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论十大关系简短感想【精选6篇】正文

《论十大关系简短感想【精选6篇】》

时间:

论十大关系是指哪十大关系 篇1

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7、党和非党的关系;

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9、是非关系;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论十大关系简短感想 篇2

《论十大关系》一文还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当时国情既是缺点同时也是优点,我们的革命比别人落后,我们国家的发展自然也是比别人落后,我们一为“穷”,二为“白”,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新中国的起步很低,也正因如此,“我们是一张白纸,正好写字。”要发展新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就要好好走好每一步,打好基础,从这篇文章的具体阐述中,毛泽东同志对这十大关系的认识、理解以及解决措施等观点很鲜明,就是要辨证地去处理,全面统筹,与时俱进,处理各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强盛,方式须辩证,调整的结构和效果要均衡。并且毛泽东同志很坚持自己的立场,在向外国学习的时候坚持原则,好的东西要学,不好的东西要坚决摒弃,不能一手抓来就用,更要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

读这篇文章,更让我体会了毛泽东思想的博大精深,毛泽东个人的人格魅力。我国有别于苏联模式的经济建设正是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初有益的探索。毛泽东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为今天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了一定的准备,为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奠基石。《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尤其体现了毛泽东的人格魅力。一句“道路总是曲折的,但前途总是光明的。”的话就足以看出他个人对于将要遇到的困难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对于未来的美好展望,作为国家领导人,他的讲话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对于调动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直接的、间接地积极因素具有重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我们在大学已经走了近乎一半的路,虽然我们现在会遇到很多困难,道路总是曲折的,但前途总是光明的,相信在经历磨练之后我们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论十大关系简短感想 篇3

作为一名生长在红旗下的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关心自己国家独有的特色发展模式。我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绕不开毛泽东。因此,读毛泽东的著作对于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这种背景下,我拜读了《论十大关系》并作出了感想。

我们可知毛泽东对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或许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不能完全的了解,只是一味的指责他将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他的思想确实是有许多可取之处的。毛泽东的十大关系对我们当前的经济建设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指引着我们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视自主的高精尖武器的研发,这些无一不体现着它的影子。

十大关系,亦可称作十大矛盾。如何解决这些关系,不光是建国初期的关系,也是现在与将来的问题,而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既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现在与将来,但需要我们正确的理解与使用它,进行合理的修改与变通,使其适用于中国发展的每一个时期。如果真能这样,那么他必定能在国家的改革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

论十大关系简短感想 篇4

《论十大关系》的提出,正好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功做了铺垫。《论十大关系》中关于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设想,等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对于党的八大路线的确立,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论十大关系》的基本精神和主要主张,实际上都融入到八大制定的路线和通过的有关报告、决议中去了。所以,把这个报告,连同八大确立的路线和毛泽东稍后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看作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符合实际的。

实践表明,毛泽东当年提出的基本思想和主张,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富有生命力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个战略思想既包含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又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

因此,结合新阶段的新任务重温《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对于我们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论十大关系》的研读,我对党的`社会主义的建设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和了解,也希望自己能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力。

论十大关系简短感想 篇5

十大关系主要讨论经济问题,以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第一、二、三条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这里涉及的实际是开辟一条跟苏联过去道路有所不同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苏联和其他一些东欧国家走的是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重工业和农业,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毛泽东在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涉及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样就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其闪光点在于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初步提出了改革旧的过于集申统一的经济体制思想。

关于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毛泽东强调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不能只顾一头。无论只顾那一头,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毛泽东指出: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一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提出:目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注意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论十大关系简短感想 篇6

《论十大关系》涉及我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本文主要从毛泽东探索有别于苏联的经济模式这一方面谈一点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因为国内国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我们学习和模仿苏联的经济模式来搞我国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学习与模仿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唯一的选择。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二、三十年代苏联实行“一五”“二五”计划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国际形势日益恶化,新的世界大战日益逼近,严重威胁社会主义苏联的生存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后有限的实践经验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设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实行了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为前提,以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高速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

在经济制度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实行与之相适应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

在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由国家行政手段调节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运行机制上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这一模式在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中曾显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1940年初步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用10年左右时间,跑完了欧美先进工业国家100年的工业化路程,并在50年代初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强国,这更增强了对我国的吸引力。

因而我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化三改”过程中引进了苏联的经济模式。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基本形成了,它明显带有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的目标与苏联相同即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以行政调节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只剩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分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两个层次;取消市场,实行粮棉等重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生活;分配领域中实行低消费,高积累并趋于平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