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汇编3篇】》
2024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通用3篇)
2024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1
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生就工作具体措施,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开展本项调研工作。
一、调研工作组及人员组成
为确保本次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人文学院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次调研将为下一步开展就业工作提供依据。
二、调研目的
了解我院就业工作的现状、毕业生对学院的要求,提出就业对策措施,适当提高就业率。
三、调研内容
(一)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的形势是十分严峻。
1、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云南省高校毕业大学生与20xx年相比增加2万;
2、期间,需要就业岗位163万,只能提供就业岗位100万;
3、今年地方乡镇合并,到国家机关就业难度较大;
4、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不可能吸纳太多的大学生就业;
5、用人需求向重点大学集中、向研究生集中,地方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人文学院研究生数量有限;
6、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一些低端岗位被占领;
7、研究生就业率出现下降的趋势;
8、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
9、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
10、农大的优势就业专业是农科类,人文社科处于不利地位。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除了就业形势很严峻外,学生的就业观念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正在进行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减员增效,不可能提供太多的岗位,然而,我院20xx届毕业生73%的选择国家机关,76%的选择事业单位,62.5%选择国有企业。这种供需状况的不平衡,是影响就业率的主要原因,为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学院目前正在开展就业讲座,但是56%的学生在校外实习,也有的学生忙于找工作,因此,听讲座的学生较少。毕业生就业工作档案管理较为混乱。毕业生就业工作材料报送不及时。
(三)毕业生签约状况。20xx年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57.63%,年终就业率为86.2%。20xx年我院的毕业生96人,其中社会工作40人,森林保护专业56人,可能找到工作的有12人(其中,森林保护专业9人,考取研究生2人,社会工作1人),目前的就业率为12.5%。
(四)学生的要求。扩大专业介绍(尤其是社会工作专业),增加宣传力度,提供就业信息,联系用人单位,开展就业辅导讲座,提供实习和实践锻炼机会,帮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解决不能报考公务员的问题。
(五)工作对策
1、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工作。编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毕业生就业信息》(主要内容:学院简介,专业介绍,毕业生个人基本信息)发往各相关单位。本项工作在20xx年4月20日以前完成。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和发布网络信息,实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双向互动;
2、积极联系用人单位。首批邀请的单位15个,邀请函已发出,4月8日以前争取联系单位达30个;
3、聘请就业顾问,拓宽就业渠道。拟聘请3-5名就业顾问,现已聘请了一位(证书已发),就业顾问将动用其良好的社会关系为毕业生拓展就业渠道;
4、开展毕业生就业讲座,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提高毕业生择业技巧和改善毕业生就业心态。20xx年上半年讲5讲,在4月8日以前讲3讲;
5、加强毕业生就业档案管理,理顺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
6、从20xx年开始面对大二、大三学生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指导注重面试素质,不单单讲有关简历、面试、政策法规,还着重讲解试用期的相关注意事项,还专门开设若干课时对此进行介绍。学院应结合学校毕业就业指导讲座的情况,有选择的安排政府主管就业负责人、就业指导专家、知名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就业顾问和专业咨询公司的专家来校为大学生开展就业系列讲座;
8、开展就业援助计划。为贷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特别推荐就业岗位。
2024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2
高校毕业生是重要的人才资源,然而随着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从教育内部分析,就业难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与高校专业设置调整相对滞后、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结构失衡等诸多方面。大学生就业状况已经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推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此前,我国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符合‘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可见,就业难的问题严峻而紧迫。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xx年2月8日、9日、10日,笔者以我省福州市4所高校(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阳光学院、闽江大学)的20xx年夏季毕业班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此来了解福建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情况。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载体,采用自行编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通过随机调查,让他们自行填写,并向福州市8所就业指导机构发放问卷8份。向4所高校学生发出100份,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调查,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8份,回收问卷96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回收率89%,问卷容量为108。
经统计结果显示,6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大多数学生在半年内才找到工作,约占47%。结果也显示很多人对自己毕业后能够很快找到工作的自信度均偏低,非常自信的仅占8%,分别有47%的认为一般般和31%认为没自信。从学历层次的比较来看,就业状况落实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落实率最高,均为86.2%;其次是专科生,为79.7%;本科生的落实率最低,为67.4%。67%学生认为高学历者更容易就业。同时,在调查的学生中各有38%和42%认为职业的高低好坏和岗位的薪酬高低较为重要。他们在应聘时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比其他条件约高出25%的比例。
(二)调查问题分析
1、在校期间很多学生并未对自己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导致立即就业形势困难
很多学生认为走入社会脱离校园这还是很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因此,在刚踏入大学时,他们整日沉迷游戏,自甘堕落,消磨了大把美好时光,在大学四年既没有认真学习基础知识,又没有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等到临近毕业才开始醒悟过来,但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在大学他们没有做好完整的规划,没有压力感与观念,因此在愈来愈激烈的人才市场,他们无法找到合适的岗位。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82%的学生并未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打好规划,其中35%的认为有没有规划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未来的发展谁也说不准,就因为这样的想法,他们空虚的度过了本该努力的时光,错失了培养发展自己的舞台。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了个人的综合能力,没有基础知识,没有任何社会经验,我们终将被紧迫的就业市场淘汰
2、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调查显示,42%的毕业生认为薪酬高低是自己选择岗位的考虑的一个很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薪酬高低成了评判工作好坏的标准,然而由于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激增,很多公司对于新手的工资并没有很大提升,好的工作工资高的岗位也越来越高。因此很多毕业者自信心开始被打击,失去了继续找工作的热情。其次,很多求职的毕业生不顾自身的条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数据显示有65%认为不愿意或者实在没办法才选择去小乡镇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同时,多数学生一味追求高福利好待遇。据统计,38%的被调查者对于职位,例如政府单位很有偏向。
3、各企业选人挑剔,严格的要求阻碍了多数求职者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很多企业为了装门面,对于博士硕士生优先入取,让刚毕业的大学生失去了竞争机会。企业注重学历也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问题,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当今社会来说。据调查,68%的毕业生认为企业在招人的时候注重个人文凭的高低。同时,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尽管高学历对于找工作是个很大的优点,但是由于博士硕士数量也是每年都在不断增长,因此,很多企业要求求职者应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或者专业技能,而不是仅有的基础专业知识,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在我们调查的问卷中也发现,大于60%的毕业生认为公司在应聘时注重个人的社会经验以及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这将对越来越多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由于缺乏实地操作。很多中的他们拥有优秀的专业成绩,动手能力却远远落后。
4、就业政策不够完善
我国缺乏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发展促进体系,如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数据库、大学生职业发展跟踪信息、大学生就业力评价体系等等。同时缺乏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全民参与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这就导致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偏少,工作岗位竞争激烈。据统计,约有67%的毕业生认为当今企业注重学历,学历越高,提供的职位也就越好,然而显然这就对那些学历并不是很高但是综合能力很好的人来说是极不公平的,那么社会也就会错失一名具有极大潜力的人才。目前就业市场上,现行政策很少关注大学生的职业的导向、社会交际的培养,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
2024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篇3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领导参阅编辑部的访谈提纲,我校做出如下报告。
一、让毕业生如何实现从“校园人”到 “社会人”的转变?
1、注重实践环节 缩短过渡周期
实践环节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不断增加的实践环节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要拆掉横在校园与社会间的屏障,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直接介入社会,与社会零距离相融。理论来自实践,实践加深理论,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在未毕业时就已深知社会对人才在品格、技能等各方面的所需和所求,心态和知识结构都已得到了应时的调整,为毕业走向社会已做好了充分准备,极大地缩短从“半成品”到“成品”之间的路程。
2、加强教育引导 拥有良好心态
从“校园人”到 “社会人”角色的转变,其核心是心态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教育好学生做到三个结合。首先,要教育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服务单位的发展结合起来,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集体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其次,要教育学生将个人情感与职业要求结合起来,学会用职业要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约束自己的张扬个性。第三,要将学习成果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把工作中积累的想法和经验转化成行动和经济效益,为服务单位的发展尽力。
二、关于定向培养
学校开展多方合作,部分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
多年来,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开门办学方式,积极探索为基层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实行“订单式”培养。近年来,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实现了“实习、实训、就业”一条龙人才的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校企强强联手,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之路。
三、如何开拓就业市场?
1、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我校每年都坚持到省、市、区人才交流中心、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了解人才需求情况,了解用人单位的性质、规模、效益、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等信息,并据此制定我校的市场开拓计划。同时,我们也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向用人单位介绍学校办学规模、特色、专业、毕业生生源信息等情况,向用人单位推荐适合条件的毕业生应聘。通过“走出去”,不仅使学校了解了社会,也让社会了解了学校,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目前、x学校等多家用人单位连续多年招收我校毕业生,成为我校毕业学生稳定的就业基地。我们还积极拓展省外就业基地,与xx学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连续多年接收毕业生;专业与xx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解决就业岗位;及专业的学生被推荐到北京和青岛等地就业。
我们还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广泛邀请省内外各用人单位到我校举办各类讲座、人才招聘会和推介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
2、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关心毕业生的发展,校友关注着学校的变化。为了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更好地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我校注重挖掘校友资源,与校友建立长期的联系。今年,我校召开了“叙感情、议发展、促就业”校友座谈会。校友们提出了诸多的有关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如何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如何培养出与社会对接的应用型人才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x
四、我校与国家促进就业的配套政策
我校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宣传、落实国家和省、市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在严格执行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社区,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服务、应征入伍、参与科研,帮扶困难家庭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了鼓励毕业生服务西部的政策。我校规定:凡参与西部计划的同学在享受国家政策规定的全部优惠的同时,学校额外颁发每年x元人民币的奖励。
五、关于“创业”和“就业”
“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点为多数学生所接受。
对我院毕业生而言,现在要想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就业观念及就业定位如何往往成为能否及早顺利签约的关键。在调查中有这样的问题:“如果你目前仍未签约,你愿意到待遇、条件相对差些的单位就业吗?”近三分之二的毕业生选择了“愿意,先就业再说”,同时三分之一多一点的学生选择“不愿意,继续找自己理想的单位”,不达愿望不罢休的心理在同学中仍有一定的市场。
在回答关于创业的有关问题中,有半数以上的同学有创业的打算,但其中的80%,又感到茫然,表示不知道如何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
六、关于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偏差大的问题
我校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些专业市场需求不大,但招生不少。如,师范类毕业生人数大大超过市场需求。我校师范类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5%,而目前公立学校用人是逢进必考,每年在公办校就业的学生人数不足百人,大量的学生处于面临改行、进私立学校或待业的尴尬境地。而对旅游与酒店管理、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学生的需求却很旺盛,目前社会急需的销售、机电、数控等方面的人才,而我校并未开设相关专业。
造成该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师资、体制和观念等。以师资为例,招生多但就业差的专业,往往在历史上是学校的金牌专业或功勋专业或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专业。在鼎盛时期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师资,如果突然减少招生,必然要造成教师工作量减少,进而造成人才流失的不良结果。不能立即开设社会急需的专业,还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师资。而长盛不衰的专业是没有的,如果用盲目引进师资的办法,急功近利地开办热门专业,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对学生的建议还是要他们更新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七、关于“高分低能”的问题
“大学生学习成绩参考性不高”应该是个别想象。多数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可以作为其综合能力的参考的。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高分低能”想象的出现,我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实践环节的内容,有效地锻炼了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
八、关于就业指导讲座
我校拟于下学期将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
本学期进行的就业指导讲座30多场。其中,就业指导中心举办18场,学校与新晚报联合举办的“百姓讲坛”2场,与哈尔滨市人才服务局联合举办讲座6场,与团市委联合举办讲座1场,二级学院分别举办讲座多场。内容涵盖了职业生涯规划、自我分析、营销理念、如何创业、社会潜规则、牛刀初试、人际交往、领导艺术、步入社会、实战模拟、如何参加公务员考试等内容。
九、到目前为止,就业情况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校本着“为基础教育服务和基层、生产一线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精、能力强、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兼备,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了的办学传统,为哈尔滨市的基础教育及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到目前为止,学校形成了 的就业工作格局,通过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坚持“实习、实训、就业”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实行“订单式”培养,帮助学生实现就业。近三年,我校共有毕业生多人,0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4%。目前,由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我校受到的冲击较大,学生的签约率较历史同期有所下降,但我们依然充满信心,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初次就业率达到80%,年终就业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
总结起来,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有如下的特点:
1、面向,为服务。
2、面向一线,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3、面向社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综上所述,尽管就业形式严峻,任务艰巨,我校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教育部和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主动应对新形势,努力把我校毕业生就业这项事关广大毕业生切身利益的工作完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