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对我们的意义【优秀2篇】》
自明代以来,清明便是个带着份量的节气,而随着近年营奠入法,我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也被匀匀整整地摊进了整个三月四月——渚涯重望,芳草旋生,初临春回的人们却总是甘心为那一晌怅触平减去几分轻浮的。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清明节对我们的意义【优秀2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清明节对我们的意义 篇1
清明节,古时亦称“植树节”、“踏春节”、“聪明节”。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清明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其实,清明节有好几重意义,当然最主要的是关于生命的意义。清明节是缅怀已逝生命,激发现有生命,纪念自己身边的,自己亲近的已逝的亲人,感谢先人赐予我们生命的一个节日。如何通过我们现有的生命延续过去的生命,用过去的生命激发今天的生命?缅怀的意义不单纯是对亲人的思念,更该成为一种民族的风俗,成为一个种族的繁衍仪式。我们对自己亲人每年一次的扫墓就是一个典礼,是敬祖报本观念的延续。有专家曾提议,应该把这个典礼扩大开来,就是在每年的清明节对那些为国捐躯,为中华民族付出生命的人进行祭奠。其实这样的活动我们小的时候是年年都搞的,现在这样的活动在少年当中少多了。所以有专家建议我国应该有一个“国典”,每年的清明节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祭奠先烈的仪式。从先烈到先贤,先贤不仅是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我们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都是值得我们纪念的。家乡的贤人是家乡历史的。灵魂,也是家乡山川的灵魂,他们在家乡都留下了足迹,大家可以到他们的故居、墓园、纪念碑去祭奠,这将是最贴近百姓的乡土教育。
其次,清明节还是“生机的节日”,迎接大自然的生机,扩大大自然的生机。大自然到了清明节的时候是生机勃发的。植树就是古人扩大自然的生机,古代有“插柳留春”的习俗;踏青则是珍惜自然的生机,到自然中去,拥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蹴鞠、荡秋千、拔河等等,以此来迎接大自然生机的到来。
再有,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都是由大自然的节日转化而来的,从自然到人文,“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清明节就是融合了古代的寒食节而形成的。寒食本来就是一种大自然的节律,加上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就是那许许多多的传说和人物。
可见,清明节不仅仅一个“烧”可以涵盖,也不仅仅一个“烧”可以表达。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提倡以一种更文明的新方式来祭奠先人,比如鲜花祭扫,比如网上祭扫等。所以有专家说,我们无论何时也不能丢弃传统文化,重要的是不能丢弃传统文化的核心,按照生命科学的说法,就是“基因”不能变。祭奠的方式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只是外在的载体,这个载体是需要不断更新和变化的,但是“基因”要保护和保存好,核心的价值观要保护好。
清明节对我们的意义 篇2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清明节,我以为,至少可以做两大事情,发挥两大意义:
1、怀念祖先;
2、亲近大自然。
一、怀念祖先
清明节的第一大意义,可以引用《论语》:“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这里的“终”是指人的生命的结束,“远”是指时间上的久远。“慎终”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真诚、慎重地表现对已故亲人的怀念、感恩。“追远”是指不忘本,尽量远的追溯、怀念自己的祖先。所谓“树高千尺不忘根”。
活在世界上,我们必须回答这样一个基本问题:“我是谁?”也就是“我从哪里来?又向哪里去?”这也是需要我们用一生来探索的问题。 “慎终追远”有助于我们回答这一问题。
所谓“明德归厚”的 “明德”指“慎终追远”之后,我们更有人生观、道德感更加清晰,正能量有所增加。我们的行为也会变得更加明确,德性也能够更加彰显。“归厚”,人的心灵逐渐变得充实、丰满、厚实。从全人心理学来看,悼念、怀念自己已经逝去的亲人,就是与他们通心。德者,亦是大道运行之参悟、践行者也。厚德之人,乃得道之人。
清明节您想到自己已经逝去的亲人了吗?
如果您没有〖〗条件去扫墓,您是否能够抽出时间来冥想呢?对于您去世的亲人,您是否还有任何没有放下的情感呢?关于他们,您是否还有什么耿耿于怀的往事呢?如果有的话,现在的心理服务(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沟通辅导等)已经可以帮助您放下。经过适当地处理,您的能量将进一步地增加,您的心情将更加舒畅。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今天之所以会这样,与我们的亲人,特别是父母,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您的父母有的已经去世,在清明节,与他们对话、通心,我们就能够变得更加清明。
如果您去世的父母或者任何已经去世亲人,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舒服,包括悲伤、内疚、怨恨、无奈、生气等,那么您需要注意了。在生活中,您肯定不时有能量不足,力不从心之感。您需要进行心理调整。当您想到父母或者其他亲人,不再有任何不舒服情绪,只是感恩,那么,您的能量一定比较畅通了。
如果您的父母健在,那么可以与父母一道,怀念爷爷、奶奶,以及外公、外婆,与他们通心。如果您没有见过他们,这可是您的好机会。向自己的父母了解吧!他们会讲一些故事给您听。如果您是父母,不妨也多给孩子们讲一讲他们爷爷、奶奶以及外公、外婆的故事,这将对他们认识自己有所帮助。
二、如何与去世的亲人通心?
已经去世的亲人虽然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但他们的影响仍然留在您的心中。这些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也可以两面皆有。这些影响可以是使您愉快的,也可以是使您不愉快的,或者两种皆有。
心理学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已经过去的事情不可能发生改变,但是已经过去的事情对您的影响却可以发生改变。您与去世亲人的关系可以经过心理学的处理,可以增加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减少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就拿全人心理学的实践来说吧,我已经面对社会,办了十多年的“心灵成长工作坊”(或者称为“通心”工作坊)。在工作坊上,处理了数百例当事人与去世亲人的关系。所有的个案,都获得了大小不同的成功。经过处理,当事人在回想起去世亲人时,感觉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有的甚至是巨大的变化。他们的能量、自信等都有所增加。我是用通心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处理的。对这方方面有兴趣者,可以看看其它有关的博文。
我也亲自见过其它一些成长类型的工作坊,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具有明显的、确切的效果。
如果有条件,不妨先参加一个什么工作坊。
如果您暂时还没有条件,在清明时节,做一做通心的练习,也是有好处的。具体办法如下:
找一个安静的屋子,有一个几平方米的空间。准备还两把椅子。一把您自己坐,一把代表您去世的亲人。
自己先坐好,体会一下亲人应该坐哪个位子,距离多远,方向是否正对您,或者斜对您。在摆椅子时,很容易发生拿不定主意的情况,一会觉得近,一会觉得远。这说明您对于去世的亲人,心里有纠结。这个时候,最好是按照远的、方向不正的地方摆。因为通心,是为了化解纠结。
摆好了以后,开始对去世亲人说话。
说了之后,坐到亲人的位置上去。慢慢地感觉自己变成亲人。可以用控制呼吸的'方法来做到。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地吐出来。如此反复几次。直到感觉多少能够体会到亲人的状态。然后再感觉,亲人听到您这话之后,是舒服还是不舒服?如果舒服,就把椅子往与您更近的地方挪动,不舒服就往后退。
然后,再回到自己的位置,回到自己,再对亲人说话。如此反复。如果最后能够与亲人拉近距离,就是通心成功。如果没有,也是常见的情况,这应该是好事情,因为您发现了自己潜能有待进一步开发的一个地方。您与这位亲人的纠缠,占据了您一些能量。
您如果想活的更加自在,更有能量,更加自信,最好是找有经验的专家处理。
三、亲近大自然
清明节又一大意义是“亲近大自然”。清明时节,大地回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清明节也是与大自然融合之节、通心之节!这里的“通心”,指的是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丰富与神奇。在大自然中,与树木花草、江河湖海、高山平原,以及各种各样的生命交流、通心,体会它们与人类的共同存在,体会它们存在的奥秘、乐趣。郊游、踏青、放风筝,都是非常好的活动。当您到大自然中去,是否感受到了大自然那种生机勃勃、周而复始的力量了呢?其实,在您的身上,也有这种力量。因为您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印度诗人哲学家泰戈尔说:“人是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长的力量。”
在清明节体验成长,乃是在道中运行。如果您能够放松、放空地与大自然通心,您就能够变得更加清明!
关于如何亲近大自然,如何与大自然通心,我在博客里已经发表过数文章,这里不再重复。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查阅。
清明节体现了中华民族之正能量和阳光面!清明节祝您清明!
四、用“通心”丰富节日内涵
所谓“通心”,从全人心理学看,就是至少暂时地从小我中走出来,甚至超越自己,体会到其它的生命或者存在物。能够进一步站在它们的角度,体验它们的状态,从而与它们同生共赢。
通心分狭义和广义。狭义的通心是指一个活人和另外一个活人的通心。广义的通心,是指把狭义的通心的含义加以推广,从一个活人和另外一个活人的通心,推广到一个活人和去世的人、与古人、与人与外的其它生物、与大自然等的通心。(详细请查阅博主关于通心的其它文章。)
中国有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从全人心理学的角度看,它们都可以理解为“通心节”。
春节,与在世的亲人通心,与亲戚、朋友、同事通心。
清明节,与去世的亲人通心,与大自然通心。
端午节,与忧国忧民的屈原通心,与自己的事业通心。
中秋节,与在世的亲人通心,与亲密关系通心,与自己的感情通心。
传统节日是一种风俗、文化,其节日的内涵,体现了这个国家、民族物质的、精神的生态。一个国家、民族对于节日的诠释,是随着其普遍人格发展上升和演变的。
随着中华民族普遍人格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的内涵也必然发生变化。
以前的传统节日,在不少人的概念里,就只有一个字:“吃”。
春节,吃大鱼、大肉。
清明节,吃寒食。
端午节,吃粽子。
中秋节,吃月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格的普遍提高,节日的精神含量必将逐渐增加。其增加的表现之一,就是通心的活动渗透其中。
通心,其实就是人类在交往活动中自我实现的表现。通心的含义经过扩展,与不在世的人,与其他生物,与大自然也可以通心。
通心是道,人类的活动往通心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人类的活动往通心发展,个体自身,人与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必将更加和谐。人类交往将经历第三次革命:通心。
节日是人类自身的产物,它们应该有利于人类的自我实现,有利于人类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