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文章【优秀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爱岗的小编帮大家收集的教育的文章【优秀9篇】,欢迎借鉴。
教育的文章 篇1
秋天的中午,雨后初晴的天特别特别地蓝,巡视了午自习,信步来到了操场上,明媚的阳光下,一对母女正在球场打篮球,是我校的一名教师和她七岁的女儿,孩子非常可爱,阳光的映照下是一张天真烂漫的脸,但不知怎么,却感觉少了一份她这个年龄应该有的活泼。??交流中,才知道,仅仅七岁的她已经上了三年级了,因为学习任务的重压而开始郁郁寡欢,几乎每天都要因为完不成老师的任务而流泪,同是老师的父母心疼自己的女儿,索性把女儿从学校里领回了家,要让捆绑中的女儿得到及时的休整,决定让女儿在家休息一年,再重新回到校园。
面对可爱的孩子和无奈的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做,可我一方面可怜孩子,因为她过早地被父母送进学校,接受超出她能力之外的教育,而接受的又是被作业重压的应试式教育,面对的是思想陈旧,不能鼓舞孩子而只会严厉要求的老师,如山的作业和重压让孩子逐渐失去了自信,失去了欢乐,进而可能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孩子的健康,从这个角度看,把孩子领回来确实是作为老师的父母的良苦用心;可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如果离开了孩子们的群体,她能得到快乐吗?孩子在成长中是离不开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的,大人的教育和陪伴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她和同伴的交流。面对我的疑惑,母亲显出无奈而忧虑的神情,也许,这样的。事情让她也感觉很棘手,很尴尬。
从操场上回到办公室,我的心情异常的沉重,因为在我们的身边,像这样的情形还有很多很多,在我们的校园中,有许许多多对学习已经失去了兴趣的孩子,他们虽然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可却在长期的畸形的教育环境中渐渐地被遗忘,被鄙视,老师更多地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兴趣的培养,更多地关注分数而忽视了孩子的其它发展,更多地关注那些可以为老师和学校争光添采的优秀生,而没有耐心等待那些后进的孩子追赶上队伍,从小学到中学,这些孩子在长期这样的缺少阳光和雨露的环境中成长,成了严重的学习倦怠的孩子,继而仇视学校,敌视老师,甚至会用反叛的行为来宣告自己的存在,或者干脆遗憾地离开校园,成为打工族中最年轻廉价的群体。
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心都会很痛很痛,都说民族的未来在教育,可我们现在的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其实仍然是很落后的,严重厌学、辍学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办学条件依然不容乐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面临着严峻的问题,让人痛心让人忧。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农村的孩子何时才能享受到真正公平的教育?真的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尽管我从县城来,可我却真切地感受着农村家长和孩子心里的痛,也许我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的理想和行为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我会经常面临着想法不能实现的尴尬,可我想,我会努力的,哪怕只是一缕微弱的光,至少可以照亮我身边的路,哪怕只是一滴雨露,至少可以润泽一片土地,期待着更多的教育者和领导者的觉醒,才可以迎来教育的曙光。
教育文章 篇2
孩子的教育培养
孩子一生的幸福和教育培养牵连挂钩。
孩子要从小教育培养,等到长大成人再管,彻底剧终。
我的儿子也许是命运安排,没有出生就逃过一劫命运。
儿子儿时是人见人爱,人人都夸的小帅哥,人也聪明,“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儿子六岁多又捡了第二次生命,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的福再哪里?
理解老天安排命运后,让我彻底对儿子放松了管教,只求他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欢乐乐,其他飘如浮云。
此刻想想儿子变成这么不听话,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和我放松他的管教方式方法有着密切关联,一切错在于我。
一句老话:“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有道理吗?
我以往看到这样一段话:“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这句经典话语的下半句,正是“莫为儿孙做马牛”。
意思是想告诫天下父母,儿女自有他们的天赋,不要过于武断,有些稍显愚钝的孩子,在历经成长之后,也会变的相当优秀,做父母的无需为孩子当牛做马,为其安排好一切,让孩子培养独立的人格,这样才能走出自我的路!
……
这段话让我想起来一篇文章,别把孩子培养成(乞丐),文章主人公是一位断了手臂的流浪汉像一位母亲讨吃的,这位母亲没有施舍于他。
这位母亲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流浪汉说:“请你帮我先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能够吗?”
断臂流浪汉十分生气地对这位母亲说:我仅有一只手,你还忍心要我搬砖?如果你不能施舍给我,我也不会怪罪,何必刁难我呢?
这位母亲不但不生气,她对断臂流浪汉笑一笑,然后俯身用一只手抓起了两块砖。
当搬过一趟回来时,这位母亲很温和地对断臂流浪汉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断臂流浪汉被这位母亲行动怔住了,他用异常的眼光漂了这位母亲一眼,伏下身子,用仅有的一只手搬起砖来。
他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
他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蓬乱头发有被汗水浸湿了,死死贴在额头上。
这位母亲递给他一条雪白的毛巾,断臂流浪汉接过毛巾,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当即成黑毛巾。
这位母亲又递给他一杯水和一块面包,临走的时候,这位母亲递给他20美元。
断臂流浪汉接过钱,感动地地说:“多谢您,夫人。”
这位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凭力气挣的工钱。”
断臂流浪汉十分感激地说:“我不会忘记您的。”
他向这位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离开了。
几年后,这个断臂流浪汉又找到这位母亲,告诉这位母亲他此刻是一位公司的董事长。
他说:“如果没有您,我此刻还是一个流浪汉。因为当年您让我搬砖,才让我成为一个公司的董事长。”
这位母亲却说:“这是你自我干出来的,与我无关。”
断臂流浪汉对这位母亲说:“是你帮我找回了尊严,找回了自信。就在那一天,我才明白,我还有本事做一些事情。”
我们想一想这位母亲对流浪汉的做法:对待孩子,其实我们不也应当如此吗?
孩子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他们确实弱小,确实需要帮忙,但绝不是施舍。
他们不光要得到关爱,更需要得到关于独立的培育培养,才有期望和梦想展望自我的未来。
此刻的孩子确实和以前真的不一样了,好难教育,如果教育培养不当,将是终生遗憾。
当我看到李玖瑾教授的短片演讲后:真的好后悔。
李教授讲:为什么此刻的孩子家庭正常,家长也管缺管不了,李教授一句话,管晚了,确实如此。
李教授说:管孩子是两个年龄段,三岁之前和12岁之前,在三岁上下对孩子说不,此时他大不了给你打滚,你不要12岁之后再说,那个时候再说他就直接离家出走了。
李教授说:有人告诉她以前的人爸妈也没怎样管,孩子都听话,也没有学坏,也让父母省心,是啊!
人活的年龄段不一样,人一生的变化是关键期,性格关键期十分重要,18岁之前可素性强,未成年变化最大。
人一生变化很大,关键期是0到12岁性格构成期,12到18岁性格定型期,孩子6岁之前是关键期。
80年代家里能有个收音机都不错了,信息化传播慢,周围人传播什么听什么,教师教什么听什么,家长教什么听什么。
此刻呢?科技化年代,网络这么发达,手机电脑,不干净的东西,不该看的东西,打开电脑到处能够插播,孩子能不学坏吗?
李教授讲此刻12–18岁孩子确实难管,她说有一位妈妈说真想把孩子掐死自我也死,我也有这个想法。
此刻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期强,家长教育不当,不是喝农药就是给你来个跳楼,让你痛不欲生。
教育培养孩子真的十分重要,愿所有人都能够培养出来品质优秀的孩子。
儿童教育文章 篇3
怎样做个出色的现代妈妈
主持:作为母亲,最大的成就在哪里?多数人第一个答案是“孩子”。但是现代妈妈在顾家、顾孩子的同时,还渴望自己保有传统主角的完美,并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期望自己是妈妈、妻子、职员,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
本期,来自宁波的妈妈们,向我们展现对妈妈主角的省思。
观点一:现代妈妈要做有效率的生活规划
作为年轻的职业女性,既期望自己热爱的工作和事业能有所发展,又期望自己是个好妈妈、好妻子。兼顾事业与家庭确实不易,因此,如何妥善分配时间、工作资料就显得个性重要。生活中,我总是先列出所有工作项目,然后决定哪些是务必自己做的,哪些可请人代劳,如一些需要跑腿的杂事、打扫家庭卫生等,可请家政公司代劳,自己可挤出时间和儿子玩。因为幼儿期的孩子,每一天都要有和父母相处的时间。
我的体会是忙禄的上班妈妈,必须要做个有效率的规划,否则会陷入无头苍蝇般的瞎忙,最后落得事倍功半。
我还有个经验要和妈妈们分享,我随身携带一个印有日、周、月计划的笔记本,及时提醒自己,每一天有条不紊地生活。这样做,使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妈妈若在工作上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就感,就会让自己有更愉悦的情绪和孩子相处,连带着亲子之间互动的质量都会更高。
观点二:要更重视与孩子相处的质量
记得我小时候,每一天放学回家,总能看到在厨房忙碌的妈妈,桌上还有妈妈凉好了的茶水。现代社会,职业妈妈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肯定比传统妈妈大,相对地,能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少了许多。可即使每一天早出晚归工作,我也不愿把女儿扔给祖辈了事。我的做法是,没办法增加陪伴女儿的时间,就关注和女儿相处时的质量。比如,我会预先调整好情绪,安排好资料,以便能专心地在特定时段与女儿谈心、沟通、玩耍,这样做,远胜于时间虽多却漫不经心的亲子互动。
我看到过一个研究结果,说是幼儿阶段的亲子互动质量越好,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认知潜力提高影响也越大。当然,我这样重视和女儿相处的质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害怕如果此刻我以忙为借口,忽略与女儿相处,女儿长大后也许会说:“我的人生刚开始,而你开始享受人生。我很忙,没法管你。”这不是危言耸听,将来你要孩子陪的渴望,就是孩子此刻要你陪的渴望。
观点三:努力寻找生活的平衡点
现代妈妈压力大是公认的,我想,妈妈们要懂得在生活中找平衡点,只有让自己获得足够的满意度,才有力量去付出。
当好妈妈是需要智慧的,这种智慧是明白如何调整自己和找出适合的家庭教育方法。我的体验是,除了把儿子照料好外,还要了解自己的兴趣,清楚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着手行动。现代女性不就应心里除了孩子什么都没有,至少要跟得上社会的节奏,随时持续一颗爱学习、能进取的心,这样才不致于日子过得太松散。
事实上,家庭琐事永远忙不完,而且我也期望能过自己想要的有规律、优雅的生活,所以,我总在寻找生活的平衡点。比如某段时间工作个性忙,我就临时请家政人员代劳家务,请祖辈帮忙照料儿子。忙过这阵后,我就“回归”家庭,多花时间和儿子玩,亲自动手为全家做美食。总之,我不愿意使自己永远陷在忙碌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之中而蜡烛两头烧,让生活变得没有品质,自己也变成怨妇。
观点四:现代妈妈应扩大生活圈
我是我们公司第三个在有了孩子后辞职当全职妈妈的。在陪伴儿子成长的两年多时间里,我有很多感想:我不只是“在家带小孩”的,而是“和孩子一齐走进社会”的妈妈。“在家带小孩”的传统的全职妈妈,已不适用现代社会,现代全职妈妈应懂得走出去,增进人际互动,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脚步。有快乐的妈妈,才有快乐的孩子,妈妈在成长,孩子才会有成长。此刻,我会留意并参与报纸、网络上的一些可供妈妈参与的教养讲座、亲子读书会、社区学校、自愿者行动等活动。这些实践让我明白,现代妈妈应发展自己兴趣,有兴趣才会投入,投入才能获得更大的喜悦。我最近参与了妈妈读书会,这是个自愿者活动,这个活动除可帮忙自己成长,同时还能结交到一些志向相同、可互相交流教子方式的妈妈朋友。
其实,不管妈妈们有没有上班,只要有心就必须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只要融入社会,必定会有收获。
观点五:善用临托服务缓解压力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妈妈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会出现孩子没人带的困境。比如,我的职业是护士,而家中老人都在外地,虽然很想有自己的空间,同时工作家庭两不误,但要做到却不容易。谁都明白护士工作辛苦,拖着走了一整天的脚跨进家门,看到的是上顿没洗的碗和乱糟糟的家,要是碰到女儿“发飙”,真的有种生活在地狱的感觉。哪还有情绪当个好妈妈。应对这一切,自己不调整,没人能救我。最近,我发现社区有个临时托儿中心,最长能管孩子3个小时,收费也合理。我把女儿送去后,抽空办自己的事,洗个头、逛逛街、看场电影、游次泳、跳场有氧舞蹈,或听听演讲、和朋友喝个下午茶,就当是犒赏自己,从整天被工作和孩子“绑住”的状态中解脱一会。然后,再以快乐的情绪应对孩子。
同时,女儿也有机会认识其他朋友。只是选取临时托幼时,要选固定、可靠的机构。比如,我还会给女儿报困难班(幼儿园附设的服务),可比平时晚接一两个小时,这样孩子会有安全感,不会觉得自己被送来送去。我觉得临时托人照料一下孩子,对我们这样的家庭,可说是两全其美。孩子玩得开心,妈妈也能简单一会儿。这在现今紧张忙碌、压力重重的社会中,不但是生活上的必需,也是情绪上的必需。
观点六:从孩子的世界看人生
我觉得,当妈妈最大的喜悦是,孩子能让自己童心复苏,接触到和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面。我常为自己因儿子而感受到新世界、能重回童年而感动。如,有一次带儿子去兜风,他把车窗户打开用力地吸了一口气,说:“我在吃风。”儿子喜欢坐在阳台上,问他做什么,他说:“我在和风爷爷讲话。”孩子的想象力真丰富。
我觉得现代妈妈,要用心和孩子相处、细细欣赏与品味,就会发现童心童语,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总让人惊喜不断,学习不完。
主持/无论如何,当妈妈虽有其辛苦的一面,也总有其快乐的一面。相信只要有能坚持不断学习的心,用心而有自信,并懂得欣赏与享受亲子相处的过程,您也会是一个优秀而快乐的现代妈妈。
关于教育的文章 篇4
半年前,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们一家三口搬到了德国首都柏林市,6岁的女儿被送到了当地一所幼儿园。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女儿回到家里一次都没有学习,还迷上了手工折纸。我很诧异:“宝贝,老师教你们学什么知识了?”依依摇摇头:“老师说了,幼儿园里不学习,只管玩。”
为了了解实际情况,我特意到幼儿园去拜访女儿的班主任戴安老师,她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我向她提出,能否额外教女儿一些知识?戴安老师笑了:“夫人,在德国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学前教育。”
老师解释:其实孩子早学习、早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当孩子学到了过多的知识会使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长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缺乏想象力和创新力。她的话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但我还是不明白德国法律为什么要这么规定禁止学龄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请教一位德国教育人士,他建议我找《基本法》看看,当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我还是不明白德国法律为何这样规定,只好再请教有关的教育专家,他告诉我,德国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这个问题让我深思,过早开发孩子的智力对不对?进而把中国的孩子和德国的孩子进行了深入对比,比如:中国的孩子,早早就开始学习,有的甚至报了六七个学习兴趣班……而德国的孩子,幼儿园禁止学习,学校都是半日制的……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玩。德国人看似在孩子教育方面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是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
有人说,德国的教育是“慢教育”,似乎什么都慢了半拍,但只有慢下来才能让孩子的学习水到渠成。如果“拔苗助长”只会毁了孩子,毁了他们一切的未来,我们不妨真的应该好好学习一下德国的“慢教育”,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教育的文章 篇5
《幼儿教育》这本杂志,我正好也订阅了,看了几期受益不少。
对于老师推荐的几篇文章,感触很深,特别是“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这其中的案例很有特点,让我想起前不久一个朋友的qq空间里的文章,说得是日本国家对小孩的教育方式。
他们的父母说送小孩到幼儿园就是要让小孩生病的;在幼儿园小朋友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做的;要求每个小孩的父母都准备各种环保袋子,让小孩分门别类的装东西;每个幼儿园都有很多沙子,就让小孩玩;备有很多套衣服,脏了就换,要求小孩自己换衣服;幼儿园基本上没有知识课程,但经常组织到户外接确大自然;更没有所谓的兴趣课程……
我们的教育体制,就我个人来说真的不能认同,自己读书也是经历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一个过程,出现了不少高分低能儿。
我真心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有一个健康的成长过程,不仅仅是指她的身体,更多的是她的思想和生理方面。女儿在家,我会暗示她捣点小乱,甚至我自己和她一起捣乱,把被子全都推到地板上,把床当作蹦蹦床;在地上乱画;鼓励女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女儿指着洁白的墙问:妈妈,我可不可以在这里画?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你想画就画……女儿会跑到爸爸面前笑着说:爸爸,我造反了……
在家总是给女儿一个轻松的环境,平时上班忙,没有什么时间陪她,到了休息的日子,我的时间就全部由女儿支配了。有时我会把自己的身份和年龄都降下来,和女儿一般大小,和她计较一些她比较喜欢吃的零食;有时也会把女儿提到大人的程度,让她学着照顾小玩具、洋娃娃,让她懂得接受爱、懂得爱。现阶段,女儿唯一应该做得就是玩,每次回家,见到女儿,我就会问:妹妹今天在学校开不开心?有没有做游戏?我不会问老师教了什么之类的问题,更不会在现阶段就让女儿去参加什么英语之类的兴趣班。记得家长会的时候,就有家长提出可以去学英语了,还有搞个什么拍录像让家长了解小孩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对于这些观点,我是不赞成的。没错小孩这么点小就离开家长,到了一个新环境,会哭会不适应,但是家长总不可能每件事都替小孩安排好吧。也许有些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小孩就输在起跑线上了,但在美国的小学里,一二年级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课的,可对于小孩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对社会的认知、礼貌道德等素质教育却是很重视,试问是否整个美国都输在起跑线上了?
教育的文章 篇6
摘录:
20XX年5月30日,南京市人民大会堂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大门口,大型充气横幅上“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庆祝六一大型文艺演出”的字样,左右两边两个大气球分别挂着竖幅标语。一幅上大书四字“享受童年”,一幅上写着“情慧教育”。舞台上方“”放飞童年的歌”六个大字在灯光的映照下分外醒目。
8:30,庆祝大会正式开始。我代表北小1500多名师生致开幕词:“六一儿童节到了,怎样让孩子们度过快乐的节日?一位家长的话给我十分深刻的印象,他曾说:“孙校长呀,我从小有一个梦,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在南京人们大会堂舞台上演出。我儿时的能没有实现,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实现我儿使的梦想。今天,我们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活动,就是为了圆梦,圆家长儿时的梦,圆小朋友平时的梦!童年就是充满梦想的季节,我希望每一位小朋友都要心中有梦,不仅要梦到南京人们大会堂,还要争取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到世界更大的舞台上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展示中国人的风采!冰心老人曾经说过;世上最大的是儿童,除了宇宙外,剩下的还是儿童!儿童是祖国的明天,是祖国的未来。我祝愿所有的同学身体健康,学习更优秀,品德更高尚。祝同学们六一节快乐!”……
所想:
看着相关的这段文字,泪水盈满了眼眶。家长能圆儿时的梦,孩子能圆平时的梦,这,应该感谢他——孙双金老师,用一颗对教育的爱,圆了所有人的梦,给孩子增添了人生快乐的。经历、留下一段难忘而幸福的回忆,童年,因此而更加美丽。
学校因为有了您,而让孩子的童年更加灿烂夺目,快乐幸福,这是北小孩子的幸运。
那么,我,该给孩子们留下怎么难以忘怀的纪念?我曾想:象李镇西老师那样冬天带着孩子们在雪地里……;曾想每一个学期或每年设计一个家长、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的活动,但今天看了孙老师的所做所为,我又在想;我是否也应该在孩子毕业的前夕,也将举办一次展示孩子学习成果、个性张扬的活动呢?微微的笑着,美好的憧憬着……期待着六年后那次活动的到来 ,来圆我们53个孩子、家长和老师的梦,有梦的人是幸福的,圆梦的人更幸福。
教育的文章 篇7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对象,很多事情孩子都会学习父母,那么你知道吗?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如何教育的呢?孩子犯错后,你的第一反映是什么?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成长,特别是当孩子犯错误以后,父母的第一反映。对孩子整个人生观,世界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孩子犯错后,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孩子犯错后父母两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第一,孩子犯错后第一反映是惩罚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错以后,第一反映就是拿出父母的权威,教训孩子。还美其名曰“要让孩子长记性”,但这样做真的。能长记性吗?
有一次跟朋友一起带孩子出去玩,中午吃饭的时候。点了孩子最喜欢吃的一个蒸菜,因为是自助式的,什么都需要自己动手。小孩跟他妈妈一起去端菜。小孩要坚持自己端喜欢吃的菜。妈妈说太烫了,我来帮你多。小孩还是坚持自己做。妈妈就在后面跟着他。
快端桌子旁边的时候,不知是因为太烫了的原因,还是小孩太着急吃的原因。他的手一不小心把碗掉地下了,整个菜洒到一地 。他妈妈从后面冲过,直接开打。边打边说,我让你不要端,你偏要端。这下好了吧,你不用吃了,站到墙壁面壁思过去。不惩罚你长不长记性,小孩带着委屈,乖乖的走到站到旁边去了,眼泪哗哗哗就掉。看样子平常犯错也是这样子的。
但这样真的能解决小孩的问题,能让小孩长记性吗?小孩犯了错,内心一定也非常难过,加上自已最喜欢吃的也不能吃了。内心一定难受极了,加上妈妈的责骂,这不是二次伤害吗?我赶把小孩子拉过来,并给小孩重新点了一份。
孩子犯错后第一反映是惩罚
第二,跟孩子一起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还有一种爸爸妈妈,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首先不是来责备孩子,打骂孩子,而是跟孩子一道来认识错误在,解决问题。爸爸妈妈以身作则,来教育孩子该怎样来做。
有一位在书店工作的朋友,讲了一个小男孩和他妈妈的故事。有一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有一位小男孩拿着两本书来找她。这两本书已经很旧了,我就问“小朋友,怎么啦”。小男孩说,阿姨对不起,这2本书是我之前偷的。然后小男孩就眼巴巴的看着他妈妈,他妈妈跟我解释说,一个月前小男孩带回两本书,跟他说是学校老师发的。但今天开家长会以后她才知道,学校根本就没有发过这两本书。细问才知道,是小孩子跟小朋友,一起来书店玩的时候,他自己喜欢的这两本书,就带回家了。今天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妈妈就马上教育孩子,跟孩子讲道理,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错误在哪里,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本着自已做错事,自已要勇敢面对,并找去解决问题。才会有小男孩拿着书找他的事情发生。
我什么也没有说,给他开了单。本来这两本书可以打六折,但是他妈妈还是坚持付了全款,为这位妈妈点赞,也为这位小朋友点,虽然他之前犯过错误,但我相信他后面的人生,会走在正确的路上,会一个很好的未来,因为他有一位优秀的妈妈。
跟孩子一起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孩子犯错后,你的第一反映是什么?直接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长,会犯不少的错误。我们爸爸妈妈要和孩子一起,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面对这些的错误,用正确的方式中去处理错误,在错误中学习,孩子终将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儿童教育文章 篇8
成功家教的五种说话语气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信任的语气
孩子期望得到成人个性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
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学,认真学,必须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潜力产生不自信。
(二)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明白了自己的力量和潜力。
当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玩一会儿,你不能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就应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但是,玩完了,可必须要学英语。”孩子就比较乐于理解了。
(三)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能够这么说:“星星,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齐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样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四)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
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是最可贵的。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就应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必须会画得更好。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五)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忙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
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就应用鼓励的语气:“你不留意打烂了碗,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这样,既教给他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教育的文章 篇9
文明礼仪是孩子学习、生活的根基,是他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么我们的孩子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终将不会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恪守文明礼仪之人?我的做法是从小抓起,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一直比较关注,生活中,既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又关注细节做到及时引导,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开始。
比如,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灌输尊重长辈,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记得孩子在上幼儿园时,有一次,我的母亲-----孩子的外婆在我家,孩子关门时用力特别大,外婆就说了一句“你这么用劲,门都给你关坏了”结果,我的孩子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反而回了外婆一句“我们家人关门都是这样的”。在一旁的我,看到孩子的这种态度,我立刻收起自己脸上的笑意,把孩子叫到我的房间:你知道你刚才你错了吗?才4岁的孩子一脸茫然地看着我。“第一,你不该关门太用劲;第二,你不该这样大声的对外婆说话……对待老人,不能大呼小叫,要尊重他们……老人和小孩一样,也要关心他们”。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竟然记住了我话。在一次下公交车时,我带着孩子先下的车,我的母亲跟在我们后面下车,没想到孩子的双脚一着地,就回头对正在下车的奶奶说:“奶奶,你小心点!”这句奶声奶气的关爱之语,让当时坐在车上的乘客发出了唏嘘声,赞叹声……为了让孩子明白她今天的表现是正确的,是值得表扬的,我赶紧指着车上乘客对孩子说:“你看,叔叔阿姨们都在夸奖你呢!”
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贵在持之以恒。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小故事,借故事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些道理。记得我曾对孩子说过这样的故事:一只红狐狸,它为了捕获野鸭子,常常可以连续几天潜伏在冰天雪地的沼泽地,它是那样顽强而有耐心,慢慢的毫无声息得贴在地上接近野鸭子。当野鸭子无意中游开的时候,红狐狸就用舌头舔一下嘴唇,失望地退回原处等候着。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红狐狸可以这样往返几十次,直到几天之后,野鸭子由于一时疏忽,终于被它逮住为止。讲完故事后,我就问孩子:如果这只狐狸一次没有抓到野鸭就离开了,那么它能吃到野鸭吗?孩子当然明白:如果狐狸放弃了,肯定是吃不到的。同样在生活中,凡事都要有坚持到底的好习惯。
文明教育也需要见缝插针。在一次下楼时,当时,我是送孩子上学,但恰好遇到楼下的奶奶拎着大包小包的菜正上楼。孩子和那位奶奶在狭小的楼道里相遇时,孩子并没有让开,而是从奶奶的身边挤了过去。在我们下到楼下时,我没有直接批评孩子,而是给他讲了一个列宁的故事:列宁在一次下楼时看到提着重物的`女佣,就主动站在楼梯的拐角处等着,女佣看到后赶紧叫列宁先过,列宁说:您提着东西,你先走。孩子听到这,赶紧对我说:妈妈,我刚才错了,以后我一定不会这样了。在这件事之后,我留心做了观察,发现自己的孩子确实兑现了她的承诺。当然,我也没有吝啬我的表扬和鼓励。
总之,经过我的多年努力,经过众多老师的教育和引导,我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身边的好伙伴,更是我们家长眼中的乖乖女。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孩子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以总分716分(满分750分)位列全年级第三名。我们家长以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而兴奋,也为自己女儿不仅仅只是学习好,而且还是一个全身蕴涵着文明礼仪之风的新时代少年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