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文明礼仪小故事精选9篇正文

《文明礼仪小故事精选9篇》

时间: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文明礼仪小故事精选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文明礼仪小故事 篇1

委屈奖的来历

上海公交22路车售票员柯莉萍,曾获得一个很特殊的奖项――“委屈奖”。一天,一名男青年买车票时,故意将一口痰吐在一张伍角纸币上,又扔在车厢的地上。其他乘客在指责男青年的同时,也悄悄地注视着柯莉萍。只见她弯下腰拾起纸币,用餐巾擦去痰沫,随后又礼貌地向男青年递上车票。柯莉萍的行为受到了乘客的赞扬,男青年更是自感惭愧,向柯莉萍道了歉。事后,同事向车队汇报了此事,车队领导于是向柯莉萍个性颁发了“委屈奖”,以鼓励全队的售票员。

文明礼仪哲理故事 篇2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文明礼仪哲理故事 篇3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

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点评

尊师,是一个为学生者应有的基本礼貌,沈从文旷课逃学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一种不尊重老师的行为。所幸的是他能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发散思维

这个故事可以用来阐述做人应该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承担责任。还可以用来证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文明礼仪哲理故事 篇4

贝克尔是澳大利亚的一位老人,有一次,他在商场内和当时任总理的霍克为养老金问题争论起来,双方互不相让。霍克一时冲动,骂了一句:“你这个愚蠢的老家伙!”

事后,贝克尔越想越不服气:你是总理就可以随便骂人吗?于是,一张状纸把霍克告到了昆士兰一家地方法院。

地方法院把传票下到总理府,一时舆论为之哗然。霍克也认识到骂人家是“愚蠢的老家伙”是不文明之举,决定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的这一句粗野的语言向贝克尔道歉。

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不文明措词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这位老人家,我愿意就此向他道歉,并诚恳地请求他原谅我的不逊。”

点评

虽然总理犯错在先,但是他用他完美的礼仪和尊重取得了别人的原谅和尊重,也向别人展示了他敢于认错的勇气。可见,讲究文明礼仪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相反,恶语相向则是对人最大的伤害。

发散思维

这个故事还可以用来说明,人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承担后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文明礼仪小故事 篇5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十分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明白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明白,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那里,“避席”是一种十分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文明礼仪小故事 篇6

待客与做客

待客和做客是一种日常礼节,不仅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体现自我的修养。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热情接待,帮父母排座、递茶,及时送上饮品或点心,主动陪客人小朋友玩,不打扰大人的谈话,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如父母不在家,我们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做一个礼貌有礼的小主人。去亲友家做客要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谈吐要礼貌,

文明礼仪小故事 篇7

孔融让梨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就应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就应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明白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文明礼仪哲理故事 篇8

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文明礼仪哲理故事 篇9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