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个人报告 > 调研报告 > 农业调研报告集合(6篇)正文

《农业调研报告集合(6篇)》

时间:

农业调研报告集合(通用6篇)

农业调研报告集合 篇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其他项目有机整合有利于项目资金优势互补,有利于减少多头申报、重复建设和解决多头管理、分散使用的问题,有利于实现“一步规划、分步实施、集中连片、持续开发、扩大规模”的目标,有利于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范围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奠定坚实的农业农村基础。但在实践整合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主要问题

(一)资金申报阶段

其他项目资金大多需要对上争取,地方为了争取上级项目专项资金,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管理部门和项目资金性质,对每个项目都要编撰实施方案等申报材料。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其他项目申报时间又不一致,这就在申报时可能存在不知道其他项目资金有多少,能够做些什么。这就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无法与其他项目资金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作用,致使项目实施中可能就存在项目调整或变更。

(二)规划设计阶段

由于整合的资金性质不同,在规划设计阶段可能存在使用的标准就不同。如:公路建设,交通资金的规划设计使用的是交通部门的标准,其他资金的规划设计使用的可能就是农机部门机耕道的标准。在概算方面,各项目主管部门使用的概算标准可能不一样。另外,有的项目需要农户投工投劳,属财政补助项目;有的项目又是财政全额预算。这就会造成在今后工程整合发包时,一样的工程不同的单价,不同的要求。

(三)组织实施阶段

1、整合项目实施监督管理要求不一样。有的项目需要聘请监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有的项目是要求村组、群众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管理。由于监理单位与监督小组的'专业、素质不同,在项目监督管理中无法一致。

2、整合项目建设方式可能不一样。有的项目由工程队施工,有的项目由农户自建或村委会委托建设,这就需要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乡镇增加更多的现场技术人员和指导人员。这样整合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困难加大。

3、整合项目实施对农户的要求不一样。如:国土整理项目不用农户自筹,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必须农户自筹,项目区农户存在攀比心理,给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4、整合项目实施招投标规定不一样。有的项目要求农户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实施“民办公助”,有的项目要求严格按招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全包建设,这些都会给项目实施和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四)验收报账阶段

1、整合项目验收确认有一定难度。有的在整合项目实施时,并没有明确哪种资金实施哪一部分,可能是把两种或多种资金合起来做一个工程,但项目验收又是各个项目验收各个项目。验收时就会无法确认各种资金完成的具体工程量。

2、整合项目报账难度大。由于是整合资金实施,可能存在一个工程的建设由两种或多种资金构成,如何实施报账,在哪种资金中报账多少,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比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其他项目资金整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建工程需要进行竣工审计,但绝大部分其他项目资金不需要竣工审计,只是通过财政投资竣工结算评审就可以与施工单位进行结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建工程竣工审计需要县级农发机构承担一定的审计费用,并作为工程成本间接费用列支报账;而对于整合项目在进行聘请中介机构或审计局进行工程竣工审计时,不可能只审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而不审计其他项目资金投入部分(实际上有的项目也无法分开),这样就会多产生审计费用。

二、对策建议

要真正改变财政资金使用分散、效益低下的状况,就必须加大农业综合开发与其他项目资金整合的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形成规模出效益,实现“开发一片、见效一片”的目标。

(一)高度重视,形成整合机制

1、提高到项目整合的认识。深入推进项目资金整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加强财政管理、推进财政改革的重大措施,是做好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特别是县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深入推进项目资金整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克服对财政资金整合的认识还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对项目资金整合仍有畏难情绪等困难和问题,积极创新,深入推进项目资金整合工作,形成机制,以保长效。

2、建立健全整合机制。在整合机制上要做到:一是成立整合机构,落实责任和人员。县级政府应当成立财政资金整合办事机构,负责对全县项目整合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和组织实施。同时,要明确县级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按统一要求进行项目整合,确保整合项目实施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明确整合范围。要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整合项目资金的要求,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与土地整理、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其它项目资金相互配合、统筹安排的投入机制。三是坚持整合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围绕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将各类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充分发挥各类项目资金互相支持、相互配合的聚合效应,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和资金使用效益,避免重复投资,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科学规划是整合项目资金、实行规模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个统一的中长期规划,就很难对财政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就仍然会“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整合资金、规模开发就会是一句空话。因此,县级政府应当对某个区域或哪些乡镇发展什么主导产业,建设哪些基础设施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在农业综合开发的统一规划中要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科学合理布局”的原则。一是注重项目区选择的科学性。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整合项目集约建设的原则,根据基础条件好、开发潜力大的标准,选定农业综合开发与其他项目资金有机结合起来的项目区。二是注重项目建设内容的完整性。整合项目区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编制,要按照“围绕产业搞开发、搞好开发促产业、做大产业促增收”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两大目标,做到既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又有高效农业发展社会公共服务项目。三是注重项目工程的互补性。针对国土、交通与农发办之间项目建设内容交叉、标准不一的实际,对同类工程采取规划时地点结合、建设时工程互补的办法进行处理,确保工程标准一致、质量可靠。四是注重项目建设时间的连续性。为真正发挥规模开发效益,规划时始终坚持大手笔、高起点的原则,实行“滚动开发”、分步实施,而不是“遍地开发”,既有总体规划,又有年度实施计划,确保项目区建设时间的连续性。

(三)有序管理,统一实施

1、整合项目要做到有序管理。对农业综合开发与其他项目资金整合实施的项目,要落实牵头部门,避免多头管理,最终造成无人管理的问题;要形成整合项目实施方案,对整合的各个项目的实施地点、实施内容、资金投入、资金报账等进一步明确,对项目实施的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做到整合项目只有一个牵头部门,根据实施的内容明确责任人和技术指导人员,确保项目实施有人管理、有序管理。

2、强化项目实施管理。实行“四个统一”。一是统一质量标准。根据有关行业标准,结合总体规划,统一规范路、渠等基础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标准,使工程质量管理有章可循。二是统一管理程序。要对每个项目制订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要对整合项目实行“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杜绝一个项目多人领导、多人管理。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质量监理制,对凡不执行上述规章制度的,或未按规划设计施工且工程质量不合要求的一律实行“四不”,即不收方、不验收、不报账、不划款。同时,采取现场查看、临时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和矛盾协调。三是统一竣工验收。明确了复验内容,规定复验程序。县级复查验收时,要请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发改以及有关职能部门人员为成员组成的县级验收工作小组,对项目工程严格统一验收,凡经复核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办理资金结算手续。四是统一建后管护。工程竣工验收后,统一移交所在乡镇、村管理和维护,要求项目所在乡镇成立工程管护领导小组、村成立管护委员会,制订管护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筹措管护资金,进行经常性管护,并鼓励发展农民用水协会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工程发挥长久效益。

(四)强化资金管理,规范资金报账

目前,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资金实行了县级财政报账制,其他大部分项目资金实行乡镇财政报账。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运行操作,加强了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管,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1、规范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资金的管理办法,对报账核算的范围、程序、手续等方面进行统一和规范;明确项目资金管理实行专人专账核算管理制度,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严禁违规列支财政资金。同时,在形成的整合项目实施方案中,要明确各个项目报账金额的比例。如:一项目整合了两类资金进行实施,在整合实施方案中就要明确:整合项目要分类报账。要根据中标金额乘以各类资金预算时所占的比例,为各类资金报账时的金额。从而使报账时有依可循,避免项目资金之间相互挤占。

2、规范报账程序。对项目资金,原则上由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直接将资金结算给施工单位或供应商。对报账手续不规范、支出内容不合规、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意见不明确的报账项目,财政不予报账。对农民的补助支出按涉农补贴“一折通”要求直接发放到户。特别是工程竣工后,要由施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项目实施乡镇进行初步验收,再申请县级部门进行复查验收。县级验收要由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发改以及有关职能部门人员为成员组成县级验收工作小组,并邀请监理单位参与竣工验收,填制工程验收单,施工单位报帐时必须做到五有:有申请表、有验收单、有正式施工发票、有工程预算、工程决算、施工合同,做到程序规范,资料齐全,手续到位,报帐及时。

农业调研报告集合 篇2

xx市紧紧围绕实现“四个转变”战略要求,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总任务,多措并举,大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培育现代农业新兴支柱产业,为推动xx市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发展现状。xx市辖3镇1乡、3个街道办事处、51个行政村,农业户8967户,农业人口33924人。20xx年落实财政支农资金9000万元,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0。4万亩,枸杞种植面积增长2。6%,实现第一产业产值10。15亿元,较上年增加1。14亿元;增加值5。4亿元,增长13。9%。露天蔬菜和日光节能温室蔬果种植总产量达2。35万吨,产值达0。52亿元,蔬菜自给率56。5%,较上年增长1。5个百分点。长期以来,全市以温室大棚、节水灌溉、先进农机推广为抓手,不断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取得良好效果。目前,xx市建成并投入使用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4530栋,规模化果蔬生产基地3个。

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受农作物经济价值因素影响,导致枸杞种植户增多,枸杞种植面积急剧扩大,基本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二是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缺少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且现有龙头企业作用发挥不明显,特色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链短,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经济下行压力对农牧业造成较大影响,导致农牧民就业面收窄、农畜产品价格下滑、农牧民收入增幅放缓。四是农畜产品市场和价格波动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

三、对策及建议。一是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守住农牧民增收不逆转,农牧区稳定不出问题两条底线,将增收致富作为根本目标,将产品调特、品质调高、结构调优,让农牧民取得更多改革发展红利。二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培育扶持农牧业龙头企业,推动枸杞、藜麦和生态畜牧业规范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强化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壮大果蔬肉禽设施农牧业基地,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加速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完善各类农牧业支撑服务体系,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托高原特色优势生物资源,推动生物产业项目、深加工项目达成投产。三是力促枸杞产业提档升级。坚持有机、绿色发展方向,进一步做大做强枸杞产业。重点依拖枸杞精深加工,做好做实种植、加工、储藏、烘干、运输等各个环节工作。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大力扶持培育枸杞精深加工企业,延伸链条,丰富产品。加强生产环节的有效管控,提升枸杞产品质量。

加快xx市(国家级)出口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扩大有机(绿色)枸杞标准化出口基地规模,继续推行标准化生产模式,推进绿色基地和有机基地认证工作,强化产品检测和安全监管。加大柴达木枸杞品牌营销推介力度和冷鲜果技术研发力度,为枸杞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四是加强宣传力度打造品牌价值。以规范使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统领品牌建设,由行业协会授权诚信度高、精深加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合作社使用农产品地理标识,规范各企业使用地标、产地等包装标识,合力打造柴达木枸杞品牌新高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特色农畜产品专题推介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加大农牧业品牌宣传推介力度,采取电商销售、宅配、专题推介、直销点等营销手段,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五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大标准化生产推行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基地备案、市场准入和准出制度。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鼓励生产基地和生产主体使用无公害、绿色生产新技术,积极支持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认证。六是加快农牧业经营组织建设。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产业组织,培养一批农村企业家、经纪人,完善扶持奖励办法,建立健全管理服务制度,带动农牧区发展。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农工贸”“科工贸”一体化企业集团,全面提升特色农牧业精深加工水平。规范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创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导农牧民以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强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实现农牧民和经营组织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七是打造城乡结合部农牧业经济带。突出政策引领和规划先行,打破城乡之间、企地之间分割发展传统格局,积极引导城乡结合部农牧民围绕服务城市、服务企业,发展设施农牧业、特色农牧业、观光农牧业、餐饮娱乐业等多种经营,指导开展绿色无公害蔬菜、反季节蔬菜种植和农畜产品养殖,形成复合型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助推农牧业加快转型发展。

农业调研报告集合 篇3

6月16日至20日,XX县农机局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13个乡镇(街道)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农办、农业局、畜牧局联系,并深入到各乡镇(街道)、村,召开了由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基层种植、养殖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近几年,设施农业在XX县种植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成为该县农业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种植品种、养殖品种逐渐增多,品种质量有所提高,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XX县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XX县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地位日益上升,在全县农业总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据调查统计:全县种植瓜果、蔬菜的塑料大棚有1.5万个,规模1667万平方米,总投资12800万元,年产值12500万元,从业人数33000人;

种植西瓜、蔬菜的小拱棚6500个,规模233万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年产值1050万元,从业人数1400人;

日光温室有0.15万个,规模100万平方米,总投资3750万元,年产值1500万元,从业人数6000人;

设施园艺温室总数量400个,总规模20万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年产值4000万元,从业人数2400人。养殖猪、牛、羊等的开敞式设施有15000个,规模13.5万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年产值3000万元,从业人数15000人;

养殖鸡、鸭、鹅、兔等的有窗式设施2100个,规模133万平方米,总投资1600万元,年产值4000万元,从业人数4000人;

养殖鹿、山鸡、孔雀、狐狸、桑蚕、鱼等的设施有1400个,规模16400平方米,总投资1800万元,年产值896万元,从业人数2800人;

目前该县共发展设施农业3万余亩,推广设施农业机械20余台套,设施农业总投入2.4亿元,年总收入2.6亿元,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全县设施农业类型、投入构成和经营状况

1、以分散经营为主,极少数集中规模经营。全县设施农业栽培以分户经营为主,其中80%以上均在自己承包土地上建设农业设施,自主经营。招商引资建设的设施农业,科技含量较高,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由于它们的存在,提升了全县设施农业的整体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加快了XX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2、设施栽培经济效益可观。根据调查情况看,设施栽培平均效益是露地栽培的5倍以上,有的品种可高达10倍。散户经营的简易大棚平均年收入为0.6-1万元/亩,泗河街道乔家村向日本出口的菊花温室大棚每亩纯收入可达6万元,效益是很可观的。

3、设施农业产品主要是外销为主。如西瓜、蔬菜以前主要销往北京、济南等北方城市,现已销往全国各地。每到成熟季节,外地商贩往来于,车水马龙,十分繁荣。他们的到来,保证了全县设施农业产品的畅通,市场的繁荣也促进了全县设施农业的稳定发展。为了云集各地商贩,畅通销售渠道,XX县建立了十余处批发市场。如泗河街道办事处西关街瓜果、蔬菜批发市场、泗张镇瓜果批发市场、圣水峪乡小河村瓜果批发市场等。通过这些批发市场,90%以上的设施农业产品畅销外地。

4、资金投入。个体农户投入资金占74%的比例,计18703万元,招商引资共计投入设施农业到位资金300多万元,政府投入资金6547万元。

经技术人员认真调查发现,XX县在二十多年的设施栽培实践中,积累了一套适合全县特点的设施栽培技术,但与省内外先进设施农业发展技术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三、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营分散,规模较小。XX县80%以上的农业设施为分散经营,无论是自建大棚经营还是租赁大棚经营,经营业主各自为战,相互封闭。由于经营户主缺乏更新资金,管理技术落后,信息不畅,较少得到产前、产中、产后等服务,种植产品质量难以有较大提高。大棚设计和施工安装缺乏技术标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利用率很低。这种经营业主还要受到市场因素的制约,一旦市场销售不畅,将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

2、科技总体水平低。从设施设备到栽培技术,管理不配套、不规范、难以形成大规模商品生产。XX县农业设施60%为竹木结构,设施简陋,围护材料单一。多年来如遇大风、大雪、寒流灾害气象时,均有倒塌、压垮、变形等情况发生,造成损失。近几年全县迅速发展的日光温室,具有保温、节能等特点。建造一个砖墙结构日光温室大棚每亩需投入2-3万元,建造时费工费时且投入较高。由于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原因,推广得到限制。从配套设施看,设备不配套,调控能力较差,作业主要靠人力。尤其是温、光、气测试设备,调控设备基本上是空白,仍然停留在试验阶段。设施栽培小型作业机具也缺乏,除采用小型手扶拖拉机进行耕地作业外,基本上依靠人工作业,而且环境条件十分恶劣。

3、缺乏专业育苗设施。设施栽培是不同于大田栽培的技术体系,从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到管理等应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化技术体系。国内外先进的设施农业栽培基地都具有品种繁育基地,专为设施农业提供优良栽培品种。XX县由于基础较差,又受资金缺乏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开发缓慢。

4、资金短缺,需各方面筹措资金。从全县目前情况看,土法上马的大棚(水泥立柱、竹竿棚架、覆盖草帘)一般为每亩投入6000-8000元。日光温室大棚(砖墙钢架结构)一般每亩投入4-5万元。占总数90%以上的`传统简易设施如不及时更新改造,必将被市场淘汰,而更新改造农业设施需大量改造资金,设施农业扩大发展规模也急需资金。由于资金缺乏,各层次设施农业栽培处于徘徊不前的发展状况。因此,提高农业产品的竞争力,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已是刻不容缓。

四、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科学规划,分层次发展。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要从XX县实际出发,考虑农民的经济水平和当地自然条件,要突出当地特色,切忌脱离实际、贪大求洋、盲目发展。一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逐步建立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型分散到大型规模化的农业设施体系。二是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进行规模建设。充分发挥各乡镇(街道)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优势。要与土地经营规模相适应。既要发展大规模、高水平的龙头示范带动基地,又要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具有当地特色的中小规模的设施农业工程。

2、建设多元化经营机制。XX县目前已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和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特别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水平较先进的设施农业基地。农民建设设施农业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这说明政府支持与引导设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一是鼓励农民投入,农民作业散兵作战的中小投入者,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信息闭塞,他们所经营的农业设施结构简单,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设施产品质量较差,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要从政策上鼓励他们,技术上帮助他们,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服务,特别是产后销售服务,要保护和培育好各类市场。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和鼓励社会团体投资兴办设施农业。特别是提倡股份制经营体制。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全县设施农业。该县设施农业工程水平较高的是新农村建设帮扶点圣水峪乡小河村兴办的蔬菜大棚项目。通过吸引外资,弥补县内发展资金的不足,从而促进全县设施农业快速发展。

3、选优种植品种,打造品牌优势。这是设施农业能否迅速发展壮大的决定因素之一。目前,XX县设施农业栽培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势。西瓜设施栽培经历近二十年的发展,品种不断优胜劣态,形成了京欣系列为主要品种,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品牌优势是一种无形的资源,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且在发展过程中,继续打造新的优质品牌。

4、搞好设施农业工程项目示范,带动全县设施农业发展。目前,全县已有蔬菜、西瓜、花卉、奶牛等设施农业发展示范区,分步在泗河街道、杨柳镇、星村镇、中册镇、泉林镇、金庄镇等乡镇(街道)。申报了市级设施农业工程示范项目,有的已批准,形成了各自的设施栽培技术管理体系,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只有西瓜设施栽培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各过程的体系标准。

5、搞好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实行设施与栽培技术配套。在稳定提高单产的基础上,着重于品种的增加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加强无公害蔬菜、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开发应用。目前县级设施农业示范区已经着手研究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并已取得效果。

6、引进推广先进设施设备。一是耕整地机械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了微耕机,可进行犁耕和旋耕作业。二是推广电动双向卷帘机。圣水峪乡小河村安装的卷帘机构性能好,效益高,很有推广价值。三是微、滴灌设施技术的推广应用。该县泗河街道、星村镇、高峪乡等在蔬菜、西瓜栽培中使用效果较好。既可减少室内水分蒸发,减少病虫害,避免因大水漫灌引起的室温急剧变化,还可随灌溉施入可容性肥料,促进增产,增加效益。

五、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继续实行信贷支持。经验证明,XX县农行、农村信用社实行的“小额贷款”扶持政策,对发展设施农业起到了积极作用,泗河街道办事处西曲泗村西瓜栽培大棚建设,总计投入资金达300多万元,其中贷款即达100多万元。由于设施农业工程造价较高,投入大,靠农民积累自身发展困难较大。一方面农业设施优化改造工程缺乏资金无法进行,设施农业发展出现徘徊不前的状况。另一方面新发展项目由于资金问题无法按期投入。

2、加强技术培训工作。设施农业科技含量高,管理者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全县目前采取多种办法进行技术培训,包括组织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乡镇(街道)、村级实用技术培训学校短期集中培训,以及参观学习等,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系统性差,只能解决眼前的一些具体问题,不能按科学的生产标准进行系统管理,建议培训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3、加强农业招商力度,发展高科技设施农业,提升全县设施农业质量档次。外商经营的设施农业在科技方面是该县的龙头,其经营管理方式、设施配套等反映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他们的存在还扩宽了该县设施农业生产经营范围,打破了传统的市场空间,这是该县发展设施农业所迫切需要的。

4、加强组织领导。①县、乡镇(街道)、村均应把发展设施农业工程列为重要工作来抓,当成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将加快农民实现小康的步伐。要提高认识,加大措施,加快设施农业向纵深发展。②加大政府投入。特别是在起步乡镇(街道)、村,政府投资要向设施农业倾斜,要拿出足够的精力协调,并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③要搞好县、乡镇(街道)二级示范基地建设。

目前,XX县县级示范区起点较高。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乡镇(街道)根据各自特点,要加强设施农业示范的建设管理。形成适合全县设施农业发展特点的分层次示范体系,带动全县各层次设施农业工程迅速发展。

(附:设施园艺、设施养殖发展情况汇总表)

农业调研报告集合 篇4

长期以来,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将其与全市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在一起,立足实际,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切实加快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

一、XX市农业概况

XX市土地面积21219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92。3%,辖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一区四县,共63个乡镇、办事处,450个居(村)委会,5121个居(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11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6万人,占86%,22个少数民族,人口66。1万人,占58%;据统计部门统计,末,我市常用耕地面积为140。18万亩,农作物总播面积为229。95万亩,粮食总产40。14万吨,农业总产值22。9万元(当年价),其中畜牧业产值8。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3元。

XX市区位优势较好,环境无污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最高海拔5596米,最低海拔1015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物资源富足多样,具有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采取的思路及措施

近年来,市委、政府坚持走“特色化、区域化”的发展道路,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依托产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把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初,我市提出推进“六个一工程”,狠抓“八项措施”的农业发展思路,更有力的促进了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一)产业发展采用新模式

根据丽江实际,通过采用各种类型与组织模式推动农特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四位一体型的“企业产业联合会+大户+农民”的形式;通过培育专业市场带动发展的形式;以特色产业带动的“公司+特色产业+农户”的形式;以农业园区带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示范农户”形式。

(二)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力度,提高产业化经营科技水平

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兴办各类科研生产经营实体,加快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调动各部门科技人员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积极性,吸引年轻的农业科技人才投入科技兴农事业。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切实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培养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通过不同的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水平,学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三)积极发展和完善新型的利益联结机制,维护好农民利益

通过行政的手段,制定各项政策措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分配制度,维护好各个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提高丽江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名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形成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具体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着力提升农业产业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五)建设“六个一工程”

1、认定一批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其中1户为国家级龙头企业,7户为省级龙头企业,且均享有产品外贸经营进出口权,30户为市级龙头企业,都给予了相应的.扶持。全市38个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提供就业人数达4000多人,能带动农户20多万户。

(四)渔业产业

我市主要有西北XX区、玉龙县、宁蒗县湖塘库冷水鱼类增养区,水域面积占44。49%;永胜、华坪的湖塘库温水鱼增养区,水域面积占55。5%。我市水产品总产量6855吨,养殖面积38916亩,水产品产值6855万元,水产品加工300吨产值600万元,其中:出口量150吨,出口额300万元;预计水产品总产量8335吨,养殖面积49579亩,渔业总产值8335万元,水产品加工1100吨,加工总产值2200万元,其中:出口550吨,出口额达到1650万元。

xx年渔业发展计划水产品总产量14835吨,养殖面积67659亩,水产品总产值14835万元,水产品加工4500

吨,加工总产值9100万元,其中:出口产品3350吨,出口额6700万元。

四、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农技体制建设滞后,农技人员对农产业的发展没有发挥出充分作用,基层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难以开展,农产业作物品种老化,优良品种所占比例较少,农户管理初泛,缺乏标准化栽培管理的技术和手段。

(二)个别县(区)实行的财政包干体制政策性太强,没有充分考虑到项目性和应急性,统管不灵活,弊病日渐突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产业开发及农产品的加工进程。

(三)农产品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和农户缺乏对市场信息进行快捷了解把握的渠道和平台,生产存在盲目性,个别产地批发市场仍存在管理滞后和欺行霸市行为,给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

(四)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劳动辐射能力弱,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对农产业特别是畜牧业的带动较小,同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不稳定,对农产业的发展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五)近年来,畜牧业发展多注重疫病防治和食品安全,忽视了产业发展,造成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步伐滞后,商品效益不高。

五、今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建议和打算

(一)建议再进一步搞好全省特优农产业开发的规划,突出优质区划,做到发展有目标、开发有针对性,措施有操作性,在规划中建议将XX市的畜牧产业、优质水果(晚熟芒果、苹果、龙眼、雪桃、青梅、日本甜柿等果种)、夏秋冷凉蔬菜、优质小杂粮(豆类、荞麦)、药材、野生菌类、魔芋等列入全省重点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

(二)建议取消或调整财政包干政策,下达经费或相应扶持时充分考虑政策性、项目性和应急性的综合作用。

(三)加强农产品市场机制建设,努力为企业和农户创建方便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和平台,建设安全畅通、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网络体系。

(四)加快农技体系建设步伐,使农技人员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中大显才能,为农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出台政策要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兼顾边远贫困地区和立体性强的山区,以特为主,不要过分强调规模经济,同时,制定政策要细,使干实事的单位和人员用得上资金,干得了实事。在特产品种、技术研究、基地建设、企业创建、农业经济组织发展、品牌创新、产地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六)继续扶持壮大一批农特产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批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特产业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全方位、多渠道的鼓励、吸纳民间资本和外资,进一步加大对农特产业的投入。

(七)在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动物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加快畜牧产业的发展,增加畜牧业对农特产业的贡献率。

农业调研报告集合 篇5

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按照政府主要领导安排,近期我们利用一周时间,深入各乡镇及相关涉农部门,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走访等形式,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x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有助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是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中一件带有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对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现代农业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要求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标志,一个地区产业化发展水平越高,现代农业发展就越快。新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对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经营机制。新形势下,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树立四大理念。一是树立大产业理念。城乡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各业形成交融发展格局,这就要求必须把农业产业臵于整个产业系统发展之中,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在整个结构调整和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基础和效益功能,拓展到生态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二是树立一体化理念。以发

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大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利于延伸拓宽农民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纵向上使农民能够参与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链条,横向上使农民能够参与

一、

二、三各个产业领域。

三是树立外向型、质量型发展理念。用超越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探索、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律,走外向型、质量型产业发展路子,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培育做大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四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挖掘和保护传统农业的生态功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提升改造,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突出矛盾。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目前已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要求,成为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焦点在于土地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集合起来;另一方面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充分认识和把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通过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模式,在群众依法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有偿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集约经营。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探索建立新的村企互动机制。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农民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主体力量。在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二者不能孤立发展,应按照城

乡统筹、产业重组、资源优化配臵的要求,在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同时,积极探索土地合作、利益联结、社会化的村企互动机制。

二、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 两大主导产业根基稳固。全县已形成了一批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粮油、水果两大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县种植小麦27.72万亩,总产量7.67万吨;7.12万亩油菜,总产7120吨;全县种植地膜玉米9万亩,粮油产值逐年增长。水果总面积35万亩,其中,苹果32万亩,梨3万亩,20xx年全县果品总产达到38万吨,实现产值6.9亿元,果品收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二)六大特色产业区域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形成了畜禽养殖、设施果蔬、干杂果、饲草、烤烟、中药材等六大区域性特色产业。一是畜禽养殖产业。已初步形成北极塬生猪生产基地、南塬山区生态养鸡基地、韩家乡肉羊养殖基地、新民塬獭兔养殖基地的分布格局。20xx年,全县实现畜牧产值1.2亿元,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1%。二是以柿子为主的干杂果产业。目前,全县干杂果面积15万亩,其中柿子13万亩,枣1.5万亩,核桃0.5万亩,建成了北极新景、永乐汉坡、小章西堡等10个柿子丰产技术推广示范园,炭店虎家湾、城关白厢等30个优质柿子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南沟、红岩河、三水河、水帘河等八大流域为轴线的柿子生产带。20xx年,全县干杂果年产量达到6万吨,年产值6120万元。三是设施果蔬产业。近年来,经过政府扶持引导,我县设施果蔬发展迅速,目前,我县设施果蔬20xx亩。今年,我县被省上列为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项目基

地县,全县计划建设果蔬大棚1万亩,主要涉及大棚蔬菜、礼品西瓜、大棚枣、大棚蘑菇以及水萝卜等,截至目前,建成的龙高镇富仁村百亩大棚蘑菇基地、小章镇哈家店村和义门镇高渠村300亩大棚瓜菜基地、城关镇虎神沟百亩大棚蔬菜基地、义门镇润扬公司大棚枣保护性耕作基地等,对我县万亩设施农业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四是饲草、烤烟、中药材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目前,以永乐镇高辉村和新民镇南头、东坡村为代表的饲草种植形成一定规模,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xx年,全县饲草面积5万亩,生产商品草2万吨,产值1600万元。我县是全省烤烟种植基地县,烤烟面积7000亩,仅永乐就连片集中种植3500亩。车家庄乡、永乐镇、水口镇等乡镇中药材种植也有一定规模,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炭店乡水北、城关镇南沟和姜渠三个大型苗圃的建成,以及太峪乡结合川道土地特质栽培大棚花卉,农村产业呈现出多样性,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奖”,该公司今年还将建成1000吨柿子醋生产线,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同时,以x州王为代表的酿酒、以吕x猪蹄和一品鲜麻花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以永乐面粉厂为代表的面粉加工、以中兴果业为代表的果品贮藏流通和以斯味特为代表乳业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全县受农业产业化经营直接和间接带动的农户不断增加。

(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起步良好。县委、县政府成立了x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推动农业合作组织建设。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永乐镇安家河村蔬菜合作社、新民镇堡子村蔬菜合作社及x县绿鲜蔬菜、高山有机苹果、创丰小麦生产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继成立,带动5万余名农民致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在全县乡村普遍推广。

(五)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成立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优惠措施,涉农部门根据各自实际积极支持配合,认真落实资金、税收、投融资、行政审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从20xx年起,县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并及时兑付退耕还林、地膜玉米、玉米良种、农机具等各类补贴,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果局积极争取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项目,为每个大棚补贴5000元,大大降低了农民建设成本。同时,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

农业调研报告集合 篇6

为进一步搭建农产品销售和深加工平台,打造现代精品农业示范区,__镇立足本镇农业资源优势,狠抓招商引资,通过外引内育着力打造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一、外引内育,抓好现代精品农业“扩展”工程

一是狠抓招商促转型。__针对本土农业种养特色,重点引进蔬菜和水产等项目,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在年初成立农业招商工作小组后,镇主要领导以小分队形式7次赴温州、上海等地招商,有意向项目由农业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员及时跟进洽谈。截止4月份,该镇共引进嘉善县新源种业养殖场、嘉善县海星青鱼专业合作社、嘉善绿和果蔬专业合作社(上海特供蔬菜基地)等5个农业项目,同比增长100%,总投资达1520万元,农业招商取得了新的突破。二是培育优势助提升。充分发挥__在番茄、柑橘、虾、蟹等方面的种养优势,今年重点建设好界泾港村200亩番茄示范点和渔民村六塔鳖513亩精品示范点,扩大规模,提升档次,拓展精品农业规模效应,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注重专业技术培训的及时跟进,通过外请专家+内建“能人讲师团”的方式,加大技术帮扶指导力度,实现标准化、一体化生产。

二、软硬兼施,抓好现代精品农业“提质”工程

一方面抓硬件投入,按照集中投入、综合配套、资源共享的思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该镇立足农业产业化布局,重点加大对番茄、柑橘、甲鱼、虾蟹等种养殖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截至4月份,全镇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近183万元,其中,投入150万元建设甲鱼和番茄两个精品示范点,并推广了200亩的滴灌技术。另一方面,注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增强现代农业的软实力,促使农产品增长由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今年以来,该镇以接轨上海、服务世博为契机,通过打造世博定供基地不断优化管理手段,实现标准化种植。今年,该镇引进寒秀1号和2号两个番茄新品种;投入107万元用于“六塔鳖”精品养殖基地建设,引进了优质憋种和新型投饵机,并采用先进生物制剂,提高产品档次。同时,通过开展科技服务、专家培训、创办农产品基地等,培育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能人,发挥其种养示范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特色种养业的积极性。今年,我们组织30多名种养业和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能人”组成讲师团,通过菜单式点题、集中性辅导、田地里传教等方式,给农民传授致富“金钥匙”。

三、产销并重,抓好现代精品农业“增收”工程

__镇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重视农产品的营销。一是培育品牌,量升价增。依托专业合作社,以市场为向导,强化品牌意识,走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合作经营的道路。目前,__共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12家,最典型的是六塔水产专业合作社和东泉专业合作社,通过生产标准、质量标识、产品包装、品牌营销等管理体系,“六塔鳖”和东泉牌番茄名声鹊起,量升价增,并辐射全镇其他农户。目前,该镇甲鱼养殖面积0.14万亩,年产商品鳖250吨,产值1400万元,今年“六塔鳖”单价可卖80元/斤,同比增长15%。东泉专业合作社建立了200亩核心示范基地,在提高蔬菜产量的同时,提高产品品质和安全性,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接轨上海,定供“世博”。为进一步加强与沪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该镇成功与两家上海世博会农产品定供企业签定蔬菜产销对接协议,让世博贴上了“__标签”,为__的农产品在上海高端市场的销售找到了突破口。由于沾了“世博蔬菜”的光,今年,__番茄收购价在每公斤3.30元,价格比一般营销户高出每公斤0.2元左右,按价格平均提高0.15元计算,每亩效益可提高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