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结肠炎的民间治疗偏方优秀7篇正文

《结肠炎的民间治疗偏方优秀7篇》

时间:

结肠炎是肠胃病的一种,引发结肠炎的原因有很多。结肠炎的治疗是离不开生活当中的饮食。下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结肠炎的民间治疗偏方优秀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结肠炎的民间治疗偏方 篇1

偏方(1)

【辨证】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

【治法】温阳益气,涩肠止泻。

【方名】赤石脂汤。

【组成】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黄连3克,炮姜6克,诃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偏方(2)

【辨证】湿热邪毒壅滞胃肠。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名】解毒清肠汤。

【组成】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黄柏12克,黄连16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苍术12克,茯苓30克,猪苓16克,匾蓄16克,山药3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涂家云方。

偏方(3)

【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止泻。

【方名】益气汤。

【组成】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施今墨方。

偏方(4)

【辨证】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治法】健脾温中,清肠化湿。

【方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柴国剑方。

结肠炎患者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篇2

1.少纤维、低脂肪食物有促进肠蠕动、刺激肠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对肠道不利,故应限制。多油及脂肪类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肠作用又可使腹泻加重,所以油炸、烹调、油煎及肥肉类和食用油应控制用量。

2.注意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在日常饮食中应选用一些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鱼、蛋、豆制品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嫩叶菜等。最好食用菜汁,以减少纤维的摄入,因为慢性肠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应采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饮食、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增加营养,改善症状。慢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应食粥类、精米面类、鱼虾、蛋及豆制品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肠道得以休息。

3.慢性肠炎如有脱水低钠现象时,应及时补充淡盐水,食用菜叶汤以补充水、盐和维生素的丢失。

4.排气、腹泻过强时,应少食糖及易产生发酵的食物:如薯类、豆类、牛奶等。

5.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结肠炎可适量食用。

6.慢性肠炎病人多是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肠道易并发感染,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7.慢性结肠炎病人还应密切观察自己对各种食品的适应性,注意个体差异。一些本不应对肠道造成影响的食品,如鸡蛋、牛奶等,但食后腹泻加重,过敏源一时也分辨不清,因此发现问题,要找出原因,摸索规律,尽量不要食用。

急慢性反复不定的腹泻除了服用藏药[金诃坐珠达西]的积极医治外,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饮食的调理能减轻肠胃负担,促进肠粘膜修复,在用药过程当中,通过饮食调理,供给肠道充足的营养,改善营养状况,避免刺激,使肠道得到适当的休息,有利于早日康复、缩短用药疗程。

预防慢性结肠炎的方法 篇3

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保持良好睡眠;暴发型、急性发作和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适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3.一般应进食相对清淡、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高脂肪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

4.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

5.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肠炎常用的中药方 篇4

直肠炎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多的,那么在中药当中我们可以选择太子参、灸黄芪、白术、甘草、罂栗壳和白芍,以及石榴皮和明矾,这位药剂主要是适合那些慢性的查直肠炎患者,由于出现了体虚乏力,可以接使用这种药。

如果是慢性的直肠炎患者,突然的发作了直肠炎这个时候应该选择能够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物,能够去帮助患者润肠通便,那么这类患者最好是选择枳实导滞丸,对于排便次数比较多的患者可以选择这种药物。

对于直肠炎有效的中药是比较多的。比如丹参、赤芍、黄柏、人参、枸杞子、野菊花等,患者要根据中医的配方,将其放在锅中煎煮成药汁,然后取出放凉后,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且要长期坚持。

另外,还可以采取中药灌肠法,就是将上述的药汁,通过肛门灌入到直肠部位,以达到消除炎症的效果;最后,就是采取中药熏洗法,就是在盆中加入热水,然后加入中药汁,将热气熏于肛门处。

对于中药治疗,其效果是缓慢的,可能在短的时间内起不到效果。因此,可以采取其他的有效方式来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是中药和西药将结合的方式,就是将外用膏药涂于患处,用中药辅助调理治疗。

第一:益气汤。准备材料柴胡,厚朴,黄连,陈皮炭和白术炭各6克,党参,白芍,茯苓,赤石脂和血余炭分别10克,黄芪和薏苡仁分别12克。把这些药材放入砂锅中加水慢熬45分钟即可,每天一剂,每天二次。

第二:赤石脂汤,准备中药肉豆蔻1.5克,肉桂和黄连分别5克,炮姜和诃子分别6克,附子,当归,黄芪,桔梗和石榴皮分别9克,再有30克的赤石脂。把这些药材放入砂锅中熬制30分钟即可,每天一剂,每天两次。

第三:解毒清肠汤,准备材料木香10克,黄柏和苍术分别12克,猪苓,秦皮与黄连分别16克,山药,白芍,白术,茯苓和白头翁分别30克,把这些药材放入砂锅中熬制45分钟即可,每天一剂,每天两次。

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 篇5

(一)治疗原则

积极寻找致病原因,保护胃黏膜、对抗病原体、消除肠毒素、改善症状、对症治疗、防治复发。慢性期以保守治疗为主,爆发型或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二)中医辨证论治

1.毒热炽盛、清浊不分

湿热较重,调治失宜,湿热蕴毒,阻滞中焦,清浊不分,泄泻无度,毒热入于营血,证见高热、烦渴、尿短赤、倾泻暴注或蛋花样稀便,舌质红,脉弦数或细数。治宜燥湿清热、升清止痢。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2.热盛阴耗、清浊不分

因患者素体阴虚,或于产后、术后气血两伤,湿热毒邪久羁,阴血耗伤。又因大泻之后多亡阴,致* *使阴虚之体日衰、毒热之像日著,正虚而邪实,病情危笃。下午潮热,口干欲饮或不欲饮食,颧红,五心烦热,尿短赤,舌质红,脉数。治宜养阴透热。方用青蒿鳖甲汤加减。

3.脾虚湿盛,清浊不分

素体脾虚,湿困气阻,脾虚湿盛,清浊不分。神疲懒言,食少纳呆,口渴不欲饮,腹泻,稀便频作,舌苔白,脉沉细。治宜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方用参苓白术丸加减。

4.脾肾虚衰、阳虚欲脱

因倾泻无度,多必亡阴,阴竭则无阳依附,致使阴竭阳脱。形寒肢冷,四肢消瘦,四肢逆冷,畏寒,腹胀腹肿,脉微欲绝。治宜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方用四逆汤和四神汤加减。

(三)西医治疗

1.内科治疗

(1)卧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疗 包括液体和电解质平衡,尤其是钾的补充,低血钾者应予纠正。同时要注意蛋白质、复方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的补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必要时应给予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有贫血者可予输血,胃肠道摄入时应尽量避免牛奶和乳制品。

(2)病因治疗 ①抗感染药:根据细菌培养及细菌药敏试验,选用针对致病菌的抗感染药物,如氟哌酸胶囊、环丙沙星、甲硝唑、柳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艾迪莎、美沙拉嗪)等,或抗生素保留灌肠,如复方诺氟沙星灌肠液。②皮质类固醇:常用药为强的松或地塞米松,但目前并不认为长期激素维持可防止复发。

(3)对症治疗 ①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普鲁本辛、硝苯地平等;②止泻药,如复方樟脑酊、思密达、洛哌丁胺等;③肠道菌群调节药,如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双歧三联活菌制剂、乳酸杆菌等;④增加胃肠蠕动药,如吗丁啉、西沙比利等;⑤缓解便秘药,如口服果导片、外用石蜡油、开塞露等。

2.外科治疗

有20%~30%重症慢性结肠炎患者最终需进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需立即进行手术的指征有:①大量、难以控制的出血;②中毒性巨结肠伴临近或明确的穿孔,或中毒性巨结肠经几小时治疗无效者;③暴发性急性慢性结肠炎经类固醇激素治疗4~5小时,症状没有改善者;④由于狭窄引致梗阻的患者;⑤怀疑或证实有结肠癌的患者;⑥难治性慢性结肠炎反复发作恶化,慢性症状持续,营养不良,虚弱,不能工作,不能参加正常社会活动和性生活者;⑦当类固醇激素剂量减少后疾病立即恶化,以致几个月甚至几年不能停止激素治疗者;⑧儿童患慢性结肠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时;⑨严重的结肠外表现如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或胆肝疾病等,手术可能对其有作用。

(2)手术选择 目前慢性结肠炎有四种手术可供选用。①结直肠全切除、回肠造口术;②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③控制性回肠造口术;④结直肠全切除、回肠袋肛管吻合术。

结肠炎可以吃的食物 篇6

1、玉米棒的芯子

粉碎,炒成微焦,温开水送服,早晚各一勺,两天见效。

2、生姜片

用滚油炸成微焦,每次嚼食两片,每日两三次,当天治愈。不过,不管用哪种方法,治好后都要连用两次以巩固疗效。

3、鲜马齿苋

30-60克煎水1饭碗,冲入捣烂的大蒜泥lO-15克,过滤得汁,酌加糖,1日2次。 四 白木耳5-20克,浸泡数小时,以文火煮烂,酌加冰糖,每日2次。

4、枇杷

性甘酸凉,开胃生津,顺肺止咳。适宜肺热、肺燥,津液不足,纳食不佳,虚烦呕吐者。

5、椰子

性甘平,益气生津,解暑利尿,生津止渴力强。

6、荔枝

性甘微酸,微温,生津和胃,益起养血,生食生津力强。

7、栗子

性甘温,补肾强筋,健脾益气,活血止血,有健脾益气厚肠。有滞气作用,反胃者不宜多吃。哪些瓜果对胃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8、梅子

将已黄或半黄的梅子,经草灰处理后,用笼屉盛了加以熏蒸,晒干后即成乌梅。乌梅有敛肺涩肠,止久咳,消肿等多种功能,果汁可治肠炎、痢疾等。

9、白芍饮

配方:白芍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生姜10克、附片15克、红糖20克。

制作:将附片炙好,先煮30分钟去水;白芍、茯苓、白术、生姜洗净,切片。

10、黄芪薏米粥

配方:大米100克、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

制作:将黄芪洗净切片;大米、薏苡仁淘洗干净。 将大米、黄芪、薏苡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正餐食用。

功效:补元气,止泄泻。脾虚慢性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11、大枣健脾粥

大枣50g,山药、莲子各30g,白扁豆20g,白砂糖适量。各味加水煎熬至烂熟,白砂糖调化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用。

12、人参粥

人参10g,粳米100g,冰糖适量。将粳米洗净,加水至1000ml,文火煮至烂熟后,加入人参粉和冰糖搅匀再煮至2---3沸,便可服用。

中医偏方治肠炎 篇7

马齿苋汤治肠炎

【功能主治】治肠炎,腹泻。

【偏方组成】马齿苋60克,大蒜(捣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顿服,每日2~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愈2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

白芍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养血柔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肠炎。

【偏方组成】炒白芍25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肠炎35例,痊愈28例(占80%),好转5例(占14.25%),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

葛根黄芪治肠炎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止泻。主治急性肠炎。

【偏方组成】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2.4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2.4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车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肠炎19例,其中痊愈12例(占63.1%),好转6例(占31。6%),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

车前子金银花治肠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肠胃炎。

【偏方组成】车前子20克,金银花15克,防风、川黄连克10克,鸡内金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39例,经用药3~6剂后,均获治愈。

仙鹤草桔梗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敛阴,清化湿热。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组成】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加减】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14粒,去壳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著者,去槟榔,加柴胡4.5克,萆薛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去木香、槟榔,加炙升麻4.5克、党参12克、炙芪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98例,其中痊愈者71例(占72.4%),好转25例(占25.5%),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乌梅败酱治肠炎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偏方组成】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后重甚者,加广木香3克、槟榔6克以导滞行气;热象明显者,加川黄连6克,以清热燥湿消炎;病延日久者,加肉桂3克以厚肠化湿;下腹胀满者,加炒莱菔子15克以下气宽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17例,其中痊愈87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7%。

旱莲当归治肠炎

【功能主治】燮理阴阳,祛邪厚肠止泻。主治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等)。证见腹泻经久反复不已,大便溏薄,日二三次,夹赤白粘液,腹痛隐绵,按之不减,形体消瘦,四肢不温,神疲倦怠,纳谷不馨,脘腹不适,口干粘或苦,不甚喜饮,舌质淡红或暗红,多细裂纹,苔薄白微腻,脉虚濡或细弦略数。

【偏方组成】旱莲草20克,当归、毛姜、阿胶、白术各10克,黄连、木香、防风、炙甘草各6克,干姜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头煎2煎药液合并约400毫升,早晚2次空腹分服。其中阿胶应另炖烊化,分2次兑入药液中。症状缓解取得疗效后,可按上方剂量比例,研末(阿胶烊化)为丸,每服10克,日2次空腹吞服,以资巩固,以2~6个月为宜。

【加减】湿热偏盛者,加马齿苋30克;便血或赤冻多者,加地榆10克、鸦胆子(每服15粒,去壳吞服,日2次);阴虚偏甚,泻下量多者,加乌梅20克。

【病例验证】万某,男,32 岁,工人。腹痛便泻赤白粘液,时或便血半年余。多方医治乏效,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18~20厘米处充血、糜烂,有出血点。见其面容憔悴,形体清癯,畏寒肢冷,四末不温,口干唇红,腹痛隐隐,按之不减,大便溏薄夹赤白粘液,日三四次,近几日以赤冻为多,舌淡暗有浅细裂纹,苔白薄微黄,两脉虚濡且细。证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寒热气血壅遏为害,治当标本兼顾,缓调为要,遂拟本方加地榆10克、鸦胆子30粒(去壳2次吞服)。一月后诸症大减,大便成形,只后段略稀。做镜检,患处已无糜烂,仅见出血点。继服上方去地榆、鸦胆子,加乌梅20克、白芍10克以养阴和营。又20剂后临床症状痊愈,纳增便调,形体气色恢复正常。又镜检,已无出血点,溃疡已愈合。

党参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健胃,止泻固肠,促进脾胃运化。主治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证见脾胃虚弱,时溏时泻,脘闷腹胀腹痛,肢倦神疲等。

【偏方组成】党参、秦皮、炒白术克10克,炙甘草6克,木香、乌梅、黄连、炮干姜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3次口服,也可按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服用。

【加减】如因久作泻痢,气虚下陷,导致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若兼见晨起则泻,泻而后安,或脐下时痛作泻,下肢不温,舌淡苔白,脾肾阳气不足者,加补骨脂补命门火,辅吴萸、肉豆蔻暖肾温脾,五味子涩肠止泻;如年老体衰,气虚于下久泻不止愈,加诃子;因气郁诱作痛泻,症见胸胁痞闷者,加枳壳、白芍、防风以泄肝益脾。

【病例验证】李某,男,40 岁,干部。3年前因外出不慎饮食,出现腹痛下泻,住医院检查确诊为菌痢,留住院治疗近旬,腹痛下痢明显好转,因在外不便调理,返回继续门诊治疗。病情时好时发,但发作症状比初患症状为轻。迁延至今,近日应酬荤腥稍多,再见腹痛下泻,日1~2次,便呈黄色稀溏,少有粘液,无里急后重兼症,自觉食欲日趋减退,食后胀闷不适,精神常感时久不支,舌质淡、苔薄黄,脉弱。综析是症,显系泻痢日久,导致脾胃受损,气虚不运,兼见未尽湿热。本益气运脾、兼清湿热为治。用上方,去乌梅,加陈皮、厚朴、竹茹、佩兰,嘱服2剂。药未竟,上症尽为大减,患者以工作开会就医煎服不便,请开常服药治疗,遂以上方按比例制散或丸与服。服散剂2剂近1个月后,泻、痛已愈,食欲、精神日渐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