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感恩节的由来(最新4篇)正文

《感恩节的由来(最新4篇)》

时间:

众所周知,美国感恩节的时间在每年的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而加拿大的感恩节则在每年的10月第二个星期一。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感恩节的由来(最新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恩节的由来 篇1

20xx美国感恩节时间20xx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

感恩节由来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xx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xx年和1620xx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多人。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the Indians)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在第一个感恩节的第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第一个感恩节非常成功。其中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最初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感恩节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1863年,林肯总统把感恩节定为法定假日。到1941年, 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令,把感恩节定在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凡,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都有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分开了一年的亲人们也会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品尝美味的感恩节火鸡。

感恩节习俗感恩节习俗中最吸引人的是烤火鸡和南瓜馅饼。

烤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通常是把火鸡肚子里塞上各种调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后整只烤出,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给大家。火鸡在烘烤时要以面包作填料以吸收从中流出来的美味汁液,但烹饪技艺常因家庭和地区的不同而各异,应用什么填料也就很难求得一致。此外,人们在餐桌上还可以吃到苹果、桔子、栗子、胡桃和葡萄,以及碎肉馅饼、小红莓酱等。

感恩节的由来 篇2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日,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那是他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感恩节。

感恩节的来历应该是缘起于三百多年前的英国基督教的宗派之争。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英国基督教清教徒发起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脱离国教,另立教会。但是,到了17世纪中叶,英国保皇派议会通过了《信奉国教法》,联合教会圣公教势力疯狂镇压清教徒,众多清教徒被酷刑和宗教审判夺去了性命,剩下的人不得不逃到荷兰避难。但在荷兰的日子不仅不能摆脱宗教迫害,反而又增加了战争的困扰。为了让孩子们能得到英国式的教育,为了孩子们能保留住祖国的语言和传统,这些清教徒开始了又一次迁徙。这一次他们把目标定在了哥伦布在一百多年前发现的美洲“新大陆”。他们希望在那片没有国王、没有议会、没有宗教迫害的土地上开辟清教徒们的乐园,希望在那片物产丰富、富饶辽阔的土地上获得轻松自由的新生活。

满怀着开创新生活的期望,1620年9月的一天,清教徒领袖布雷德福带领102名伙伴儿登上了著名的“五月花”号――一艘长27.5米、重180吨的木帆船,漂洋过海奔赴美洲。虽然对于漫漫航程来说,这艘船未免太小了一点,但是即便是在最不适合旅行的季节出行,那些对新生活的梦想也足以支撑他们勇往直前。万幸的是,66天的航程总算是历尽艰险却又是百折不回地顺利度过。11月21日,他们终于抵达北美大陆上的科德角。然后他们继续向预定的目的地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前进,但由于逆风和时差的影响,他们最终偏离了目标,在圣诞节后的一天被海风和海浪送上了新英格兰的土地――现今的普利威斯敦港。“五月花”号礼炮声声,欢呼阵阵,欢庆新生活的开始。人们划着小艇按照古老的航海风俗从一块大礁石开始登陆,“普利茅斯石”由此被命名。

让这些移民庆幸的是,出发时的102人在恶劣的航海行程中只死亡了一人,而这一个空缺又恰好被一个新生的婴儿补了上来,所以抵达北美洲时,“五月花”号的旅客仍然是102人。人们额手称庆,因为都是清教徒,他们都认为这是得到了上帝的庇护,都衷心感谢上帝的垂爱。很快,一个因流行天花而被废弃的印第安人的村庄成了他们的新家园,这个村子被命名为普利茅斯村。北美洲新英格兰地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诞生了。

但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过去,这些缺少装备、缺乏经验的第一批移民就因劳累、严寒和疾病死去了72人。让他们再次振奋精神的是第二年的春天,“上帝派遣”的一个临近村落的印第安人走进了普利茅斯村并在几天后把自己的酋长马萨索德带到了这个白人的村庄。慷慨热情的印第安人欢迎了这些新伙伴儿并给他们送来了许多生活用品做礼物,还派人指导这些外采的新伙伴儿如何捕鱼、狩猎、饲养火鸡、播种耕作,终于让他们过上了理想中的风调雨顺、安定富裕的好日子。1621年秋天,普利茅斯村的居民终于获得了大丰收。已经成为普利茅斯总督的布雷德福决定举行庆典,感谢上帝对清教徒的眷顾。当然,他们不会忘记那些直接把上帝的恩惠带给他们的印第安兄弟。

接到参加庆典邀请的印第安人提前送来了他们的礼物――5只鹿。11月底的一天,黎明时分的礼炮刚刚响过,印第安人和普利茅斯村的移民们相聚在一起,列队走进小教堂,向上帝祷告,表达自己的感谢。然后点起篝火,大摆筵席,开始畅饮和狂欢。一连三天,人们白天尽情欢宴,夜晚共同狂欢――跳舞、歌唱、摔跤、射箭,气氛热烈,场面盛大。第一个感恩节的成功举办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典范的庆祝方式,比如感恩祈祷、戏剧表演、化妆游行、体育比赛等,一直保留到今天。

感恩节作为最重要的北美民俗节日之一被延续下来。初时的感恩节没有固定时间,一般由各州自己确定。后来,被喜欢用星期日作节日的美国人确定为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日。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正式宣布感恩节为联邦假日。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感恩节是比圣诞节还要重要的节日,相比较而言就像中国人更看重农历春节。

在长达四天的假期里,美国人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并一起享用美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一餐――感恩节的晚宴。在感恩节的夜晚,美国人会一反惯常的简单速食的作风,家家户户都会大办筵席,不厌其繁。而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两道美食是火鸡和南瓜饼。因此感恩节还另有一个名字――“火鸡节”。当然还有很多人会前往普利茅斯港旅游参观,回味先人艰难的开拓历史。

明信片的由来

作为集邮世界的一个门类,明信片是许多集邮爱好者青睐的藏品。而从便于购买、携带、邮寄,更有纪念意义的角度来说,明信片更是驴友和驴友的朋友们的喜爱和期盼。世界各地的美景在明信片上不仅承载了欣赏美的愉悦,更包含了亲临此地的荣耀与欣喜。更有很多驴友,在分手时常说的一句话不是“再见”,也不是保重,而是伴随着笑颜的“等我的明信片”。

明信片的发明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说起明信片的由来,史学家都会先给你讲一段明确记载在史料上的小故事:1865年10月,一位德国画家为庆祝朋友结婚,在一张硬卡纸上画了一幅极为精美的小画准备寄给朋友作为礼品。但是在邮寄时遇到了难题――邮局出售的信封都太小,不能装下他的作品。大家正为难时,邮局职员建议干脆把收发件人的地址、姓名等资料一起写在画片背面,不用信封直接寄出。结果,这封没有信封的画片邮件也像信函一样如期寄到了画家朋友的手里。这个画家的画作就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张明信片。

这一年11月底召开的德意志邮政联合会的一次代表大会上,有人提议可以使用不用信封的邮件――明信。但是代表意见不一,这个提议没有获得通过。四年后,1869年10月1日,奥地利邮政部采纳了一位博士的建议,在维也纳邮局正式发行了明信片,成为世界上最早发行明信片的国家。因为这种明信片采用印刷品的邮资,降低了费用,加之使用简便,图文并茂,大受欢迎,发行3个月就突破了300万张。德国邮政部门后悔不已,赶紧在1870年7月发行了自己的明信片。很快,明信片就随着英、美、法、瑞士等国家的积极参与而风行世界。中国第一套明信片由清政府发行于1896年,为竖长方型,左上角印有“大清邮政”字样、蟠龙和万年青图案。

如今,明信片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的艺术品,在像一般信函一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联络感情的同时,也成为人们旅游纪念、欣赏美景的特殊载体。

国际宽容日的由来

大家都知道宽容是一种美德,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生活中还有一个专门为宽容设立的节日――国际容忍日。虽然它的历史并不漫长,但是能由联合国规定这个专门的节日,足见人类社会对宽容的重视和推广需要。

早在1945年,联合国刚刚诞生时就在《联合国宪法》的序言中要求各成员国“力行宽容,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1993年,联合国大会根据世界教科文组织大会的倡议,将1995年确定为国际容忍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专门为国际容忍年撰文《宽容――全球安全不可或缺的要求》,指出宽容是一种道德情操、政治义务,是维护人权和民主的责任所在。

感恩节的由来 篇3

九九感恩重阳

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也即光明佛母摩利支天菩萨圣诞。见佛即转,佛光普照,祝福天下的老人们祛病消灾,健康长寿,心想事成!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xx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九九重阳节,天气网祝愿每位父母和家人健康快乐!祝愿全天下的老人节日快乐!在尊老、敬老、爱老、孝老之风日益醇厚的今天,老年人在子女晚辈的祝福和陪伴下,尽情享受着人伦亲情的快乐。

有关重阳节的历史故事

故事1:丹朱修建重阳店

据研究人员考证,西峡重阳店最早是由尧的儿子丹朱所建。丹朱为尧的长子,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曾统帅大军征伐强大的东夷诸侯而获胜,巩固了尧的地位,为建立陶唐王朝立过大功,具有丰富的军事知识和作战经验。

考古学家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时代》中介绍:尧欲指定王位继承人,大臣放齐说:“帝子丹朱开明,可登帝位。”尧认为丹朱“不守德,好争讼”,“不足以授天下”。那时,人们把孝德作为众德之首。尧认为舜有孝德,决定把帝位传给舜,并由舜代尧执政。尧怕丹朱与舜争夺帝位,派丹朱驻守丹江和汉水交接处的丹江口,并派舜领重兵驻于黄河北岸,监控丹朱。为了防止舜从北方攻击,丹朱在丹江边建丹朱台,在正北建丹朱城作为国都,与国都配合,建九层高的天文台,即丹朱台。并在正北建朱阳关、紫荆关、重阳店,来保护都城丹朱城。

丹朱为什么要在重阳店建立要塞?为什么以“重阳”命名?重阳店在朱阳关和荆紫关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朱阳关和荆紫关只是它的侧翼,起辅助作用。古人重阳轻阴,阳的地位比阴高。最大的阳数是九,九代表万物之大、之高,因重阳店在战略上处于核心地位,在军事上有从旁边防卫紫荆关的作用。所以丹朱很重视它,把它起名为重阳。

丹朱建重阳店的时间在公元前2240年左右,距今有4220xx年,说明重阳店的建店时间有4000余年了。因舜最后继承了尧的帝位,名声远扬,丹朱则慢慢被后人遗忘了,但丹朱在淇河上建重阳店是确信无疑的。

故事2:重阳公主与重阳店

重阳节文化迄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在西峡至今流传众多民间传说。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数重阳公主的传说。

据《汉书》记载,东汉安帝年间,宫中身怀六甲的李娘娘受闫氏所害,逃至洛阳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阳店。恰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阳女。李娘娘历尽艰辛,慢慢把重阳女养大成人。谁知一年秋天,此地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村里的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幸免。李娘娘临终前,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重阳女,并把安帝赠送的玉佩传给女儿,让她找机会状告闫氏,为她讨回公道。

李娘娘死后,重阳女到处拜师学艺,立志斩除瘟魔,为母报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精心传授剑法,并密告瘟魔的四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酒气,三怕刺激气味,四怕高声,让重阳女来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现时见机行事,为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这天,重阳女组织附近的百姓登上云彩山,女的头上插红茱萸,茱萸果为红色,叶子散发出一种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现就齐声高喊:“铲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见到红色,闻到酒气和怪味,听到喊声,缩成一团,重阳女一剑将瘟魔刺死。从此重阳店一带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

感恩节的由来 篇4

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名清教徒从欧洲出发,在海上颠簸了两个月之后,他们于酷寒的十一月,在现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陆。在第一个冬天,半数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饥饿和传染病。善良的印第安人给这些移民送去生活必需品,并且教会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幸存下来的人们在来年春季开始播种,整个夏天他们都热切地盼望着丰收的到来,他们是否能够生存下去就取决于此。当年秋天,庄稼获得了意外的丰收。为了感谢上帝的恩赐,他们邀请印第安人一同举行了3天的狂欢活动。从此,这一习俗就沿续下来,并逐渐风行各地。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宣布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届时,家家团聚,举国同庆,其盛大、热烈的情形,不亚于中国人过春节。

豆腐和功夫

在翻译时,根据意思很难翻译的词语一般直接用原文音译,有的英文音译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差点让我们忘了这是“舶来品”,如摩托车来源于“Motor”,吉普车来源于“Jeep”。中文也一样,在影片《功夫熊猫》里,豆腐被直接翻译成了“Tofu ”(豆腐正式翻译应为Bean curd)。而中国本土词汇“功夫”也直译为“Kung fu”,或者“Chinese kung fu”。胖胖的熊猫阿宝大叫:“I love kung fu!”真是好可爱。

餐桌上的印第安食物

如果没有印第安人,西方人的餐桌上还剩下什么?真难以想象!他们最常吃的南瓜、土豆、西红柿、洋葱、玉米等全是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没有印第安人的食物,恐怕洋快餐店都得倒闭。当然,现在它们也成为中国人饭桌上的常见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