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失败励志故事(优秀7篇)正文

《失败励志故事(优秀7篇)》

时间:

失败励志故事 篇1

他,诺曼伍德,美国人,著名的收藏家。

当时在美国有很多知名的收藏家纷纷花巨资收购一些珍贵的绘画作品,从而大大抬升了某些作品的市场价格。

而诺曼伍德却不这么盲目地投资。他想,为什么不收集一些劣质的画呢?如果把那些知名画家的“失败作品”和那些无名画家的作品以低价位收购,或许有利可图。于是他做起了收购劣质绘画的生意,付出5美元或者10美元就可以得到一幅作品,许多画家听说以后,纷纷把自己曾经的“失败作品”卖给他或者送给他。

没过多久,他便收藏了200余幅劣质绘画作品。

几年以后,他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广告,声称要举办首届“劣画大赛”,目的是让更多的喜欢绘画的年轻人能从这些名家的手迹中学到东西,从而发现好画与劣画的真正价值。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个画展举办得很成功,观众争先恐后去观看。诺曼伍德从展览中提升了自己的名望,还赚到了一大笔收入。

诺曼伍德的成功在于他的独树一帜,采用逆向思维,当所有的人都在搜集贵重名画的时候,他却搜集了在别人眼里俨如废品的劣画。

失败励志故事 篇2

在销售界,马克绝对是个令人叫绝的奇才。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是魅力四射,以至于在场的人无不乐意地掏出自己所有的钱。

这样的人才,公司当然不会也不敢怠慢,因此马克的工资一涨再涨,加上业绩提成,他的年薪甚至一度超越了总经理。

随着腰包越来越鼓,马克开始思考其他问题:虽然薪水丰厚,可是难道自己甘心做一辈子销售员吗?当然不甘心,他要自己创业,成为自己的老板!

想到做到,马克毅然地辞了职,开始创业。然而他无论如何也没料到,曾经业绩惊人、魅力无限的自己,竟然会连一个十几人的小公司也经营不好。最终,刚开业不到半年,由于亏损严重,他只能宣布破产了。此后的数十年中,不愿认输的马克始终未曾放弃组建属于自己的公司,可是每次都以破产告终。

这究竟是何原因呢?马克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国际管理大师托马斯出现,这个谜团才得以彻底解决:原来,我们只有在做自己专长的工作时,才有最大的几率将其完成到最好。而马克最大的特长就是销售,其他层面比如人员组织、资金使用、绩效管理等等,他都一窍不通。试想让这样一个人去经营公司,要如何去避免屡战屡败的尴尬局面呢?

最重要也最滑稽的是,由于自己的经验,马克竟然认为销售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或者说他认为所有人都具备非凡的销售才华。因此,不管对方擅长什么,他都一律不假思索地让其出去跑销售,而自己则坐在办公室里搞管理。弄到最后,他所经营的公司中,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中,没有一个人在发挥自己的优势。

谁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样样精通,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要从事与自己弱点对应的工作。反过来,有特长固然是好事,但倘若把特长束之高阁,就会如同没有特长一样。

失败励志故事 篇3

20xx年7月,我和两个朋友在一个工业园区盘下一家餐厅,开始了第一次创业。我们前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在成本控制和招揽顾客方面。

成本主要来自采购环节。一种蔬菜,从生产领域到消费终端,至少经过5个批发商:农户-小型收购商-省级收购商-省级批发商-市级批发商-县镇级批发商。经过这么多环节倒卖,价格波动很大。作为一个小餐厅,我们无法直接与农户对接,只好设法减少中间环节。对土豆、茄子等易储存菜品,我们直接从市级批发商进货,一次进一个星期的货;对青菜、青椒等不易储存的菜,我们与同行一起汇总每天所需的蔬菜,以量大换取规模成本优势。

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般女孩吃饭多的地方,男孩也会多。于是,我们就抓住女孩的饮食偏好。一般女孩喜欢吃辣的、色香味俱全的东西,我们就选择了酸辣鸡杂、西红柿炒蛋等菜品,并注意聆听她们意见。果然,她们很喜欢,还介绍来很多新顾客。

半年后,经营每况愈下,很多潜在问题逐渐暴露——

◎缺乏事先规划。选择做快餐,觉得这个行业门槛较低,风险压力小,现金回笼快,入行时我们就掉以轻心,对经营缺乏规划,以致对消费人群、现金循环周期、预估营业额等评估不足,当风险来临时,措手不及。

◎缺乏行业了解。由于对餐饮业调研不系统,导致在经营方式上出现迷茫。我们的消费人群中,打工者居多,他们有三个需求:餐厅营业面积要宽敞,90平方米左右(我们只有40平方米),快餐品种得有20种以上→←(我们不到18种);米饭要好吃。这些基本诉求,都被我们忽视了。

◎定位不明确。我们先是做快餐和桂林米粉,效果不明显之后做快餐与经济小炒,后来又推出石锅鱼与快餐。定位不明确,多元化也造成力量分散,菜品品质无法有效改善。

◎选址问题。做餐饮,选址很关键,位置的参考指标为:现有消费人群、潜在消费人群、合同期。而我们选址时,考虑不够长久,后来工厂搬迁,造成客流锐减,这是最大的硬伤。

◎产权管理不到位。一开始我们聘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厨师,并以一定比例的红利作为额外酬劳来激发其主动性。但由于采购等环节由我们控制,挫伤了厨师积极性而影响效益。

◎合伙人问题。三个合伙人都很勤快很能吃苦,但在规划、管理、营销方面没人能完全胜任,当经营出现问题时没能及时改善,导致创业失败。创业伙伴很重要,不是有想法就能一起创业。

失败励志故事 篇4

20xx年8月7日,61岁的戴安娜·尼亚德将要用60小时,横渡166公里的佛罗里达海峡。

为保证结果真实,尼亚德没有穿防寒泳衣。在横渡过程中,她不能触碰皮划艇,也不能向后援人员借力。直到尼亚德穿过海岸边的红树林,走上陆地,横渡才算结束。这片海域常有鲨鱼出没,她却并未使用防鲨笼防身,有望借此创下记录。

漫长的时间,不仅是消耗体力,更有孤独相随。尼亚德一边游泳,一边思考宇宙本质、永恒、空间和时间等抽象概念,或是唱歌。

尼亚德刚下海时只是微风轻抚,没想到过两个小时,海上开始狂风大作。水中风浪的阻力愈发增加,温度急剧下降。再过一个小时后,右肩膀疼起来,痛感不断加重。她咬紧牙关,心里有种决不妥协的信念。

又过了18个小时,哮喘病发作。为了缓解肩痛、便于呼吸,放弃熟悉的自由泳,改用蛙泳。哮喘让她的呼吸越来越困难,她让医生跳入海中,为她戴上呼吸器……

然而,风越来越猛,肩越来越疼,让她痛苦不堪。与哮喘抗争了整整11个小时后,大风使尼亚德偏离既定路线,体力几乎耗尽的她在海中瑟瑟发抖。当地时间8月9日凌晨,与波涛汹涌的佛罗里达海峡搏击了近30个小时后,尼亚德终因体力不支而登船,放弃横渡。

当她脚踏海滩,看到美国大陆最南端的标志物,面对迎接她的记者和“粉丝”,尼亚德掩面而泣。

壮志未酬,但雄心不折,她不仅得到了人们的理解,还赢得了比她想象更为热烈的欢呼。她那不屈不挠的30个小时,不仅体现了一个老妇人的青春豪情和勇毅精神,也激励了那些正处于黄金年龄的人们满怀激情地生活。

失败励志故事 篇5

20xx年12月24日,在土耳其安塔基亚举行的女子国际象棋世锦赛尘埃落定,中国棋手侯逸凡过关斩将,最终荣登冠军宝座。侯逸凡只有16岁,她的夺冠,也创造了国际象棋历史上最年轻“棋后”的记录。

侯逸凡自幼天赋异禀,9岁便获得国际象棋世界少儿锦标赛冠军。此后,她接受名师指点。良好的棋感加上系统的训练,使她的棋艺突飞猛进,她接连拿下了各种比赛的冠军奖杯。在侯逸凡与对手的历次角逐中,不乏经典名局,但是,当记者采访侯逸凡,问她对自己的哪场比赛印象最深刻时,侯逸凡略加思索,竟然提起了三场败局。

第一场要追溯到20xx年,那时,侯逸凡只有6岁。有一次,侯逸凡参加全省少儿比赛,一路所向披靡,进入冠军争夺战。争冠对手是一位男孩,虽说比侯逸凡大几岁,却被侯逸凡犀利的棋风所压制,苦苦支撑到最后一盘。下着下着,男孩小声地对侯逸凡说:“我们和棋吧?”侯逸凡立刻拒绝,因为她已占据明显优势,冠军唾手可得。男孩只得硬着头皮继续下,候逸凡暗自得意,仿佛已经看见了夺冠后妈妈的笑脸和教练挥舞的鲜花。不料,形势突然急转直下,男孩缓过劲来,反戈一击,杀得侯逸凡无法招架,必输无疑。侯逸凡不干了,对裁判说:“他之前就提出过和棋,现在和还可以吧?”裁判答道:“当时你没同意,依据规则,只能以最终的结果为准。”就这样,侯逸凡本以为到手的冠军飞了,她伤心地大哭一场。在泪水中,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不能因为一时的顺利而得意忘形,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甜。

第二场是20xx年世锦赛,年仅14岁的侯逸凡出人意料地杀入决赛。决赛的对手是俄罗斯美女科斯坚纽克,侯逸凡整整小她10岁。赛前,很多人预测,侯逸凡的功力已与科斯坚纽克不相上下,加上初生牛犊的冲劲,应该会不落下风。那一天,在人们关注的目光中,侯逸凡踌躇满志地上阵了。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看到一场针锋相对的对决,侯逸凡下得非常辛苦,感觉处处受限,心理上相当不适应,根本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科斯坚纽克令人信服地夺冠。赛后,教练评点说:“科斯坚纽克七年前有过一次世锦赛决赛经验,尽管当时输给了诸宸,但那次失利对她的策略准备和心理准备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次,明显能感觉她的准备非常充分,尤其是在心理上,而这恰恰是使你失利的重要因素。”侯逸凡领悟到:成功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只有在技术、心理和经验等多方面磨炼成熟之后,成功才会瓜熟蒂落。

第三场是20xx年与世界棋王卡尔波夫的“性别大战”,卡尔波夫是整个国际象棋界的巨人,盘踞在世界冠军的位置上已长达12年之久。老棋王果然名不虚传,尤其是在对残局的判断上,明显高出侯逸凡一筹,侯逸凡输得心服口服。其实,侯逸凡经过多年的打磨,棋艺已经炉火纯青,在女子象棋界鲜有对手,就连卡尔波夫在赛后也惊呼:“侯确实非常厉害,超出我的预料。”但是,与卡尔波夫一战,令侯逸凡清醒地意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任何时候都要虚心前行,学艺之路永无止境。在卡尔波夫的指点下,侯逸凡不再满足于对棋艺的追求,而是沉下心去,从研究国际象棋的历史开始,探索理论,感悟棋“道”,从而在下棋的境界上更上一层。

失败是最好的先生,失败里往往暗藏了一个人最缺乏、最直接的成长营养,我们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总是试图从别人的成功法则里获取有用的东西呢?

失败励志故事 篇6

有一位美国电影制片人,在他未成功之前,先后被3家公司革职。早年他曾晋升为好莱坞20世纪福克斯公司第二号人物。然而,因他建议摄制的《埃及妖后》卖座率奇惨,接着公司大裁员,他首当其冲。

在纽约,他在新阿美得坚文库任编纂部副总裁,但是几位董事延聘了一位局外人,而他和这个人意见不合,于是又被开除。

回到加州,他又进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在高层任职6年,不过董事局不喜欢他所建议拍摄的几部影片,他又一次被革职。

经过几次革职的打击,他开始静下心来仔细检讨自己的工作态度。他在大机构做事一向敢言、肯冒险,喜欢凭直觉处事。他痛恨以委员会的方式统筹管理,也不喜欢这样的企业心态。他发现这些都是当老板的作风。

分析了失败的原因之后,他自筹资金,自立门户,成功摄制了《大白鲨》、《裁决》、《天茧》等影片,从而在美国电影制片业站稳了脚跟。

后来,当记者采访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我不是一位失败的公司行政人员,我天生是个企业家,起初的失败,只不过是我一时未发挥自己的潜力而已。要知道,检讨失败,才是破译成功密码的重要环节……”

他的成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学会检讨失败,比急于成功来得重要。

失败励志故事 篇7

大家都知道成功的业务需要创新。那些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点深入思考的人也会明白任何新生事物都带有与生俱来的风险——它也许能成功,也许不能。人们有可能爱它,也可能恨它。所以创新就必须接受并拥抱风险和风险承担者。

我和很多理解这一点的公司合作过,这些公司甚至会招聘对风险容忍度明显较高的人。他们不想要那些周末打高尔夫的人,而是喜欢那些爱好攀岩、极限运动和冒险旅行的人。有时候他们甚至会雇佣这些人。

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热爱冒险的员工突然安静下来,完全不像周围人想象的那样性格大胆。这些新员工成了模范公民。发生了什么呢?

通常企业文化会成为替罪羊。每个人都会摇头说文化是多么难以改变——然后事情就到此为止了。可是更为困难的真相是,创新需要的不仅仅是敢于冒险。它需要失败。但是有多少公司会奖励失败呢?

几天前我想到一个念头,我想象了一所梦幻般的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失败周的活动。活动的重点在于鼓励学生敢于失败。每天下午,学生应该骄傲地站起来讨论他们尝试了什么、他们是如何失败的,他们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了什么经验。失败越大,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获得的奖励就越大。这种练习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习惯于这种观念:失败等于学习。

在《ADAPT》一书中,作者Tim Harford在一个关于一长串失败最终导致成功的故事之后描写了这个漂亮、有效的方法。他认为我们并不想要随机的失败,而是想要那些肯定能够从中学到东西、构思良好、大胆设计的尝试,尽管它们无法在一夜之间就解决某个问题。

你不必大费周章地去寻找什么神奇的失败。毕竟,这正是XX开始的方式:它是在最初的一个想法出现后产生的——音频博客——这个想法被证明实现起来太过困难,而且缺乏吸引力。或者可以看看,这家竞选平台鼓励公众支持Trayvon Martin的父母,让公众对学校膳食中的粉红肉泥感到愤怒。在现在看起来,这是显而易见的成功,但是你却忽略了它在此之前三年半的努力。

的创始人Ben Rattray回忆说:“我们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

你不能只是庆祝成功——因为如果你这样做的话,就释放出了一个信号:我们这里不想要失败。可是没有失败,就没有学习,也没有真正的创新。所以雇佣喜爱冒险的人并不会解决你的问题,因为绝大部分冒险爱好者只是喜欢适当的风险,可是他们并不愚蠢。在一家成功导向的公司里,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大胆并不被赞赏,也不被认为是学习,他们就会变得安静,而且往往会彻底离开。

企业会发现这一点非常难以理解也很难以接受,我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它确实非常有违常理。为什么要庆祝失败?除非你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学习,否则失败就意味着浪费。但是我曾经合作过的最好的老板总是在不断地失败。他的工作获得了无数的国际奖项。是的,两者之间存在着联系。而且他的幸运之处在于他供职的公司完全能够理解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