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5篇》
金元最出色的四种历史轶事类笔记之一,一名《南村辍耕录》,三十卷。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隐居通议》 篇1
金元最出色的四种历史轶事类笔记之一,三十一卷。元代刘埙撰。刘埙字起潜,南丰人。生卒不详,据《隐居通议》中自称(宋理宗)开庆元年年二十,则生于理宗嘉熙四年(1240)。据其《水云村稿》中作于元仁宗延祐四年(1320)《重题梅氏海棠诗》,作者年过八十尚在世。刘埙在元武宗至大三年(1210)曾任南剑州学官,此时年已七十二。据《隐居通议》书名以及序中自称“日暮途穷,复食元禄”,可能此书作于晚岁退休以后。另著有《稽礼辨论》、《韵原表》、《石鼓文定本》等。
《隐居通议》三十一卷,分十一门。其中理学三卷,古赋二卷,诗歌七卷,文章八卷,骈俪三卷,经史三卷,礼乐、造化、地理、鬼神杂录各一卷。其论理学,以悟为宗,尊陆九渊为正传,而援引朱子以合之。虽有一些治学?处世的经验,但多门户成见;“鬼神”一门,语涉荒怪,无关学问;考证经史,亦非所长,均不足论。值得重视的是其中谈论诗文的部分。
《隐居通议》所引诗文,往往不见于它书,如卷二十一录宋度宗登极赦文,《宋史本传》不载;卷三十一录宋度宗咸淳七年同年小录,可考宋末科举之制度,亦不见于它书。书中所引诗文,多录全篇,有的又不见于它书记载,因此为文学史保存了许多资料,这是此书最主要的功绩,如所的唐代宋璟《梅花赋》,是不同清人《全唐文》收录的另一种;卷四所录的傅幼安《秋花虫草赋》,卷九所录的邓月巢《玉山道上》绝句,皆文笔清婉而作者姓名不彰,赖此书得以保存。
《隐居通议》通行本有:《读画斋丛书》本,《海山仙馆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今有:《隐居通议》商务印书馆,据丛书集成本刻印,1937年版,2010年版;《隐居通议》中华书局1985年版;《隐居通议》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丛书”2006年版。
《敬斋古今注》 篇2
金元时代最出色的考据辩证类笔记,元代李治撰。李冶(1192-1279),字仁卿,号敬斋,真定府栾城县(今河北省栾城县)人。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父亲李通为大兴府推官。李冶自幼聪敏,喜爱读书,曾在元氏县(今河北省元氏县)求学。金正大末(1230)进士。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为官清廉、正直。金亡北渡,流落忻崞间,尝与元好问唱和,世称“元李”。蒙古蒙哥汗元年(1251),李冶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他结束了在山西的避难生活,回元氏县封龙山定居,并收徒讲学。写下数学史上的不朽名著《测圆海镜》。这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讲述天元术的著作。蒙哥汗七年1257年,李冶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接受忽必烈召见,提出一些进步的政治建议。l259年在封龙山写成另一部数学著作《益古演段》。至元二年(1265)应忽必烈征召任翰林学士知制洁同修国史官职,,第二年便辞职还乡,至元十六年(1279)病逝于家乡。李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除数学外,在文史等方面也深有造诣,积多年笔记而成的《敬斋古今注》与《泛说》是两部学术内涵极为丰富的著作。《泛说》一书已失传,仅存数条于《敬斋古今注》附录之中。他还著有《敬斋文集》四十卷、《壁书丛制》十二卷,已佚。
《敬斋古今注》原书四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文,编为八卷。今日通行本皆据此复印,另加陆心源《敬斋古今注拾遗》五卷,共十三卷。
《敬斋古今注》论辩经史子集,皆有精辟之说,尤其熟悉史事,如卷四列《晋书》中同姓名者数十人,各叙事略,非平日精于史籍者办不到。。其考辨古籍内容,疏通文字训诂,分析诗文内容,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如卷五说“蟹八足而二螯,天下无人不晓”,但荀子《劝学篇》说“六跪而二螯”者,误也。而许慎《说文解字》亦云“六跪而二螯”,“盖循荀子之说,而忘其所以误”。作者指出的迷信古人而无视事实的读书人通病,值得深思。
《敬斋古今注》通行本有:《聚珍版丛书》本,《海山仙馆丛书》本,《几辅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今有:《敬斋古今注》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1935年版;《敬斋古今注》,中华书局1995年版。
《辍耕录》 篇3
陶宗仪撰。陶宗仪著。陶宗仪,字九成,元末明初人,号南村,浙江黄岩人。工诗文,善书画,学识渊博。自幼刻苦攻读,广览群书,自从应试失败后,就矢志终身不仕。元至正年间(1354年前后),浙帅泰不华、南台御史丑闾辟先后举宗仪为行人、校官,都拒之。张士诚割据苏州时,邀他至帅府署理军事咨议,他谢绝不去。明洪武四年(1371年),下诏取天下文学士,六年(1373年),诏举天下才士,他都托病不至。晚年,被当地官员聘做教官。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率诸生赴礼部试,得赐钞回家。元末兵起时,陶宗仪避乱松江华亭,耕作之余,随手札记。元至正末,由其门生加以整理,得其中精粹五百八十余条,分类汇编成书。除《辍耕录》外,还著有《南村诗集》(4卷)、《国风尊经》(1卷)、《沧浪棹歌》(1卷)、《书史会要》(9卷)、《四书备遗》(2卷)、《印章考》(1卷)、《淳化帖考》(1卷)、《兰亭帖目》(1卷)等多种。他还将前人的笔记、小说辑录为《说郛》(100卷)传于世。
《辍耕录》记录的内容非常丰富“凡六合之内,朝野之间,天理人事,有关于风化者,皆采而录之”。记录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料,有掌故、典章、文物,还涉及小说、戏剧、书画和有关诗词本事等方面的问题。作者对元代掌故、典章制度十分熟悉,尤其对元末东南地区农民起义状况,多为耳闻目睹,因而所记较真实,因而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都很高。
书中作者对元末黑暗统治揭露甚多,如《权臣擅权》、《讥省台》、《醉太平小令》等条;尤其不同于其它文人笔记的是,对农民起义的记述比较客观,如《旗联》、《刑赏失宜》等条;在《叙画》、《杂剧曲名》、《燕南芝庵先生唱论》、《论诗》、《历代医师》等条中,对书画、戏曲、诗词、医学等方面,都有严密的考证和独到的见解。这些史料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尤其是上海地区的社会状况有一定的价值。其中有关黄道婆的生平及她为发展松江棉纺织业所做的贡献,《松江谣》、《不平诗》、《奉使来谣》、《扶箕诗》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民间歌谣,更为珍贵。特别是书中记录的大量戏曲史料,到目前为止,是我们研究金代院本的唯一史料
《辍耕录》关于南宋灭亡时的一些史料也颇珍贵,如卷三记元至元十三年伯颜攻入杭州,掳掠宫妃、民妇,死者甚众。被抢到元世祖宫内的宋宫人,有自缢而死者,皇帝还命断首悬挂示众。同卷“岳穆王”条叙述柯九思等人倡议重修岳武穆墓,郑元祐作疏文,其中有“方略如霍骠姚,不逢汉武,徒结志于亡家;意气如祖豫州,乃遇晋元,空誓言于击楫”等警句。卷四“挽文丞相诗”记徐世隆、虞集七律各一首,从中可看出元初士大夫对岳飞、文天祥的崇敬。
《辍耕录》有元末刻本和明刻本多种。通行本有《津逮秘书》本、《丛书集成》本、《四部丛刊三编》本。
今有:《辍耕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据影刻元本断句后重印;《南村辍耕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南村辍耕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南村辍耕录》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1年版。
《北轩笔记》 篇4
金元时代最出色的考据辩证类笔记之一,一卷。元代陈世隆撰。陈世隆生平不详,仅能从《北轩笔记》书前小传(不知何人所作)略知其一二:陈世隆,字彦高,钱塘人,宋末书贾陈思之从孙。一生布衣,元顺帝至正中(1354),设馆于嘉兴陶氏,后殁于元末乱中兵。所著诗文皆不传,惟《宋诗补遗》八卷与此书存於陶氏家。今《宋诗补遗》亦无传本,惟此一卷仅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所论以史事为多,如论西伯戡黎力辨委曲回护之说,论鲁两生不知礼乐,论胡寅讥刘晏之非,论秦王廷美生於耿氏之诬,论周以于谨为三老有违古制,皆援据详明,具有特见。至所载僧静如事,则体杂小说,未免为例不纯。是亦宋以来笔记之积习,不独此书为然,然不害其宏旨也。”总目提要中提到的“论胡寅讥刘晏之非”等确实非常透辟有力:唐代刘晏为国理财,有功于国,结果被诛,胡寅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认为刘晏以理财而死,是言利背义遭到的报应。陈世隆则认为是由于刘晏当年将奸相元载致死,将其党杨炎坐贬而招致的报复。后来杨炎专权,便诬陷刘晏,而与理财无关:“使刘晏不勘元载事,虽理财固不致死;勘元载,即使不理财,亦死”。并指出胡寅这番议论,“将使司国计者,不以足国为务,而徒以不言为高,于国无益”
《北轩笔记》通行本有《学海类编》本、《知不足斋》本、《丛书集成》本等。
今有:《北轩笔记·彭文宪公笔记》中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1985年版;《北轩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丛书”1987年版。
《庶斋老学丛谈》 篇5
元代考据类笔记,四卷,元代盛如梓撰。盛如梓,号庶斋,衢州(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尝官崇明县判官。
《庶斋老学丛谈其书》三卷,但第二卷又别析出一“子卷”,实际上四卷。为作者晚年随手掇拾而成。其中多辨论经史,品评诗文之语,而朝野逸事,亦间掺杂其间。有些考辩很有见地,如驳俞文豹《吹剑录》,谓《广陵散》不始於王凌毋邱俭;以姑蔑墓证韦昭注《国语》之非等。但亦有许多荒疏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举出“云陆游的姚将军、赵宗印二诗,惜不得姚名字,而《渭南集》实有姚平仲传,王士祯《居易录》已摘其疏;又於贾似道有豪杰之誉?载曹东畎媟俚之词,皆为失当”。
今有:《庶斋老学丛谈》,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35年版;《庶斋老学丛谈》中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1985年版;《庶斋老学丛谈》,江苏古籍刊行社“笔记小说大观”本,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