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审计法的重要性最新6篇正文

《审计法的重要性最新6篇》

时间:

你知道审计法的作用是什么吗?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了解吗?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这里是漂亮的小编帮大家收集的审计法的重要性最新6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审计法解读范文 篇1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教学设计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文本解读来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以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的过程。这里所说的“文本”是指接受过程中直接面对的那个由语言符号组成的且具有层次结构的语言组合体,即语文教材。阅读教学需要语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体味、体验内中情味或情感,感悟文本语言背后的特殊意味、意蕴,最终获得对于文本的理解,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对文本高质量的解读是确保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语文教学要获得预期的效果,语文教师还需要搞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顾名思义,即是对教学的筹划与所制定的策略,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预设、一个方案,是课前对教学的理想化监控。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能力决定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

一、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语文教师应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将目光聚焦于文本的肌体,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在解读中获得文化的熏染和美的陶冶,以深入到作家所构筑的文本世界中,完成自我的体验、心灵的感悟、生命的觉悟、人生的觉醒,理解世界的同时也理解自己。语文教师应具备下列文本解读能力。

(一)既要讲求理解,也要凸显建构

文本解读首先要讲求理解性。只有认真感知、体验文本构筑的世界(包括文本的形象世界、情感世界和意义世界),探寻文本世界的意义,让自我文本化,才能走进文本。文本解读作为一种理解行为,就是从文本中重新发现作家的感觉和思维的方式。理解不应是居高临下的裁判,而应是积极而主动的参与。理解需要揭示文本的本来面目和文本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一切文本解读的目的都是克服文本所属的过去的文化、历史与解读者之间的陌生和距离,使解读者与文本交融,从而同化文本意义;解读者在解读文本时不应把有限的理解力凌驾在文本之上,而应向文本敞开自己,从中接受和创造一个扩大了的自我,在建构文本的同时也建构自己。文本解读作为一种建构行为,是解读主体充满解读期待的心智活动,它使解读主体既已生成的解读经验被激活,让解读主体在文化认同中建构个体精神世界,在文化批判中丰富个体精神世界,在审美中提升文化素养建构水平。

(二)既要着眼整体,也要关注局部

语文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开发者、建设者和创造者。语文教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文质兼美,意蕴深远。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文本自身的特点,对文本进行居高临下的整体解读,准确而清晰地掌握一个专题、一个板块乃至一个模块的文本体例、文化内蕴、人文关怀,以期领悟到解读的旨趣,达到理想的解读境界。语文教师应以正确解读文本意义和提高自己的解读能力为旨归,能依据文本的性质、内容及语言特点,处理好整体诠释与局部诠释循环的辩证关系。文学性文本强调整体解读,因为文学性文本多留有空白和未定点,其题旨或意义处于未决状态,因而解读时需要侧重整体把握,但也要关注局部及细节。而非文学性文本则强调整体解读与局部解读协调,因为这些文本事实清楚、材料翔实、题旨或意义较为明确。如议论文要分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说明文要明了说明对象与说明方法的关系,新闻要认清事实与理由的关系。语文教师要既能完整地把握文本的语言信息系统,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本意,实事求是地反映文本的完整内蕴,又能对某一局部采用某一特定的视角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展开想象,甚至加以拓展,完成个性化且极富创造性的解读,从而更好地观照整体。

(三)既要留意确定,也要关注模糊

文本是有意义的,作者的写作本意大致也是定的,而且多数可从文面内容的相互制约中看得出来。只要抓住了文脉、文思、文情,就可掌握。叶圣陶先生讲“作者思有路,尊路识斯真”就是这个意思。无论是文学文本还是实用文本,都有一个由文本制约着的语言信息系统,能怎样理解,不能怎样理解,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大致的范围,不能任意扭曲或改变,更不能主观臆断、异化文本。文本解读的过程本身就包含着对文本的诠释,了解文本确定的意义,即使在自我建构中也必须有明确的建构意识,有确定的建构阈限。

任何文本都具有未定性,即模糊性。人们只能无限接近作者,但不可能和作者所想的一模一样。文本并不能创造或解读自身的意义,创造和解读文本意义的是文本的解读者。文本的模糊性一方面给解读者制造了解读障碍,另一方面也为解读者的创造性解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使之能在“化虚为实”的解读过程中实现文本的真正价值。文本的模糊性是解读者寻求理解和自我建构的原动力,也是文本解读过程中解读者最活跃、最能动的关键要素。解读者通过对文本模糊性的探究,能更好地张扬个性,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完成精神的洗礼。

(四)既要突出多元,也要重视一元

诗无达诂,文无定评。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文本的终极价值具有多层取向,文本解读应是多元的。文本解读的多元化也是文化进步和繁荣的结果与标志。文本意义只对向它敞开自己历史的人呈现,解读者如何解读是揭示文本意义的关键。文本的意义是无限的,因为它永远处于与解读者对话的意义生成过程之中,解读者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文本解读也要重视一元,也就是在解读过程中选准一个角度把文本读深、读透,读出文本的本来面目和文本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借助“历史学解读法”,以作者的生活经历、世界观、艺术风格、创作意图和动机为解读出发点,以恢复作者的原意为解读目的。无论多元解读还是一元解读,都要紧密结合文本的实际内容,万不可抛开文本主观臆断。当然,还应该用健康向上、积极崇高的思想去观照文本。

上述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是有机的统一体,只是在对文本进行具体解读的过程中有所侧重罢了。

二、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策略

如果说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独立而富有个性的文本解读能力是搞好阅读教学根基的话,那么,教学设计策略的优劣则是决定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设计是优化阅读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体现了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具有前瞻性。“为学习者设计教学”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策略应该是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异点,同时准确定位学生的目前水平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给学生积极学习提供一个“好的刺激物”,以引起学生的兴奋反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应有利于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特长,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真正体现“因材(文本、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施教”的法则。精心的教学设计是获得教学成功的基石。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要首先从教学设计的优化开始。

(一)体现审美性

教学是艺术。教学要求“真善美”“精气神”的统一。阅读教学的设计必须体现审美性,创造一种美的教学,达到以美悟真、以美激情、以美启善的目的。教学设计中要创设富于审美性的教学情景,以激起学生的审美欲望和兴趣;审美视点要集中,以引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和对审美对象的初步感知;通过体验、感悟使学生形成对美的认知和欣赏,最终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和观念,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创造美。要达到语文教学之美,语文教师需要具备4种审美素质:加强审美修炼,乐于用全部智慧去发现美;提高审美能力,乐于用灵巧的双手去创造美;提升审美态度,乐于用真情实感去体验美;加强审美交往,乐于用诚实信誉去传播美。

(二)突出生成性

语文阅读教学承担着文化建构的使命。文化的本质就是意义的生成与创造。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动态和开放的,充满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因而教学设计也要突出生成性。突出生成性的教学设计应能有效地按照课堂教学所具有的现场生成性的基本规律,相机诱导、及时处理,并为此留下最大的弹性空间和应变预测。首先,教师要在教学结构上根据学情和教材专题的特点,对文本内容及解读顺序作一定的取舍和调整,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学生自主探究、愿望生成和合作发展的内在需求。其次,要在内容上选好生成点,留出大片的解读空间,充分挖掘、丰富、充实、创新教学情境中现有的解读资源,让教学既显得清晰,又能让学生把自主解读的过程真正变成不断获得自由、走向解放、展示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成为自觉建构生命形态,培养自由、自主、自觉的文化主体的过程。

(三)讲求个性化

审计法的重要性范文 篇2

关键词:经济效益审计方法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定义和内涵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效果进行监督、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简言之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直接目标”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经济效益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同时,政府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大,也推动了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速度。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出了经济性(Economy)审计、效率(Efficiency)审计、效果(Effect)审计,即“三E审计”模式,这就是最早的经济效益审计概念。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这三种特性的审计也就成为经济效益审计的核心内容,具体涵义如下:

(1)经济性:它是指经济活动耗用资源的节约程度。劳动消耗的节约程度越大,经济效益就越大。经济性通常以成本降低额、降低率、资金节约额等来衡量。

(2)效率性:它是指经济活动的投入和产出比率关系,反映对社会资源的利用程度。效率越高,就意味着资源得到了越合理的配置。效率性通常以劳动生产率、资金使用率、原材料利用率等相对数来衡量。

(3)效果性:它是指经济活动所取得的有效结果或成果,反映经济活动的有效性。经济活动的成果越大,那么经济效益就越好。通常,效果性以产量、产值、利润等绝对数来衡量。虽然经济效益审计概念从提出后,社会经济已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变迁,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这“三E”特性仍然是现代经济效益审计的核心内涵。

二、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特点

经济效益审计与现代财务审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经济效益审计以现代财务审计为基础,所以很多情况下要借鉴采用财务审计的方法;经济效益审计在财务审计基础上又要延伸拓展,融合了经济分析和经济评价等内容,所以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又表现出交融创新等特点。总体来说,我们可以将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多样性。经济效益审计是依托现代财务审计而进行的,所以财务审计的各种方法都会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得到充分的利用。现代财务审计方法种类繁多,这就导致了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也呈多样化特征。另外,因为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的,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除采用常规审计方法外,还运用到多种学科知识,如数学、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等。所以,经济效益审计又要综合多种知识来决定具体审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采用哪一些方法,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素,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来决定。经济效益审计的职能发挥的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方法体系的掌握和运用。

2、融合创新性。经济效益审计涉及运用一般审计方法与各种数学方法、管理方法,但并不是这些方法的各行其道、简单使用。最重要的是,经济效益审计要在更高层次上将这些方法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正确、恰当审计方法的目标。另外,为揭示某些事实、问题,也要注重运用新的科学方法,创新审计方法,从而使得审计证据更有力,审计结论更有可靠。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注重实践需要。经济效益审计通常从定性和定量这两方面对经济效益进行鉴定和评价。因为主观、客观条件限制,不能把所有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量化后再用数学方法求解,所以,在审计中要必须注意定性方法的运用,必要时依靠专家的经验与能力对问题和现象本质做出判断。另外,定量分析指标体系也必须合理,应呈动态修正变化,以及时适应经济效益审计的时效性要求。

三、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体系及其运用

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复杂多样,因此,整合相关的审计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经济效益审计方法体系,这是审计理论界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尽管理论界关于经济效益审计方法体系的争论很多,但综合各方观点,可以将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基本划分为四大类:即组织实施方法、审计查证方法、审计分析方法和审计评价方法。它们共同构成了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体系。

(一)经济效益审计组织实施方法及其运用

经济效益审计从何入手?这就是经济效益审计的组织实施问题。对此,经济效益审计理论界基本形成三种观点:

1、财务审计延伸法。它是从财务审计入手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首先,运用财务审计检查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审核查证各种财务数据。然后,对于经济效益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据此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内控制度导向法。它是从内部控制制度入手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首先,要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健全性评估;然后,根据健全性评估结果对于部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并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见建议。最后,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结果,决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重点,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最后攻坚。

3、效益结果倒推法。它是从经济效益成果入手进行审计评估的方法。首先,对经济效益成果进行验证,重点做好综合分析工作,揭示问题,分析原因,进行客观评价。然后,结合问题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对策。

我们认为,在现有的三种经济效益审计实施方法中,内控制度导向法应成为经济效益审计重点实施方法。现代审计理论的重大突破就在于风险审计方法的运用,它带来了审计效率的革命性提升。风险审计理论认为,可允许的审计风险=固有风险×内部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是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时发生错误舞弊的风险,而内部控制风险则是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但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时产生的风险,而检查风险则是实质性检查没有发现错误舞弊的风险。如果可允许的审计风险水平已经设定,在固有风险水平既定情况下,内部控制风险越高,所允许发生的实质性检查错误水平就应越低,也就是说不允许在实质性检查过程中发生重大的错误,这也就要求进行更多的、更深入细致的实质性检查。相反,如果内部控制制度很健全,所评定的内部控制风险水平很低,这就可以减少实质性检查工作,从而大幅度提高审计效率。因此,尽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看起来似乎增加了审计工作量,但它却真实地顺应了那句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成为现代社会中介审计的重要方法。经济效益审计理应借鉴现代审计理论的最新成果,积极采用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方法来进行相关审计活动,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要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评估。它的基本评估程序是先调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情况,再描述并证实内部控制制度,然后登记内部控制制度缺陷,最后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第二阶段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先根据健全性评估的结果、业务发生的频率和固有风险的大小决定符合性测试的范围,然后进行符合性测试的抽样,再运用检查证据法、重新处理法、实地观察法等方法进行最终的符合性测试,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结果。

(二)经济效益审计查证方法及其运用

经济效益审计查证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传统技术方法和现代管理技术方法。这两类方法的区分并不是很明显的,因为传统技术方法中也在不断融入现代科技因素,所以这两类方法都有其广阔的应用天地。

传统技术方法主要包括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抽查法、审阅法、核对法、验算法、调查法与盘点法等。这些基本的审计技术方法在现代财务审计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对检查财务的错误舞弊仍具有很好的效果。我们认为,传统技术方法中的抽样审计方法是经济效益审计技术的重要方法,不断完善抽样技术将较大地提高经济效益审计效率。抽样审计方法在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中都会应用到。符合性测试主要涉及三种抽样技术:

(1)固定样本抽样。它利用样本规模确定表,来找到相应的样本数,然后利用样本结果评价表对检查结果做出评价。主要适用一次性检查的项目。

(2)连续性抽样。它是边抽样检查边评价,适用预计错误率较低的项目。

(3)发现型抽样。它适用性质严重或数额巨大的错误舞弊审计。

实质性检查抽样也主要包括三种:

(1)均值估计抽样。它是用样本均值来推出总体数值的方法,重点应用于验证账面记录正确性和估计账面记录数值。

(2)差异估计抽样。它是用样本平均差错额来推出总体差错额或正确额。它的优点在于可减少审计工作量,只对有差错的样本进行计算;缺点是样本中的错误不能太少,否则可靠性受影响。

(3)分层抽样。它的基本办法是将总体分成若干层,从各层抽检样本,最后汇总推算总体估计量。这种方法最为复杂,需要的数学知识做多,主要用于复杂样本审计。总而言之,抽样审计技术已成为现代审计事业的巨大推动力,经济效益审计应积极采用抽样审计技术。

现代管理技术方法,是指经济效益审计中为达到特定的审计目的而采用的现代管理技术方法。相对于常规技术方法,它主要针对于经济效益审计对象的特殊方面而选用。主要包括这些方面:

(1)预测审计的方法。例如集合意见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预测法、自适应模型预测法等,这些是计量经济学方法在审计中的具体应用,需要的数学统计知识很高深,主要用于预测论证。

(2)可行性研究审计。它是对工程投资、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审计,它用到的专门技术方法是适用于经济效益审计的。

(3)计划、控制审计方法。常用的如综合平衡法和计划评审法等,主要用于计划和控制非重复性工程项目的复核和检查等。现代管理技术方法的融入,使得经济效益审计获得了更多更强大的工具,同时也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正确合理的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是完善经济效益审计的关键。

(三)经济效益审计分析方法及其运用

审计分析方法,它是进行审计评价和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依据和基础,一般可分为单项分析、局部分析和全面分析三类;或按时间划分为事前分析与事后分析。审计分析方法很多,我们认为,以下这些方法是值得充分重视并需合理利用的:

(1)价值分析法。它是以功能为核心,来揭示技术方案的价值、功能、成本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方法。它的简明数学表达式是价值(V)=必要的功能(F)/成本(C)。价值分析以V=F/C=1为标准,根据分析对象,从必要的功能和成本两方面进行分析,剔除多余功能或降低必要功能的成本,以达到功能与成本的最佳配合。这种方法可以评价企业决策是否科学,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2)因素分析法。它是对影响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根本性原因,分清主次,提出改善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通常它计算的顺序方法是:以实际指标依次替换计划指标,直到全部替换完毕。每次替换计算的结果与前次计算结果相比,就可以测算出某一因素对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

(3)对比分析法。它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数值的增减变化来进行检查,分析原因,做出评价。可以采用纵向对比分析和横向对比分析两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法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它能揭示很深刻的问题,通过同计划指标比、同上年同期比、同历史最好水平比、同地区与国内国际水平比,可以很好地分析经济效益的高低。

(四)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方法及其运用

审计评价方法,就是运用审计评价标准将通过审计查证和分析取得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所达到的实际水平进行对照、检查,从而做出客观、公正结论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评价是效益审计的重要环节,是审计结论的基础。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和两类方法。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三种方式是指一事一评、局部评价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对前两种方式的综合和概括。这三种方式互相补充、密切配合,能够达到全面评价的目的。两类评价方法是指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因为经济效益审计会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很多时候要征求专家的评价意见,所以定性方法是不能忽视的。而评价中运用的重点是定量方法。综合评分法和综合指数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综合评分法根据各项指标的地位和作用分别赋予相应权数,然后根据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打分,最后加权计算总分,做出评价结论。这里的权数赋值是关键,需谨慎处理。综合指数法是种动态评价方法,它反映不能直接加总的多因素组成的经济效益的综合变动情况,能概括反映总体效益变动相对程度。综合评分法与综合指数法相辅相成,共同对经济效益审计做出适当的评价。

总而言之,经济效益审计由于其自身特性,决定了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具有综合多样性和融合创新性等特点。我们使用各种审计方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收集足量、可靠的审计证据,从而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价,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技术和手段,只要对于采集审计证据有用,我们就可以采用。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是有机整体,是个完整的综合体系,不能将它们孤立起来,而应根据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和要求,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方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平,论经济效益审计方法,四川会计,1995年第10期。

[2]李刚,试论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

[3]刘艳玲,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新思考,商业研究,2002年第11期(下半月版)。

最新版审计法 篇3

关键词:审计意见购买动因防治新制度经济学

审计意见购买是指在某一特定会计年度,公司变更审计师比不变更能明显地获取更为有利审计意见的现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审计理论界与各国证券监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实证研究。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运用委托理论、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对审计意见购买的动因进行深刻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根本上解决审计意见购买问题的相关建议。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审计意见购买的动因分析

(一)委托理论的分析委托问题最早由罗斯提出,认为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写作论文理人代表委托人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关系随之产生。米歇尔·詹森、威廉姆·马克林(1976)认为如果关系的双方都是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不会总是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为转移。一般认为,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是委托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完全是由于人的有限理决定了人们掌握的信息不可能无所不包,每一个人对信息的反应所建立的主观模型也不一样。信息不对称是指某些参与者拥有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可从时间和内容上加以划分,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来看,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的称为事前不对称,即逆向选择,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的信息不对称称为事后不对称,也就是道德风险。按威廉姆森的解释,机会主义即“欺诈性地追求自利”的行为,是委托问题产生最核心的原因。根据上述委托理论,在上市公司中的所有者将公司的经营权委托给人,人按双方的约定经营。会计信息是对人经营管理活动的反映,也是委托人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渠道。由于个体的有限理性,委托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会计信息,即便能够,每一个委托人对会计信息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偏差。同时,会计信息在人与委托人之间往往是不对称的,作为人的经营者存在机会主义,可能更多地想谋求自身的利益,虚列会计信息,粉饰经营业绩。委托人聘请外部审计师对企业会计信息加以审计,对其合法性、公允性加以鉴定,正是为了解决委托问题,标准的审计报告措词可以让委托人达成一致的理解,权威的信息鉴定又确保了所获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因此乐于让渡部分利益聘请审计师以规避投资风险。但经营者有自身的效用函数,为避免审计师察觉其舞弊行为后出具不利审计意见,很可能寻求审计师的合谋,或者以更换事务所相威胁,或以提高审计收费与长期业务往来引致的经济利益为诱饵,以便成功购买审计意见。

(二)契约理论的分析契约也称合约、合同,是指几个人(至少两人)或几方(至少两方)之间达成交易的某种协议,意在做什么。包含以下原则:社会性原则;平等性原则,自由原则、理性原则、互利原则和过程性原则(易宪容,1998)。契约有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之分。完全契约是指契约条款详细地表明了在与契约行为相应的未来不可预测事件出现时,每一个契约当事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权利和义务、风险分享的情况、契约强制履行的方式及契约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不完全契约是指留有未被指派的权利和未被列明事项的契约,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交易费用的存在和信息不对称性而导致的,因而存在“敲竹杠”的问题,即一旦人们做出专用性资本投资后,担心事后重新谈判被迫接受不利于自己的契约条款或担心由于他人的行为使其投资贬值。审计契约是一项不完全契约,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审计师在接受审计业务前并不清楚企业管理层的品行,企业所有权者即审计业务的委托者不清楚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操守,也无法按所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或约束条件对审计师进行比较和权衡,以便以最小的资源耗费使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这显然背离了契约的理性原则。审计契约虽也旨在消除会计信息中的不确定性,鉴证会计信息,满足企业所有者的需要,但无论从审计实施过程还是审计结果,都不可能完全避免不确定性。按现行的相关法律、审计准则的规定,审计师只需“合理确信”会计报表中不存在重大错报,这为审计师提供了意见购买的博弈空间。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审计师也可能受到“敲竹杠”之威胁。审计师的培养及其审计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是事务所的专用性资本投资,也事关作为知识型组织的事务所的兴衰成败,而审计资源是有限的,审计市场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这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敲竹杠”的砝码。因此审计意见购买较易成功。

(三)交易费用理论的分析1937年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的思想,将其解释为“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同时,他认为企业组织作为市场的替代同样存在内部“管理费用”。此后,阿罗、威廉姆森、张五常等均对交易费用进行了审计意见购买是指在某一特定会计年度,公司变更审计师比不变更能明显地获取更为有利审计意见的现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审计理论界与各国证券监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实证研究。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运用委托理论、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对审计意见购买的动因进行深刻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根本上解决审计意见购买问题的相关建议。

研究结论从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看,审计意见购买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参与和协调才能得以彻底防治。如(图1)所总结,它可从公司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即股东、债权人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即经营者、职工、会计信息提供者会计师和审计信息提供者审计师入手,同时,它需要有相关行业协会和其他监管方的参与以及中介行业的发展(如个人或企业征信制)。防治措施中,首要的是审计委托权应当切实由不掌握审计信息剩余控制权的所有权人即债权人、股东职工来行使,由他们来选择审计师,因此审计委托关系应当从图右下角的由管理层来行使更改为虚线所指。其次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这实际上是通过建立健全的机构或机制来监督管理者,保护各类企业所有权者的利益。最后,对于审计活动的企业一方两个最重要的当事人———经营者和会计师可通过提高其违规成本来约束;另一方审计师可从执业行为和行业治理着手。

参考文献:

[1]米歇尔·詹森,威廉姆·马克林:《企业理论:管理者行为、费用与产权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易宪容:《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审计法的重要性范文 篇4

【关键词】 军队审计风险 成因 规避措施

审计风险被形象化为“狼来了”,当前,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已不单纯是审计理论研究课题,更是军队审计部门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正确认识和积极防范审计风险,对于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在军事经济管理中的职能作用,促进军队审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军队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军队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方法的局限性、审计资源的有限性、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局限性等因素。

1、审计主体方面的成因

一是审计力量及审计人员素质因素。控制审计风险必然产生相应的审计成本。军队审计部门人少事多的矛盾比较突出,可供掌握支配的审计资源相当有限,如审计风险和成本、效益关系处理不当,就易引发审计风险。同时,审计人员素质也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审计人员素质越高,审计质量越高,则风险越小,反之风险就越大。军队审计人员来源相对单一,部分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专业技能和执业经验不够全面和丰富,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审计质量。

二是审计行为因素。审计行为风险表现在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评价和审计处理处罚几个方面: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查了解不充分,特别是对重大风险领域认识不足,以此确定的审计范围、内容和重点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偏差;内控制度测评等必要的审计程序未得到严格执行,甚至被忽略或放弃,极易造成重大疏漏而成为风险隐患;收集、分析和评价证据方法不当,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明力不强,产生重大判断失误,从而做出错误的审计结论;审计评价标准运用不当、定性不准,对未审计事项或审计证据和评价依据不足的事项进行评价,导致对被审计事项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评价失准;缺乏法定的审计处理处罚依据或权限、擅自改变审计处理处罚种类或裁量幅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审计处理处罚而导致审计风险。

三是审计抽样方法因素。一方面,现代抽样审计方法有其自身局限性,必然存在样本特性不能代表总体特征的可能性,审计抽样是以确定的检查风险水平来核定样本规模的。另一方面,一些审计人员尚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审计技术,仍然采用简单判断抽样的方式,造成抽样风险是在所难免的。

四是审计质量管理因素。建立并落实审计质量考评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阻止其从潜在状态向实际状态转换,降低发生的机率。反之,如审计部门业务管理水平较低,审计风险就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2、审计客体方面的成因

一是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等现代审计方式都是以测试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健全性和有效性为基础或重要内容的,籍以合理确定审计的重点内容和范围,选择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从审计工作情况看,一些单位和部门财经法纪意识淡薄,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资金管理等高风险领域内财务监控乏力,管理漏洞较多,相应滋生了各种违规违纪问题,甚至是严重的违法犯罪案件。对此类内部控制不存在、不健全或执行不力的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就必须更多地采用实质性测试方法,势必增加审计工作量及检查风险的控制难度。

二是经济活动的复杂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军事经济改革的持续推进,军事经济资源配置和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军事经济活动呈现多元化、复杂性、多样性,与外部市场经济环境及内部纵横向联系日趋紧密,相应的审计监督职责范围也随之拓展和延伸。从审计目标上看,不仅要对经费收支的真实、合法性作出评价,还要对经费使用效益和事业建设成效进行综合评判;从审计内容上看,涉及了军队经费、物资计划、分配和使用全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从审计方式上看,由专项审计向综合性审计发展,经济活动的关联性带来审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需要进行审查并作出专业判断的会计信息规模膨胀。这些,都会增加审计工作难度,使审计风险随之加大。

三是接受审计监督的态度。一些被审计单位和个人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对审计工作不理解、不配合,有的甚至故意设置障碍实施干扰、阻挠,或者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会计资料,相应增加了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

二、军队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军队审计风险成因复杂、来源广泛,涉及到审计工作各个阶段和审计项目各个方面,对其实施控制和防范,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严格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管理

从宏观上看,要防范审计风险,就有必要根据审计部门人少事多的客观实际,坚持“综合性审计、多元化成果”的工作思路,从建立和完善审计工作中长期规划制度入手,增强审计工作安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性、前瞻性和计划性,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实施集中投入,以达到审全、审细、审透的目的。从微观上看,对业已确定的具体审计项目,要制定科学严密的审计方案,对审计内容、重点、方法、人员和时间做出详尽具体的安排,以减少由于审计工作筹划不当带来的审计风险。

一是要认真做好审前调查工作。审计人员在工作准备阶段,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据以合理确定审计的范围、内容、重点,要重点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政隶属和供应保障关系、事业任务性质及基本业务流程,尤其对其近期发生的问题要心中有数,使审计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二是要恰当选派审计人员。选配审计人员既要考虑审计人员的专业特长,更要强调重要审计项目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并指派实践经验丰富、政策水平较高、具备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审计人员任审计组组长,建立分工负责制并进行审前培训。审计组组长应明确审计组职责及分工,并提醒其保持职业谨慎和对审计风险的必要关注。审计组成员在审计组组长的领导和协调下开展工作,并对所承担工作负责。

三是要科学拟制审计方案。审计方案既是保证审计工作实现预期审计目标的有效措施,也是审计部门据以检查、控制审计工作质量、进度的重要依据。审计部门要适时检查和考核审计方案的制订依据、程序以及实施、调整情况,强化审计方案指导审计项目的作用。

2、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程序

一是加强与被审计单位沟通。要向被审计单位讲明审计来意和目的,并视其对审计工作的了解和认识程度,适度宣讲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程序、方法等相关知识,以争取被审计单位领导和职能部门对审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二是要拓展审计信息来源渠道。可以适当采取座谈、走访、测评和接受举报等方法,广泛听取被审计单位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审计事项的有关意见和看法,增加发现违法违纪事实、线索和疑点的机率。

三是实行审计承诺制度。双方以书面形式签订会计资料承诺书和审计质量承诺书,明晰审计主体、客体各自的审计和会计责任,即被审计单位就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财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正确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向审计部门作出承诺;审计人员对出具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的责任向被审计单位进行承诺。实行双向承诺,有利于明确责任、保证审计质量,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

四是要正确选择和运用审计方法。要坚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评,切实掌握被审计单位财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评估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据以修改审计方案。要特别关注资金流向和经费投向,对资金和经费的异常活动要重点审计。同时,在抽样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等技术方法的选取和运用上,应注意严密性、完整性和方法技术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客观分析和主观研判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检验相结合、内查和外调相结合,使各种审计方法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3、严密谨慎进行审计取证

要采用合法正当手段搜集审计证据,严密取证手续;要通过审计人员的计算、核对、观察、询问等方法获取审计证据,特别要注意进行分析性复核,揭示财务数据的异常变动或差异,发现可能存在的重大弊端;要关注被审计单位重大经济活动的关联性,对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实施必要的查询、函证或跟踪审计;要重视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客观性、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和重要性,对收集到的审计证据进行评价、鉴定,坚持审计证据复核制度,据以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要慎用强制性措施取证,避免矛盾激化或处理不当引发风险。要重视审计工作底稿作用,切实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核、利用、归档等业务环节。审计底稿要记录和反映审计工作运行“轨迹”,是审计人员在其审计行为发生复议、法律诉讼时,驳斥指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4、严密准确撰写审计报告

第一,出具的审计报告情况要清楚、问题要准确、证据要确凿、评价要公正、建议要可行、措词要严谨;审计报告要注明审计范围;审计报告形成的程序要规范;审计报告对所涉及被审计单位的违纪违法事实应做出准确界定,并有充分证据支撑;审计评价要实事求是,要有分寸。对审计过程未涉及的事项不作评价,对未能查实或审计证据不足的事项不作评价;对审计对象评价内容的尺度把握要一致。

第二,要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审计组撰写的审计报告,在报送审计部门之前,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出具书面意见,并逐条记录在案。对被审计单位所提出的异议,审计组应当进一步核实,如审计报告反映事实确有出入,应考虑对审计报告进行适当修订。

第三,要严格审定审计报告。审计部门应实行审计报告复核和分级审定制度,依靠多环节把关以减少审计风险。审计部门审定审计报告后,应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

5、严格依法作出审计决定

审计决定易引发被审计单位复议风险和诉讼风险。审计人员要注意所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恰当性,以及其效力级别、适用性、时效性和统一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处理处罚要宽严适度,严格按照规定的处理种类、裁量幅度和程序进行,不能显失公允、自行其事。一旦发现审计决定或审计行为有误,就应当及时纠正,而不能包容护短。对于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发生的矛盾和分歧,要依法公开处理和解决,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捍卫审计部门尊严。另一方面,要加强审计执法检查。要适时开展审计回访和执法检查,认真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切实维护审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避免“查而不纠”的风险转嫁到审计部门。

6、加强相关环节审计风险控制

一是要强化各级审计风险意识。教育审计人员正确看待和积极应对审计风险,在审计工作中牢固树立审计质量意识,严格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严格按审计程序办事,切实规范审计行为。

最新版审计法 篇5

关键词 图书编校 再分工 流程重组 质量效率 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ince 1990s, China's book publishing has developed greatly. The variety of books published has increased 370000 in 2011 from 100000 in 1994, but the employee didn't increased accordingly.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shing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 editing quality of books, it is necessary to re-divide the work between employee ,restructure publishing process and make use of social source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in book-publishing.

Key words book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division; process reengineer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socialization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个人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广泛用于写作和图书出版制作,我国图书出版业得到迅速发展,图书品种数从1994年的10万种,2004年的21万种,2009年突破30万种,到2011年已达到37万种。①而这是在从业人员并没有同步增长的情况下实现的。“现在的编辑发稿压力不断增大,十年前一个编辑一年的发稿量可能只有几万字,而现在一个编辑的发稿量至少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②这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实际情况是“责任编辑一年用的书号远远超出5种,多达20~30种,工作量多达1000万~2000万字!如此大的工作量,按照‘三审三校’制的要求来运作,编辑校对人员不吃饭、不睡觉也难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进行改变,图书质量可想而知。有鉴于此,不少业内人士对解决图书生产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种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主张要从“调整出版专业分工,由出版单位和出版管理部门共同确定出版范围……优化结构,控制品种数量,提高质量,增进效益”③,“积极开展组织制度创新,引导和推进图书编辑环节合理的社会化分工;提升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扭转广种薄收的增长方式,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着力提高图书的经济效益;加强生产流程的有效管理和监控,强化责任编辑的质量责任;建立健全社会质量监督体系”④等。这些对于出版工作起到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也开阔了我们的思路。下面准备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对图书编校再分工以及编校流程重组的看法,求教于业内先进,集思广益,共同做好图书的编校工作。

1 编校的再分工

1.1 编校为什么要再分工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分工细化,就像现在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只有专科医生没有全科医生,这样的分工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们一些出版社仍然沿用传统的小生产方式,编辑什么都管,诸如策划选题、选择作者、组织稿件、审稿、加工、发稿、看校样、制定宣传营销计划等印前工作和协调处理校对、整体设计、印装工作中的问题,以及落实宣传营销计划、参与发行、争取最大的发行量和最好的效益等编后工作都要过问,这显然是与现代化出版工作不相适应的。为了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许多出版社进行了一些改革,常见的是将编辑分为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这种分工对出版社提高工作效率和市场化运作水平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策划编辑片面追求眼前利益,一门心思地追求选题数量,忽视选题质量,把保证图书质量的工作全部交给加工编辑和校对。”⑤“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的工作界限划分不清,来稿未经策划编辑审查就发给加工编辑加工,结果由于稿件存在重大缺陷或没有达到最初编辑策划的要求未能及时发现,造成返工,浪费资源;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的责任界限不清,出现图书质量问题后互相推诿,无人领责;加工编辑与策划编辑缺少交流,得不到策划编辑的及时指导,策划思想不能在编辑加工中得到准确的贯彻和体现,等等。”⑥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对工作造成影响,因此,编校工作存在再分工的必要,以便分工更细化,责任更明确。

1.2 编校再分工的可行性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打印原稿的大量出现,对图书的出版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计算机打印原稿相对于手写稿,排版人员造成的录入错误大大减少,漏字、漏段几乎没有了,校样与原稿高度一致,原有的校异同工作基本上没有了,因此,电子稿的校对工作相对于手写稿是减少了的。这种减少为编校再分工从工作内容上提供了可能。刘哲双在对新技术条件下编校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校对功能的定位取决于其在编辑流程中的位置:当校对位置前移至文字加工部分时,其编辑功能(校是非)占主导地位;当校对位置后移至文字的复制核对部分时,其制作功能(校异同)占主导地位。根据校对位移说,我们可将新技术出版条件下的校对重新定位为:校对是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技术时代,通读整理是编辑加工环节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工序。体现在其功能上,则是校是非及各项技术整理。承担这一工序的校对,应定位于校对编辑……取消责任校对,设立校对编辑,校对编辑对责任编辑加工过的盘稿进行后续加工,其侧重点在文字质量上,因此,被赋予文字加工职责,其职责大于责任校对。功能提升后的校对编辑,主要对编校质量中的文字质量负责。”⑦这就指出了编校再分工的一种具体方法。“而执业资格方面,从2002年职称评聘改为以考代评,开始了首届出版专业资格考试,校对和编辑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为同一套题,评聘标准也是完全一致,因此,获得同级资格证的编辑、校对人员无疑已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登记注册工作,明确了符合资格的编辑和校对人员必须进行注册,编辑和校对要求具备的条件也是一样的,当递交了所有资料经评审后,符合资格的校对人员也是和责任编辑手持相同的‘责任编辑注册证’。事实上,在2009年的首次注册中,出版社的大部分人员都获得了该证。基于以上原因,校对和编辑的起点已经相差不大。”⑧这说明,在现阶段从能力上或者说从职业资格上已具备编校再分工的可能。

1.3 国外编校分工的一些做法

柳明在《编校过程对图书质量的影响:对中美图书出版编校流程的比较分析》一文中对美国图书出版的编校流程做了详细的介绍。美国式的编辑校对过程有如下特点:一是专业分工精细,职责分明,光是编辑就有组稿编辑、责任编辑、内容编辑、文字编辑和统稿编辑等五种之多。二是编辑工作做得非常充分,它的编辑工作程序实际上被分成了三个程序。责任编辑对书稿首先进行审读,提出看法,并向作者提出修改意见后才开始正式的内容和文字编辑工作,而且不只是责编本人,还要请好几位编辑分别在内容、文字等方面进行审读,这样三个环节下来,至少有五六遍的详细审读过程。三是校对环节简洁高效。首先,美国出版公司的做法是特别强调编辑审稿环节,而校对的分量相对较轻,几个人同时校对,基本上一遍即过。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美国式的出版程序中的编辑环节对于图书质量起到了全面保障的作用,图书质量的真正提高主要靠编辑的精加工,而不是过分依赖校对环节。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的是,要充分强化编辑过程, 充分发挥编辑在编校环节中的核心作用,如此,才能从内容、文字、规范性等各个方面真正提高出版物的编校质量。⑨

1.4 适合国情的编校再分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介绍,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可以对编辑工作进行再分工,形成由策划编辑、内容编辑、文字编辑组成的编辑体系,细化编辑分工,加强编辑环节分量。因为编辑在审稿时如果需要兼顾内容、文字和技术性问题,就往往会顾此失彼,几乎很难在编辑审稿这个环节上把这几方面的问题全部处理好。策划编辑、内容编辑和文字编辑分别进行,各司其职,是把握好书稿质量非常重要的一环。

其中策划编辑,其职责在原以策划组稿为主的基础上,基于以上介绍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增加了初审稿件的职责,并对图书的内容质量负责。内容编辑类似于大家熟悉的加工编辑,但其职责与原来有所不同,以对书稿的专业知识内容进行加工为主。文字编辑由原来的责任校对转变而来,主要负责书稿的语言文字质量。内容编辑和文字编辑对图书的编校质量负责。以上三人中选一协调能力强的作为责任编辑,负责各工作环节的协调。

由于编辑加工更加细化,所有的内容、文字、技术性等方面的问题全部都在这一环节中处理完了,剩下的校对工作应该是相对简单而少量单纯的“校异同”或个别拾遗补缺的工作,这就为将校对工作社会化创造了条件。因为,现阶段的编校市场是不成熟不规范的,没有能力独立做好图书的审稿和编辑加工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我们强化社内编辑环节后,将相对简单的工作社会化,就不会对图书质量造成影响。

2 编校流程重组

上面我们对编校进行了再分工。既然分工变化了,原有的出版流程必然要重组。“三审三校”制度是我国保证图书编校质量的重要制度,即使在现有人力严重缺乏的条件下我们也还是要坚持。但坚持不等于墨守成规,我们可以在保证原有工作实质的基础上,对流程进行优化,进行重组,使之更有可操作性,更有效率,更有利于管理和监督。

编校再分工和重组后的流程是:

策划编辑初审复审内容编辑加工文字编辑加工终审一校(作者同时看稿)机校(含文字加工编辑处理问题)内容编辑通读

2.1 初审与复审

策划编辑审稿的优势是明显的。首先,通过审稿,可以了解稿件达到了自己的要求没有,结构是否合理,有哪些不足和需要修改之处,这是其他人难以替代的。因为这个选题是自己策划的,有什么设想和要求,自己最清楚。其次,策划编辑会高度重视原稿的质量,这是关系图书市场前景的大事,而对于利润通算的策划编辑来说,谁也不会把质量低劣的书稿出版了堆在仓库里来增加自己的成本,这种判断作用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这也促使其必须认真履行初审的职责。

复审一般由编辑室主任担任,这类人员具有丰富的出版工作经验,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更高的高度对策划编辑初审的书稿提出自己的意见。在此,要求复审人员认真检查初审的质量,杜绝走过场似的初审,为保证书稿能达到要求进入编辑加工环节负起把关人的责任。

一般来说,普通书稿经过这两个环节的把关认可,就可以进入编辑加工环节了。

2.2 内容加工与文字加工

编辑加工分为内容加工与文字加工两个环节,既可以顺序进行,也可以根据出书周期同时进行。

内容编辑对书稿从专业内容的角度进行加工,重点在原理的阐述、公式的推导、图形以及表格数据的正误判断等方面。这与原来的编辑加工要关注图书所有的细节相比,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对象更专一,因此能够对书稿内容进行更细致的加工。

文字编辑完全从语言文字规范的角度对书稿进行加工,使书稿达到出版的要求。文字加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出版物差错(语言文字错误、版面格式错误和思想内容错误)中,语言文字错误是最主要的错误,占各类错误的89.8%。⑩可见,这部分工作的分量是很重的。这事实上对从校对转为文字编辑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内容编辑和文字编辑在各自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存在相互补台的问题――内容编辑改正语言文字错误,文字编辑发现书稿内容问题。因为,内容编辑与文字编辑是要对图书的编校责任负责的。

2.3 终审

终审没有像原来那样放在复审后面,而是放在编辑加工后面,原因有二。其一,终审只是对书稿中的重大原则问题进行把关,一般的书稿这方面的问题不多,此环节后移,问题不大。其二,终审人员一般是出版社的总编或者有相当资历的人员,对编辑加工后的书稿进行终审,可以顺带检查一下书稿的加工质量,以杜绝编辑加工画字号的现象。这样的终审,比原来在复审后编辑加工前或者许多出版社类似签字式的终审更有效。

书稿经过“两审两编一终审”编辑加工告一段落了。可以看出,重组后的流程是加重了编辑环节的分量的,目的是为校对工作能够真正社会化创造条件。

应该说,经过以上流程的审稿和编辑加工,书稿的加工质量比原来传统流程的质量要高,存在的问题会大大减少,对这样的书稿,校对工作的分量比原来大大减轻,完全可以交给新到岗人员或外校进行一校。同时可发给作者一份清样请作者再读一遍。

一校完的校样连同作者看的清样经编辑处理改样后,用黑马软件二校,可以将一些固定词语搭配方面的问题解决,其效果比人工校对好。加工编辑将黑马软件标红的部分处理后,交内容编辑通读,作最后的把关。

以上多个校对主体的工作能够将作者对原稿错误的识别优势,内容编辑对原稿疏漏、排录和校对失误的识别优势,文字编辑在语言文字辨识上的敏感优势,校对人员在微观处理方面的精细优势和计算机校对软件不受情绪、精力影响的稳定优势综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校对效果。

3 结语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由于编辑分工的细化,编辑加工工作比以前更充分,所有的内容、文字、技术性问题在审稿和编辑加工后已完成,校对工作剩下的是相对简单的“校异同”和少量的拾遗补缺工作,这样的工作完全可以社会化。这样的流程设计,在社内人力使用方面,由于减少了一校和二校人员,分别由外校和机校代替,同传统的流程相比,人力资源的节省效果还是很显著的。特别是新的流程,每个人的分工更具体,职责更明确,下一环节会对上一环节进行监督,这对保证整个生产流程的质量,效果是明显的。虽然编校流程只是整个出版流程中间环节的一部分,只能解决图书出版中的部分问题,但解决的是图书最关键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问题,因此,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想从出版大国发展成出版强国,还是需要从各方面下工夫,要明确出版分工,优化选题结构,合理设计生产环节,加强生产流程的管理和监控,建立健全社会质量监督体系。只有形成一个优质高效的体系,我国的出版业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注释

① 新闻出版总署。2005至2011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 http://gapp. /govpublic/80.shtml

② 张卓冉。图书编校质量浅谈[J].中国出版,2011(12上).

③ 王於良。当前编校质量问题把脉与救治[J].中国编辑,2009(5).

④ 冯志杰,马文晓。解决图书质量问题的宏观策略[J].编辑之友,2006(1).

⑤ 袁勤勇。策划编辑与图书质量[J].科技与出版,2011(10).

⑥ 司毅兵。科技图书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工作流程浅析[J].科技与出版,2007(11):43-45.

⑦ 刘哲双。新技术条件下校对做什么?[A].《中国编辑研究》编辑委员会。中国编辑研究(2003)[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⑧ 田艳明。数字化时代,校对定位三问[J].出版发行研究,2011(7).

审计法解读范文 篇6

一、审计报告的撰写原则

(一)面向用户,坚持实用性原则

伴随着全面改革的推进,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越发显著和不可替代,审计报告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向用户趋于多样化,因此,报告谋篇布局要考虑不同的阅读对象和使用者。审计报告要发挥切实作用,而不能只存在于形式上,审计人员从审计实践中得到大量宝贵的成果,经过深度分析和总结,得出阅读者工作和生活中需要的重要信息和客观论断,只有将其体现在报告中,才能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得以充分利用,因此报告撰写必须考虑实用性。

(二)针对重点,坚持建设性原则

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要摒弃与改进弊端缺陷,完善体制机制。审计报告要分清重点,抓主要矛盾,深入剖析,事实判断和整改建议要具有建设性,方能彰显审计工作的突出价值。尤其在审计全覆盖的目标下,审计工作更要有所侧重,目标明确,呈现给国家和人民建设性的成果。

(三)防范风险,坚持前瞻性原则

审计工作服务于国家治理,要立足国家战略,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当前审计机关以减少国家财政资金损失,优化管理为目的,已将审计监督工作关口提前,在审计报告中同样要关注国有资金管理中的风险,提出具有苗头性、前瞻性的问题和建议。

(四)加速改革,坚持创新性原则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审计监督对象和审计环境将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审计机关要适应这种体制机制的改革,同时还要走在改革的前列,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揭示问题、引领发展、辅助决策等重要职能,审计报告必须在格式、体例、内容等要素方面有所突破和完善,以适应改革背景,服务审计工作和社会发展大局。

二、审计报告撰写形式分类

本文依据“五个机理”,将审计报告按用户不同,分为五类:

(一)揭示问题类审计报告

揭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财政资金运用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责,同时,通过审计揭示经济社会中的问题,也是国家审计以问题倒逼改革,发挥自身作用推动全面改革的主要路径之一。揭示问题旨在确定存在的问题的性质、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恶劣影响或损失的程度、问题产生的根源及问题所属政策制度的范畴,并以此确定惩戒形式和等级。揭示问题类审计报告的主要“用户”是司法部门或其相关领域的上级主管部门,这类报告宜于交代清楚问题线索、问题量度、法律及政策依据,以期具有足够法律法规说服力,便于相关权力部门进一步查晰和处理。

(二)公众应用类审计报告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界限,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审计工作要适应新的经济形态,调整监督领域和监督侧重点,在教育、社保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审计监督范围和力度将扩大和加强,这使得国家审计站在民众立场、服务于公众的职能更要充分发挥。服务大众的审计报告专门作为“公众应用”一类来编写显得尤为必要,公众应用类审计报告单独撰写,既要满足群众的知情权,使大量社会经济发展相关信息和数据供创业者和投资者使用,又便于社会对于审计工作和各类国有资金使用的监督。

(三)决策支持类审计报告

“决策支持类”审计报告的面向“用户”是政府决策部门。审计报告是向决策部门提供重要经济信息、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当前,深化全面改革的新形势下,审计机关服务于国家治理,要协助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做好相关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工作,审计机关以自身实际工作为基础,从微观审计中发现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对审计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把握大势,着眼大局提出宏观的系统性建议,及时反映,为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四)实务指导类审计报告

审计机关重于追求问题的实质,经常要进行延伸审计,触及基层管理的方方面面,可以在微观审计中总结各地各领域有效的做法和经验、错误案例,为基层实务部门提出可操作性的改革制度设计和良好治理的建议。因此,国家审计有必要单列一类审计报告为“实务指导类”审计报告,面向“用户”是相关领域的实务部门。这将对于实务部门在干部管理、合规运营、风险管理、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具有指导作用。此类报告可以在下述“监督整改类”审计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总结,形成具有共性的经验和典型做法的案例集成,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每个季度定期。

(五)监督整改类审计报告

“监督整改类”审计报告面向的“用户”是被审计单位。国家审计要通过具体的审计工作来监督有关部门单位是否有效执行相关改革政策,促进政策落实,以发现政策的效果和缺陷。审计机关撰写审计报告要摆正审计机关自身监督者的位置,发表意见要客观,围绕审计目标进行。监督整改类审计报告要给予被审计单位和个人正确的鉴证和评价,通过交流意见和整改,保证企业和部门规范运作、提高经营或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风险。

三、不同类型审计报告的撰写特点及完善措施

(一)揭示问题类审计报告:阐述准确深入,篇幅精炼规范

这类审计报告宜于采用标准格式,制定写作基本要求,编写审计报告时必须遵循要求,规范引用法律法规。报告必须突出重点,细致筛选反映被审计对象负有经济责任的事实、性质及严重程度等方面的情况,一般性问题不编入报告。报告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能包含任何夸大和缩小的内容。

在行文用语方面,应逻辑严谨、词语简练、概念准确、措辞适当;在内容表达上应证据确凿、阐述问题深入、内容完整、评价客观公正。清晰阐述被审计对象是否存在内控薄弱点,从而取得涉嫌经济犯罪的线索。要充分挖掘第一手资料背后的问题,采用科学分析方法,做深入剖析,提出说服力强和价值较高的观点与问题。

(二)公众应用类审计报告:扩充信息量,弱化专业性,增强易读性

首先,审计报告要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将审计成果充分利用。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应该启动民意调查研究,对社会公众的需求和理解进行深入调查。根据需求,在合理范围内,增大审计报告所承载的信息量,丰富审计报告内容。面对社会公众,增强审计报告的透明度,打破审计过程这个“黑箱”。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期望,不断完善审计报告的信息内容极其必要。一方面可以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增强投资者信心,缩小审计期望差距,满足社会公众对决策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审计中获取信息的利用率,实现信息共享、再加工再分析,使审计工作更加深入和全面,在公众的监督下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其次,由于报告的阅读者文化程度、社会阅历和专业水平等存在差异,在公众应用类审计报告中,要注意运用数据对比、图文结合等方法来描述审计内容。晦涩的财务和审计专业术语无法确切地与大众顺利沟通,会降低其可理解性和利用效果;公众应用类审计报告必须考虑报告使用者的理解能力,并且在报告中要突出重点,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具有宏观意义的苗头性问题。此外,还应避免歧义性语言,注意措辞,若扭曲了审计事实,造成煽动不良情绪的后果,将严重影响审计机关的公信力。

(三)决策支持类审计报告:立足国家发展战略,提出宏观系统性建议

决策支持类审计报告要求客观、真实地反映被审计者对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经营方针、内部管理规定、制度贯彻的情况,经济决策能力、民主集中制执行、经营实绩和廉洁自律的情况。在全面改革的大环境中,政府要承担责任、提升服务和增长目标,需要建立一个可以度量政策效果和具有透明度货币价值的体系,以便更具体清晰地核定各部门成本,承担公共责任,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增长。对数据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价,以便专注于更高价值的活动。审计机关应拟定一个简单的框架来描述数据资源,控制数据披露过程,说明数据的局限性,对数据核查,控制隐私和欺诈等风险,提高数据的客观准确性。

此类审计报告要提供对决策者有价值的信息,针对决策部门关注的事项和问题进行阐述。要对问题定性准确,有前瞻性,评价客观,反映情况用语恰如其分;内容要提示重大风险和制度缺陷,让决策层从审计报告中获取从其他渠道无法知晓的重要事件。因此,审计建议要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有效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

(四)实务指导类审计报告:包罗基层事务错误与先进的操作性案例,注重细节层面

实务指导类报告宜于打破以往按照基本情况、发现问题、原因分析、审计建议的布置顺序进行的“流线型”报告模式,代之以“模块式”报告体例,即将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分成更细小的工作单元来报告。每个工作单元又包括基本情况、审计发现、改进建议和被审计单位的回应等部分,并制作详细的索引目录,既能让读者迅速的找到目录中标注的篇章,又方便读者就其关心的问题集中阅读,从而提升读者的阅读效果。

撰写者要提炼审计人员实践获得的典型性成果,整理关键要素,抓住共性特点,总结审计精华,分门别类的加以披露,发表审计意见或评价要原则性强,并点到为止,全面客观概括问题的利和弊,若只强调一个方面,会给阅读者带来误导,使之产生负面效果。

(五)监督整改类审计报告:审计结论的形成过程要详细,建议要具体

监督整改类审计报告要注重审计双方的交流互动,要体现其沟通价值,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澳门审计署在审计报告的整体框架中列有被审计单位的回应以及就被审计单位回应的补充等两部分内容,并在报告后附上了被审计单位回应的原件。被审计单位回应部分不仅包含其对结论的认同及整改情况,同时也包含被审计单位对某些结论存有的质疑,而就被审计单位回应的补充部分又会就这些疑问给出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如果存有较多异议,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还会在附件中列出更为详细的回应内容。例如:在《持续进修发展计划》中,澳门审计署在其审计报告附件中专门就被审计单位回应部分中的76处疑问进行了逐一解释。

同时,报告中要注意交流描述的方式方法。在澳门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中,对被审计单位的每一部分工作都作出详尽的描述,综合运用文字、图表、照片、示意图等手段,力求在报告中严谨、准确的呈现实际情况。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为完成该项工作已经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审计部门在对该部分工作开展审计时采取的方法等,对于审计中发现的可予改进之处,进行尽量准确而详细的描述,以理服人。在报告中可以感觉到审计人员是在与被审计单位一起思考如何更好的改进工作,提供审计增值服务。因此,监督整改类审计报告也应加强一定的亲和力,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发现问题”。审计的出发点是帮助被审计单位或部门持续提高完成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不仅仅是查错纠弊。因此,撰写监督整改类审计报告要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