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传统文化的背景最新8篇正文

《传统文化的背景最新8篇》

时间:

以下是可爱的编辑帮家人们收集的传统文化的背景最新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化背景 篇1

笔者发现,中文文化圈对腐败定义的道德评判是不明确的,而英语语境对腐败的道德否定色彩非常强烈。

《现代汉语词典》、《高级汉语大词典》等词典对腐败的定义如下:物体腐烂,腐败食物;行为堕落的,腐败行为;(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混乱、黑暗,政治腐败。

我国《刑法》中没有对腐败的定义,只是在第八章定义了“贪污贿赂罪”。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显然,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没有对腐败进行道德评判,《刑法》只定义了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贪污贿赂犯罪。

今年3月,总书记倡导在全社会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及时提醒了我们,定义腐败时必须明确:腐败是可耻的。

与中文不同,英文词典对腐败不仅有完整的定义,而且全部直接表明对腐败的道德评判:腐败是道德败坏的。

《朗文简易英汉词典》定义腐败是morallybad,esp,dishonest。即“道德败坏的;不诚实的”。

《牛津高级英汉词典》定义腐败是immoral;dishonest(espthroughtakingbribes)。即“不道德的、不诚实的”。

《韦伯新世界大学词典》中腐败的定义是morallyunsoundordebased;perverted;evil;depraved。即“道德上不正当的,或者品质恶劣的、下贱的、邪恶的、堕落的”。

正是这种常识性、普及性的词典给予腐败以道德上起码的否决,所以英、美等国家非常注重从政道德监督机制的建设,美国有《政府道德法》,英国有《荣誉法典》,他们形成了从政道德的法律体系。德国、新加坡等国也十分注重这方面的专项立法。这里不排除宗教等文化传统的影响,同时也正是这种深厚的宗教氛围和法治文化,形成了这些国家公民对腐败行为的耻感,从而使这些国家的政治人物待人接物慎之又慎。

腐败在舆论上是公众不齿的,在个人心灵上是不洁的。基于上述英文共有的、突出的表达,笔者建议将腐败定义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利用公共权力打破正常秩序或者规则,谋取私利,满足私欲,严重损害公众和他人利益的不道德的行为。这里的“公共权力”包括国家权力;“私”包括与自己利益紧密相关的人或者组织。简单说,腐败就是和偷、抢、骗等不正当行为一样,是用非法方式,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

必须承认,现实生活中,部分民众对腐败的谴责是不到位的,对身边具体的领导干部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特权办事、收受礼品等行为,一般持无奈的接受态度,有些甚至还略有羡慕之情。他们不是“零容忍”,而是一定程度上的默认,认为当官的理应比一般的平民享有高得多的待遇,哪怕是占用公共财产。少数领导干部更是讲“常例”和“潜规则”,把接受并适应一定程度的腐败看成是政治上“成熟”的标志,所谓“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是也。

古代的地方官把收例钱和三节两寿(本人及太太)收礼视为当然。只要在官场许可的范围内,以权谋私、营私舞弊等行为大都无事。曾国藩的心腹幕僚赵烈文,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于同治八年(1870年),经曾国藩奏调先后署理磁州、易州知州,光绪元年(1875年)去职,做了五年知州,退养故里之后“隐于乡里,大治园林,广置姬妾,颇娱声色之好,以迄逝世”。赵烈文去世于光绪十九年(1894年)。做五年官,却可以享受20年园林声色的生活。赵烈文的品味谋略被曾国藩高度认可,而曾国藩奏调赵烈文任职是对其“贡献”的一种回报,赵烈文同意出任知州亦是对这种回报的心安理得的接受。当官腐败就成为当权者们回报与接受回报的一种方式。

如今,类似的事件也在发生着:林福久当了几年的辽宁省鞍山市公安局税侦分局局长,就可以广置园林19处;广东省鹤山市原市委书记张汝韶当了书记几年就可累资上千万元。如果不是他们后来的肆无忌惮导致案发,其所作所为还被部分圈内人士看成“算不了什么”。在这种对腐败高容忍的文化背景下,很多人对腐败的一般态度为:不以为耻,反以为常。

腐败必须受到法律的惩处,但是即使少数干部受到了法律制裁,其依然有着不小的面子和影响力,腐败的耻感荡然无存。个别被制裁的贪官曾扬言:“杀了我一个,幸福三代人。”没有耻感,贪官的下场很难在熟人中产生警戒作用。

文化背景知识 篇2

【摘要】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因为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听力能力、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语言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20-01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文化的一部分。各民族的语言都反映其独特的文化。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过分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背景知识的学习,普遍存在着把背景知识与语言知识割裂开来的倾向。本文拟就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初步探讨。

一、文化背景知识:英语听力理解的钥匙

文化差异使我们在接受别的语言形式时受到制约,不习惯用对方的语言来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从而造成了听力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抱怨,尽管他们在听力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基础词汇量小,听音辩音能力不强;二是缺乏根据语用环境去联想和进行思维扩展的能力;三是不熟悉语言使用的环境和背景知识。因此,当听到“Holland”或“the Netherland”时,学生不会有理解障碍,而听到“theDutch"时,部分学生就不能立刻明白其所指。又如在一次听力练习时,有这样一句话“I have reached theyears the Good Book allowsaman”(我已经到了《圣经》上所说的一个人应该活到70岁的年龄)。要求学生在下面四个选项中(A、50B、60c、70D、80)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来回答Howoldistheman?这个问题时,一些学生却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他们知道GoodBook是指《圣经》,而且知道《圣经》中有这样的说法:人应该活到70岁,那么,即使他没有完全听l董对话的全部内容,也能选出正确的答案。反之,如果他对于GoodBook的特定含义一无所知的话,即使他有较好的听力基础,也很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

由此可见,准确的听力理解,离不开必要的背景知识。因此,我们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传授一定的背景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

二、文化背景知识:英语阅读理解的关键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制约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很多,除必要的语言知识、必备的基础词汇量以及熟练的阅读技巧外,背景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也是影响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一篇描写流落纽约街头妇女的文章,谈到这些流士常常选择附近住户的大门口作为过夜的地方。因为,It ismorally hard to turn her a way as it it is alost dog(把无家可归的流士赶走,如同把一条无家可归的狗赶走一样,在道义上是很难做到的。)这句话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底层贫民给予的同情。在西方,狗被视做人类的忠实朋友。西方人有以狗作为宠物的习俗。对于迷了路、无家可归的狗(lost dog),人们总会善待。这一点与汉语文化的感知则完全不同。在汉语里,与狗有关的词,如:“走狗”、“狗腿子”等,在都带有浓郁的贬义色彩,而Iostdog就是丧家之犬,必将其穷追猛打。可见,语言与文化背景的联系往往蕴含着一个词的深刻内涵。

在语言学习中,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沟通,从而揭示出语言本身所涵盖的全部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在上下文背景和文化背景下的语用功能及其文化规范,培养学生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交际障碍的消除能力,不断提高阅读水平。

三、文化背景知识:英语翻译的基础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翻译是语言应用最生动形象的体现。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风格迥然不同的语言。由于文化地域、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使语言带着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反映了本民族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各自文化的特征与习惯。这些鲜明的特色尤其体现在以一文化内容定型的习语中,如成语、谚语、习惯用法等,翻译时必须统筹兼顾,才能做到准确、生动、神情并茂。

我们的学生在做翻译练习时常常望文生义,如:“Mike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学生们大都不假思索地把句子译为“麦克值得信赖。他既不吃鱼,而且还玩游戏。”两个句子的表意既没有必然的联系,又无顺理的逻辑关系,显然学生不了解“to eat no fish”和“to play thegame”是英语中固有的典故和习语。“toeatnofish”源于英女王伊利莎白一世时代,基督教为了对女王表示忠诚,拒绝遵守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吃鱼的习俗,而引申表示“忠诚”;“to play the game”也是习语,表示“为人正直”。这样该句的译文应为“麦克为人可靠,既忠诚又正直。”由此可见,不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英语翻译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抛开语言环境,仅凭感觉来翻译,将会使译文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丧失殆尽。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学习一种语言,在某种程度是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把语言知识的讲解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词语差异以及在语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Harmer.Jeremy.How to teach English[M].Person EducationLimited,1998.

[2]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文化背景 篇3

关键词:英语学习文化背景知识委婉语颜色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任何语言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信息丰富的文化又是蕴涵于语言之中的。“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文化背景知识(culturalbackgroundknowledge)就是英语学习材料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情景因素。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分为记忆性背景知识和分析性背景知识。记忆性背景知识指关于某种语言文化的事实性信息,例如:历史、地理、环境、文化遗产、文学作品、传统意识、宗教信仰等;分析性背景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辨认和确定英语国家和本国内部文化差异,具有对英语国家和本国文化差异进行对比的能力,并能对英语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倾向等做出初步的分析和对比。Carrell认为:背景知识有三个组成部分:上下文、熟悉度、透明度。上下文指与本文有关的相关内容,熟悉度指读者对文本内容的了解程度也可以说是文化知识程度,透明度指对篇章结构的把握。实际上,上下文和熟悉度都属于记忆性背景知识,透明度属于分析性背景知识。

绝大多数英语单词与其对应的汉语意义相接近,但是有些词所对应词的意义有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英语这种语言的时候关注一些词汇,关注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多了解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以更加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1英语与汉语相对应的词汇有差异

例如:与“drugstore”相对应的意义是“药店”。在汉语中,药店是出售药品的地方;在英语中还可以解释为就餐的意思。在英语常用的动宾结构的动词短语中,尽管同一个动词可以组成很多短语,但由于宾语的意义不同,导致在翻译成汉语后该动词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如:"makefood"(做饭),"maketea"沏茶),"makemoney"(挣钱),"makeprogress"(取得进步),"makemistake"(犯错),"makeadecision"(做决定)。这是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应注意培养的跨文化意识之一。另外例如:“龙”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把自己比做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说法;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因而,英美译者将“亚洲四小龙”翻译为‘`FourtigersofAsia’’而不是依照我们汉语所想当然的"FourdragonsofAsia’o“狗”的贬义形象已经深植在汉语言文化中,在汉语中“狗”是一种趣味低级、不忠不义的动物,例如,“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而汉语中的成语:爱屋及乌,在英语中可以采取归化的策略将其翻译为:Lovemelovemydog.英语中还有大量的委婉语和颜色词汇,它们蕴含了大量的文化内涵。

2英语与汉语委婉语之间有文化内涵的区别

英语和汉语中,“死”汉语“离开”的意思。英文中相对应的委婉一些的说法为:"depart,passaway”等,汉语受道教、佛教的影响,“死”相对应的委婉说法为:“仙逝,去世”等。英语中的“kickthebucket"在汉语中也有像对应的“见鬼去了”。在英语中,“老”意味着不中用了,因而他们表达老年人一般用‘`seniorcitizens",这样就避免了“不中用,腐朽”这一意思引起公众老人的反感了。汉语与之相反,“老”可以表达阅历、经验,甚至表达尊贵的意思。例如:“老师,老板,老前辈”等等。

3英语词汇中颜色词汇包含大量文化内涵

英汉颜色词在对应的概念上是基本一致的。在英语和汉语中,红色red有时可以完全对应,如:红旗一d,flag;红场一theReadSquare,红十字会一RedCross,红葡萄酒一redwine。英语中有些带red的短语在汉语中有引申意义,如:大怒一seered,负债-beinthered,重要的日子一red-letterday,繁文缚节一redtape,当场发现某人正做坏事一-handed。英语和汉语词汇在表现相同颜色的词的文化内涵有时是不同的。如:greeen-house(温室),seered(怒火万丈),blackmarket(黑市),blackday(发生不愉快的日子),redmeat(牛洋肉),redgold(纯金),blueblood(贵族出身),abluefit(恼火、气愤),blueheart(情绪低落),whitenight(不眠之夜)等。

苏格兰高地人以身穿绿色来代表荣誉。绿色也是爱尔兰的国色。绿色作为交通信号色则表示通行。在医疗急救设备上往往涂有绿色。在家庭中使用绿色可有益于消除身心疲惫。

绿色green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嫉妒、眼红”,如:greenwithenvy,greenasjealousy,green-eyedmonster都是指“十分嫉妒”的意思。汉语中表示“嫉妒”意义的“眼红”,应该翻译为green-eyed而不能翻译为red-eyed。由于美元纸币是绿颜色的,所以green在美国也指代“钱财、钞票、有经济实力”等意义,如:InAmericanpoliticalelectionsthecandidatesthatwinareusuallytheoneswhohavegreenpowerbackingthem.在美国政治竞选中获胜的候选人通常都是些有财团支持的人物。在英语中绿色还用来表示没有经验的意思,如:SheisagreenhandinteachingEnglish.在英语教学中,他还是个生手。

阅读时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英语学习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阅读也是英语学习者接触英语语言输人的主要途径。

传统文化的背景范文 篇4

关键词:文化复兴 传统武术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它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攻防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内容丰富多彩,风格独特,适合不同阶段的人群,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当前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武术界同仁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则是传统武术的发展。

1传统武术发展的现状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技击活动中,以传统文化为指导,以技击攻防动作为主要载体,注重内外兼修,打练结合,形神兼备的修炼,不仅融技击性、健身性、文化性为一体,又各成体系的拳种总和,就叫传统武术。

1.1传统武术的优势

传统武术流传几千年,是中国历史长河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浓郁,体现了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性,使东方文明的光彩从侧面映射了出来,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反映。

传统武术因动作简单、朴实,较少花法,以及很少跳跃动作,所以推广和普及较为容易。不同年龄阶段和体质不同的人群都适合练习,健身价值较高且适应性广泛。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传统武术普及推广到全世界也是很容易的。

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习武练拳的传统,时至今日创编流行的门派、拳式、拳种不一而足,规模已经很大了。在国外传统武术已经流传了几百年之久,有较广的分布。近些年来,有很多的外国武术爱好者来华潜心学习武术,并对富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传统武术进行研究,使传统武术在国外的影响力大增。

1.2传统武术的继承

传统武术分两方面进行继承,一是加大理论研究力度,用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具体包含传统武术各个套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各种拳术和器械的功理、功法、技击的特点和风格及其练习方法等;二是因传统武术流派繁多,内容丰富,对已整理和挖掘出的传统武术,选择出风格特点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武术器械和拳种,进行整合,从简到难的顺序编出实用且易学、易练便于推广的各种拳种和器械,加以继承。

2.文化复兴时代背景下传统武术发展方向与对策

2.1 中国传统武术应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就在于其民族性很强、群众基础广泛。传统武术在社会蓬勃发展,民间武术爱好者在政府的引导下,成立研究会、武术培训基地传授传统武术技艺文化,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传统武术迫切需求的一种反映,也体现了传统武术已走向社会化。要想我国的传统武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仅仅靠政府和个人爱好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弘扬武术,走向国际化。要从历史角色转变为时代角色,从民族地域走向全球化。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要深刻领会党的十有关文化复兴的精髓,从而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后续工作。

2.2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应坚持走大众化的道路

为了满足国内外竞技体育的需要,我国确定了几个具有可比性和代表性的拳种,作为正式比赛的项目,而受到条件的限制其他的拳种在社会上基本上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在竞技武术比赛中因有难度的要求,致使套路比赛势必向着高、新、美、难的方向发展,从而无法体现其技击性,而武术的核心又是技击性。如果不正确引导传统武术,那么在不久之后,传统武术固有的特点就将逐渐失去,从而走竞技武术的发展道路。传统武术的发展必须走大众路线,传统武术能留传至今有它特有的结构模式,不能为了迎合国内外竞技体育的发展,而改变传统武术,乃至传统文化。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要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将传统武术中优秀的文化素养展现出来,依附于大众,走适合传统武术发展的道路。

2.3当前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武术发展对策

(1)将传统武功和传统武理的整理和规范,将传统武功中的科学功法(搏击法、养生功)加以区分整合,是传统武术进军全球的必要内容。

(2)培养现代武术人才的必要内容就是规范武德。长久以来习武之人健康成长的保障是武德,从古至今其孕育了无数的有气节、重义气、爱国爱民的武林豪杰。规范武德也是将现代精神文明的内容赋予给了传统武德,结合武德教育与新时期社会情操教育,培养有技术、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新时期武术人才,使社会风气更加向好。

(3)走向社区和公园,由专业比赛转向民间传艺比赛,包括参观各民间武术社团的武艺切磋,晨练交流,增设国际民间武术散打交流专场比赛,组织国际优秀武术节目到世界各地演出,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这项传统的体育项目中来。

(4)展开学术交流会,聘请武术名家进行武术专题讲座,组织以武术为中心内容的比赛,各国武林同仁有机会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悠久的历史,从而促进武术在国际上传播和推广。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背景范文 篇5

关键词:中国文化;国际化;人的主体地位;多模式多媒体传播;企业;市场化

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中国自古就在有意识的传播中华文化,通过朝贡贸易、使节往来、留学生交流等方式,以使“远者来归”。在先秦乃至唐宋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呈现明显的单向性辐射传播特点,即我中原文化凭借其先进性对东亚邻国施以影响,以致后期出现了包括朝鲜日本越南以及东南亚广大地区的中华文化圈,可称之为历史悠久,灿烂辉煌。有数据显示,超过40%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这充分说明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随着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一个国家的实力已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文化因素将在21世纪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最终成为与经济并驾齐驱的掌控国际化潮流的两架马车。

由于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差异、政治制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华文化在西方主流媒体传播中,一直处于负面的国际舆论环境下。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中面临着缺乏系统的对外文化传播战略、缺乏对中西方文化结合点的准确定位、文化帝国主义长期威胁、缺少强大硬实力支撑以及网络传播媒体飞速发展等挑战。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地位的不断攀升,建立与之匹配的信息传播系统和话语体系,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发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声音已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要诠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加深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做到让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受众,想我所想,做我所做,这不仅仅是语言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也即,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具体途径有五:

一、依托优秀文化作品

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阐发与完善,逐渐积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深深地融于全球华人的精神血脉之中。如强调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道义担当;崇尚“和合”的世界观、人生观、宇宙观等。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远远超过单纯的语言教育。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在英语世界异军突起并迅速进入世界文学主流,大批欧洲理论家和思想家经美国这个世界学术中心的中介迅速成为学术明星,其理论随之也被英美高校的文学学科接纳,成为各个相关文学研究领域内被频繁引用和讨论的经典,正是其突出体现。

利用中国古典书籍的现代版本、电影、动漫等文学方式进行文化深层次的挖掘、传播与达到实际效果,这尤其在传播中外文化向冲突的部分作用明显。如龙,“dragon”,在西方语境里,是一种凶猛可怕的动物,是人们设法要诛除的对象,而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龙是一种吉祥威严的动物。对“龙”这一形象,外国人与中国人之所以会有不同的认识,不仅在于文化结构、认知结构、历史积淀等的不同,也在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我们要改变中国龙在外国人心里凶恶的形象,可以通过广告、电影、文学故事等方式,形象地表达出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追求美好、祥和理念与民族文化底蕴,来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始终不渝地坚守和孜孜不倦地追求爱好和平、谋求和谐、颂扬美好、向往幸福的理想境界。

二、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培养文化传播自觉性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已是大势所趋,推进汉语教育在世界的普及,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发扬的有力保障。汉语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汉语的传播提供了充足养料,现代、文明、和谐的中国又为汉语的传播不断增添新鲜的养分。2004年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和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孔子学院的兴起是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作为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孔子学院不遗余力地介绍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将中国哲学、教育学、伦理学传输到世界各地,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人是文化传播主体。中国文化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文化传播者应具有人类文化意识,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育教师,我们在作为传播者的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播的同时,应以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品质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扮演好“使者”和“模特”双重角色,建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运用多模态、多媒体方式传播中国文化,使包括广大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都能够共享中国文化宝藏。

三、亮出中国名片

都说中国文化在海外有“五张脸” ―― 针灸、戏剧、功夫、孔子、酒。说明众多外国友人在说起中国时,总会联想到这些“脸”,它们成为区分中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标志,要让国家综合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必须在拥有丰厚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张中国名片影响力,以此抢占发展的制高点。把文化的内涵融入到文化节、读书日及其他文化活动当中,不仅利于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以“古老的中国”、“多彩的中国”为主题,盛大的中国文化年在法国各地举办;“中印友好年”、“中国意大利年”、“感知中国行”文化宣传活动也相继启动,这些中国名片的频频亮相,推动活动运用创新的商业模式铸造出中华文化品牌,展示中国文化方方面面,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国外社会各阶层都能了解感受并喜爱中国文化,进而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四、与企业“走出去”相结合

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国际化舞台上演绎精彩,与此同时,企业本身也可以成为文化“走出去”的载体。从管理学角度看,企业文化一定是本民族文化的体现,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是在传播中国文化。海尔集团在青岛举办的企业宣传,开展以文化为独立单元的企业形象推介活动,以折射中国企业塑造的不断创新和努力奋进的企业形象和极富东方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表明,成功的中国企业文化不仅有助于跨国企业海外管理,更将有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成功塑造。

五、寻求与西方文化共性

世界是多元的,文化是多样的,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让西方国家公众看到一个和他们一样追求现代文明、开放而自信的中国,无疑是一个传播中华文化绝佳的切入点。如,中国的传统孝文化已经渗透并流动于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董永是中国古代有名的“二十四孝”之一,其卖身葬父的事迹感天动地,传为佳话。但是,西方的孝文化却远没有这么丰富,不仅没有什么地方以“孝”闻名,也没有哪个地方因“孝”而引以为荣,更没有“二十四孝”这样闻名的人物。中国的孝文化有双重意义,即家庭意义和社会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服从父母被视为孝顺的一种体现;西方的孝文化也没有多少社会意义,而其家庭意义仅表现为对父母的尊敬。这种尊敬也并没有导致对父母的无条件服从,而是更多地强调独立,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平等。在中国,几千年来,赡养的义务主要由子女完成;而在西方,不强调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父母年迈后,赡养的义务主要靠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完成。因此中国的孝文化包含赡养的义务,而西方孝文化中并不包含赡养的义务。在中国,赡养的义务如同自然界中的“反哺”,而在西方,赡养的义务,则如同接力棒,由子女或父母本人将自己转交给社会。这种父母与子女之间互相付出的差异,也部分地解释了中西方在财产继承方面的不同。随着国际化以及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在中国,养儿防老、家庭养老的观念正逐步发生改变,丁克家庭的数目也在增加,而西方友人则越来越能理解我们孝文化所延伸出来的“家国天下④”观念,即孝文化也体现在对祖国的热爱与国家荣誉的维护上。同时,在跨文化交际日趋频繁的今天,这种相互影响的趋势还将继续,我们的孝文化传播应致力于建设一种吸收中西方文化精髓的推崇张扬个性自由和平等的人格,追求平等积极进取的新的孝文化。

六、小结

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长和强大,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原动力,为文化传播营造了良好的气候。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当市场与创意结合在一起时,人类的想象力就被无限激发,而资本的力量又会助推最具价值的创意成为文化商品,最终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这种现代化的文化发展理念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孕育出来,反过来又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各种文化形式传播出去,加剧了中外文化合作交流与碰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将中国之最初定义,即:“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了,远方之所观赴也”做一个聪明的注解,也向世界讲述一个生动的现代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张燕婴,《论语。子路》,13.16,中华书局,2006。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33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0。

文化背景 篇6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建构主义听力教学

随着语言教学的深入和发展,经验的不断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愈来愈受到重视,并且成为语言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听力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也同样举足轻重。听力教学环节由学生、教师和课堂三部分组成。下面就这几个方面分别来论述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1.学生方面

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即学习的生成过程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主动选择和注意的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知主体,是这个过程的主要进行者。学习者并非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而是知识结构的主动创建者(吴晓真,2OOO)。他们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证实假设并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扩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引自Woofolk,1998)。在建构主义看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由他自己来构建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刘书锋,2OO4)。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刘书锋。2OO4)。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反映。因此,学生在学习英美国家的语言时,必然要涉及到他们的语言背景知识。

听力中涉及背景知识材料屡见不鲜,背景知识几乎成了语言的主体。显然具备背景知识能使学生有一种熟悉感,对所听材料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甚至能弥补语言上的一些不足,如听到这么一句话:

pathtoNovemberisuphillalltheway。这里November是指thePresidentialelectiontobeheldinNovember(即将在十一月举行的总统选举)。听者如果不了解November指“十一月举行的总统选举”这一背景,那么就很难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王瑛,2OOO)。另外,有一些句子虽然没有生词和短语,但仅从字面上理解就会弄出笑话,如:Itrainseatsanddogs(天下起倾盆大雨),Ihaveasweettooth(我喜欢甜食)。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之间的差异形成了语言、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的完全不同。学生对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风俗等因素了解不足,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只凭汉语思维进行判断推理就很可能出错,如“西风”(westwi.a)在英国是指温暖和煦的风,而在我国则指寒气袭人的风。这是地理环境不同而造成的信息差别。再以dog为例.dog是个十分简单的词。但由于中英文化的不同意义也截然相反。“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总是贬义的,人们常用“癞皮狗”、“丧家之犬”、“走狗”、“狗头军师”等等来描绘所厌恶的人。但在英美,狗往往含有褒义(尤其在谚语中),如everydoghashisdar(人人皆有得意时),Youare,indeed,aluck)"dog(你真是个幸运儿),Last,lightmyfathercamehomedogtired(昨晚我父亲回到家中时非常累)(张向阳,1995)。假如对美国的政治历史有所了解。具体的说,文化背景知识对听力教学中学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程度

文秋芳、王海啸的研究表明:使用母语策略(即以母语为中介学外语)越多的人,四级英语成绩的得分越低。对这一现象可能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学生使用母语策略的多少要受英语水平的制约;另一种解释是人们主观上有意识地遏止对母语策略的使用有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

完全依赖母语策略有碍英语学习的进步(文秋芳、王海啸,1996)。这就要求在听力教学中减少对母语的依赖程度。用英语进行思维、学习。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中,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文化系统的内部,将语言与文化截然分开,致使外语教学重语言形式。特别是书面语言的学习,严重脱离文化语境,忽视目的语文化的民族特征,将母语文化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上去,从而发生文化干扰(袁彩虹、郎红琴,2000母语在英语学习中产生负迁移。在听力理解中,由于这种文化干扰,听者往往很难跟上英美人说话的速度,很难充分理解他们的语言,从而导致听力水平低下。在听力教学中以多种形式生动地进行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用文化语言观去指导英语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有助于克服母语迁移心理,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通过大量的文化输入,不断丰富的英语语言材料的积累,让正确的英语表达占领大脑,让大脑始终沉浸在英语思维的氛围中。才能使英语的理解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减少乃至摆脱母语的负面影响。

1.2培养学生的兴趣

研究表明,语言偏爱动机,也就是说对外语本身的特别爱好。也能促进外语学习者努力学习外语。这种对外语的偏好可能源于对外语文化的兴趣,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马广惠,20o5)。心理学理论认为: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并对该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陈琦、刘儒德,1997)。关于兴趣与学习关系的研究表明,兴趣不仅可以促进学习,改善效果,而且它以一种全新的机制把人的知识活动与情感过程统一起来,使学习者在获取新的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培养创造性,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卢少兵,2003)。由于听力课的教学通常是使用视听媒体来完成的,加之听力课文结构形式的重复性和程序性。单纯地使用一种媒体,采用单一的教育手段就显得机械而刻板(陈吉棠,1997)。

心理学理论认为,刻板的,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复的东西或方式,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不会激发人们的兴趣(黄希庭,1982)。另外,学生每人手中均有课本,对课文内容早就略知一二,如找到教师用书,一切真相大白,故新鲜感、神秘感消失殆尽。文化背景知识本身就是因学生对其不了解或知之甚少。才被融人到听力教学中,因此,必然以其新颖性、独特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由于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兴趣,从而消除了学生的压抑沉闷的心理状态及对听力的厌倦抵触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智力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注意和金钱能源一样.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在某时刻,只能注意有限的事物。当教师要求学生将他们有限的注意能量全都花在他所说的每一件事上。学生只得放弃对其他刺激的积极注意,只得变换优先度.将其他刺激全部清除出去(陈琦、刘儒德,1997)。听力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在听的过程中获取输入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连续音流中辨认词语和语句成分,存入短时记忆,最后吸收。这一认知过程是在瞬间完成并不断进行着。其中短期记忆对听力理解尤为重要,学生必须保持适当的学习紧张度,集中注意,排除其他干扰,使听到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大脑将这些“原材料”一声音信息进行筛选和重组,捕捉到新信息,从而推测说话者的话语含义。事实上人们易于分心于那些有吸引力的、能分散注意力的事物,文化背景知识以其独特新奇的本质、情绪性的特征足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2.教师、教法方面

文化背景 篇7

关键词:仲裁民族文化尚和心态

仲裁是一种法律制度,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围绕着该法律制度的产生、推行、应用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文化效应,形成特定的文化类别。法律制度的发展,始终与该环境下的社会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相关联,是特定社会文化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制度是文化的物化形式,文化是制度植根的土壤。仲裁由西方传人我国大约才有10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单从制度来讲,仲裁是一个舶来品,在我国推行带有很强的植人性。但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特有心理,却为仲裁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提供了深厚而滋润的土壤。

一、特定社会历史铸造的中国人尚和心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农耕型社会。农耕离不开土地,而土地是不动的,这使得依附于土地的人民能够长久稳定在居住地而有较少流动。只有在自然灾害或战乱时,人们才会被迫背井离乡,寻找新的土地。正如费孝通所说:“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徙是变态。在稳定的生存空间中,生于斯,长与斯,死于斯,因而造就了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人们之间彼此知根知底,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熟人的社会。而熟人社会又必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在群体规范的压力之下,每个人都遵循着以和为贵的社会规则,这为中国人民的尚和心态的养成制造一个了良好的温床。另一方面,农业的生产完全依赖着气候的变化,旱灾水灾的整治以及因时令限制而导致的高强度劳动,这些都是个人或少数人无法完成的,所以必须依靠多个人的齐心协力来共同完成。同时,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强化了人们的农本思想,轻视财富利益,并把安贫乐道作为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这种经济背景还使中国人形成了尚“和”的心态,使得中国人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尚和”作为平衡人我关系和群我关系的根本准则。

史学家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人很早便确定了一个人的观念,由人的观念中分出己与群。但己与群都已包涵融化在人的观念中,因己与群全属人,如何能融凝一切小己,而完成一大群,则全赖所谓大道,即人相处之道。中华文化一贯主张社会重于个人,提倡群体内部的团结与和谐的社会取向成为中国人社会生存与适应的基本方式。“尚和”心态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集体潜意识而影响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处世之道。

二、中国人尚和心态的文化思想根源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对历史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要数儒、释、道三家,同时它们对于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自汉魏两晋南北朝以来,儒家、道家、佛教三家的思想体系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经过相互对立、相互渗透、彼此转化,融合成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中国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一直渗透在人们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

在动荡的东周时代,诸子百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和的概念。推崇中庸思维的儒家将“和”字赋予了“和谐”、“谦和”、“和睦”等一系列具有中庸色彩的涵义。和,是处理人际关系及一切事物的最佳准则,也是人行动自律的内在原则。孔子曾说:“礼之用,和为贵”、“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由于将个体视为一个成就圣贤积极主动的自我,因此儒家强调,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不断地自我修养以完成“自我”的超越与转化。自我修养的主要功夫在于“自制”,在于压制自我的欲念,以遵守外在的礼制和规范。而悟守规则的最终目标和结果,则是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人与人之间冲突的存在,营造了平和的社会环境,从而巩固了封建王朝了统治。

如果说儒家带有自上而下的政治色彩,那么作为儒家补结构的道家,则以自然为依归,崇尚“无为、不争”,“至虚、守静”,“寡欲、知足”及“安时而顺处”以达到精神自由的超越境界。让长期处在“克己复礼为仁”的心理紧张和裹足在社会关系和责任中不自由的中国人,获得一个消解内在冲突和紧张的处方。如果说儒家思想的文化要求产生了中国人的内在紧张,那么道家思想就是提供了每一个中国人可以继续忍下去的心理空间,透过它的“不争哲学”而有了一个可以保持内在平衡的心理场。“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意思就是说,和是万物的本质与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道家强调出世、适意的人生观扩展了中国人的心理空间,其“正言若反”的朴素辩证法则大大地增加了中国人谦忍、尚和的能力。

佛教的人生哲学则经由苦、集、灭、道四谛的精细论证,来说明人生是苦的判断,进而强调通过抑制自我、排除我欲,达到无我的状态,以进人涅架的解脱境界。佛教所宣扬的忍辱哲学,让中国人更能无条件地忍受他人诸般恶行,其心性学说,对极力主张禁欲的理学提供了形而上的基础,更是佛教学说对中国文化的最大影响。

总体而言,中华文明所重视的以道德修养为人生主要目标的禁欲思想,是中国人时时刻刻皆须要忍的根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历史文明从未断裂并顽强地传承至今仍生机勃勃的国家,它与这种国家至上、以和为贵的民族集体无意识不无关系。正是在这种“和”文化氛围的几千年熏陶下,尚和心态深深浸润了中国人的心灵深处,给中国人的“和谐”气质烙下了一层重重的文化印迹。

三、尚和心态下的中国人司法理念

前面说到,尚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在中国人心理结构中的具体成果,所以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道德的民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德修养是中国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加之长期处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之下,中国人在面对司法事务方面有着极其鲜明的处世态度和原则。杨知勇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最重要的特质是“家国同构”,国是家的扩大,国和家族在组织结构、权力结构、伦常原则等方面都具有一致性,国与家相通,君权与父权相互为用,君统与宗统一致,专制主义与宗法主义同质。在这种政治体制中,法律要服从于伦理,人治胜于法治。法律的严苛和不健全使得人们遇到争端多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在中国古代的法律中还长期存在着“族诛”、“连坐”之类的苛刑酷法。因此对于同处一个家族的成员而言,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在家族内部,则利用法律化了的“族规”、“族约”来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家族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人们要时时处处克己修身,用自己的成功显亲扬名,避免做出危害家族利益的事情。同时,人们也形成了“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因为“家丑外扬”将会影响到家族每个成员的利益,甚至会牵连整个家族遭受刑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国人尚和,注重道德修行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具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司法领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便是“无讼”。司法官员主要运用道德教化来解决法律纠纷,以收到平息纷争的效果。邻里发生纠纷难以协调时,也是请求德高望重的贤者出面调停。所以古时衙门里野草丛生,被认为是社会和谐的表现。在千世百代的中国普通百姓中,“厌讼”、“贱讼”、“耻讼”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无论是孔孟“中庸”哲学、老子“无为”思想,还是佛教生死轮回的义理,都主张融和冲突、息事宁人,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位学者曾这样评价中国文化:“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蕴含着和,一切思维都浸润着和”。正如中国古典哲学所说,和,是一种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这种以和融突的思想就是中国诉讼文化的最高价值理念。仲裁恰恰满足了这种价值理念的需要,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专家断案。选聘来自法律、经济贸易等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以他们的人格力量、专业威望和对市场主体的感召力来赢得社会和当事人的信任。除此,仲裁的不公开性及商业保密原则又极大地复合了中国人的面子观。从字面来说,“仲”乃仲裁核心:仲裁之德即中正;仲裁之情即中和。仲裁制度强调的是法治与人文的有机结合,重视柔性执法和社会效果。仲裁文化则体现了法律制度和社会公德的高度和谐统一。它既能平息冲突,而相对于诉讼而言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际关系的破坏和商业信息的泄露。而仲裁的人本主义思想正是其有别于法律的最大不同。由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仲裁以主体意思自治为原则,它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依托当事人私权的行使,实现国家公权对经济生活的有效调控,使每一位社会成员依自己的理性判断,管理自己的事务。对当事人的充分尊重,正是仲裁文化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

四、仲裁植于中国本土化的发展

文化背景 篇8

论文关键词:文化背景教学跨文化意识语言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含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和思维方式。英语教学的目的除了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让学生了解语言所反映的外国文化以便跨越文化障碍,得体有效地同外国人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文化背景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1文化背景教学的主要内容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在中职英语教学与实践中,文化背景教学的内容可包括:

1)干扰言语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

2)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

3)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

4)通过课文学习,接触和了解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5)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的思维习惯的差异,包括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等。

2如何进行文化背景教学

2.1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输入和文化输出主要依靠英语教材、课堂和英语教师的传授。因此,英语教师的英语文化修养显得尤为重要。英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只注重英语语言知识教学的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充分了解跨文化意识的内涵与价值,以文化教学为基点、跨文化意识培养为桥梁,最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师还应接受专业培训,努力学习英语文化课程,深入细致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甚至生活细,为改善教学刨造条件。

2.2利用现有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背景教学

2.2.1词汇教学中的文化背景教学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词汇本身的产生、延伸和新陈代谢,提供了有关文化发展的信息。同时,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文化意识会影响词汇的意义。所以,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如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眼”、“鼠目寸光”等成语,用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更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ckeyMouse这个尤物,从而使得老鼠的形象大放异彩,成为千家万户所喜爱的动物,尤其在儿童心目中,更是机智、智慧的象征。再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意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中国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2.2.2口语训练中的文化背景教学日常的口语交际,尽管语言形式比较简单,但其中存在很多的跨文化因素。在口语教学中要注重交际文化的导入,介绍在日常生活交往方面英汉主流文化的差异,以及在语言形式和运用中的具体表现。打招呼和告别、各种称呼、祝贺和赞扬以及其他社交礼节方面的差异介绍均属此列。认知行为方面,在西方国家,直言不讳、各抒己见受到普遍尊重,人们对那些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说法非常反感。而大部分中国人则讲究含蓄、委婉,一般不愿意直接提出与对方、特别是上级或长辈不一致的观点,非常担心会使对方难堪,或担心会损坏双方关系对自己不利。学生通过此类中西文化差异的学习,就能增强文化差异意识,了解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的深层次模式,从而学会得体地进行交际。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8feoverpraisingme!”(“过奖”)来客套,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用“Whem?Where?”(“哪里,哪里”)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在口语教学中,要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次交往的谈话禁忌语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让学生熟记。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的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erh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时的禁忌。

2.2.3语法教学中的文化背景教学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且差异颇大。我们不但要探究其逻辑形式与结构的不同,而且要探究其形成的内在因素。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它揭示了连词成句,组词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规律。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英语注重运用各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如要表达“他是我的一个朋友”,不能说“Heismyafriend”,而应该说“Heisafriendofm”双重所有格准确体现了“他”与“我的朋友们”之间的部分关系。又如“If、vinterrnJnes,Callspirngbefar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看到Ⅱ,两句的语法关系便了然于胸。汉语却未必如此,“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还怕没办法?”这句话看上去像是一连串动词的堆砌,几个短句之间无连接词语,但其上下文的语意使它们自然地融为一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辨证思维。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对于学习英语语法,减少中国式英语的错误是有帮助的。

2.3其他形式的文化背景教学

2.3.1开设“文化之窗”,进行专题介绍对学生进行文化背景教学,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弥补课堂教学时文化导人内容的不足,教师可专门开设“文化之窗”,对英语文化进行专题介绍。如“英美等国家的饮食习惯”、“英美等国家的重要标志物”、“英美等国家的传统文娱和体育活动”、“英美等国家的重要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等。

2.3.2拓宽文化学习渠道。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文化背景教学不但可以在语言教学中进行,还可以利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广。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文化学习渠道,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例如,用电教设备播放一些英语原版并配有字幕的电影,让学生们在听到原汁原味的英语的同时,得到对异国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更直观的认识。教师通过布置课前作业,组织学生利用阻碍络、图书馆等查找资料,了解与课文和对话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和交流,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文化背景知识更易为学生记忆、领会和接受。

3文化背景教学应坚持的原则

在进行文化背景教学中应遵循关联性、适度性、实用性、科学性原则:

1)关联性原则是指课堂所讲的文化知识点必须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如果脱离课文讲文化,则冲淡了语言教学的目标,其结果是既讲不好文化又教不好英语。

2)适度性原则是指文化背景教学要把握好尺度,分清主次。英语课堂上的文化背景教学应该以语言为主,以文化为辅,切忌主次倒置,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