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信息技术培训范例(最新4篇)正文

《信息技术培训范例(最新4篇)》

时间: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信的经历,对书信很是熟悉吧,书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意见、传递信息、互通情况的工具之一。你知道书信怎样才能写的好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信息技术培训范例(最新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信息技术培训 篇1

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普遍不高,不熟悉文献检索及网上信息检索、不会使用搜索引擎和缺少制定正确检索策略的常识,因此查阅文献的能力较差。其中部分人虽然学习过文献检索,具有查阅纸质文献及上网浏览信息的基本技能,但由于文献检索与获取工具不断更新,工作以后接受相关培训相对较少,偶然需要查找资料时才去接触网络和数据库,文献检索技能不专业,检出结果不理想。

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2003年9月,联合国信息专家会议在著名的布拉格宣言中指出:“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它是人们投身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终身学习者必备的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新医改的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信息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应用、电子病历的管理等都需要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加强信息素养,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社区卫生服务能使广大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有利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医生的医术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程度。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必须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社区医生处在基层卫生机构,熟悉社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提高自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对于减少误诊、急救及时送诊非常重要。正如中科院周国平教授在首届中国式医院管理研讨会上指出的“医生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不光是一种谋生手段,它还是精神事业。医生应该始终保持好奇心、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始终保持对知识的热情,应该是学者,应该是科学家”。

目前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40岁以上人员学历大多为专科,文献检索和信息搜集及科研能力较弱。虽然国家医改政策提出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但是目前的培训以提高临床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为主,关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几乎没有。因此加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现实需求性。

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信息素养的方法

1培养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信息意识

意识的培养重于能力的培养,只有提高了自身信息意识,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才会逐渐提高能力。可邀请医学高等院校或三甲医院图书情报、信息化和科研管理方面的专家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普及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文献检索、网络检索、信息搜集、科研能力方面的知识,提高其信息意识,增强其利用信息的意识、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此外,还要鼓励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从事科研活动,强化其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

2培养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信息能力

一是以知识服务下基层的方式,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满足其查阅资料、获取知识、课题申报、撰写论文的需求。在为基层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是进行网络化学习。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E-learning这种不受时空约束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决定了其文献查阅能力和计算机掌握程度各异。为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河北省引进了3家培训机构在全省开展网络化教学。这些机构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选择相关计算机基础知识、医学文献检索技巧、科研课题立项技巧、论文撰写、电子信息系统利用等内容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每个机构提供的不同专业论坛,进行在线答疑、网上咨询等。

结语

信息技术培训 篇2

关键词:艺术教育;政策改革;艺术教育机构

一、研究背景

美育概念源于18世纪的德国,“美育”一词的首次提出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20世纪初被我国学者所关注和倡导[1]。美育是贯彻“以德育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面。美育渗透于艺术课程之中,二者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全面提高,中国应试教育形式下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整体性及个性得不到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2015年5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同年9月再次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开始实行美育教育改革,为下一步美育教育的全面普及与推进做准备。在2018年,同志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要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2020年9月22日  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中提出重要讲话“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四五”时期,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2021年7月28日最新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教育改革政策,次日紧接着《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美育教育的开展刻不容缓,美育的探索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节点[2],艺术教育是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中美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也对艺术发展及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艺术教育政策的改革及政策的落实是推进艺术教育的关键,艺术教育离不开专业的艺术人才,离不开专业的,系统化的学习,而正确的把握艺术教育的美育主要目标,并且运用现代化管理方式改善原有的管理和教育方式,为艺术教育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艺术教育全面覆盖的发展,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系统化、规模化、规范化的艺术培训机构,是当前阶段艺术教育实现全面覆盖、教育现代化进行中不可少的重要环节[4]。因此研究艺术教育政策的改革对艺术教育培训行业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影响成为本文的研究目的。

二、艺术教育政策改革背景下湛江市艺术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政策普及度、政策了解度、政策实施各方面来看,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培训机构对艺术教育政策改革理解程度都有所上升,但认可度还需提高。湛江市艺术教育培训师资结构还不能满足艺术教育政策改革的要求,教学内容还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对艺术教育政策改革的需求,管理运营模式未适应艺术教育政策改革带来的变化。并且,缺乏前期的宣传,与具体的政策普及分析,无法使受众了解艺术教育政策并对其认可,从而无法引发对参与艺术学习的想法。活动后期缺乏宣传,无法形成及时反馈,将极大影响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招生。同时,受新冠疫情影响,许多机构纷纷表示线下课程较难进行,生源流动较大,班级人数的控制也比原来要严格,报名人数大大减少,近期来才渐渐回归正常招生。而在新政策中进一步完善相关条例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更是对机构的课程设置、安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湛江市艺术教育实证结果分析

1.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问卷发放情况,问卷有效填写人数为505人,家长填写人数为223人,占比44.16%,学生填写人数为117人,占比23.17%,艺术教育机构从业者填写人数为8人,占比1.58%,其他填写人数为157人,占比31.09%,虽然艺术教育机构从业者样本较少,但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将使用最新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家长部分数据预处理做文字描述,其余数据做描述性分析,呈现广东省湛江市艺术教育行业在艺术教育政策改革后的现状。表1显示了艺术教育政策改革对家长产生影响的二元逻辑斯蒂(Mlogit)回归结果。模型1回归结果显示,了解艺术素质测评改革文件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报班比选择不报班的发生比会增加140.9%;艺术素质测评文件认可度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报班比选择不报班的发生比会减少29.9%中可以看出,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将学校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将影响部分家长给孩子报班的意愿,并使相关政策的赞同度下降。“双减”政策中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政策的了解程度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报班比选择不报班的发生比会增加87.9%;校外培训范围政策了解程度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报班比选择不报班的发生比会增加118.0%;校外学科管理方法认可度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报班比选择不报班的发生比会增加36.9%,从这三条政策中可以看出,校外培训机构相关管理政策越完善,家长对政策的支持程度越高,报班意愿也越高。模型2回归结果显示,了解艺术素质测评改革文件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学习艺术比选择不学习艺术的发生比会增加177.1%;艺术素质测评文件认可度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学习艺术比选择不学习艺术的发生比会增加0.8%中可以看出,该政策较大推动了家长想让孩子进行艺术学习的意愿。“双减”政策中关于校外培训范围政策了解程度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学习艺术比选择不学习艺术的发生比会增加321.7%;校外学科管理方法认可度的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改革后选择学习艺术比选择不学习艺术的发生比会增加558.8%,并具有显著性的政策中可以看出,校外培训机构相关管理政策越完善,家长对政策整体上的支持程度越高,让孩子参加艺术学习意愿也越高。表2显示了“以政策改革后您在选择艺术培训机构主要看中哪方面?”来进行分析艺术教育政策改革对家长选择机构产生影响的多元逻辑斯蒂(Mlogit)回归结果。控制其他变量保持不变,对素质测评改革了解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地理环境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降低43.9%,不具有显著意义(P>0.1);对“双减”政策了解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地理环境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增加83.7%,不具有显著意义(P>0.1)。对线下培训课时规范认可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地理环境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降低32.6%,具有显著意义(P<0.1);对校外培训范围政策了解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地理环境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降低92.2%,具有显著意义(P<0.1)。控制其他变量保持不变,对素质测评改革了解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师资力量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降低63%,不具有显著意义(P>0.1);对“双减”政策了解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师资力量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降低18.3%,不具有显著意义(P>0.1)。对校外培训范围政策了解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师资力量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降低86.7%,具有显著意义(P<0.1);对校外学科管理方法认可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师资力量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降低702.2%,具有显著意义(P<0.1)。控制其他变量保持不变,对素质测评改革了解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校外培训范围政策了解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偏向师资力量因素而非口碑和信誉度因素的发生比降低80.5%,具有显著意义(P<0.1)。在口碑和信誉度为参照组与地理环境、人文气氛、师资力量、收费标准对比中可得,家长对教育机构选择中大多更偏向于重视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口碑和信誉度。

2.艺术机构从业者样本分析

关于艺术教育培训行业从业者方向的“贵机构经营模式为?”问题中(如图1所示),占比最多为“与文化教育相结合艺术培训”选项,占比62.5%;最少为“单类艺术培训”选项,占比0%  ;“综合艺术培训”选项,占比37.5%。  “2015年《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政策改革后近三年内贵机构开设的艺术培训类项目中,参加什么培训项目的学生人数最多?”问题中(如图2所示),占比最多为“书法美术类”,占比50%。而在中小学生生源是否因为政策改革而发生变化?”问题中(图3所示),占比最多为“无明显变化”选项,占比50%,占比最少为“生源减少很多选项”占比0%;“生源增加很多”选项,占比25%;“生源增加很多”和“生源较少”选项,均占比12.5%。关于艺术教育培训行业从业者方向的“政策改革后现有教师队伍的结构变化是?”问题中(如图4所示),占比最多为“书法美术类老师增加”选项,占比62.5%;最少为“器乐类老师增加”“声乐老师增加”和“影视表演类老师增加”选项,占比12.5%;“中国舞老师增加”选项,占比37.5%;“体育舞蹈(国标舞  啦啦操等)老师增加”选项,占比25%。

四、结论与建议

信息技术培训 篇3

一、培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教师水平差异很大,对于所讲的Word的相关知识有的已经很熟悉,有的一知半解,有的一点也不会,这样给教学带来了很多不便。

2.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所教内容与自己的教学工作联系起来,不知道学习Word到底用来做什么。

3.有的教师积极性不高,为了应付而不得不来,来了之后聊天、听音乐、玩游戏,干什么的都有。

二、改善措施

上述问题,不只是在本学期,而是长期以来都存在。面对这些问题,我从自身找原因,思索了很长时间,也想尽很多办法,今后将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现状:

1.积极性不高,主要是教学内容不吸引人,不能与其所教学科联系起来。所以,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就选与教师工作息息相关的知识,如讲Word的保存,原来是打开Word,随便打一些内容,然后保存,这样就会让教师产生“保存没什么意义”的思想。今后,我认为再讲保存的时候,首先让教师浏览远教资源网,在上面寻找自己所需的教案、例题、习题、扩展资料等,然后再教他们将教案、例题、习题、扩展资料的内容选定、复制,进入Word里粘贴,再讲保存,最后总结本节课所涉及的新知:定义块(全选)、复制、粘贴、保存。这样教师既可以学到新知,又可以学以致用。

2.以“老”带“新”。所谓“老”,是指学得好的教师,所谓“新”,就是指知识接受慢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接受慢的教师向好的教师请教。

3.个别指导。对于刚刚接触电脑的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未知内容,快速跟上其他教师的步伐。

信息技术培训 篇4

《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能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二、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需求分析

在项目申报之前,通过对目前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一线现场调研等形式进行深入的前期培训需求调研,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调研资料。根据实际的前期调研情况分析,大致情况如下:

1.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背景不足

在各中小学校中,具有正规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信息技术教师比例不到50%,市区学校相对好一些,县及以下农村学校情况不太理想,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一名正规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教师;而其他专业转行过来担任信息技术教师的,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基础,都是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自学等形式学会了一些信息技术相关学科知识,缺乏系统性的信息技术知识。

2.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偏低

在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中小学校均配备了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是在日常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只是简单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取代了传统的“写黑板”的工作,没有有效地利用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没有有效利用“三通两平台”的功能。

3.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意识不足

调研发现,信息技术教师大多数还在从事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任务,只有极少部分学校开设了选修课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很少有信息技术教师承担起指导本校或者本地区其他学科的教师有效运用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素材的加工与处理、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方面的任务。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期望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在信息技术的学科系统知识、教学资源的处理与加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学科教学软件的使用等方面得到系统化的培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和操作技能。

三、混合培训模式的创新

1.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在项目课程设置的时候,严格按照“以课程模块定专家”的指导思想,坚持“按需施训、深度融合、实践为主”的原则。充分结合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遵循教师专业成长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规律,以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以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为载体,采取混合式培训模式,引导参训教师将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合到实际教学全过程,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效提升信息技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和支持专业发展的能力;以学科案例教学为载体,以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培训为支撑,以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核心,强化课堂案例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突出实践导向,将理论技术培训与实践操作培训有机融合,推动教师学用结合。

2.课程的培训目标

了解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掌握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相关政策,增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与能力,提升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培训教学技能、培训组织管理和培训指导能力,组建一支稳定的高水平信息技术培训者队伍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队伍。

3.课程体系的设置

根据课程设置的原则和课程培训目标,确定培训课程体系,从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综合、信息技术专题和教师专业发展四个课程模块来开展培训。

4.混合的课程培训模式

课程体系设置上应遵循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特点,结合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日常工作需求,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采取“集中培训(9天)+网络研修(30学时)+校本研修(30学时)”的三段式培训模式,遵循实用性、针对性、整合性和创新性原则进行课程设置。集中培训阶段:以解决教师遇到的普遍性、实用性、关键性问题为核心,基于课堂教学现场,走进真实教学环节,采用案例“观摩→解读→研讨→实践→评价”的培训流程,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提升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的培训组织、管理和指导能力。网络研修阶段: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根据教师需求,分阶段、分步骤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的系列课程模块;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明确线上与线下研修任务;组织教师通过网络研修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在线交流和探讨、作业互评、同伴互助、案例分析、优秀成果展示等活动,完成网络研修任务;着重解决个人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掌握但在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中尚未掌握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校本研修阶段:依托教师工作坊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将所学习掌握的信息技术理论和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打造师生负担轻、教学效果好的优质课堂。加强技术体验,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技术体验,并及时生成优质课程资源,促进教学与教研常态化。

四、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