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项目优秀5篇》
《创新创业项目优秀5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创业创新项目】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创新创业项目 篇1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高等农业院校;实践项目;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信息化,东北农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孙建,东北农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宋伟先,东北农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国外研究现状
首先,国外大学在人才培养经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培养要求与学校的实际定位相符合,着力发展特色。其次,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德国著名的“双元制”和美国的合作教育均强调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在农业院校方面,美、德、法等国家农业高校的学生基本都要到农场、公司等参加生产实践。再次,发达国家非常注重从职业和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树立从业信念,养成专业行为习惯。另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等院校非常注重因材施教,在一切时间和场合均须实现教育目的,应尊重学生[1]。
1.2国内研究现状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把培养信息化人才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根据《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要求,各地农林学校积极开展“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立项申报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准则,来重新设计和组装人才培养过程。另外,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启动实施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各地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已成为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法。
1.3研究现状述评
与国外高校相比较,我国的培养模式仍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在与产业需求脱轨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无法胜任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3];第二,缺乏根据学校在农业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调整培养方案,缺少办学特色;第三,“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更是农业高校大学生成功就业创业的障碍。因此,研究和制定适用于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卓越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助于优化现有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实践动手能力,进而推进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整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2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培养模式制定方案
2.1培养目标确定
参考“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农业信息化发展需求,立足本学校及本学科发展水平和特色,探讨、研究并制定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卓越农业信息化人才教育培养目标”。具体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将农业信息化相关内容有效融入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办学特色。第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使每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身特点的教育。第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选择学习目标,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第四,提高学生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取农业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2.2培养措施制定
为达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从人才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四个方面构建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卓越农业信息化人才教育培养措施”。
2.2.1前期调研
第一,通过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掌握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特点、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的现状及社会对农业信息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等情况。第二,以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和学生座谈等形式对现有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2.2培养模式制定
第一,基于调研统计分析结果,课题组成员研究制定培养模式草案。第二,邀请农业相关专业教师、农业信息化企业工程师、农业信息人才需求单位工作人员和计算机专业教师共同针对培养模式草案中的各项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详细地协商讨论。第三,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沟通协商、多轮修改完善,形成最终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卓越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2.2.3培养模式实践及评估
第一,将制定的培养模式应用于选定的实践项目,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研究,并对实施状况进行跟踪记录。第二,综合评定培养模式实施效果,分析实施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与该方法的共性和特性,以及对教学效果的不同影响;进一步优化培养模式,以求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3结语
将农业信息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相结合,打破专业壁垒,加强农业与计算机专业的交叉综合,同时注重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打造具有高等农业院校特色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郭兴启等。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009,(2):89-91.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通知[Z]中办发[2006]11号。
创新创业项目 篇2
(厦门理工学院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摘 要:为了培养卓越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项目驱动能力培养,同时为产品衍生项目。让学生在工程实践项目的研发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项目驱动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244-02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重点课题(No。 FJJKCGZ14-066); 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重点课题(14003)
1 引言
作为一所亲产业大学,我校一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关产业痛痒、应产业所求、纳产业精华、为产业服务”的亲产业办学理念,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宗旨,以海西工业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与先进企业开展“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共建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的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特别是我校作为卓越工程师试点培养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理念,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秉承我校“知行合一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性、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机械行业培养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创新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勤劳务实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学科竞赛与创新实验项目结合,创新创业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
建立了与地方业界共建多赢的长效机制。各专业组建了有业界精英和外校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还聘请企业技术、管理骨干来校兼课、指导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如图1所示项目驱动下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系,形成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学校现已形成三种校企合作模式:一是共建实验实训场所,如PLC控制实验室、全自动机械手研发实验室、数控技术实验室等。二是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如全液压干冰成型机、威盛叉装车工作装置研制等,人才培养;三是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如松霖科技、厦工机械、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冠捷科技有限公司、路达科技有限公司、林德叉车等一批知名企业,在实践环境、工程项目和指导力量等方面,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条件。
3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为了把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在实践教学中,为学生开辟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实验,在项目的带动下进行实验教学;充分结合学科竞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的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目标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引入项目的内容并将项目合理地分成若干教学模块(子项目、任务),以“项目为主线、以完成任务为‘驱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任务情境,为学生提出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学习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最新的、实用的专业知识并充分利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让学生连贯起来获得实际工程项目的从分析、设计到实现的完整过程的训练给学生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划分部分任务让学生完成,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如图2所示。
让学生参与各项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无碳小车比赛、挑战杯、方程式赛车等具体项目中来。它以学生主动性学习为基础,要求学生当主角、由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践来学习优化设计知识和技能。它给学生的主动性更大,使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了解优化过程的行进,在设计具体实例的过程中主动地去学习优化知识,从而学会运用优化知识。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如挑战杯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无碳小车比赛、挑战杯、方程式赛车比赛、电子创新设计大赛和机器人大赛等,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工程意识以及科研开发能力。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让学生动手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教学目的。
4 效果与特色
学生在创新实验项目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制作小型产品。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图3所示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设计的教学用箱式全息投影仪及自动伸缩桌子。特别是学生在参与实践项目的设计研发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解决问题,跟着工程师和老师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或课堂中老师没讲的知识,如图4、5所示学生在现场进行工程实际项目的研发及产品的调试工作;同时从实践工程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发现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要应用到实践问题中,有很大的差距,如何灵活应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那才是最关键的。在这些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了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和自信,进一步激励他们参与到实践课题的研究中,这样不断的形成良性循环,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毕业跟踪调研发现:参与这类实践项目的学生,在工作中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所以很多用人单位提前主动联系高校,预定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学生。图所示是学生根据自己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的产品,申请授权了相应的实用新型专利。
5 结论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校的建立起长效的培养机制,并把每个教学实践过程落到实处,那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才得以激发和培养。让学生主动带着问题去学习,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挖掘和梳理理论知识。不到形成良性互动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
(1)林桂娟。《机械优化设计》课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探讨[J]。赤峰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256-257.
(2)以项目驱动的双主体教育模式在本科生导师制中的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7):34-37.
创新创业项目 篇3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创新创业;教师培训;实践
一、项目教学法的引入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培养学员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技能等各种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并使其最终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这对教师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为了更好地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各地高校纷纷开展了各种活动,其中,培训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那么,应用何种方法来对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培训呢?笔者在这向大家介绍实践效果甚好的项目教学法。
(一)项目教学法
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教师为引导、学员为主体”的、以学员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学员主动思维、主动探索、主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3]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有三个典型的变化:一是“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员为中心”转变;二是“以教材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转变;三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员的‘训’为中心”转变。在项目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摆脱了类似百科全书或资源库的作用,将“教”实现为“导”。通过对学员实际的分析和观察,根据项目目标,教师设计不同的社会情境,引导学员个人或小组进行有目的的实践,让其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中做、做中学”,在实践中消化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去完成项目,进而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可见,项目教学法赋予了学员更多的自主机会,让学员成为认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项目教学法能更好地激发学员的兴趣、端正其态度、增强其自主性、开阔其视野、提高其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师生的角色,使得师生得以以合作的模式共同完成项目,互相促进,共同获得进步。在进行项目教学时,应注意项目设计的几个问题,具体如下。1.项目任务说明应结构完整、任务明确、内容清晰、指引到位。2.项目任务应该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融合体。3.项目任务应该与企业实际业务或生产紧密结合,选择典型任务或服务为载体进行设计,是对其进行直接再现或高仿呈现。4.项目任务应充分考虑学员实际进行设计,应保证其能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自主性为主的学习和操作。5.项目任务不仅是对原有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更应是一定量的新知识、新技能的补充。6.项目任务应要求学员进行成果展示,因此要设计明确、具体且可行的成果形式要求。7.项目任务应重视教师的评价作用,应要求教师对学员表现做出及时的评价反馈。
(二)创新创业教师培训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培训主要是针对教师所需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进行设计的。创新创业教师的硬实力方面主要是指其应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教师应能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而软实力方面主要是对教师在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包括团队意识、创新思维、领导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不仅要能正确运用自身的硬实力来制定和实施教学策略,还要能运用软实力去挖掘和刺激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质,通过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勇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开拓思维,为其日后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将所学所训逐步转变为创新创业实际打好基础。因此,采用项目教学法,应坚持“以学员为中心、培训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精选的培训项目,在培训师对任务进行铺垫的基础上,由学员进行项目的实践,最后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完成整个培训过程。项目教学法具体如何应用?我院邀请到于子正培训师为我院创新创业教师进行培训。整个培训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所有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培训的各个环节,培训效果很好。于老师运用了多元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培训,其中“创业项目的践行模拟”项目教学法(见图1)特别受欢迎。
二、创新创业教师培训采用项目教学法的优点
利用项目教学法开展创新创业教师培训,是对教师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有效的综合培训。该教学法具体有以下三大优点。第一,项目教学法便于多种知识和技能的整合。每个创新创业培训项目在设计中都会设计到多个知识点和技能点,甚至出现跨课程、跨岗位的知识与技能。如在“创业项目的践行模拟”项目设计中,就会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同时,也会涉及管理、策划、财务、文秘等不同岗位的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通过“项目”被很好地整合在一起。项目的训练,能更好地帮助学员领会和应用相关知识与技能。第二,项目教学法能更好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在“创业项目的践行模拟”项目实施过程中,培训师的理论输送所占学时很小,主要以学员自身的实践为主。每个组员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身份,职责分明,加上奖惩机制,学员都希望通过实操去体验创业的点滴,体验成员间态度的变化、团队合作的价值,这为日后学员承担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第三,项目教学法更有利于学员个性的塑造和软实力的培养。在“创业项目的践行模拟”教学过程中,每个学员根据自身的目标选择创业项目,自愿组成小组后,根据各自特长和优势进行岗位选择,这为其在之后的项目开展过程中发挥专长、培养特长打好基础。项目的开展鼓励集思广益,通过全面地讨论和积极地沟通来寻找最佳方案,这不仅有利于项目的有效、高效开展,更有利于学员的个性发展和心理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有利于其自主学习、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创新思维等软实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
虽然项目教学法在各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培训中有一定程度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受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实践性综合素质培养的项目教学法亦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随着项目教学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它必将带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文件教学[2015]12号。
[2]《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育部文件教学[2010]3号。
创新创业项目 篇4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实意义
(一)对社会的意义
1.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发展
大学生创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社会创造财富,增加社会价值。创业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利于拉动内需,满足人民多方面需求,丰富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2.实现技术转化,促进生产力发展
高校毕业生是掌握了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的群体,也是将其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力量。高校毕业生通过创业,实现技术转化,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创业是最积极、主动的就业,它不仅能解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问题,还通过带动就业形成倍增效应。相关数据显示,每增加一名创业者,当年带动就业人数为2.8人,未来5年带动就业数量为5.9人。
(二)对大学生的意义
实现人生价值,积累家庭财富
工薪阶层收入高低不等,但提升空间有限,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是摆脱这些烦恼的最佳途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身创业,也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形式。
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讲解多,学生参与实践少
根据对本校部分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老师在讲授创业相关课程中大多以理论讲解为主,互动欠缺,实践更少。将创业课程与其他公共课程混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与授课对象的实际需求不匹配,严重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管理部门多,优质资少
从多数高校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来看,创业教育及相关工作由多头负责,如创业教学工作归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部负责,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工作的开展归招生与就业创业指导处,而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和各类创业比赛又由教务等部门负责。多头管理,导致各个部门只负责其中的一部分,因涉及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问题,故很难形成合力。
(三)制度制定多,真正落实少
为推动创业工作的开展,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诸多文件和鼓励政策,各个高校对此也高度重视,也都根据相关文件的精神制定了很多制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文件仅是出台了事,没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普及,真正落实到位的更少。这样,学生有创业意向和想法就无处咨询,即使了解也是一知半解,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四)纯粹创业教育多,与专业教育结合少
根据调查显示,许多高校对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尽管也开设了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但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同,简单讲授理论知识,对创业的内涵、本质和特征未进行深入剖析。实际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形成合力,减少学校资源的浪费。
三、创业实训体系的特点和优势
创业实训模拟公司项目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是为了积极贯彻国家“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精神,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一部署下,面向全国实施的创业促就业计划,现已纳入国家就业培训制度。通过创业理论知识传授并提供全球性的模拟经营平台,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商业环境和商业行为;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和培训模式,使学生作为员工接受公司经营所涉及到的各项锻炼。通过在相对“真实的”虚拟环境中,验证创业想法,经营虚拟公司,完善经营管理。一旦模拟成功,就可以将虚拟企业照搬到现实中来,从而降低大学生创办企业的风险,进而提高创业成功率。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提高岗位实操能力,增强“实际”工作经验,提升创业意识和能力。
(一)体系合理,易于接受
根据创业实训项目教材,其课程体系为8+X创业培训课程标准模式,课时为33(60分钟/课时)。8+X标准版的主要内容包含组建团队与架构公司、项目确定与公司注册、市场分析与战略规划、成本预算与营销策划、资金规划与销售管理、财务知识与财务管理、投资收益与风险评估、创业计划与开业准备八个实训模块和若干次实岗工作任务。
创业实训项目8大模块与若干次实岗工作任务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创业的一般规律和步骤,易于大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还增加了网店和微店等创业模式的内容,这更贴近现在“互联网+”的创业要求,受到了大学生的普。
(二)线上线下,实践性强
创业实训项目有理论讲授和实岗任务,每讲完一部分理论知识,都要在金马兰平台上完成对应的任务。金马兰创业实训远程平台涵盖五大主体功能,分别为创业测评、公司创立、公司管理、公司经营、交易大厅;五大辅助功能模块分别为创业学堂、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调查考试、创业服务。该平台可以帮助实训学员在创业之前,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如何创建公司、如何管理自己的公司以及如何进行产品研发及营销策略制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不仅强化讲授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在智能手机基本普及的大学生群体中,采用该项目开展创业教育深得大学生的喜爱和好评。
(三)监控质量,服务到位
创业实训项目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保障教学质量。所有参加培训的学生都要填写登记表;每次培训结束后,学生及时填写培训意见反馈表;参训学生每次上课执行签到、签走制度,在上课过程中实行全程录像;在培训中,由第三方机构随时对到课学生数、授课内容等进行抽查。所有培训内容结束后,学生要以团队的名义撰写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并进行“拉风投”演练。
培训结束后,对有创业意向的同学登记备案,对有市场前景的创业项目积极推荐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对已经成功注册的公司实行随访制度,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指导和帮助。多措并举,保证了教学质量,完善的后续服务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四、基于创业实训体系的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
把创业实训项目引入高校创业教育,将会以全新的理念颠覆传统的做法,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也提高了创业教育的实效。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此项目在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一)加大宣传力度
创业实训项目引入中国已有近10年时间,虽在全国20余个省市开展学生和师资的培训,但仍未实现全面覆盖。据调查,很多高校对该项目并不了解,有的只是进行试点,囿于各方面原因,也未V泛实施。为此,应加大对该项目的宣传力度,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取得高校相关部门的配合,创业实训项目才能在高校中落地生根,遍地开花。
(二)提升师资水平
要想该项目取得实效,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必不可少。从创业实训项目的内容来看,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授课技巧和课堂组织能力,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管理、法律、经济、市场营销以及创业经验等。从实际来看,全国仅有4000多名创业实训教师无法满足在校大学生的授课需求。这需要人社部门、全球模拟公司联合体中国中心、高校三部门通力配合,加强合作,共同培养一批优质师资。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邀请一批知名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参与进来,打造一支优质兼职创业培训师资。
(三)提高契合程度
高校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创业实训项目应在尊重并适应该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加以变通,提高相互之间的契合度,这样才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以高职院校为例,建议该项目在大二下学期开始实施,这样学生既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其中,又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加强与教学部门的沟通,在可能的情况下,单独开设创业实训课的实训周。高校应加大投入,改善授课环境,设计专门创业实训室,尽量满足培训要求。
创新创业项目 篇5
关键词:项目驱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现今,我国很多高校都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并且国家还建立了专项的大学生就业资金项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应该重视基于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切实拓宽大学生的就业之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
一、转变教育理念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以知识讲授为主,并没有重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很多教师认为创业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造成了学生创业意识缺乏、教学模式落后的状态。所以各个高校应该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基准,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走上创业之路。
如某高校的创业教育方案设计如下:教学主题:创业技术培训;教学目标:认识到企业的四个主要法律方面;确定要自己企业的法律形态;了解一个企业应该负起的法律责任;知道办企业必须依法登记注册,必须依法纳税;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投保是业主的责任;懂得区分办企业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金;能够估算出创办企业所需的资金量; 教学内容:选择一种企业法律形态;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要自己企业的法律形态;预测启动资金需求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课后巩固:预测启动资金。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教师完全可以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且,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内容作为项目驱动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突出学生爱好
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在于学生是否有兴趣。另外,项目的选择也应该有别于传统毕业设计的课题选择,它应该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此外,项目的选择还应该根据实际的地域环境和生活实际。
如某高校依托于创业项目撰写的“多功能太阳能光伏充电藏式台灯的设计与实现”获得了多项奖项。如“全国大学生学术年会十篇优秀论文”,且其中与项目有关的歌曲也登上当地的晚会。最重要的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经进入实践阶段。另外,学生根据此项目还研发了其它多种多功能台灯,如“太阳能路灯”等等。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正如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便会积极挖掘出自身的潜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远比教师传统的说教方式教学更有成效。
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创业大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创业金点子大赛”“创业规划大赛”,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激活自己的创业能力。
三、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教师。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深化创业理念、借鉴其它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并结合实际的教学环境和学生实际创建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理念和良好的创业教育课堂学习气氛。
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时,高校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如邀请成功企业家和教育专家,开展专题培训讲座,使教师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获得创业教育的最新资源,进而将其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或者也可以让邀请企业家进入教师队伍,直接对学生进行辅导,将自己的创业经验和创业经历分享给学生,这样能避免学生走弯路。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借鉴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创设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总之,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如院校举办的以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解读、高校如何开展创业指导活动、创业项目来源与选择、创业团队组建与管理、创业市场定位与推广、创业资源整合与利用和创业项目推演与答辩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社会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创业教育课程创新的基本准则。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以项目驱动为基准,创建符合学生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活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琼,盛德策,陈雪梅。 项目驱动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6: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