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精神【优秀5篇】》
晋商导游词 篇1
晋祠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绵山旅行社欢迎您参加本次旅游活动。希望通过我的讲解陪伴您这次美好时光。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习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
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观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
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销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据说,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等有无旁人。”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铁人说:“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话一落音,一语道破了铁人的本相。瞬间,铁人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怎么这人不说话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铁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晋词的铁人。船家不敢怠慢,赶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圣母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今日的铁人,脚上还留着连砍三刀的印痕。
平遥古城
女士们、先生们:
地处三晋腹地的平遥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现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在平遥召开,会议首推平遥作为申报联合国“人类遗产”项目的第一个古城,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查后把平遥古城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从此,这座小城名声远扬,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利用行车间隙我把平遥城的历史沿革作个简要介绍。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并把县治迁到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明清以来经多次维修,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她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有:古朴典雅、胜景迷人的镇国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雄伟壮观的古城墙;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票号“日昇昌”旧址;以及明清一条街上的古寺庙、古市楼、古店铺和古代民宅。
首先我们要参观的是镇国寺。
镇园寺:位于平遥县城东北郝洞村的镇国寺,创建于五代北汉时期,原名京城寺。明朝时改称镇国寺。1988年被国务院批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整座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天王殿两侧配有钟楼和鼓楼。一进院东西廊有碑亭、三灵侯、二郎殿、财福神和土地各殿。二进院东西有观音殿、地藏殿等。
处于寺庙最前端的天王殿,是元代建筑。进入殿内,可参谒佛国护法神将——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手执清风剑,气势磅礴;东方持国天王,眉清目秀,慈善温和,怀抱琵琶;西方广目天王,臂缠长蛇,泰然自若;北方多闻天王,手执宝伞,气贯长虹。四大天王很受民间“欢迎”,因为它们代表“风、调、雨、顺”,象征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出了天王殿,钟楼鼓楼相互对峙,钟楼上有金代皇统五年铸造的铁钟一口,形制古雅,工艺别致,而且钟声洪亮。据说在当年没有汽车火车的时候,镇国寺的钟声能传到30里外的平
遥城内,算得上是一件珍稀之物了。
朋友们,接下来要参观的是居于前院中央的万佛殿,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堪称“千年瑰宝”。这座殿宇造型独特,平面近似正方形,屋顶庞大,出据深远,但由于屋角反翘,使沉重庞大的屋顶呈现出轻巧活泼的建筑艺术形象,整个外观给人一种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感觉,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家在建筑科学方面的非凡技能。在殿内,共有彩塑11尊。中央是佛坛,主保释迎牟尼形体高大,坐在须弥座上,表现出安逸慈祥、和颜悦目的神态。旁边站立的是迦叶和阿南二****,阿南身着僧衣,一副出家人打扮,他显得聪明、慈善,是一位才气横溢的青壮年形象;另一侧的迦叶看上去是一位饱经风霜、含辛茹苦的老人,因为他从小出家、一生勤勉求进,苦修一世,历尽艰辛。前面分别是两尊菩萨和供养菩萨。两菩萨衣冠紧扣、面额丰满,显得非常文雅娴静,俨然一副贵妇人形象。两供养菩萨体形丰满,线条优美,体现出少女特有的娇柔之美。在菩萨的前面是两天王和两供养童子。两天王手执兵器,头载盔甲,是典型的唐代武士形象风采;两供养童子身体瘦弱、衣着俭朴,一副天真善良的农家少女形象。这11尊塑像虽是宗教神化的偶像,但却是按照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加以形象塑造的。这些塑像是我国寺庙中现存的五代时期的惟一作品,堪称“稀世珍品”,在我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朋友们,寺内还有更为精彩的去处,那就是三佛楼、地藏殿、土地殿。各位请随我一一参观。
这座三佛楼创建于明代,主像有三尊,分别是“法自佛、报自佛、应自佛”。这些佛像自然大方、造型优美。大家再请看两墙上的壁画,画的是释迎牟尼的生平八相图,集山水花鸟、人物于一体,描绘了释迦牟尼的一生。
位于后院西侧的地藏殿,俗称阎王殿,建于明代,主像为地藏王菩萨,四周为十殿阎王,六位判官、牛头、马面立于地上,这些塑像有的怒不可遏,有的文质彬彬,有的慈祥和蔼。再看这墙上的14幅壁画,集绘画、书法于一体,描述了不善之徒被受刑制裁的场面,其惨状目不忍睹。这些情节表现的是惩恶扬善的哲理,但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处在社会的最下层,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只有把希望寄托在来世,正如这幅对联所写:
“阳世奸雄欺天害理由直汝,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强烈地表现着惩恶扬善的愿望和人生哲理。
各位朋友请看土地殿正中的这一坐像,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得出他是土地爷了,他看上去和蔼慈祥,佛经中说它是山川郊社之神,他的两侧分别侍立着金童和玉女,手中各自拿着印玺和印盒,一副叫顺服侍土地的形象。
观赏完这几座主要的殿宇后,我们要返回前院,再去看看前院两侧的碑廊。这里共保存着历代石碑20余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半截碑”。由于该碑上下左右都有残缺,所以名为半截碑,以残碑的宽厚度估量,原碑非常高大。此碑内容与镇国寺无关,原来在镇国寺竣工时,在寺的附近捡回这块碑,想做碑座,结果发现书法甚佳,秀润苍劲,当时没舍得毁掉,才得以幸存下来。经考证,这块碑是北汉主刘崇之孙刘继钦的墓志铭碑,文物价值相当高。
朋友们是否注意到这棵古老的槐树,大家猜猜它的树龄是多少呢?这棵名为龙槐的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据嘉庆《龙槐记》碑中记载,有了这座寺庙就有了这棵树,它长得高不盈丈,树身已满是裂缝,弯弯曲曲,枝干错综盘结,无头无尾,看上去张牙舞爪,腾云驾雾,也是寺内的一大奇观。
从寺门向寺内远望,杂树交荫,绿叶蓬松,环境优美,饶有古趣。
平遥城墙:从镇国寺出发,约半个小时,我们便来到了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
女士们、先生们,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平遥城墙。据史书记载,西周宣王时,平遥旧城狭小低矮,大将尹吉甫驻兵于此,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筑西北两面城墙;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扩建为砖石城墙。以后历代多次修补,基本上建成为现存规模。但在日伪统治时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80年国家拨出大量经费动工复修,使平遥城墙重现昔日光彩。
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寓意为吉祥、长寿、青春永驻、金汤永固。据传说,城池南门为****,门外的两眼水井象征着龟的双眼;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池东西有四座瓮城,两两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和下东门,前三门的外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的三条腿,惟有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向东而开,据说是古人建城时惟恐“乌龟”爬走,于是将其左腿使劲拉直,井用绳索紧捆在麓台塔上。城墙的四周,本来还有护城河,并设有吊桥,在古代战乱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
我们首先进来的是下东门瓮城,它是为保卫城门而设立的。这里地方狭小,四周有高墙围护,即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而且立即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大家再请看,瓮城里还有一个建筑考究而小巧的院落,这是小关帝庙。把关帝庙修进瓮城里,此乃平遥人的独创。
请朋友们随我上城墙参观,领略古城风貌。城墙周长共6157米,高度为6—10米不等,墙身内是素土,外包砖石,顶铺砖面,在这上面可并行两辆马车,宽阔而坚实。
朋友们也许会问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是用来干什么的?它叫女儿墙,起保护作用。我们看出两边的女儿墙并不一样,向外的女儿墙修筑了垛口,垛口上留着供了望和射击使用的小孔,是出于实战的需要。
大家很容易看到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它的作用何在呢?大家猜对了,肯定是保护城墙的。我们知道,古代攻城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弩机,守城的土兵轻易不敢探出身去,这样使得城墙脚下变成防御的死角,为改变这种劣势,在墩台上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射击网,从而大大增强了防卫能力。城墙上共建有72座敌楼,3000个垛口,据说是象征圣人孔夫子的三千****七十二贤人。
这座坚如磐石的古城,在古代起过抵御外敌的作用。如在清末,曾把抢劫商号,骚扰民宅的清军拒之于城门外,使平遥免遭其害。在抗战时期,城墙为挡住气焰嚣张的日寇作出了特殊贡献。
另外,在洪灾到来时,可抵挡滔滔洪水,使城内居民安然无恙。平遥古城,不仅以古老完好的城墙闻名于世,而且古寺庙、古市楼、古街道、古店铺、古民宅,荟集一城,构成了一个宏伟壮观的古文物建筑群。闻名于世的平遥八景吸引着无数游客,这八景是:金井市楼、贺兰仙桥、凤凰栖台、河桥野望、源池泉涌、麓台叠翠、瀴溪晚照、超山晓月。另有民间神话传说的古城八宝,也很有情趣,即:市楼金井内的金马驹、贺兰仙桥下的金蛤蟆、清虚仙迹中的透灵碑、凤凰栖台下的金龟子、鹦鹉巷内的鹦鹉石、文庙大成殿的杞木梁、木楔柱和九连钟。
接下来,我们将参观城内几处重要的景点。
清虚观:古城内的主要街道有南北大街、东西大街、政府街和城隍庙街,清虚观就坐落在东大街的路北方向。这里现在是县文物局所在地,原是一座道观。门前这座木牌楼造型巧妙,偌大的楼顶全由两根立柱、四根斜柱支撑。在这里保存着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古碑很多,其中元代一通碑,正面用蒙文,反面用汉语译文,结尾处用属相纪年法记录时间,据专家考证,这通碑和陕西重阳万寿宫保存的著名“八思巴文碑”如出一辙,据推测碑上的蒙文很可能就是八思巴文,很有史料价值。
朋友们,前面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日异昌票号的旧址了,我们一同前往参观。
中国票号博物馆:请大家看这座面宽五间的大屋,这便是有“天下第一号”美称的“日昇昌票号”的铺面,这里现已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这里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的场面。朋友们可能很想知道票号究竟是什么?票号就是以前的钱庄、银号,在我国银行没有出现以前,票号几乎控制着全国的金融业。票号是随着明后期资本主义萌芽而产生的,主要经营汇兑、存款、放款、代官府解粮钱、收捐税等的金融机构。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一文中曾说“这里是中国银行的乡下祖父”。清朝时交通不方便,商人们来回押运金银既麻烦,又不保险。道光四年,原平遥“西裕成”颜料庄经理雷履泰就把颜料行改组成经营汇兑业务的商行,取“如日初升,繁荣昌盛”之意,定名为“日昇昌”,从此揭开了我国金融史上崭新的一页。
大家或许已经发现,这个门很特别,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层次分明的门坎呢?对了,就是为安全起见,层层防御!
请先进左边这间铺面,这个梯子是直接通往楼上的,大家或许会想象当年楼上一定存放着大量的金银财宝,这个疑问到了里间就可以得到回答。正加大家所见,这间屋子除了摆放着一箱假银子,看来并没什么特别的地方。那么金库到底会在哪儿呢?噢,对了!这儿有一个灰坑,把盖打开之后,这里便是金库!有人会问,这么小的地方,似乎与日昇昌的赫赫大名不相称吧?您说对了,这里只是个小金库,大库在什么地方,至今仍是个谜。
双林寺
三晋大地,古代寺庙星罗棋布,其中平遥古迹双林寺堪称艺苑奇葩,彩塑名扬海外,素有“古代雕塑博物馆”之誉。
双林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西南六公里桥头村。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中都寺创建年代很早,因古文献记载失详,难以确考。寺中现存
最古之碑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姑姑之碑”。年代久远,字迹模糊,第二十行“重修寺于武平二年”尚可辨认。“武平二年”(571)乃北齐年号,既是重修,其创建年代必早于此。即使从北齐算起,中都寺至今也已历经一千四百多个春秋了。中都寺当时为一方胜境,庙貌雄伟,香火隆盛,游人不绝,曾建有“七重楼阁,高可望省”,可惜毁于火灾,原阁础石至今犹存,直径一米有余,足证其规模之大。约至宋代,中都寺改名双林寺。据佛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之地为古代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旁沙罗双树之间,尔时佛在双树之下,头北面西,右胁而卧,圆寂升天,四边双树顿开白花,称为“双林入灭”。宋以后,寺中曾住有尼姑,故有“姑姑之碑”及“贞义祠”等遗迹,盖与纪念尼姑有关。
双林寺建筑,历遭一千数百年的风雨兵灾之患,庙貌渐即倾圮,虽然历代皆有修葺,但到元末,已到了“殿楹损壤,厅廊倾颓”的地步。因此,明朝景泰、天顺、弘治、正德、隆庆年间以及清道光、宣统年间都曾大规模地重建或重修,现存庙宇已全为明代和清代建筑了。
双林寺坐北朝南,庙群占地面积约为一万五千平方米,内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沿中轴线坐落着三进院落,由十座殿堂组成。前院为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和天王殿;中院为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后院为娘娘殿和贞义祠。东部为禅院、经房等(现为小学校所用)明代时于寺庙外围建一周高大的夯土包围墙,上置箭垛,外观颇似一座小城堡。
进入拱券形山门,正北第一座殿为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檐下挂一竖匾,书“天竺胜境”四字,笔力遒劲。前檐置五铺作斗拱,如意头假昂。明间置板门,次、稍间置窗。屋顶悬山式,屋脊正中琉璃宝顶上有明“弘治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题记,乃明代重修时所置。天王殿廊檐下塑四大金刚,每尊约高三米,一字排开。这些佛的护法力士形象已突破一般金刚凶恶可怖的造型程式,采用了写实的造型手法,加之空间中宏大的架式和大块的形体,使人感到他们具有人间武士的亲近感,同时又具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武气魄。
天王殿内,天冠弥勒菩萨结跏居中而坐,帝释、梵天胁侍左右。南墙倒坐四大天王,北墙两侧为八大菩萨。殿中塑像风格都较写实,人物造型生动。尤其是四大天王,高达三米之多,分别手持琵琶、宝剑、蛇和伞,各自护卫东南西北。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物件,按佛教《圆觉经》中“四轮”之说,为土、金、风、水。因佛经在中国长期流传,又附会为“风调雨顺”,清代翟灏所著《通俗篇》引王业燕《阁知新录》说,凡寺门内四大天王,各持一物,暗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穿过天王殿,北面坐落着释迦殿,同两厢罗汉殿、武圣殿、阎罗殿和土地殿组成第一进院落。释迦殿是本寺主殿之一,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栏额普拍枋出头,檐下无斗拱。明间置门,正中匾额书“灵鹫遗风”四字。屋顶悬山式,满布灰瓦,整个建筑风格质朴简洁。
释迦殿内,释迦牟尼正中高坐,左右胁侍文殊、普贤,是本殿主要塑像。殿内四壁运用圆雕、深、浅浮雕手法,采取分层组合、连环壁塑形式,表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从投胎降生到涅槃成佛以及四方传经普渡众生的佛传故事。二百多尊人物形象身份不同,神态各异,活动于建筑、山石之间,构思构图绝妙,令人叹为观止,颇富有我国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释迦殿影壁墙后塑一座渡海观音,是双林寺彩塑中的精彩之作。观音用圆雕手法塑造,
单腿盘坐于红色莲瓣之上,整个身形突出壁外,神情安详自若,与背景上波涛汹涌的海浪形成强烈对比,具有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观者无不称奇。
释迦殿两厢各为四间悬山式建筑,因在殿内隔墙,又分为罗汉、武圣、阎罗、土地四个小殿。罗汉殿内塑十八罗汉,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他们略与真人等高,分塑于观音两侧。这些罗汉像比例适当,解剖准确,形体厚重,造型优美,一个个神采奕奕,颇具个性,古代艺术大师运用纯熟的传统彩塑技巧,使这些罗汉塑像达到了呼之欲出、若闻其声的艺术境界,被人们称之为“神品”。武圣殿正中关羽坐像为清初所塑,气势威然,神态逼真。四壁满布悬塑,为关羽生前事迹,内容有“桃园结义”、“怒斩华雄”、“斩蔡阳”、“水淹七军”等,人物高约四十厘米,造型生动,设色艳丽,观之饶有兴味。阎罗殿内地藏王菩萨居中而坐,左右塑十殿阎王和判官,各像皆挺然危坐,肃穆森然。佛经称地藏王为四大菩萨之一,统领地狱,拯救诸苦。此殿即按佛经中“六道轮回”、“三世因果”的说法构思并塑造的。土地殿所塑土地像为我国古代神话中管理,山川郊社之神,旧俗祭祀土地可保五谷丰登。土地像被塑成一长者形象,慈祥、忠厚。左右侍从为金童玉女,令人感到亲切可爱。
释迦殿两侧有钟楼和鼓楼东西相对,钟楼上现有明代嘉靖年间大铜钟一口,击之声闻数里,余音不绝。中轴线上第二进院落为正北的大雄宝殿和东西厢的千佛、菩萨二殿,布局较为宽敞。大雄宝殿乃明初重建,是全寺中最高大的建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六椽,“侧脚”、“生起”较明显,设一步前廊,四周檐下五铺作斗拱一圈,柱头、补间铺作各一朵。梁架结构整洁合理,颇合法制。斗模门窗装修及屋脊吻兽皆为典型明代风格。殿内主像为“三身佛”,两侧是文殊、普贤坐像。三身佛前有铁铸包泥“接引佛”迎门而立。这些塑像经清代重新妆绘,较其他殿塑像略有逊色。殿内还有明代所绘壁画《礼佛图》,惜于民国初年为***所盖,从1982年洗出的局部中,尚可窥到壁画一斑,线描挺拔,设色艳丽,尚有元代遗风。东侧千佛殿,悬山式建筑,面宽七间。
殿内彩塑达五百余尊,占全寺四分之一。主像为自在观音,面相恬静妩媚,姿态舒畅自然。左右侧塑韦驮和夜叉立像。韦驮像极富个性特征,武中蕴文,颇具动势,是明代彩塑中少见的艺术杰作。殿内四周为悬塑和壁塑,五百菩萨分为五至六层,或驾祥云,或骑异兽,与主像联系照应,浑然一体。窗台和门两侧还塑有供养人像三十多尊,这些塑像造型非常写实,他们的衣冠饰物是研究明代服饰发展演变的可贵资料。
菩萨殿在中院西侧,正与千佛殿相对,主像为千手千眼观音,结跏居中而坐,仪容丰满端庄,神态温柔隽逸,手势千变万化,塑造得十分纤巧而富弹性。如果不是背后伸出许多胳膊,真会使人把千手观音看成人间—个美丽娴雅、雍容大度的少妇。四周悬塑四百多菩萨,皆脚登彩云,作行进状,大有衣纹飘动,满壁生风之感。这众多的形象,艳丽的色彩,生动的造型,构成了一座古代雕塑艺术的殿堂。千佛、菩萨二殿外檐墙上尚残留少量明代壁画,绘供养菩萨等,为明天顺五年(1461)的作品。
娘娘殿为全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建于明正德年间,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送子娘娘”塑像系根据民间传说所塑,清代曾重妆。前檐墙内有清代壁画“送子图”,娘娘殿东侧小殿为贞义祠,内塑“睡姑姑”和“药婆婆”塑像,乃民国年间重塑。娘娘殿和贞义祠内塑像、壁画制作年代较晚,艺术水平—般。
双林寺,是座历史悠久的佛寺。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钟以及古代建筑、彩塑和壁
画,都是稀世珍宝。尤其是寺中两千多尊彩绘泥塑,更令人称道不已。它们继承了我国唐代以及宋、辽、金、元彩塑的优良传统,具有高度写实的风格,是我国明塑中的佼佼者。这些彩塑形神兼备,艺术价值极高,能够完好保存至今,实乃艺术史一大幸事。
千佛殿的韦驮像,在全国同类题材作品中,这尊塑像可谓之精品,备受海内外识者交口称誉,说他刚中有柔,武中蕴文,威而不悍,机智勇猛,浑身是力,身如强弓等等。概括之约有三点:双重性格的深入刻画;夸张变形身躯表现力度;面部表情高度传神。这些因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韦驮像的艺术特色,使这个人物具有性格特征而活了起来。此外,还有一项重要因素应强调指出,即韦驮静态典型中所表现出的运动——不动之动,这也是韦驮像之所以取得生动气韵,达到传神效果,在艺术上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由于是寺庙中的圆雕,观赏的最佳视点被巧妙地安排于一进殿门的位置,这既是由于当时宗教活动的形式所限,以符合人们的观赏习惯。从此视点看韦驮像的构图,其身体重心基于左足,下肢朝前站立,从腰部开始,由头部带动整个上体躯干向右侧扭曲,这种扭曲程度,已极大地超出了人体生理所允许的限度,很像—节麻花,但人们从整体气势观看,这种违反人体解剖结构的姿态,不仅没有一点不舒服的感觉,相反却从这种艺术夸张变形之中,感到一种强大的力度和动势,这是由一条从头到脚贯穿于韦驮全身的s形曲线所表现出来的,这条曲线极富弹力和流动感,构成了韦驮身体动态的主轴线,加之韦驮身上的飘带萦绕飞舞,本身就是大的曲线,从视觉上也加强了动势。韦驮右臂握拳下垂,肘部向外部伸出,让人感觉肌肉紧张,充满力量。左臂抬起,同右臂形成对比(手部已残,原来似握金刚杵)。韦驮整个身躯外轮廓构成一个略带倾斜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由左手、右手肘部和足部三个突出点形成。由于这个锐角三角形的顶点在下部并呈倾斜状态,给人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微妙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感,因而也增加了这尊塑像的活力和行动感觉。
此外,我们通过对韦驮像的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种时间的节奏性和动作的连续性。韦驮腿部动作为正面站立,身体重心立于左腿,右腿放松微向外伸出,这种姿态是符合为佛站岗护法的特定身份的,但这样处理,—般极易被塑造得呆若木鸡。
双林寺韦驮高明之处,就在于匠师不落俗套,打破了一般程式的限制,使韦驮上身向右扭曲,左臂抬起,似乎发现了捣乱不法的妖魔,正欲振臂大呼而击之,用上身的动作打破了下肢的静立呆板,形成了连续性的第二动作。而最为精彩的是韦驮眼神与头部方向的反向关系。按照人的自然生理动作,头部向侧面扭转时,眼珠总是转向同一方向,即头部向左侧扭转,眼睛必向左侧看,头向右侧扭转,眼珠也必然向右侧转动。这不但在方向上保持一致,而且在时间上也处于同一节奏。而韦驮眼珠位置的处理恰恰又打破了这种常规,其头部、身躯皆向右扭动,而眼睛却偏偏望着相反的左方。这样,在时间上就又增加了一个节奏。如果我们试着模仿一下韦驮像的动作和眼神,就能体会到这确实是神来之笔。我们纵观韦驮整个身姿,从下肢的稍息站立,到上肢的扭转和头部的扭动,再到眼珠的反向转动,在时间上形成了三个动作节奏,极大地增加了动作的连续性——韦驮塑像的“不动之动”产生了。这一艺术真谛,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早有深切体会:“所谓运动,是从这一个姿态到另一个姿态的转变,„„因为在移动视线的时候,发现这座雕像的各部分就是先后连续的时间内的姿态,所以我们的眼睛好像看见它的运动”。这是对韦驮塑像动感的绝好说明。
这些作品的创造者,我国古代不知姓名的民间艺术大师们,世代相传技艺,勤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具有十分深厚的艺术功底,双林寺彩塑就是他们各骋奇思、惮精竭虑,倾注心血和汗水,创造出的不朽艺术杰作,有许多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称为
艺术神品当之无愧,,双林寺文物精英,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蕴含有极为丰富、可供借鉴的营养,认真批判地继承这笔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研究其发展规律,总结其艺术成就,对今天的新美术创作或许能有某些启示作用。
王家大院
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王家大院。推开王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近700年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中国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中国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
于是王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王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近豪奢,修成了占地15万平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王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王家大院被天然冲沟分为东西两片。各自建有城墙,修有城门,砰然两座森严壁垒的大城堡,靠石拱桥连接,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两片大院共有院落54座,大小不一,东边的大院是东堡院,也称高家崖,为17世纪王汝聪,王汝城兄弟兴建于嘉庆十年,也就是1805年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728平方米,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阴山构筑,依山重叠,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建筑凭借山的高低,使平面空间结构立体化,山则因建筑的韵律而生气势。走进王汝聪的住宅大门,可以体味到极高的文化品味,使我们能联想到王家的身份,走过联系与分割前后院的夹道,穿过垂花门,主人生活的区域便趁现在我们面前。上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楼上则是为小姐特设的绣楼,这种布局在封建社会宗法礼教制度上,使长幼有序上下男女有别,充分显示了大院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位于大院西边的桂星书院、花园院虽然不大,却也十分幽静,奇花异草使人心旷神怡,即使在封闭的院内,仍可登高俯瞰欣赏大自然的景色,是主任修生养性,吟诗作对的好地方。还有夹院是上学的私孰,可见主人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的确王家有不少子孙从此走上仕途。东部是厨房院,前中后三个院落,里外共七道门,不同身份的人走不通的门,进不同的餐厅,由此可见,连吃饭庄户人家都是有讲究的。过了石桥,便是西堡院,此建筑群早于东堡院100年,是建于清乾隆年间,19800平方米,俯视西大院,其平面呈十分规则的矩形,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80米,因只有一个堡门,正对着城堡的主街,雄伟的堡门为两进两层,一方刻有恒真堡的青石牌匾,一方镶嵌在堡门正中央,因堡门为红色,所以称之为红门堡。
堡内南北向有一条用大块鹅卵石铺成的龙鲮街,长133米,宽3.6米,主街将西大街分为东西两大区,东西方向有三条横巷,一条纵街和三条横街相交,正好组成一个很大的王字,院院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呼应,互相联系,是一条无形的纽带。自1997年王家大院
以中国民居艺术馆的名义正式开放以来,这个久藏深闺的室内桃源,以其花不知名分外娇的魅力,渐为人们关注与赏识,这个在中国大地,独处一隅乡间的闺院,确实令人反复吟哦!
晋商精神 篇2
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山西商人
晋商精神核心内容
穷则思变,艰苦创业。
逐利四海,开拓进取。 振兴民族,忠义爱国。
组帮结会,同舟共济。 信誉至上,诚实守义。 尊师重教,以人为本。 勤奋谨慎,俭约自律。 乐善好施,热心公益。
明清晋商的成功之道
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他们的成功,令人注目。他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知道,每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作为其灵魂,这种内在的灵魂是实践活动中最活跃的能动力量,而从事这一活动的人就是这一特殊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晋商的进取精神
1、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
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否亦为之。”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山西平阳府席铭(1481——1542),“初时学举子业不成,又不喜农耕,曰:丈夫苟不能立功名世,仰岂为汗粒之偶,不能树基业于家哉!于是历吴越、游楚魏、泛江湖,撤迁居积,起家巨万金,而蒲大家必曰南席云。”清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这就是说,事业不成,甚至连妻子也不娶。可见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极其巨大的精神力量。上述席铭经商成功后,“自是崇义让,淳宗族,睦邻里亲友,赈贫恤乏,解纷讼,成人之美,„„嗤蒲之州大夫、所将军不以行伍众庶待之,而席氏之家声益振。”席氏通过经商致富,提高了其家族的社会威望和地位,自然鼓舞着更多的人来走经商之道路。
2、强烈的开拓精神
山西商人的进取心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有许多山西商人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如著名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之一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幼年家贫,为生活所迫,曾为人佣工,在清军费扬古部充伙夫,服杂役,后来与山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一起随营贸易,先是肩挑负贩,拉骆驼,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吉盛堂”商号,其后改名为“大盛魁”,几经磨难,终于白手起家,到雍正时大盛魁已经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号了。
3、不畏艰辛,敢于风险
山西商人的进取精神还表现在他们不畏艰辛,敢于冒风险方面。他们拉着骆驼,千里走沙漠,冒风雪,犯险阻,北走蒙藏边疆;横波万里浪,东渡东瀛,南达南洋。充分表现了他们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如山西商人在清代开辟了一条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贯穿蒙古戈壁大沙漠,到库伦,再至恰克图,进而深入俄境西伯利亚,又达欧洲腹地彼得堡、莫斯科的国际商路,这是继我国古代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清代兴起的又一条陆上国际商路。西北新疆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也是山西商人活跃之地,并进而“远贾安息”(今伊朗)。山西商人从明代已在日本贸易,清代乾隆时山西商人范氏是赴日贸易的最大洋铜商,清末山西商人又在韩国、日本开办了银行。这些事业的成功,没有非常的气魄与胆略是不可能实现的。经商犹如打仗,险象环生是常事。他们不仅要经历天气环境之险,而且还常常遇到被盗贼抢掠及至丧失生命之险。如榆次人秦必忠自幼经商,胆识异常,清嘉庆时条行初兴,北人赴南省办茶,舟揖**视为畏途,秦必忠坦然无疑,屡年经返,均获厚利。山西商人到包头经商,杀虎口是必经之路。有民谣称:“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过了虎口还心抖。”但是旅蒙晋商并不因此退缩,而是人越去越多,势如潮涌。为了适应社会不安定的现状,还有一些山西商人,自己练就武功。明代嘉靖时,为防日本海盗入侵,山陕盐商家属善射骁勇者500人曾组成商兵守城。苏州是晋商活跃之埠,“有山西客商善射者二三十人”。由上可见,开拓进取,自强不息,不畏艰辛,敢于冒险是明清晋商经商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晋商敬业精神
敬业是中国人民的美德
晋商的敬业精神,也是常为人所称道的。敬,原是儒家哲学的
山西乔家大院
一个基本范畴,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语。北宋程颐更进一步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可见,敬是指一种思想专
一、不涣散的精神状态。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热衷经营商业
在封建社会中,传统的观念是重儒轻商,故四民中以士为一等,商为末等。但明清山西商人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商和士农工是同等重要的事业,都是本业,同样要敬。晋人摒弃旧俗,褒商扬贾,以经商为荣。榆次富商常氏,有清一代不绝于科举,但绝不轻视商业,而且是把家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投入商海。常氏家族弃儒经商、弃官经商的子弟很多。如十三世常维丰,幼年从师就读,词章粹美,识者器重。长大后放弃科举,赴张家口经商。维丰极具才能,办事干练,尤精用人、通变之道,凡事一经裁酌,立即决断,为同仁所不及。十四世常旭春,是清末举人,曾任晚清法部员外,书法艺术名冠三晋,诗词也做得很好,时人称他是“书宗李北海,诗步王渔洋”。但他最热衷的还是经营商业。常氏一改“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商”,能数代集中优秀人才锐意经营商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的商人群体。由于他们把儒家教育的诚信、仁义、忠恕精神引入商界,从而有了常氏商业之繁盛。可见,把商业作为一项终身的崇高的事业来对待,正是山西商人经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敬业
敬业是事业成功的源泉,而勤奋、刻苦、谨慎的作风,又是敬业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勤奋
勤奋是大多数山西商人具有的良好品德。如山西定襄邢九如“少贫乏,年十四失情,„„越二载,其大父即辞世,家道益困,公以母老弟幼苦无资,不得已弃学就商,甫弱冠远服贾于京东之赤峰县,„„勤劳四十余载,而家道卒致丰。”榆次人李智春,“生贫家,幼父母卒,兄佣工,仲兄且殇,于是学商于直隶顺德府布店,数十年勤劳无间,为执事者所重,积有余资,乃旋里娶妇王氏,„„三子皆成立,长商于赤城,次二、三子耕作,后家渐起。”永济人赵俊,“为富家贾于江南,勤俭著闻”。
刻苦
不怕苦,不怕累,也是大多数山西商人的良好品德。清人纳兰常安说:“塞上商贾,多宣化、大同、朔平三府人,甘劳瘁,耐风寒。”太谷县商人是山西票号三大帮之一,他们经商“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乾隆《祁县志》卷9载,祁县阎成兰“行商朔平、归化,辛苦备尝”。
谨慎
山西商人经商以谨慎闻名。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敢经营大的业务,恰恰相反,他们对大业务抓得很紧。但他们不轻易冒风险,不打无准备之仗,而是要在充分调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才拍板成交,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放款来说,这是山西票号的一项重要业务,但又有风险,他们对放款对象一定要在详细调查对方资产、用款目的、还款能力、财东情况等的基础上,才决定放款与否。有的票号对用款户透支数额还作了明确规定:上上等户不得超过3万两,上等户不得超过5千至1万两,中等户不得超过3千两,下等户则不与之交往。这一规定,就是出于谨慎行事之目的。 晋商的群体精神
山西商人一直有群体精神
山西镖局
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商帮群体精神的来源
山西商人这种商帮群体精神,首先来源于家族间的孝梯和睦。如明代曲沃人李明性,青年时常感慨:“夫为弟子壮不能勤力,将坐而食父兄乎?”于是“挟资贾秦陇间”,由于他在商场上“精敏有心计”而致富,又“内行周慎,孝睦于父兄。仲兄卒,无子,以己次子后之。治家甚严,族子甲出钱收息过当,召而责之,手裂其券,自是举宗凛凛。”明代襄陵人乔承统,“其父中盐卒于扬州,遂弃儒而贾。内监杨某督鹾两淮,承统弟承经以事得罪杨某而逃亡,杨捕之急,承统挺身出就狱,所受之刑,五毒备至,终不言弟所在,且为行贿千金,得释。弟归家,破析己财之半予之”。介休冀氏马太夫人主持家政时,“族戚邻里之待以举火者,无虑数十百家,皆太夫人赞助成之”,“又待伙极厚,故人皆乐为尽力”。祁县乔映霞主持家政时,把其兄弟集中在一起,让练有武艺的九弟先把一双筷子折断,接着又让其一次折九双筷子,结果折不断,映霞喻义让众兄弟团结互助。山西商人在发扬群体精神中,还注意量才使用,各尽所能,明代山西大同人薛伦,“其家世力田,兄耕弟贾,业盐于淮。”明代蒲州人王冕,“早卒而遗孤二人,家无应门之仆,王冕妻张氏奉姑抚孤,誓志不二。二子长大后,命长子服贾。曰:孤而无助,将门户是赖;授次子以儒业,曰良人有志而未成,其负荷在是也。后长于克拓前产,次子以明经为诸生,卒立厥家。”
其次,群体精神是经商活动中业务扩大与商业竞争的需要。随着山西商人活动区域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商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于是山西商人从家族到乡人间,逐渐形成“同舟共济”的群体。如明代蒲州人王氏,“其闾里子弟,受钱本持缗券,以化居于郡国者,肩相摩趾相接也”。由此可知,从王氏那里得到资金的子弟很多。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张四维曾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土参赞机务,王崇古官居宣大总督、兵部尚书,马自强曾任礼部尚书。三家的联姻,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清朝乾隆末年,在典当业中已出现了所谓“江以南皆徽人,曰徽商;江以北皆晋人,曰晋商”的说法。“晋商”这一名称的出现,说明清代山西商人已逐步形成一个地域性的商帮。清后期,山西票号在国内80多个城市设立了分号,从而形成了一个汇通天下的汇兑网络,也是以乡人为主体形成的山西商人群体。
商帮群体精神的表现形式
山西商人的商帮群体精神在商业经营中的表现有三种形式:
其一是从朋合营利到合伙经营。这是最初的群体合作形式。朋合营利就是一方出资,一方出力,有无相资,劳逸共济。而合伙经营是一个人出本,众伙而共商,也就是财东与伙计合作经营,它与朋合经营不同之处是,一个财东可有许多伙计,故“估人产者,但数其大小伙计若干,则数十百万产可屈指矣”。显然,伙计制比朋会制规模大,伙计制是在朋合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制度就其规模组织而言,在中国商业史上实无前例。不过,无论朋合或伙计制,尚是比较松散的商人群体。
其二是按地区形成商帮。这一种形式是在朋合营利和伙计制基础上,以地域乡人为纽带组成的群体。山西商人在各地设立的会馆,就是这一地方商帮形成的重要标志。这种地域帮以山西商人来说,统为晋帮。但在山西内部又按省内各地区形成不同的商帮,如泽潞帮、临襄帮、太原帮、汾州帮等。清季票号兴起,又形成平遥、祁县、太谷三大票商帮。
其三是以联号制和股份制形成业缘群体组织。联号制是由一个大商号统管一些小商号,类似西方的子母公司,从而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发挥了企业的群体作用。股份制是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创立的很有特色的一种劳资组织形式。
股份制的实行,劳资双方均可获利,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在商业企业经营中充分发挥了群体作用。 唐朝论新晋商精神五大关键词
“李嘉诚先生的一位得力助手和我说,李嘉诚之所以能够成为华人首富,不是他的决策如何正确,关键是李先生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发现一个错误之后能够立即改正这些错误。”8月4日,山西大同籍著名营销专家、全球第二大融资类门户网站――融资网首席执行官唐朝在太原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唐朝作为在京工作的山西籍企业家,是很多著名网站的专栏作家和评论员,他一直利用这些阵地倡导新晋商精神,不久前,美国《时代周刊》北京分社社长艾西门先生还对他进行了专访。 新晋商精神一:忠诚度
人才是第一核心竞争力,您认为新晋商应该树立怎样的人才观?
“培养正确的人才观,其实就是树立正确的新晋商精神。”唐朝认为:“无论是人才,还是新晋商,都离不开忠诚度――对祖国的忠诚、对民族的忠诚、对事业的忠诚、对家庭的忠诚。。”
“物质属性的产品是钱能买来的,精神属性的产品是钱买不来的;忠诚度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产品,精神层面的产品只能靠精神的交换才能培养出来。”唐朝说。
忠诚度究竟该如何培养呢?
“既然忠诚度是精神产品,那么你就必须用能够满足精神需要的方式去培养。落实到企业家身上,首先就是你的人品,人品是价值观决定的,因此企业家必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没有人会忠诚一个人格龌龊的领导者,只有领导者的思想高瞻远瞩、人格伟岸才能培养出忠诚度。”唐朝说。
为什么要培养人才的忠诚度?
“‘自古成大事者,必有死士相随。’这句话中提到的 ‘死士’是境界最高的忠诚度。如果一个人对你不忠诚,能为你去死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才的忠诚度可以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唐朝认为,“忠诚度”是新晋商精神不可缺少的。 新晋商精神二:凝聚力
除了“忠诚度”以外,您认为新晋商精神还应该包括什么?
凝聚力!
“抗日战争之后的中国进入内战时期,当时国民党不仅在武器、人数、补给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国民党军队中将领的军事专业化程度要比解放军军队中将领的军事专业化程度强很多,许多国民党军队将领也是抗日名将,为什么三年就被打退到台湾去了?这就是凝聚力!因为解放军的凝聚力比国民党军队的凝聚力强。”唐朝说。
“当时每一个解放军战士都知道,革命成功之后就能过上好日子,就能翻身做主人,就不用再受气,所以打仗就和每个战士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你说解放军能不打胜仗吗?”唐朝还说:“我们再看看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准确地说,消灭共产党对国民党军队中的将领是有好处的――可以升官发财,但是国民党士兵没弄清楚为什么要消灭共产党?消灭共产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于是就出现了打仗对当官的有利,对当兵的没利,自然也就无法形成凝聚力。没有凝聚力的军队自然也就没有战斗力,当然也就注定会失败。”
唐朝特别强调:“在新晋商精神中,忠诚度和凝聚力是相互补充和支持的”。 新晋商精神三:价值观
唐朝认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新晋商精神的重要标志。他说:“在商业社会里,企业家是商人中的精英分子,精英分子对社会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都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目前一个大家无法回避的现实是企业家和公务人员是商业贿赂高发群体,而企业家通常又是行贿的主体,所以每一个企业家都必须面对和正视商业贿赂的社会危害性。既然每个企业家都希望公务人员个个清廉,那么我们企业家能不能再 ‘清高’一点?我们能不能多在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上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别整天琢磨着如何收买张三或李四。我们能不能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享受财富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能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再心惊肉跳?因为我们问心无愧!”
您觉得新晋商怎样才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呢?
“商人要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必须先搞清楚商人的基本特性:合法的范围内追求最大化经济效益。好了,现在我们再看另外一个现象:为什么买奔驰汽车的商人越来越多,偷奔驰的商人却很少?买奔驰能够张扬自我价值,从而满足自我需要;偷奔驰违反法律,不但无法张扬自我价值,还要进监狱。我们从这个逻辑关系中就可以看出,不是商人没有是非观念,关键是看你怎么引导?谁去引导?引导谁?”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树立一个拥有正确价值取向的榜样人物,这个榜样必须是个拥有大多数商人羡慕的财富,这个商人最好是新经济的代表,因为新经济对官僚体系的依赖性相对比较低,这个新榜样赚取财富的路径非常透明,容易让大多数商人确信不依靠商业贿赂不但能够赚取比商业贿赂更多的财富,而且能够得到更多的荣誉和社会地位。由于榜样的作用,再加上商人的基本属性以及正在日趋完善的法律体系的制约,相信新晋商都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唐朝说。 新晋商精神四:责任感
您认为新晋商精神中还应该包括什么?
责任感!
唐朝认为,一提责任感,大家往往想到的是慈善捐助、公益活动等等,而我们这里所说的“责任感”首先是社会责任,新晋商所要承担的第一社会责任就是“遵纪守法”。
“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直接导致‘不论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被片面放大,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错误地利用。当老板这只‘猫’看到使用商业贿赂的手段能够迅速获得巨额财富时,权力寻租蔚然成风,于是就发生了上海不良官员把老百姓活命的30多亿社保基金挪用给不法商人逐利的恶性事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对于国家来说就是指的法律,对于公司来说就是规章制度。‘规矩’后面的结果是‘方圆’,说的是如果没有‘规矩’,就成不了‘方圆’。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规’就是指的‘圆规’,‘矩’指的就是‘尺子’,意思是说,没有‘圆规’和‘尺子’就无法画出方和圆。后来这句话是说:各行各业都要有自己的规矩,没有规矩就无法按照正常规则去运行。维护国家运行靠的是法律,维护企业运行靠的是规章制度。”
“法律是强制执行的最低道德标准,大家之前可能都听说过一句话‘无法无天’,人类没有‘天’是不能生存的。”唐朝说,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新晋商来说,责任感的第一要素就是要“遵纪守法”。 新晋商精神五:使命感
除了责任感之外,新晋商精神中还有哪些?
那就是“使命感”。
唐朝认为,新晋商精神中不能缺少使命感。他说:“作为新晋商,赚钱是结果,不是目的。赚钱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强大,这就是新晋商的‘使命感’。”
“一个道德修养低下的民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既不可能拥有伟大的智慧,也不可能造就人格伟岸的英雄儿女,更不可能得到其他民族的敬仰!因此,我们每一个新晋商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拥有伟大的人格才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要有伟大的道德修养,一个拥有伟大道德修养的企业家一定会让一个民族更伟大!”唐朝说。
晋商之道 篇3
晋商之道:五百年的经营启示
晋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帮,一个生意场上的传奇故事。
晋商作为商帮之首,起源最早、衰亡最晚,晋商发迹于宋代,明朝时与徽商南北并峙,至清朝晋商便独占鳌头,明清两代辉煌500年。晋商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晋商不仅店铺遍设全国通都大邑,而且经营范围远涉日本、西亚和俄罗斯等地,控制了史上多个行业如盐、铁、茶、丝绸等,清代的票号经营更将晋商推向史上最为辉煌的顶点,在世界金融史上也据有浓墨重彩的记录。晋商创造的财富,徐珂在《清类钞》中列举山西富户十四家,加起来“三千万两银子”,相当于大清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晋商超越于其他商帮的突出地体现在股份制、身股制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以义制利、诚信经商、乐善好施的商业伦理道德也成就了晋商的发展。
(一)晋商的崛起和兴盛
为什么中国最早的商人不出现在其他地方,而独出现于山西?
自然条件和政策鼓励出现了第一批富裕的山西商人,于宋元年间长足发展,为明清晋商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远古,自然资源是产生贸易的唯一条件,即运城的河东盐池。山西主要是由于拥有这种自己独有而别人离不开的盐,同时春秋时期,晋国推行鼓励商业的“轻关、易运、通商、宽税”的政策。因此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出现了第一批商人。
制度变化也为晋商带了历史机遇,北宋时期实行“折中制”放开了盐的运输和销售(折中制:商人把粮食运到边疆,由政府给予“盐引”,然后凭盐引到指定盐场领盐,再到指定的地区销售)。这种制度为山西商人参与并扩大盐业贸易创造了条件,晋商形成的历史机遇。
除此之外,山西固有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和地理条件等因素一定程度辅助成就了晋商的逐步崛起和兴盛。自明朝燕王朱棣起兵夺取皇位后迁都北京,北方的政治中心重新确立起来了,这对于经济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晋商也正是从这时起逐步兴起的。山西历史悠久,人口比较稠密,耕地相对不足,剩余劳动力多;山西地区处在北京和陕西乃至西北地区交通要道的中间位置,同时具备陆路、水路的便利交通条件,有这样好的地理条件,同时存在现实的就业压力,造成了很多人从商。
晋商辉煌500年的发展机遇来自于哪里?
无论对一个人,一个商帮,还是一个国家,机遇都是重要的,晋商的机遇就是明初实行的“开中制”,放开了盐的销售和运输,晋商抓住了这个机遇;促进晋商盐业发展的是另一项政策:政府退出盐业生产。山西人利用这个机会,作大了以盐业为主的贸易,需要相互帮助,形成了“纲”(浙直、宣大、泽潞、平阳、浦洲),以地域乡情为纽带的松散商业联盟,这就是我们说得“晋商”。
明代中期,盐业政策转向“折色制”,大盐商迁到扬州,其余晋商开始多元化发展,寻找与北边少数民族的贸易机会。
清代后,晋商抓住了两次机会,一个是清统一中国后,清政府的边疆政策和对外政策给晋商带来了贸易机会。清政府的统一边疆、开放边疆、管理边疆过程中,晋商抓住机遇,成就了进一步的发展,做到了“货通天下”。清政府的对俄贸易政策推动晋商走向持续繁荣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清政府对这种贸易采取了鼓励的政策,凡行商于恰克图一带的商人,必须持有理藩部颁发的“信票”这几方面的政策,使得晋商的市场地盘更加扩大,远距离贸易更加发达。
另一个是道光年间的金融创新-票号。票号出现在山西,由晋商首创,是一种历史必然;在票号出现之前,金融业的业态主要是典当、印局、钱庄、账局。晋商在金融业中处于执牛耳的地位了。在这些金融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也涌现了许多人才。
晋商的票号演绎了一段至今令后人仰慕的辉煌历史,把晋商推上了事业的顶峰。
票号产生有其偶然性。过去商人挣了钱都是雇镖局,然后把挣的钱运回去。在嘉庆和道光年间,当时社会不太安定,各地的农民起义非常多;当时平遥有一个姓李的李家,这个主人叫李大全,他开了一个颜料坊,叫西裕成颜料坊,他在北京有分号,在天津也有分号。所以有朋友就托他把自己的钱放在北京,然后他给开个条,到山西再去取钱去。后来他那个掌柜,掌柜现在我们叫总经理了,他的掌柜叫雷履泰。雷履泰就发现他的东家是把它作为好事,帮朋友忙的,其实他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也就是进行银钱的汇兑,异地汇兑,所以他就劝他的老板,把这个颜料铺干脆改成一个票号。所以道光三年,也就是1823年,历史上第一家票号叫做“日升昌”就此诞生了。
其实,票号出现在山西,由晋商首创,是一种历史必然。随着商业活动的发达,它一定是金融事业的发达。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金融,那么商业很难再进一步发展。所以明清时代中国的商品经济相当发达,也就为中国的金融业的发展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要求。也就是商业发达了,商品经济发达了,一定要金融也发达。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票号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历史的要求。晋商从资金、网络、人才和信誉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因此由晋商首创,是一种历史必然。
资金,从事票号需要大量的资金,要钱、要资本,而当时山西商人是“富甲海内”,在海内可以说是最有钱的。网络,金融业既然是搞异地汇兑,在全国一定要有分号,而山西商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实际上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分号,那么这些分号做票号进行汇兑就非常方便。人才,山西商人有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也是有一批非常精通业务的人。这批人就可以成为票号的骨干。信誉,最关键的就是山西商人的诚信是天下有名的。票号是接受客户的真金白银,为其开一张没有法律保障的汇票,这张纸能不能再换为真金白银,取决于票号的信誉。信誉是票号的生命线。奉行”以义制利”获得了客户的信任,几百年的坚守诚信而置。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全国一共拥有的51家票号,其中有43家由晋商开办。而票号的英文也被翻译为“shanxi bank”,西方人还将票号称做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票号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票号的业务,主要是两种业务:一种业务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第二个业务就是银两的汇兑,也就是我们说的异地汇兑。比如说你要到四川去做买卖,你从北京你不用把银子带过去,你把钱放到票号里边,票号里边给你开一个条儿,然后你自己到四川去,到了四川成都以后你可以找到这个票号的分号,然后再把这个票换成银子在当地使用。所以这个票号的汇兑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汇款,就是从事这个业务。另外第三个业务就是把各种不同成色的银子通过冶炼,给它变成成色统一的一个标准化的银子。所以票号主要是从是这样一些业务的。
票号的盈利来源于汇费收入、压平擦色(平指秤,色指白银成色,压平擦色即收付银两时,在平码上高进低出的盈利手段)、存放利差的收入。
票号的客户,最初的客户是民间贷款,商人为主;后发生太平天国运动,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二次***战争,对票号的发展有影响,业务收缩,其服务逐步转向与清政府的结合,存款的大多数变为各省官府机构的公款以及地方贵族显宦的积蓄。因为政府的汇兑这一块数额非常巨大,所以这就给晋商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遇。另一次机遇就是八国联军进北京之后,我们知道慈禧和光绪皇帝西逃,在西逃的时候就受到山西商人的接待,山西商人就接待了慈禧太后,因为当年慈禧太后很狼狈了。逃出来非常狼狈,慈禧太后就受到了山西商人的接待,不仅接待地非常好,而且还给了20万两银子让慈禧太后路上用,随便花花。慈禧太后回去以后非常感谢山西商人,所以就把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后的赔款,我们向各国的赔款,全部交给山西人办,总额,本息总额在一亿两白银。所以这个也使得晋商在1900年八国联军以后,一直到1910年清政府垮台以后,其实这是晋商最辉煌的这么一个时期。你看这个晋商通过了这么一系列的过程,所以做成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商帮。
随着晋商对俄贸易的衰落,一方面晋商将大量的资本转向蒸蒸日上的票号;另一方面,其业务重点从办理国内商业汇兑转向存放款业务,其中又以承担清政府的官款汇兑和官吏存放款为大宗,从而造成畸形发展及其最终的衰落。 (二)晋商成功经营的秘诀
晋商能够走向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培养和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商业头脑和知识储备的人才。可是,晋商又是如何吸引人才的呢?票号里那些几近苛刻的制度,为什么没有把员工吓跑,却成全了山西人口口相传的“有儿开商店,强过做知县”的民间谚语呢?
晋商成功秘诀之一制度建设
晋商的制度建设是晋商成功的核心秘诀之一。制度包括企业治理制度、内部运营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其中股份制、激励机制、用人机制和内控制度是企业的核心制度。
(1)股份制,晋商的股份制是长期演变的结果,两权分离使得资金所有者和无资金的经营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股份制之前,已经出现了贷金制、朋伙制和伙计制。明朝后期的伙计制已是股份制的前身了。伙计制就是有一个或者数人出资,雇佣伙计经营,建立在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相互信任地基础之上。
股份制的股份分为银股和身股。银股就是东家出的资金,东家承担无限责任,东家的财产都是后备资本。银股又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是合约资金,每股多少根据票号的规模而不同,多者每股1万两银子,少者每股为2000两银子,每股分为10厘,银股所有者享有永久利益,父死子继,夫死妻承;只享受分红,没有股息,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抽出,补进或增添新股份,正本承担全部责任。副本又称护本,他有两种,一个是东家除正本外又投入票号的资本,另一个是东家、掌柜及有顶身股的员工在结帐期分到的红利中,提留一部分存入票号,副本不参与分红,只得利息。
晋商的股份制已有现代股份制的特点:一是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和有相对控股的大股东;二是实现了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两权分离的制度下,东家决定大掌柜的任职及所享受的身股,主持每个账期的结算和分配,决定扩大投资、奖惩员工,并承担无限责任;对大掌柜实行“全权授权经营”,日常经营管理等一切事务由大掌柜的说了算,东家不得过问,而且也不给票号推荐人,尤其不让三爷(少爷、姑爷、舅爷)进入票号;在处理要东家决定的重大问题时,大掌柜有建议权。
这种制度对晋商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两权分离中权责利是不对称的,尤其是大掌柜有权有利,但并不承担责任;东家与大掌柜之间是相互信任,以信义为先,且东家有权威,大掌柜真心诚意,这种制度是有效的,但在晋商末期,这些条件不存在或者弱化时,企业就会出问题,这也是衰亡的一个原因。
(2)内部业务运营管理制度,有效防范了风险。
为什么在防止内部人败德行为上,现代银行还比不上票号?
一个企业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首先看内部组织架构的设置,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是:适应企业业务的需要,而且内部各个部门权力不交叉也不遗漏,每个部门和每个人权责利明确而一致。票号设计者们没有学过现代管理理论,但是理论来源于实践。
总部的分号管理制度,主要是通过统一管理、考核制度和报告制度。
晋商企业实行总分支机构制,总号设在山西本地,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以至国外。总号对分号实行集中管理,从分号的开立、经营、人员配置、资金、收益等都归总号调度,实行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资金调度。总号对分号的控制,一是考核制度;二是报告制度。总号对分号的考核,以“结利疲帐定功过”,且以不对它号造成损失为原则,否则给予处罚。报告制度为书面报告与口头报告两种,书面报告有正报、附报、行市、叙事报和年终报告五种,口头报告是每日晚上面报主管、每年两次大掌柜(或委托钦差)巡视时分号掌柜面报、班期回总号面报等。
票号的银行密押制度,规避了作业层的风险,这样一套系统、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保证了票号与客户双方的利益,在山西票号存在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很少发生汇票骗领事件。
首先,从总号到每个分号,都有专人用毛笔书写汇票,并将书写人的字体报给总号及各个分号,预留备案。这样,所有在号人员都能够根据预留的备案识别真假。如果需要更换书写人员,更换后必须立即将字体报告给总号及各个分号,并预留备案。
其次,汇票写完后,需要加盖印鉴,印鉴正中有人物像,周边刻有小字,以防假冒。同时,汇票的金额、时间均设有暗号。只有票号的人才能识别,持票人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认票不认人”。山西票号在经营汇兑的过程中,还创造了以汉字作为汇票签发日期和银两数目代码的暗号,机密度极高。汇票的印刷用麻纸,内加水印,每家票号的用纸、款式、水印都不同,只有各家票号的人才能识别,这样,汇票就很难被伪造。
最后,山西票号还制定了“见票三五日兑付”和兑付后“汇票即焚”制度。这个制度的意思是票号在见票之后,要无偿占用顾客款项3到5天,一方面使票号在见票后有时间准备款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全保险。对于持有汇票的人,见票即付当然好,但是若是汇票被盗窃或者遗失,来不及挂失就会被取走。而“见票三五日兑付”为持票人挂失腾出了时间,同时“汇票即焚”又做到了票号的绝对保密,维护了票号的信誉。
票号的资金的管理制度,通过分号之间资金余缺调剂、灵活调拨,一方面保证存、放、汇的顺利进行,同时又做到了资金的充分利用。山西票号分号很多,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经济状况不同,各个票号的现金盈亏、行市好坏亦不相同。有的票号现金盈余,款项放不出去,资金闲置;有的票号现金短缺,利率上升却无款可放。于是,山西票号运用“酌盈济虚、抽疲转快”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票号的经营管理制度,根据时局对规模和网点进行调整,有效规避了盲目扩张的风险。山西票号根据经营成本的变化对存贷款利率和汇水(票号运作的收入为汇费,也就是汇水)水平进行适时的升降。例如,逢镖过节利息上升,汇兑存放要谨慎,不宜大额贪做;分号开设时一般只做汇兑,等熟悉市面后再做存放;根据时局对规模和网点进行调整。八国联军侵华时,日升昌的大掌柜适时撤销了成都、重庆、广州、汉口、张家口、开封等地的分号并且辞退员工,避免了因战乱导致的更大损失。另外,制定、实施了一种叫做“预提护本”的利润分配制度,即在每次分红时,先按一定比例从利润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建立风险基金,并实行专款储存,一旦发生重大意外事件,可以此作为保障,以维持正常经营。
(3)激励机制-身股制,把员工的利益与商号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
晋商之所以成功,就是有一套相当完善的激励机制,它的激励机制是什么呢,我们说晋商里面工作他的收入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收入我们叫做“固定收入”,那么这个固定收入又分做两块,一块就是你在票号里边工作,你的穿、你的吃、你的用,一切都是由票号给你,实行“供给制”。有一篇文章,就是一个票号的后人回忆他父亲在票号时候的待遇,他说待遇非常优厚,比如吃的是每天中午都有肉,而且基本都有酒,冬天还给黄酒,票号里边吃的东西基本上是半个月不重样,每天都是换一样,你看这个吃得非常好。穿的呢,应该说穿得也非常好,夏天都是丝绸,冬天都是毛料。其他的,比如说你在外地工作你要回来探亲,你坐车也好坐船也好,一切费用都是由票号支付。这块儿我们叫什么呢?叫做供给制,供给制的待遇相当好。
那么另一块固定收入叫做“辛金”,这个辛金就是我们所说的工资,那么一般从什么时候起步呢?通常出徒以后起步,第一年是二两银子,第二年是四两银子,然后工作了十四年以后银子涨到了一百两银子。一百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呢?历史学家计算,大体上当时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二百块钱,也就是一百两银子就是一年的固定工资,就是两万块钱,这两万块钱就是让你养家糊口用的。我们说这是一部分收入。
那么另一部分收入,叫做“身股制”。这个身股制在晋商里边是个特殊的创造,所谓身股制,也就是晋商票号里边的股份有两种称呼,一种就是前面说的银股,就是东家出的钱,出的资本,叫做银股;一种叫做身股,这个身股不是花钱买的,是什么呢,是东家给你的,给你干什么呢,作为你分红的一个凭据,就是你分红能分多少红呢--身股制就是让你参加分红--能分多少红就看你的身股有多少。晋商票号里边怎么分红呢?我们比如举个例子说,假如我们今年的票号一共盈利是100万,那么当年签订合约的时候就讲清楚了,比如说银股和身股叫做**分成,所谓**分成,也就是这100万两银子里边有60万两是出钱的东家所获得的,然后东家根据他们的股份再去分这60万两银子;剩下的40万两银子是员工的身股分红的,你比如说一共有100厘的身股,有40万两银子,一股就是四千两银子。都是按这样来分的,那么你分多少就看你身股有多少,然后决定你分多少。这个身股制我们现在也叫做全员分红,也就是所有的员工都参与分红,也就是说都根据你身股的大小来决定你分红的多少。大掌柜的身股由东家定,其他员工的身股由大掌柜定,一般大掌柜可分到10厘,二掌柜9厘,三掌柜8厘;其他人按照职务递减,也有1厘的;学徒工不给。一个普通员工,身股就是三厘,平均每年能分到1075两银子;当面一个知县包括养廉银在内的全部收入不过如此。也就是山西人口口相传的“有儿开商店,强过做知县”民间谚语的有力佐证。
(4)晋商的用人机制
晋商的用人原则是用乡不用亲、择优保荐、破格提拔。用乡不用亲,用乡是为了利用乡情加强凝聚力,不用亲是为了严格管理制度,尤其不用三爷(少爷、姑爷、舅爷);择优保荐,择优就是选择优秀的人才;保荐是实行担保制度,所用之人必须有一定地位的人担保,被保人的问题由保荐人负责;破格提拔,是对优秀人才打破常规,破格任用。
晋商的人才培养制度-学徒制,为晋商培养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学徒制有三个环节:选人、学习、实践。
选人:从中选出有培养前途的人,选择的标准包括外在与内在素质。学徒年龄为15-20,身高五尺(1.7米以上),五官端正,举止大方;懂礼貌,善珠算、有一定文化基础,精楷书,不怕吃苦,能远行。此外还要家世清白、有人或店铺担保。??进号,进号称为“请进”。
学习:新招员工需要经过三年学徒期:第一年,为掌柜“提三壶”(茶壶、水壶、尿壶),打水、扫地、干杂活,伺候掌柜,不设座位。这一年更主要试职业与个人道德的考察和培养,放点银子在不起眼的地方,看学徒如何处理?如果学徒在打扫卫生的时候,自己把银子揣起来,日后一定会让这个学徒离开,在票号这样与银两打交道的地方,品行是非常重要的;再就是观察其工作态度和为人处世之道,道德培训这一年做到“重信义、除虚伪;节情欲、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嫉恨;幸辛苦,戒奢华。第二年进入业务学习,包括文化课(四书五经、蒙语、俄语等)、业务课(珠算、商业性能。记帐、商业信函等)。第三年在柜上跟着师傅(老职工)学习做生意。三年内不得回家,考核成熟正式录用。
基本形成“徒弟-师傅-掌柜”的阶梯,不仅激励员工奋斗,而且上下指挥如意,具有高效执行力。
(5)晋商的约束机制,就是利用传统儒家文化建立自己的约束机制,这些观念也成为晋商企业文化的核心。
对于晋商来说,幸运的是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道德制约的基础,儒家文化有三个有利于建立约束机制的特点:强调尊卑有别的等级和服从观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下者服从上者;认为克制人本能中的贪婪的本性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把忠义作为伦理道德的核心“人无信而不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约束机制是建立在用人的原则上的。用乡不用亲,用乡就是便于约束,当人的活动范围有限,家族观念也强,每一个人的行为都要考虑到对自己家族和亲戚的影响。家族利益是一个人行为的制约。招收学徒必须有担保,由担保人对被保人的一切行为负责,也是一种有效的约束;晋商的内部有员工行为规范的,通常称为“铺规”或者“号规”。有“十不准”,不准携带家属,不准嫖妓宿娼、不准参与赌博、不准吸食***、不准营私舞弊、不准假公济私、不准私蓄放贷、不准贪污盗窃、不准懈怠号事、不准打架斗殴;有的票号规定不准娶外乡女子为妻。
你知道规定得这么严,为什么员工愿意执行呢?我们说就是因为我们前面介绍的激励机制非常有效,也就是说,我好好在票号工作,根据我的业绩,根据我的职务,我的身股不断地增加,我分红也多了。票号做好了,那么我钱挣得也多了,因此他愿意受这种约束,而在票号里边努力工作。 晋商成功秘诀之二企业文化
晋商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呢?
我们说晋商的企业文化就是诚信。所谓“诚”也就是店家,也就是开商店的、开票号的对于顾客一定要讲究一个“诚”字,以诚来对待自己的客户。所以在晋商里边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你比如说八国联军时期北京的分号都被八国联军毁坏了,账本也给烧了,钱也丢了,但是晋商仍然坚持只要你拿票,只要你在我们这儿存了钱,有账本,我们给你照付不误。
那么第二就叫“信”,所谓信,也就是员工要忠于东家。你想当年东家把这个钱全部交给大掌柜经营,由你控制,你想怎么用你就怎么用,你想怎么调配就怎么调配,如果这个大掌柜不忠诚的话很可能自己卷款逃跑,讲究信,我就“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在晋商里边形成了一非常强烈的传统。讲究诚信,这一点也是晋商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凡是有山西人的地方,都有关公庙,大家都以拜关公而求财。关公以一介武夫而成了神,是因为他的行为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忠义精神,晋商对关公的崇拜不仅是一种仪式,而且把关公作为一个符号,一个代表他们企业文化的符号。
晋商的成功在于他们突破了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商业发展的内容:“学而优则仕”改造为“学而优则商”;“义利信”,义利并重,在义和信的基础上获利。
晋商成功秘诀之三:群体精神
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清朝乾隆末年,在典当业中已出现了所谓“江以南皆徽人,曰徽商;江以北皆晋人,曰晋商”的说法。“晋商”这一名称的出现,说明清代山西商人已逐步形成一个地域性的商帮。清后期,山西票号在国内8O多个城市设立了分号,从而形成了一个汇通天下的汇兑网络,也是以乡人为主体形成的山西商人群体。
商帮就是以地域或者是血缘为纽带,一个松散的商业联盟。它一定有一个纽带,你比如说徽商的纽带其实是血缘关系,徽商是讲究家族关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而晋商是以地域为中心的,所以晋商里边讲究叫做“用乡不用亲”,用人一定要用老乡,但是不能用自己的亲属。这种老乡的观念就把大家团结在一块儿,统一在一块儿,所以晋商里边讲究群体精神,互相帮助、互相制约、互相进行协调,这是第三个成功的原因。 晋商成功秘诀之四:官商结合
第四个我们说它成功,你也得看到他们成功里边也有官商勾结。换句话来说,在封建社会里边,任何一个成功的商帮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都靠了一个官商勾结,都和官方要勾结起来。晋商里边官商关系也是走得很厉害,你比如他们和当年的各省的巡抚,比如说张之洞,我们知道张之洞,和许多贝勒,和许多亲王,其实都有密切的个人关系。这种个人关系就对晋商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慈禧住进大德通,晋商有了回报,慈禧回去后,不仅同意票号可以汇兑官饷,而且把《辛丑条约》中规定的赔款本息共10亿两银子交给票号汇兑,各省每年把应交赔款交给票号,由票号再汇给汇丰银行。1900-1910是票号的鼎盛时期,形成这种极盛的是官饷和赔款的汇兑。慈禧还把大清银行的事交给票号,可惜山西人失去了这个机会。
在权利决定一切的官本位社会中,官商结合是必然的,商人利用官员的权利致富,成本是最低的,这是一个特定时代的必然现象,我们很难用“好”和“坏”来评价。宽容的看待历史吧。
(三)晋商衰败与消亡的原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晋商的衰败,主要因素还是内因,企业治理缺乏制衡,制度的缺陷,在外部环境相对恶劣的条件下,进一步放大了缺乏制衡机制导致的后果;而当晋商内部问题严重时,社会的动荡就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传统的儒家文化帮助其成就了晋商的成功,但是晋商后期的保守和封闭表现突出,是其衰败的本质原因。总之,可以归纳为企业治理缺乏制衡,依托官府职能异化,固步自封拒绝改革,农商思想不能远谋。
企业治理缺乏制衡
儒家文化是人治,晋商的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是人治,两权分离是建立在知人善用的基础之上,依据的是传统文化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种思想的前提是你所用的必须是好人,这个前提下,东家和大掌柜之间的权责利不一致的这种有缺陷的制度设计才能起好作用。一旦知人不善,就会出项败德行为。
财东对大掌柜的约束监督制度有缺陷。
财东对大掌柜充分授权,所有的日常经营和管理实物均有大掌柜一人决策,财东放弃了决策责任,在晋商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但是,这种激励体制下的责权利不一致,大掌柜有权有利无责,一旦外部环境出现剧烈变化、大掌柜的个人能力和知识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和把控不到位、或者大掌柜个人的品德出现问题的时候,票号业务的经营就出现了灭顶之灾。
从清朝后期到民国初期,票号没有抓住历史机遇改组为银行这个事实,充分暴露了固有的制度缺陷带来的危害。首先,晋商大掌柜的知识结构没有及时调整,在变革时代,缺乏对现代银行知识的更新,影响了社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方向的判断。其次,缺乏监控机制。票号的所有决策集中于大掌柜手中,一人决策替代了群体决策和组织决策,没有相应的监督机构评审大掌柜的能力和品德,以及经营管理的业绩,比如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监事会、董事会、股东大会等。
由于股东放弃了决策责任,一是使其他不了解行业发展大势,无法正确决策,只能听大掌柜的,造成了总经理的独裁,分号的呼声被大掌柜的打压下去,票号后期迟迟不能向银行转变。二是使其不了解未来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大掌柜。三是大东家的后代吃喝玩乐,一旦钱不足就去票号取,纪律不强的大掌柜的为了迎合财东破坏制度,而后期财东为了取款方便,选任大掌柜的时候考虑听话等因素。因此后期票号出现离心离德现象丝毫不怪。票号鼻祖日升昌的垮台,就是选了一个组织纪律不强,能顺应财东偏好的大掌柜。
票号信用机制建立的基础是初级信用机制,与现代银行的高级信用机制有本质的区别,这是在动荡年代导致其衰败的另一个内在原因。票号的信用机制是建立在初级信用的基础上,在外部环境已经是诚信危机、社会动荡不堪的时候,晋商放出去的高利贷不能回笼,晋商坚持的的诚信文化,使其坚持对客户的汇兑,当财力出现危机,现金流不足的时候,票号业务的衰败就是顺利成章了。 依托官府,职能异化
票号的客户,最初的客户是民间贷款,商人为主;后发生太平天国运动,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二次***战争,对票号的发展有影响,业务收缩,其服务逐步转向与清政府的结合,汇兑政府官饷;另外的一次机遇是:慈禧住进大德通,晋商有了回报,慈禧回去后,不仅同意票号可以汇兑官饷,而且把《辛丑条约》中规定的赔款本息共10亿两银子交给票号汇兑,各省每年把应交赔款交给票号,由票号再汇给汇丰银行。1900-1910是票号的鼎盛时期,形成这种极盛的是官饷和赔款的汇兑。
随着晋商对俄贸易的衰落,一方面晋商将大量的资本转向蒸蒸日上的票号;另一方面,其业务重点从办理国内商业汇兑转向存放款业务,其中又??而造成畸形发展及其最终的衰落。
第三次金融风暴是1897年的贴票风潮和1910年的橡皮股票的风潮。大量钱庄倒闭,钱庄是票号的主要客户之一,对票号造成很大影响。1900年的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又给票号以重创,成为抢劫对象,损失惨重。辛亥革命给了票号致命一击,革了清王朝的命,也革了票号的命。靠封建王朝而生者也随着这个而亡。因此,当晋商内部问题严重时,社会的动荡就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故步自封拒绝改革
现代银行和传统的票号有很大的不同,为什么呢?传统的票号资本都很少,大概是几十万两银子就算是多的,最多的几乎没有超过40万两银子的,所以实际上资本的实力很小。而现在的银行它是什么呢,它这个资本金特别雄厚,因为什么呢,因为现代银行是广泛地在社会上实行招资。但是票号一般是针对大户,很少针对小户的。再一点,现代银行靠的是制度,靠什么呢,比如说抵押制度。而票号就是靠什么呢,就是靠一个信誉,我对你的信任。所以叫什么呢,叫做万两银子一句话,只要我觉得你这个人讲信誉,你说一句话我这银子就借给你。收不回来,收不回来就算了。而现代银行是讲究你有贷款保证,你贷我的钱我看什么呢?房子,你把房契拿来,工厂,你把工厂的地契拿来,我才贷款给你。所以这两个制度不一样。
从根本上说,我们说晋商有保守和封闭的一面,而且这一面在晋商的后期表现得特别突出。什么叫做保守和封闭呢?也就是当年的山西晋商根本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认为自己的钱庄、票号也就是最好的金融形态。其实这个时候外国的银行已经进入了中国,而且中国的银行也最早基本上是由宁波人创办,银行也开始出现了。
现代银行的机会有没有呢?有呢,第一次是慈禧太后让他们办大清户部银行,也就是国家银行,那么要晋商出钱、出人来办这个银行。但是晋商拒绝了,我们出钱出人,银行是你管,那我才不干呢,所以晋商拒绝了。后来经过和政府谈判,清政府同意是由政府出钱、由山西人办银行,这个机会多好啊!但是晋商又拒绝了,觉得银行不行,又拒绝了。拒绝以后,北京这些票号的这些总经理们就非常着急,所以他们就策划通过股份制的方法,把小的票号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的现代银行,所以他们进行了许多次讨论,而且提出了方案。但是我们知道,这些人不是决策者,当把这个方案报上去以后,位居高位的大掌柜和东家们实际上对这个方案都持了一个否定态度。
农商思想不能远谋
我说他们是小老板心态,觉得自己在票号里边当一个大掌柜挺舒服,做了股份制银行以后我还能当总经理啊?当不上了,我当不了了,我得当部门经理了,那说什么也不干。所以最后晋商失去了这次宝贵的机会。那么这次宝贵的机会失去以后,晋商这个票号没有办法和现代银行竞争,因此在1914年就垮台了。所以我们说票号实际上,成也是有传统思想,也就是我们说的讲信义;但是败,也败在传统思想上,也就是封闭和保守。所以辉煌了500年的晋商终于在20世纪初年最后走向了失败, (四)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抓住机遇,成就辉煌;逃避威胁,导致毁灭
从晋商的崛起和兴盛,我们看到是他们抓住一次次历史机遇,从春秋时期晋国的贸易鼓励政策成为中国第一批商人;北宋年间的“折中制”,抓住盐业放开销售和流通渠道的机会,参与并扩大了盐业贸易;明初实行的“开中制”,放开了盐的销售和运输,晋商抓住了这个机遇,后又抓住了政府放开的盐业生产的机会,晋商登上了历史舞台;明代中期,盐业政策转向“折色制”,开始了与北边少数民族多元化的贸易;清代后,晋商抓住了两次机会,一个是清统一中国后,清政府的边疆政策和对外政策给晋商带来了贸易机会,成就了“货通天下”;另一个机遇是道光年间票号的产生,铸就了晋商的辉煌。
而清朝末年,晋商的固步自封,未能充分认识市场竞争的严峻性和巨大的经营风险,且未采取正确的风险应对措施。就票号来说,没有从封建钱庄的金融制度转化成为现代银行制度,票号的经营缺少了战略层面的审视,缺少了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分析和趋势的把握。
对现代企业的启示很显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战略的审视,只有通过外部宏观环境的分析、行业分析,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抓住机会,通过明确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动态调整企业的竞争策略,达成企业长久的发展。
有效的制度,塑造成功的基因组织;有缺陷的制度,加剧组织的毁灭
晋商的成功很大程度得意于其制度建设。股份制度中的两权分离,顶身股的激励机制人才的选拔、培养、激励和约束制度,在晋商的发展史上保留人才,激励人员发挥最大的价值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内部防范风险的各种运营制度,有效理顺内部的架构和流程,使得总号对分号的管理、各类业务的管理、财务的管理、资金的管理都落到了实处,有效防范了风险,极大降低了内部的败德行为。
而具有缺陷的两权分离制度,在知人善用基础上的两权分离,具有一定的缺陷,责权利的不对等,同时没有有效的约束监督制度,历史机遇面前,导致票号走向了最终的衰败。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完善的制度建设可以规避企业的固有风险,提升企业运作效率。当然,其前提是制度的制定是合理的、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当前众多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不缺少制度,但是能够有效执行的很少,究其原因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制度的管理,通常缺少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制度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管理思想,缺少制度分级分层管理体系、规章制度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规划计划管理,有些制度尚处于各个部门自发建设管理阶段,形成了各个部门各自把握制度管理原则的态势,有可能造成制度管理的割裂;
二是制度的制定,由于各部门在制度管理和制度制定方面的“自发和无序”状况,本位主意现象存在,因此存在制定的合理性和操作性不足,导致执行效果差或者无法执行;三是制度的执行环境,公司严格按照制度行事的环境有待加强,各级领导的以身作则是制度执行的关键;四是制度的执行,制度内容的不合理性造成执行的偏差,制度环境,按照制度行事的氛围对制度的执行具有影响,制度执行的刚性不足,同时公司尚未建立起对制度执行情况周期性、有序的监督、评估和改进,至使制度的陈旧,更新慢,难于适应企业的变化,造成的执行不利。
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成好人,一个不好制度可以让好人变成坏人,这就是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积极的企业文化引领企业超越,封闭保守的文化促使其灭亡
晋商的诚信文化是其成功的根本基因,促使其走向辉煌的票号的诞生,也是得意于其传承的“义利信”的诚信文化。在晋商的发展史上,诚信文化为其一次次的发展和辉煌奠定了基础。对现代企业的启示就是做商业要讲商业道德,就是要讲诚信,这也就是说你靠坑蒙拐骗能赚一时的钱,但是绝对做不成大企业,而晋商做得好,就是他们确实讲诚信。“小富靠智,大富靠德”。
而传统文化中的封闭和保守,也导致了晋商的衰败。因此,如何塑造积极,与战略发展想适应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研究课题,而同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剔除与战略发展不相符的消极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另一个课题。
通过基业常青企业的研究证明,制度强制人达到标准,文化引导人超越标准,文化培养了员工的自觉和自律,是企业发展的牵引力。
论晋商精神 篇4
主 题:论晋商精神 主 讲 人:吴秋生
时 间: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晚7:00—9:00 地 点:SJ14 讲座内容:
1、悠久辉煌的晋商。⑴晋商:历朝历代的山西商人。⑵新晋商。⑶辉煌历史。⑷兴衰原因。
2、关羽与晋商精神:关羽形象的塑造;关公的诚信义气。
3、晋商兴盛的原因:⑴明朝政府“开中制”政策。 ⑵山西具有浓厚的重商文化。⑶地理位置优越,“天时、地利、人和”
4、晋商的主要精神:⑴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⑵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的商业精神。⑶信义用人,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⑷中庸和气,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
5、晋商衰落的原因。
6、晋商的文化遗落。
摘 要:晋商是明清时期国内商帮之首,称雄商界500余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可与犹太商人、威尼斯商人相媲美。晋商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逐渐创造出一种特殊精神,这种精神主要包括坚韧不屈艰苦创业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创新精神、诚信敬业崇尚荣誉精神、团队合作同舟共济精神、应变图存自我调整精神等五个方面,我们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
关键词:晋商;创新;诚信
晋商文化中开拓、诚信、坚忍、勤奋的精神,不仅在数百年中成就了一代代晋商叱咤风云、建功立业的梦想,对当今商界精英、创业者、管理者乃至普通民众,同样产生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勤奋、敬业、谨慎、诚信
作为古晋国的封疆,山西简称为“晋”。晋商,通常泛指旧时的山西商人。凡从事手工生产、贩运贸易、商品交易及金融业务的山西商人均可称之为晋商。所以,晋商又俗称“山西帮”,也称作“西商”“、山贾”或“中国
旧时山西省籍的商人”。“晋人善商贾”, “晋人长理财”被誉为佳话,至今传颂。晋商自先秦时代出现,发迹于15世纪末,到16世纪7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19世纪20年代,山西票号诞生,晋商由贸易领域挺进金融领域,其资本之雄厚,覆盖面之广大,执全国金融业之牛耳。其经营地域之广,项目之多,影响之大,唯有徽商能与之相比。到19世纪末,是晋商最为辉煌时期,晋商稳固地垄断了中国北方的贸易市场和资金调度,而且涉足东、中、西亚广大地区,甚至将贸易触角伸向欧洲市场,因而名震中外,汇通天下,显赫异常。在南至香港、加尔各答,北上莫斯科、彼得堡,东延东京、神户、大阪,西到阿拉伯国家的广阔地域里,遍布晋商足迹。当时流传着一种夸张的说法:凡是麻雀能飞到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
晋商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逐渐创造出一种特殊精神,这种精神主要包括坚韧不屈艰苦创业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创新精神、诚信敬业崇尚荣誉精神、团队合作同舟共济精神、应变图存自我调整精神等五个方面,我们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
1、坚韧不屈艰苦创业精神。
晋商采用“人弃我取,人无我有”的策略,把外省商人不曾经营或不受重视的货物,不论大小,不论贵贱,不论远近,只要有利可图,就选择时机及时贩运。如张家口至恰克图一段约有2900华里,地旷人稀,溯漠大荒,流沙无定;夏季酷暑难耐,数日不见水源;冬天溯风呼啸,气温至零下30度以下。途中冻僵冻死者时而有之;春秋两季,时遇风沙骤至,填路埋人;间或突遭匪劫,丢命失财,死于天灾人祸者,时有所闻;每次运货颇费时日,约经数月至半年,若逢不顺,有终年不得达者。至于赴外国经商,一去无回埋骨异域者,屡见不鲜。晋商正是以这种“辟开万顷波涛,踏破千里荒漠”的艰苦创业精神纵横于国内外商场,并取得巨大成就。所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不畏艰辛,敢于冒险是明清晋商经商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2.开拓进取努力创新精神。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由利益而驱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晋商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清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可见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业立家、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极其巨大的精神力量。 (1)山西商人在经营行业上的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他们拥有雄厚的金融资本和敏锐的商业头脑,开创了印子钱(为小民解决燃眉之急)、账局(为工商业融通资本)、票号(中国银行的乡下老祖父)三个中国金融史上全新的行业,因此几乎垄断了从平民日常借贷、官员上任费用、工商业资本借贷、远程汇兑等等金融
领域的大小业务,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2)山西商人头脑灵活,在经营手段上不断根据经商实际情况,推陈出新。第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自东自掌到聘用经理负责经营,东家不再负责具体经营,是资本积累到一定规模的必然。委托或聘用经理经营,是企业体制的重大变化,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了分离,比自东自掌那种体制更有利于产业的发展。财东按照合约将全部资本交付经理后,便不再过问号事,静候经理年终报告。经理既受财东依赖与委托,故而经营业务也十分卖力,领导全号同人前进。经理在号内有无上权力,各伙友均须听命于经理,但同人皆有建议权,不受任何拘束,伙友可对小事相宜行事,但大事须决之于经理。每年年终,经理将营业情况报告各股东。平时倘有重大事故,须临时报告各股东。第二,银股和身股。资本与人力的合作,表现为东家出资本,经理等出人力。而经理人等出的人力,除东家要按企业的工薪标准支付年工资外,还要把人力当作股份即人力股或顶身股,与资本股同享分红的权利,类似于今天的员工持股制度。“出资者为银股,出力者为身股”,银股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抛出、补进或增添新的股东。身股只参加分红,不承担商号或票号的亏赔责任。顶身股在极大程度上代表了员工资历和经商能力。顶身股是山西商人企业特有的一种制度,其他省份商人并不实行。顶身股制度的实施,从表面看似乎东家把一部分的利润让给了职工,减少了收益,但从长远来看,顶身股制度使劳资关系融洽,对促使职工更加勤勉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顶身股制度不论对已经顶上身股的职工还是没有顶上身股的职工,都具有诱惑力、推动力、凝聚力,核心在于职工顶身股份额和分红数额都是在不断增加的,对职
工产生了不懈的推动力。山西商人在明清之际称雄商界五个多世纪的辉煌历史,是十分引人注目的。这与他们多年经商,不懈地探索摸索,积累大量的经验,进而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意识是分不开的。创新精神来源于商人对发家致富的强烈渴望,对资本增值的不懈追求,对商业活动近乎宗教般的狂热和虔诚。
3、诚信敬业崇尚荣誉精神。晋商的敬业精神,也是常为人所称道的。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晋人摒弃旧俗,褒商扬贾,以经商为荣。榆次富商常氏一改“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贾”,能数代集中优秀人才锐意经营商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的商人群体。由于他们把儒家教育的诚信、仁义、忠恕精神引入商界,从而有了常氏商业之繁盛。可见,把商业作为一项终身的崇高的事业来对待,正是山西商人经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以诚为基。所谓“诚”,主要指真诚不欺,诚实无妄。我国商业活动中有一条至理名言,即“诚招天下客”,其理论基础就是儒家关于“诚”的学说。“诚”对中国商人,尤其是晋商影响很大。第一,诚意敬业。敬业是晋商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立足点,是事业成功的有力保证。晋商前往塞外不毛之地,经过“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的杀虎口,其中的风险和艰辛常人难以忍受,但顽强进取的晋商毫不退缩,离别家乡,离别亲人,打开商路,拓展事业,颇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雄风。第二,以诚待人。诚实待人表现在对待掌柜、伙计、同行、客户等方面。对待掌柜(经理),晋商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真诚待人。在对待员工上,晋商不因其身份卑微而对其进行欺压,更重要的是能尊重其人格。在商业运营中,晋商绝不损人利己,坑蒙拐骗。在晋商的经营活动中,审时度势、薄利多销、诚信专
一、慎待相与、节俭自律以及灵活机动的营商战术,都起着一定的作用,然而诚实不欺尤其重要。
(2)以信为准。所谓“信”,一般指讲信用、重信誉。可见“,信”与“诚”是密不可分的。第一,利以义制、立信为本。晋商在经营上不惜折本亏损,也要保证信誉,以致各地百姓购买晋商的商品,只认商标,不还价格。晋商在经营过程中能够非常恰当地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坚持义利统一。晋商训道中一句流传最广的口头禅,就是“信义为本,禄利为末”。“信”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对广大顾客有强大的吸引力,是商业兴旺发达的源泉。第二,守信为用、崇尚信誉。商业交往离不开“信用”这条纽带,恪守信用,维护信誉是商贸往来中必须遵循的商业道德。晋商视信誉为命根,坚持信誉第一。强调做买卖必须脚踏实地,不投机取巧,赚钱不骄傲,赔本不气馁,宁赔本也不做玷污商号招牌的事。有了信用,才能赢得客户,山西票号在半个多世纪里成为发挥中央银行作用的金融机构,票号的管理机制自然有一些优势,然而,山西票号经营过程中讲求信用则更为关
键。
4、团队合作同舟共济精神。晋商在经营活动中非常重视发挥群体力量,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晋商的组织结构以血缘和地域关系为纽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家庭、家族组成的一个显著特点。山西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先秦时期儒家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晋商对血缘关系更为认同和重视。晋商的先辈们为使自己所创的家业,能够传续下去,总是严格的按照嫡庶之分,将其家业传于自己的嫡子嫡孙,并且从对内亲和外戚的区别上,先择其内亲辅佐经营,而后才是外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在血缘关系上以嫡系为核心、以内亲为基干的经商世家或商贾望族。如盐商中的蒲州籍王家、张家,介休籍范家,平阳籍亢家等等。除了这种血缘关系以外,在外经商的晋商,还以同乡或同宗为纽带组织和发展起来的一些以同乡为主的商帮,如太原帮、汾州帮、闻喜帮、平阳帮、泽潞帮、蒲州帮,以及祁县帮、太谷帮、平遥
帮。
清末,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国内外商业竞争力量也在加强。晋商为维护既得利益,巩固已获得的商业阵地和某些行业的垄断地位,彼此连接起来,互相提携,互相帮助,形成一个纵横连接,网络贯通的地域性商业集团,世称“山西帮”(或称晋帮、西帮)。如中俄恰克图贸易,长期以来一直为晋商垄断,商号最多时达120余家,各商号组合成商会,维护共同利益。各店如同一家,一致对外,与同行竞争,使外帮势力无法涉足其间。晋商
于异地经营,特重乡情,同舟共济,且热衷组织同乡会和会馆。晋商通过组织商会进行同行间的经济管理和协调,维护本会的共同利益,约束全员,避免内部争斗,一致对外。
5、应变图存自我调整精神。晋商本身带有晋人刚毅务实之风,在经商过程中又养成了一种遇挫折不气馁,面对困难不低头,想方设法去应付和解决问题的应变图存精神。原先晋商销于国内外的茶叶,皆为福建武夷山所产,但到1853~1856年,由于太平天国的兴起,进货渠道受阻,晋商及时转向两湖采购;后来他们发现两湖交界羊楼洞、羊楼司一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甚宜种茶,便指导当地农民栽培,并获得成功,很快就解决了茶源问题,同时还设场加工制造砖茶,发展了当地最早的手工业。
旅蒙晋商根据市场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了许多灵活机动的经营手段,从而获得了成功。主要有走屯串帐篷,游动经商和城市集镇贸易。旅蒙商与蒙古牧民的交易,主要是以物易物,基本上是以砖茶为一般等价物。进入蒙古各地的山西商人,精于商业营销,尤其注意蒙古牧民对商品的特殊要求。他们为了做好对蒙贸易,很注意学习蒙族语言,曾自行编纂用汉语注音的《蒙古语言》手册,要求赴蒙贸易者熟练掌握。在经商活动中,还注意蒙族的风俗习惯,做到入乡随俗。他们还学习和掌握一些医疗针灸技术,在行商活动中对蒙民的一般病症予以医治,以获取蒙民好感,从而顺利达到贸易目的。他们还极力讨好蒙族亲王、贝勒等贵族,以便在商业活动中得到支持。经过长期多方面的努力,旅蒙晋商终于开拓并巩固了他们在蒙古草原的商业活动,以致在一般牧民心目中,把晋商看的和牧主台吉(蒙古低层统治者)一样重要。
总之,艰苦创业是晋商精神的内在本性,创新是晋商精神的力量源泉,诚信是晋商精神的灵魂,群体保障是晋商的环境支持,适时求变是晋商精神的永恒追求,这五种精神的相互促进成就了晋商的辉煌。晋商精神不仅是山西人的一笔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当今的时代竞争日益激烈,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运用晋商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商业道德在商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晋商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山西地处内地,从事商业的客观条件不是很好,晋商能够在明清时期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商帮,与其在经营过程中注重商业道德有着密切关系。晋商的商业道德既继承了前人商业道德的精华,又有一定的创新,其内涵非常丰富,影响极为深远。晋商的商德规范有很多,以下几项内容构成了晋商商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1、诚实守信
恪守诚信,是保障商品交换的正常秩序,维护经济正常运行的必然要求。“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通财,而国求给矣。”[1]宋代周敦颐在《通书》中对诚做了本体论与人性论证明,说“诚”是“圣人之本”与“百行之源”。中国古代商人很早就提倡“重然诺守信用”,标榜“诚商”、“廉商”,反对“奸商”、“佞商”,把诚信作为最主要的商业道德规范。这个传统被晋商一直延续下来,并且不断有所发展。
晋商诚实守信有三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是商号内部讲诚信。大多数财东对经理的工作并不多加干预,一切放手给经理去做,决算时如果亏赔,只要不是人为原因,财东并不责怪经理失职,反而立即补足资金,以期重整旗鼓。其二,在商号之间守诚信。晋商非常重视朋友间的信誉。晋商对待“相与”,极其慎重,不乱交往。经过多方了解后,认为可以与之共事,才与之银钱来往,否则,即婉言谢绝。一经来往,没有特殊情况,总是竭力维护关系,明知无利可图,也不中途断交。可谓“慎始慎终”。万一对方倒闭,成了呆账,也就听之任之,当做教训。多数晋商之所以能这样做,和他们所恪守的诚信道德规范是分不开的。其三,对顾客诚信。顾客是商家的衣食父母,所以对顾客诚信尤为重要。晋商深知只有讲信用,重然诺,不欺诈,人们才乐于与他们交易。商业赢利靠商品的质量和服务态度来取得,永保信誉,才能成功。晋商坚持诚信为本,做任何一桩
买卖,总是脚踏实地,赚了不骄傲,赔了不气馁,宁肯赔钱也不做玷污招牌、坑害顾客的勾当。孙中山先生在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讲到信义,中国古时对于邻居和对于朋友,都是讲信义的。依我看来,就„信‟字一方面的道德,中国人实在比外国人好得多。……在商业的交易上便可以看得出。中国人交易,没有什么契约,只要彼此口头说一句话,便有很大的信用。”[2]这一点在晋商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2、爱国济民
古代许多商人具有爱国爱民美德。春秋时那位矫称君命犒师、智退来袭秦军的郑国商人弦高,树立了爱国商人的历史形象,堪称后世经商者的楷模。而活跃于明清时代的晋商于此更有许多表现不少商人致富以后,乐善好施,出资周济邻里、关心孤老、扶助贫病、施棺掩骸、买药治疫、修桥铺路、筑堤设渡、建立义仓、设立家塾、兴办学校、修复书院、资助刊印书文等,这些在地方志中记载甚多。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令军中所俘妇女,其家愿赎者,可放归。商人承统闻听故旧女子多俘在中,“乃遍访诸营,倾囊赎以归其家”[3]。
又如临猗人阎天
杰,经营盐业五年,赢利数万,旋辞商回家,倡修庙宇,周济苦民,每于岁暮,设施饭衣,终身不辍[4]。晋商渠本翘早在1804年就捐银2万余两创办祁县中学并亲任总办。道光十七年(1837)因捐助书院,知县赠匾“崇文尚义”;光绪五年(1879)八月,因捐助山西官书局刻书,巡抚曾国荃赠匾“义关风雅”。常赞春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以藏书捐赠榆次学堂,山西巡抚恩寿赠匾“士诵清风”。光绪三年(1877)山西灾荒捐资三万余金,巡抚曾国荃赠匾“好行其德”;在义和团运动中,常氏十三世立教,由村众举充乡团团长,“与村人赵君成业、刘君秉仁协议安置拳众毋扰,并练团丁,以防他匪侵入”。晋商诚心为国诚意为民的美德足以流芳百世。
3、崇商敬业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是重农轻商,在社会等级序列“士、农、工、商”的等级安排中,商处末序。但明清时代的晋商却早已打破了这种等级观念,他们认为商和士、农、工是同等重要的事业,都是本业,同样要敬。如柳林县《杨氏家谱》称:“天地生人,有一人莫不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业不可废,道惟一勤。功不妄练,贵专本业。本业者,其身所托之业也。假如侧身士林,则学为本业;寄迹田畴,则农为本业;置身曲艺,则工为本业;他如市尘贸易,鱼盐负贩,与挑担生理些小买卖,皆为商贾,则商贾即其本业。此其为业,虽云不一,然无不可资以养生,资以送死,资以嫁女娶妻。……无论士为、农为、工为、商为,努力自强,无少偷安,则人力定可胜矣!安在今日贫族,且不为将来富矣。”这种观念在山西地区影响深远。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山右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5]以至雍正皇帝朱批道:“山右大约商贾为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6]晋商不把经商仅仅视为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来对待,并世代沿袭。 山西人自宋元以来就形成了一种崇商敬业的浓厚意识,鲜明地树立了“以商致财,用财守本”的思想观念,这就为晋商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
4、崇尚勤俭
在生产相对不发达的中国农业社会里,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是中国人一贯提倡的优良作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7]勤为开源,俭为节流,两者结合,才能肥家守业。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比较差。旧称:“晋省天寒地瘠,地物鲜少……人稠地狭,岁之年入,不过秫谷豆,此外,一切家常需要之物,皆从远省贩运而至。”[8]在这种环境中出身的山西商人,多能不畏艰险,万里行贾,勤俭经商。晋商恪守“黜华崇实”、“修己安人”的训诫,矢志追求“师道立而教化行,理义明而风俗美”的境界,努力做到“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
用事童仆
共苦乐”。他们认为,“勤俭为黄金本”。据记载,“晋中俗俭朴古,有唐虞夏之风。百金之家,夏无布帽;千金之家,冬无长衣;万金之家,食无兼味”[9]。纪昀也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望,始归纳妇。纳妇后,仍出营利,率二、三年一归省,其常例也。或命途蹇剥,或事故萦牵,一二十载不得归。甚或金尽裘敝,耻还乡里,萍飘蓬转,不通音问者,亦往往有之。”[10]明《五杂俎》中称:富商“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奢而山右俭也”。清康熙帝南巡时说:“夙闻东南巨商大贾,号称辐辏,今朕行历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而土著者盖寡,良由晋风多俭,积累易饶;南人习俗奢靡,家无储蓄。”[11]
清人魏禧有篇文章说,晋商在扬州做生意是五利之徒,而其他商帮则为三利。“五利”指商人一年跑五次,少赚多跑,这当然需要勤俭精神。由于五利之商跑得多,货物周转快,虽利薄但多销,少取多予,勤俭而不伤廉。
勤俭打造了晋商独特的气质风范。
5、心存礼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2],在商德上集中表现为“心存礼让”的规范。晋商关于礼让的要求规定得甚为具体细致。如商号经理录用学徒时,要求学徒“仪态大方,家世清白,懂礼貌”;一旦入号后,不仅要对学徒进行严格的职业道德训练,还要将其派往繁华商埠,以观其德行。清代晋商炳记《贸易须知辑要》,记述了晋商接待顾客的规矩和方法:“说话第一要谦恭逊让,和颜悦色,言正语真,方成正人君子”;“生意人无大小,上至王侯,下至乞丐,都要圆活、谦恭、平和、应酬为本”;“柜上做生意,平心静气,和颜悦色、下气怡声,婉转相达,此乃
生意乖巧之第一”,如此等等。
真正的礼让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表现在内心里。盂县商人张静轩说:“(经商)结交务存吃亏心,酬酢务存退让心,日用务存节俭心,操持务存含忍心。愿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诈也。……前人之愚,断非后人之智所可及,忠厚留有余。”[13]在事关利益上依礼而让,这才是真正的礼让。
本商号内和商号之间的“礼让”都很注重。大德通号规中规定:“各处人位,皆取和衷为贵。在上位者因宜宽容爱护,慎勿偏袒;在下位者,亦当体世自重,无得放肆。”[14]正是这种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使晋商之间既有平等的竞争,又有相互支持,从而形成了晋商的整体形象。
晋商在经营活动中,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以及商会立法的形式增强相互之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之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这样不仅使晋商业务范围越来越大,而且在商界和金融
界保持了数百年立于不败之地的局面。
6、严禁陋习
经商之道,首在得人。晋商坦然正视商人群体中的陋习,剖析自己人性中的种种劣根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坦坦荡荡,从从容容,这不能不说是晋商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又一个“诚”字。
山西各商号或票号对可能发生的种种陋习劣迹,均有成文的规定,如宿娼纳妾、酗酒赌博、吸食***、接眷出外、擅自开店、投机取巧、蓄私放贷、买空卖空、款借亲友、挪用号款、懈怠号事、涣散无为、苟且偷安等等,均在严禁之列。特别是“吃、喝、嫖、赌、抽”更列为严禁之首。许多创业传世的商人往往“贾业儒行”,洁身自好,不染恶习。山西乔家在乔映霞持家时,定立家规,“一不准吸***,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赌博,四不准冶游,五不准酗酒”等。祁县帮大德通票号也规定有“七不准”:“一不准接眷外出,二不准在外娶小纳妾,三不准宿娼、赌博,四不准在外自开商店,五不准染习不良嗜好,六不准蓄私放贷,七不准用号款借与亲友。”[15]还规定:“严禁陋习。不论何人,吃食***,均干号禁。前已染此弊者,责令悔改,今后再有犯其病者,依号规分别处理。”这样的号规在晋商的商号或票号中俯首可拾,举不胜举。可见,严禁陋习是晋商的一大商德准则。 晋商的繁盛发展时期跨越明清两代,历经500余年。晋商按照商业道德规范处世和经商,不仅使晋商实现了以德敛财和以义制利,而且陶冶出一种特有的商业文化景象——淳朴而敏慎、诚笃而灵活、和衷而况博、聚财而修德。晋商优秀的商业道德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晋商银行 篇5
晋商,肇始于虞舜,鼎盛于明清,称雄商界,纵横亚欧,创无数金融第一,领中国商业与金融革命,成山西为中国金融发源地。晋商所创造的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被西方人称为“山西银行”。
组建晋商银行,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振兴山西经济,实现科学发展,重振晋商雄风,再创晋商辉煌的一项战略举措,是社会各界多年的愿望,也是历史上晋商的银行的传承和发展。2008年8月6日,山西省政府成立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全面启动组建工作;同年12月30日中国银监会批复同意;2009年2月5日,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成功召开;2009年2月28日正式挂牌。晋商银行是一家总行设在山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省属大型金融企业。
战略愿景:积极完成省内网点布局,逐步向省外拓展辐射,择机在境内外公开上市。把晋商银行打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根植三晋、服务山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民族品牌银行。
市场定位:扶持中小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参与重大项目,服务城乡居民。 企业文化:传承晋商金融文化,弘扬现代经营理念,敬业、守纪、和谐、创新、发展。 晋商银行从历史中走来,在改革中诞生,并必将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走向成熟和强大!
厚德永续,源远流长;
融汇天下,共铸伟业!
晋商银行董事长 上官永清
上官永清,女,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毕业于山西财经学院。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 山西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学习。
1982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任临汾地区工商银行副行长、党组成员,工商银行榆次分行行长、党委书记,工商银行晋中分行行长、党委书记,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太原办事处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党委书记,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
2009年2月至今 晋商银行董事长。
曾获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晋商银行行长 阎俊生
阎俊生,男,1961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1976年12月至1987年4月在北京卫戍区服役,1987年5月先后任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处级秘书,太原市城信社联合社副理事长、副主任兼营业部经理,太原市商业银行党委委员、董事、副行长,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太原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行长。
2009年2月至今晋商银行副董事长、行长。
晋商银行副监事长 吕福贞
吕福贞,女,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大学本科。
1976年参加工作,先后任人民银行太原分行金融管理处副处长,人民银行太原分行金融市场经理、计划处处长,太原市商业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行长、党委副书记,董事长、党委书记。 2009年2月至今晋商银行副监事长。
历任太原市第八届、九届党代会代表,太原市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常委。
晋商银行副行长 栗建强
栗建强,男,195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现任晋商银行董事、副行长。
1979年12月参加工作,先后曾任工商银行太原分行副行长、党组成员,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工商银行大同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工商银行运城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太原市商业银行行长、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2009年2月至今 晋商银行董事、副行长。
中国工商银行EMBA核心课程研究生班,获毕业证书 荣获太原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和特级劳模,荣立山西省、太原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命名的个人一等功,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劳动模范,并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大会,大同市人大代表,大同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山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太原市总商会副会长。
发展规划
要加快调整业务收入结构。科学合理的业务及收入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我行业务发展战略的主要抓手。要合理组合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积极推进财富管理业务,促进收入结构从以存贷利差为主向利差收入和非利差收入并重的转变。
要优化信贷资产结构。资产结构的科学合理决定着我行信贷资产的质量和效益。未来三年我行公司资产业务的大、中、小客户占比应该保持在5∶3∶2的比例,要扶持优势中小客户,把握其经营特点,建立符合中小客户经营特点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努力培育我行的基础客户群;要加强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全面合作,参与重点项目,支持优势企业,使我行信贷资产更具抗风险能力。
要建立以资产业务带动中间业务的联动发展机制,积极开展交叉销售和组合营销,构建我行新的盈利模式。一方面以融资业务促进投行业务发展,通过为客户提供融资业务来争取债券承销(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承销)、重组并购等各类投行业务机会;另一方面以投行业务来巩固和竞争发展客户,积极发展针对目标客户群的财务顾问、银团筹组及安排、资产证券化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等投行业务,使我行获取更多的综合业务机会,拓展更为广阔的优质客户,实现我行收入结构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要实施零售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变,通过开展理财、个人信贷、信用卡等业务,争取、培育高端客户,实现负债业务的增长,为全行业务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要加快、完善我行现有的营销渠道,按照“效益优先、服务优良”的理念,整合现有的物理网点,加强自助网点的建设,使其成为物理网点的有效补充;同时,要加快虚拟渠道的建设,通过网上银行的功能开发,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虚拟营销网络的构建。实现在低成本、短时间内快速建立销售渠道的目标。
要树立流程银行的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控制为核心,进行流程再造。从全行整体出发研究制定主要业务流程的顺序、约定、从属、权限和责任,降低银行内部交易成本,防范操作风险,提高运行效率。
要积极探索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建立全行、全员、全过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全程、量化和立体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形成全行统一的风险偏好、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文化,使风险管理贯穿于经营决策、资本配置、产品定价、绩效考核、市场营销等经营管理全过程。全面提升组合层面的风险管理水平,在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业务稳健发展。
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经营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人的问题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重民意、重能力、重业绩的原则,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放开手脚使用人才,创造条件保留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尽快建设一支适应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员工队伍。二是建立完善的经营绩效考评机制。通过竞聘上岗、按绩考核、末位淘汰,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三是建立以绩效为主要考核内容的薪酬分配机制,以岗定薪,按绩取酬,易岗易薪,奖优罚劣。突出前台,薪酬向一线倾斜
大事纪要
二OO五年
2005年,山西各界开始呼吁组建晋商银行。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学者进行了相关的专题研究。
二OO六年
2006年,晋商银行的组建工作被列入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的工作重点。山西银监局就重组改造地方性商业银行,多次到全国各地调研,进行专项考察,多次向省政府与中国银监会汇报,得到了认可和支持。
3月23日上午,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太原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兵生,太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璞,太原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张贵元等认真听取了而太原市商业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展情况等工作汇报。之后,申维辰对市商业银行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全面改革创新,打造晋商银行,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太原市商业银行成为业内有影响的股份制银行。
4月13日,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就太原市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率先发展作了题为《太原要努力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讲话。其中讲到:“以‘晋商银行’件事为龙头,以五大国有银行和保险公司为支柱,以民生、光大等民营银行和保险公司为辅助,以各级各类证券营业部为依托,将太原市建设成为山西的金融中心。加快城市盛业银行改制步伐,依托晋商品牌,尽快组建成立晋商银行,引领金融中心建设。” 7月,中国银监会唐双宁副主席在监管二部和合作部有关领导陪同下到山西调研。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范堆相就山西组建晋商银行的工作与唐副主席进行了交流。唐副主席对此项工作给予了肯定,要求进一步加快晋商银行组建步伐。
12月,山西银监局向省政府提交了《山西省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晋商银行实施方案》。其后,按照联合重组的方案积极推动了太原、大同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处置和阳泉、晋中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
二OO七年
2007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探索建立晋商银行”。
11月,山西银监局向银监会和省政府就组建晋商银行事宜进行了汇报,确立了太原市商业银行风险处置和太原市商业银行更名为晋商银行同步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做大做强晋商银行的思路。
12月13日,山西银监局副局长赵金童、太原市常务副市长李俊明、太原市商业银行高管组成的工作组,就太原市商业银行风险处置工作及组建晋商银行事宜向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作了专题汇报。
二OO八年
2008年1月15日,在山西银监局的督促指导下,太原市商业银行召开了股东大会,决定增资扩股,确立了太原市政府的控股地位。
1月28日,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晋商银行组建工作”。
1月至5月,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薛延忠,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听取山西银监局、中古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等有关部门关于组建晋商银行的工作汇报,研究相关事宜。
8月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引发了《关于成立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及筹备组的通知》(晋政办函[2008]122号),指定申联彬(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为领导小组组长,邓智毅(山西银监局局长)、毛金明(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行长)、郑建国(省财政厅厅长)、李俊明(太原市常务副市长)为副组长,陈跃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波(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荣华(省监察厅副厅长)、杨培岳(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牛来有(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高爱平(省审计厅副厅长)、朱成基(省国资委副主任)、薛维栋(省工商局副局长)、王德平(省国税局副局长)和张澎涌(省地税局副局长)为领导小组成员;指定邓智毅(山西银监局局长)为筹备组组长,赵金童(山西银监局副局长)、郭保民(中国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副行长)、上官永清(省农村信用联社原党委书记)和闫俊生(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太原分行原副行长)为副组长,马平衡(山西银监局现场检查四处处长)、吕福贞(太原市商业银行董事长)和栗建强(太原市商业银行行长)为成员。
9月5日,山西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组长申联彬,主持召开了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及筹备组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山西省组建晋商银行工作方案》和《太原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晋商银行增资扩股方案》。
9月8日,山西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申联彬主持召开了由省属8户国有企业参加的晋商银行增资扩股座谈会。
9月28日,山西银监局现场检查四处马平衡处长带队,晋商银行筹备组副组长上官永清、闫俊生及太原市商业银行董事长吕福贞一同前往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就晋商银行组建工作进行了汇报。银监会原则同意了《山西组建晋商银行工作方案》。
10月9日,晋商银行筹备组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宣布了《晋商银行筹备组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及晋商银行筹备组工作人员名单,决定下设综合协调组、财务重组组(分增资扩股和制度设计两个小组)和风险控制组(分经营稳定、不良资产处置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三个小组)三个职能部门,进行了职责分工。
10月,山西银监局出台了《太原市商业银行重组更名期间的风险控制办法》和《太原市商业银行重组更名期间突发重大风险应急预案》;晋商银行组建筹备组制订了《太原市商业银行重组更名期间的风险控制办法实施细则》和《太原市商业银行重组更名期间突发重大风险应急预案实施细则》;山西银监局局长邓智毅两次赴银监会就晋商银行组建工作进行汇报。
10月31日,受申联彬常务副省长的指示和委托,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建功主持召开了落实晋商银行国有法人股股份会议。省国资委主任张崇慧,山西银监局副局长赵金童,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公司董事长常小刚等8家省管重要骨干企业有关负责人,晋商银行筹备组副组长上官永清、闫俊生及筹备组成员马平衡等参加了会议。
11月4日,晋商银行筹备组召开了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各工作小组前一段工作情况汇报,统一太原市商业银行拟定提交董事会和第二次股东大会的五个议案,审议通过了《晋商银行筹备组工作任务分解及时间进度表》。
11月5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山西省组建晋商银行工作方案》(晋政办发[2008] 91号)和《太原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组建晋商银行增资扩股工作方案》(晋政办发[2008] 92号)。
11月14日,申联彬常务副省长带队赴京与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就晋商银行组建工作进行了会谈。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楼文龙主任、周民源副主任、办公厅夏令武副主任、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建功、山西银监局局长邓智毅,晋商银行筹备组副组长郭保民、上官永清、闫俊生,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相关处室负责人、山西银监局马平衡处长参加了会谈。
11月25日,晋商银行筹备组马平衡等赴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就晋商银行组建工作进展及太原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增资扩股方案修改情况进行了汇报。晋商银行筹备组闫俊生、吕福贞、王小军参加了会谈。
11月26日,晋商银行筹备组召开了第三次工作会议。会议通报了25日赴银监会汇报情况,听取了各工作小组前一段工作情况汇报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11月26日,在山西省财政厅厅长、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组长郑建国同志亲自安排和督导下,省财政4.2亿资本金及9.8亿用于处置太原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资金全部到位,为晋商银行增资扩股奠定了基础。
11月29日,太原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太原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修改的议案》等8项议案。 12月3日,山西银监局局长、晋商银行筹备组组长邓智毅向申联彬常务副省长汇报了晋商银行组建工作的最新进展。
12月8日,山西银监局副局长、晋商银行筹备组副组长赵金童主持召开了太原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会议,筹备组副组长上官永清及筹备组成员马平衡、吕福贞出席了会议。风险控制小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12月11日,山西银监局连续召开了局长办公会和行政许可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太原市商业银行变更10%以上股东初审意见的报告》、《关于实施太原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更名为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体方案的批复》、《关于太原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方案的批复》等文件。
12月12日,山西银监局现场检查四处马平衡处长等赴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报送《关于太原市商业银行变更10%以上股东初审意见的报告》等材料。
12月18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申联彬,主持召开晋商银行组建领导小组正副组长会议,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更有力措施,确保12月底取得银监会同意组建晋商银行的批复。
12月20日,太原市商业银行33.93亿元不良资产剥离工作全面完成。剥离后,太原市商业银行总资产223.7亿元,各项存款183.4亿元,各项贷款91.4亿元,不良贷款率2.91%,资本充足率30.33%,拨备覆盖率128.35%,各贡指标均达到了监管要求。
12月25日,太原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工作圆满完成。增资扩股后,太原市商业银行新增股本17.87亿元,总股本达到23.919亿元。增资扩股后的股本结构为:山西省财政出资4.8亿元认购新增的4.8亿股股票,占股本总额的20.07%;太原市财政局保留原股本3.2亿股,占股本总额的13.38%;法人股东43户,持股***亿股(其中,新法人股东受让太原市财政局及原法人股东所持股份1.53亿股,保留原法人股本0.5210亿股),占股本总额的63.23%;保留原自然人股本0.7944亿股,占3.32%。
12月29日,山西银监局向中国银监会提交了《关于太原市商业银行重组更名为晋商银行的初审报告》。邓智毅局长带队赴银监会进行了申报工作汇报。
12月31日,银监会印发了《关于太原市商业银行更名的批复》(银监复 [2008] 569号)文件,同意“太原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晋商银行”;英文名称变更为“JINSHANG BANK CO., LTD.”,简称“JINSHANG BANK”。
二OO九年
2月28日,晋商银行总行大楼奠基。
2月28日,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
3月6日,首次行长办公会在金蓉家园酒店会议室召开,行长阎俊生主持了会议
3月12日,晋商银行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总行部门经理、总行部门职员、客户经理及柜员
3月18日,晋商银行党委成立
3月20日,晋商银行召开管理软件招标会
3月28日,经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晋商银行》报创刊号正式出版 3月31日,总行营业部为山西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此笔贷款是我行挂牌后发放的第一笔贷款。
4月18日 ,晋商银行召开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会议。 4月19日,晋商银行召开“更换门头标识” 招标会
4月22日,总行授信部与中介机构建立联系,进行授信测算模型的开发工作。
5月6日,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监事会2009年第二次会议。
5月9日,晋商银行董事会 “关于同意设立晋商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的决议”
5月11日,首期新聘员工培训开班典礼在省军区教导大队举行。 5月18日,晋商银行开展自我排查风险,充分暴露案件动员大会。 5月19日,桂林市商业银行来我行考察学习 5月20日 ,晋商银行首批新聘员工上岗
5月22日,山西晋商文化交流协会主办、晋商银行协办“2009新晋商、新机遇、新形象发展论坛”大会在金港大厦成功举行。 5月24日,我行绩效管理系统(一期)正式投产运行, 5月30日,绩效管理系统上线。
6月4日,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8股东大会。6月6日,晋商银行召开太原市内机构调整动员大会
6月6日,晋商银行将宣布成立解放中路直属行。晋商银行宣布成立并州北路直属行(暂定)晋商银行。
6月9日 ,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项目推进会
6月20日 ,晋商银行召开加强柜台风险防范工作会议
7月6日-13日,晋商银行第二期138名新聘员工在省军区教导大队接受岗前培训。
7月17日,晋商银行解放中路支行正式更名为晋商银行太原并州支行。并州北路直属行正式更名为晋商银行太原龙城支行。
7月21日,人力资源部代表晋商银行总行与公司业务团队各位总经理及其助手共同在总行七楼会议室签订了“晋商银行岗位、行员登记及薪酬待遇协议书”。
7月23日,晋商银行与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迎泽宾馆隆重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7月25日,我行绩效管理系统(二期)成功上线。
7月27日至28日,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监事会2009年第三次会议在丽华大酒店成功召开。
7月31日,晋商银行与运城市人民政府在迎泽宾馆隆重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8月2日-6日,总行召开“晋商银行2009年发展改革研讨会”,阎俊生行长主持研讨会。
8月12日,晋商银行纪委成立。
8月14日,上官永清同志任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闫俊生同志任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吕福贞、栗建强同志任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
8月18日,总行正式启动贷记卡系统项目。 8月26日、27日,总行召开“晋商银行全辖支行行长工作会议”。 9月1日至9月4日期间,栗建强副行长带队一行五人先后赴天津银行和北京银行进行考察、学习。
9月2日至3日,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2009第二次临时会议以书面提案方式召开。
9月8日,晋商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行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
9月9日,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汤涛等一行三人来我行调研。 9年9日,总行召开年中个人及卡业务专业会议。
9月10日,公司业务部召开了“晋商银行客户经理管理办法”和“晋商银行客户经理考核办法”的研讨会。
9月9日,晋商银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科技局、高新科技园区召开知识产权融资座谈会。
9月18日,晋商银行卡名、卡样、广告语设计方案评审会。 9月22日,晋商银行成立后召开第一次信贷审查委员会。
9月25日,总行召开“晋商银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 9月27日,由山西省银行业协会主办,晋商银行承办的山西省银行业迎国庆“晋商银行杯” 毽球比赛在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开幕。晋商银行代表队荣获冠军奖杯。
10月1日,晋商银行全国客服电话95105588正式开通运行。
10月12日,总行领导领导及部分员工参观山西省展览馆举办的《辉煌60周年——山西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
10月15日,由山西银行业协会举办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摄影展在景峰国际隆重揭幕。晋商银行选送的摄影作品《三亚风光》(张霖)荣获铜牌奖。
10月25日18时,晋商银行新核心业务系统的顺利成功上线,标志着我行在现代商业银行建设中有了一流的IT支撑体系。
10月27日,总行成立信用卡项目领导组。
10月28日,总行公司业务部召开了“国内经济形势、行业政策研讨会”。 10月30日下午,总行在丽华大酒店四层会议室举办了晋商银行重点公司客户讲座、答谢晚宴及座谈会。
11月1 日,晋商银行田瑞璋独立董事赴总行调研。
11月3日,晋商银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山西商融担保有限公司召开银保座谈会。
11月4日,晋商银行在太原市丽华大酒店四楼第二会议室组织召开全省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合作研讨会。
11月5日,总行举办晋商银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讲座。 11月5日,晋商银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朝阳街服装城集团召开银企业务促进会。
11月13日,晋商银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研讨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评估暨投融资研讨会。
11月15日,总行机关党委举行晋商银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演讲比赛。 11月16日,晋商银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中联钢担保有限公司召开银保座谈会。
11月19日,总行召开晋商银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总结暨第二阶段动员大会。
11月20日,晋商银行与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签署“存货融资质押监管合作协议”。
11月20日,晋商银行召开公司信贷产品推介暨研讨会。
11月27日,晋商银行隆重召开“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项目建设总结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12月5日,吕梁分行招聘。
12月7日,总行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
12月10日,晋商银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运城市政府召开合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对接座谈会。
12月10日——11日,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监事会2009第四次会议在海南省三亚市华宇皇冠假日酒店顺利召开。
12月17日,吴黎正同志任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 12月18日,吴黎正同志任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纪委书记。
12月18日下午,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周小川等一行9人莅临晋商银行调研指导。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申联彬、省政府副秘书长王纯、太原中心支行行长毛金明、山西银监局局长邓智毅、省直工委副书记郭康锋、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检查组组长安雅文等人陪同调研。
12月25日,晋商银行与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股份公司银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迎泽宾馆举行。
12月27日,晋商银行与晋城市商业银行签署山西省城市商业银行全面业务合作协议。
12月29日晚,2010年晋商银行元旦联欢晚会在全晋会馆二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12月31日,总行授信部对我行授信规模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规模控制。 12月31日晚,总行领导深入总行营业部、数据中心、晋阳支行、龙城支行、并州支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及辖内支行对一线干部员工进行亲切慰问。
12月31日,新核心系统上线后的首次年终决算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我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各项功能得到全面验证。
二0一0 年
1月5日—13日,总行举办第三期新聘员工岗前培训。 1月15日,总行召开2009年全年工作总结汇报会。
1月28日,晋商银行2010年个人及信用卡业务专业会议在天瑞商务酒店隆重召开。
2月3日—5日,晋商银行2010年全辖支行行长工作会议暨案件防控和党政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山西财经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召开。
2010年2月5日,晋商银行全辖“案防攻坚年”动员大会在财税专科学校报告厅召开。
2月7日,晋商银行在尖草坪批发市场、煤炭博物馆、山西世贸中心举办“早春炫彩大礼”大型营销宣传活动。 2月8日,总行领导深入离退休干部、特困员工家庭进行年终慰问。 2月9日下午,总行“2010同心同力趣味运动会”在滨河体育中心羽毛球训练馆拉开了帷幕。
2月10日,晋商银行2010年公司信贷工作会议在迎泽宾馆召开。 2月25日,以“传承融合 创新 梦想”为主题的“晋商银行成立一周年暨2010年年会”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