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推荐33篇】》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通用33篇)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1
一、专业技术简介
法律文秘专业是按照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文件精神和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立足政法,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实行理论与实践并重,学历教育为主兼顾职业证书教育,强调学生能力与素质养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辽宁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职业能力、掌握一定法律知识的文秘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该专业是20xx年辽宁省唯一申报成功的司法文秘类专业。并于20xx年按照教育部专业名称改革要求更名为法律文秘专业。
法律文秘专业作为我院首批申报成功的高职专业,自20xx年设立以来根据社会对法律文秘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和就业岗位(群)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内涵,并充分收集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专业培养目标的信息反馈,建立了毕业生跟踪调查计划。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先后4次组织相关教师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模块作了重大调整,使之能够充分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不断健全的法制社会对法律文秘专业人才的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要求。通过专业内部完善,使专业始终在学院专业招生、就业方面保持着较高水平。并于20xx年通过院级示范专业立项审批。
二、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于1948年,近60年里为新中国的政法系统培养了大批的领导干部,被誉为辽宁政法系统的“黄埔军校”。学院的毕业生资源为本专业的设置及优化提供了大量翔实可信的人才需求数据,成为本专业找准定位、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规律的人脉基础。
据多次调研反馈,社会对文员特别是法律文员需求量巨大。形成对此类人员大量需求的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外经贸活动频繁,客观上造成了纠纷的增多;同时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加快,人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各级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的业务量不断增加,日常性事务和记录性工作日益增多。以沈阳市各基层人民法院为例,书记员基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经公务员考试合格而录用的正式书记员,这类人员属于法院正式工作人员,约占目前法院全部书记员的40%,工作满一定年限且通过司法考试的可晋升为助理审判员;聘用制书记员约占到书记员总数的60%,在聘用制书记员里,多为职高或大专中文、计算机、法律等专业毕业生,多数没有受过法律尤其是法律文书、司法笔录、卷宗整理等专业训练,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适应工作,而且在制作笔录、打印判决及送达签收等方面出错率较高。难以适应人民法院工作制度化、正规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等社会法律服务机构纷纷建立,能够承担一定接待、记录、档案管理工作的办公室管理人员、律师(文字)助理等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应用型法律文秘实用人才供求矛盾突出。
20xx年,学院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决定申办法律文秘专业。同年,本专业完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设计,成功获得了教育管理部门的批准并正式开始招生。
首届法律文秘专业招生、教学、就业的良好效果促使我们坚定了办好法律文秘专业的信心。在总结办学经验和跟踪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充分论证了法律文员工作所必需的素质能力,确定了以文秘工作技能作为核心技能、以法律知识作为理论铺垫、以实际职业能力作为培养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法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发展走上了健康有序的轨道。20xx年,本专业被列入学院院级示范专业建设计划。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2
[摘要]本文探讨分析了目前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和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关系,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提供专业调研和准确定位。
[关键词]人才需求 教育改革 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为使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缩小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距离,培养优质的人力资源,我们积极深入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调研,研究企业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之间的关系,为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专业调研和准确定位。
1.调研内容。(1)调研目前企业人才学历层次和比例的基本情况。(2)调研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人才规格内涵的介定情况。
2.调研方法:调研组以座谈、数据统计、下发问卷等形式,对企业员工的学历结构及比例、专业人才比例、企业用工需求、合作办学等情况进行调研,听取企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企业用人需求现状分析
1.学历结构和比例分析。根据对某大型国有企业1700多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可以得知其学历结构。在企业的技术工人中,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所占的比例接近40%,成为企业技术工人的主体。职业学校学生除了能从事该企业基本组装等工种外,在专业技术岗位、基层管理岗位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专业技能等级及对应的比例分析。根据对1700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可知人员根据从事的岗位不同,其职业资格证书一般分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技术等级证书两种。
企业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具有三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其中高级占21%,中级占46%,初级占22%,无技术资格占11%。企业技术工人持有五个级别的技术等级证书,不同等级对应的比例如下,初级以下占72%、中级占14%、高级占10%、技师占3%、高级技师占1%,从初级到高级技师的比例呈金字塔型分布。目前企业的技术工人中,技术等级比例不够合理,初级及以下比例过大。
3.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与专业工种分析。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要不断更新、不断升级,需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先进的生产设备,这一切促使企业必须拥有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但职业学校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要有差距,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同时,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接程度还远远不够,部分企业急需专业工种有机械加工、农药化工、仪器仪表、锅炉、铸造、焊接、食品加工、话务员和营业员等,无论在质量与数量上职业学校都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三、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挑战
1.企业技术工人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调查显示我市企业技术工人的比例结构以初、中、高排列为74:16:10,按照国家要求的20:50:30的比例结构,企业技能型人才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人数量严重不足,无证人员占技术工人总数的52%。企业员工缺乏现代企业所必须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知识,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职业学校在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等方面有很大的办学空间,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2.企业需求的专业工种和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错位。因为职业学校专业制约和市场用工需求有偏差,导致学生的`就业率并不是很高。一部分中职学校并没有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不受企业的欢迎,造成招生与就业两大难。而企业却因缺少优秀的技术工人,制约着自身发展,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3.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和企业的实际员工素质有差距。企业对员工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工作标准要求较高,但在部分就业的中职生的身上还存在着职业道德教育欠缺,敬业精神不强,责任心较差,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这就需要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教学改革上进一步深化。
4.校企合作关系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在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受调查企业中管理岗位的领导往往说不出我市各职业学校的特色或品牌专业,对于曾合作过的学校也只能说出与之合作的几个专业。根据国务院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提高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之路。职业学校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招生就业,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生产实践,都需要与企业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四、对推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规范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大力加强校企专业对接。学校要坚定不移的走校企合作之路。一方面学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把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使学校的专业与当地产业结构相吻合。在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上,力求做到“设置一个专业,培养一类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积极为企业员工开展培训,针对企业特点,制定培训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在职职工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按企业需求实现校企联合,松散型、紧密型、合一型均可。
2.塑造高素质、重技能的劳动者,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学校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劳动态度。以就业为导向,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塑造学生职业形象的基础,以公益劳动为塑造学生职业素养突破点,缩短毕业生适应企业工作的时间,使毕业生尽快地进入职业角色。
3.加强职业学校教师深入到企业进行自身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和锻炼,通过零距离接触企业,亲身参加生产劳动,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提高对教学的指导性。同时,邀请企业专家深入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探索和建立按企业用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在确定市场需求的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实习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各方面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适应新型职业学校课程的教学要求,为培养企业需求的优质人才。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3
摘要:调查现实,成人受到学历方面的压力较大,有较强的进行学历教育的意识,成人学历教育有着比较广阔的市场。但办学单位在信息沟通、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以及学员期望提高的能力方面与成人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希望本次调查可以为改进教学提供支持材料。
关键词:成人学历教育;教育需求调查
常州广播电视大学于1999年秋开始正式实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工作,从事了成人本、专科的学历教育,目前开放教育学生已经接近4000人。本次调查主要以常州电大开放学员为对象,结合从事成人学历教育的兄弟院校和人才交流市场的实地访问。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0余份,收回612份,其中有效问卷464份。通过调查分析,以弄清楚成人学员对学历教育的需要,为改进教学提供支持材料。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的形式,将成人学历教育涉及的问题被访者所认为的重要程度分为「非常大程度」5分、「较大程度」4分、「一般程度」3分、「较小程度」2分、「非常小程度」1分,以及「不适用」0分。
1主要调查结论
成人教育的主要需求:
(1)学历的意识较强。从调查来看,有70%的受访者感受到学历方面带来的压力。有85%以上的.受访者想接受成人教育,其中已经接受过成人教育的占70%,从职业分类来看,企业业务人员想要参与学历教育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企业管理人员、个体户。
(2)学历教育的目的以职业升迁和转换工作最显著。在七个备选项目:职业升迁、获得高收入、提高能力、增加知识、职业或工作需要、转换工作、开拓人际交往中,以职业升迁的得分最高,为3.76分,其次为转换工作,为3.04分。从职业分类来看,管理人员和部分企业业务人员倾向于升迁,商业从业人员和另部分企业业务人员比较倾向于转换工作,而个体户人群因没有这方面的压力,选择提高能力、学习知识的目的为多。
(3)对通过学历教育提高方法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期望较其他多,分别为3.93和3.83。在这一点上各职业人群的选择较类似,同时管理人员对提高于社会能力的要求较其他职业人群稍多。
(4)参加成人学历教育的学习的各种阻碍对学习者的影响力表现的比较平均。个人时间不足,精力有限;信息不了解、缺乏相关指导;教育方式不适合;以及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费用太高这几个栏目的得分均在3.20到3.64之间。其相比较而言,教育方式不适合和信息不了解、缺乏相关指导的影响更为明显。
(5)适应的教学方式的倾向于网络学习、课堂典型性案例教学及研讨和讲座。其分值分别为3.17,3.13,2.94。管理类人员更倾向于讲座法,企业业务人员对网络学习的热情较其他人群都高。
(6)评价方式上倾向于论文或课程设计、社会调查的分值为3.38和3.24。选择以国家有关资格认证考试的作为评价方式的分值较低,只有1.96。
(7)在影响选择就读学校的因素时,招生学校现场散发的宣传资料和亲朋好友的介绍得分最高,分别为3.56和3.48,招生学校刊登的电视与报考广告得分几乎相同,分别是2.37和2.32。
(8)学历教育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调查结果看,已经接受过学历教育的成人对效果评价的平均得分在2.84分,未能达到中值。近60%左右成人认为已接受过的学历教育对自己影响程度“较小”和“非常小”。从职业分类来看,管理人员认为已有的学历教育对自己影响程度“较大”的较其他人群高。
2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1)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应作相应调整。学历教育历时长,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学习内容的时效性方面就稍显薄弱,课程内容应加强更新。成人在适应的教学方式上倾向于网络学习、课堂典型性案例教学及研讨,表现出来强烈的开放特征。鉴于学历教育成人的学习目的很明确,也很现实;成人的生活较为繁忙,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灵活性;他们的感知能力、机械记忆能力、想像能力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下降,但其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他们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较强的独立自主性和自我调控力,并且个体差异性较大。这些特点为成人适应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学历教育提供了可性,同时办学机构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个特征。
(2)期望的评价方式和效果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被访者倾向于论文或课程设计、社会调查作为学习评价的方式,与目前成人学历教育中以考试形式为主的评价方式有较大差异。鉴于学历教育强烈的目的性,结合国家有关资格认证考试的特点,不适合采用国家有关资格认证考试作为普遍的评价标准,但可以将拥有某些资格认证证书替代相关课程学习,还可以将一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家有关资格认证考试的内容相结合,以有利于学员。
从样本总体来看,认为成人学历教育对自己影响程度“非常大”和“较大”的不足20%。同时在学习效果方面还应在在提高学员的方法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等作出努力。
(3)要帮助成人学历教育的受教育者减少学习障碍。调查显示,个人时间不足,精力有限;信息不了解、缺乏相关指导;教育方式不适合;以及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费用太高这几方面对成人参加学历教育都有一定的限制。特别是教育方式不适合和信息不了解、缺乏相关指导的影响更为明显。针对成人的这些障碍,应该为其创设有利于学习的宽松环境,特别是在信息传递和学习时间的选择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4)学校应加强市场开拓。进行成人学历教育的学校很多,而学员对各类学校了解不多,从调查中可以了解到招生学校现场散发的宣传资料在被访者选择就读学校时,影响程度达到了3.56分,在中上水平,甚至比亲朋好友的介绍分值还要高,亲朋好友的的推荐成功率高,但推广面窄。另外电视与报刊广告也对被访者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可以增加一些市场推广的策略,重点是提高学校知名度,增加社会对学校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林秉贤:《社会心理学》[M].群众出版社,1990.
[2]潘愚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3]张桂香,王传永.成人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J].中国成人教育,20xx,(8):46-47.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4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20xx年3月,我系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二、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高校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例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到20xx年,我国需要高级计算机人才6万人,中级计算机人才28万人,初级计算机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5
第一部分前言
大学生这个朝气蓬勃的群体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而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内各所高校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基于此,为了准确把握大学生创业现状,有针对性地做好鼓励大学生创业工作,大学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和储备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和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号召,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关于探究大学生创业意向及需求的调查。学子对于创业持怎样的态度?又有多少人已经先人一步进行了创业?创业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他们需要学校提供何种支持?带着这些疑问,调查人员展开了此次调研工作。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1、概念: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
2、现状:从XX年起,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者也不断增加。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占到在校生的近5%,而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数量所占的比重则更大。大学生创业意向与社会环境、学校氛围息息相关,也与自身的创业意识密不可分。
二、研究目标
此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及需求的调研及访谈,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需求状况,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进而响应我国科学技术部《关于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相关文件要求,并由学校相关部门依此来制定支持我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及制度,以积极引导山大科技园威海分区所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工作。
三、研究方法
一次调查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的制定。为了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全面性,调查人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我校12个学院和马克思主义教学部级级在校本科生级、级研究生。
调研采取系统抽样与(20xx信访工作调研报告)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我校十二个学院的人数比例分配问卷。在每个学院随机选取专业,在选定的专业中随机选择班级,并且使男女人数比例为1:1,保证了调研的科学性。
四、问卷基本情况
按照我校十二个学院的人数比例情况,共打印650份问卷,实际发放634份,实际收回614。其中,商学院发放189份问卷,实际收回187份问卷,缺失2份,废掉6份;法学院发放49份问卷,实际收回44份问卷,缺失5份;新闻传播学院发放51份问卷,实际收回48份问卷,缺失3份;翻译学院发放33份问卷,实际收回30份问卷,缺失3份;韩国学院发放31份问卷,实际收回30份问卷,缺失1份;艺术学院发放26份问卷,实际收回26份问卷,缺失0份;数学与统计学院发放44份问卷,实际收回44份问卷,缺失0份,废掉9份;空间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发放45份问卷,实际收回43份问卷,缺失2份;海洋学院发放52份问卷,实际收回50份问卷,缺失2份;信息工程学院发放41份问卷,实际收回41份问卷,缺失0份;机电工程学院发放51份问卷,实际收回51份问卷,缺失0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放19份问卷,实际收回19份问卷,缺失0份;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发放1份,实际收回1份,缺失0份;其中,因不明原因缺失两份。
第二部分本次调研需要显示的几个核心问题
一、描述现象
1、我校学生对创业的了解,他们的创业意向,以及现在所处的状态。即是已经开始创业,还是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创业。
2、性别与创业意向之间的联系。
3、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6
国内手机市场愈发愈热,中国大陆市场是每个厂商必争的一块肥肉,品牌众多。华为、一加手机、魅族、中兴、小米、oppo等等....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每个人手机需求各有不同,购买倾向比如:外观、配置、价格、品牌认知度、线下服务售后保障、购机福利等等.... 消费者对手机有哪些需求呢? 消费者对外观的需求
1、无边框:无边框手机显示屏的左右两侧已看不到黑边,屏幕看上去是悬浮于机身之上的,产品整体几乎达到了无边框的效果,这将给用户带来更加惊艳的视觉效果,反之,大黑边边框使人看起来极不舒服,视觉效果达不到更好的效果。
消费者对配置的需求
2、配置:如今各大厂家拼配置,以小米,魅族为例,运行内存达到夸张的4RAM。安卓生态系统频繁更新,如今已经到Android7.0,处理器以高通为例,高通骁龙820是目前手机行业最强的处理器之一,手机外屏普遍采用康宁大猩猩玻璃,内屏分辨率目前达到2k影院级的分辨率。消费者对处理器,UI设计,运行内存,分辨率,以及搭载的功能(nfc、ATM支付2k屏幕等等)
消费者对价格的需求
3、价格:价格是很多人的考虑原因,每个人的承受范围能力不一,举例:魅族MAX定价2499、华为mate系列定价3699、小米定价20xx出头。当然手机也有高中低端,自然而言价格偏差,配置偏差。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机。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4、品牌认知度;众所周知国产厂商,当属华为最大牌,世界五百强第129位,以 通讯行业起家,国内大部分基站属于华为,(还有一些是中兴的),一家手机品牌认知度高自然而然购买几率大,小米主打便宜高配,这两年看来已经不管用,小米缺乏创新,除了MIUI实在拿不出什么来抗衡,魅族品牌在年轻消费者中认知度颇高,但是这两年缺乏资金导致停滞。所以说,一家厂商的品牌度好,自然而然消费者愿意信任你,购买你的产品。
5、消费者对线下服务售后的需求
现在各大厂商推出一个意外碎屏险吸引消费者,在一线二线城市大力建设线下体验店、售后服务。让大家有更好的体验和良好的售后保障。
国人最注重的国产手机有自己的特色,各大厂家需要创新,尝试自己做自己的系统,提高用户体验,创造国人使用手机的体验标准,切勿以硬件和假的“黑科技”忽悠劳苦大众。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7
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119°2′-119°52′,北纬34°11′-34°38′。国土面积154.273千公顷,辖13个乡镇,302个行政村,人口100.26万。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特色农业主要有伊山镇的西瓜、陡沟乡的芦蒿以及现代农业园区刚刚建成万亩蓝莓基地等。夏玉米主要集中在图河乡和南岗乡,现有一个国家级和一个省级万亩创建基地。县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南北气候过渡带和海陆过渡带,属亚热带北缘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台风、暴雨、雷电、干旱、大风、高温、暴雪、低温冰冻、冰雹、龙卷、大雾等都有发生,其中发生频率较高的有暴雨、干旱、雷电、低温冻害、高温、大风,常常造成严重的气象灾害。作为农业大县,对气象灾害的影响十分敏感,现代农业生产和气象条件依存关系愈来愈密切。同时,随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公众对气象服务工作从服务的具体内容到服务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气象事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服务。同时,为更好地贯彻《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xx年)》、《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等文件精神,加强全县“三农”服务专项工作,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的针对性,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组织做好“三农”服务专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县实际情况,县气象局近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三农”服务专项调研,重点了解和掌握“三农”气象服务的迫切需求,以改进和完善气象服务工作。
一、调查方法及步骤
气象服务需求调查以面对面的现场提问式、书面和座谈会形式进行,主要了解被调查对象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需求、需要服务产品和手段、气象科普服务形式、建议和意见等。全面、科学地反映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同时反映广大群众对气象服务的具体要求。调查时间为4月10日~4月16日,调查对象为涉农部门工作人员和生产一线的普通农民、特色农业大户和养殖户,共发放气象服务需求问卷调查表302份,回收302份,回收率为100%,座谈会调查1次,面对面现场调研10次,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按指标体系进行分类整理和相关的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对新时期做好“三农”气象服务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主要有:
(一)农村气象服务需求有了新的变化。相对来说,过去的农业结构单一,气象服务需求简单。农业结构调整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对气象服务和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产品种类要求更多。今后一段时间内,除了常规预报外,天气实况、生活健康指数、出行天气参考、农事气象分析的需求等将显得迫切;预报要求更加精细化,由于农业新技术的运用,不仅从时间上,而且从空间上也要求预报要素尽量精细,要求降雨落区、量级等都要准确;产品的个性化要求,不仅需要提供预报,而且需要进行分析,并提供具体的防范措施;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还需要提供各种农业气候论证、评价。这些服务需求,仍然不能直接到达农民的手中。
(二)气象灾害防御服务措施缺乏。近年来,政府制定了很多方面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但是应对农村气象灾害的措施不多。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抵御气象灾害风险,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响应及时的可行性较强的规划和预案。一旦发生气象灾害,多数农民只能望天兴叹。
(三)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相对落后。过去由于需求简单,预报准确率不高,气象信息的发布主要通过广播电视、96121声讯电话定时发布。近几年,在农用天气预报上也做了许多尝试,但针对性、实用性还不强,不能及时向基层农民传递。因此,如何最好最快的将实用的气象信息及时的传递到广大农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民手中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农村气象科普率不高。多年来,我们通过3.23世界气象日、科普周、三下乡等活动,开展气象科普活动,但活动的地点大多集中在县城、集镇,覆盖面有限,绝大多数农民不能直接接受气象科普教育,急切要求气象科普进村入户。
三、“三农”工作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通过调研和分析,就气象服务工作而言,我县农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粮食高产稳产意义重大,要求气象预报精细、准确。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栽培方式由粗放型、零散型向精细化集约化不断转变。虽然粮食耕地面积减少,但是粮食高产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气象部门做好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评估工作,提供精细而准确的农业气象服务,确保农业高产稳产。
2.设施农业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气象服务需求迫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开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的气象应用服务,以满足作物引种、区划等所取专业气象的需要,为农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提供及时的气象保障服务。
3.农村气象信息发布体系急需完善。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甚至比较偏僻,农民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仍然较少。切实做好为百姓的气象服务,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气象信息发布体系,提高气象信息覆盖率,使广大农民最方便地获得气象服务信息。
四、我县农村气象服务工作措施和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气象部门为农村的服务措施主要是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现代化设备和技术优势,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依托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的能力;依托社会的电视和通讯科技发展能力和现代通讯技术,把针对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实用气象信息无缝隙的及时送到农民的手中,帮助广大农民防灾减灾。
2.着力加强农业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农业气候年景预测和预估技术研究,积极支持针对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气象服务技术方法研究,进一步增加农业气象服务信息。
3.气象部门负责收集气象灾情并直接上报政府,这样有利于帮助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了解当地发生的气象灾害情况,帮助领导在指挥抗灾和减灾时科学决策。同时,气象部门对气象灾害现场拍摄的资料,作为灾害资料予以保存,以便在以后的科研中进行分析和利用;气象部门通过电视等传媒以实时报道的形式加强科普宣传,对提高整个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气象部门要把积极开展人工增雨和防雹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认真组织作业,不定期组织对当地人工增雨和防雹的效益进行科学评估。
5.气象部门应当在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前,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特别通过气象手机短信向农民用户及时发布对农业生产有影响的气象信息。
6.积极推广气象预警大喇叭建设,及时通过大喇叭广播的形式把气象预警、预报信息通知到每一个农民家庭,使广大农民群众对突发的气象灾害提前做好预防,把气象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7.加强农村气象科普教育工作。加强乡镇气象协理员培训,将协理员培训成气象科技的行家里手,再通过协理员,培训村信息员,信息员将气象科普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也可通过免费发放气象信息明白卡的形式,进行科普宣传。
五、结语
通过调研和分析,气象部门更加认识到“三农”气象服务的重要性,所以加大和完善大气综合监测体系,细化为农服务产品、提高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水平,建立各类气象预警服务系统,为经济发展需求开发各类特色气象服务。天气预报要在时间和空间上提高精度和准确率,利用各种渠道使广大用户及时收到天气预报和气象科普信息,让广大农民能用、会用、及时用到实用的气象信息,并结合自己的需求,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做好防灾减灾,使气象服务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8
自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的文件后,国内掀起了学前教育的热潮。学前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期,如幼教机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且不断优化、幼儿园办园条件日趋规范、重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但是,这大多体现在比较发达的城市。在科学技术较落后、思想较陈旧、资金欠缺的广大乡镇尤其是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仍存在着较大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受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xx年至20xx年期间,20岁至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将导致中国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面对这新一轮的生育高峰,徐州已出现幼儿师资紧缺的情况,每年将有一千至二千名幼儿园教师“缺口”,随儿童入园需求数的提高,需求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许多幼儿园都开始为师资的短缺而发愁,比如铜山新区往年一直不缺教师,加上编制管理严格,很少公开招聘,但该区近年来也提出要招人。其中郊区园所师资最为缺乏,有的将英语、艺术类专业的师资也吸纳到幼教队伍中来。
目前,本市幼教师资主要来自徐州幼师,但其每年培养的幼教专业毕业生仅有五六百人,其余则需向小学老师转聘,即便如此每年能补充的幼师数量仍十分有限。
二、中职学前教育毕业生的职业定位
徐州地区大专及以上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本就数量少,且大部分就职于城市的公办幼儿园,因此,县城以下尤其是乡镇幼儿园一般难以招聘到。而中专幼师的毕业生深受其影响,有限的城市公办幼儿园不愿接收,导致大量的中专幼师生流向乡镇乃至农村幼儿园。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即便是乡镇农村幼儿园,急需的也是一批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儿童教育工作者。因此,培养出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及现代教育理念,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的知识和各类相应技能,具有良好的实践反思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前教育毕业生迫在眉睫。
三、学前教育职业岗位发展调研
优质人才的培养和造就,离不开优质的教育,而优质的教育,又离不开教师高质量的教育过程。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更是发现和培养优质人才的场所。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徐州市幼儿园对于幼儿教师的要求基本如下:
(一)专业情意方面,教师须树立的教育观念意识
1.生命健康教育为首的意识
人的身体素质是发展其他一切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所以,教师应不断为儿童创造安全、舒适、民主、自由、温暖、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身体、心理获得充分和谐健康的发展。
2.人本发展意识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教师是儿童教育和发展的主要责任者,要关心爱护尊重每个幼儿,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自由宽松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3.终身奠基意识
《纲要》各领域的目标、内容、要求、组织和实施及教育评价等,均一致地将为幼儿提供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放在了核心位置,要求教师重视对儿童一生可持续发展有长远意义的基本素质的培养。
4.生活教育意识
《纲要》强调了幼儿园教育的生活性,“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所以,教师设计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教育目标的达成寓于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之中。
5.创造性意识
未来需要开拓型、创造型人才,所以培养幼儿积极创造、主动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此,教师要重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为幼儿创造力的成长奠基。
(二)专业知识方面,教师须掌握基本的教育专业知识
1.掌握“教什么的知识”
教师应该知道教育工作中要“教什么”,也就是关于“教育内容”的知识。 “知识”既是教师专业工作的“载体”,又是教师专业工作的基本内容。为此,教师首先要系统地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如学科基础知识、知识的背景、知识获取的方法、知识的新发展等;其次,教师要掌握“学科知识”是如何体现在课程中的知识,即“课程知识”;第三,随着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趋势,教师还应该具有“整合的知识”,即除了系统的某一学科知识之外,还应有跨学科知识。
2.掌握“如何教的知识”
“如何教”是教师要掌握的教育方法。这需要教师掌握关于教育工作的“原理性知识”,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一般原理;还要具有对“具体教育情境”的认识,也就是教师对“现实社会环境”、“特定的教育对象等的具体判断。教师只有掌握教育的基木原理.对具体教育情境具有正确的判断,才知道“如何教”,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这样教”。
(三)专业技能方面,幼儿教师须具备的基本教育能力
1.观察儿童能力
了解儿童是实施教育的前提,教师须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全面正确地分析、诊断本班幼儿各方面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通过与儿童的交往、生活、活动等,敏锐地觉察、把握孩子的需要和兴趣,确立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有效地实施教育策略和方法。
2.环境创设能力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的条件,儿童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的。为此,教师应创设健康、丰富、有趣、充满关爱、温暖、尊重、支持的'幼儿学习生活和发展的环境。这是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3.教育组织及课程整合能力
为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有效地整合各来源的教育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一日活动。在确保面向全
体和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和兴趣。根据各领域课程特点,灵活运用间接指导和直接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灵活地组织引导幼儿进行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4.教育创新能力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这给过去习惯于遵从拿来主义的幼儿园和教师以极大的挑战,同时也给了教师发挥创造性的机遇。教师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探索更加切实有效的幼教课程、教材、办学形式、环境条件和全面发展教育基础上的特色教育,不断丰富扩展早期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开辟新的教育途径。机智地抓住日常生活中孩子感兴趣或关注的事物作为活教材生成课程,组织随机教育活动,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还包括积极参与园本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形成有特色的学校园本课程模式。当今,是否具有课程建设及教材开发能力,将成为衡量幼儿园和教师教育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5.教育科研能力
幼儿教师作为一线教师,要学会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针对教育教学适宜性、正当性、效益性进行批判性反思;运用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难题、困惑,运用教育理论进行理性思考,探索问题、现象产生的成因、条件及解决途径、措施等。最终将反思中的行为认识及相关理论建构、整合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能力,逐渐地成长为技能型、发展型教师。
6.教育评价能力
教育评价包括教育工作评价和幼儿发展评估两个方面。幼儿教师作为评价人员之一,要会“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会“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方法,“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对幼儿发展的评价。
7.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扩展教育空间,缩短时空距离,增大教育信息量,使教学活动更生动、直观、形象,吸引幼儿,提高教学效率。所以,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扩展自己的教育能力。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9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预计在二十一世纪三、四十年代将达到高潮。目前,这一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北京市在80年代末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9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人口老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口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都在不断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龄问题即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解决北京市的老龄问题,北京市统计局最近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的抽样调查。
(一)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大多数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看,70%的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近三分之二的老年人享受离退休待遇;老年人的就业比例较低;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8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老年人公费医疗的比例达到60%;老年人的娱乐活动较为单一。
(二)老年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老年人大多愿意与子妇住在一起;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表示满意;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半数以上的老年人赞同再婚;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学习的兴趣;60%的老年人肯定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有宽敞的住房”,第三是“经济上有人帮助”和“看病就医方便”,另外,还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提出要“增加服务社区”,而提到其它问题的老年人较少。老年人所提出的问题存在着地区差异、年龄差异和文化差异。
地区差异:城近郊区的老年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要低于远郊区县,城近郊区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位于第二位的是“看病就医方便”和“增加服务社区”,位于第三位的是“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远郊区县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经济上有人帮助”,第三是“看病就医方便”。
年龄差异:60-69岁老年人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主要涉及六个方面,根据老年人提及的多少来排序,这六个方面依次是:“生活有人照料”、“有宽敞的住房”、“看病就医方便”、“增加服务社区”、“经济上有人帮助”和“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提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是一个,即“生活有人照料”,而对其它问题提及的较少。
文化差异: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没有问题的人数比例越低。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而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则是“增加服务社区”。
(四)中青年人的观点
大多数中青人愿意与老年人住在一起;近60%的中青年人不赞同老年人就业,主要原因是老人年龄偏高、身体不好以及老人应该享受生活;中青年人中90%以上在生活中都帮助老年人;中青年人认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是很丰富;在养老方面,中青年人的看法与老年人一致,87%的人选择家庭作为老年人的养老场所;将近70%的中青年人赞同老年人再婚;中青年人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不是家庭的社会的负担。
(五)结论及对策
1、加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制定符合北京市情的养老政策。
养老问题是老龄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它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即养老期间的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关于经济保障,由于我市的老年人口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离退休金,因此,在发放离退休金时,一方面要保证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离退休金,另一方面要随着就业人员工资水平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化,及时调整离退休金的金额,以保证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北京市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使我市的养老工作步入良性循环。(投资力度。其次,增加社区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健康娱乐、学习教育、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第三,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提高社区为老年人的服务质量,不仅让老年人享受到有关的照顾资源,还要让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10
20xx以来,杭州楼市的走势主要分为2个阶段展开:1—5月是一个单边上扬的增长期,六城区一手成交量从1月的1344套飞升到5月的10058套。6—9月则是一个回落震荡期,其中6—8月一手成交量逐月下降,9月开始则出现反弹。第1阶段楼市的快速上涨建立在宽松的金融政策、税费政策和土地政策等方面。从第2阶段开始,政策微调和信贷收紧的力度逐步加大,从二套房贷收紧到公积金暂停差额贷款,以及银行补充资本金的要求,都反映出通过适度调控来降低金融风险的思路。
然而市场的热度并未就此减弱,从近期的新开楼盘的销售情况来看,大多数楼盘单日销售率都可达到八成,“日光盘”也颇为常见。与之相应的是一直处于低位的可售存量,目前六城区商品房存量不足1.2万套,而住宅更是在6000套以下。而令消费者感知更为深刻的便是价格的持续增长,进入三季度后,各个板块的价格持续上升的趋势似乎未见缓和的迹象。
市场趋势依旧,消费者的心态如何?带着这个问题,中原地产在本次房展会上组织开展了需求调研,一探个中究竟。
心态篇
市场的最终趋势是供求双方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共同形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这个合力会随着各个分力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而需求的变化是这些分力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心态决定行为,因此我们首先从需求心态入手,看一看这个构成最终行为决策的前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观展的目的来看,当前和未来会形成购买行为的客户比例占到81.2%,也就说超过八成的客户仍然会在当前走势下购房。我们与今年5月的需求结论比较发现,在5月份的房展会中,这部分客户的比例为七成。可以说,在楼市价格日益高企的趋势下,购房者对未来房价持续上升的预期已经被完全确认,看涨情绪较高。
我们结合消费者对当前楼市的心态来看,目前继续持币观望的比例为42.5%,提高总价预算的占17.9%,降低购房面积的占21.3%,另择购房区域的占18.3%。持币观望与调整购买计划的比例大致是四六开。这部分持币观望的群体又分成两类,一类是被动观望型,这部分群体并非是真的不愿入市,而是在错过了上半年较佳入市时机,又被当前房价上涨所抛离的群体,由于错失了周期底部,又不甘在当下追高,因此继续观望。另一类是主动观望型,这部分群体对于房价高涨的可持续性抱有怀疑,认为周期性的高点已经到来,当下并不是适合的买房时机。在观望者之外的六成是行动者,这部分客户的购房意愿较为急迫,他们同样受到当下不断上涨的房价的困扰,但作法是通过调整自身来适应,如提高预算,减小面积,改变选择区域。
本次观展的目的
当前对楼市的心态
自08年杭州市政府出台24条意见以来,楼市的反应基本符合政策制定的初衷,成交量的同比大幅增长以及价格的上行都反映出这一系列政策的效果。然而随着09年年末的临近,交易环节税费补贴的截止日期已经越来越近。从需求的反映来看,63.9%的客户认为对自身有一定的影响,16.2%的客户认为影响很大,19.9%的客户认为无所谓。目前大多数客户的心态处于一个两难的选择当中,由于不能判断税费补贴政策是否有延期的可能,如果要赶在优惠期内购房,则必须在未来2个月内完成购房,如果明年再作购房打算,则很可能面对房价持续上涨,而税费优惠不再的窘境。但毕竟,能买到好房才是客户的核心需求,税费的优惠能激发需求,但停止后未必直接造成抑制作用。购房者主要的困境仍在于当下供不应求的市场态势下,选到好房的不容易。
在对未来楼市走势的判断上,当下的客户心态准确地诠释了当下市场继续火爆的原因。45.6%的购房者认为房价将持续上涨,21.3%认为将保持稳定,17.6%难以判断,15.5%认为将下跌。结合今年5月的情况来看,当时33.7%的人认为房价已经调整到位,34.7%的认为还有下调空间,31.6%难以判断。与5月相比,看跌的比例大幅降低。看涨的大幅上升。当预期成为一种主流倾向后,带来的就是行为的趋同,因此房价未来上升的预期十分强烈,而需求的分歧缩小也再度证明了这一趋势的必然。
税费优惠即将到期的影响
对未来楼市走势的判断
需求篇
房价在今年前三季度中单边上扬的态势,以及信贷政策的宽松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共同构建了一个投资者所喜好的环境。在购房群体中,投资者一直较为活跃,从本届房展会的观展客户来看,频频出现外地投资者的身影。中原的需求调研结果来看,购房目的中有投资倾向的比例总和达到47.2%,其中纯投资的比例在25.1%,投资兼自住的在22.1%。而在今年的5月份,纯投资的比例为12.7%,投资兼自住的比例为16.2%,二者合计为28.9%。投资需求的持续升温是当下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在自住需求方面,改善居住条件和婚房的需求是主流。在楼市交易的活跃期,改善性的需求往往在以小换大,以旧换新的置换行为中体现,二手房市场持续活跃的态势也印证了这一特点。改善性的需求在今年二三季度中的释放比较明显,而婚房需求一直是市场上较为稳定的刚性需求。
在购房类型的选择上,普通住宅的比例占76.3%,别墅排屋类占10.5%,商铺、酒店式公寓和写字楼共占13.3%。杭州楼市的主要增长点一直都在住宅领域。同地段的住宅的价格往往都会高于写字楼的价格,且近年来高端住宅的发展非常快,大户型的高端公寓大有与别墅排屋类物业一较高低之趋势。
购房目的
购房类型
购房者在区域板块选择上的倾向与今年5月相比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政府规划明确,区域建设日新月异的板块都陆续进入一个需求持续增长的时期,如滨江区、九堡、城东、三墩、申花等。而拥有稀缺资源的板块,也因其独特的板块价值而被购房者所认同,如钱江新城、蒋村、西溪板块等。与之相应的是今年以来各个板块推出的土地成交地价相继创出新高,地价的上升迅速推高了购房者对同板块内房价的未来预期。曾经的主城边缘板块,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和提升其居住价值。在城市外扩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板块从价值洼地变成了价值高地,而不断涌入的购房者也为这些板块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具体房源的选择依据上,地段和交通的重要性依旧排在前列,占20%,而小区环境同样占20%,总价、停车和配套分别占14.4%、12.2%和11.2%。值得注意的是配套在本次调研中比例降到了第五位,而在5月份则高居第三位。位次的下降反映出了当前需求的一些特征,简单来看,对于投资性需求而言,当下配套的完善程度并不构成对其购买的直接影响,而对于自住需求而言,在选择主城周边的板块时,已经清楚了解到配套升级尚须时日的现况,但由于房价的持续上涨,这一问题的重要程度显然被置后了。而在5月前,房价处于回升期,投资比例不高,自住者的需求尚能从容地考虑,故而配套的重要程度尚能排在第三位。可以说,在价格持续上升的趋势下,价格之外的因素影响决策的作用被不同程度的削弱了,购房者的妥协事实上正反映了其心态的无奈。
购房区域
选择房源的依据
从本次调研的结果来看,购房者在户型选择方面与5月期间比较类似,比例较高的仍是2房的户型,其中2室1厅1卫占31.5%,2室2厅1卫占23.4%。3房户型中,3室2厅2卫的比例最高,占14.7%。与5月相比,房价继续上涨,购房者的计划也须相应调整,2房户型属于家庭用房的基本配置,讲究的是经济性和实用性,对于首次置业者而言,2房的需求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对于改善性的需求而言,3房户型中的3室2厅2卫是舒适性住房的标准化体现,在功能和尺度方面都能满足舒适性的要求,因此这部分的户型所占比例是3房户型中最高的。
面积方面,由于9070政策的适度放宽,从供应面来说,开发的户型不再大量集中于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的设计限制有所放宽,使得供应的中小户型的格局有更多变化的余地。从需求方面来说,81—90平方米,91—100平方米以及101—120平方米的比例位居前三,分别为20.9%、18.6%、15.9%。户型反映的是功能空间上的需求,而面积往往是与总价预算紧密相关。总体来看,中小户型占主流的趋势并未发生变化,而各个面积段的比重差却下降了,这是供应和需求结构共同发生变化的结果。
户型选择
面积选择
价格因素一直以来都是反映购房者自身承受力和未来预期的有效指标。对比5月的情况,我们发现随着房价的上涨,在单价承受方面也呈现出同步上扬的趋势。本次房展会上需求方对单价的可承受空间主要分为2段,一段在10001—15000元/平方米,占32.4%,另一段在8001—10000元/平方米,占29.7%。而在今年的5月,这2个区间的比例的位次正好相反的,前者占25.8%,后者占30.8%。可以说,在当下的市场形势下,各个区域内的楼盘售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二季度的单价预算在三季度末已经无法找到匹配的产品进行购买。同时,我们也注意到6000—8000元/平方米区间的比例从5月的26.3%下降到14.9%,低单价区间比例的缩小也是当下市场形势发生变化的有效佐证。
总价方面,主流需求集中在80—100万元,占25.6%,其次是100—120万元,占17.4%,再次是150—200万元,占14%。总价预算的分布形态基本符合单价和面积对应的逻辑结果。而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如此的总价预算才能基本匹配当下各个板块的楼盘供应价格。在这样的市场走势下,从需求面反映出来的是预算的同步上涨,事实上落实在群体内,我们会发现具体的客户对象一直在发生位移,而投资者的不断加入在成为新增需求的同时,也挤压了部分购房者的需求,在数据的背后,是消费群体种类的不断演变。
可承受的单价总价选择
背景篇
与5月的调查结果相比,首次置业的青年群体的比例有所减少,而有多次置业经历的中青年有所增多。反映在数据上虽然只是几个点的比例,但结合现场观察结果来看,是符合实际状况的。事实上,从近几年的统计结果来看,年龄分布和置业经历的区间段变化都比较有限,大致呈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目前的财富积累方式,已经在局部领域跨越了年龄的限制,多元化的从业途径使得年轻群体在一定时间积累大量财富成为可能,而房地产本身所具有的类金融产品的投资属性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单纯将之作为居所,而是从产生收益的角度来对待。因此,背景分析的范围不能只局限于用家的角度,必须充分且完全的考虑投资者的视角,金融和地产炒家在未来楼市中产生的影响将更大,而这些都不是能以年龄和置业经历的划分而予以区别的。
置业次数
年龄分布
从需求者的职业分布来看,城市群体的中坚力量,公司一般职员无疑会延续主流地位,其比例为22.1%。而专业技术人员、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分别占14.5%和13.7%,而自由职业者的比例达到11.5%。这里的自由职业者事实上背景是非常多样的,但其共性也非常鲜明,就是具有比较敏锐的投资意识,无论在金融领域还是地产领域,当投资环境不错的时候,都会成为投入资金的力量之一。在未来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常规收入+投资理财将成为一个家庭非常普及的积累财富的方式,因此,一个家庭的收入高低将不完全地体现于其所从事的职业上,这也是分析购房者的背景时必须予以考虑的。
职业分布
从家庭结构来看,单身的消费者比例占到32.8%,其次是父母带未成年小孩占19.9%,再次是新婚夫妇占15%。本次调研所形成的序列和5月相比基本一致,其中刚性需求比例较高的群体往往在这三类,随着自身境遇的不断变化,买房的需求也在不断演变,从无房到有房,从小房到大房,从旧房到新房,在这一过程释放出的需求正是推动房地产发展的有生力量。
从居住现状来看,租房的比例为39.8%,自有公房和商品房的比例分别是24.8%和27.6%,在自有住房中,有相当一部分事实上是与父母同住,严格来说并不属于真正的有房阶层。租房群体和无房群体在未来随着自身条件的改变,必将陆续成为有房群体,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身资金积累和市场供应的匹配,这部分需求具有庞大的基数,是值得广为关注的。
从客群的来源来看,主要还是在杭州居住、从业的购房者,其中以住在城西和城北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占23.6%和19。3%。这两块区域是新老小区比较集中的板块,在租赁和买卖市场上都是相对活跃的板块。因此,这里集中了大量的租房群体和待改善的置业群体。此外,来自省内其他地区的客群比例有7.4%,较5月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杭州周边的几个板块,来自省内的客群事实上在本次房展会上较为活跃,各大楼盘展位都有其身影。
家庭结构
居住现状
现居住地
小结:
本次房展会,一部分购房者的心态是矛盾的,既担心房价持续上涨所导致的继续被动的局面,又不甘心今年以来错过房价低谷的现实。另一部分购房者主动调整了自身心态和购房计划,量力而为。当然还有投资群体继续着博取市场收益的机会。楼市未来继续上行的几率非常大,由于投资比例的上升,未来的成交量波动的幅度可能也会加大,对于购房者而言,仍然需要明确自身所求,量力而为。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11
一、项目名称
互联网企业人力资部门用人需求状况——以xx市为例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地点
xx市
四、团队名称
团队
五、团队成员
六、活动行业
互联网行业
七、活动对象
xx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软有限公司、x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部门相关专业地大学生
八、活动背景与目的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毕业人数也逐年增加。但用人单位所需岗位数量与毕业人数并不匹配,“就业难”问题愈发严重。同时许多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也导致“用工难”现象逐渐凸显,就业问题得到社会普遍关注。
通过此次活动可以了解互联网科技公司人力资部门的用人要求,用人现状并获得更多用人需求信息,以此为相关专业大学生提出对策建议,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更好的适应市场就业需求,并从企业招聘方式,学校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侧重点提出建议,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贡献一份力。
九、调研成果
(一)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
1、互联网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潜力较大。
2、互联网行业处于发展升级阶段,需要大量专业人才。
3、互联网行业发展更加综合全面。
4、民营企业占据互联网行业主体。
5、大多互联网企业集中在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大城市。
(二)互联网行业招聘人才要求
1、对于高校学习优秀的同学会择优录取。
2、强调学习态度和能力。
3、并非一味看重学历,十分注重实际能力水平和实践经验。
4、看重人才的道德素质。
(三)招聘时毕业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1、实践经历少,社会经验不足。
2、眼高手低,自我定位不明确。
3、部分毕业生对于薪资待遇要求过高。
4、缺乏契约精神。
5、综合素质能力不够全面。
(四)调研得出的建议
1、对大学生的建议
(1)大一大二:认真学习,学好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多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身实践活动能力,培养兴趣爱好,进行大量阅读,拓宽视野,多与人沟通,提升综合能力。
(2)大三大四:保证专业知识水平,争取提升丰富履历,做好面试技巧,招聘要求等准备工作,制定明确未规划,把握实习机会,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与社会接轨。多渠道收集信息,了解职业方向定位。
2、对学校的建议
(1)丰富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提升学生实践经验以及综合素质水平。
(2)开设与就业相关程及讲座,向学生传授技巧,丰富学生对于就业及社会现状的认识,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自我认识与定位。学校、学院、专业、班级形成联动,共同培养学生。
(3)建立健全的诚信机制,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反思能力。
(4)利用学校企业资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与企业无缝对接。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12
为全面了解xx市困境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积极探索新农村贫困儿童帮扶助学的有效途径,根据省妇联《关于开展儿童慈善需求调研的通知》要求,市妇联利用一周时间,专门深入各县(市、区),村组、学校进行调研,采取以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全市贫困儿童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我市辖11个县(市、区),全市总人口540万。我市的困境儿童共有115328名,主要包括单亲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留守儿童、患大病儿童以及因父母残疾、家庭遭遇意外事故或者父母患大病等原因导致的特困儿童等6个群体类型。这些儿童在全市11个县(市、区)均有分布。他们的生活都很困难,多数单亲家庭儿童生活在贫困之中,62.8%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年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他们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生活方面都存在许多困难和需求。
二、困境儿童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困境儿童的这些问题形成,既有家庭原因,也有学校原因,还有社会方面的原因,现具体分析如下。
近年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日益增多,市妇联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围绕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困境儿童教育管理体系,结合各地的实际,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又各具特色的政策措施,创造了一系列成功的典型经验。
1、广泛建立困境儿童档案与联系卡制度作为加强困境儿童教育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每一个困境儿童建立了内容详尽的学习与生活档案或成长袋,以便于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
2、全面构建留守儿童情感呵护工程:一是广泛推行“代理家长”制度,形成了四支关爱工作队伍(即“爱心妈妈”关爱队伍、“五老”关爱队伍、代理家长关爱队伍、家教指导服务关爱队伍);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形成了四种关爱工作模式(即结对帮扶式、学校托管式、站所服务式、项目运作式);三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四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疏导与调适“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学习压力过大以及青春期等导致的各种心理障碍,开通心理热线等方式,积极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障碍干预,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整合多方资源,实施关爱救助。妇联利用妇联组织机构健全、联系领域宽泛的优势,充分发挥“红凤工程”、“春蕾计划”、贫困妇女儿童维权救助行动、托幼园所补助等各类项目资源的综合效应,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使她们真正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多渠道筹集救助资金帮扶救助贫困儿童。
根据初步的摸底调查,就全市范围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而言,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困境儿童仍将呈现稳步、缓慢增长的趋势。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子女特别是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教育工作,仍将是xx市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及初步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1、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努力发展支柱产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以服务当地为基本指针,出台相对优越的条件,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2、建立困境儿童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为困境儿童生存提供制度性保障。
3、加大对困境儿童的教育救助力度,为他们自强自立奠定基础。形成以政府资助为主体,以社会捐助为补充,惠及所有贫困学生的助学保障体系。建立爱心助学基金,切实保障困难儿童和残疾儿童接受9年义务教育,并资助其高中阶段教育。对考上大中专学校的困难学生实施帮困助学
4、村级组织也要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村组干部应对贫困的留守儿童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看哪些地方需要帮助。另外,村组干部要组织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学习,让他们真正承担起这份责任,不仅要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满足,还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同时还可以号召年轻党员行动起来,让他们去帮助那些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
5、家庭的作用也至关重大。在外务工的父母也需要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情况,然后这些父母也需要定期和学校进行交流沟通,反映情况,了解情况,这样有利于留守儿童、困难儿童的健康成长。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13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预计在二十一世纪三、四十年代将达到高潮。目前,这一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北京市在80年代末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9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人口老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口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都在不断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龄问题即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解决北京市的老龄问题,北京市统计局最近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的抽样调查。
(一)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大多数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看,70%的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近三分之二的老年人享受离退休待遇;老年人的就业比例较低;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8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老年人公费医疗的比例达到60%;老年人的娱乐活动较为单一。
(二)老年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老年人大多愿意与子妇住在一起;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表示满意;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半数以上的老年人赞同再婚;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学习的兴趣;60%的老年人肯定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有宽敞的住房”,第三是“经济上有人帮助”和“看病就医方便”,另外,还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提出要“增加服务社区”,而提到其它问题的老年人较少。老年人所提出的问题存在着地区差异、年龄差异和文化差异。
地区差异:城近郊区的老年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要低于远郊区县,城近郊区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位于第二位的是“看病就医方便”和“增加服务社区”,位于第三位的是“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远郊区县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经济上有人帮助”,第三是“看病就医方便”。
年龄差异:60-69岁老年人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主要涉及六个方面,根据老年人提及的多少来排序,这六个方面依次是:“生活有人照料”、“有宽敞的住房”、“看病就医方便”、“增加服务社区”、“经济上有人帮助”和“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提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是一个,即“生活有人照料”,而对其它问题提及的较少。
文化差异: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没有问题的人数比例越低。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而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则是“增加服务社区”。
(四)中青年人的观点
大多数中青人愿意与老年人住在一起;近60%的中青年人不赞同老年人就业,主要原因是老人年龄偏高、身体不好以及老人应该享受生活;中青年人中90%以上在生活中都帮助老年人;中青年人认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是很丰富;在养老方面,中青年人的看法与老年人一致,87%的人选择家庭作为老年人的养老场所;将近70%的中青年人赞同老年人再婚;中青年人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不是家庭的社会的负担。
(五)结论及对策
1、加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制定符合北京市情的养老政策。
养老问题是老龄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它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即养老期间的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关于经济保障,由于我市的老年人口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离退休金,因此,在发放离退休金时,一方面要保证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离退休金,另一方面要随着就业人员工资水平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化,及时调整离退休金的金额,以保证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北京市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使我市的养老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关于服务保障,目前北京市的养老方式主要是居家养老,这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调查发现,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倾向于这种养老方式,但是由于现在的家庭结构、规模正在发生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已趋于
弱化,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应该把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相结合,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只有做到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发展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真正做到老有所乐;拓宽老年人的就业渠道,实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
3、搞好社区建设,发挥社区的助老服务功能
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减弱,老年人对社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对老年人的服务功能是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北京市的社区建设比较薄弱,不能适应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在进行社区建设时,首先要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业的投入,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其次,增加社区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健康娱乐、学习教育、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第三,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提高社区为老年人的服务质量,不仅让老年人享受到有关的照顾资源,还要让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14
一、调研目的
1、了解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包括未来三年内人才需求量,对人才的学历层次要求和能力要求等;
2、了解用人单位对大专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我校在用人单位中的知名度及用人单位接受我校学生实习的可能性。
3、通过开展调研,明确我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定位,以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为今后招生计划的制订,新增专业的设置等,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并逐步建立经常性的反馈渠道和评价制度。
二、调研对象
电子商务相关企业、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专家学者、毕业生
三、调研时间
20xx年7月1日——20xx年9月1日
三、调研方法
访谈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
四、调研过程
五、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专业面向及人才需求分析
1.在国家宏观经济层面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电子商务在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而深刻。20xx年,我国网民人数已突破4亿,其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已经开始网上购物;20xx年我国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近3万亿;20xx年网上购物突破20xx亿元大关,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突破1%。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电子商务业务已进入爆发式增长的轨道,企业和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
2.在区域经济中观层面
(1)对全省的分析
广西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发展电子商务所需的环境、制度、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我区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日益密切,同时大大刺激广西电子商务的发展。
(2)柳州市的分析
为新兴城市的柳州,近年来大力积极实施工业立市、旅游强市、农业稳市、商贸旺市、科教兴市五大发展战略,电子商务必将为柳州市所实施的商贸旺市战略起到支持和推动作用,商贸旺市战略的实施也必将产生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另外,我市的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发展形势良好,出口急剧增加,迫切的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拓展营销渠道,促进产品销售的广度和深度,对精通电子商务的运作人才、管理人才、物流人才有着非常大的需求。
3.在我省中小企业的微观层面
我省开始告别漫长的电子商务应用推广的徘徊、犹疑、观望阶段,开始进入了电子商务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在阿里巴巴上注册企业会员,以每家注册企业仅需1名电子商务专员计,我省电子商务应用性人才需求将达86万之众,这还不包括其它平台和其它形式的电子商务应用,并且这一数据还在急剧增长。
综上所述,我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性人才的需求,从数量上看,已经跨过规模增长的临界点,从质量上看,必将迎来一个追求品质和注重实效的挑战期。因此,只要我校努力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办学水平,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出路就不存在问题。
(二)职业岗位群及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我们发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数字经济社会,中小企业对网络商务营销类岗位以及商务网站的制作维护与推广类岗位高素质人才需求旺盛。通过对这些岗位
的分析,我们确定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向是面向商务网站技术类岗位(如商务网页设计师、网站维护员等)、商务营销类岗位(如网站编辑、网络产品经理、网络信息专员、网络贸易专员、电子商务专员、网络推广专员、网络客服专员等)。本专业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特点来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以电子商务应用类岗位作为学生就业的主渠道。
(三)企业比较注重学生的再学习能力与职业素质
学生在进入到工作岗位之后,很多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用不上,同时还要重新学习很多工作方面的新知识,这就要求学校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能力。另外也有学生工作后不能吃苦耐劳、好高骛远、不肯脚踏实地的工作,给企业带来了很多麻烦,这又要求学校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应该加大力度,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正确的择业观。
(四)学校与企业在某些方面的观念存在着差异
学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存在的脱节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多与企业进行交流,了解社会的最新信息并实时地体现到课程教学与专业建设中,能够培养出真正为社会所需要的学生。因此应该多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及实践活动,或请企业人员到学校来进行交流,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
六、企业的建议
1.电子商务就业的出路不能寄希望于当当等电子商务企业,学生的就业应该瞄准于中小企业,一方面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吸纳了大量的人就业;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限于技术和资金等瓶颈,迫切需要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开拓市场,拓展生存空间。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网络营销能力、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为中小企业解决电子商务应用的实际问题。
2.ERP、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的管理是目前电子商务应用的最新阶段。这方面的课程训练应予关注。
3.应该强化学生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
4.注重学生各类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
5.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网站系统设计与维护的就业机会较少。企业更多的仍在使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网站开发或者网站系统的技术维护,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还是要懂得一些基本的技术问题,否则会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6.从事电子商务的商务人员仍会来自传统的商务类专业。传统的商务专业毕业生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能适应相应的岗位需求。企业对这些网络化业务处理岗位的人才要求,仍采用传统的专业技能衡量标准。
7.诚信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必须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七、调查启示
从上述分析及其特点把握中,电子商务专业当前和今后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确立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专业改革与建设原则。
尤其要注意及时吸纳电子商务活动一线产生的新理论、新理念、新知识、新任务和新流程引入课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能力,使学生一毕业即可立即开展工作,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
2、密切关注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需要及其变化。
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思路,就必须及时了解就业市场新变化、新要求和新特点,根据新的情况改变专业建设思路,调整专业建设措施,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结构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实施组织模式。否则,专业人才培养势必会出现产与销不对路的问题。
3、加强专业实训实习条件建设与管理。
在现有电子商务交易大厅和商务流程模拟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尤其要重视校企一体的实训实习条件建设,加强实训设施管理,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提供实践机会,创造切实条件。
4、重视吸收一线专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重点,以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培养为支撑。以有一定比例较高水平的现场专家为导引,以"双师"职称结构优化为突破口,以提升知识与技能素质为红线,全面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比例,使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专业教师之比达到85%专兼职的专业教师之比达到1:1,以打造一支由教授和名师、高级技师领军的高师德、有造诣、可实操的德艺双磬的专业教学团队。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15
一、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发出了《关于发展现代物流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近年来虽有较大改善,但仍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继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应重视对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特别要加强对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和口岸地区大型物流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另外,发展配送中心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配送中心是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流通领域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途径,建立高效低耗、通畅可调控的配送体系,正是构筑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流通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产物。
通过发展配送中心,加快流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可以带动一大批相关企业,促进工业项目的开发,促进国家资源的开发,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扩大各方面的社会就业;同时也为大量闲置设备设施投人生产提供了市场需求。
当前,物资企业要想尽快摆脱困境,唯一的途径就采取国际通行的流通方式,积极发展配送中心。通过发展配送中心,改善企业的运行机制、组织化程度、营销方式,使企业在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国内外配送中心发展情况
(一) 国外配送中心发展情况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综合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物流园区是物流配送中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物流园区是整个物流配送中心的缩影,也是整个地区物流活动的心脏。在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史中,日本、德国是物流园区发展较快的国家,出现了像不来梅、东京等物流园区典范。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国家的物流园区的发展与经验。
日本是最早提出和发展物流园区(又称物流团地)的国家,1965年至今已在全国22个城市中建成了20多个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同时也形成了多个物流配送中心。在日本的东京、阪神和京都三大经济圈中,其物流总量占日本全国物流量的比重长期保持在44% 以上,其中东京为疏解市区的交通压力,由政府组织在城市外环路旁规划建设了4个以公路运输为主的物流园区,形成了这个经济发展地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物流配送中心。各级物流园区及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不仅对日本经济发挥了支持作用,使日本能够充当东亚经济的生产总值中枢,还优化了该地区的物流结构,繁荣和完善了市场体系,提高城市经济档次,并带动运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加税收。
在欧洲物流园区的发展只有十几年,但是却极大促进了该地区物流业的发展,而德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尤其具有代表性。
德国政府从1980年开始建设物流园区,规划到20xx年在全国建立30-40个物流园区,如今己有20多个投入使用,其中不来梅港口物流配送中心占200万平方米,也是德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根据国外有关资料,1998年德国物流市场总值近400亿美元,占全欧洲物流市场总值的28% 。在1999年度的欧洲大物流服务供应商排名中,德国占近半数。
德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具有典型的欧洲特色,即较为注重物流运作组织与管理的合理性与先进性,重视物流服务企业与接受服务的目标企业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同时较为注重系统效率。德国物流园区建设由联邦政府统一规划,由州政府负责按规划进行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物流园区的场地向物流企业出租,承租企业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建设相应的库、场,配置相关的设施设备。德国政府将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与交通干线、主枢纽规划建设等统筹考虑,在广泛调查生产力布局、物流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规划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和日本一样,德国物流园区内的物流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各种信息化、自动化、电子化的设施和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在促进物流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和加强了物流园区的主导地位。
(二)国内配送中心发展情况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 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物流配送明显滞后。商流与物流分割,严重影响了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高程度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系统化,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利用现代化的设施,但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只能从国情、地区情况、企业情况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中国的物流配送业一定会按照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向发展。
根据调查结果,我国现有的物流供给能力略大于我国目前的物流需求水平。该调查同时表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国的3PL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物流企业的规模可以通过多种指针来衡量,最简单的就是通过物流企业的人员数目来比较。我国3PL企业平均员工数量由20xx年的248人上升到20xx年的395人,平均企业规模扩大了147人。对3PL的认可程度集中体现在3PL的使用比例上。将物流服务全部委托给3PL的工业企业比例由20xx年的16%上升到20xx年的37%,上升了21个百分比。我国3PL企业的数量正逐年增长。进入我国的著名外资3PL有UPS、DHL等,而国内的一些物资、商储企业纷纷表示要全面进军物流业。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根据国内外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后,找出制约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具体差距,分析产生差距的具体原因以及制约我国配送中心物流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而提出促进我国配送中心发展的策略及思路。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要从物流的相关理论出发,论述现代物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配送中心的相关内涵,分析配送中心产生的理论基础,提出配送中心运作的要点,对配送中心基本类型进行划分并且阐述。通过对配送中心发展现状的分析,要揭示我国配送中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和需要学习的经验,探讨我国配送中心发展的根本和成功的关键点,再对配送中心的经营战略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本课题中会试着对我国发展配送中心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进行盘点,分析我国配送中心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物流观念比较落后、物流人才缺乏、物流增值服务薄弱、信息化标准化水平低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配送中心发展中问题的对策,如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战略同盟关系,实施人才战略等对策,以促进我国配送中心健康、快速地发展。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
(一)文献法
文献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就是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课题的科学认识。从收集到的大量文献中摄取有用的信息资料,对所获资料做一番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分类编排加工。帮助了解课题的意义和地位,了解此前别人已做了哪些工作,达到了什么水平,从别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中获得启示,帮助自己开展研究,并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提供论据和支持,或者根据已被公认是正确的结论修正自己的认识。
(二)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
本报告是把国内外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情况比较,对比其异同,以把握课题,探索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方向。吸取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调研分析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由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所调查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本课题利用网上资源,对某些省市及企业的第三方物流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中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16
XX年以来,杭州楼市的走势主要分为2个阶段展开:1-5月是一个单边上扬的增长期,六城区一手成交量从1月的1344套飞升到5月的10058套。6-9月则是一个回落震荡期,其中6-8月一手成交量逐月下降,9月开始则出现反弹。第1阶段楼市的快速上涨建立在宽松的金融政策、税费政策和土地政策等方面。从第2阶段开始,政策微调和信贷收紧的力度逐步加大,从二套房贷收紧到公积金暂停差额贷款,以及银行补充资本金的要求,都反映出通过适度调控来降低金融风险的思路。
然而市场的热度并未就此减弱,从近期的新开楼盘的销售情况来看,大多数楼盘单日销售率都可达到八成,“日光盘”也颇为常见。与之相应的是一直处于低位的可售存量,目前六城区商品房存量不足1.2万套,而住宅更是在6000套以下。而令消费者感知更为深刻的便是价格的持续增长,进入三季度后,各个板块的价格持续上升的趋势似乎未见缓和的迹象。
市场趋势依旧,消费者的心态如何?带着这个问题,中原地产在本次房展会上组织开展了需求调研,一探个中究竟。
心态篇
市场的最终趋势是供求双方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共同形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这个合力会随着各个分力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而需求的变化是这些分力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心态决定行为,因此我们首先从需求心态入手,看一看这个构成最终行为决策的前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观展的目的来看,当前和未来会形成购买行为的客户比例占到81.2%,也就说超过八成的客户仍然会在当前走势下购房。我们与今年5月的需求结论比较发现,在5月份的房展会中,这部分客户的比例为七成。可以说,在楼市价格日益高企的趋势下,购房者对未来房价持续上升的预期已经被完全确认,看涨情绪较高。
我们结合消费者对当前楼市的心态来看,目前继续持币观望的比例为42.5%,提高总价预算的占17.9%,降低购房面积的占21.3%,另择购房区域的占18.3%。持币观望与调整购买计划的比例大致是四六开。这部分持币观望的群体又分成两类,一类是被动观望型,这部分群体并非是真的不愿入市,而是在错过了上半年较佳入市时机,又被当前房价上涨所抛离的群体,由于错失了周期底部,又不甘在当下追高,因此继续观望。另一类是主动观望型,这部分群体对于房价高涨的可持续性抱有怀疑,认为周期性的高点已经到来,当下并不是适合的买房时机。在观望者之外的六成是行动者,这部分客户的购房意愿较为急迫,他们同样受到当下不断上涨的房价的困扰,但作法是通过调整自身来适应,如提高预算,减小面积,改变选择区域。
本次观展的目的
当前对楼市的心态
自XX年杭州市政府出台24条意见以来,楼市的反应基本符合政策制定的初衷,成交量的同比大幅增长以及价格的上行都反映出这一系列政策的效果。然而随着XX年末的临近,交易环节税费补贴的截止日期已经越来越近。从需求的反映来看,63.9%的客户认为对自身有一定的影响,16.2%的客户认为影响很大,19.9%的客户认为无所谓。目前大多数客户的心态处于一个两难的选择当中,由于不能判断税费补贴政策是否有延期的可能,如果要赶在优惠期内购房,则必须在未来2个月内完成购房,如果明年再作购房打算,则很可能面对房价持续上涨,而税费优惠不再的窘境。但毕竟,能买到好房才是客户的核心需求,税费的优惠能激发需求,但停止后未必直接造成抑制作用。购房者主要的困境仍在于当下供不应求的市场态势下,选到好房的不容易。
在对未来楼市走势的判断上,当下的客户心态准确地诠释了当下市场继续火爆的原因。45.6%的购房者认为房价将持续上涨,21.3%认为将保持稳定,17.6%难以判断,15.5%认为将下跌。结合今年5月的情况来看,当时33.7%的人认为房价已经调整到位,34.7%的认为还有下调空间,31.6%难以判断。与5月相比,看跌的比例大幅降低。看涨的大幅上升。当预期成为一种主流倾向后,带来的就是行为的趋同,因此房价未来上升的预期十分强烈,而需求的分歧缩小也再度证明了这一趋势的必然。
税费优惠即将到期的影响
对未来楼市走势的.判断
需求篇
房价在今年前三季度中单边上扬的态势,以及信贷政策的宽松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共同构建了一个投资者所喜好的环境。在购房群体中,投资者一直较为活跃,从本届房展会的观展客户来看,频频出现外地投资者的身影。中原的需求调研结果来看,购房目的中有投资倾向的比例总和达到47.2%,其中纯投资的比例在25.1%,投资兼自住的在22.1%。而在今年的5月份,纯投资的比例为12.7%,投资兼自住的比例为16.2%,二者合计为28.9%。投资需求的持续升温是当下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在自住需求方面,改善居住条件和婚房的需求是主流。在楼市交易的活跃期,改善性的需求往往在以小换大,以旧换新的置换行为中体现,二手房市场持续活跃的态势也印证了这一特点。改善性的需求在今年二三季度中的释放比较明显,而婚房需求一直是市场上较为稳定的刚性需求。
在购房类型的选择上,普通住宅的比例占76.3%,别墅排屋类占10.5%,商铺、酒店式公寓和写字楼共占13.3%。杭州楼市的主要增长点一直都在住宅领域。同地段的住宅的价格往往都会高于写字楼的价格,且近年来高端住宅的发展非常快,大户型的高端公寓大有与别墅排屋类物业一较高低之趋势。
购房目的
购房类型
购房者在区域板块选择上的倾向与今年5月相比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政府规划明确,区域建设日新月异的板块都陆续进入一个需求持续增长的时期,如滨江区、九堡、城东、三墩、申花等。而拥有稀缺资源的板块,也因其独特的板块价值而被购房者所认同,如钱江新城、蒋村、西溪板块等。与之相应的是今年以来各个板块推出的土地成交地价相继创出新高,地价的上升迅速推高了购房者对同板块内房价的未来预期。曾经的主城边缘板块,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和提升其居住价值。在城市外扩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板块从价值洼地变成了价值高地,而不断涌入的购房者也为这些板块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具体房源的选择依据上,地段和交通的重要性依旧排在前列,占xx年的5月,这2个区间的比例的位次正好相反的,前者占25.8%,后者占30.8%。可以说,在当下的市场形势下,各个区域内的楼盘售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二季度的单价预算在三季度末已经无法找到匹配的产品进行购买。同时,我们也注意到6000-8000元/平方米区间的比例从5月的26.3%下降到14.9%,低单价区间比例的缩小也是当下市场形势发生变化的有效佐证。
总价方面,主流需求集中在80-100万元,占25.6%,其次是100-1xx年群体的比例有所减少,而有多次置业经历的中青年有所增多。反映在数据上虽然只是几个点的比例,但结合现场观察结果来看,是符合实际状况的。事实上,从近几年的统计结果来看,年龄分布和置业经历的区间段变化都比较有限,大致呈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目前的财富积累方式,已经在局部领域跨越了年龄的限制,多元化的从业途径使得年轻群体在一定时间积累大量财富成为可能,而房地产本身所具有的类金融产品的投资属性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单纯将之作为居所,而是从产生收益的角度来对待。因此,背景分析的范围不能只局限于用家的角度,必须充分且完全的考虑投资者的视角,金融和地产炒家在未来楼市中产生的影响将更大,而这些都不是能以年龄和置业经历的划分而予以区别的。
置业次数
年龄分布
从需求者的职业分布来看,城市群体的中坚力量,公司一般职员无疑会延续主流地位,其比例为22.1%。而专业技术人员、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分别占14.5%和13.7%,而自由职业者的比例达到11.5%。这里的自由职业者事实上背景是非常多样的,但其共性也非常鲜明,就是具有比较敏锐的投资意识,无论在金融领域还是地产领域,当投资环境不错的时候,都会成为投入资金的力量之一。在未来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常规收入+投资理财将成为一个家庭非常普及的积累财富的方式,因此,一个家庭的收入高低将不完全地体现于其所从事的职业上,这也是分析购房者的背景时必须予以考虑的。
职业分布
从家庭结构来看,单身的消费者比例占到32.8%,其次是父母带未成年小孩占19.9%,再次是新婚夫妇占15%。本次调研所形成的序列和5月相比基本一致,其中刚性需求比例较高的群体往往在这三类,随着自身境遇的不断变化,买房的需求也在不断演变,从无房到有房,从小房到大房,从旧房到新房,在这一过程释放出的需求正是推动房地产发展的有生力量。
从居住现状来看,租房的比例为39.8%,自有公房和商品房的比例分别是24.8%和27.6%,在自有住房中,有相当一部分事实上是与父母同住,严格来说并不属于真正的有房阶层。租房群体和无房群体在未来随着自身条件的改变,必将陆续成为有房群体,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身资金积累和市场供应的匹配,这部分需求具有庞大的基数,是值得广为关注的。
从客群的来源来看,主要还是在杭州居住、从业的购房者,其中以住在城西和城北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占23.6%和19.3%。这两块区域是新老小区比较集中的板块,在租赁和买卖市场上都是相对活跃的板块。因此,这里集中了大量的租房群体和待改善的置业群体。此外,来自省内其他地区的客群比例有7.4%,较5月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杭州周边的几个板块,来自省内的客群事实上在本次房展会上较为活跃,各大楼盘展位都有其身影。
家庭结构
居住现状
现居住地
小结:
本次房展会,一部分购房者的心态是矛盾的,既担心房价持续上涨所导致的继续被动的局面,又不甘心今年以来错过房价低谷的现实。另一部分购房者主动调整了自身心态和购房计划,量力而为。当然还有投资群体继续着博取市场收益的机会。楼市未来继续上行的几率非常大,由于投资比例的上升,未来的成交量波动的幅度可能也会加大,对于购房者而言,仍然需要明确自身所求,量力而为。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17
我们随机在大学校园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31.43%,女生占总人数的68.57%。在这些调查的人数中月平均支出饮食费用在300-450元之间的学生占2.86%,450-600元之间的占22.86%,600-750元之间的占34.29%,750元以上的占40%。对日常饮食的考虑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个人的口味喜好,其次是营养健康分别占54.29%和22.86%。
在这些调查的学生中有97.14%的人是有接触过外卖的,只有2.86%的学生是没有使用外卖订餐的。对于叫外卖频率的调查中经常叫外卖的学生占42.86%,偶尔叫外卖的占51.43%,从未叫过外卖的占5.71%。
通常用什么方式定外卖的调查中,电话订餐最经常被运用占74.29,其次是口碑外卖(淘点点)的占60%,第三是饿了么占28.57%。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例如,百度外卖。短信订餐等等。
平均每次叫外卖的消费额度在8-10元之间的占11.43%,10-15元的占77.14%,15元以上的 占11.43%。理想的送餐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希望在20分钟以内的占51.43%,30分钟以内的占45.71%,40分钟以内的占2.86%。但是我们都知道与实际的送餐时间相比较是,20-30分钟的28.57%,30-60分钟的占68.57%,60分钟以上的占2.86%。根据相比较之后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实际的时间是非常慢的,与理想的时间相比较是差距非常大的。
如果价格、口味差不多,更多的人是选择外卖送餐的占40%,饭堂就餐的占28.57%,饭堂打包的占25.71%,其他的占5.71%。
在调查的学生中大部分的学生是同学推荐的得知外卖餐厅的相关情况占45.71%,其中传单和上网查询的占22.86%。择外卖服务的原因调查中,忙着学习、有事走不开的占45.71%,玩游戏走不开的占14.29%,懒得走动的占80%,别人都叫的占31.43%,天气原因的占65.86%,比食堂样式多的占25.71%,食堂就餐环境不好的占28.57%,个人喜好的占42.86%,其他原因的占8.57%。
选择外卖时间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周一至周五中午时段点外卖的学生是最多的占65.71%,周一至周五晚上时段占42.86%,周末中午和晚上时段分别占62.86%和40%,其他非用餐时间段是站2.86%
外卖送餐也是有不足的地方,由调查数据结果的显示,大部分的人对于送餐时间速度是不满意的占82.86,认为太慢了,卫生状况差的占40%,还有一些是认为送餐的价格和外送员服务不好的分别占31.43%和20%。
你希望外买有哪些改进的调查中,74.29%的学生都是希望送餐的时间能够提高,不要让他们等太久,62.86%的学生都是希望能够增加分量,价格合理化,54.29%的学生认为需要改善卫生,还有37.14%的学生是希望送餐的人员态度能够好点。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18
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人才竞争也愈趋激烈,如何在社会中定位,找到自身的坐标成了许多高校师生关注的问题,而在高职教育中,市场对高职学生各方面的要求是我们探索这片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为此,我系会计专业开展了市场调研活动,这次参与调查的人员主要有本专业的专业老师,调查的对象以企业为主,我们选取的企业有22家大、中、小型企业,其中大型企业2家,占9.09%,中型企业8家,占36.36%,小型企业12家,占54.55%。通过这次的调研,目的是希望能够了解市场对高职高专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人才需求量分析
就我省的优势、支柱、特色和基础产业来看,发展非常迅速,据了解20xx年在建筑业中全省完成总产值达1888.3亿元,同比增长28%,增幅为历年之最;装备制造集中资源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汽车、轨道交通设备4个优势产业,取得了喜人的效果,如工程机械产业20xx年实现销售收入130.48亿元,是20xx年的6.6倍多,全国10大工程机械基地,目前长沙销售收入居第二位,仅次于徐州,20xx年上述4大优势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占全行业比重已分别达67.01%、68.34%和64.96%。此外,还有旅游、文化、烟草、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态势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从湖南省发改委获悉,20xx年起到20xx年,全省将全面实施基础产业发展工程,重点建设252个大项目,培育50个以上百亿企业集团,实现产业增加值1.2万亿元。湖南省针对本省5大类产业现状制定了基础产业发展工程规划,在这项“万亿产业”规划中,先进装备制造﹑精品钢材和有色金属材料﹑食品等三大产业,6年内将实现总销售收入逾2万亿元发展目标。湖南省基础产业发展规划“清单”中,5到10年内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产业项目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石油化工﹑生物和医药﹑现代物流﹑文化和旅游等11个大产业,其中,引人注目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将突破1200亿元。同时,湖南省还将通过提升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市场品牌等措施,大力改造传统产业项目。
另外,据中国新闻网公布的国家工商总局最新发布的一项统计表明,截止20xx年上半年,全国私营企业已达到了300万户,同比增长20%,增加近35万户,湖南私营企业达17万户,同比增长23%,增加近4万户,按调查结果推算,根据企业发规模的需要,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我省会计行业每年就需要增加5万人。湖南近几年高职高专类会计专业毕业生近7000人,加之外地毕业回湘学生人每年约1000人,根据往年毕业生就业调查得知,我院毕业生大多集中在中小企业的私营企业就业,通过我们电话调查、发放调查问卷、个别走访等形式的得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的私营企业招聘的会计人员主要以高职高专的为主,他们认为高职高专的学生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强,社会实践经验丰富,通过一段时间的环境熟悉后就能上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就本省统计局调查显示:在20xx年春季人才交流会上,共有250余家企事业单位进场招聘,提供了5000多个工作岗位,其中,需求量前三名的行业是汽贸、餐饮、医药保健,会计岗位需求量排在第三名,说明本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旺盛。
以上情况说明,我们设置的本专业具备比较强的行业背景,市场对高职会计人才的需求比较大。
二、学历需求情况
根据调查时对单位了解的情况得知,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用人浪费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再只注重文凭,而是以企业自身发展及节约成本为原则,注重用人的'实用性,希望应聘的人员能够一来就上手,从调查统计的结果得知,大专及以下的占69.6%,本科占16.7%,研究生占13.7%,所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是高职高专人才需求的主体(学历需求的比例构成如图1所示):
三、岗位需求情况
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根据调查资料的企业会计岗位有出纳、会计核算(包括主要包括成本会计、往来会计)、会计主管、预算会计、税务会计、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审计和财务咨询、仓库管理等,其中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专业岗位主要有出纳、会计核算(包括主要包括成本会计、往来会计)、会计主管、税务会计,这将是我们高职类学生主要的岗位。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19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预计在二十一世纪三、四十年代将达到高潮。目前,这一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北京市在80年代末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9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人口老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口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都在不断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龄问题即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解决北京市的老龄问题,北京市统计局最近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的抽样调查。
(一)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大多数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看,70%的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近三分之二的老年人享受离退休待遇;老年人的就业比例较低;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8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老年人公费医疗的比例达到60%;老年人的娱乐活动较为单一。
(二)老年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老年人大多愿意与子妇住在一起;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表示满意;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半数以上的老年人赞同再婚;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学习的兴趣;60%的老年人肯定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有宽敞的住房”,第三是“经济上有人帮助”和“看病就医方便”,另外,还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提出要“增加服务社区”,而提到其它问题的老年人较少。老年人所提出的问题存在着地区差异、年龄差异和文化差异。
地区差异:城近郊区的老年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要低于远郊区县,城近郊区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位于第二位的是“看病就医方便”和“增加服务社区”,位于第三位的是“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远郊区县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经济上有人帮助”,第三是“看病就医方便”。
年龄差异:60-69岁老年人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主要涉及六个方面,根据老年人提及的多少来排序,这六个方面依次是:“生活有人照料”、“有宽敞的住房”、“看病就医方便”、“增加服务社区”、“经济上有人帮助”和“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提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是一个,即“生活有人照料”,而对其它问题提及的较少。
文化差异: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没有问题的人数比例越低。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而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则是“增加服务社区”。
(四)中青年人的观点
大多数中青人愿意与老年人住在一起;近60%的中青年人不赞同老年人就业,主要原因是老人年龄偏高、身体不好以及老人应该享受生活;中青年人中90%以上在生活中都帮助老年人;中青年人认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是很丰富;在养老方面,中青年人的看法与老年人一致,87%的人选择家庭作为老年人的养老场所;将近70%的中青年人赞同老年人再婚;中青年人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不是家庭的社会的负担。
(五)结论及对策
1、加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制定符合北京市情的养老政策。
养老问题是老龄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它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即养老期间的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关于经济保障,由于我市的老年人口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离退休金,因此,在发放离退休金时,一方面要保证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离退休金,另一方面要随着就业人员工资水平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化,及时调整离退休金的金额,以保证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北京市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使我市的养老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关于服务保障,目前北京市的养老方式主要是居家养老,这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调查发现,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倾向于这种养老方式,但是由于现在的家庭结构、规模正在发生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已趋于
弱化,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应该把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相结合,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只有做到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发展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真正做到老有所乐;拓宽老年人的就业渠道,实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
3、搞好社区建设,发挥社区的助老服务功能
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减弱,老年人对社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对老年人的服务功能是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北京市的社区建设比较薄弱,不能适应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在进行社区建设时,首先要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业的投入,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其次,增加社区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健康娱乐、学习教育、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第三,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提高社区为老年人的服务质量,不仅让老年人享受到有关的照顾资源,还要让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20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近年来,对澳门地区的旅游业来说,中国内地旅客是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澳门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的支柱。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旅游预测模型是实现澳门地区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理论基石和前提。由于影响某地旅游人数的因素各异,还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神经网络模型。
基于此,本文拟用3层bp神经网络模型来仿真模拟分析和预测澳门地区旅游需求,以此为旅游需求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二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
1.基本假设
1)交通在旅游中通常不是重要的,为了研究的方便(主要是无法获得交通数据),把交通这个影响忽略。
2)假设澳门的接待能力都满足需求。
3)在本例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中,我们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客源地的人口,客源地的总收入,客源地的消费水平,旅游目的地的生活水平。
4)为了研究的方便,假定以上四因子之间相互独立,本例旅游需求即为上述四因子的函数,即y=f(gdi,pop,gde,m-gp)。就用这四个因素作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层的神经元。
2.符号说明
t澳门内地游客量
gdi中国内地国民总收入
pop中国内地人口总数
gde中国内地国民消费水平
m-gp澳门生产总值
三.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1.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理论原理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是由大量的、简单元件(神经元)广泛相互联结而成的非线性的、动态的复杂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它是在现代神经学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能模拟人脑的若干基本功能[1]。它具有并行分布的信息处理结构,可以通过“自学习”或“训练”的方式完成某一特定的工作。它可以从积累的工作案例中学习知识,尽可能多地把各种定性或定量的因素作为变量加以输入,从而建立各种影响因素与结论之间的高度非线性映射,采用自适应模式识别方法来完成预测工作[2]。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尤其是对处理内部规律不甚了解、不能用一组规则或方程进行描述的复杂的、开放的非线性系统显得较为优越。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一般由处理单元、激活状态、单元输出、连接模式、激活规则、学习规则等6个部分组成。一个多层神经网络中包含有很多个信息处理单元,分布于不同的层次中。根据每项输入和相应的权重获取一个综合信号,当信号超过阈值则激活神经元而产生输出。各类影响因素和最终输出结果之间可以假定存在一种映射,即输出结果=f(影响因素)。为了寻求最佳的映射关系f,将训练样本集合和输入、输出转化为一种非线性关系,通过对简单非线性函数的复合,从而建立一个高度的非线性映射关系f,最终实现输出值的最优逼近[3]。在人工神经网络的实际应用中,80%~90%的人工神经网络是采用前馈反向传播网络(back-propagation-network,简称bp网络)或它的变化形式。bp神经网络(如图一)是一种单项传播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分为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层与层之间采用全连接方式,同一层单元之间不存在相互连接。它是前向网络的核心部分,体现了人工神经网络最精华的部分[4]。标准的bp网络是根据w-h学习规则,采用梯度下降算法,对非线性可微函数进行权值训练的多层网络。
bp神经网络的每一层的权值通过学习来调节,其基本处理单元为非线性输入-输出关系,选用s型作用函数:
其中:xj为该神经元第i个输入;wij为前一层第i个神经元至该神经元j的连接权值,i=0时的权值为阈值。其计算步骤如下:
(1)给定一组随机的权值和阈值初始值及步长系数η与势态因子α;
(2)取学习样本数据,根据学习样本、权值及阀值计算输出,并与学习期望输出比较,当误差满足要求时结束训练,否则将误差向后逐层传播,并修正各层连接权值,
5)澳门内地旅客人数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一)bp网络设计
网络设计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它应满足多种不同要求,例如,希望所涉及的网络有较好的推理能力,易于硬件实现,训练速度快等,其中有较好的推理能力是最主要的。一般来说,推广能力决定于3个主要因素,即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网络结构以及样本量大小。在一般情况下,旅游需求预测研究中样本的数量是一定的,因此可归结为在样本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选择网络规模的问题。
在进行bp网络预测模型设计中,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网络的层数、每层中的神经元个数、初始值的选择、学习速率和期望误差。
i)网络的层数已证明:具有偏差和至少一个s型隐含层加上一个线性输出层的网络,能够逼近任何有理函数。所以,本文选择一个3层的bp网络。
ii)每层中神经元的个数输入层和输出层神经元的个数根据解决具体问题的复杂程度而定。为了提高网络训练的精度,可以通过采用一个隐含层,再加上1到2个神经元以加快误差的下降速度即可。因此,本文输入层神经元个数选择为4个,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分别选择了9、12、15个,输出层神经元个数选择为1个。
iii)初始值的选择由于人工神经网络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初始值的选择对于网络学习是否达到局部最小、是否能够收敛以及训练时间的长短都有较大影响。在初始值的选择上一般是使经过初始值加权后的每个神经元的输出值都接近零,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神经元的连接权值都能够在它们的s型激活函数变化最大处进行调解。所以,初始值一般选择在(-1,1)之间的随机数。本文的初始值为默认值。
iv)学习速率
对于任何一个网络都对应一个合适的学习速率。学习速率决定每一次循环训练中所产生的权值的变化量。大的学习速率可以导致网络的不稳定,但是小的学习速率又会导致训练时间延长,收敛速度较慢,不能保证网络的误差能最终趋于最小。综合上述考虑,在学习速率的选择上倾向于选择较小的学习速率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本文选择的学习速率为0.01。
v)期望误差值
期望误差值的.确定也是通过网络对不同误差值分别进行训练比较后确定的最适合值。所谓的最适合值是相对于所需要的隐含层的节点数来确定的,一个较小的误差值的获得需要增加隐含层的节点以及训练时间。本文经过不断测试,选择0.0001为期望误差值。
(二)1.网络训练模式的选择
训练网络有两类模式:逐变模式和批变模式。在逐变模式中,每一个输入被作用于网络后,权重和偏置量被更新一次。在批变模式中,所有的输入被应用于网络后,权重和偏置量才被更新一次。使用批变模式不需要为每一层的权重和偏置量设定训练函数,而只需为整个网络制定一个训练函数,使用起来相对方便,因此,本文在进行网络训练时采用批变模式。
2.数据和模型的建立
神经网络模型要求数据具有:a、易获得性b、可靠性c、可测度性。本项研究采用很可靠的官方发表的数据作为分析的数据源(见表1),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局网。
用3层bp网络模型对本例旅游需求进行模拟,根据bp网络的映射原理,对于样本集合x和输出y,可以假设存在一映射f。为了寻求f的最佳映射值,bp网络模型将样本集合的输入、输出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通过对简单的非线性函数的复合,建立一个高度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f值的最优逼近。对于本例旅游需求模型的模拟:其输入层结点数(4个神经元):中国内地国民总收入(gdi)、中国内地人口总数(pop)、中国内地国民消费水平(gde)、澳门生产总值(m-gp)。把澳门内地游客量(t)作为输出结点。从而得出3层前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
四.模型结果及分析
1网络训练性能的检查。
不同个数的隐层单元组成的bp网络训练曲线如图1,2,3所示。通过比较发现,中间层神经元个数为9和12时,网络的收敛速度比较快。
2网络预测性能的考查。
在数据列表中选取1996年到20xx年的数据作为网络的测试数据。20xx、20xx年的游客量检验误差曲线如图4。
其仿真结果令人满意,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模型的应用与评价(优缺点与改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3层bp神经网络模型的仿真模拟效果是邻人满意的。可以看出,人工神经网络的拟合精度比较高,主要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能自动准确地找出各种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具有较强的模拟适应能力等特点。在本例对于澳门的内地游客量的旅游预测中bp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方法。
这一研究方法为旅游学的定量预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工程实践问题中的一些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指导方法。
虽然bp网络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由于学习速率是固定的,因此,网络的收敛速度慢,需要较强的训练时间。
再次,网络隐含层的层数和单元数的选择尚无理论上的指导,一般是根据应验或者通过反复试验确定的。因此,网络往往存在很大的冗余性,在一定上也增加了网络学习的负担。
原题附带问题简析
通过对本例旅游需求模型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旅游需求进行预测预报时,对于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工作需要认真做好。对于数据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寻求变量间的关系,以形成初步的想法。如何获得数据以及如何获得准确的数据对于我们研究实际问题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收集数据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要弄清究竟需要哪些数据,剔除不必要的数据,从而减少冗余的工作。同时,需要什么形式的数据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与建立模型的目的和所选择的模型的特点有关。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21
一、当前促进消费的潜力分析
(一)主要收入分析
就我县农村来讲,收入主要有经济作物收入、外出打工收入两大块。单纯靠农业收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民不到总数的一半。经济作物发展起来的镇(街道),农民收入主要是靠销售苹果、樱桃、葡萄等经济作物,经济作物没有发展起来的镇(街道),农民收入主要靠在当地或外地企业打工工资。
我县是山区县,也是农业大县,农民在人口中占比达到70%,增加农民收入是增加我县居民消费能力的重要举措。
全面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还是增加农民从土地上的收入。就我县来说种植经济作物,经济效益不错,有部分农民依靠勤劳吃苦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但是从整个面上来说,农民整体收入不高。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县是山区县,人均土地少;二是机械化程度低,农民生产效率低,经济作物效益还好,种植粮食基本是亏本;三是土地流转规模小,没有规模化生产优势。目前我县种植小麦不到5000亩,在没有发展经济作物的镇(街道),大批良田闲置或者荒废。
我县是山区县,通过近十几年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我县人均耕地少,土地分散,种植农艺粗放,农业机械使用效率并不高,作用也仅仅是替代了原来的镢头和锄头。
土地流转是改变土地分散的办法,但是目前由于土地种植效率不高、农民固有观念、流转政策等因素影响,土地流转规模并不大。
以上情况都影响了农民收入,进而影响农民消费能力。
(二)农业机械方面拉动消费的亮点
目前来说,我县农机购置补贴供需基本稳定,历年上级农机部门下达的资金任务基本完成,拉动资金投入约在*万元/年,其中,20xx年剩余补贴资金*万元,应补未补的.现象没再出现。
近两年,农机方面一个新的消费拉动点主要出现在无人机的购买和使用上。
从20xx年农机化统计年报上来看,我县无人机保有量仅为台,自20xx年省里印发《**省20xx-20__年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后,一年的时间,我县无人机保有量已增至台,上涨幅度达到了%,而且20xx年数字会继续攀升。
20xx年,已经先后有家合作社、农机大户来县农机部门咨询无人机购买及补贴事宜,其中,位于**街道**村的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购入益佳品牌YJNF―F16型号无人机台,价格**万元/台,根据“先购机、后补贴”的政策,预计可享受农机补贴*万元/台,补贴比例在40%,可节省资金**万元,大大减轻了购买农业合作组织的经济压力。
在我县之所以会出现无人机购买积极性大涨的现象,除了国家出台了补贴政策之外,还有一条重要原因,归功于我县对现代农业的扶持,2月份,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县现代农业扶持办法的通知》,里面第五条明确规定了农用无人机飞防作业扶持条件及补助标准,即“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植保无人机,在县域内进行农作物飞防作业的,按照**元/亩次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县此项无人机飞防作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在全市、乃至全省尚属首次。补贴的政策出台实施将进一步推进全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工作,助力农药零增长行动,使广大农户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农用无人飞机植保飞防作业的实施将会为全县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县域林果增产、农业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为了确保我县飞防作业的顺利进行,我县农机部门将专业合作社确定为我县的无人机试点合作社,目前,已先后为*名社员*余亩果园进行了飞防作业,为我县规模化开展飞防作业积累了经验,为推进山区飞防作业奠定了基础。
二、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无人机方面。一是增加无人机补贴额度。20xx年,上级农机部门对我县无人机数量补贴上限为台,尽管有多家合作社或者农机大户咨询购机情况,但因补贴额度已经用完,购买意愿大减。植保无人机的出现以其高质量、高效率、高环保的作业方式,得到许多农户的青睐,但由于价格高,对农户来说,购买成本过高,建议增加补贴额度。二是加大研发力度。随着农业植保无人机的普及和应用,建议国家引导各大农药生产厂家研发、出品与无人机植保结合的专用低毒低残留低污染药剂,通过进行无人机飞防作业,降低农药使用量,既能解决农药企业未来的市场转型问题,又能有效降低农作物农药残留和污染。三是严肃行业标准。我国植保无人机产业已经起步,但是目前业内并无明确的行业标准,包括无人机自身技术、性能标准和植保标准等,这不仅使得无人机企业鱼目混杂,同时也不利于政府出台确切的支持和扶持政策,阻碍植保无人机作业的发展。
(二)其他方面。一是增加农业补贴。增加农业补贴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粮食产量、助力农村扶贫的重要举措,整合农业项目资金,规范地增加农业补贴,是改变种植粮食不赚钱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的重要措施之一。二是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制定计划,完善政策,多管齐下,逐步增加土地流转,建立以农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服务组织,形成规模化经营,增加农业机械的使用率。流转土地的农民也可以成为合作社的员工,可以通过在合作社打工获得收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22
一、问题的提出:
订单供货是当前烟草行业共同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我们理解这项工作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对市场真实需求的准确预测和采集,充分暴露出现有卷烟商品总供给、总需求之间的矛盾,品牌体系内部供给结构之间的矛盾,从而完成烟草行业从现有自上而下“生产—销售”运行模式向在坚持专卖法基础之上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转变。显然,需求预测是这场变革的逻辑起点,也是这场大变革的关键环节,因此,能否对当前市场真实需求作出准确判断,是这场“战役”成败之关键。以西安市场不同业态零售客户研究为基础,结合经济学理论、预测理论,探索适合卷烟市场特点的普遍预测思想和方法。
二、各业态的市场特征分析
(一)各经营业态销售数量和销售结构分析
本次我们对西安市卷烟零售户总体经营情况进行了统计,所得数据如下表(表1)所示:
以上数据表明,西安市辖区内商场、超市、便利店、烟酒专营店等较新型业态占零售户总量的17.3%,“五度”(注:“五度”评价是指将零售客户对烟草公司的贡献度、依存度、合作度、成长度、诚信度作为对零售客户进行评价的依据。通过“五度”评价,目的是找到客户的“需求点”,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得分较高,主要分布于城区和乡镇市场;食杂店、娱乐服务类等传统业态占零售商户总量的82.7%,“五度”得分较低,客户遍布全市。专营店和小型超市已在城区和乡镇市场中迅速发展,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总体来说,食杂店仍然是烟草最主要零售方式,占卷烟零售户总量的76.5%,因此,如何准确预测这类客户需求量,应为“订单供货”工作之重点。
各种经营业态的销售结构分析可由“各种业态条均值对比分析表”看出:从卷烟销售结构看,商场、超市、便利店、烟酒专营店等较新型业态销售高档卷烟产品的优势明显好于食杂店等传统业态,一、二类烟大大超出全区域平均水平,因此,在制定品牌营销策略时,大型商场、连锁超市及特殊场所可作为高档和高端品牌的重点培育对象;专营烟酒商店作为进一步提升高档烟的重点客户,同时也可作为高端产品的培育对象;小型超市、便利店和城市食杂店可作为中档烟的培育户;农村食杂店和其他业态作为中低档烟的重点培育户。
总之,大型商场、超市、便利店、烟酒专营店等较新型的业态虽然销量比重低于传统业态,但销售结构、档次明显高于传统业态,其销售潜力不可忽视。传统业态客户作为卷烟销售网络的核心客户,是我们提升网络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二)各种业态主要经营方式分析
从各种经营业态《卷烟经营方式抽样调查汇总表》经营卷烟方式的抽样结果可以看出,我市除专营烟酒店和其他业态的客户以卷烟业务为主业外,有75%以上的客户是以卷烟业务为辅助经营项目,这些客户经营卷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方便顾客购买,从而吸引或留住更多的顾客。从主要销售形式抽样结果得出,新型业态凭借其环境服务好、品牌信誉高和规模优势等吸引了以条消费的大部分群体。
(三)各种经营业态的主要客户结构分析
大型商场、连锁超市其消费群体结构较为复杂,分布于各个消费阶层,还有机关事业单位及外来旅游经商人员,顾客收入水平差异较大,流动性较强。特殊场所其消费群体结构单一,局限于追求时尚的年轻消费者及高收入、高消费群体。食杂店其消费群体结构主要是附近居民、过往行人、外来务工人员,消费群体中各消费层次均存在,城区食杂店表现为中高收入群体比重较大,顾客相对稳定,农村食杂店表现为中等和中低收入消费群体比重较大。烟酒专营店,其消费群体主要以机关事业单位、商务群体为主,及附近居民,整体消费层次较高,顾客多数为固定客户,其对卷烟经营业务重视程度较高,品牌意识强。小型超市和便利店消费群体主要是附近居民、过往行人,农村小超市、便利店以服务外来人口为主(特别是在春节等节日中)其消费群体参差不齐,但顾客群相对稳定。其他业态主要是方便附近居民购买和满足过往行人随意购买,客户也相对稳定。
(四)各种经营业态消费者行为分析(如表5)
从上表分析可以看出,在购买卷烟作为礼品时,烟民倾向于去大型商场、超市、便利店、烟酒专营店等较新型的业态购买;在购买自己消费的卷烟时,烟民倾向于去传统业态或根本不关心购买渠道,特定的条件决定了食杂店等只能以零包销售已满足顾客的应急之需。
(五)各种经营业态的竞争优势分析
表6卷烟零售户经营业态抽样调查表——客户发展价值。
1、大型商场、大型超市的竞争优势在于:
第一,资金雄厚,电子结算执行力强,规模庞大。
第二,人流量大、信誉度高。环境服务好、品牌意识强,都设有卷烟专柜。因而潜在卷烟消费群体庞大。
第三,具备系统科学的管理,经营水平高,信息流通快,应变能力强。短期内对专卖店影响很大。劣势:受节假日消费影响很大,订货量和订货次数规律性不强,给市公司的库存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2、烟酒专营店经营优势在于:与一般食杂店相比,资金相对充裕,销售稳定性强,具有经营面积大,店堂形象好,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信任感,从而激发购买欲望,新品牌接受能力强,产品品种齐全,注重打造自身品牌等优势。劣势:烟酒专卖店经营灵活,“以批代零”现象时有发生,往往会出现销量波动大的情况。
3、食杂店的竞争优势在于:点多面广,方便购买,服务对象较广,城区食杂店对新品牌接受能力强。劣势有:服务半径小,卷烟经营资金相对缺乏,消费者多为固定客户,市场竞争激烈,相互压价现象高于其他业态,造成价格管理混乱。
4、便利店属于较新型经营业态,其消费量相对较为稳定、落地销售能力较强,一般有其固定的消费群体,因此,销量、结构都较为稳定。
5、娱乐服务场所绝大多数只是将卷烟产品当作其一个必备服务项目来看待,并不以烟草制品经营为主,但其特定的经营环境决定着这类业态有较高的经营结构和相对固定的销量。
三、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一)市场需求预测的困境
西安地区的经济总量(以gdp或gnp为标志)、总体消费水平、人口数量和结构、收入水平、消费文化、消费习惯等等都是影响和制约烟草商品需求数量和需求结构的因素。但同时应当看到,烟草行业、烟草商品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该行业长期存在货源偏紧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供需比不足50%的紧俏品牌,同时,西安市场卷烟购入量、品牌结构等都存在较强的行政计划性色彩,严重扭曲了真实的市场需求信号。其次,“外渠道烟、假烟”等客观存在的实际和量的不确定性,更增加了真实市场测量的难度。第三,有效市场调查的缺失(内部的调查或外部的调查),也使得现有数据无法满足对真实市场需求量的测定。因此,在现阶段,消费水平、经济总量等宏观因素只能作为最终预测需求量的调整因子。
(二)市场需求的理论分析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着需求预测的准确程度:
1、卷烟总消费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卷烟总的实际消费量。它受人口、经济等客观因素影响,在地区经济总量、消费结构等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应当是稳定的。
2、总体经济库存水平指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在保证未来正常销售安全边界条件下能够使库存成本最小时所确定的周转量,它应当是市场内所有卷烟零售户经济周转量的加总。从微观来看,它决定于某一卷烟零售户的日常销量状况,经营资本成本等因素。值得说明的是合理库存水平和整体卷烟实际销量有着非常强的相关关系(关于这方面研究,这一结论的得出,可参见中国零售业发展状况报告20xx),因此,从宏观视角看,我们可以得出“有什么样的市场需求,就有什么样的整体经济库存水平”,这一点可以进一步引深为:对于经营规模、流动资金、经营方式、经营地点等条件趋同的零售户来说,其经济库存水平应该是收敛于某一均值水平之上的。因此,这一结论的得出也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衡将来客户经理上报合理周转量数字的参考因子,同时也说明,合理周转量必须是建立在业态分类、分析和“五度”评价基础之上的合理库存水平预期。
3、消费者预期是目前影响合理周转量预测工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其经济学含义是:从长期看,市场的总需求决定总供给,当某一时点总供给低于总需求时,市场就会自动放出需求信号,刺激供给量的增加已满足市场需求。产品提供者在获知这个信号后,会对该商品未来走向做出良好预期,因此,在其自身经营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每一个销售商都想尽可能多的满足市场需求以获得收益,(也就是说,大部分经营者缺乏自身调控能力)从而使总供给很快满足总需求并出现过量供应状况。因此,我们在作合理周转量工作时,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有效剔除因消费者预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泡沫需求。因此,这就要求客户经理必须对采集到的合理周转量数据做出客观分析,挤掉因消费者预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多余部分需求量。
四、零售客户预测方法选择
(一)各业态预测方法综述:
根据前述,零售客户销量波动主要受其周边消费群数量、零售户预期两个因素影响:食杂店、社区便利店(特别是农村地区)这两种业态,因其辐射半径较小,消费群体相对固定,零售户受店面、资金等因素限制,因此历史销售数据基本能够反映出由其周边人口量所决定的真实卷烟需求,故对这两类业态零售户的预测主要应建立在历史销售数据的分析基础之上,再结合对其个别品牌需求缺口强度的可信性分析,综合确定其预测值;商场、超市这两种业态所面对的消费者较为复杂,主要以流动人口消费为主,因此,特定的经营环境决定着这两类业态销量较大,受季节因素影响明显,且突发性销量波动出现的频率较高,但是,这两类业态客户自身购、销、存管理能力较强,大多能做到落地销售,所以,对这两类业态客户的预测主要应建立在客户主动提交“订单”的基础之上,同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应急缺货补给制度和紧缺货源调整制度既可;烟酒专营店销量较大、波动较为明显,落地销售能力不强,由于这类零售户流动资金较为宽裕,所以历史销售数据中由零售户预期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需求泡沫较大,因此,对这类客户首先应做好销量流向调查、合理库存调查两项工作,同时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分析,综合确定供应量上限,以此来解决这类业态客户的需求预测问题;娱乐服务类客户大多把卷烟业务看作完善其服务项目的附加手段,并不以出售卷烟制品为主要盈利手段,这就决定了这类客户较强的落地销售能力和较为稳定、单一的品牌需求数量和结构,因此,对这类客户需求预测应采取客户提报为主,客户经理适当调整地方式完成需求预测工作。
(二)预测模型的选择:
有很多种理论上已较为成熟的预测模型(主要包括平均值法、普通最小二乘法、季节指数预测法、基于序列平稳性基础上的arma模型等)可供我们选择,用于对零售客户的销量预测。但是,前述分析已提到,零售客户历史销量可能包含着不规则的零售客户预期,同时却可能没有反应出部分品牌真实需求量信息(主要受货源限制),因此,我们认为,对理论假设要求过高的预测模型并不适用于当前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客户预测工作,鉴于上述分析和烟草消费的明显季节性特点,笔者认为将平均值预测思想和季节指数预测思想组合运用后建立起的“加权移动平均+季节指数模型”较适合于当前环境下的客户销量预测工作。
这样就会得出一组预测数据,客户经理进行销量预测时,应在这个数据值的基础上,与零售客户广泛沟通,确定最终预测值。等到以后货源限制逐步放宽,市场逐步规范,满足其它对数据质量要求较高的预测模型时,可适时作出调整,应用更加精确的预测方法。
五、结论及建议
对卷烟市场真实需求的预测,重点是对零售客户订单的预测,而对零售客户作出的“订单预测”,实质上是如何对不同类别零售客户购、销、存系统进行管理的问题。由于客户经营水平的不同,其自身管理能力也有差异,因此应掌握辖区内不同业态零售客户服务营销能力、“购、销、存”体系管理水平、消费群体构成状况、卷烟流向情况、品牌间缺口可信性、流动资金等要素,依次划分预测客户类别,分类使用不同的预测方法对历史销量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出预测结论,从而保证整个市场卷烟销量预测工作顺利完成。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23
一、调研目的和方式
在20xx年调研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专业建设,使本专业培养目标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我们进行了调研活动,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的变化趋势,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使本专业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的应用性技术人才。
调研对象:调研的对象为20xx年毕业的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领导、人事管理部门和生产技术人员,以及往届毕业生。
调研的方式:有电话访谈,走访企业,并与相关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座谈,毕业生跟踪调查、座谈会、文献检索、网站查阅等。
二、药物制剂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制药产业是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产业。随着制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各种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需要大量的生产、管理、销售、服务一线应用性技术人才。“人才是最高贵的资源”,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必须了解市场、适应市场、依托市场和开发市场,才能培养出适应和满足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人才。
1、人才需求及层次结构要求
通过对专业调研表、专业人才需求表的分析,发现目前制药行业最紧缺的人才主要有三种:1)复合型人才,即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合理组织安排产品的生产,又能对车间或班组实施有效的管理。2)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3)各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
专业人才层次结构要求为:21%的企业需要本科及以上的人才,75%的企业需要高职高专及以上的人才,1.8%的企业只需要中职的毕业生,2.2%的企业目前暂无打算。
2、对职业岗位的需求
通过对专业调研表、专业人才需求表的分析,发现学生就业的范围比较广, 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药厂生产操作、质量管理与控制、研发、工艺设计
与改造、医院药剂科,除此以外,还有少部分的学生选择了产品营销等方向,但都与药物制剂专业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3、对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
通过对专业调研表、专业人才需求表的分析,发现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具体如下:1)基本应用能力:即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英语阅读等基本能力,取得计算机一级证书、英语A(B)证书或更高四级证书、更重要是计算机、英语的表达运用能力。2)专业核心能力:在掌握基本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基本工艺流程的操作、质量控制及现代技术应用能力,取得中药制剂员中级工证书或中药检验员证书等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资格。3)专业外拓能力:结合我院人才培养模式,应加强学生的班组管理、组织协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部分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走向管理岗位做好准备。另外,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学生流动性大的问题,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为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培养出更多的脚踏实地、能说、能写、能讲、能协调、能钻研、能做人的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才。
三、对专业建设提出建议
调查表中企业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对本专业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1、以真实项目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能力。
3、以典型产品为切入点,以加工过程为主线,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实际工厂岗位。
3、以“技能分项培养,综合能力集成”的人才培养,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力。
四、调查结果对我们的启示
此次调研发现主要集中在职业知识、技能,素养这三个方面,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毕业生向高层次发展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最大障碍。必将决定着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前途,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快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1、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不断地使培养人才
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各方面能力,为推动制造业发展做贡献。
2、适应生产实际对技能的要求,紧贴岗位开发工学结合核心课程,根据岗位技能与素质的要求,根据工作过程,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产品为载体,将工作过程所需要的技术与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资格、行业标准与职业素质融于一体,构建工学结合核心课程。
3、注重学生职业素质道德的培养,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和虚拟实验,增强理论教学效果。营造职业教学氛围,体现环境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24
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119°2′-119°52′,北纬34°11′-34°38′。国土面积154.273千公顷,辖13个乡镇,302个行政村,人口100.26万。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特色农业主要有伊山镇的西瓜、陡沟乡的芦蒿以及现代农业园区刚刚建成万亩蓝莓基地等。夏玉米主要集中在图河乡和南岗乡,现有一个国家级和一个省级万亩创建基地。县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南北气候过渡带和海陆过渡带,属亚热带北缘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台风、暴雨、雷电、干旱、大风、高温、暴雪、低温冰冻、冰雹、龙卷、大雾等都有发生,其中发生频率较高的有暴雨、干旱、雷电、低温冻害、高温、大风,常常造成严重的气象灾害。作为农业大县,对气象灾害的影响十分敏感,现代农业生产和气象条件依存关系愈来愈密切。同时,随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公众对气象服务工作从服务的具体内容到服务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气象事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服务。同时,为更好地贯彻《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xx年)》、《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等文件精神,加强全县“三农”服务专项工作,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的针对性,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组织做好“三农”服务专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县实际情况,县气象局近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三农”服务专项调研,重点了解和掌握“三农”气象服务的迫切需求,以改进和完善气象服务工作。
一、调查方法及步骤
气象服务需求调查以面对面的现场提问式、书面和座谈会形式进行,主要了解被调查对象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需求、需要服务产品和手段、气象科普服务形式、建议和意见等。全面、科学地反映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同时反映广大群众对气象服务的具体要求。调查时间为4月10日~4月16日,调查对象为涉农部门工作人员和生产一线的普通农民、特色农业大户和养殖户,共发放气象服务需求问卷调查表302份,回收302份,回收率为100%,座谈会调查1次,面对面现场调研10次,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按指标体系进行分类整理和相关的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对新时期做好“三农”气象服务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主要有:
(一)农村气象服务需求有了新的变化。相对来说,过去的农业结构单一,气象服务需求简单。农业结构调整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对气象服务和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产品种类要求更多。今后一段时间内,除了常规预报外,天气实况、生活健康指数、出行天气参考、农事气象分析的需求等将显得迫切;预报要求更加精细化,由于农业新技术的运用,不仅从时间上,而且从空间上也要求预报要素尽量精细,要求降雨落区、量级等都要准确;产品的个性化要求,不仅需要提供预报,而且需要进行分析,并提供具体的防范措施;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还需要提供各种农业气候论证、评价。这些服务需求,仍然不能直接到达农民的手中。
(二)气象灾害防御服务措施缺乏。近年来,政府制定了很多方面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但是应对农村气象灾害的措施不多。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抵御气象灾害风险,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响应及时的可行性较强的规划和预案。一旦发生气象灾害,多数农民只能望天兴叹。
(三)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相对落后。过去由于需求简单,预报准确率不高,气象信息的发布主要通过广播电视、96121声讯电话定时发布。近几年,在农用天气预报上也做了许多尝试,但针对性、实用性还不强,不能及时向基层农民传递。因此,如何最好最快的将实用的气象信息及时的传递到广大农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民手中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农村气象科普率不高。多年来,我们通过3.23世界气象日、科普周、三下乡等活动,开展气象科普活动,但活动的地点大多集中在县城、集镇,覆盖面有限,绝大多数农民不能直接接受气象科普教育,急切要求气象科普进村入户。
三、“三农”工作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通过调研和分析,就气象服务工作而言,我县农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粮食高产稳产意义重大,要求气象预报精细、准确。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栽培方式由粗放型、零散型向精细化集约化不断转变。虽然粮食耕地面积减少,但是粮食高产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气象部门做好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评估工作,提供精细而准确的农业气象服务,确保农业高产稳产。
2.设施农业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气象服务需求迫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开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的气象应用服务,以满足作物引种、区划等所取专业气象的需要,为农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提供及时的气象保障服务。
3.农村气象信息发布体系急需完善。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甚至比较偏僻,农民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仍然较少。切实做好为百姓的气象服务,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气象信息发布体系,提高气象信息覆盖率,使广大农民最方便地获得气象服务信息。
四、我县农村气象服务工作措施和建议
县气象服务三农需求情况调研报告
通过调研分析,气象部门为农村的服务措施主要是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现代化设备和技术优势,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依托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的能力;依托社会的电视和通讯科技发展能力和现代通讯技术,把针对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实用气象信息无缝隙的及时送到农民的手中,帮助广大农民防灾减灾。
2.着力加强农业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农业气候年景预测和预估技术研究,积极支持针对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气象服务技术方法研究,进一步增加农业气象服务信息。
3.气象部门负责收集气象灾情并直接上报政府,这样有利于帮助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了解当地发生的气象灾害情况,帮助领导在指挥抗灾和减灾时科学决策。同时,气象部门对气象灾害现场拍摄的资料,作为灾害资料予以保存,以便在以后的科研中进行分析和利用;气象部门通过电视等传媒以实时报道的形式加强科普宣传,对提高整个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气象部门要把积极开展人工增雨和防雹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认真组织作业,不定期组织对当地人工增雨和防雹的效益进行科学评估。
5.气象部门应当在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前,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特别通过气象手机短信向农民用户及时发布对农业生产有影响的气象信息。
6.积极推广气象预警大喇叭建设,及时通过大喇叭广播的形式把气象预警、预报信息通知到每一个农民家庭,使广大农民群众对突发的气象灾害提前做好预防,把气象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7.加强农村气象科普教育工作。加强乡镇气象协理员培训,将协理员培训成气象科技的行家里手,再通过协理员,培训村信息员,信息员将气象科普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也可通过免费发放气象信息明白卡的形式,进行科普宣传。
五、结语
通过调研和分析,气象部门更加认识到“三农”气象服务的重要性,所以加大和完善大气综合监测体系,细化为农服务产品、提高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水平,建立各类气象预警服务系统,为经济发展需求开发各类特色气象服务。天气预报要在时间和空间上提高精度和准确率,利用各种渠道使广大用户及时收到天气预报和气象科普信息,让广大农民能用、会用、及时用到实用的气象信息,并结合自己的需求,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做好防灾减灾,使气象服务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4月12日县农委农情科县气象局、向农委有关人员了解全县夏玉米分布情况
4月13日县侍庄乡农田县气象局、在调研小麦长势并向农户发放调查问卷
4月15日县镇会议室县气象局在发放调查问卷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25
以“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9+3’免费教育计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计划”为主要内容的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实施3年多来,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对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全乡各项事业得以长足发展。但近日来,我县境内连续发生“11.27”、“11.30”“12.2”自杀案件,给我县当前良好发展局面和全县农牧民群众正常生活、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目前,我乡为确保辖区稳定,围绕农牧民生产生活、医疗、教育、就业、干部作风建设等做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三大民生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夯实了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至少带来四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一是社会环境得到优化。“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后,藏区青年通过职业教育走上工作岗位;游牧民实现定居后,相对集中居住,各地始终把定居点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摆在重要位置,引导牧民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路子,形成公共管理的强大合力,社会管理得到加强,治安环境明显改善;随着农牧民群众利益诉求的逐步解决,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为藏区抓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活功能齐全的牧民定居点及与之相配套的公路、学校、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极大地改善了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畜牧业经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定居点建设过程中,注重融入藏族传统文化特点和地方特色,按照精品旅游村寨进行规划设计和精心打造,形成了独特的优势资源,为培育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创造了条件。随着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的实施,一座座崭新的乡(村)卫生院(室)拔地而起,一批批先进的医疗设备配置到基层,藏区医疗卫生保障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加快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藏区长治久安,关键在人才。通过“三大民生工程”的实施,逐步培养起一批思想品德素质高、科学文化素质强、职业技能掌握好的藏区青年人才,成为带领藏区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
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牧民定居后,其生产生活由传统游牧粗放模式逐步向集约化家庭牧场的可持续模式转变,牧区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历史性变革,经济效益大幅增加,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进程加快,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迅猛发展,农牧民文明素质大幅度提升,基层服务功能不断强化,激发了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了藏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在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水平低,人口素质相对不高。因受传统观念、宗教氛围、学校软硬件等条件影响和制约,当地的牧民子女入学习积极性不高,给牧民子女接收文化知道和更新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没有很好的理财观念,外出打工的技能技术不高,导致大多群众无法外出打工。
二是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牧民群众收入渠道不多。由于生活环境和历史原因,习惯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方式,市场经济意识不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依旧存在,对新型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接受,一些科技含量高的生产方式无法推广。牧民群众中75%依赖于传统的放牧来维持生计以外,15%依靠经商维持生活,还有10%牧民依靠外出打工过日子。20xx年该村牧民定居后,定有所居的问题得以解决,但仍有30%群众在温饱线上挣扎。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产业发展。由于地处边远山区和高寒山区,生产和生活的环境相对恶劣,近年来,尽管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建设和改善,但仍然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特别是乡境内通乡油路,由于在牧民定居建设过程中,大型车辆过往频繁,加之今年内降雨量大,因此乡道损坏严重,目前乡道给全乡农牧民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成为全乡社会发展的瓶颈。
四是村两委会待遇不高,严重影响村两委会干部工作积极性。村支部书记每月工资为860元,村委会主任每月工资780月,民兵连长、妇干、团干每月工资286元,村组长每月为200元。村两委会每年办公经费为20000元。随着物价日益飞涨,村两干部所得报酬远与所付出劳动不相适应。加之地区物价飞涨,村干部也无时间进行其他创业增收,也将从先富的“领头羊”变成“贫困户”
三、加快地区经验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认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增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施,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一是要破除各种形式的“等、靠、要”思想,教育帮助民族群众树立“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意识;二是崇尚科学,树立商品意识,科技意识;三是破除守旧观念,大胆创新;四是组织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并学习外地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牧业发展。一是加强暖棚建设,降低牲畜死亡率;二是优化草畜结构,加强畜种改良;三是加强沙化治理,改变生态环境,由过去的“靠山吃山”转变为“靠山养山”。
(四)加强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及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一是把那些有知识、有文化、有一定特长的少数民族青年,培养成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人才,这样他们就能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走科学致富的路子;二是积极争取提高村干部待遇,提高村干部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村干部任用由“你来当”成为“我要当”。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2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计划生育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日益严峻。本次调研,主要就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讨论,以期为我国养老问题献计献策。调研范围虽然仅限于我所工作在的石河子市东城区凤凰嘉苑社区,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情况和老年人养老方式情况。报告将从整体和部分角度,社区和个体层次来全面分析凤凰嘉苑社区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方式情况。
调研目的与意义
当今社会,养老的主要问题包括老年人经济供养,医疗健康,生活照料,精神抚慰以及权益保障等。进行此次调研,我们希望人们能对养老问题引起重视,关注身边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让老人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温暖,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好的养老环境,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
调研对象分布范围及调查内容
(一)、本次调研,主要集中在凤凰嘉苑小区内,调研对象的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同时兼顾中年人,青年人的态度和认识,做到了调研的客观性和实际性。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一共调查50名退休老年人。对老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讲明这次调查的目的,然后对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因考虑到老年人的一些特殊情况,调查问卷由调查人员按调查栏目逐条进行询问并填写。
(二)、调查内容包括三部分: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老年人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现状、家庭关系、收入来源等。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主要调查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状况、生活支出等方面。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则包括跟家里人的关系、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需求。
一、石河子市东城街道凤凰嘉苑社区人口老龄化基本情况
凤凰嘉苑社区隶属于开发区管委会东城街道,地处东城街道最南端,管辖区域:南北方向为铁路线(不含铁路林场机关)至北二路,东西方向为东六路至东四路,管辖面积3.83平方公里,社区所辖凤凰嘉苑、天富康城小区、高中学区一中、二中、管服中心及第九中学。辖区总人口6900人,其中常住人口6816人,流动人口84人。其中,老年人口900多人,约占辖区总人口的13.04%。社区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适合老年人居住。此外,社区交通便利,社区内大型超市,社区诊所,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居民健身场所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为老人便利生活提供了条件。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老人的职业大多以工人、农民为主;二是56岁—65岁的老年人居多,大部分都已婚;三是大部分老年人生活来源都是自己的退休金跟自己劳动所得;四是大部分老年人家庭感情融洽。
此外,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还显示,老年人对社会各种服务方式的需求是较为广泛的,但目前社会服务的普及程度还不高,服务宣传还不够到位,老年人对本地是否已设有这些服务方式并不了解。老年人闲暇在家,把时间花在看书阅报、看电视听广播、体育锻炼和运动健身方面较为普遍,另外老年人在社区帮子女带小孩的也较多。
(二)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与分析
1、老年人家庭具有养育多子女特征;
在所调查的老年人家庭中,无子女的为0,有1个子女的占27%,有2个子女的占31%,有3个及以上子女的占42%。其中大部分老年人家庭子女数平均为3—4个。
2、多数家庭幸福和睦;
本次调查显示,有87%老人表示,子女对他们是尊重和关心的。其中有四成的老人认为子女对他们是非常尊重和关心的。有10%的家庭关系一般,只有3%的认为家庭关系不是很好约有六成的老人表示,女儿对他们的关系更细致一些。
3、身体和医疗状况;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有接近四成的老人表示自己有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在常见疾病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排前三。只有不到两成的老人每年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体检。每季度花在医疗上的费用,500以下占73%,500—1000占17%,1000以上的10%。大部分老人认为有病是常事,不必太在意,不想花冤枉钱。
4 、老年服务基础设施基本满足老年人活动需求;
调查显示,老年人住所附近建有的各种活动场所,基本满足了老年人的活动需求。有些老年人表示,社区的活动场所还不够大,而且运动设施没有大量的更新。
5、老年人多数具有较高的生活自理能力;
养老服务按功能可分为自理、半护理和全护理。能自理的老人一般日常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需依赖他人护理;半护理的老人一般日常生活行为需依赖拐杖轮椅等辅助设施;全护理的老人一般日常生活行为需完全依赖他人。调查显示,有88.12%的老年人能自理和身体健康能照顾家人,需要别人适当帮助的老人占9.77%,完全需要别人照顾的仅占2.11%。
(三)老年人的养老方式
国家的经济实力、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家庭结构、收入来源和身体状况等都是决定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重要因素。目前,老年人养老的形式不再单一,但基本仍以居家养老为主,养老院养老为辅助。在被调查者中,希望居家养老的占79.0%;希望住养老院的占20.0%;希望其它方式养老的占1.0%。
1、居家养老方式;
(1)传统家庭养老。老年人由其子女赡养、照顾,是我国传统养老模式,老人帮助子女做家务、照顾孙辈,子女也方便照顾老人,有利老人身心健康。在被调查者中,与子女同住、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占75.5%。
(2)单独生活。由于住房条件、子女生活方式与老人不同、子女去外地工作生活等原因,年龄虽大,促使老人选择了与子女分开居住这种养老生活方式,并且这种现象正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被调查者中,与子女分开居住,自己或夫妻俩自己料理生活的占14.5%。
(3)请保姆照料。调查显示,请家政保姆照料的仅占2.0%。这种养老方式较少的原因是多数的老人是认为“养老金收入较低,保姆或护理人员费用较高,负担不起”;另有一小部分老人是认为“找不到合适的护理人员”。
2、机构养老方式;
(1)收入来源也是影响和决定养老方式的重要原因。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但老人多数仍然愿意居家养老,而不愿意去养老机构的原因是收入较低,养老机构服务收费还不适应老年人的承受能力。在调查的离退休老人中,居家不便而又不愿机构养老的老人中有7.0%是因为养老费用较高,经济条件窘迫、无力支付费用。
(2)健康因素和不想给子女添麻烦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健康状况开始下降、自理能力减弱而选择机构养老的占9.5%,不想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机构养老的占12.0%。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27
摘要:本文以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和教育参与为主题开展了调研。经过对社区居民教育需求现状的分析,对社区居民教育参与行为选择的调查,本文认为当前的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社区居民的学习观念还不够深;社区居民的社区教育意识还不够强;社区居民参与教育培训活动不普及。社区内各种群体层次上的差异,也是影响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就今后社区教育工作应如何开展,提出了社区教育应以教为学习者提供服务,以适应学习者特征及其需求为教育培训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社区教育一是要注意针对成人学习需求的特点;二是要引导教育需求,关注弱势群体,提高社区教育参与率;三是要营造社区教育的良好环境;四是要有财政和政策的支撑,把终身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xx街道位于xx区的,是一个典型的老城厢。随着旧区改造进程的加快,社区中居民的文化层次和文化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建设学习型社区,使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针对性,让居民的教育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我们对社区内居民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座谈调查、典型调查和个别访谈。以下是调研后的反馈结果和情况分析:
一、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 社区居民基本特点
xx社区居民多元化的生活和教育背景,形成多元的教育需求。调查显示:
接受调查的社区居民中,以女性居多,女性占%,男性占%;年龄结构跨度较大,其中30岁以下x人、30-40岁x人、40-50岁x人、50-60岁x人、60岁以上x人;文化程度不同,,初中文化x人、高中文化x人,大专文化程度x人,大学极其以上文化程度x人。接受调查的社区居民的职业分布:党政机关干部xx人、事业单位职工x人、企业经营者xx人、外资企业职工xx人、国营企业职工x人、民营企业职工xx人、个体工商业者xx人、自由职业者xx人,下待岗人员x人,其他x人。接受调查的社区居民的收入分布:家庭年收入3万以下x户、3-3万x户、家庭年收入5-10万xx户、10-20万xx户,20万以上x户。每月学习费用支出50元以下x人、50-100元x人、100-200元x人、支出200-500元xx人、500-1000元xx人、1000元以上xx人。调查显示:(1)社区居民的家庭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多相对稳定;(2)社区居民素质具有基础性、潜在性、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构成了居民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社区居民的学习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能动的作用。
(二)社区居民教育需求现状
1、社区居民的学习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人的一生中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正在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变生活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大大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和学习观。调查显示,社区居民中,普遍赞同“活到老、学到老”,认可“工作生活中需要知识和能力,所以要不断学习”的观点,选择“实践是学习,与人交流也是学习”、“所有人都能学习,但存在个体差异”的主张。只有少数人对学习的本质缺少正确、全面的理解,极少数的人固守“学习就是上学念书,学书本知识”,“学习只是年轻人的事”这一观念。
社区居民对工作后的继续学习提高的认同程度有所提升,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是社区居民参与市民学校的学习活动,主动、持续学习的内在动因和决定因素。社区居民比较普遍地认识了继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询问“持续不断的学习对自己有什么意义”时,根据意义的重要程度排序,列在前3位的是
排在第一位:可以更新知识,增长才干,充实自己,使生活更有意义
排在第二位:不学习就要落伍,会被社会淘汰
排在第三位:提高个人修养,满足个人兴趣、爱好
对于是否有继续学习和提高的必要,在被访者中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占%,其中前者占%,后者占%。x%的人认为无所谓,x%的人认为必要性不大或没必要。文化程度越高的社区居民对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的认同度越高。
2、社区居民对子女的教育期望
社区居民对子女文化程度的预期处于较高的水平。有%的希望自己的子女至少要大专毕业,其中,%的人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大学本科及以上的教育。本项调查显示,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与经济收入成正比,与对孩子的受教育期望值也成正比。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历较低、经济困难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呈放任态度,认为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个别家庭想让孩子早些工作,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
社区居民对子女教育关注的另一个偏向,就是家庭文化教育消费支出主要用于子女,有%的家庭主要用于子女,仅有%用于自己。
3、社区居民的社区教育意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区建设的地位日益突出,社区越来越成为社区居民工作、学习、生活以及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人们的社区教育理想体现出对社区教育价值的追求。经过几年的广泛宣传,社区教育已经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人们的社区教育意识在不断提升,但离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还存在一定差距。据调查统计,有90%以上的被调查居民知道社区教育,但真正参加社区教育的不足4%。
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抱有多方面的期待,他们企盼“组织更多不同层次的志愿者,参与社区教育”,渴望就近“开办图书馆(阅览室),设立少年、老年活动中心”,希望“社区内的教育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方便居民学习、娱乐、健身”,其中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扩大社区教育的受益面,加大资金的投入,使教育设施、活动场地更多一些”。
社区居民不满足于以往封闭的生活,希望主动参与社区交往和社区活动。选择愿意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的占%,愿意参加社区文化教育活动的占%,愿意增进邻里之间的交往的占%。愿意为小区建设出谋划策的占%,
4、社区居民的学习意愿
参与社区教育的目的多种多样,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以及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个体教育需求。人们对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愿望迫切,渴望通过学习,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调节和优化,同时健康观念在发生变化,珍视生命健康,重视生活质量,关注法律,成为社区居民学习取向和精神追求的主流。
社区居民多元的教育需求中,青年人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愿望强烈,调查显示,社区中青年人主要青睐计算机、外语和科技,选择前瞻性和实用性特点突出;中年人倾向于计算机、健康与卫生保健和外语;老年人主要选择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安全、赡养、医疗保健、心理调适等休闲类课程科目,而且他们希望参加没有压力、较少功利性的学习活动。
社区居民选择社区教育的学习方式呈现分散而多元的趋势,多数倾向于采用业余的、短期培训的、讲座式的、远程式的方式进行自主、选择性学习。
(三)社区居民教育参与行为的选择
1、看电视、读书看报是社区居民最主要、最便捷的学习方式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闲暇生活聚焦于学习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学习时间的增多,为社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调查显示,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是社区居民与社会互动的主要中介,也是他们获得信息、愉悦性情、追求精神生活的重要渠道。
本次调查将社区居民喜爱的余暇活动分为8类,被调查者选择前5位的排序为:第一,看电视;第二,阅读书报;第三,体育健身;第四,与朋友交往;第五,文化活动。询问家庭成员闲暇时间主要的`学习活动,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占%,在家阅读报刊杂志,获取知识信息的占%。
看电视、读书看报作为社区居民最主要、最便捷的学习方式,其优势,具有大众性、普及性、灵活自主性。其局限性在于,它以散居在家的“受传型活动为主”,即以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等方式接受大众传媒学习活动为主,反映社区居民的教育活动比较单一,学习方式较为被动。
2、社区居民上网学习、获取信息与年龄成反比,与文化程度成正比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和网络迅速发展,互联网进入社区和家庭,使人们实现了信息上的平等和资源上的共享,对社区教育产生全方位的影响,成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创设网络社区、网络图书馆,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正在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发展趋势。
互联网是社区居民接触较少的媒介,不会使用计算机,对互联网陌生、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因素。要使社区居民尽可能地与时代同步,需要通过社区信息化水准的提升,提高社区居民参与信息化的程度,向社区居民普及网络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术,增加适合社区居民的网络内容及信息方式,使有条件的街道都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搭建起社区居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
上网学习,对于较快接受新事物、追赶潮流的青年人,吸引力更大。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有关“社区青年与网络关系”调研报告显示:社区青年对信息化服务需求中,位居榜首的是“网络学习”(%),列在2-5位的是:网上交流(%)、信息浏览与发布(%)、网上购物(%)、网上求职(%)。从中可以看出,网上学习和网上交流是社区青年需求方面的一个特点。
本次调查显示,社区居民上网学习、获取信息与年龄成反比,与文化程度成正比。在被调查的社区居民中,个人业余时间选择上网的仅占x%,家庭成员上网学习知识、获得信息的占x%。
3、社区居民参与教育培训活动不普及
社区居民选择闲暇时间的支配意向比较集中于媒体接触,对于去社区接受“教育培训”选择率偏低,仅占x%。
调查表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相对比较低,参与者的广泛性不够,大多数是离退休人员,社区单位参与和在职人员参与率不高。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目前的社区教育缺乏吸引他们参与的师资和条件。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各项活动的比率相对也比较低。在调查参加过社区教育中的哪些培训活动时,参加居委会组织的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的占%,参加市民学校学习的占%,参加各类社会文化培训班或讲座的占%,参加学历教育、资格证书培训的占x%,参加社会力量办学培训的占x%,参加其他活动项目的占%。接受调查者的数据与社区实际居住人口的参与社区教育的比例有较大的出入,主要是接受调查者主要是一些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
4.影响社区居民参与学习的主要原因
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主要原因,排在首位的是“工作忙,生活负担重,没有精力”,主要集中于31-50岁的社区居民,他们中%是在职人员,%为临时工。第二位的是“社区没有开设所需的课程和培训项目”,其中,%是在学人员,%是在职人员。第三位的是“年纪大,记忆力差,学习吃力”,%为离退休人员;在离退休人员中近三分之一的人怕参与社区教育会跟不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随机调查的失业或下岗人员中,这部分人群是社区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经济地位较低,并最容易失业、下岗,自身学历偏低,技能结构单一、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是。但这部分人群却游离与社区教育之外,不愿参加市民学校的学习和接受终身教育的理念。
二、思考与建议
教育是为学习者服务的。学习者的特征及其需求决定教育培训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也应该成为改进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
1、要注意针对成人学习需求的特点
社区教育的主体主要是成人,成人的学习意向产生于生活、职业的实际需要,学习目标和内容与职业需要同步发展,成人学习带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在确定社区教育课程目标时,需要综合考虑社区居民个体需求、社会需求。因此,社区教育课程要多样化,学历的与非学历的,功利性的与非功利性的、休闲性的与职业性的,基础性的、提高性的与创造性的统筹兼顾,并形成特色,以适应不同群体、不同目的的需求。
2、引导教育需求,关注弱势群体,提高社区教育参与率
主动参与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这里主动参与既是指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更是指通过学习,提高社区居民对社会以及社区的参与。要研究社区成人学习者的意愿,研究通过什么样的教学媒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帮助学习者实现自己的目标,并把各种教育资源优化组合,互为补充地提供给学习者。
在引导社区居民教育需求时,要帮助他们排除参与学习的各种障碍,包括学业素质障碍,心理准备障碍和支持体系的障碍等,提高社区居民的培训参与率。
社区弱势群体的学习驱动力相对比较低,需要在组织策略、培训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体现出“教育关怀”。要深入调查和分析弱势群体的状况及其分布,掌握弱势群体对社区教育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补偿性、提高性的教育培训,着力开发各种灵活的培训课程,实施菜单式培训,以多种途径满足需求。同时要认真研究有关的政策。比如学习成果的评估和认定,就业指导,救助性措施等。
3、营造社区教育的良好环境
营造社区教育的良好环境,就是要创造一个充满学习氛围和学习机会的环境,以满足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其目标就是构建学习型的社区。
要强调整个社会的参与,即社会各个部门、单位、组织及社会方方面面均应为终身学习提供服务,充分发掘社会各方面的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教育手段,形成终身学习的网络。终身学习、多元化学习要求的内涵是“全”,它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通过技术和组织的网络来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也需要通过协调、引导、优化来实现。
4、财政和政策的支撑,把终身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目前要建设学习型城市,终身教育的理念在广大市民中正逐步形成,终身教育的工作主体是社区市民学校,但是终身教育并没有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得社区市民学校在经费、师资、设施上与广大市民的需求不相适应。在师资方面;市民学校的教师基本上是一些中学教师和社会自愿者,他们精神可嘉但是缺乏市民学校教育的经验。往往教学都感到很累,没有一支专业的市民学校师资队伍。设施方面,市民学校办学场所主要利用中学的教学场所,在时间和功能上存在着不便和矛盾。市民学校的学员是以55-70岁的老年人为主体,他们普遍反映,双休日是三代人团聚的时间,也是最繁忙的时间。随着上海经济的增长,普教经费也在同步增长,但学生在减少;而社区市民学校潜在学生的增加,则不能得到相应的投入的增长。因此,希望能把市民的终身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便在经费、师资、设施上得到更好的保证。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28
地板,在整个地面铺装材料中究竟占据多大的比重,或者说在消费者心中木地板的认可度有多高?《地板消费需求大调查》的问卷活动在河南地区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不同市区的消费者均参与了活动。
在参与调查的消费者当中,仍旧有24%的人表示“在家庭装修中不会考虑地板作为地面铺装材料”,可见地板消费更应当树立引导、普及的职责。而不愿铺设地板的人中,认为“木地板打理麻烦”、“价格较高”的.人相对较多,认为“安装麻烦”、“甲醛释放”、“花色单一”的人数基本持平。
在对木地板铺装持肯定意见的消费者重,普遍认为木地板的舒适环保是吸引他们购买的主要因素。单就南阳地区来说消费者对强化地板情有独钟,而实木地板、实木多层、地热地板恰恰三分天下,地热地板能够在南阳拥有如此多的拥护者是该类型地板产品在当地的渗透。
九正建材网了解到,南阳地区的消费者对新型地板的信息掌握比较多,近37%的调查对象知悉生态木地板,对超实木地板、仿瓷木地板、软木地板、PVC地板、防静电地板等新型地板均有一定数量的人认识,这在其他调查地区较难看到的。
这一点从对地热地板的接受程度上,也可见鲜明的差异。有近一半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尝试铺设地热地板,其中不到四成的人对地热地板有过了解。而与其他地区的调查有鲜明差异的还有一点,南阳地区消费者对木地板色彩的钟爱比较集中,大部分人都倾心于本色。
与其他地区相似的是95%以上的人员不会采用网购的形式来购买地板产品,虚拟形式的交易模式可能在南阳地区实施起来更加艰难。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29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随着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出台实施了许多养老、惠老政策,多数老年人过上了幸福、安稳的晚年生活,对当前的物质生活基本满意。相对于物质生活,老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满意程度稍低了些,结合有关材料和本人走访调研了解,1/3的老人感到精神生活丰富,1/3的老人感到精神生活一般, 仍有1/3的老人感到精神生活贫乏。
(一)电视、收音机成为老年人精神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看电视是老年人自我娱乐、了解世界和国家大事的重要渠道,绝大部分老人表示,除特殊情况,没有一天不看电视、听收音机的,有的老人每日看电视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从时间上秋冬两季更长于春夏季节。
(二)参加文体活动成为老年人扩大交往的重要途径。由于我盟目前为老年人建设了相当数量的文化活动室等休闲场所,苏木(乡)镇所在地的老人们把打打麻将、扑克作为重要的娱乐活动项目和扩大交往的手段。旗县所在地由于老年人相对集中、娱乐设施相对不足,除部分热爱文体活动的外,其他老人成群结队地坐在一起室外聊天闲谈成为打发空闲时间、相互沟通的主要方式。
(三)参加知识性活动成为老年人重要选择。如今的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小学甚至文盲的比例占到七成以上。相当部分的老年人渴望学习知识,充实精神文化生活。
建议:
要填补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空缺,就需要与社会共同努力,结合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的精准扶贫,不断地延伸、扩展和优化老年人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空间”。
(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关注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一是弘扬孝道文化。把弘扬孝道文化作为一项文明创建任务,大力开展孝亲敬老活动,健全宣传队伍,拓宽宣传渠道,营造良好宣传氛围。从学校、社会、家庭三个层面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孝道文化宣传评比活动,让关注关爱老年人的意识和行动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职能部门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敬老模范嘎查(村、社区)和孝亲敬老先进评比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文化。
二是发展老年教育。建议各级政府要在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当地老年教育工作,把老年教育列入终身教育体系,统一规划,加强管理,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提高教育水平。充分利用我盟现有的教育条件,办好老年电视大学和老年进修学校,引导老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既增长知识,又能消除孤独感,丰富晚年生活。常住老年人口较多、有条件的苏木镇也可就近设立教学点,争取更多的老年人参加学习。
三是开展文化下乡。相关部门要经常性组织开展“送科普书籍、送电影、送戏”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基层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老龄工作部门也可以积极组建老年艺术团,一方面艺术团成员可以自娱自乐,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另一方面可以编排节目送戏下乡,为广大老年人送上精神食粮。
(二)开展文体活动,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一是加强硬件建设。近年来,我盟在体育健身设施上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够完善,各地政府有关部门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建设门球等我盟传统老年活动设施的建设。同时要整合学校、部门、社区现有资源,做到共同利用、一室多用,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方便老年人开展文体健身活动。
二要健全软件组织。各苏木镇、社区可成立老年人体育群众组织,积极组建广场舞队、歌唱队、棋牌队等各类文体团队,活跃老年人生活,锻炼老年人体魄。
三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要经常组织开展大型文体交流活动,如与周边盟、旗联合举办老人步行健身走活动、广场舞比赛等活动,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健身队伍中来,搞高自身身体素质。还要因地制宜、经常组织开展各类诸如太极拳、抖空竹、小型文体比赛,促进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关注精神慰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一是在精神上敬重老年人。要尊重老年人,要倾听他们的意见,体现在老年优先、老人在上等方面;
二是在心理上满足老年人。体现在尊重老年人的选择和尽量顺从老年人的意愿。比如帮助老年人实现年轻时的梦想,引导老年人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支持老年人发挥余热等等。
三是子女要唱主角。在老年人物质生活有了基本保障的情况下,精神赡养显得更加重要,有时儿孙一句宽慰的话语、一封平安的家书、一个温馨的电话、一件有意义的礼物,就会给老年人一个惊喜、一丝慰藉、一点温暖、一份回报。
四是老年人要自强。老年人要融入社会、融入社区、融入集体、融入自然,积极投身到社会中去,做到老有所为,发挥余热;要培养兴趣,广交朋友,丰富生活,多参加有益的适合自己的文体活动,总之,要实现积极老龄化,老年人应该有精神寄托,但不要有依赖思想,不要过于依赖子女,应该自己动手做好自己的事。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3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洗脚进城,寻求增收致富的途径。我区这几年在部分街镇实施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农村家庭承包土地开始整体向农业企业和大户集中,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后,男人多数外出务工,女人为了照顾孩子、赡养老人大多留守农村,这些留守农村的`妇女,她们为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家庭的和谐稳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她们也面临许多生存发展问题和实际需求,值得我们共同关注。今年,xx市妇联在我区启动了农村留守妇女调研工作,我们根据调研课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走近农村留守妇女,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实地座谈等形式,对我区10个街镇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家庭、生产生活、健康安全、发展需求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了一些实际情况,具体如下:
我区现有人口89万(除化学工业园),其中,女性人口45万,儿童16万,妇女31万。全区约有24万户家庭,据各街镇妇联不完全统计,目前农村留守妇女约0.8万人(统计口径:丈夫一年中累计有半年以上在xx市外务工不回家),本次调研,发放农村留守妇女各类调查问卷超千份;召开座谈会十多场,走访360多人次。从调研情况反映:
1、留守妇女年龄结构。20-30岁的妇女占比14.4%;31-40岁妇女占比31%;41-50岁占比35.4%;51岁以上妇女占比19.2%。调查显示,31至50岁是农村留守妇女相对集中的年龄段。
2、留守妇女受教育程度。小学以下文化占比17.9%;初中文化占比49.1%;高中或中专文化占比21.1%;大专以上文化占比11.9%。留守妇女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
3、留守妇女家庭收入情况。留守妇女家庭与夫妻双方均在家务农的家庭相比,经济收入相对稳定,生活相对富足。家庭人均年收入在6500元以内的占比18.3%,在6500-16500元的占比37.1%,在16500元-3万元的占比44.6%。家庭收入主要以丈夫外出打工为主,半数以上留守妇女有自己独立的收入来源,主要源于自己的稳定工作、零散打工、务农、饲养副业等。
4、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我区部分街镇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农村家庭土地向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集中,农民手上基本没有土地;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速,部分地区被征地拆迁,男人外出打工谋生,女人为了照顾孩子、赡养老人留守农村。通过调研发现,30岁以下妇女留守是为了生育、照顾孩子;31-40岁妇女留守是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和抚育正在成长的孩子;40岁以上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丧失了外出务工的年龄及技能优势,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儿孙辈,也有的是只求生活过得去,不想出去打工。而丈夫外出务工的原因主要是在家乡找不到收入较高的合适工作,也有的是为了带孩子出去求学等等。
5、留守妇女的婚姻状况。大部分留守妇女表示,丈夫外出打工后婚姻基本稳定,夫妻感情和婚姻状况没有因丈夫外出务工而改变;但也有9.6%的留守妇女认为夫妻感情不如以前亲密了。半数的留守妇女家庭的丈夫外出务工都能在每月至少回家一次;92.3%的留守妇女家庭的丈夫会把工资交给留守妻子;39.6%的家庭的丈夫会每天与留守妻子联系,48.4%的家庭的丈夫会每周至少与妻子联系一次;而且,大部分是通过电话、网络等联系。这样,留守妻子对丈夫在外打工情况是基本了解的。
6、留守家庭的负担结构。从调查情况看,我区留守妇女家庭中,34.8%的家庭需要赡养、照顾1位老人,41.6%的家庭需要赡养、照顾2-3位老人;69.6%的家庭需要抚养、照顾1个孩子;大多数留守妇女与丈夫的父母共同居住,留守妇女除了照顾小孩外,还需要护理老人,由此,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家庭义务理所当然的就由留守妇女来承担。
7、留守妇女的社会保障。接近半数的留守妇女已经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5%的留守妇女参加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失地农保、职工社保或其他商业保险,也有15%的留守妇女未参加任何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接近全覆盖,群众医疗参保意识较强。
8、留守妇女家庭矛盾纠纷。留守在家的妇女遇到最多的困扰就是邻里纠纷,大家洗脚进城后集中居住,由于素质参差不齐,容易产生邻里矛盾;其次是家庭纠纷,大部分儿媳不愿与老人共同居住。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区农村留守妇女虽然留守在家,却承担了重要的家庭角色,既要承担农活(或上班)、家务活,又要照顾老人,教育孩子。她们是农村社会稳定的主力军、是家庭生活的顶梁柱。
调研发现,当前,我区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发展主要问题是:
1、文化水平有限,教育子女力不从心。调研发现,大多数留守妇女文化水平偏低,没有能力辅导子女功课,对子女重呵护缺教育。同时,由于丈夫外出务工,个别孩子缺少父爱,性格敏感、偏执、叛逆,容易遭受伤害或惹祸生非。大多数妇女表示教育子女力不从心,教育子女的能力差已成为留守妇女最愧疚和担忧的事情。
2、独自孤单持家,缺少文娱活动。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偏远分散居住的农村妇女文化娱乐生活单调,留守妇女精神空虚孤单,部分留守妇女沉迷于等不良习气。街镇集中居民区、万顷良田集中居住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丰富,据调查,她们生活悠闲,常常串门聊天、看电视打发时间,最喜欢参加街镇、村(社区)组织的文娱活动,热衷于广场舞,其次为打麻将;偶尔也参加社区或妇联组织的其它活动。
3、多数婚姻稳定,少数出现危机。虽然交通通信较为发达,留守妇女一般都能和丈夫经常联系,但也有少数家庭,尤其是年轻夫妻,由于夫妻分居,留守妇女把主要精力放在照顾年幼子女上,而缺少对丈夫的关心与交流,导致一些丈夫在外打工出现外遇,婚姻关系出现危机,家暴离婚案件攀升。
调研表明,当前我区农村留守妇女最迫切的需求依次是:帮助居家就业、参与技能培训、改善子女教育、减轻养老负担。
1、实现居家就业是第一愿望。农村群众在家乡就业选择面较小,留守妇女希望政府加快发展本地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丈夫及自己在家乡找到早出晚归、收入较高的工作;一些老年留守妇女希望居家找些零工,挣些零花钱。
2、加强技能培训是关键之匙。半数以上的留守妇女有增收致富的迫切需求,她们希望参加各类培训来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主创业和发展生产的能力,就业技能培训最受欢迎,尤其是31—40岁留守妇女希望通过掌握一门技能,对于未来道路有更多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3、强化子女教育是迫切需求。大部分留守妇女对子女教育问题感到力不从心,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帮助她们解决这个难题,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升妇女教育子女能力、强化农村教育资源均衡等方面入手,给农村留守家庭予以实质上的帮助,以利于农村留守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4、解决养老大病负担是最大期盼。调研中发现,中老年留守妇女(40—50岁)经济负担较重,上有老下有小,她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大部分没有任何养老保障,自己也是半数没有养老保障,或是养老水平较低,虽然参加了新农合,但一旦家中有人生大病仍会把一个家庭压跨,希望政府和社会加大扶持力度,使她们的负担进一步减轻。
关注妇女,服务妇女,促进妇女发展是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今年,区妇联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为区委区政府分忧解难,在改善农村留守妇女生存需求状况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尽绵薄之力支持巾帼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让更多的农村妇女在家乡创业就业,从而减少农村留守家庭。一是用好市级妇女创业讲堂资源。今年先后动员组织了4个批次的创业女性进修学习,让创业女性定期充电,实现更好更高层次的发展。(蔬菜合作社、众筹经营、互联网、来料加工)二是建立市级巾帼农家乐示范基地。争取省市妇联4万元资金对我区xx街道“愉人农庄”农家乐基地的发展支持,要求带动周边3户农家乐和20名妇女实现就业。三是争取区扶贫开发协会对创业女性的无息贷款支持。帮助和两个妇女创业农业企业的发展生产,并带动当地农村困难留守妇女30多人实现就业。四是发挥区女企协帮困作用。倡议区内女企业家开展献爱心活动,帮助农村大龄留守妇女、单亲贫困家庭妇女在农业龙头企业就近、就地、就便就业,并帮助女农户推销农特产品。五是用好村社区信息平台。在村社区妇儿阵地积极宣传当地农业龙头企业招工招聘信息,帮助留守妇女实现在家门口打工就业。
通过调研了解到的农村留守妇女需求和市场需求,今年我们在全区重点开展初级月嫂培训。一是精心设计留守妇女培训计划。为了确保有人来,使培训对留守妇女有吸引力,我们精心设计课程;为了确保留得住,使留守妇女能全程参与,我们精心选优老师;为了能让留守妇女输的出,我们组织她们参加技能考试,联系家政公司现场招聘。使有条件想就业的农村留守妇女快速流向就业洼地。二是加强与区人社部门的合作。街镇妇联积极配合人社部门,先后在马鞍、龙袍等街道组织农村留守妇女开展家政服务员培训,共培训妇女200多人。三是主动向市妇联争取培训计划。今年积极争取了350个名额人均300元的妇女技能培训计划。四是跨界合作,整镇推进留守妇女培训。先后在、三个街道引进优质资源,实施整镇推进,免费培训月嫂(育婴员)380多人,使参训中的优秀妇女拿到技术含金量较高的资质证书,培训结束时,省家政协会、市月嫂联合会联合开展现场招聘会,8家家政公司到场与实训妇女面对面介绍就业行情,发布信息,解惑答疑,签订意向书,使受到培训的妇女学以致用,一方面可以服务家人,促进家庭和谐;另一方面可以服务他人,为家庭增加财富。
加强与教育、关工委、培训机构的密切合作,注重对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教育引导,帮助培养合格家长。一是开展网上家长学校教育。加入xx市家庭教育公益行动,信托村社区妇儿阵地,从网上家长学校起步,宣传动员妇女参与学习,掌握子女教育、家庭关系维护、安全自护、心理疏导、健康生活等急需必备的知识(此项活动已启动)。二是开设学校家教课堂。与教育联手,引进xx名师专家、科普专家走进学校,教授家长未成年保护常识、教授孩子新颖的科普知识,培育孩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培养孩子追求知识的兴趣。三是开展亲子游戏活动。在母亲节、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联合共好培训学校开展xx名校与我区学生手拉手亲子互动活动,互补交流育儿经验,让孩子体验农耕,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四是开展伴成长公益活动。全区开办8个春蕾班,其中今年新办2个,援助困难儿童完成学业,建设留守儿童爱心小屋,建立爱心联系卡,开展一对一的伴成长公益关爱活动,弥补留守儿童父母教育的缺失。五是开展城乡爱心探访活动。联系省儿基会、音乐台、市妇联、xx名校与乌石希望小学共同开展学生爱心探访活动,加强城乡孩子之间互动交流,开办爱心集市让城市的孩子了解农村的各类农作物,让农村的孩子玩会城里的手工,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真诚待人、感恩社会的意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能力,成为有素质、能担当的好家长、好母亲。
引导留守妇女参与“家和万事兴”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倡导邻里互助、团结友善、知荣明耻、和谐融洽的新风尚,增强留守妇女的幸福感。一是开展“家和万事兴”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在全区宣传和选树了10户最美家庭、10位最美女性,10户最美庭院,10位最美少年,上报市妇联8户最美家庭,参加市最美家庭宣讲团,推荐市“十佳家长”,参加市家庭法律知识竞赛获市唯一的一等奖。通过宣传新风尚,弘扬了家庭正能量。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引导留守妇女积极参与秧歌队、锣鼓队、健身队等妇女文艺表演队,在“三八”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贴近农村生活的文艺娱乐活动,自编融洽邻里关系、家庭关系的小品节目,丰富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建立社区各类女性互助组织。组织农村妇女成立文化表演队伍100多支,成立家庭矛调队伍50多支,大家在生活上互相关照,精神上互相慰藉,闲暇时有共同话题,娱乐时有共同爱好,有效缓解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中的压力,增强留守妇女对社区的归属感。四是认真接访调解家庭矛盾纠纷。配合公安部门在全区推行家暴法律告戒书制度,有效制止和减少家暴的发生;发挥巾帼法律援助中心作用,为困难弱势妇女提供咨询援助;坚持接访工作首问负责、维权工作接地气,区妇联与街镇部门主动对接,切实化解婚姻家庭矛盾30多起;引进了宁姐工作坊培训资源,对婚姻家庭关系调处工作开展培训5期,教会留守妇女处理家庭关系、解决家庭纠纷的正确方法。五是坚守母亲学堂、女性讲堂阵地。扎实开展妇女素质提升教育,培养新时代“四自”精神的新女性。
今年,xx区妇联对留守妇女扎实开展了“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的系列关爱活动,积极守护农村留守妇女身心健康,切实减轻贫困家庭生活负担。一是发放“两癌” (子宫癌、)筛查券。向市妇联争取了500张 “两癌” 免费筛查券,每街镇50张,由各街镇妇联组织农村留守妇女、单亲贫困母亲赴恒安专科医院进行免费检查,呵护农村留守妇女身心健康。二是争取“两癌”大病救助。积极申报中央财政救助,对全区9名“两癌”患病妇女分别给予每人1万元的慰问金,并为23名正在治疗中的“两癌”重度患病妇女搜集整理各类相关资料,录入中国妇女网,申报办理中央财政救助手续,努力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三是开展助医进社区活动。与市妇联联合邀请医护志愿者为社区居民义务咨询问诊,先后在天一、等7个社区开展了“家和万事兴”助医进社区活动。四是开展母亲节慰问活动。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对全区夫妻患癌的特困“双癌”家庭、特困单亲母亲、特困“最美家庭” 妇女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五是开展巾帼助困送温暖活动。争取区级财政资金支持,春节前后,对全区筛选出的非低保边缘农村单亲贫困母亲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并纳入政府惠民工程,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爱留守妇女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31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工业立县”的战略,把主攻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心,工业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工业区已成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增长点所在、推动力所在,是招商引资、提高经济开放度的有效载体,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聚的主要平台。但随着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地位的确立,引进项目逐年增多,工业区的要素承载能力受到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如何顺应形势,强化工业区的功能建设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对龙游经济开发区进行了走访调查,并根据开发区现有招商企业开工、建设、投产进度和招商趋势,综合开发区空间拓展和产业布局情况,对今后二年的要素需求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加强工业区建设的初步设想。
一、工业区现状
1、企业要素需求
(1)用工需求。工业区现有投产企业10家,职工1235人;预计到20xx年底新增投产企业13家,职工需求总数5000人左右;20xx年底投产企业总数27家,职工需求总数8000人左右。
(2)用水需求。20xx年,投产企业用水量119万吨;预计20xx年底投产企业日用水量1万吨左右,20xx年底将达1.5万吨左右。
(3)用电需求。到20xx年底,装机容量1.3万千伏·安,投产企业用电量2300万千瓦时;预计20xx年底装机容量2万千伏·安,全年用电量4500万千瓦时左右;20xx年底装机容量2.5万千伏·安,全年用电量6000万千瓦时左右。
2、工业区要素承载能力
(1)用工。随着企业的发展,我县已由劳务输出地向劳务输入转变,劳动力优势已不复存在,企业用工基本上以外地引进为主,招工难是我县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遇到的普遍现象。开发区企业到20xx年底将新增6800名职工,如何帮助企业突破招工瓶颈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2)用水。开发区已完成了工业、生活供水管网及日供应2.5万吨工业水厂建设,并正常投入供水,能满足20xx年底企业日用水量1.5万吨左右的需求。
(3)用电。现有企业线路由城北变电所接入,随着入区企业的增多,35千伏城北变电所已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
3、工业区综合配套设施
(1)交通。到目前止,开发区无专门的公交线路,职工上班、进城只能依赖自备交通工具或现有农村线路营运车辆。
(2)治安。开发区外地职工多,人员复杂,偷盗现象时有发生,而企业对外来职工情况不了解,管理难度大。
(3)生活设施。开发区职工吃、住、娱乐、购物等生活设施还未配套,职工住宿只能分散在当地百姓家,业余生活单调,既不利于社会治安管理,更不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
(4)公益设施。开发区路灯未投入使用,夜班职工上下班安全得不到保障;医院、学校等设施不配套,给职工就医、子女入学带来很大困难。
二、开发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基础设施方面
(1)开发区亮化工程。开发区已完成了五纵八横道路中粒层沥青面的浇筑,铺设长度近23公里,但路灯设施建设未跟上,开发区夜晚漆黑一片,给企业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难。
(2)变电所建设。35千伏的城北变电所已达满负荷,不能再满足后续投产企业的需要;而且由城北接入企业供电线路过长,投入成本高。开发区建设110千伏变电所既可降低企业投入成本,也可满足日益增多的投产企业的需求。
2、综合配套设施方面
(1)公共交通。到目前止,开发区已有1200多职工,到年底将增至5000人左右,没有专门的公交车,职工上下班极为不便,交通问题给职工生活、企业招工、生产都带来较大影响。
(2)区内治安。开发区从外地引进职工多,如浙昕钻饰90以上是外地职工,随着投产企业的增多,外地职工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大,暂住人口依靠企业自身力量难以管理;由于区内无治安管理单位,偷盗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3)污水处理。特种纸是龙游经济开发区规划的一大产业,环境保护对造纸企业的污水排放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备,开发区现有造纸企业污水经排污管网直接排放,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投产企业的增多,这一矛盾必将越来越突出。要加快建立污水处理系统,解决工业区企业污水出路问题。
3、职能部门服务方面
(1)企业用工。招工难已成为入区企业的共性问题,有关部门应将破解招工难题作为服务企业的当务之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使企业招工难题得以缓和。同时引智和培育并举提高劳动者质量,在制定出台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时,优先考虑产业发展对人才和技术的要求,积极引导企业与职业技能教育联合,实施特色学校工程,提高劳动者质量。
(2)项目审批。去年工业服务月以来,项目审批一改过去的串联式审批为并联式审批,办事时限压缩了35左右。但有的职能部门服务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在审批过程中急事急办做得不到位,影响了业主的投资积极性。
(3)302国道收费站问题。开发区企业的煤、原材料、产品进出均需通过320国道收费站,过多的过路费使企业运输成本大幅上升,加重了企业负担。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目前开发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坚持工业区经济主战场的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创新思路,深挖潜力,在转变职能和资源整合上狠下功夫,全力推进开发区繁荣工程,加快构筑环境更加优越、条件更加良好的工业经济发展平台。
(一)职能转变
1、转变部门职能,强化责任机制。
(1)公交车。加强引导,促进交通部门适时起动开发区公交线路,以方便职工上下班为主要目的,安排车辆班次。
(2)收费站。开辟开发区企业运输绿色通道,通过对企业原材物料及产品运输量的调研,确定每家企业免费通行车辆数,及时发放免费通行证。
(3)治安管理。建议小南海派出所搬迁至开发区,或由派出所向开发区派出驻勤点,增强开发区治安管理力度。经常性开展开发区及周边治安要素调查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积极推进工业区治安防控建设,依法打击各类偷盗企业财物、阻挠建设施工等违法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遏制、減少案件的发生,保障工业区建设顺利进行。
2、整合部门力量,推进开发区建设。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开发区建设的扶持力度,整合优势资源向开发区倾斜。一是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开发区建设速度慢的很大因素是投入不足,纯靠县财政的资金是有限的。政府要加强与金融部门协调,筹措信贷资金,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吸引外商投资等方式筹资。二是加强项目包装,争取上级支持。相关职能部门都有一定的资源优势,政府要加以引导,尽可能将优势引向开发区。如电力线路建设,加以包装,争取列入农网或城网改造项目;道路网络建设争取列入交通部门的改造项目;浙西渡假村可争取列入水利部门的改造项目,等等,以上级的政策支持推动开发区的建设,降低开发区自身投入成本,加快建设进度。
(二)繁荣开发区工程
1、政府推动。将原模环、士元和兰塘三个乡的办公楼转让,统筹规划,联合建造模环乡和开发区办公大楼,提高资源利用率。
2、部门配合。公安部门应将小南海派出所搬迁至开发区,既有利于解决茗皇公司与派出所的用地纠纷,有利于开发区的治安管理。电信、移动、广电、交通、电力等部门也应加强与开发区的沟通,加快开发区配套工程建设,促进开发区功能设施进一步完善,增强开发区吸聚能力。
3、企业自建。征求企业意见,为有能力、有意向的企业规划生活用地,由企业自行投资建造,方便职工生活。
4、开发商建设。采用市场化运作手段,转让区内综合配套场所用地,由开发商投资建设区内生活、娱乐、商业等设施场所,再向企业出租或拍卖职工住房。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32
一、行业规模及发展目标
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初步统计,20xx年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总产值14700亿元;其中公共建筑装饰装修(含幕墙)6200亿元;住宅装饰装修产值8500亿元。按照《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预测,到20xx年,我国建筑装饰工程产值将达到21000亿元,其中公共建筑装饰装修8000亿元,住宅装饰装修达到13000亿元。
建筑装饰行业虽然拥有较大的产值规模,但存在着行业组织化程度低、技术等级低和人员素质低的现实问题,成为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实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建筑装饰行业就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全面提升行业运作质量,基本措施和要实现的目标分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式施工,实现行业的技术升级。
2.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提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以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提升行业的社会地位,改善行业形象。
4.以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高从业者队伍素质。
5.以文化创意、设计创作,带动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6.以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提高行业的国际化竞争能力。
7.以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作用,推动行业的内部合作与创利能力的提高。
8.以集成、整合既有技术和二次研发,建立行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实施以上措施和实现相应目标中,必然需要一支爱岗敬业、受过正规教育、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人才队伍支撑,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建筑装饰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的优质化。我国每年完成公共建筑装饰工程项目350万个左右,其中合同额超过200万元的大约80万个;完成住宅装饰装修项目大约在20xx万个。从设计、施工、选材、配饰等环节分析,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建筑装饰装修需求带有很强的钢性,特别是住宅装饰装修,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但由于长期以来,行业管理关系没有理顺,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桎肘,影响到行业的正常秩序。因此,理顺行业管理关系,是更好的促进人力资源优质化的基础。
二、行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与供给
建筑装饰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根据中国高等院校学科设置的统计,全国有近200所高等院校开设有与行业相关的专业,在校生约为20万人,每年毕业生约5万人。当前行业内共有受过专业系统教育的人,总数约在120万人左右,其中从事创作及技术工作的人数约为80万人。
按全国行业从业人数1200万人计算,受过系统教育的约占10%,主要集中在设计和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层面,按照行业发展的要求,现在需求人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端人才:主要需求有文化创意、设计创作能力的设计人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有带领团队进行自主研发的科技人才。按行业17万家企业和当前技术水平和急需解决的技术瓶颈测算,设计人才需要5万人、管理人才需要15万人(其中国际商务与工程管理人才3万人),科技人才需要5万人。这部分人才需要在行业内,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锻炼,在大、专毕业生中培养。
2.其他人才:主要需求是设计的细化、深化人才,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大约需要50万人左右;企业管理中各种职能实现的人才大约需要20万人左右;项目管理人才,大约需要30万人左右(其中境外工程项目管理人才2万人左右);科技人才,大约需要50万人左右,主要集中在机械、化工、电子、智能化专业;营销人才,大约需要10 万人左右(其中国际工程市场营销人才1万人左右);有专业技术特长的施工人员,大约需要500万左右。
由于建筑装饰行业是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行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进入的技术门槛很低,行业内部竞争激烈,造成行业内人才流动性很大,人才使用很不规范,复合型人才、高端人才的培养难度极大。
三、当前国内院校的专业设置
高等院校是培养行业人才的主要基地。由于建筑装饰属于边缘学科,形成的时间又很短,所以专业名称非常杂乱,现在与行业有关的专业名称包括:环境艺术、室内设计、建筑装饰、景观设计、艺术设计、公共设计、时尚设计、空间设计、实验艺术、影视美术设计等。主要设置在设计与艺术学院内。当前主要院校相关专业设置状况如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部设置环艺系(设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两个专业)、工业系(设展示、交通工具、工业类产品设计三个专业)、染服系(设染织、服装设计两个专业)、装潢系(设书籍装祯,商业装祯两个专业)、工艺美术系(设玻璃、漆艺、金属工艺、编织设计四个专业)、陶瓷系(设艺术陶瓷、日用陶瓷设计两个专业)。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设建筑、室内、景观设计三个专业)、设计学院(设视觉传达、数码媒体、工业设计、时尚设计、摄影五个专业)、城市设计学院(设信息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三个专业)、造型学院(设油画、壁画、版画、雕塑、实验艺术五个专业)。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业设计系(设汽车、工业产品两个专业)、艺术设计系(设环境、视觉、数字媒体三个专业)、建筑学系(设建筑学、历史建筑保护两个专业)、景观学系(设景观规划设计、旅游规划管理两个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设计与艺术学科(设置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展示设计、环境与景观设计、公共设计、广告设计六个专业)、影视学科(设影视、数字多媒体两个专业)。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设产品、家具、展示、室内、景观艺术设计五个专业)、装饰艺术系(设金工手饰、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同时该院有视觉传达设计系、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系、服装设计系。
其他与建筑装饰行业配套的专业建筑学、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电气工程、智能技术、信息工程、计算机及应用、给排水、水务,市政、建筑环境与设备、热力工程、制冷、空调、工民建、土木工程等,分别在其他理工类学院设置;投资经济、建设经济、企业管理、财会、统计等专业,一般在文科经济类院校设置,有些大学在扩张中,经济类专业也有在理、工类院校设置。
四、当前人才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
当前,建筑装饰行业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品质退化、高端人才培养困难,教学形式传统等主要障碍,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将有助于人才培养和聚集速度的加快。
近几年,社会普遍反映设计师水平的退化。主要表现为设计作品雷同或相似;对高端需求无法满足设计需求;原创作品罕见等。同时,对新进入行业项目管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品质,也越来越表现出品质下降,无论是在组织管理能力还是在敬业精神上,都越来越难适应当前行业的需要。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反映我国高校教学机制中的问题,如近亲繁殖、师生比例失调、课程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与行业脱节、思想陈旧等管理体制中的问题。
提高院校培养人才的品质,关键是处理好静心学习和接触市场、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力、秉承传统与创作活力之间的关系。要通过校企合作、校间合作、系间合作和国际合作等形式,加强师资交流和学科的渗透,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业认知水平的基础,加大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的力度。要以社会、企业现实的项目、课题为载体,融合多学科的知识,结合工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创作能力,增强其动手实战技能。
高端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使人们能够在争鸣中提高,在思想不断解放中,吸取新的营养,这就需要有一个公平的社会评价体系、和谐的学术辩论平台,奖励或鼓励原创的激励机制,尊重创新、创作的社会风气,在以民营为主导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就尤为重要。
企业家,特别是大企业家在培养、汇聚高端人才中具有关键作用,要敢于放权,善于授权,给人才更多的展现、锻炼的机会和空间。要有发现人才的睿智,科学使用人才的技艺,激励人才脱颖而出的气魄,才能加强高端人才的生成。要有战略发展目标,、策划和设计课题,合理调配人才攻关,特别是组织有志青年人才发挥作用,才能在企业发展、市场开拓的过程中,造就了高端人才。
建筑装饰行业教育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但教学基础建设滞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教材建设很不完备。要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加快学科基础建设,着力培养具有复合型人才发展潜力的教育资源整合,形成人才一专多能的教育体系,为行业尽快解决发展瓶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输送人才。
2024年需求调研报告 篇33
摘要:本文在对我国食品行业调研的基础上,对食品行业紧缺的工作岗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指导,解决学生就业和企业需求的供需矛盾。
关键词:食品行业;食品专业;人才需求
1 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和食品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充足的食品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优质的食品是国民健康的保证,所以,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国家也已经将食品工业的发展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这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开辟了光明的道路[1~2]。
众所周知,食品专业人才是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力发展我国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千万国民的健康营养。而国家高等院校的食品专业正肩负着培育这种人才的重任,目前众多职业院校的食品专业以培育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为企业培养出大批的一线操作技术人才,切实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鉴于此,本文对食品行业的紧缺工作岗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2 我国食品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推动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从表1可以看出,近10年食品工业的总产值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从1997年到20xx年食品工业总产值从5317亿增长到24430亿元。
国内外经济学家公认:在未来5~10年内,中国将是全球收入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期间至少有1亿家庭(约有3亿多人口)将进入年收入l万美元以上的行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市场。由此看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空间非常大,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市场的前景也是乐观的。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的预测,今后食品工业发展的六大趋势将是有机化、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和国际化。中国食品工业企业必须振作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同时,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对我国食品工业现状的分析与探讨,能够很好的把握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食品工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加快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
3 我国食品工业从业人员情况及食品专业毕业生从业情况
依据20xx年食品工业年鉴的数据,当年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从业人员为200~300万人,在全国的食品行业中随机抽选20家企业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表3和表4。表2是20家大中型食品企业从业人员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企业的人员主要还是大中专及以下学历,主要从事生产操作。表3是食品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在企业中的从业情况,大部分毕业生都从事一线生产操作。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食品专业就业不存在市场饱和问题。很多企业现在还紧缺高级管理人才及生产、销售人才。表4是食品企业目前的人才需求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企业现在急需管理型人才,其次,则是生产操作及销售人才。
4 我国食品专业未来人才需求预测
当前,我国的食品工业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系列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进行调研发现,食品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岗位类型发生了变化,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从事食品加工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需要掌握相应的现代食品贮藏、加工、管理、营销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这就要求培养食品类专业人才的院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4.1 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
1996年完成的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显示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部门总产值中首次攀到了第一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从1997年至今,我国食品工业的产值始终在gdp总量中占第一位,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企业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持续增加。调查发现,企业所需的食品人才中生产操作人员、销售人员的需求比较大,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食品企业的职位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生产操作工、销售人员、食品检验工、食品制作工、食品包装工、一线qc、基层管理人员、食品加工设备操作工这几个岗位。
4.2 提高食品的营养与安全作用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食物结构将迅速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现代食品加工行业必须改造传统的食品生产方式,进行食品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提高食品质量和减少营养损失,为人们提供大量经济、安全、高质量的食品。
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20xx年9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规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食品生产加工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必须取得从事食品质量检验的资质,食品检验人员实行职(执)业资格管理制度。通过对业内有关人士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人才缺口达80万。因而,培养优秀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方向的人才势在必行,功在千秋[3~4]。
5 对职业院校食品专业教学改革的意见及建议
人才培养需要符合行业需求,要适合企业口味,学校在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加需要更多创造实践、实习实践的条件与机会[5]。
5.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学校应该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针对食品行业人才岗位的需求,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调整。根据现代食品企业需要生产操作工、食品销售人员、食品检测工、一线qc、基层管理人员、食品加工设备操作工等实际,调整课程的设置,将《食品工艺》调整为《果蔬加工》、《粮油加工》、《酿造酒工艺》、《软饮料工艺》和《乳品工艺》等工艺课程,同时增加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2 实施“双证制”教育
为适应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的要求,将“双证制”纳入教学计划,规定本专业学生必须取得至少一项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实施校企合作,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及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黄卫萍,杨昌鹏,农志荣.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探析[j].广西轻工业,20xx(6):109~111
[2] 张有林,苏东华.食品科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j].食品工业科技,20xx(1):139~141
[3] 任迪峰,王建中,张柏林,等.面向21世纪高等林业院校食品专业发展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xx(1):18~21
[4] 张甦.高职食品专业技能的培养与企业需求结合模式的探索[j].科技信息,20xx(30):236
[5] 李文钊,阮美娟,陈野.对食品工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xx(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