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座谈交流会发言【合集7篇】》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座谈交流会发言(精选7篇)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座谈交流会发言 篇1
我所在的xx社区,98%的居民是xx集团原四矿的职工和家属。因为企业转型的原因,许多职工分流到所属的外地企业,社区里空巢老人多、留守儿童多、特殊人群多,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不断。怎样才能做好这个社区的“当家人”呢?
记得刚刚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有位李大娘因为被物业停了水电找到了我。来到大娘家里,我吃了一惊:家里仅有的衣柜和床都是30年前的样式,连油漆都褪了色。原来,大娘的儿媳在孩子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儿子入狱,老伴去世后就只有她跟孙子小华相依为命。因为过早地失去父母的关爱,还要承担爸爸入狱带来的压力,小华变成了一个内向、敏感、自闭的孩子。看着眼前的这一老一小,我就想:一定要帮助这个家解决难题!我垫钱为李大娘家送上了水电,又为她争取减免费用。我把小华当作自己的孩子,买衣服、辅导功课,周末还给他包饺子……渐渐地,内向不语的孩子发生了变化。有一天下班路上,小华迎面走来怯怯地叫了一声:“主任妈妈好!”这一声,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不仅仅是留守儿童,我牵挂的还有社区里的空巢老人。他们的门牌号和家庭情况都刻在了我的心上。每天早上,我总要看看这些老人的窗帘是不是拉开了;到了晚上,我会再去看看他们家的灯亮了没有;社区的老年活动室,我经常看看哪位老人今天没有来。“早看窗帘晚看灯,社区楼里数板凳”,成了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那些被分流到外地的职工,有些逢年过节才能和家人团聚,过着像候鸟般的生活。于是,我将“鸿雁”作为社区为民服务的标志,构建“鸿雁”社区服务品牌,弘扬“奉献、责任、服务、创新、诚信”的“鸿雁”精神,把社区打造成温暖的“大雁巢”。
疙瘩要在基层解,鲜花要在基层开。我把社区“爱管闲事”的楼院长、有威望的大爷大妈和专业律师、社区民警邀请到调解队伍中,让调解更加有效;我们经常开展法治讲座、道德讲堂,让大家学会自己妥善地处理矛盾纠纷;我们搞“鸿雁艺术团”、归雁亲情屋、百姓大舞台,把居民从各家房门后请出来,大家一起唱歌跳舞、聊天谈心,相互之间熟了,遇到矛盾就不好意思红脸了,也就“有事好商量”了。
有人问我调解矛盾有什么诀窍,真没有。如果非要说的话,那就是,用心用情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很多时候,一杯茶、一张纸巾、一个温暖的眼神或是一句贴心的话语,就能让怒气冲冲的居民平复情绪,敞开心扉。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能够用自己的奋斗,让居民过上好日子,能够每天看到大家开心的笑容,这就是我追求的幸福!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座谈交流会发言 篇2
就像欧洲的“文艺复兴”是从恢复古罗马的文化传统开始一样,欲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也必须要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因为一个中断了历史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仅仅依靠全面“移植”外来文化而再现属于自己的辉煌。
而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则是认识、学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第一步。儒、释、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根柱子”,“两层楼”上面一层的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精英文化,包括孔、孟、老庄,唐诗、宋词、元曲……其共同载体是汉字,是借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一提传统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些,但是很多人常常忽略了楼下还有一层。这个底层不是低下的意思,其广大、高远、丰富、精彩,超出许多人的想象。这部分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即主要由口头传承的文化,其特点就是口口相传,包括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手工技艺、民俗、节日等等。
在传统社会,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子弟,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他甚至没有名字。但是,他不但知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知道勤俭持家,还知道孝顺父母,知道精忠报国。为什么?他听说书,他看戏,他过传统节日。他就是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建立了深层的道德感,有了一个“中国人”的自我认知。
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留下了今天能让我们骄傲的本钱;120xx年来对旧传统的“反叛”让我们得以暂时离开家园眺望山那边的风景,有了比较和开阔的视野,也留下了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的“新传统”;30年的改革开放,既为复兴传统文化打下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在现代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出现了把传统视为陈旧、落后、“土”的东西迅速抛弃、抹掉的现象。只有把中华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充分认识,认真总结,才能找到我们自信与自豪的支点,抛弃自卑与自残的思想与行为,在不断的反思中前进,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座谈交流会发言 篇3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孕育发展出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存在于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文明成果中,存在于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中,存在于民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中。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民族品格,滋养了中国精神,陶冶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自立世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梦想,上承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激励出的不甘屈辱、不甘沉沦、不甘落后的发愤图强梦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于中国梦的全过程,构成了中国梦的文化根基。
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复兴梦。能够把两岸同胞、海内外华人连接在一起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民族文化渗入血脉、薪火相传,文化认同支撑起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无论历史怎样变迁,中华儿女的民族文化熏陶积淀为不能割舍的爱国情感。炎黄子孙无论身居何地,或大陆或海外,都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中国梦是一个伟大民族自尊自立自强的情怀,反映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中华儿女“位卑未敢忘忧国”,渴望国家的强大统一,坚决反抗外国侵略,坚决反对国家分裂。
中国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复兴梦。把56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是千百年来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华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精神的一个富矿,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进程中有着重要价值,是不可或缺的动力。中华历史上儒、道、墨、法等学派,有许多精辟思想仍然在传播,为大众所诵读熟记,发挥着教化作用,是民族的精神营养,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营养。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座谈交流会发言 篇4
我们已经进入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国家硬实力与国家软实力协调发展、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体推进的新时代。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文明传统的问题,成为当今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xx大以来,对于如何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科学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生命力和活力源泉,在于既始终不渝地坚持和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又不断地推动基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长期历史实践证明,推动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既来源于人民实践,也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
如今,中国的改革开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与良性互动中构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在这种良性互动中,决不能轻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
中国近代和当代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部努力,汇聚到一点,就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民族自信,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诱惑和侵蚀,就必须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打上一层亮丽而坚固的底色。这个底色,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的文化自信。
如今,要确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必须唤起全民族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正如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座谈交流会发言 篇5
我的家乡xx村,在大山深处。我在那里出生长大。20xx年,我被推选为村主任,后来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村情是:供电线路被盗,供水设施被毁,只有一条土路进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基本走完,要发展谈何容易。屋漏偏逢连夜雨。20xx年6月,一场大洪水,把村庄冲得更穷了。为了重建家园,我把党员分配到各个村民组,成立党小组、组委会,带领村民开始生产自救、修房修路、安抚群众。我深深体会到:一个村子一定要有几根撑得起来的柱子。什么是柱子?党员干部就是柱子。什么是根基?基层党建就是根基。根基扎实了,柱子立直了,村子才有希望。
20xx年,村里组织义务修路,半夜三点了,大家还在工地上忙活,我看见村里85岁的老党员也在场,我说:“你八十多岁了,干吗还在这里,快回去,让年轻人多干些。”老人说:“党员是一面旗帜。这个场面我年轻的时候见过,现在又看到了,我哪舍得走啊!”抓党建,让大家看到了党员的作用、榜样的力量。
过去村里滥办酒席,为了收份子钱,有的贫困户甚至贷款办酒。如何刹住这种恶性循环?我们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制定村规民约。对不参加公共事业建设的,不交卫生管理费的,乱办酒席铺张浪费的,贷款不守信用的,房屋乱建不按规划的,配合党小组、组委会工作不积极的,不执行村支两委重大决策的,不孝敬父母、不奉养老人的,不管教未成年子女的,一旦违反,就不再享受村集体发放的补贴。村规民约面前,党员群众人人平等。抓自治,让大家感受到规矩的约束、群众的力量。
党员和群众组织起来了,脱贫就有了基础。我们建起了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会开车的到运输公司,会盖房的去建筑公司,种地能手到蔬菜基地,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让人人有活干、有钱赚。村民小王是贫困户。听说成立合作社,她头一个报名。听说合作社成立建筑队,她又是头一个报名。依靠合作社,她过上了稳定的生活。我们发展合作社,不仅仅是壮大集体经济,更重要的是增加村民收入。一个好的村子,不是有多少富裕户,关键是没有贫困户。通过抱团发展,村民收入从20xx年的不到x元,提升到20xx年的x多元,村集体经济从不到x万元,增加到20xx年的x万元。20xx年,我们这个曾经的省级二类贫困村,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实现了整村脱贫。
看着变化,我心里深知,如果没有党的政策,我再有能力、再努力,也不可能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现在,全村实现了通村、通组柏油路全覆盖,连户路、庭院整治全覆盖,网络电视全覆盖。日子好了,外出务工的很多人又都回来了。大家都说,在外边干,不如在家里干。望着家乡绿油油的土地,看着山坡上一片片的果园,我更加体会到了:只有老百姓好了,才是真的好!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座谈交流会发言 篇6
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是我国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和思想力量,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我们要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构,以便更好地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诠释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唯有这样,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当代中国社会,与现代文明建立起深度对话的关系,在传承的过程中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的融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的一个梦牵神绕的期盼。何谓复兴?唯有自身文明曾经繁荣昌盛过的民族,才有资格提出复兴的目标;唯有承受过艰难困苦而始终不曾放弃梦想的民族,才有力量提出复兴的目标;唯有真正伟大的民族,才不会在苦难中沉沦,反而会从苦难中奋起。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实现伟大复兴需要着力汲取和挖掘的重要思想资源宝库。
实现中国梦,须历史地、理性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无论主张全盘复原传统文化的文化保守主义还是倡导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文化虚无主义,问题皆在于长期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全面科学的研究和理性分析。事实证明,如果不能摆脱那种一切皆好或一切皆坏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不能及时调整对待传统文化的心态,就不能建立起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与机制。
今天,我们一边要致力于研究、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一边要诠释好和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不仅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在人民大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相符合、与全人类优秀文化相汇通。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座谈交流会发言 篇7
中国梦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追求,渊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提出的中国梦,连接了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同时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直通的桥梁,把党的意志与人民的共识、民族的情感连接了起来,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民族、人民的自觉责任。
那么,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的内涵和实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如果从文化上来研究中国梦,我以为,其价值内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是有价值追求的社会梦想。从其价值追求来讲,中国梦就是在中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梦想。也就是说,在国家层面上,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上,要坚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在公民个人层面上,要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这样的追求不就是中国梦吗?或者说,在这样的价值观引领下实现的理想社会,不就是我们的中国梦吗?深入考察这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个文化之根,这个根既包括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优秀成果,也包括了中华民族近代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样包括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最新的文化成果。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研究中国梦,同样使我们认识到,中国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要分这样三个层次,有一个解释,说是为了从今天的实际出发,修身,齐家(齐社会),治国,平天下。显然,这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在古人那里,修齐治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基本途径。在今天,我们强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从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三个层次进行“倡导和践行”,同样是为了实现我们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