定了麒麟山、大兴屯为试点,率先启动农村社区建设。现在基本完成了麒麟社区的拟建选址、搬迁、规划、勘探、协议的整理工作。

(四)是组织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全镇利用广播、标语、宣传栏、村务公开栏、远教平台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的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好处,消除部分群众的顾虑思想,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社区组织建设中的主要做法

(一)深入基层,认真开展调研。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求完善、三年上台阶”的总体目标,围绕“科学发展、加快全面提升”的主题,本着服务效率最高、居民受益最大的原则,大力开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群众最需要、最迫切、最直接的问题作为社区为民服务的切入点。

(二)加强对社区自治组织、民间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的领导和扶持,形成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

(三)探索建立以社区工作者为骨干,以社会广泛参与为基础,以单位帮扶为补充的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到村任职机关干部作用,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不断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推进力度。

三、存在的问题

全镇行政村多、分布不均匀、村情民意复杂,各村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些都制约了农村社区建设发展。

(一)是个别干部群众思想上认识不足。很多干部群众不了解社区的意义和作用,不能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建设农村社区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村干部担心在以中心村为模式的社区建设中,村的数量将少,村级班子也会受到影响,自己的村干部身份将会大打折扣,群众有故土难离的思想、不愿意到外庄生活,认识上存在误区和思想顾虑。对推行农村社区建设达到全覆盖难度很大。

(二)是社区建设资金筹集难度大。由于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社区建设的基础差,部分干部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等靠要”的想法,不积极寻求农村社区建设内在动力,因此,农村社区建设的后劲不足。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头绪多、投资大,仅仅依靠镇、村财政投入远远不够,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适合农村社区建设的融资渠道,社区建设资金难以得到保障,势必会影响工作进程。

(三)建设土地少、标准低、档次低。近几年,农村建房存在向外发展、形成“空心村”的现状,造成了发展土地少,选址困难。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处在起步阶段,其运行机制还在探索之中,新建的部分社区只有办公场所,没有其它配套设施,服务功能单一,达不到综合性服务的`要求,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不够。

(四)是群众参与社区活动不够广泛。社区中能够真正满足老人需要的活动和服务较少,居民技能培训,以及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及文体娱乐活动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较少。

四、下一步的规划和打算

(一)以人为本,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在中心村建设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综合服务中心,可利用现有中心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适当改造整合建设,有条件的地方,重新规划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设置,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人口聚居、交通状况、历史传统等特点,做到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服务。形成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各类专项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生产生活、医疗卫生、文体教育、计划生育、民间纠纷调解、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区警务等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农村社区的保障和服务水平。

(三)坚持民主,不断促进农村社区村民自治建设。以“四民主一考核”为具体工作方法,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制度;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调动社区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社区村民自治建设的热情,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

(四)建设党建阵地,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为村民提供固定的党建阵地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农村文化大院、远程教育、电视专栏等渠道,开展对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将村级党建阵地做大做强。组织创建和谐村镇、和谐家庭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农民参与社区的意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从思想上、行为上达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生活层次,使城乡一体化的理念得到实现。

(五)加大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社区人居环境。以“五化”为主要内容,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和村容村貌,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社区存在的“脏、乱、差”问题。

(六)建设平安社区,加强农村社区治安建设。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农村社区平安建设中的作用,建设一支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素质过硬的队伍,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增强农民群众的安全感,建设良好的社区治安秩序和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

五、几点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农村社区基础建设。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建议上级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给予支持和扶持力度。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区环境,为农村社区建设注入活力,努力建立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二)加强阵地建设,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建议上级部门进一步加大机关干部进社区任职的力度,引进工作人员扶持工资等待遇,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加大农村社区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落实有利于引导、吸引文教、卫生、教育科技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的政策和措施,全面提升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农村社区党建阵地、文化阵地建设,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加强党的建设,陶冶村民情操,和谐邻里关系,繁荣社区文化,营造文明向上的新风尚。

总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具体帮助下,以这次机关干部到村任职为契机走出农村社区党建的新路子,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科学谋划、群策群力,认真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向区委、区政府,向广大的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