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变态心理学(最新4篇)正文

《变态心理学(最新4篇)》

时间:

《变态心理学(最新4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变态心理学】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变态心理学 篇1

上期半期考试后,不少选修理科的同学请求转到文科班学习,于是,我被任命为新组建的文科班的班主任。同学们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个个精神焕发,如饥似渴的学习。“元旦”期间,他们的一些技校同学动员他们读完高二后去读职高大专班,理由是读职中比读大学花钱少、见效快,又有就业保障;再说作为一所农村的普通高中,多数学生成绩差,觉得升学无望;何况就算拼死拼活的考一个普通大学,那高昂的学费和不到八成的就业率又怎比轻轻松松的去读职高大专更让人心动呢?

该怎样做才能把同学们的心收回到学习上来呢?我通过演讲、辩论、主题班会等形式,激励大家树立远大的志向,但收效甚微。叶老指出:“学习贵在兴趣,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俄国教育家乌申基斯说:“缺乏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它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求知欲。”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使他们找回自信,安心学习的前提。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原因和力量源泉,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根源,兴趣则是需要转化为动机的催化剂。而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那些早已被各种考试考得自卑麻木的同学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得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实践证明,运用成功教育的心理效应,充分尊重、信任、依*和发动学生,使他们把学习看作自己的需要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在强烈的动机的支配下自觉学习,是使学生由“要我学”的外在压力内化为“我要学”的内在动机的有效方法。

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了态度转变的“三阶段理论”,他认为学生态度的转变可以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服从(即迫于外力,口服心不服)同化(即自愿改过,易反复)内化(即通过正强化,心服口也服)。我的做法是:

一 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运用自己人效应和期望效应进行开启,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由于后进生缺乏上进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周围的人(尤其是师长)和环境有隔膜感和敌意,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不能采用居高临下的说教,而应当运用自己人效应进行巧妙的开启,使他们敞开心扉来悦纳你;还要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运用期待效应,增强其自信心,他们才有可能把学习当作自己的需要。

版权声明:该文章版权为高考资源网独家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己人效应指目标对象感到劝导者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似就很容易接受他们宣传的观点和思想。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观点、态度,你越使自己等同于他,就越具有说服力。我通过摸底,发现班上有几个同学去年暑假曾打过工,邻班还有一个在广州打了半年工的补习生。我请他们现身说法,谈他们打工的感想。结果,由于这几个同学当初和现在班生不少同学的想法一致,而自己现在最想说的则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同学们便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觉,认同了那几个同学的观点。几天下来,想读技校的同学情绪稳定了。

期望效应指对目标对象寄以厚望会对其产生巨大的激励、指导作用,使之表现出补充和加强劝导者期望的行为,其核心是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那些中差生之所以想读技校,重要的原因就是屡考屡败,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于是,我与各科任教师会诊后,分别与他们进行了畅谈,并与之一起制定了医跛突优、注重学法的学习策略。然后,通过家长、年级组长、科任教师、其他同学,暗示他们学习很有潜力,上课也给他们以额外的关注、激励和指导,月考再适当降低要求。两个月后,他们中的不少学生均有了进步,其中一个还高兴的对我说:“老师,开始还以为你是诓骗我的,没想到,我读高中以来,语文第一次及格了。”

二 充分依*学生,运用同化效应和内滋效应进行鼓励,使学生学习的需要得到强化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后进生固有的不良行为的矫正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又很容易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因此,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社交氛围,运用同化效应进行正强化;还要充分依*他们,运用内滋效应进行褒奖,使他们尝到久违的胜利果实,学习的需要就会在强化中变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同化效应指人们的态度和行为逐渐接近参照群体或参照人员的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是个体在潜移默化中对外部环境的一种不自觉的调适。就是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差生往往和差生来往,其伙伴群朝着不良方向越滑越远,各自的不良行为受到同伴的强化和激励,并在态度和行为上作出一致性的调整,使自己逐渐接近伙伴的不良态度和行为,这种情况属于负同化,也就是“近墨者黑”,这是学生态度转变工作中应当力求避免和慎重对待的。我仔细分析了他们的人际氛围,和交际圈,看他们跟哪些优生有共同语言,再与他们磋商后,将其与他们能接近的优生编坐在一起,为他们寻找新的伙伴,营造新的学习环境。不久,班上便有了许多“小老师”,学风开始好转。

内滋效应指通过多种形式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的机遇,使他们自我的诸种才能和全部潜能能够完全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乐意重复以期获得新的成功,换取更多自我实现的满足。一方面,我通过激励性作业评语,上课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来调动其积极性;另一方面,我注意发挥他们在体育、艺术、交际方面的优势,让他们在办板报、书画展、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方面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既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又使他们信 心百倍的投身于学习之中。

三 充分发动学生,运用登门槛效应和助长效应进行正强化,使学生在强烈的动机支配下,自觉的学习。

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我们还要运用登门槛效应对他们提出适宜的目标要求,这样,有利于他们变压力为动力;同时,还可以利用中学生的好胜心理充分发动学生,运用助长效应,让他们在学习小组中开展学习竞赛,从而在强烈的动机的支配下,自主学习。

登门槛效应指先向目标对象提出一个较小要求,对方不好拒绝,而一旦接受了这个要求,为了维护自我的一致性,就很难拒绝较高的要求了,“跳摘”理论就是这个意思。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使学生感到力所能及,比一步到位要好得多。我针对他们各自不同的起点,要求他们在期末考试中力争上升10到30分不等,有艺体潜能和爱好的同学可以选修体育和艺术。结果,他们都信心百倍的表示“自己一定行”,而且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

助长效应指多数个体在团体状态或与他人竞争的状态下,工作效率要比单独一个人工作时高,平时我们说的“下棋找高手”就是这个道理。我与他们协商后,将其与比他们好一点的优生搭配,展开互助和学习竞赛。现在,班上初步形成了人人不甘落后,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

变态心理学 篇2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媒介;生存环境;范式

当代许多人机界面的人体工学程序,很多是基于用户加入半自动主体或智能主体组装的环境的隐喻和机制,这些技术形态包括定位、追踪、确认、掌握和移动、修改对象。为了更好地适应用户,媒介的交互设计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体现了和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心理意向。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是对媒介交互智能化的一种适应,更是我们认识观的一次跃进。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即环境,环境即媒介。”[1]从生态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媒介环境,我们即是媒介,媒介即是我们。新兴的媒介形式要求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们赖以生存的媒介。

生态心理学研究特征

(一)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秦晓利在《生态心理学》一书中,定义生态心理学为“运用生态学的视角与方法,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并把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生态学的生态心理学,主要以吉布森、奈瑟、巴克为代表,强调在非实验室的情景下研究生态心理学;另一种是生态危机的生态心理学,这更趋向于问题型的心理学研究,针对的是生态危机的现象,其代表人物有温特、霍华德和罗杰克,他们试图用心理学的方法,改变人们对环境的不适当的行为。

(二)生态心理学研究方法

强调自然情景的生态效度的研究。传统的科学心理学研究,采用还原的方法,将现实生活简单化,讲究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变量控制,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以线性方法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求达到实验的效度。虽然,实验室的研究方法强调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达成,然而,生态心理学认为,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是复杂的、多变的,静态的变量控制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复杂性。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巴克、奈瑟等力图在现实生活中研究知觉现象,立足于生态世界观,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心理学家使用“生态效度”一词,来强调与传统的实验室心理研究的区别。“生态效度”最初是由布伦斯维克(brunswink)提出的一个术语,指“远近距离的协变程度”。[2]

对还原论和元素主义的批判。来自经典力学的还原论认为一切高级的运动形式都可以转换为低级的运动形式,我们可以把整体性的现象分解为具体的组成部分,从低级的、简单的形式中分析复杂的整体。与还原论相类似,元素主义,也是与简单性相联系,牛顿的机械世界具有因果决定性、统一性、可加性、简单性,因此用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在心理学上体现为将心理和行为分解为基本的元素。生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到作为部分来研究整体以及强调整体、忽视部分的局限性。吉布森的“生态光学”理论,把对视知觉的研究放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中,关注来自环境对实验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他允许被试的头部摇动。吉布森的生态光学是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一体的光学。

具体的研究方法的运用。生态心理学采用具有生态效度的实验法,行为样本记录法、行为背景调查法、档案法来实施具体的研究。生态效度实验法与传统的实验法有所区别,在实验的取样、设计或者是实验场的选择方面都尽量靠近真实的环境,以揭示现实生活中人们真正的心理状态。样本记录法,指在自然环境中对人或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解释从而获得行为变化的原则。[3]行为背景调查法通过k-12量表,对处于各个不同行为背景的被试进行分类,设定边界,在各个边界中探究行为的差别。这种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包含描述法、自然观察法等;巴克强调进行生态行为科学研究必须注重对生态数据的搜集,以及如何在档案中保存这些数据,以便容易接触这些数据。

生态心理学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的视角

(一)人与媒介的关系

在人与媒介的关系上,有两个概念。第一个是把我们作为媒介之外来看问题,我们使用媒介来进行传播。第二个是媒介环境学的观点,是把环境当做媒介来理解,或是把媒介当做环境,我们参与到媒介中达到媒介交流的目的。

我们把媒介定义为“在自然中起中介作用的事物或者物质,通过空气的力量产生了一个效果”(random house/reference software,1993),媒介的这个观点强调了技术使用和作为发送传递信息的通道。与此同时,认知主义把认知描述为信息处理,信号通过转换进程、暂存器和处理模型传输。依照这样的思路,人类使用电脑工作的方法就是通过信号和机器语言与电脑的相互交流。然而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开发中,我们是否可以单纯地理解人与媒介的关系是一种交流?

传统媒介知觉隐性的我。生态心理学认为,知觉环境就是知觉自身,我们与环境是一种交互的、互补的关系。当我们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时,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知觉或者思维模式赋予对媒介的理解,当媒介反作用于我们自身时,又体现了我们的知觉形态。我们与媒介的交互也就是与自身的知觉进行交互。在传统的媒介形式中,我们的交互是“我-媒介-我”的转换,另一个我依旧存在于我的思维中。

新兴媒介知觉显性的我。尽管媒介环境学的理论不只是针对新兴的媒介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生态心理学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正是顺应了新兴媒介的发展。新兴媒介的发展集合了我们人类本身复杂时空与准社会环境中的优良交互传统,不管是对人类认知环境的模拟还是对人类认知模式的模拟,抑或是媒介界面的设计等,越来越顺应了我们的认知模式,根据人类认知处理的差别,跟随适应我们的认知模式,相比传统的媒介环境,无处不在的关怀体验显性了我们的认知模式。如果说,传统的媒介交互是与隐性的我们进行交互,那么新兴的媒介交互形式,体现为显性的交互形式。这种交互模式体现为“我-媒介-克隆我”,这与生态心理学的“知觉环境即是知觉自身”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人与环境的关系

进化论的观点。现代人类与前冰川时代的祖先的区别是我们的适应性是重要的文化,自然选择的许多进程被快速的适应机制代替,塑造了智慧的人类。但是人类的进化速度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放慢,因为,选择的压力可能由技术和社会政策来调节而不是自然选择来调节。[4]诺曼(1993)曾简洁地总结了信息外化的主题,“事物使我们变得很聪明”。他认为,人类的认知大多不是存在于我们的思考或者记忆能力中,而是我们构建外部认知事物,并使用它们去补偿我们工作的限制和长期记忆。媒介进化是一种系统内的自调节、自组织,其机制就是补救媒介。媒介不断补救的过程就是媒介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甚至是模拟和复制人的感知和认知模式。莱文森“人性化趋势”的媒介进化论认为,人好比是“自然环境”,人们选择技术和媒介,用以维持、发展自我,改造世界。[5]

系统论的观点。贝塔朗菲的系统论观点指出,机械论有三个错误的观点:一是,简单相加说明有机体的观点;二是,“机械”的观点,把生命现象简单地比做机器;三是,被动反应的观点,有机体受到刺激才做出反应,否则就静止不动。[6]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整体的、动态的、等级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强调,不仅要通过部分解释现象,还要估计它们之间联系的总和。动态的观点把有机体看做是保持动态稳定的开放的系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异因同果率。等级观点认为,有机体是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度组织起来的,具有层级性,生物学的任务是发现在生物系统中起作用的规律,建立机体论代替机械论。

(三)媒介与环境的关系

说到媒介与环境的关系,不得不提到媒介环境学。波斯曼说,媒介环境学主要探讨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理解、感觉和价值,以及我们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如何帮助和阻碍我们的生存。[7]52麦克卢汉(1962)也指出,一旦世界的主导传播媒介变化了,符号系统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人们依靠媒介进行交流时,感官必然会发生这样的变化。[1]媒介环境学把“媒介本身”作为变化之源、立论之本,不从媒介环境学的传播内容、影响媒介传播的各种噪音,也不从媒介背后的意识形态来分析,而是肯定传播形式的重要性,在它看来“一切历史都是媒介史”[7]15。

4.生态心理学知觉与媒介环境的关系

生态心理学认为,知觉和行为不能分开,知觉包括选择和牺牲其他来处理一些信息资源。奥卡姆的剃须刀理论,要求我们用最简略的途径达到解释的完善。我们的认知过程也是在修剪的过程中处理信息资源,这必然要牺牲其他的一些信息。作为环境的媒介,不能简单地模型化,因为环境中包含了大量独立的信息资源,也就是生态心理学中的“生态位”的影响。

变态心理学 篇3

【关键词】 态度改变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高路径

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正确态度的形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产生实效性的表现。态度改变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相关研究成果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论文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尝试从态度改变理论的视角阐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态度改变理论基本内容阐释

态度改变理论就是人们在不断研究态度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系统的改变个体态度的理论体系。对态度改变理论的研究,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如霍夫兰德、费斯汀格、海德、凯尔曼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态度影响、改变及改变的过程进行分析,概括起来态度改变理论主要有三种经典性的解释。

1、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于1953年提出。学习理论认为,态度和其他通过学习的事情一样,是一种习惯,适用于其他学习形式的规律也同样适用于态度形成的过程。学习理论认为信息学习对态度的改变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获得某种信息,改变便会随之而来。1959年,霍夫兰德在其信息传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该模型从说服者、说服信息、说服对象、说服情景四个方面分析了可能引起主体态度改变,以及改变达到的结果。

2、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在心理上有保持态度体系平衡的需要,如果平衡打破,就会产生改变不平衡状态的心理压力。认知失调理论从主体认知协调程度出发,引入了认知要素、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等因素,并且认为态度反映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而这又同认知要素的相互关系相关。因此,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要改变主体的态度,必须改变、强调和增加某些认知要素的重要性,从而改变原有的认知要素结构,形成新的认知要素上的协调,促成态度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3、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和纽卡姆分别于1958年提出,这两个理论并无本质的不同,都是从认知角度研究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际关系对人的态度影响上,认为个人对事物的态度,是受其他人对该事物态度的影响的,而个人对其他人的态度又影响他对该事物的态度。和认知失调理论的不同在于平衡理论更侧重于研究他人对相关对象的态度及对主体态度的影响,因此,平衡理论又被成为人际关系理论。

二、态度改变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任务是触及教育对象心理的高层次——意识,以便强化教育对象的正确态度、巩固教育对象的正确观念,影响教育对象的消极态度和改变教育对象的错误观念,最终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社会心理学的态度改变理论是以态度及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影响因素、影响过程为研究对象,找出主体态度改变的规律,促成主体态度在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下朝着引导者需要的方向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上就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教育对象,使之改变不正确的态度、形成正确的态度以及在正确态度的前提下形成某种信念的过程,因此,态度改变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是一致的,可以说态度改变理论为我们重新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三、运用态度改变理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改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态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必须采取多种形式与途径,尤其要结合社会心理学中关于态度改变的方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有针对性地组织和传递教育信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易于被学生接受

按照态度改变理论,信息沟通是态度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方面。态度改变的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通过教育内容作用于教育对象,从而引起受教育者态度改变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增强其说理性,只有论据齐全、论证合理、观点无懈可击才能够让学生信服,使之改变原有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从而达到态度改变的目的。教育内容还要增强新颖性,“新颖”包含有“更好”、“更有趣”等含义的心理暗示,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教育内容尤其要关注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实际既要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了解和解决学生心中的迷惑,又要结合大学生学习上、生活上和思想上的实际,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来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从而促成教育对象态度的改变。

2、采用双方面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沟通渠道多样化

按照态度改变的理论,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的呈现和组织方式也是影响劝说效果的重要因素。社会心理学对劝导者传递信息的论据做了区分,把“劝说者只叙述能够证明自己的主张或者是赞同自己的主张的各种看法和论据,而对自己不利的证据一律不谈,或者是一味强调与自己对立一方的种种缺陷、漏洞和不足之处”称为单方面论据传递。把“劝导者既谈有利于自己的论据,也对与自己对立的一方的观点主张加以介绍,然后通过比较表达自己所主张的观点是正确的”称为双方面论据传递。单、双方面论据传递并没有绝对的优劣,引起态度改变的效果如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对象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双方面论据传递越有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育对象是大学生,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因此在沟通说服过程中采用双面论述方式对说服对象的态度改变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尤其是面临多元化的价值观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宣传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同时,还要对非主流的多元价值观作辩证分析,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说服对象辨别是非和抵御不良观念影响的能力。

3、提高教育者的素质,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沟通源的权威性

按照态度改变理论,传播者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常常对劝说宣传有着极大的影响。学习理论的代表霍夫兰德通过多组实验证明:劝导者的权威性与劝导效果成正比,人们较易相信专家和权威,具有权威的说服者比不具有权威的说服者更能引起说服对象的态度改变。在某种程度上说,转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关键在于教师,因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际充当了信息源的角色。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一是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文化修养,努力成为专业领域的权威,并以自己的学识、专业、能力等引起学生的尊敬,从而相信教 www. 师的权威,表示愿意听从。二是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非权力的影响力,不仅是指教育者的外貌、 风度和气质等,还包括内在修养和品格。教育者整洁大方的外表、端正得体的举止、和蔼可亲的态度、积极健康的情感、高尚的人格都会使学生产生敬佩、信服的心理感受,从而易于心悦诚服。三是增强教育者的可信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取得学生的信任,不仅要有健全的道德人格,还要求教师对自己所传授的内容要真心接受。如果教师对自己所讲的内容存在怀疑,就达不到对学生的说服效果。另外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要进行无意识引导,一般来说,无意识的引导要比有意识的劝说效果要好,学生总是认为教育者的无意识的内容是最可信的。

【参考文献】

[1]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01.

[2]郭聪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64.

[3]陈红娟。态度改变理论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探索。2007(2).

[4]郭毅然。影响受教育者态度改变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因素探析[J].求实,2007(10).

[5]胡吉红。试论态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

【作者介绍】

变态心理学 篇4

阳光心态,就是对待任何人、任何事物,总看到事物好的一面。现在护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难度越来越高,服务对象越来越复杂,护理工作环境恶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学会运用阳光心态, 经常调整自己,以阳光心态对待人与事;面对压力,改变态度,承认自我;学会享受工作,享受过程,享受生活;学会感恩,以获得好心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工作带给我们的愉悦。

1 塑造阳光般的心态

1.1 塑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良好开端。一个人是否拥有阳光般的心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忙于日常繁杂事务时,往往忽略调节心态。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有顺境也有逆境。我们希望更多地去经历喜和乐,但是遇到怒和悲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就会帮助我们战胜悲痛,找到生存的力量。人生中遇到的挫折难以计数,当我们拥有一个阳光般的心态的时候,就有力量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1.2 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如果心态不平衡的话,干工作就会一味地埋怨,发牢骚,找各种理由不去完成,并且时常会觉得自己得不偿失,贡献大回报少,这也不称心,那也不如意,啥都看不惯,啥都不满意,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不良工作作风。“工作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这个工作的态度”,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工作,就要改变对工作态度,就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准确定位,珍惜自己的岗位,不比、不攀、不等、不靠,立足本职,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会快乐的工作,这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给每个接触你的人带去快乐,进而给更多的人带去快乐。一样的完成工作,何不端正自己的心态,快快乐乐地去工作呢?

1.2.1 正确面对各种麻烦和困扰: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麻烦和困扰:工作环境不称心,事情处理不公平,经济条件不宽裕,没有能力自己购买住房,长期疲劳工作健康欠佳,期望中的事情落空,好心未得好报,先进评比没有份,自己工作最辛苦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受冤枉挨批评等等。对这类事情,如能持积极心态,心里就会想得开,心胸也就会豁达,就能妥善对待、处理好这些事情,工作顺利,心情舒畅。如果总是想不开,越想越气,自控能力减退,情绪失去控制,言行也就出现反常现象。甚至为了一点小事,大闹一场,出言不逊,开口伤人,使你的人品大为降格,人际关系受损。更有甚者,干脆连工作也不想要了,提出辞职。事后冷静下来想一想,为一点小事,大发脾气,到头来受伤害的还是自己。

1.2.2 调整好心态:好心情才能欣赏好风光。塑造健康的心态,塑造知足、感恩、乐观开朗的阳光心态,建立积极的价值观,获得健康的人生,释放强劲的影响力。你内心如果是一团火,就能释放出光和热;你内心如果是一块冰,就是融化了也还是零度。要想温暖别人,你内心要有热;要想照亮别人,请先照亮自己;要想照亮自己,首先要照亮自己的内心。怎样照亮内心?点亮一盏心灯,塑造阳光心态。良好的心态能够很好地影响个人、家庭、团队、组织,最后影响社会。

2 护理工作中的阳光心态

2.1 提高心理应对能力及心理应对技巧:加强护患、护士与护士、医生与护士的有效沟通。护士应始终微笑地面对病人,以轻柔的动作、丰富的社会知识服务病人。从病人入院开始,在每个护理环节中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使病人感受到爱心、亲情,从而使其生理、心理达到和谐统一。通过塑造护士阳光般的感受来直接影响病人的心理体验。在处理与医院相关科室的人际关系时,要多从对方的工作性质及立场考虑问题,多从同事工作中的难处着想,尽量做好自己的工作,减少因工作不到位而导致的矛盾。

2.2 面对压力,改变态度:清华大学的余维库老师说过:“操之在我,阳光心态,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面对复杂的护理人际关系所导致的各种纠纷、误会或所受的委屈,护士改变不了事情,通过改变护士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来改变处理事情后的结局。让护士认识到任何一个人都有值得欣赏和赞赏的地方,包括病人及家属,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从事情好的方面考虑,而不在事情发生之后以消极的态度去处理各种关系,影响自己的心态,从而影响个人的能力。能力影响着护理质量,护理质量影响着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遇到不舒心的事情,换一种思维方式,以摆脱暂时的困惑,不要让思维走进一个死胡同,换个角度来分析,从圈子外来看待问题,使视野更开阔,从而使问题变得不那么严重。让护士学会把处理复杂的护理人际关系简单化,以改善人际关系及改善护理工作环境。

2.3 学会享受工作,享受过程,享受生活

2.3.1 享受工作,改善护患关系:目前各级医院普遍存在着临床护士缺编的问题,而且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护士紧缺,护理任务繁重,护士每天都在生离死别的环境中工作。在这种环境下,教会护士从不利的事件中看到有利的一面,善于发现工作中美的东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学会享受工作,学会在工作中享受、体会过程,从工作中学会享受生活,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事情上,发现工作中美好的一面。在工作中把“情”与“管”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管理,护士尽力为病人提供方便,为病人营造一个温馨的护理环境,从而使病人在住院期间感觉到病区就是自己的家,从而改善护患关系。

2.3.2 享受过程,精彩每一天: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括号是出生,右边括号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用靓丽多彩的事情、好心情把括号填满,到了最后括号就结束了。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有人看透,有人看破。学会体会过程,有的人就找最讨厌的地方去体会,这个世界总会有阴暗面,一缕阳光从天上照下来的时候,总有照不到的地方。如果你的眼睛只盯在黑暗处,抱怨世界黑暗,那是你自己的选择。竞争是残酷的,但人还得快乐,我们就要学会在矛盾的夹缝中生存。

2.3.4 学会感恩:感恩获得好心情。护理服务的对象是受尽病痛折磨的病人,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应以“因为我健康,他是病人,需要我付出服务;因为我是健康人,为此我更应快乐的付出”的积极工作态度来对待病人,给予病人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行为方式上的指导;尊重和同情病人,寻求与病人情感上的共鸣;满足病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每一个护理环节中,对病人始终融入关爱、尊重的服务理念,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改善护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