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优秀9篇)正文

《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优秀9篇)》

时间:

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有哪些?做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到底有哪些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优秀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内容 篇1

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儿童作为社会一份子,也有自己的心理活动和主观想法。据调查,家庭因素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

1.家庭教养

(1)采用民主式的管教,孩子容易形成独立、大胆的性格,善于与人协作和思考能力。

(2)父母的教育太严厉,常打骂孩子,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孩子,通常性格倔强、冷酷、缺乏自信心;

(3)父母太溺爱孩子,孩子就会缺乏独立性,习惯依赖旁人,变得任性、自私。

(4)父母过于保护孩子,事无大小都帮孩子完成,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处事被动,不善于社交。

(5)父母教育孩子要口径一致,切勿一人一个说法,否则易让孩子形成很强的警惕性,以至于两面讨好,学会说谎、投机取巧。

2.家庭气氛

家庭和睦利于孩子积极性格养成。相反,若父母二人常常争吵、猜忌,甚至关系破裂,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犯罪率较高。

3.家庭结构

调查发现,孩子适合生活在两代人的家庭结构中,即与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在这种家庭结构下成长的孩子,更有好奇心,更爱劳动,心态也会更好。因为,如果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期生活在一起,很容易被溺爱。

4.家庭地位

受中国现实国情影响,独生子女占比较大。独生子女容易自私、任性,所以家长要从小在这方面有意识的培养教育孩子。

成年人非常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对一些看起来听话,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很放心,其实,心理是否健康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对于这些孩子,家长更应该寻找解决他们心理上的不健康因素,阻止其继续恶化。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2

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这次我有机会参加心理健康学习,真实感受颇深!

一、教师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一)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

(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学生

我们要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较强的感染力,要以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对所任学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响学生。努力做到教态亲切、热情、和蔼可亲,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教学方式、方法要直观、形象、丰富多样,富有趣味性。要创设一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风气,使每一个同学在良好的集体环境里成长。

当然,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我们的教育教学与应试教育思想的碰撞,产生了不少问题,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如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选择怎样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学习评价难以操作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如果能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最终一定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学生总有一些不良的现象,如逃学、早退、迟到、作业不按时完成、上课搞小动作、做鬼脸等现象,无时不展现在你面前。此时,你的心情又如何呢?是气愤、激怒、伤心,非想揍他一顿,还是用乐观的心态来教育他,我想,教育学生需要耐心和宽容,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去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静心去寻找自己错误的原因,真正体验到自己的错误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有多深,我想这样的耐心和宽容教育学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何偿不用呢?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3

幼儿保育工作在幼儿园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发育和成长中的幼儿。学前期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生长发育迅速,然而身体尚未发育完善,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不足,容易受外界各种疾病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所以,加强体格锻炼,落实扎实有效的防病措施等,是提高幼儿健康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

一、管理制度规范到位

我园对保育工作实行园长负责制。园内成立了由园长、保健老师及全体保育员组成的卫生保健小组。严格执行人员培训计划,保育员也大多具有高中学历水平,并经过妇幼保健院的卫生保健知识培训。全园设有保健室、隔离室,保健室内物品设施齐全,有流水洗手设施,无处方药及过期变质药品,药品标签明确、清楚,各种制度表格健全,各类统计数据及时上墙,并能定期组织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幼儿的生活安排科学有序

我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指定了科学有序的生活制度和作息时间表,并要求全体保教人员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规范操作程序。我们注意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频繁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用肥皂流水洗手,吃饭不挑食,不偏食,饭后漱口擦嘴,平时注意勤洗澡,勤剪指甲,不咬手指,在注意自身卫生的同时,还要求小朋友注意保持公共场所卫生,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瓜皮果壳,保持幼儿园的环境整洁美观。

三、把好防病治病关口

1、严格把好防病治病体检关。我们坚持做好新生入园体检工作,经体检合格方可入园,入园体检率要求100%合格,入园后,每学期为幼儿测量身高、体重,并及时作好评价、汇总,发现问题,及时矫治。

2、把好晨检关。保健老师每天坚持认真晨检,做到一问二看三摸四查,并作好详细记录,了解每位幼儿的健康状况。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更是加大力度,发现患儿及时隔离,防止进入园内造成蔓延。

3、把好消毒关。我们制订了详细的消毒要求,要求每位保育员熟练掌握,按要求严格规范操作,并做好记录。

4、把好预防接种关。我们按计划免疫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登记工作,对有缺漏的幼儿动员他们进行补种。

四、严把安全关

我们成立了安全组织机构负责全园的安全工作,频繁针对全园的大型玩具,户外活动器械,电器、水电管线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杜绝事故隐患。

五、卫生宣教

根据季节和发病情况,定期办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栏,宣传育儿、护理等保健常识。各班还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在一日活动之中,并在《家长园地》上开辟专栏,介绍科学育儿知识。近年来,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幼儿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将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放入日常的健康教育课程中,家园同步,共同抓好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定期向家长宣传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知识。

六、完善各类台帐资料的登记

平时我们注重各类卫生保健台帐的登记,按要求认真填写,准确统计,各类数据及时上墙公布。

七、完成体格检查并进行评价。

期初收齐新生入园体检卡,认真核对登记。九月份完成全园老生体重的测量,对上学期筛检出的肥胖儿和体弱儿建立个案,每月进行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与评价,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矫治,同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进行宣教。

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存在的不足之处,尤其是体弱儿、肥胖儿管理作用不太明显,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寻找原由。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4

我们经常谈及“要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许多人会片面地认为,健康就是孩子不生病,身体发育正常就是身体健康。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和身体都健康的孩子,我们才能称之为健康的孩子。然而,正是因为大家都忽视了心理健康这一重要因素,导致孩子们因心理问题而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行为表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各种不良风气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健康地成长。作为家长﹑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照顾好孩子们﹑学生们的身体健康,还要时刻关注他们,让他们的心理也健康地成长。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表现往往比较另类。如行为偏激,孤僻,敌对等。那是因为他们心灵上有缺失感,为了满足得到这种缺失的需要,他们只好以“另类”的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而为什么学生们会有缺失感,会产生心理问题呢?这个问题的答案相当复杂,要从源头找起,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因素。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等。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寻找解决的方法。笼统来说,我认为,各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应尽力做到如下方面:

1、社会上应多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或开通咨询热线,多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让家长们能及时咨询,得到帮助;

2、家长要多给予孩子关心和关爱,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不寻常的表现要及时处理引导;

3、学校也应开设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要留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学生个人方面也应保持开朗宽容,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光靠以上几点还不能完全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要减少学生不正常心理现象,还得从细节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而且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约翰·霍特的《孩子为何失败》一书中写道:“很多‘低能儿’不是先天造如此,而是后天造成的。过程通常是这样的;首先,一个没有按正常轨道发展的孩子被‘诊断’有缺陷;然后,这个孩子就像真的有缺陷一样被关心和治疗;后来,孩子自己也认为他是有缺陷的;最后,他跟专家们说的越来越像。我们由此可见,一个心理健全的孩子,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在身边亲人们的看法议论中,可逐渐转变为一个有心理缺陷或心智不健全的人。这也更加地说明了家庭环境,社会态度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起了重要作用。

曾经看过一个结业报告会的视频,这不是一般学校的结业报告会,而是一个专门教育失足学生学校的结业报告会。其中一个读初中的女孩让我记忆深刻。她的故事是这样的:从有记忆起,父母总是吵架,家庭气氛不融洽。再后来,父母就离婚了。父亲不要她,跟别的女人跑了;她跟着母亲,生活不太宽裕。母亲为了养家糊口,每天早出晚归,因此很少有和女孩沟通谈心的机会。慢慢的,本来就生性内向的女孩开始厌恶这种枯燥无味的生活,开始仇恨她的父母。女孩从厌学,逃学,到在外面结识了不良青年。后来,女孩离家出走了,跟着外面结识的不良青年到处游荡。女孩以为她自由了,可以做摆脱家庭阴影,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再后来,女孩在不良青年的诱导下,开始堕落,吸食毒品。没钱买毒品的时候女孩想起了她的妈妈,于是她就回家偷了家里的钱跑了。女孩的母亲到处都找不到她,母亲以为她偷钱只是为了生活就没太留意了。再后来,家里的钱偷光了,没办法,女孩就开始在社会偷窃,抢劫。直至被警察抓住,被强行戒毒,进了这所教育感化学校……在她结业报告上我们可以看到,她之所以选择堕落,选择逃避家庭,是因为她仇恨她的父母,恨父母没有给她一个完整的家庭,恨父母没有关心在乎过她。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女孩正是因为从小家庭关爱缺失,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心灵受创,却又无法与家人进行沟通、表达出自己想要的情感,最终误入歧途。一个正要怒放的花朵就这样凋谢了,值得惋惜,引人深思。有人会说,归根到底的原因是他们的父母不应该闹矛盾,不应该离婚。我想说,错了!父母的离婚并不是根源,根本的原因是父母离婚后对孩子的态度和关爱程度。我也接触过很多父母离异的人,他们与其他父母和谐的人一样生活着,没有多大的差别。当问到他们对父母离异的看法时,他们很坦然地说,这是父母之间的事,如果他们分开对大家都好,那赞成,或许分开后会发现另外一个天地。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和女孩的看法完全不一样,丝毫没有仇恨的心理。我能肯定一点原因是,在父母离异后,要对孩子解释清楚,并且在行为和语言上要不断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明白父母是关心他的,在乎他的,他不是被遗弃,不是多余的。如果可能,多参加一些亲子活动,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这样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让孩子成功地度过人生中的转折点。

其实每个怪异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受伤的心灵。有时我们认为的小事,却是影响了别人一生的大事。有人说,这么讲严重了吧!我说这并不严重。没听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吗?就是因为被蛇咬了一次,造成了心理阴影,以后草绳等类似蛇样的物体,就会不自觉地想起被蛇咬的不美好回忆,把像蛇的东西都认为是蛇。其实学生们也是一样。若他们在家里或在学校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如果这些情绪处理不当,对他们的影响就不止是十年,甚至是一辈子。

讲讲我自己的例子吧!记得我小学的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让大家举手发言读词语,我也很积极地举手了。结果真的被老师点了起来读。不知道是荣幸还是不幸,有个生字发音不准,结果同学们哄堂大笑,我羞愧得脸都红了,真想找个洞钻进去。而老师一点都没阻止其他同学对我的嘲笑,还怀疑我昨晚没有预习课文,这么简单的词语都读错。我当时被同学嘲笑已经感到很羞愧了,老师居然还怀疑自己没做作业,我感到既无奈,又气愤。无奈的是自己昨晚的努力没有得到肯定,气愤的是老师没经过调查就随随便便地怀疑自己,很不公平。其他没做作业的同学多得很,为什么自己明明是做了作业,只是读错了个字就要受到这般嘲笑和怀疑。从那次开始,我就讨厌那位老师,直至现在,我虽说不憎恨他,但对他也不带什么好感。从那次开始,我就不敢举手发言了,即使是自己会回答的,也担心站起来后出错被别人嘲笑。现在我长大了,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认为的小事很有可能会成为别人的大事,会影响别人的一生。现在我也为人师表了,更要懂得这个道理。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初我的老师不是对我产生怀疑,而是耐心地教我读会那个字,让其他同学停止起哄,会是怎么个结果?我现在又会变得怎样?但是不管如何,事情已经发生了,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做好我现在的教育工作,耐心地善待每一个学生。因为我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一次不经意的表扬或不经意的批评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也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明白其中的利害之处。因此,我不希望我的学生也有这样的经历。我希望我的学生长大后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时,是愉快的,没有遗憾的。

作为老师,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多角度地看问题,要尝试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问题,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才会让学生信服。而且,在每处理一件事情时,应当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下定论。对于已经造成心理阴影的学生,要多关心,多倾听,了解造成心理阴影的原因,巧妙地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摆脱困境,成功度过每个转折点。平时也多留意学生在校的变化,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要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作为老师,最基本的一点是自己本身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形象,树立榜样。同时也要多注意知识技能的更新与增长。其实每个孩子一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每个学生都是好学向上的,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品学兼优。后来孩子之所以会和我们想象的产生差距,那是因为外界的家长老师们给他们下了定义,对他们品头论足,忽略了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其实每颗种子都能开出一朵好花,只要一点阳光,一点雨露!

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内容 篇5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主要因素:

1、动机

小朋友在活动中不断产生需要和满足需要,但偶尔也有受挫的时候。所以,幼儿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处理机动冲突的简单技巧,以协调机动需要与现实的反差,保持平衡的心态。

2、自我意识

小朋友的自我意识虽不成熟、不稳定,但对其人格发展和行为适应影响很大。幼儿通常是通过成人的评价和态度,通过与同伴的比较,通过在游戏与交往中的成败来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行为与情绪。自我意识不强的幼儿,对挫折、冲突缺乏预测性和处理技巧,往往造成任性执拗、攻击性行为、退缩行为等情绪和行为障碍。所以,应该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

3、情绪

焦虑、恐惧的情绪对小朋友心理健康起消极作用。焦虑使幼儿怀疑自己的能力,夸大自己的失败,常处于紧张与不安之中。恐惧会使幼儿产生剧烈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过度的焦虑严重损害幼儿的心理健康。

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内容 篇6

心理健康教育是围绕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活动。《心理学大辞典》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其实践性与实效性;坚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和尊重学生等教育原则,做到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尊重、理解、真诚与威严相结合,预防、矫治与发展相结合,辅导与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使幼儿懂得保护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纠正其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行为习惯,预防和矫治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从而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幸福感。

该定义有下列三层含义:

1.促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其幸福感。强调家长和教师从正面对幼儿进行帮助、回应和养育。这其中包括对家长、教师等养育者心理健康的促进教育,也包括对幼儿自身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要求。

2.系统

首先,幼儿心理本身自组织就是一个系统;其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生物学、神经系统科学、物理学、遗传学、产科学、新生儿学、儿科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再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父母、教师、社区等多方面共同的工作;最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因为它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因此也是各国和各地区协同的工作。因为我们都把幼儿心理健康看做是把握未来的关键,是个体发展和庞大社会结构的未来。婴幼儿期是多种强大能量汇合的时期。在这个交叉点上,通过仔细研究,把生命发展进程的复杂本质进行了分类,从进化论——生物学到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结构。在我们逐渐对生命全程有更多的理解时,会对困扰我们的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乐观。

3.预防和干预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该着眼于预防心理问题,如,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认识,对死亡的正确认识,以避免出现创伤性应激障碍。其次也要对幼儿心理问题及时做出判断,做到早干预、早治疗。传统观念是在幼儿问题行为出现之后才进行干预;而我们认为早期预防更加重要,从生命全程观的角度来讲,早期预防可以防患于未然。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篇7

一、关爱、尊重幼儿,建立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

幼儿教育专家总结道:“讽刺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内疚。”这说明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能使孩子乐观向上、充满自信。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真诚关爱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将爱的情感传递给幼儿。

我班有一位叫“朱筱琪”的小朋友,只要是她喜欢的玩具她就要一个人霸占,不许别人玩,小朋友都躲着她,生活习惯更是一团糟。我经过了解才知道,她的父母工作都很忙,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忙于生意,就任其发展,筱琪身上的个性缺陷,其实是长期失爱所致。于是,我常常给她讲道理,关心她的冷暖,引导她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只要有一点一滴的进步,就给予鼓励表扬等。渐渐地,她成了讨人喜欢的孩子,不仅懂礼貌,还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关心同伴,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

二、建立追踪档案,及时了解幼儿成长

由于个体发展存在差异,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倾向。所以,我们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家访、电话、晨间接待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每个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从幼儿个人基本情况、在家表现、家庭辅导措施、家长的意见建议等几个方面,结合日常观察,概括出各个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每位幼儿建立了“幼儿个案追踪档案表”(见案例)。根据幼儿档案,我们进行追踪调查、分析、总结,形成具体的原因分析和教育策略,促使每位幼儿逐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帮助了家长重视和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园中融会贯通,协调一致。

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多方面影响、多种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成长特征、规律及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孩子们一起挑战自我,和孩子们一起体验快乐,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成功,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成长变化,不断激发幼儿各种优良品质的形成。

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内容 篇8

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方法:

1.不要过度溺爱

对孩子的关心要适度,不要过分关心。过分关心会让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变得骄傲自大。

2.要让孩子知道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明白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拿到想要的东西,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3.不要太亲近孩子

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成长空间,不能因为过于亲近孩子而剥夺了孩子与同龄人相处的机会。只有与同龄孩子多相处,才能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4.不要勉强孩子挑战不可能的任务

孩子通过日常小事情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十分重要,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注意不要交付给孩子一些难以胜任的事情,容易打击其自信心。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

小孩子做错事情是很正常,不要动不动就打骂或斥责孩子,否则会使孩子变得自卑、胆怯,甚至激烈反抗、斗争、离家出走等。

6.不要欺骗和恐吓孩子

父母切勿欺骗甚至恐吓孩子,这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不利于以后的教育。

7.不要当众批评孩子

孩子也同样有自尊心,所以不要当众批评孩子,否则会对其心理造成不小伤害。

8.不要过分夸奖孩子

父母对待孩子要赏罚有度,忌大肆夸奖或过重惩罚。孩子取得好成绩当然可以表扬,但要适可而止,防止孩子沾沾自喜、骄傲自满。

9.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

孩子很敏感,家长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不要把生活中所受的气发在孩子头上,长此以往,孩子容易胆小、多疑,甚至自闭。

10.帮助孩子分析困境

当孩子面临困境而无法解决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寻找解决办法,再让孩子尝试自己解决。

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内容 篇9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日常生活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教育和行为指导而实施,也可以结合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不同方面的教育活动影响儿童,还可以通过家园合作实施形成心理健康教育。

2、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3、心理咨询和行为指导

心理咨询师通过有效的谈话方式,提供需要的知识,增进幼儿的自我认识,并充分发挥其潜能,协助他们自己去克服困难,追求自我实现,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4、家园同步教育

家庭是儿童生活初级社会化的场所。教育的一致性要求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协调同步,才能得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家园同步是实施幼儿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教育的重要途径。

要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不但要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父母更要给他们做出良好的榜样。从“心”出发,守护心灵。让我们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种子,用心呵护,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