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怎么都是你优秀7篇》
《这世界怎么都是你优秀7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这世界怎么都是你】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这世界怎么都是你 篇1
人总是不懂得满足,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们总想获得更多利益,他们怎么不想想他们现在已经够好的了!他们是健全的人为什么不想象那些不健全的人?或许这是他们的天性,或许是有人影响他们导致他们这样,那些眼睛看不见的人在那个黑暗的日子里,他们该怎么过,假如你想象你眼睛看不见了,你要怎么接受那个都是黑暗的世界里。我们生活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而他们的世界里永远都只有一种颜色。假如给我三天黑暗,我要体会那些眼睛看不见的人看看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我要体会到在那个世界里是什么样子,体会一下他们的世界,你们想想在那个黑色的世界里,他们触摸的东西是触觉,他们可能连颜色都不知道是什么颜色,如果可以让世界黑暗三天,让他们体会那个黑暗的世界,他们也许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是你自己闭上眼睛想象那个世界,如果我有能力的话我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多一点爱心,多一份温暖,帮助别人自己也会收到快乐。
广东汕头潮阳市西胪镇东凤初级中学初二:chenxiaofe
这世界怎么都是你 篇2
在魔幻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活泼的公主和王子们……他们会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请看这一集:在美丽世界。(魔幻世界)
===============================
“诶,又到了第二天了,公主们,都快起床练习魔法吧!还有……五彩应该去……”金环说。
五彩(本小姐)惊讶的问:“我要去干什么?”
“五彩,王后叫你去人类世界,保护你的哥哥!”
“@_@(疑惑),我的哥哥——金色不是就在魔幻世界吗?怎么会到人类世界去了?”五彩问。
“是的,”金环回答到,“你的哥哥——金色,刚刚把皇后气了一次,皇后说他太不听话了,所以才……”
“啊!……”五彩听后顿时晕了过去。
“醒醒,妹妹,快醒醒!”姐姐白霞叫到。(还是白霞聪明!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其他姐妹们听到了都纷纷赶了过来……
“五彩,对不起,我不应该告诉你这件事的!呜呜呜呜呜呜呜……”这时金环还在说自己。
‘金环,金环,你不要自卑了!好吗?你这样让我心都碎了!’耳边忽然响起金色的声音。哦!原来金色王子正在用心灵传话筒讲(心灵话筒一开始就有,呵呵,我忘记写了,请别见怪!而且没有魔法也能使用!)话呢!
金环用心灵传话筒回话:‘谢谢你,金色王子!我不知道怎么办……’
‘怎么了?’
‘五彩公主听到你被皇后拉下人类世界后,就昏了过去!’
‘为我被母后拉下人类世界而哭吗?’
‘对!’
‘啊!’
‘怎么了,金色哥哥,你怎么了?说话呀!’
这时,淡粉急坏了,于是她说:“粉色歌声——变身——粉色话筒!点点、点点,救人要紧!”
五彩和金色都醒来了!
“哥哥——金色在哪?”五彩一醒来就问各个姐妹们!
“他……他没有事……你……你放心吧……”金环说。
“你骗我,你绝对骗我……”说着,便哭着跑了出去。
----------来到人类世界的五彩(上)----------
之后,五彩跑到没有人的地方去,说:“彩色魔法——变变变——粉色魔法棒,星星点点——地图——人类世界——出发!”
转眼间就到了人类世界……
=============================
这世界怎么都是你 篇3
陈丹青:开博纯属偶然。2005年12月,新浪过去采访过我的一个编辑说,我有张照片忘她那儿了,送来还给我。当时陈逸飞去世不久,我刚刚跟上海一群师友集体画了一次画,重温30年前单纯的乐趣。之后出了本画册,我当然要写些东西,但没个地方发表,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师友。我正说这事,她就说“我帮仿'挂到博客上去吧”。
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博客,这方面我很无知。第二天我就忘了这事。过了一段时间她问豫“怎么还不更新啊?”这样我才大约知道什么叫博客。
很被动、很偶然的情况,我开起博客来。当然会觉得很好玩,会有那么多留言。可是我做事太认真,觉得有点像开了专栏,总得隔三岔五去弄弄,不然过意不去,实际上我又很忙,当时还没离开学校。所以开了三个月时,我就向网友说只办一年就停。到去年12月,满一年了。大家挽留,我不好意思,就拖到今年元月。1月31号正式关博了。事情就是这样,并没特别的原因。
退步:以进为退?
新世纪:你的新著叫《退步集续编》,这个“退步”能不能理解成“以退为进”呢?
陈丹青:当时取名《退步集》,是因为这么杂乱的一本书我想不出名字。我在序言里写过,有个学生在我讲演的时候递了个条子上来,说你这样讲来讲去会退步的。他说得很好,我就拿过来作了书名。然后就引起说法了:你到底什么意思?退步?进步?以退为进?
我有时候讲些两可的话,并不是敲定这个词语的意思。我是要把意思开放,既不是在说退步,也不是在说进步。当然你也可以说“以退为进”或其他什么意思,但我没有要“进”到哪里去,所以也谈不上“以退为进”。进又怎样?退又怎样?
我说我“退步”,有一部分意思是真的。从本行说,我是退步了,我没怎么画画了。也有讽刺的意思:都说进步了――城市建设啊、教育啊――我看问题太多。但那都不能理解为“退步”的意思。你要硬盯着这句话琢磨,话就被说死了。我本来想把意思说活,别把它说死。
新世纪:《续编》的体例和《退步集》有什么不同吗?
陈丹青:跟上次差不多,有访谈,也有杂稿。专稿比上一本多。我一直说:我不是学者,也不是专家,我写东西都是媒体要我写的,或者哪个地方邀请我去讲演。所以访谈、讲演、发言成了我的写作方式。我不是职业,全都是像你今天这样,有个什么话题,要我聊聊,我就写起来。
但跟上一本比,这次有几篇文章针对『生强些。比如说三篇关于文艺复兴的,三篇关于鲁迅的,还有我推荐木心先生的。再有两篇是关于教育问题的,我给一位专家的书写序―――类似这样的专题稿件,试图说得深一些,比上一本多。
但是上一本书出版后的焦点,全都是关注我的“请辞”,这个事件变成《退步集》老被提到的原因。实际上“请辞”只是最后一部分专辑的一小块。整本书谈的人文艺术,反而被忽略了。
希望这次不至于这样。没有任何“事件”伴随这本书。
新世纪:从网上看到一些反映,大家喜欢你的《退步集》,是觉得你有些话说得特别痛快,针砭时弊,包括对中国人文现状的批评都是特别地淋漓尽致。
陈丹青:说实话,我写的时候一点也没意识到痛快。我从来就这么写,就这么说话,得到回馈,我才知道这就算痛快――我猜可能是大家太不痛快、太不犀利了吧?我也才知道原来我就这副德行!
我其实也有顾虑啊,很多话是曲说的,绝对是曲说的。而且我非常注意文章要懂得进退。一件事不要说死,不要主见太强,要考虑各个维度,尽量不要说过――以我可怜的知识,以我对事隋的判断,你仔细看,我都留着余地的,都准备好哪个意思说错了,有人会来反驳我:你错了。美国教会我:你说话,只是你的想法,你―个人的想法。没有人能假定他说的话都是正确。我期待更多的想法、交流、回馈。
但现在不太可能。一个良性的对话空间,现在不太可能;有呼应、有争论,都不太可能。所以变成我呱呱呱在那里瞎讲。
公共空间与知识分子
新世纪:以一个良性的公共空间为标准,我们最缺少的是什么呢?
陈丹青:应该严肃思考、应该充分表达的这么一个知识群体,目前都不太能够痛快说话,或只能绕着弯子说话。同时,市场经济起来了,媒体起来了,到处需耍稿子,言论景观似乎显得越来越大……于是形成障论:舞台越来越大,可是演员很少,剧本很少,尤其不能放开来演。譬如教育问题,那么多媒体涌上来关注,我忽然发现此前可能真的不太有人出来叫骂,就显得是我在那儿乱叫。大家就觉得,好啊,这家伙不错。
其实像我这德性,在西方太最起码了,根本不稀罕,可是在咱这儿愣成了稀罕。
新世纪:谈到空间问题,那互联网呢?
陈丹青:互联网当然是决定性的改变:在传统媒体外拓展一大片空间。但不要误解这就是真的言说空间――正剧不能演,只能弄点滑稽戏。它给你造成误解,以为挺热闹,其实不是这样的,真正的言说空间不是这样的。互联网只是舞台,不是节目。
新世纪:你被媒体评为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那你认为在今天的中国,,厶\共知识分子应该做些什么?
陈丹青:我一直不承认自己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最起码条件是接受完整的教育。我只有小学教育程度。目前我给搁到这个位置上,浪得虚名,又是个所谓艺术家,媒体扯着东说说西说说,仿佛是个知识分子的样子。不是的,别误会。
严格说来,中国没有公共知识分子,因为还谈不上公共空间。
新世纪:你在关博客时提到“少上网,多看书”。可是,假如我们现在想看翻译著作,那么就会发现翻译书很多都没法看,都是错译、乱译的。
陈丹青:至少这说明中文的没落。翻译不看你懂多少外语,关键是考验你中文怎样。严复那代人洋文并不好,可是中文好。
新世纪:少上网可以做到,但是多看书,你看现在的出版状况,该看什么书呢?
陈丹青:我没有资格提供书单。我一再说我不是读书人,不是学者,算不上知识分子。上网、看杂志,都没问题,那是另一种“读书”方式。但以我可怜的一点阅读经验,觉得看书的经验仍然是不能代替的。“读书问题”是世界性问题。传统书的读者不断流失。但我不敢叫艺术家非得多读书,这是很复杂的问题,一个古代大师读的书不及今天的中学生多,读书不代表学问,不代表见解,更不意味着人文水准。今天书店里堆满书,人文水准更高了吗?
所以你看,我只说了这么一次:“少上网,多看书”,我平常不在媒体上提倡读书的。
新世纪:不过,现在的网络也确实比较虚妄。
陈丹青:网络虚妄不是因为网络有问题。大家上网,但是要知道除了网络世界,还有别
的空间。在法国,据说看戏剧的人比看电影的还要多,各种传统的空间还在,只是多了一个网络空间。可是中国总是一个新事物起来了,大家会说旧的过去了,不要了。事情不是这样的,世界,还有对世界的感受,是许多事物构成的,网络不能代替世界,代替感受。
全球的中国热
新世纪: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故事也对中国的未来充满期待,前一阵子,有一个美国的调查数据,说西方对世界各国的好感度,中国排在第五位,很高。
陈丹青:中国是在朝良性变化。但是西方这么说也有个大背景:全世界要跟中国做生意。最大的生意场在中国。世界的主要潮流是利益,是做生意。
西方一直在影响我们,同时误导我们。我们是实实在在生活在这里的人,应该很清醒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空间。中国还不是一个世界性的国家,我们的信息资源非常有限,或者说,只有信息。信息不能帮助你真的了解世界,但你会以为因此了解世界。
新世纪:你在国外切身感受到这种“中国热”了吗?
陈丹青:所有东西都是“中国制造”。到欧美,所有货物只要是相对廉价的,不牵涉到原创的高科技的产品,都是中国造的。这是直接能感受到的。现在来中国学中文的人成倍增加,但主要还是为了做生意。
新世纪:中国的现代画家在美国的拍卖行价码越来越高,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陈丹青:经济原因。也有一部分意味着文化在渐渐凸显,但你不要因此觉得中国的艺术,或者整个中国文化,就真在世界上怎样了。过去我们根本在世界上不被注意,不存在,现在被注意了,有那么几部电影,有那么几个作者,有那么几场拍卖,也不容易啊。
新世纪:现在是不是热得有点虚妄了呢,好像有些画家也不怎么再去认真画画了,在这边胡乱画点什么,拿到那边就能拍个好价钱,有这种事吗?
目前拍得比较高的艺术家,比如说张晓刚、刘小东,还是非常清醒,还是保持画家性格,没有冲昏头脑。鱼龙混杂的情况当然也有,泡沫啊什么的,肯定有。很难苛求,一切都是新事物。中国现在有这么多资金,从投资行为看,拍卖是刚被注意到的行业,所以很惊人,全世界都会刮目相看:中国人怎么这么有钱?!
新世纪:中央电视台那部《大国崛起》你看了么?
陈丹青:没有,我蛮想看看的。
新世纪:对中国人的大国情结怎么看?
陈丹青:自卑情结。自卑太久了,总想出人头地,让世界承认。民族心理嘛。看你怎么理解“大国”,如果面积大、人口多,那当然是大国。可是英国、日本、德国,面积多小?人口也少,人家也是大国呀。
关于王朔
这世界怎么都是你 篇4
“你是谁啊?”林舞的父母被宁叶吓了一跳,好不容易才回过神。
“宁叶,你跑慢点啊!”这时,林舞也跑回来了。
“我在校运会上的短跑可是冠军啊!”宁叶笑着说。
“那你长跑怎么样啊!”林舞问。
“也是第一。”
“不会吧。”
“怎么不会……恩……倒数第一。”
“不会吧……”
“等等,打断一下,可以介绍一下你的朋友吗?”林舞的父母发话了。
“她没自我介绍?”
“…………”
“恩……好像没说。”宁叶有点不好意思了,哪有人一见面就问问题,还不自我介绍。
…………
“她叫宁叶,不是花世界的人,不知道怎么回去,所以来问问你们。”
“我们也不知道,从没有人类进来过。”林舞的父母说。
“那怎么办啊,爸爸妈妈一定会着急的!”宁叶快急哭了。
“你不用担心,我们这个世界过去一年,你们那个世界才过去一小时,你只要在一年之找到回家的办法就行了。你失踪一小时,父母应该不会发现吧,就算发现,也会以为你去玩了吧,你又不是三岁小孩;他们应该不会太担心吧。就算会担心,他们发现的时候最少也过去半小时了,最多只担心半小时,你不要着急了。”
“哦。”宁叶渐渐笑了。
“不过你要记住,你如果在花世界呆上一年以上,就会发生灾难。”
“什么灾难?”
“没人知道。”
“为什么会发生灾难?”
“两个世界的时间不同,你长时间在这里会让时空扭曲。”
“那我在这一年要干什么?”
“和林舞一起去上学吧。”
“这里还上学啊,学什么呢?”
“魔法,武术,创新。”
“都好有趣啊!不过创新要怎么学啊?”
“简单的说就是辩论,一切定理。”
“定理不都是正确的吗?怎么啊?”
“古人还说‘天圆地方’,‘地心说’是定理呢,不都被了啊!”
“那到是。对了,我要买笔和纸吗?”
“当然不用,为什么要买啊?”
“做笔记啊。”
“为什么要做笔记啊?”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啊。”
“那可不一定,一般人记一次忘了,再记一次,又忘,又记,重复三次就不会忘了。而且记在本子上也不一定会看啊,我看好记性就是比烂笔头好。”
“我想我知道创新课是什么了。对了,学费多少?”
“干吗要交学费,当老师只是一种兴趣,你们不问他们要钱就算不错了。”
“…………”
这世界怎么都是你 篇5
这个世界上啊,到底还是会有些不公平的事情。就好像你和别人付出了努力,可有时候你会觉得很奇怪,怎么别人获得的要比你多一点呢?这个时候,就有种叫心里不平衡的东西已经出现在了我们的身上了,难免心里会很不舒服。可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不否认这个世界上有公平的东西,可也有不公平的东西啊。
就好像有些人仿佛生下来就是人生赢家了一般啊,家世好脑子好父母好,都是如此的。这就是不公平所在,可我们自怨自艾,抱怨这个社会的不公平,这个世界的可恨,就有用了吗?我们要做的就是挑战那些不公平,天资聪颖又怎么样?笨鸟先飞啊,你好好努力,总不会比那些先天的人差,怕什么?觉得自己成功不了?咬咬牙就过来了你尝试一下,那么你还有成功的机会,可你如果不去尝试,那么你连成功的机会都不会拥有了。所以你没有退路,也就不会害怕了。努力,并没有什么,看似很艰难,其实也很容易。是了,这个世界上的确有很多不公平,但我们自己后天的努力也同样能越过那些不公平的事情了。别以为自己做不到,都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想做什么,想去追求自己的梦想那就去追,遇到了不公平的事情,也不要把时间都花在抱怨上面,多一点努力永远都比多一句抱怨有用得多。
这个世界上面的确会有很多的不公平,可事在人为,你不去做,怎么知道你想的就不会奏效和实现了呢?你既然没有退路,那么就放手去一搏去努力,生活会在你的努力下所改变的要相信。我们虽然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上面所有的不公平,可是我们能把自己生活中不公平的事情而慢慢改变啊,相信了,会更加美好,首先我们要相信自己,才能做得更好,也要相信自己的确能够做好!
这世界怎么都是你 篇6
英国文学家曾说过,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实际上人们对于外界的认识都是源于内心的外在表现。你拥有怎样的内心,看到的就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确实存在于现实的生活之中。
仔细观察你周围的人,就容易发现性格内向严谨的人往往会无意识的和具有同样性格的人交朋友,而那些性格外向的人则会选择与他们性格相仿的人做朋友。
这就和导游比较清楚哪里更好玩,就是知道你所学校师资力量攻强之后,知道哪家饭店味道更好是一样的,尽管这种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很少人会有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地上。这种效应被称为视网膜效应,并且他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生活态度以及工作观念等,你拥有怎样的特质,才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如果你是悲观厌世的人,喜欢拖拖拉拉,马马虎虎,那么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去吸引那样同样有拖延症的人就是小吃,整个人就会充满负能量。但如果你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那么就会吸引那些同样充满阳光的人。时间长了,自然浑身都是正能量。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的综合题,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都是缺点,没有优点的人也没有,都是优点,没有缺点的人。这也就意味着它完全取决于你怎样定位自己和怎样看待这个世界?
那么我们如何能更好的做自己的,那么我认为。改变自我就是改变世界。一个人想要拥有好人缘,想建立起四通八达的人脉网,就必须要培养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少强世界就是人内心的真实的外在投影,如果你固执的认为自己根本无法改变自己稍高的人际关系。无法成为一个豁达开朗的人,那么只能说明你根本没有意识到改变自我的重要性。同样是半杯水,被风关住了,只会说怎么只剩半杯水了,而乐观者则会很开心的说这里竟然还有半杯水,真不错。如果你总是在抱怨他人不主动和你打招呼,那么不妨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曾主动与他人打过招呼,如果你觉得别人说的再与自己作对,那么你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处处都在针对他人。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待周围的人,成为就怎样对待你,如果你想找的面对他人,他人自然也会用微笑回报你,所以要改变自己,学会包容自己的缺点,肯定自己的优点,并学会用欣赏的眼光面对周围的一切。这样你才能生活得更快乐。
这世界怎么都是你 篇7
我的新书是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写的序。在电视上,大家看到我称他老陆,他称我小芮,很诧异我们何时结下的友情。我和老陆的友情是在他当议员的时候建立的。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有幸在澳大利亚一张餐桌上认识他,一见如故,从吃饭开始聊天,一直聊到饭后两个人都困得不行各回各家。那天我和他说――你能成为总理。他说我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
他当了总理以后,我做他的采访。我说该怎么称呼您啊?如果按正式社交礼仪,我应该称您为总理。他呵呵一笑说,你喊“大哥”吧,然后大家就笑了。
我没有问过像陆克文、布莱尔这些人怎么看我,我不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也许他们觉得我代表了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年轻中国的一些特质,是这一点让他们对我产生了兴趣吧。
中国看世界或者世界看中国,都是盲人摸象
我希望别人说我是一个把中国传播给世界的人,也是一个把世界传播给中国的人。这是我一生都要做的事情,不管我的职业是什么,那将是我永远的事业。
捍卫中国自尊,是我时刻在做的事情。刚去耶鲁读书的时候,谁要说中国一点不好,我就会拍桌子、瞪眼睛和别人辩论。其实剑拔弩张的效果并不好,和西方人辩论需要足够的幽默,幽默可以化解不愉快,让他们深刻反思。后来我离开耶鲁的时候,学会了这种交流方式。
比如说一次耶鲁峰会,主持人说:“芮成钢,你认为自己是新闻记者吗?我们这里有些人觉得你不是。因为你的老板是CCTV,CCTV的老板是中国政府。按照我们西方的理解,为政府工作的新闻工作者不是新闻工作者。”这种话在几年前的我听米,会觉得是侮辱,会拂袖而去。但是那次我改变了方法:开始我先幽默一下,说这次来纽约只是利用美元贬值,来抄抄底的,你干嘛这么跟我过不去呢?底下就哄堂大笑。然后我说,你们觉得我是不是记者,不重要;我觉得我是,我的同胞们,13亿中国人和电视观众觉得我是,你们的判定对我来说不重要,我觉得没有必要跟你辩论。我可以谈一谈我对新闻的理解。什么叫新闻?中国有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实就是对新闻真相最好的解释。西方人老说新闻要有真相,而我认为新闻没有真相一说。每一个人因为身高不同,看世界的角度都不一样,因此同样一个事实有不同的结论。说完以后,下面一片掌声,我知道我赢得了尊重。
我是中国国家利益或者国家形象坚决的捍卫者和传播者,但我也懂得西方的思维方式、逻辑和语言,所以我会用他们的逻辑方法、语言、能接受的方法来突破,或者说服他们。
其实,我们看世界或者世界看中国,都是盲人摸象,摸到了尾巴以为是尾巴,摸到象牙以为是象牙。首先要承认这一点,咱们有可能犯错误,他们也有可能犯错误。孔夫子不是教导咱们“人不知而不愠”,人家如果不了解你,说了一些话,做了一些事情,得罪了你,你还能不生气,那才是君子呢。彼此之间的误会是有历史原因的,而我们抱着好的心态,用他们的语言去解释,那么解除误会的效果会更好。今天在中国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其实层出不穷。
有些中国人的自信来自不平等
我总是在想着中国应该怎么样,在这方面有自己的思考,这是在工作中慢慢感受和积累的。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经常游走在世界各地,出现在很多国际场合上。在那些场合,每当提到中国,所有人都会看着你,这个时候不管你是小记者还是大企业的CEO,你就是代表这个国家的。他们说的每一句关于中国的评价,都是跟你切身关联的,都是看着你说并且看着你回答的,你想不代表中国都不行,于是慢慢形成了如今我的思维习惯。
我一直有一个看法,就是有些中国人的自信来自不平等,而不是来自平等。中国人的自信更多来自比较,比如说我开一个国产车,你开一个进口车,那么我就不自信了;比如说我的GDP是9%,你是零增长,那么我就感觉自信了。这种自信是不稳定而且靠不住的,因为一切比较的东西都在发生改变。我们常说我们有四大发明,你们没有,我们自信;我们有长江、黄河、五千年文明,你们没有,所以我们自信。有一天一个中国人到罗马去旅游,看到古罗马文明,古罗马人对现代文明的贡献,他们公元前多少多少年就创造了如此灿烂的建筑艺术、规划艺术,那时候他所积攒的很多自信会瞬间被摧毁。所以我觉得真正的自信,应该来自自我的认知,应该源于一种信念――全世界的人,不管你的地位、职位、年龄、财富、国家、肤色,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只有自我认知了,平等的信念深入骨髓了,中国人才能知道所谓“不卑不亢”,不然的话对别人就是要么卑要么亢。
好的时代会培养坏的习惯
在这场华尔街金融风暴中,感受到人类的恐惧和贪婪,这自不必说。我非常同意有一个嘉宾在我们节目当中说的观点,他说之所以出现金融危机,是因为我们全球化了我们的经济和市场,却没有全球化我们的政治和治理机制,由此产生了冲突。经济就像一匹野马,很有理想的野马,但是需要有很好的缰绳和鞍辔来束缚这匹马。确实,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全球化已经在各地完成,世界就是一个各自分工的大工厂;而我们并没有统一而特别有效的治理方式来束缚在全球奔跑的经济这匹野马,所以就会出现问题。
其实国家的强弱起落、经济的起落,包括人生的境遇起落都是有周期的,有春天就要有冬天,这是一个永恒的道理。我想起做心电图的时候,心电图的曲线变化就跟经济的曲线一样,一会儿有波峰一会儿有波谷,人的心脏都是这么跳的。因此这次危机是对中国人经济观念的一次洗礼。我们因为过去一段时间经济高速发展,一切都很好,总觉得明天一定比今天好,明年一定比今年好,从来没有想到有可能明天会比今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