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价格调研报告热门九篇》
2024年价格调研报告(通用9篇)
2024年价格调研报告 篇1
虽然cpi几近家喻户晓,ppi也为越来越多的人耳熟能详,但我们不时仍可听到误解的声音。虽然ppi现在也越来越受关注,但由于是针对企业进行统计,所以,更多是一些学者、官员和企业界人士予以关注。
我国工业品价格统计包括工业品出厂价格统计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统计两部分,目前每月编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国际上统称为ppi(producer price index)。应该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生产者向商业部门出售所有商品的价格的指数。但在我国,由于工业品出厂价格(即工业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指数编制较早,技术相对成熟完善,所以,我们通常就把该指数简单称为ppi。一般情况下,如果出厂价格上升,商品的售价也会上升。因此,ppi是判断市场价格的一个先行指标。通过工业生产价格指数能观察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总产值的影响,计算工业发展速度,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一、我国工业品价格统计现状
自1990年开展工业品价格统计以来,国家统计制度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特别是在20xx年进行了重大调整,实行采价制度,变时期数为时点数,新的统计调查方案对确保价格调查的同质可比原则、提高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突破,因而在实践中得到调查企业的广泛好评。但另一方面,由于产品价格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不同企业的多样化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模式,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在一些具体技术环节上作进一步的明确,在制度层面上作出统一规定。
我国目前编制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4种分组:(1)轻、重工业分组;(2)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分组;(3)工业部门分组;(4)工业行业分组。权数计算资料来源于工业经济普查数据。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权数确定,采用分摊权数。
(一)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计算:
(二)工业品价格统计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1、在调查日无购销业务发生时价格采集应规范。制度规定每月8日和18日为调查日(采价日),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在调查日没有购销业务发生的情况,如何处理,在制度上需要明确规定。
2、非价格因素剔除应有明确而具体的处理办法。剔除非价格因素是工业品价格统计的难点,这里主要指因订货方的特殊要求,增加或减少部分功能,导致价格变动,这种情况在服装和机械行业中极为常见。
3、对高新技术行业的价格统计要积极应对。高新技术产品价格统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短,规格品稳定性差,往往表现出高位定价,然后价格逐步下滑的运行特征。该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因此要积极应对这一现实问题。
二、我国工业发展速度的计算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的价格由政府统一制定,同一产品的价格在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很小,并在一定时期内比较稳定,从而,采用编制工业产品不变价格目录的方法,解决计算工业生产实际增长速度的问题,可以获得简便易行的效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成份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的经济逐步与国际接轨。一方面,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市场化,同一产品在不同时期价格波动大;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其价格水平相差悬殊。同时,由于科技进步力度加大,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的经济周期缩短,所以继续以工业总产值为价值量指标,使用全国统一的不变价格目录来计算工业增长速度已很难准确反映实际。因此,国家统计局已将工业增加值作为衡量工业经济的价值量指标,并从20xx年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
(一)价格指数缩减法的基本原理
工业发展速度旨在反映工业生产的物量动态变化。为了与国民经济核算相衔接,用工业增加值计算发展速度。现行价格工业增加值的变化包括物量变动因素,也包括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及消耗的原材料等价格)变动因素。为了真实地反映工业生产总量的变动情况,必须利用价格指数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计算出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然后计算实际工业发展速度。根据我国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用单缩法,以剔除价格变动因素。
其计算公式为:
计算可比价工业增加值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总量缩减法。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缩减现价工业增加值总量,得到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总量,除以基期现行价格工业增加值总量,就得出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工业增加值总量的发展速度。根据方案要求,各种经济成份的分组指标也用总量指数进行缩减。二是分行业中类缩减法:首先用报告期分行业的现行价格工业总产值乘以分行业中类的工业增加值率,得到现行价格的分行业工业增加值,再用相应行业中类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缩减,得到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分行业工业增加值;然后加总得出本地区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总量;最后用报告期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除以基期现行价格工业增加值,计算出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
(二)工业发展速度的计算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1、分行业口径不一致,难以进行速度和效益问题的配套研究。由于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要求对大中型企业的现价工业总产值用“产品法”原则进行调整,小型企业按“工厂法” 原则进行统计;而企业的财务指标则全部按“工厂法”原则计算。因此,如果分行业研究生产与效益等问题时,有的行业就会出现因计算原则不一致而数据不可比的问题。
2、工业增加值率与行业现价工业总产值不配套。工业增加值率是按上年年报数计算的,采用的是“工厂法”,而目前大中型企业的
工业总产值,按行业小类分解填报后,实际已向“产品法”靠拢,两者相乘计算的工业增加值和财务月报中“生产法”计算出的结果出入较大。
3、价格指数计算中的行业分类与工业统计中的行业分类部分有出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工业企业之间分分和和,聚聚散散,行业分类时时都在发生变化,而价格统计并没有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会造成部分行业有价格指数而无产值,部分行业有产值而无价格指数时无法紧缩计算工业发展速度。
三、完善我国工业品价格统计的构想
开展工业品价格统计,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水平,但在实际运用中,也暴露出许多弱点,还需要各级统计部门共同研究解决。
(一)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计算近期覆盖地级市、远期覆盖到县。目前市、县计算工业发展速度都是采用全省统一指数(中类指数),根据用价格指数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的要求,用中类指数法计算,中类行业覆盖率需要达到90%以上,如果每一级汇总单位都用同级中类指数法进行计算,那么毫无疑问包括市、县的各级单位都要达到90%的覆盖率,但这种模式的成本太高,一时难以实行。
市、县统计部门如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区、县级编制缩减指数的问题,按照价格指数紧缩法基本原理的要求,各市、县都要编制本地区的工业品价格指数。由于价格缩减法是实行中类测算,尽管各市、县都能使用全省统一的价格指数,但因各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同,因而,受价格变动影响是不同的。在中类指数相近的情况下,具体各市(县)的总指数也会出差异,因此要取得较为准确的发展速度,市(县)级自行编制价格指数是必要的'。
目前国家统计局在全国地级市都已成立调查队,相继开展了工业品出厂价格调查,从近期来讲,地级市编制本地区ppi的条件已经成熟,地级市计算工业发展速度采用本地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已经成为可能。市、县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可采用地级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类指数进行价格缩减。从远期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统计工作是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统计信息、数据是认识国情、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政府对统计部门的关注度和倾斜度越来越高,国家统计局在全国各县(市)都成立调查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各县(市)编制本地区ppi和利用本地区ppi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将成为可能。
(二)全面实行工业品价格网上直报。目前我国工业品价格统计主要实行的是层层上报纸质报表方法,报表从企业到县级统计部门再到地级市统计部门要经历一周的时间,其中经过价格数据录入、处理,极易发生技术性差错。而工业品价格调查网上直报具有简单易学、审核严密、监控方便的特点,能有效地减少中间环节数据的差错率,提高数据质量;能有效地减少录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能增强统计部门与企业的沟通,提高工业品价格调查的科技含量。
(三)调查产品(规格)目录仍有待扩充、计量单位应作进一步完善。现行《工业品价格调查方案》中,与几年前相比,调查产品数量明显增加,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地方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但如果增加的产品和规格过多,既增加了工作难度,更容易造成各地区把不同的产品或规格增加到同一个代码上,省级汇总单位协调难度相应增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充产品(规格)目录,可在现有基础上大量吸纳各地新增产品和规格,以扩大产品覆盖面,满足地方需要。计量单位确定的是否准确,一方面会对单项价格指数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还会给企业具体操作带来不便,企业在填报时每个月都在进行换算,容易出现换算差错。因此有必要对调查产品(规格)计量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重新修订。
(四)完善工业品价格统计方法:
1、规范调查日未发生购销业务的价格采集。第一个调查日无购销企业时,采取先依次向前三个工作日寻找价格资料,如果没有则等待后三个工作日发生购销业务时填报,如果仍没有发生交易,则到下一个调查日再采价。
2、剔除非价格因素可采用成本法。即把因改变功能、样式、材料、容量及其他特征造成的成本增减占总成本的比例,相应调整价格的绝对值。
3、高新技术行业列入价格统计。在调整调查产品目录时要把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品放在重要地位,及时更新。除此之外,应对基期资料的取得上作进一步明确的规定,从实际情况看,该类企业生产的规格品极不稳定,且难以取得某个规格的成本资料,价格与成本并不总是呈现正相关,因此不宜用成本比例关系推算基期价格,对这类产品可统一使用新旧规格价格比例方法推算基期价格。
2024年价格调研报告 篇2
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检查是指价格监督检查人员对被检查单位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建立的健全性、合理性及运行的有效性所进行的测试与评价。对于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检查项目实施,也可以作为全面检查经营者价格行为中的一个程序和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检查应当作为开拓工作思路的一种检查程序和方法,及时引起价格监督检查部门的重视并在工作中逐步推广运用。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检查执行怎样的检查程序,是值得检查人员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检查一般要经过调查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描述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找出关键控制点或关键环节、进行抽样测试和综合评价等五个阶段:
(一)初步了解经营者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整体构架
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首先要正确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并不是单位内部的一项独立制度,也不是所有制度的总和,而是包括在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之中,准确地说:它是由按照一定的控制目的而由有关控制点和控制措施所组成的控制系统。了解经营者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整体构架,主要是针对经营者价格行为的流程,对经营者遵守价格法律法规的控制活动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具体来讲应包括:对经营者内部价格管理框架、责任落实规定、价格内部审批流程、相应控制环节、控制措施和手段以及制度健立健全和完善情况。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总体构架的目的是为确定价格检查目标服务,因此,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构架时可根据价格检查侧重点确定范围,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如商品价格或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审批制度检查,重点针对审批程序;促销、优惠商品变价审核制度检查,重点针对审批权限层级管理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收费许可证落实制度检查,重点是亮证收费、票据合规。
(二)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进行记录和描述
检查人员通过初步了解经营者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整体构架后,采用文字说明、调查表、流程图或检查表等方法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进行记录和描述。文字说明是将被检查单位的内控系统,以简洁的文字叙述表达出来;流程图法是运用符号和图形对被检查单位经济业务和文件凭证的流动程序进行调查的方法。流程图能从整体的角度,很清晰地反映出被审单位内控系统的实际情况,便于检查人员了解经营者的控制程度和检查控制点的设置,可直观地发现内控中的不足之处。另外,便于检查人员根据控制程度的变化随时进行修改。因此,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检查可以采用流程图配简洁文字说明的方式来描述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进行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测试奠定基础。
(三)抓住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关键控制点或关键控制环节
关键控制点或关键控制环节是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控制点或控制环节,抓住关键,检查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以前对医疗机构一次性医疗器械价格执行情况检查中,我们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对被查单位医疗器械价格的内控进行全面了解,确定以设备部门器械采购制度、价格审核审批、器械进出库验收、销售结算登记等为控制点和控制环节,在工作围绕这些关键控制点进行检查核实,则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检查效率。
(四)对内控进行抽样测试
抽样测试是指检查人员在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后,对那些准备信赖的控制系统的实施情况和有效性程度进行的测试,也可称为遵循性测试。抽样测试的根本目的是:查明被检查单位的各项控制措施是否都真实地存在经营等活动中,是否确确实实、始终如一地遵守了制度规定的全部要求,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其遵循制度的程度如何,有无失控和不完善之处。
抽样测试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业务程序测试,如选择若干具体收费项目,沿着它所规定的处理程序进行检查,考察有关的控制点是否符合规定并能认真执行,以判断各项控制措施的遵循情况;二是功能性测试,即针对某项控制的某个控制环节,选择若干时期的同类业务进行检查,查明该控制环节的处理程序,在期间内是否按规定发挥了作用。如以商业企业内部价格审批检查为例,可以选择不同时期发生的'商品运转各环节,检查其在“入库登记”、“毛利率拟定”、“最后销售价格确定”等各个业务程序中是否被认真执行。
当然,抽样测试一定要保证足够适当的样本量,样本量太大,浪费检查资源;样本量太少,结论缺乏说服力。经过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初步了解后,认为系统较为健全,则测试的范围就可小些,如果控制系统极不健全,则控制风险较大,就相应扩大抽查的样本。
(五)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系统综合评价
检查人员通过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初步调查、对内控进行描述、抓住关键控制点以及环节、抽样测试等,对被审单位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可信度给予评价,并找出内控的不足,为健全内控、加强管理提出口头或书面检查建议。
1、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本身是否健全进行评价。可以从人员素质控制、组织控制、业务程序控制、信息质量控制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
2、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合理性进行评价。评价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合理性,一般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一是需要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协调性进行适当评价,一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往往涉及经营者的若干职能部门,各部门会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各自的业务观念制定一些控制制度,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不协调;二是要评价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经济性;三是要注意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适用性;四是评价经营者内部价格
管理制度是否存在重点控制环节以及是否简洁合理;五是要注意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灵活性。
3、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主要是评价实际执行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中是否有偏差,设置的控制点是否真正达到了控制的目的,并注意经营者经营理念对整个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有效性的影响。同时对被审单位是否设置了内部价格管理制度信息反馈环节进行审查并评价,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是确保控制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它们能及时地将在控制过程中偏离控制目标的偏差和原因反馈给管理部门,以便采取必要的调节措施,实现有效控制。
通过对经营者内部价格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检查程序,并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后,检查人员就可以说明被审单位内控的现状,内部价格管理制度上发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弱点,并提出改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具体建议。
综上所述,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是现代经营者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将监督检查重点关口前移,帮助和指导经营者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和认真遵守价格法规,则是我们检查部门转变工作职能的方向。正确实施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检查程序以及尝试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开拓监督检查视野、倡导诚信经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口前移,转变职能,监督检查与服务指导结合,通过建立和规范企事业单位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及其工作流程、环节,做到标本兼治,长效管理。
2024年价格调研报告 篇3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建立“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关键。而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构成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其价格变动直接关系农民的生产收益和对生产的积极性。近年来,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成本推动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间接加重了农民负担,从而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部分实惠,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幅度。
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的主要影响
一是农业生产成本升高,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以__为例,20__年每吨二胺价格在1600元左右,到今年已上升到3000元,两年上涨1400元,涨幅达87.5%;20__年每吨尿素价格在1500元,现在涨到2750元,两年上涨1250元,涨幅达83.3%;其它复合专用肥料上涨在600—1000元之间。农药价格也有不同程度地上涨,在20__年基础上,平均涨幅30左右。农用柴油从20__年每桶600元,上涨到现在每桶900元,涨幅50%。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以__为例,20__年玉米平均亩产900斤,按照当时价格每斤0.40元计算,亩收入360元,扣除亩成本150元,亩效益在210元左右,而现在平均>百范文网:<亩产不变,按现价0.45元计算,亩收入405元,每亩投入成本至少需250元,亩纯收入155元,与前两年比,每亩反而少收入45元。20__年水稻亩产量1000斤,按当时价格每斤0.80元计算,收入800元,扣除亩成本200元,纯收入600元,而现在产粮还是1000斤,亩成本达到350元,按现价每斤0.90元计算,亩收入900元,扣除成本后只收入550元,比以前还少收入50元。由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造成生产成本上升,投入产出效益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比较突出。
二是弱化了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效果,降低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近几年,国家出台了许多亲民、扶民、惠民政策,特别是实行“一免两补”政策以后,广大农民得到实惠,种植积极性高涨。但是,部分农户经过算帐对比,却感到实惠“不实惠”。其主要表现在粮食价格较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猛涨,部分抵消了国家政策优惠带给农民的增收效果,细算账增加收入的幅度不大。以__为例,国家免征农业税后,每亩少收35元;实行“两补”每亩补贴30元左右,农民每亩直接增收65元,但因农资涨价,平均每亩抵消约50元,相比之下,农民增收幅度不大明显。这种情况势必对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威胁粮食安全。
三是降低了农业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未来增长潜力。由于大部分农户自身积累资金有限,在农资价格增高的情况下,投入能力进一步弱化,许多农民尤其是低收入农民,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已经不容易了,农业高投入就更是奢求,购买质低价廉的农资或不购买农资成为他们不得以的选择,从而使农业生产投入标准降低。同时,农资涨价也挤占了一些农民准备用于其他致富途径和发展项目的资金,使增收渠道变窄,只能靠单一种植业来维持收入。
二、几点建议
第一、强化监管,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用生产资料控价,应把握住四个环节。一是控制生产环节。增加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参考市场原料价格,适当给予税收优惠及补贴,控制对于因原料价格上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引起的出厂价格上涨。二是控制流通环节。加强改善营销渠道,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整合销售资源,逐步向直销方式过渡,减少销售层级,控制销售环节加价率。三是控制使用环节。政府组织协调农技推广部门及农资生产销售企业,加强农资使用的培训指导,如测土施肥技术,可以做到科学施肥、有效施肥,减少化肥浪费和污染,引导农民对农资的科学投入,提高农资的利用率,增加投资效益。适当时机可对农民直接进行农资价格补贴。四是加强价格监督管理。有效发挥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行政部门的作用,严格监督和控制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科学制定农业生产资料最高限价,严厉打击生产企业随意加价、经销商囤积居奇等的非法牟利行为,真正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降到最低标准,让农民得到实惠。
第二、继续加大“惠农”力度,提高补贴标准。近年来,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并取得积级效果。但是,由于物价的上涨,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抵消了一部分政策优惠,因此,建议国家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协调发展的高度,实施综合调控政策,继续大力向农业倾斜,在农用燃油等生产资料上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补贴,以此降低农业投入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侧重对农服务。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份,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涉农部门的职能作用,尽快进入角色,找准定位,在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的同时,侧重搞好全方位的服务。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政策下乡活动,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为他们排忧解难,真正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解决一些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尤其要千方百计帮助资金短缺的农户解决生产资金,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力度,确保粮食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第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农业产出,对农民增收有很大影响。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等项目建设。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用于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改造和中型灌区建设,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收入也应重点向国家确定的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倾斜。筑牢农业基础,增强农民增收后劲。
2024年价格调研报告 篇4
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必须物资,保持农资市场货丰价稳,对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为了扎实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产增收,巩固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成效,秦州区物价局对全区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和市场运行情况进行走访调查。总体看,全区农资经营日趋活跃,价格稳中有升。
一、我区农资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全区农资市场的供需状况
1、在正常年景我区农业生产共需各类化肥3.15万吨(主要是尿素、磷酸二铵、碳氨及磷肥);共需农地膜75吨;籽种45万公斤(主要是小麦、玉米)。所需产品除约30%的籽种属我区自己配制销售外,其余所需均从外地调入,主要来源於甘肃兰州、榆中、张掖、金昌及毗邻省陕西、宁夏等地,还有部分进口产品。
2、今年我区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大,玉米春播,小麦追肥期出现严重旱情,小麦秋播时却遇连棉雨季,雨后过旺,直接影响了农资特别是化肥的销量。元——十月份,我区共销售各类化肥29.6万吨;农药42730公斤;农地膜66吨。较去年下降约10%。
3、籽种供销量基本与去年持平。
4、我区90%属山地农业,农用机械很少,农用柴油、农业用水、用电对农业生产没有多大影响。
〈二〉、全区农资经营企业的基本情况我区经营农资的单位有区供销系统的生资公司(以批发为主)。十六个乡镇二十多个基层经销单位(零售)以及数量不详的个体经销窗户。
区属天水吉隆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近三年化肥销售情况:
单位:吨
时间名称20xx年20xx年20xx年
尿素
磷酸二铵
碳氨
磷肥
合计
以上销量约占全区需求量70%,在全区农资经营中起“主渠道”的举足轻重地位,有力地保障了我区农业用肥。其余30%的销售主要由数量不定经营规模不等,以小店铺或走村串户等形式多样的个体户经销。
〈三〉、全区农资的价格情况今年全区农资价格基本处於高位运行,整体呈小幅波动之势。化肥价格涨跌互现;农地膜价格小幅下跌;农药价格上涨,籽种价格较去年持平。
具体如下:单位:元·吨·公斤时间价格品名
20xx20xx批发零售批发零售尿素磷酸二铵碳氨磷肥氧化乐果16.8019.20玉米7.808.707.808.70地膜1320xx3500备注表中所列价格均为全年均价
二、农资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问题
1、价格涨幅大,随意性强今年我区化肥价格起伏不稳。从定比看大化肥(尿素、二铵)涨幅达10%左右,小化肥(碳氨、磷肥)涨幅不大;但从环比看,价格波动明显。由于我市没有生产厂家,完全处於买方市场,因此年内价格波动较大。我区主营的兰化昆仑尿素,由於厂方设备改造,产量下降,没有冬储量,致使货源紧张。厂家在两个月内调价6次,上下幅度达100多元。进口二铵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涨幅较大。前三季度我区人均购化肥.1公斤,较去年同期减少1.58公斤,人均化肥现金支出为151.76元,较去年同期增涨0.89元,同期增幅0.59%。
2、市场秩序比较乱,流通不畅随着改革的深化,农资市场原有的经营格局被打破,逐步形成了国营、集体、个体多渠道经营的局面。由於农资经营者数量太多,造成我区化肥市场管理难度增大。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市场逐步放开,集体和个体经销商发展迅猛,而且还有大量无证经营者。这些经销者,商品进货渠道复杂,销售随意性,无票无据,经营行为极不规范,一些过期,失效的农资产品,甚至假冒产品常常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在农药、籽种、地膜、小化肥、各类专用肥等品种中时有发生。
3、农资经营企业资金不足,经营成本高近年来,随着银行步入商业化轨道,政府取消指令性计划,主营农资企业资金严重不足,由於化肥价格的上涨,导致经营化肥资金占用了农资公司大量的资金,进一步加剧了农资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而我区主营公司因为历史原因,公司负债严重。企业信誉下降,银企关系紧张,致使有货源无法大量储备,使经营成本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资企业的负担。
4、化肥没有冬储,部分品种供应不足过去,由于农资公司的责任明确,且政府给予指令性贷款计划保证资金,确保化肥冬储工作。但随着体制改革,农资市场供求情况以及农民购肥习惯,加大了冬储化肥的风险,加上我区城市改造中,仓储设施的拆除,使我区失去了兰化厂异地库存在我区每年3—6千吨尿素的优势,冬储几乎成零。
5、渠道杂,价格乱目前,我市麦积区的化肥批发企业就有几十家,多方插手、多家经营,形成国营、集体、个体一起经营的混乱现象。进货渠道复杂,市场竞争激烈,加之全国各省相应制定了本省的最高出厂限价,但差异较大,上下浮动比例不一,同品种的产品出厂价不同,严重存在一品多价问题,特别是我区使用的复合肥、碳铵、磷肥等小化肥和农用地膜价格极为混乱。
6、其他问题
①农资销售网点分布不尽合理,我区集中在城区、乡镇两级、村一级几乎没有销售网点。农民购买不方便。
②农民购买籽种缺乏科学指导,存在盲目性,只听信销售商的介绍,对新品种的种植方式及产量缺乏足够了解。
③个别农户存在买涨不买落的心理抱着还会再降的心理。
④个别农户贷款资金没有到位,手里没钱无法购买所需农资。
⑤农民种地施肥一直惯用老方法,科学施肥意识不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施肥不足。
⑥化肥冬存宣传不够,部分农户冬存意识不强,化肥销售旺季市场不确定因素太多影响农民生产。
〈二〉、化肥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1、厂价上涨从前年以来,受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生产化肥的原材料大幅上涨,重油、粉煤、焦粉、磷矿石价格一路攀升,电费,人员工资也不断增长生产成本的增加自然推动了价格大幅上扬。
2、经营成本增大去年以来,央行多次提高贷款利率,我区作为买方市场,指令性贷款的取消,加上历史负担,银企关系等因素,进货贷款困难重重,资金闲置时又不敢还贷,延长了还贷周期,利息大幅增加,铁路运输持续紧张,公路超限运输的限制使运费不断上涨,装卸费也由去年的每吨4—6元涨到8—10元,加上仓储的缺失等种种因素,大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3、国际市场价格上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化肥市场供求关系被彻底打破,国际价格不断上涨,据资料显示,国际尿素价格每吨280美元,折合人民币2300多元,而国内平均价格每吨1750元左右,生产企业受利益的驱动,大量出口化肥,造成国内贷缺价涨。
4、需求量增大今年我区农资销售和使用虽然受干旱和雨涝的影响,但随着对农村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林果业、菜类等经济作物的迅猛发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化肥的使用量进一步增大,特别是优质复合肥和一些专用肥增量较大。据统计,优质化肥,复合肥和专用肥今年增长幅度超过了30%,需求量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价格的涨势。
三、农资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从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分析,我区农资市场后市价格上涨与拉动价格下降的因素并存,但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大於下降的因素,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预计20xx年农资价格将呈现稳中略涨的走势。
〈一〉、推动农资上涨的'因素。
1、原材料成本增加。20xx年,重油、煤、电、气等能源将面临着涨价的较大压力。
2、运输成本增加。运输成本增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明年铁路部分货物运价将再度上调;另一方面,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公路运输超载问题的治理力度,导致费用上升。
3、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上涨。化肥行业属高耗能行业,一些国家继续对化肥出口采取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市场化肥供应。国际海上运费也不断上升,也将加大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上涨的压力,而我国又是世界上的化肥消费大国,国际市场化肥价格的趋高对国内市场化肥价格上涨将形成支撑。
4、农民用肥需求旺盛。近三年来粮食连获丰收,粮价稳中有升,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加之惠农政策的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农民生产积极性较高,愿意加大投入再获丰收。
〈三〉、抑制农资价格上涨的因素。
1、化肥等农资产量继续持较快增长。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尿素产量增长较大,大批新建扩建项目正在实施,20xx—20xx年规划建设项目可新增尿素产量1110万吨,市场供应会较为充足;
2、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增收将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所以,农资价格将会受到政策抑制;
3、国家将出台限制化肥出口政策,化肥进出口将进多出少,导致国内供应增加;
4、随着科学施肥技术的逐步推广,每亩用肥量有所减少。综上所述,20xx年农资市场在国家政策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市场供应充足,但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价格将稳中略有增长,但幅度不会太大。
四、关於规范农资市场的建议及对策
1、成立政府农资市场监管领导小组,作为政府农资市场监管的议事机构,实行工商、物价、供销、质检、农委等部门联席会议议事制度,明确职责,负责处理事务,研究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检查议事各方工作的落实情况。
2、加强农资价格监测,实时掌控农资价格。加强农资价格监测工作,对於提高政府对农资市场调控和价格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预见性十分必要。特别是物价,供销部门在春耕,秋播期间加强对农资购进。销售、运输和库存变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农资市场动态和价格变动趋势,对政府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确保农资市场平稳有效运行。
3、严格执行规定,保持价格平稳。省内产化肥,农地膜等销售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政府指导价执行。大化肥严格招待规定的作价办法及差率限额,对未实行限价措施的小化肥,农药等价格,必须采取提价申报制度。外省产化肥同城不得二次批发,批零兼营企业直接零售只能加一道差率。同时要求经营者必须建立进销台帐。
4、区、乡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扶持农资供销工作。不应把农资供销当成简单的商业行为来运作,要把它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件大事来抓。一方面要通过联合、改组、改造机制手段,促使其改善其营业条件。以新的农资经营业态面向广大农资消费者,进一步巩固提高原有供销社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培育新型以连锁配送为主体的农资经营企业。打破行业界线,通过资产、资源、技术等方面联合建成农资销售网络、连村到户。
5、要加强农资市场建设,利用商务部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机遇,建设好“天水农资物流配送中心”。依托大型农资企业输出管理、资金、技术、品牌来带动中小农资经营户发展节约政府监管成本。
6、强化化肥储备制度。化肥储备是通过淡储旺销,调剂余缺来稳定农资市场价格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下发的《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第26号)文件,政府应尽快制定完善化肥淡季储备制度和财政贴息具体办法,从而根本解决化肥常年经营,季节使用的矛盾。
7、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农资经营秩序。一是要认真招待农资经营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农资市场监管领导小组来严把市场准入关。切实做好全区农资经营网点的布设,经营资格的认证。审定、登记、备案。二是强化农资市场的整治工作,要突出对化肥、农药、籽种的监管,杜绝假冒伪劣农流入市场,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等价格违法行为。三是建立健全价格,质量投诉举报处理机制。
8、建立健全农资信息制度。经营单位要定期向物价、供销部门报告农资的购销、价格、运杂费、储备信息;而物价供销部门则要及时向下反馈农资的相关政策、行情的变化。
2024年价格调研报告 篇5
一、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维护瓶装液化气市场价格稳定。
1、加强液化气价格监测,引导市场价格合理回落。定时、定点、专人对液化气等重点商品出厂价格、销售价格监测工作,根据监测情况分析异动成因,判断价格趋势,采取相关措施。
2、密切配合,联合监管。开展对瓶装液化气供应及价格情况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经营者是否存在哄抬价格、短斤缺两、变相提高价格、明码标价不规范等价格违法行为。在发现企业在明码标价等问题上存在不规范行为后,立即责令其限期整改,统一了瓶装液化气经销明码标价公示牌内容。经过整顿,各瓶装液化气供应点均已做好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工作。
3、将检查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检查与帮助整改相结合,加大对价格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力度。针对违规经营者,区物价局采取提醒、告诫、限期整改、规劝警示等方式方法,督促和引导其加强价格自律,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
4、切实做好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及时发布、公示价格动态、信息、政策,提供市场走势预测,让群众了解能源市场供求变化,及时消除部分消费者恐慌心理,稳定群众消费心理,确保人民生活安定和价格稳定。
5、通过市、区物价部门多方努力,中心城区瓶装液化气价格(13.5公斤/瓶),从最高价的118元/瓶装降至78元/瓶。春节前后中心城区液化气销售价格处全省设区市中下水平,并低于新余、宜春、赣州,监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存在问题
1、目前,**市中心城区瓶装液化气价格居全省设区市最高。联合体吉丰站、长岗路经销点自提价为78元/瓶,新深港河东自提为70元/瓶,滨江配气公司送到家82元/瓶。因此又引起市民不满,领导关注。当前,国际原油价由147元/桶迭至40多元一桶,欧佩克3月19日价为44.71元/桶,液化气作为副产品也由去年最高7000多元/吨跌至3000多元/吨。3月19日全省设区市中心城区液化气平均价格为69.28元/瓶(13.5公斤),最低为55元/瓶。以九江炼油厂3月13日液化气出厂价为例,出厂每吨3480元,加充装费28元吨,运费450-500元/吨,按每瓶135.公斤充装可装74瓶,每瓶成本54元,若按全省平均价格销售(69.28元瓶),应有可观的利润空间。
2、中心城区瓶装液化气经销形成垄断经营态势。城区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注册经营液化气的公司,气站有8家,实际经营的只有2家,一是新深港,二是以吉丰气站为首(俗称联合体)的7家气站。城区最好时期每天充装400余瓶,新深入港100多瓶,联合体200-300多瓶。个体经营气站没有正规的进货渠道,大都是二道三道贩子手中进货,进行现金交易,没有进货发票,更没有建立进销货台帐,内部管理混乱。
3、城区液化气经销点,大多数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审批,送气员的注册培训,基本上处于混乱状态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不同程度上给有关部门监管带来困难。
4、经销商普遍反映税负过重,质监部门收取的检测费过高,经营企业难以承担。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必须严格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瓶装石油液化气市场管理的通知》的精神,,坚持“政府引导、合理设置、市场调节、服务便民”的原则,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液化气经营企业,使中心城区液化气经销商不少于3家,允许其跨区经销经营,合理在城区设立规范的经销网点,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局面,打破垄断,把城区液化气价格降至在合理空间,以保持价格稳定。
2、降低收费标准,减少企业经营成本。石油液化气属于特殊商品,又牵涉国际民生,其价格的波动,群众关心、领导关注。因此,相关部门应以大局为重,站在“三保一弘扬”的高度,履行各自职责,着力加强对经营瓶装液化气行业的管理,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特别是有收费项目的单位,能减的减一点,能免的免一点,尽可能减轻企业负担,对不能正常经营的`气站,允许企业报停。
3、建章立制,规范经销行为。为准确了解经销商场流通领域的价格情况,城区液化气各个经销网点必须建立价格报告制定,除了设立进货及销售台帐外,还必须设立物价员2-3名,每月定期向物价部门报告价格情况。
4、通力合作,加大对瓶装石油液化气市场的监管力度。一营造高压政策态势为目标,建议政府牵头,在近期组织建设、工商、物价、质监、城管等部门对城区经销充装销售的液化气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对无证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违反瓶装液化气质量、重量、价格管理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对基本条件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企业,要实行限期整改,整改后仍然不达要求的,一律取消其经营资格,依法予以关闭;对向无证经营者提供经营性气源、使用过期钢瓶、减量充装、违规存储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对屡教不改的,由工商部门吊销其有关证照,取消其经营资格;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液化气充装、经营、存储的,一律依法取缔。
5、着力规范液化气经营企业的市场行为。各瓶装液化气经营企业所供应的液化气必须做到保质保量,严禁短斤少两和掺杂使假,不得变相涨价和提价。必须建立财务台帐,规范经营行为。着力加强价格自律建设,自觉做好明码标价工作,着力承担起社会责任,并在调整液化气价格时,要自觉及时地做好液化气价格变动等方面的宣传解释工作,共同维护城区液化气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
2024年价格调研报告 篇6
针对液化气价格波动幅度过大且一直居高不下的问题,根据国家、省发改委、市物价局《关于立即开展液化气价格检查切实稳定液化气价格文件的通知》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瓶装石油液化气市场管理的通知》吉府办()231号文件要求,去年年底以来,**市**区物价部门为稳定市场价格,开展了一系列加强对瓶装液化气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一、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维护瓶装液化气市场价格稳定。
1、加强液化气价格监测,引导市场价格合理回落。定时、定点、专人对液化气等重点商品出厂价格、销售价格监测工作,根据监测情况分析异动成因,判断价格趋势,采取相关措施。
2、密切配合,联合监管。开展对瓶装液化气供应及价格情况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经营者是否存在哄抬价格、短斤缺两、变相提高价格、明码标价不规范等价格违法行为。在发现企业在明码标价等问题上存在不规范行为后,立即责令其限期整改,统一了瓶装液化气经销明码标价公示牌内容。经过整顿,各瓶装液化气供应点均已做好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工作。
3、将检查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检查与帮助整改相结合,加大对价格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力度。针对违规经营者,区物价局采取提醒、告诫、限期整改、规劝警示等方式方法,督促和引导其加强价格自律,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
4、切实做好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及时发布、公示价格动态、信息、政策,提供市场走势预测,让群众了解能源市场供求变化,及时消除部分消费者恐慌心理,稳定群众消费心理,确保人民生活安定和价格稳定。
5、通过市、区物价部门多方努力,中心城区瓶装液化气价格(13.5公斤/瓶),从价的118元/瓶装降至78元/瓶。春节前后中心城区液化气销售价格处全省设区市中下水平,并低于新余、宜春、赣州,监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存在问题
1、目前,**市中心城区瓶装液化气价格居全省设区市。联合体吉丰站、长岗路经销点自提价为78元/瓶,新深港河东自提为70元/瓶,滨江配气公司送到家82元/瓶。因此又引起市民不满,领导关注。当前,国际原油价由147元/桶迭至40多元一桶,欧佩克3月19日价为44.71元/桶,液化气作为副产品也由去年7000多元/吨跌至3000多元/吨。3月19日全省设区市中心城区液化气平均价格为69.28元/瓶(13.5公斤),最低为55元/瓶。以九江炼油厂3月13日液化气出厂价为例,出厂每吨3480元,加充装费28元吨,运费450-500元/吨,按每瓶135.公斤充装可装74瓶,每瓶成本54元,若按全省平均价格销售(69.28元瓶),应有可观的利润空间。
2、中心城区瓶装液化气经销形成垄断经营态势。城区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注册经营液化气的公司,气站有8家,实际经营的只有2家,一是新深港,二是以吉丰气站为首(俗称联合体)的7家气站。城区时期每天充装400余瓶,新深入港100多瓶,联合体200-300多瓶。个体经营气站没有正规的进货渠道,大都是二道三道贩子手中进货,进行现金交易,没有进货发票,更没有建立进销货台帐,内部管理混乱。
3、城区液化气经销点,大多数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审批,送气员的注册培训,基本上处于混乱状态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不同程度上给有关部门监管带来困难。
4、经销商普遍反映税负过重,质监部门收取的检测费过高,经营企业难以承担。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必须严格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瓶装石油液化气市场管理的通知》的精神,坚持“政府引导、合理设置、市场调节、服务便民”的原则,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液化气经营企业,使中心城区液化气经销商不少于3家,允许其跨区经销经营,合理在城区设立规范的经销网点,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局面,打破垄断,把城区液化气价格降至在合理空间,以保持价格稳定。
2、降低收费标准,减少企业经营成本。石油液化气属于特殊商品,又牵涉国际民生,其价格的波动,群众关心、领导关注。因此,相关部门应以大局为重,站在“三保一弘扬”的高度,履行各自职责,着力加强对经营瓶装液化气行业的管理,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特别是有收费项目的单位,能减的减一点,能免的免一点,尽可能减轻企业负担,对不能正常经营的气站,允许企业报停。
3、建章立制,规范经销行为。为准确了解经销商场流通领域的价格情况,城区液化气各个经销网点必须建立价格报告制定,除了设立进货及销售台帐外,还必须设立物价员2-3名,每月定期向物价部门报告价格情况。
4、通力合作,加大对瓶装石油液化气市场的监管力度。一营造高压政策态势为目标,建议政府牵头,在近期组织建设、工商、物价、质监、城管等部门对城区经销充装销售的液化气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对无证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违反瓶装液化气质量、重量、价格管理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对基本条件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企业,要实行限期整改,整改后仍然不达要求的,一律取消其经营资格,依法予以关闭;对向无证经营者提供经营性气源、使用过期钢瓶、减量充装、违规存储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对屡教不改的,由工商部门吊销其有关证照,取消其经营资格;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液化气充装、经营、存储的,一律依法取缔。
5、着力规范液化气经营企业的市场行为。各瓶装液化气经营企业所供应的液化气必须做到保质保量,严禁短斤少两和掺杂使假,不得变相涨价和提价。必须建立财务台帐,规范经营行为。着力加强价格自律建设,自觉做好明码标价工作,着力承担起社会责任,并在调整液化气价格时,要自觉及时地做好液化气价格变动等方面的宣传解释工作,共同维护城区液化气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
2024年价格调研报告 篇7
第一章 资产行业基本背景及发展概述
第一节资产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1. 全球发展重点区域分析
2. 全球发展阶段及周期分析
3. 国内发展现状及中外对比分析
第二节 中国资产产业链上下游分析
1. 资产产业链模型介绍
2. 资产产业链模型分析
2.1 产业链主要环节分析
2.2 产业链各环节传导机制分析
第三节 资产行业主要细分产品构成及相关技术标准
第四节 资产行业主要产品应用领域及替代品分析
第五节 资产行业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1. 技术应用现状
2. 国内外技术差距对比分析
3. 最新技术发展前沿展望
第六节 中国资产产业发展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1. “波特五力模型”介绍
2. 资产产业环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第二章 国外资产行业生产需求情况分析(20xx年度)
(本章对国外资产产品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以产销结构分析来说明国外同类产品的供需格局,下游需求结构及市场份额。本章对把握国外市场动向,制定进出口策略具有很强的'参考作用。另外对未来2年国外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则让您更加全面把握资产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
第一节 20xx-20__年国外产品生产总体概况
第二节 20xx-20__年国外产品消费总体情况
第三节 国外产品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第四节 国外产品下游各消费领域消费特点
第五节 20xx-20__年国外资产产品生产消费情况预测
第三章 国内资产行业生产需求情况介绍
第一节 20xx年国内资产产品总体供给分析
1. 主要区域产量情况
2. 20xx-20__年市场供给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3. 20xx年资产行业新增产能分析
3.1 新增产能分布情况
3.2 20xx年市场整体产能分析
第二节 20xx年国内资产行业产品消费总体情况分析
1. 区域消费市场分析
2. 20xx-20__年市场需求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3. 20xx年市场需求领域及构成分析
3.1 主要需求行业及需求份额分析
3.2 下游需求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第三节 国内资产行业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选取2-3家业内标杆企业进行调研分析,主要从企业内部核心财务指标、产品产销量,市场竞争策略及
企业自身SWOT分析)
第四节 国内主要资产行业经销企业与国内产品贸易分析
第五节 20xx年资产行业重点在建、拟建项目
1. 在建项目区域分布情况
2. 在建项目规模分析
第六节 20xx-20__年国内资产产品未来供需格局预测
1. 市场供给预测(20xx-20__年)
2. 市场需求预测(20xx-20__年)
3. 影响市场供需结构主要因素分析及预测
第四章 国内资产行业专题研究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国内产品20xx-20__年价格回顾
1. 20xx-20__年价格走势整体趋势分析
2. 影响20xx-20__年价格走势主要因素分析
2.1 政策因素分析
2.2 市场因素分析
2.3 技术因素分析
2.4 突发事件因素分析
2.5 其他因素分析
第二节 中国资产行业产品经销模式分析
1. 销售主要渠道分析
2. 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第三节 20xx年资产行业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预测
1. 20xx年专题研究走势预测
1.1 原材料价格预测
1.2 成本价格变动预测
1.3 供需格局趋势预测
2. 20xx年资产行业价格走势影响因素
2.1 人民币汇率变化影响
2.2 全球产业转移影响分析
2.3 其他因素分析
第五章 中国资产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及趋势预测
第一节 亚洲、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市场分析
第二节 国内产品20xx-20__年进口数据分析
1. 进口价格分析
2. 进口数量构成分析
第三节 国内产品20xx-20__年出口数据分析
1. 出口价格分析
2. 出口数量构成分析
第四节 20xx-20__年国内产品未来进出口情况预测
1. 20xx-20__年资产行业进出口市场有利因素分析预测
2. 20xx-20__年资产行业出口市场不利因素分析预测
第六章 20xx年资产行业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对价格走势影响深度分析
第一节 资产产品主要原材料构成分析
第二节 主要原材料20xx-20__年价格及供应情况
1. 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2. 原材料行业产能及供给分析
第三节 20xx-20__年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
1. 价格预测
2. 供给量预测
3. 上游原材料产业议价能力分析
第七章 20xx年中国资产市场整体运行趋势预测
第一节 20xx-20__年市场盈利预测
1. 资产行业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2. 资产行业市场盈利趋势及影响因素预测
第二节 国内生产、营销企业投资运作模式
第三节 外销与内销优势分析
第八章 中国资产行业项目投资风险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产品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第二节 项目投资注意事项
第三节 产品生产开发注意事项
第四节 产品销售注意事项
第五节行业分析基本结论
第六节 项目投资可研报告基本框架
第九章 本课题报告主要结论及策略建议
第一节 本报告主要结论及观点
第二节 君略产业研究院独家策略建议
1. 宏观策略角度
2. 中观产业角度
3. 微观企业角度
2024年价格调研报告 篇8
今年3月22日,省物价局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调整,90#汽油中准零售价提高到3.40元每升,并允许在此标准上上下浮动8。燃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加重了我县客运企业的成本负担,加剧了成本与现行客运价格体系的矛盾,对我县客运市场造成了较大冲击。现将我局调查掌握的情况汇报如下:一、客运经营成本上涨的主要因素。
1、97年柴油价格为1.65元/升,90#汽油价格为2.01元/升,目前柴油价格为3.55元/升,上涨了115,汽油价格为3.70元/升,上涨了85。
2、汽车配件及易损易耗件价格上扬。随着燃油和金属材料市场价格的上涨,汽车轮胎、润滑油、压盘、磨擦片、钢板等配件及耗材价格均大幅上扬,铜质、铝质及钢板等配件上涨幅度达到100。
3、车辆保险费快速上升。由于《交通安全法》的实施,赔偿标准的提高等,营运客车单车风险A级的保险金与97年相比翻了一翻多。
4、司乘人员工资及管理经费提高。随着我县经济发展和工资整体水平的提高,驾驶员月工资由97年的1200元提高到目前的1700元,另外,实施农村班线公司化改造后,管理成本与个体经营时期相比,也有一定的提高。
5、社会效益投入增大。为方便群众工作生活,无论是公交车或是农村班车,在经营线路布局上,都必须考虑社会效益。目前,通村班车,冷线、支线公交车大多都只讲社会效益,在经济上入不敷出,另外,城市公交还承担了残疾军人免费乘车的社会义务。
由于经营成本大幅提高,运价自97年以来又一直未做调整,而且还有部分线路收费不能到位,目前客运经营企业大多处于保本、亏损的'经营状态,据各农村便捷客运公司测算,农村便捷客车每公里经营成本为0.208元,高于现行运价0.16元/公里.座。
二、客运车辆现运价执行标准
1、公交车
旅客乘坐公交车不论里程长短,每人每票1.00元。
2、出租车
起步价:营运里程在3公里(含)以内的,每车次5.00元,超过3公里的,每车公里2.20元,半公里计费一次,每次1.10元。
3、县境内城乡客运班车
以5公里为一站,第一站不满5公里按5公里计,末站不满2.5公里按半站计,超过2.5公里不满5公里按一站计。旅客第一站基本票价为1.00无,从第二站起,每增加一站,票价增加0.80元,增加半站,票价增加0.40元,凡客运西站上车的旅客可加收站务费每人次0.30元。
三、营运客车税费负担
各类营运客车国家税费平均负担明细见下表:
单位:元/辆.月
项目
金额
养路费
公建金
运管费
税金
合计
备注
类型
公交车
66.86
27.89
139.03
207.88
441.66
交通规费已优惠
出租车
550.00
30.00
52.00
212.73
844.73
农村班车
164.20
150.28
145.36
301.30
761.14
各项规费已减免2/3
长途班车
1033.75
2172.38
259.80
3465.93
1、公交车、农村班车公路规费已按上级政策予以减征,长途班车、出租车公路规费全省统一标准,县级无权减免。
2、公交车、出租车、农村班车负担中,税金占了相当比重,公交车占47.1,出租车占25.2,农村班车占40.0。
四、建议措施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交通运输企业又是高危行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客运市场中存在的经营成本与价格体系的矛盾如不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势必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为此,我们特提出如下对策、措施:
1、公交车票价:考虑到社会稳定及历史习惯,不宜作调整,建议减免税金。
2、出租车基本票价不变,建议缩短起步里程3公里为2公里,每车次5.00元,超过2公里的,每车公里由原来的2.20元提高到2.40元,半公里计费1次,每次1.20元。
3、农村便捷班车执行交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交公路发[1998]502号文。即:
(1)、里程单位:旅客运输计费单位以千米为单位,尾数不是千米的,进为1千米。
(2)、计费里程:按旅客乘车站至到达站的区间里程计算。在两站之间下车的旅客,到达站按前方站(点)计算。在两站之间上车的旅客,乘车站按后方站(点)计算。
(3)、计费票价:按原基本运价0.10元/人公里加0.035元/人公里客运附加费,合计0.135元/人公里。
中型中级客车运价在原基本运价的基础上加成70~120;中型普通级客车运价在原基本运价的基础上加成20~50。具体加成幅度可由物价部门限定。
(4)、运费单位:每张客票起始票价1.00元,尾数不足0.50元进整为0.50元,尾数超过0.50元进整为1.00元。
4、长途班车暂不作调整
以上是我局关于客运市场经营成本与价格体系冲突情况的报告,请审阅。
县交通局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2024年价格调研报告 篇9
据我局市场监测,近期以来,受“猪流感”影响,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为此,我局针对这一现象对全县部分乡镇屠宰场、生猪活体储备点、县内部分农户、县城农贸市场和部分超市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具体的调查摸底,对生猪及猪肉价格下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下一步市场趋势作了一个初步预测,现将有关情况简要如下:
一、价格情况
目前我县生猪收购价格:良种瘦肉型生猪为480-490元/100斤、土杂猪为460-470元/100斤;较上个月的同种类生猪收购价格540-550元/100斤和520-530元/100斤平均分别下跌11%和11.3%;较去年同期同类生猪收购价格800-900元/100斤和600-700元/100斤平均分别下跌35%和28%。
目前我县猪肉价格:县城及大部分乡镇屠宰场的鲜肉批发价格为13-15元/公斤。市场零售价格为18-20元/公斤,较上周22-24元/公斤平均下跌17%,较去年同期28-30元/公斤下跌35.6%。
二、主要原因
一是受“猪流感”影响,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认美国和墨西哥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疫情,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仍存在较大影响。二是广东等地因我省生猪注射瘦肉精过多等原因一直在减少甚至拒绝收购我省的生猪,导致猪源外购受阻,内销渠道呈饱和状态从而压低了生猪收购价格。三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XX年全国生猪养殖业进入低谷,XX年开始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刺激养猪业发展,进行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疫病防疫补助、规模场补助、养殖大县补贴等一系列资金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刺激了养猪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生猪产量较往年增加但销售渠道狭窄。
三、下一步走势
目前生猪及猪肉市场价格已在下跌空间徘徊,但实际情况是如此种现象继续下去的话,我县屠宰场及大部分农户特别是大中型规模化养猪场已基本无利可图,小养猪场和散养户已进入亏损状态。待等到“猪流感”冷却后,价格有可能回落。但据省商务厅从省级储备基地调查,XX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达到高峰,导致母猪大量补栏,按生猪生产周期12月左右计算,大规模商品猪上市恰好集中在XX年上半年,因此XX年生猪价格仍将保持较大下降压力,这期间虽然不排除一些波动,但总体价格回转需要等到今年年底。另据全国其他各地储备基地反映,一般亏损3-5个月后,小养殖场因资金问题将被动退出,开始淘汰母猪,在淘汰母猪3-4个月后,生猪供应就可转为良性循环,这样推算,价格回转也在年底左右。
当前我局作为商务主管部门,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是生猪屠宰市场监管工作,确保肉品质量和高度关注猪肉市场波动对农民增收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加强生猪市场动态和常态预测预警,主要监测生猪价格、存栏出栏情况、饲料价格情况等,定期发布市场变化相关信息,分析供求关系,预测市场走势,为县内大型养殖户生产经营提供便捷、准确、客观的信息,促进生猪养殖行业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