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十大劳模事迹简介 全国五一劳模先进事迹材料(通用3篇)》
劳动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因为无数的劳动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不仅编织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而且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灿烂文化。让我们由衷地向全世界的劳动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吧!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2022全国十大劳模事迹简介 全国五一劳模先进事迹材料(通用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2022全国十大劳模事迹简介 全国五一劳模先进事迹材料 篇1
<>
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他心系祖国科教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
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村民。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称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张顺东和妻子李国秀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照顾年迈老人、抚养年幼孩子以及失去双亲的2个侄女,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
<>
山对山来崖对崖,
日子好比江中排,
毛竹天生筋骨硬,
顺风顺水出山来。
李家大姐人才好,
张家大哥看上她。
没脚走出致富路,
无手绣出幸福花。
<>
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男子60米、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
“中国飞人,亚洲之光”。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9秒83,以半决赛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决赛场上,苏炳添是一排黑人中间唯一的黄种人,他再次打开10秒大关,以9秒98的成绩获得第六名。
<>
世界屏住了呼吸
9秒83
冲出亚洲的速度
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
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
88岁,长津湖战役幸存者,曾荣获“时代楷模”“人民楷模”称号。
14岁参军,先后10次负伤,3次立功。在朝鲜战场上,他所在连队当时与敌军在零下30多度的恶劣天气里血战了三天三夜,最终仅有他一人生还,但他身负重伤,昏迷93天,先后经历47次手术后,被截去四肢,没了左眼,右眼视力仅剩0.3。新中国成立后,朱彦夫主动放弃荣军疗养院的优厚待遇回乡,用25年时间带领乡亲治山治水,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
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
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
也没有向困苦低头
与自己抗争
向贫穷宣战
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
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
91岁,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顾诵芬生于书香门第,7岁时在北平时,目睹日军轰炸城市,立志投身航空事业报国。自1956年起,顾诵芬先后参与、主持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机型的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并创造性解决了大超音速飞行的飞机方向安定性问题和跨音速的飞机抖振问题。顾诵芬的工作经历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完全重合。他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起现代航空产业体系的过程。
<>
像静水深流,
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
似大象无形,
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
心无旁骛,
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
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
陈贝儿,40岁,香港出生,在传媒行业工作近20年。2021年初,无线电视策划制作12集脱贫攻坚主题纪录片《无穷之路》,陈贝儿和拍摄团队赴贵州、四川、云南、广西、宁夏、海南等六个省(区)实地拍摄采访。
在历时三个月的拍摄时间中,陈贝儿和拍摄团队跨越14个曾经处于深度贫困的地区,“沉浸式”体验当地居民生活,节目体现了国家扶贫工作为当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拉近了内地和香港同胞的心灵距离,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注入了更强信心和动力。
<>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
让双脚沾满泥土。
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
用钢梯超越了怀疑。
一条无穷之路,
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
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
86岁,塔吉克族,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荣获“71勋章”。
吴天一院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的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了藏族群众上万人。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吴天一院士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如今80多岁的吴天一院士仍然坚守在青藏高原之上,守护着高原人民的健康。
<>
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
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
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
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
<>
女,瑶族,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研究生。
半岁时,江梦南因用药物失聪,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从小到大,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她成为家乡小镇上近年来唯一考上重点大学,最终到清华念博士的学生。
按照计划,江梦南将于明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她就读生物信息学专业,江梦南的目标始终是明确的,那就是解决生命健康的难题。
<>
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
我们觉得,
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
从无声里突围,
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
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
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
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
已故科学家(享年96岁),革命英烈彭湃之子,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被追授为“时代楷模”。
彭士禄是我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上世纪50年代,他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他负责引进大亚湾核电站,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引领我国核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
历经磨难,初心不改。
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
两代人为理想澎湃,
一辈子为国家深潜。
你,如同你的作品,
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
2020年12月17日凌晨,一颗明亮的“流星”划过夜空,这是刚刚从38万公里外的月球带回月球样品的嫦娥五号返回器。1时59分,嫦娥五号带着1731克月球样品顺利返回地球,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千百年来“上九天揽月”的梦想。
至此,中国探月工程实现“六战六捷”,“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留下了中国人在火星上的第一条印记。
<>
发射入轨着陆
九天探梦一气呵成
追赶并跑领跑
五十年差距一载跨越
环宇问天探月逐梦
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
2022全国十大劳模事迹简介 全国五一劳模先进事迹材料 篇2
<>
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他心系祖国科教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
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村民。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称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张顺东和妻子李国秀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照顾年迈老人、抚养年幼孩子以及失去双亲的2个侄女,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
<>
山对山来崖对崖,
日子好比江中排,
毛竹天生筋骨硬,
顺风顺水出山来。
李家大姐人才好,
张家大哥看上她。
没脚走出致富路,
无手绣出幸福花。
<>
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男子60米、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
“中国飞人,亚洲之光”。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9秒83,以半决赛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决赛场上,苏炳添是一排黑人中间唯一的黄种人,他再次打开10秒大关,以9秒98的成绩获得第六名。
<>
世界屏住了呼吸
9秒83
冲出亚洲的速度
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
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
88岁,长津湖战役幸存者,曾荣获“时代楷模”“人民楷模”称号。
14岁参军,先后10次负伤,3次立功。在朝鲜战场上,他所在连队当时与敌军在零下30多度的恶劣天气里血战了三天三夜,最终仅有他一人生还,但他身负重伤,昏迷93天,先后经历47次手术后,被截去四肢,没了左眼,右眼视力仅剩0.3。新中国成立后,朱彦夫主动放弃荣军疗养院的优厚待遇回乡,用25年时间带领乡亲治山治水,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
生命,于你不止一次
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
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
也没有向困苦低头
与自己抗争
向贫穷宣战
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
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
91岁,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顾诵芬生于书香门第,7岁时在北平时,目睹日军轰炸城市,立志投身航空事业报国。自1956年起,顾诵芬先后参与、主持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机型的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并创造性解决了大超音速飞行的飞机方向安定性问题和跨音速的飞机抖振问题。顾诵芬的工作经历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完全重合。他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起现代航空产业体系的过程。
<>
像静水深流,
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
似大象无形,
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
心无旁骛,
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
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
陈贝儿,40岁,香港出生,在传媒行业工作近 20年。2021年初,无线电视策划制作12集脱贫攻坚主题纪录片《无穷之路》,陈贝儿和拍摄团队赴贵州、四川、云南、广西、宁夏、海南等六个省(区)实地拍摄采访。
在历时三个月的拍摄时间中,陈贝儿和拍摄团队跨越14个曾经处于深度贫困的地区,“沉浸式”体验当地居民生活,节目体现了国家扶贫工作为当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拉近了内地和香港同胞的心灵距离,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注入了更强信心和动力。
<>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
让双脚沾满泥土。
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
用钢梯超越了怀疑。
一条无穷之路,
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
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
86岁,塔吉克族,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荣获“71勋章”。
吴天一院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的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了藏族群众上万人。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吴天一院士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如今80多岁的吴天一院士仍然坚守在青藏高原之上,守护着高原人民的健康。
<>
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
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
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
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
<>
女,瑶族,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研究生。
半岁时,江梦南因用药物失聪,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从小到大,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她成为家乡小镇上近年来唯一考上重点大学,最终到清华念博士的学生。
按照计划,江梦南将于明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她就读生物信息学专业,江梦南的目标始终是明确的,那就是解决生命健康的难题。
<>
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
我们觉得,
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
从无声里突围,
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
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
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
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
已故科学家(享年96岁),革命英烈彭湃之子,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被追授为“时代楷模”。
彭士禄是我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上世纪50年代,他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他负责引进大亚湾核电站,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引领我国核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
历经磨难,初心不改。
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
两代人为理想澎湃,
一辈子为国家深潜。
你,如同你的作品,
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
2020年12月17日凌晨,一颗明亮的“流星”划过夜空,这是刚刚从38万公里外的月球带回月球样品的嫦娥五号返回器。1时59分,嫦娥五号带着1731克月球样品顺利返回地球,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千百年来“上九天揽月”的梦想。
至此,中国探月工程实现“六战六捷”,“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留下了中国人在火星上的第一条印记。
<>
发射 入轨 着陆
九天探梦一气呵成
追赶 并跑 领跑
五十年差距一载跨越
环宇问天 探月逐梦
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
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2022全国十大劳模事迹简介 全国五一劳模先进事迹材料 篇3
当大地在猛烈地颤动时,全国亿万人民的心也在随着颤动。一时间,白衣天使、子弟兵、志愿者踊赴抗震救灾的前线。
圣洁的白云永远为你绽放——
那穿梭在废墟里,走动在帐篷中的白色身影,他们见证了生命的坚韧,也向世人诠释了职业的神圣。在汶川地震中,在那个破旧的寺庙里,有32个婴儿出生在了产床上。他们的出生凝聚了白衣天使的心血。白色的身影穿梭在房前屋后,他们不停的付出,换来一声声娇嫩的啼哭。当记者采访一位医生时,他说“这是全体医护人员的功劳……”在白衣天使爱的团结中诞生了不屈的生命。
常翠的四季青为你骄傲——
他们挥汗如雨,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的努力。
这是子弟兵救人的宗旨。在大地震发生后的168个小时子弟兵仍然没有放弃救人的信念。当他们用生命探测仪探测到生命存在的迹象时,他们欢呼雀跃。在拼尽了几十个小时后,幸存者被救出,子弟兵用绿色染透了生命,他们让生命充满生机,生命因他们的团结而万古长青。
灿烂的野菊为你喝彩——
那一条条橙色的丝带飞舞在天地间,也温暖了一个个受伤的心灵。他们是抗震救灾的志愿者。在废墟上、病床前、道路上,他们伸出爱心的双手,帮扶一个个期待救助的心灵。正是因为有他们的爱心,救灾工作才顺利进行他们是野菊花,香气也许不怡人,但品质却感人。在他们的团结心中,生命的道路被开启,被抢通。
在汶川大地震中,爱在团结中生出,苦难在团结中化解。这是因为,13亿中国人坚信:再小的爱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再大的苦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团结13亿的力量,生出爱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