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元旦的来历资料7篇正文

《元旦的来历资料7篇》

时间:

元旦又被称为“新年”,指每年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法定节日。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元旦的来历资料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元旦文艺汇演方案 篇1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文明高雅、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升组织纪律观念,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同时给全校师生展示才华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学校将举行20xx年元旦文艺汇演。

一、活动主题:

“红歌颂党,走进新时代”

二、参加对象:

全校师生

三、活动地点:

篮球场(暂定)

四、活动安排:

1、节目上报时间:12月1日——12月15日

2、学生节目:各班节目报名工作由班主任负责组织,每班节目至少报一个。

3、教师节目:各专业部教师必须出一个节目。(此项活动将计入专业部考核)

4、节目初选时间:12月21日下午两点四十

5、正式演出时间:12月29日上午八点半(暂定)

五、节目要求:

1、具有特色、贴近主题、内容健康、富有创意,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展示新时期,青少年的青春朝气和聪明才智。用艺术的形式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唱响时代主旋律,展现校园新风尚,反映我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调动师生的参与热情。

2、节目类型:

(1)语言类:相声、小品、朗诵等;

(2)舞蹈类:现代舞、爵士舞、拉丁舞、街舞等形式不限;

(3)歌曲类:独唱、合唱、表演唱、歌伴舞;

(4)器乐类:独奏、齐奏、合奏等;

(5)其他类:艺术体操、武术表演、魔术、音乐剧等。

3、各节目指导老师、班主任必须提前准备好该节目演出所需要的服装、道具、音乐(剪辑好)等物品。

4、提倡高雅、原创节目,拒绝低俗及危险性强的、过于强调视觉和心理刺激的节目。

5、学校将在12月21日进行节目初选,请各班学生和有节目的教师将姓名、班级(教师写专业部)、节目类型和名称,以及节目所需的背景音乐于12月27日之前发至团委邮箱(szgtuanwei@。

六、评比要求:

1、全校统一进行评比,评出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鼓励奖40%。教师奖若干。

2、各班进行考核给班级进行加分。

七、评委:

将根据学校安排进行临时抽调。

八、整体要求:

1、请各班要做好协调工作,各班要积极组织,节目要抓紧时间认真排练,以高水平、高质量的节目参加汇演。

2、望全校师生接到通知后,积极参与,认真组织,落实责任,积极排练,按时上报,真正把参演节目排练成精品奉献给全校师生。

3、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元旦的习俗有哪些 篇2

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世界各国的元旦的习俗。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渗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为庆贺新年,泰国人举行在规模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很是精彩动人。

元旦的由来与传说简介 篇3

中国元旦习俗

中国新年的日期,在各朝代并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XX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使用《太初历》,恢复了夏历即农历,以正月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来历朝历代虽对历法有过修改,但基本上仍然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1912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被推翻,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讨论历法问题。会上达成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定做“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做“春节”,但并未正式命名和推广。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烈地庆祝农历新年。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新年礼俗经历了萌芽、定型、裂变、转型的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芽阶段。此时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一年农事完毕之际,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腊祭”。《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诗中所谓“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觥,万寿无疆”,是说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酬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这时的欢庆活动因各诸侯国采用的历法不一样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它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后,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一系列节日习俗形成了。《太初历》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这样一来,原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举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新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时代,同时也是内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新年习俗渐渐从祈祷、迷信、攘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节日。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手段,而成了欢乐、喜庆的方式;庆祝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转向了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说,也只有在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度的“佳节良辰”。

新年习俗到明清时期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礼仪性、应酬性加强。人们在新年相互拜谒,达官贵人互送名帖,或者登门叩拜;平民百姓也讲究“礼尚往来”,馈赠礼品,互相拜年。二是游艺性进一步加强。新年期间,玩狮子,舞龙,演戏,说书,高跷,旱船等各种娱乐活动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北京人逛厂甸,广州人游花市,苏州人听寒山寺钟声,上海人游城隍庙……各地游艺活动自具特色,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这时的新年习俗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起来,成为集中展示我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民俗博览会。

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新年风俗盛行赤县神州,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也铸造了每个炎黄子孙的灵魂。过大年,每到阴历年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祭祖宗,吃饺子,拜年,赏灯,这些已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的习惯。

元旦起源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解放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介绍元旦的由来及习俗 篇4

在日本元旦节的前一天也就是12月31号晚上被称为“大晦日”,这天晚上基本上很多的寺庙都会敲响新年的钟声,一共108次,象征着去除108种的烦恼迎来新年。到了1月1号也就是元旦节当天,就是日本的法定节假日,这一天放假哦,人本人就会穿起节日的盛装,庆祝元旦节。下面我们就是2018元旦日本放假安排,还有日本元旦习俗,看看他们怎么过元旦的。

元旦在日本又叫做元日,虽然只有1天的假期,但是从12月29日到1月3日原则上日本的很多单位和企业都是不办公的。

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日本人把12月3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新年的来到。人们便离座上床睡觉,希望得一好梦。元旦早上,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述除夕做的梦,以测吉凶。日本人称元旦初一为“正日”。1—3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来祈求好运。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现日本多数城里人已放弃新年吃素匀惯,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条,以祝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

日本元旦习俗

新年里,日本各户门口上方往往都拉起一条草绳或用草绳编的圆圈,称为“注连绳”或“注连饰”。有的还摆上一些松竹,叫做“门松”。许多公司大厦门口和街头巷口都用松竹梅搭起设计新颖、别具一格的牌楼,以示庆贺。人们还将鹤、龟等象征长寿的动物剪纸贴在住宅内外,祈祷平安。同时还根据十二生肖,刻个年肖,相互赠送。邮政省还大量发行绘有年肖的“贺年邮票”。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之间,互赠贺年片成了最热门的祝贺方式,日本人称它为“飘舞的风筝”,遥致深情。在新年里收到谁收到的贺年片多,谁就会感到新的一年前途美好,财运亨通,格外喜悦。新年里,街坊四邻、亲戚朋友、孩子之间拜年的习惯仍然盛行。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恭贺新年”。

日本元旦美食

日本新年按照公历,在圣诞节之后,由头年12月27日至翌年1月3日。过年必吃糯米糕。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吃过年面。新年喝过屠苏酒,就能身体健康。元旦当日早上,各家都会欢聚一堂,先幼后长依次喝屠苏酒,祈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 御节(新年饭) 新年期间,日本人是禁忌开火煮食的。因此,各家的年夜饭、新年饭都是预先做好的。新年饭在日本语中称为“御节”,形式跟便当差不多,只不过是更加丰盛的便当罢了。御节的传统来源于江户时代的“叠食”,新年饭的饭盒分几层,每层放置不同的食物,第一层是前菜和小点心,第二层是鱼和肉,第三层是一品料理。御节的饭菜丰俭由人,可以吃得很豪华,也可以吃得相对简朴,但家里做的御节肯定是不新鲜的,因为御节的饭菜都是提前准备的。 贺年片岁末年前,人们都会到邮便居抢购贺年片,在贺年片上写上祝福和问候的话,寄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和上司老板,以示祝福。饮完屠苏酒后,吃一 种叫"御杂煮"的年糕汤。各家制法不同,风味也不一样。日本人在"正日"(即元旦当天)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芋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 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荞麦面

荞麦面寓意健康和长寿,日本著名作家栗良平的《一碗清汤荞麦面》曾经给许多人带来感动和激励,这篇家喻户晓的作品提到日本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传 统美食——荞麦面。日本很多地区都有种植荞麦,荞麦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当时的荞麦面是人们祈求幸福的食品,如今还有很多人常把荞麦面作为礼物送 人。据说,按照传统风俗,除夕之夜,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荞麦面。正是因为荞麦面在日本人心里的特殊地位,所以它又被称为“年面”。

食用方法:荞麦面,面条爽口,汤底味道也不错。长长的面条寓意健康和长寿,而且咬断荞麦面还寓意着咬断厄运和负债,寄托了对来年的美好希望。

元旦是几月几日 篇5

由于时代的不同,世界各国及民族不同,所以元旦的时间定位也是不同的,跟着送礼百晓生一起看看元旦是几月几日吧。

元旦是公历一月一日,新年的第一天。在古代元旦是开始的意思,旦指的是早上。元旦的老习俗有送祝福,贴春联,守岁等,其实跟春节的习俗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到了近代时期之后,类似的习俗都放在了春节,所以元旦后来别列为了法定假日,除了挨家挨户送礼聚餐玩会,就没有其他特殊的活动了。

关于元旦送礼也是有很多讲究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1、餐具

法定假日肯定好多人都回家聚会,拜访好友,所以送上一套高级的餐具,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象征着常来常往,人口兴旺的寓意。

2、按摩仪

元旦过了春节就不远了啊,家家户户都忙着为春节准备,打扫卫生,添置家具,提前预订各种食材忙得不亦乐乎,这个时候安排一款全自动功能强的按摩仪再好不过了,每天忙碌很辛苦了,有了按摩仪之后在家也能随时随地按摩,家人一定很开心。

3、相册

有了工作跟家庭之后都会因为大大小小的事情不能聚集在一起,每年都会有那么几次家人不能全部团聚在一起吃个饭,照个相留个念的,不如整理好之前所有的回忆放在相册里边送给家人,想念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

4、衣服

每到过年过节老人都喜欢为自己的孩子忙里忙外的,对于自己来说就各种不舍得,在他们的思维里边只要干净整洁简单大方就可以了,孩子们穿好的用好的才是最重要的,不如趁着这个时候给父母安排一套合身的衣服,新年了寓意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穿上新的衣服开启新年新征程。

5、家用监控器

很多老人上了岁数身体不太好,行动有时候也不太方便,儿女住得比较远,有什么事情不能及时来到身边。有了这个监控器放在客厅,可以看到老人的日常,时不时的还可以对着监控器喊话跟老人聊天,满满的细节感呀。

元旦就是新的开始,代表着一年里新的一天开始了,所有的不快乐不满意等不好的事情都要统统的忘掉,所有的好运从这一天开启了。

元旦是什么时候 篇6

一、元旦的起源

中国元旦的起源有多种变化,从古代开始,一般是指夏历的正月初一(农历初一)。而这个的计算方式,则在汉武帝时期以前都不太统一,所以关于元旦的具体时间也就不一致了,不过从汉武帝开始算起,有规定把元月当正月的意思,所以把元月第一天便称作了元旦,这个说法一直到了清朝灭亡。

在孙中山时期,也即中华民国,当时有一个会议就是订正节日的日期,而且还是统一使用的公历,所以就把农历的1月1日称之为春节,而公历的1月1日则称为元旦,但是会议并没有真正公布,只是起草了这个法案,后来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并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不称为“元旦”。

但是后来的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公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后来为了区分农历和公历两个不同的新年,所以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即“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元旦”一词在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

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元旦的习俗有哪些 篇7

英国:元旦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这一点跟中国的春节习俗相似。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除夕拜访亲人等元旦习俗。

日本:日本人在元旦清晨,一家老小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阳,接着去神社参拜,或互相向亲友问好。他们称元旦为“正日”。在这一天,他们的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3天则吃素食,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印度:印度的元旦被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即在新年第一天,不许对人生气,发脾气。一些地方,过年不但不庆祝,反而要相抱大哭。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元旦一开始,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用哭声来表达自己对岁月的感叹。更有些地区则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这段时间都不进食。巴拉圭:巴拉人为了庆祝元旦的到来,在每年最后五天定为“冷食日”。在这五天中,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动烟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能生火做饭,庆祝元旦佳节。

蒙古:在蒙古,元旦一到来,蒙古老人就会装扮成牧羊人,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

保加利亚:在元旦这一天,在亲朋好友家用餐时,如果谁打喷嚏,他就会给主人一家带来幸福,主人就会把自家的一只羊、牛或马驹送给他,以祝愿他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巴西:在巴西,元旦这天举行登山“寻福”活动。在这一天,人们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争先恐后不畏艰险地寻找罕见的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巴西农村还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元旦这天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墨西哥:墨西哥有些特别,他们则以禁笑来过元旦。他们一年有18个月,每个月20天。每年的最后五天就是元旦,这5天时间是不准笑的。

巴基斯坦:在元旦这天,人们手拿红粉,出门见到亲友,道喝新喜,互将红粉涂在额上,以示新年吉祥如意。

阿根廷:阿根廷人则把水当成是最圣洁的。每逢元旦,便以“新年浴”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

阿富汗:每年元旦都要举行激烈的抢山羊比赛,以示庆祝。两队骑手争抢猎物,比赛既紧张激烈,又喜庆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