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导游词 > 江苏导游词 > 导游词南京(汇编3篇)正文

《导游词南京(汇编3篇)》

时间:

导游词南京(精选3篇)

导游词南京 篇1

在南京城的中华门外,有一座高约60米,宽约2公里的小山岗。岗上风景秀丽,松柏葱郁。据说:南梁初年,高僧云光法师曾在此设坛说法,因内容十分精彩,感动佛祖,顷刻间天上落花如雨,因此得名“雨花台”。岗上盛产的彩色玛瑙石,也因此得名

“雨花石”,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然而就是这么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却成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近10万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先烈英灵,在雨花台上建造了烈士陵园。

在烈士纪念馆,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听取了,邓中夏、恽代英、罗登闲等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并观看了馆内陈列的烈士遗物、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们,就义的时候还是那么的年轻,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一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鞠躬尽瘁。照片上他们的稚嫩却又充满坚毅的神情,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底。

参观完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要学习先烈们的坚强意志,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建设我们的国家。

雨花台长明灯,象征烈士精神“薪火相传,代代不息。”

导游词南京 篇2

南京城的城墙高度一般在14米到21米之间,城基的宽度为14米左右,顶部的宽度在4米到9米之间。大部分的城墙都先用花岗岩或石灰岩的条石做基础,上面再用大砖垒砌内外两壁和顶部,内外壁之间常用碎砖,砾石和黄土层层夯实。城墙顶部和内外两壁的砖缝里,都浇灌一种"夹浆"。这种夹浆用石灰,糯米汁(或高粱汁)或再加桐油掺和而成,凝固后粘着力很强,使城墙能够经久不坏。墙顶用砖铺成地面并砌成"雉堞"(指城墙顶部靠外一侧的锯齿状矮墙),并有石制的泄水槽以排出雨水。城基部分每隔一定距离也设有排水洞,将城墙内侧的积水排出城外。因此,南京城的基础工程和防护工程都是比较牢固的,故能屹立至今600多年之久。城墙现存21。35公里,仍然是我国最大的一座砖城,并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南京明城墙为应天府城即京城,城门计有13座,水关两座。城墙上还有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以供军事防守之用。在城的中央还建有钟楼和鼓楼。

这13座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而以聚宝门最为雄伟。聚宝,三山和通济三座城门各有城墙四道,每两道之间的空间称为"瓮城",可作为战时的防守之用。聚宝门是这些城门中最坚固的一个,城楼以下部分基本保存完整,而且有所谓"藏军洞"的特殊设施。"藏军洞"实际上就是里端封闭的砖券门洞,在战时可供兵士休息和用来存放军事物资。这种"藏军洞"在聚宝门最南一道的城墙上计有两层共13个,左右两侧的城墙下部又各有7个,加起来有27个。据说,每洞可容纳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达3000人以上。这种设施在我国古代的其他大城中是极为少见的。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在平时,行人车马都从城门洞里通过。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适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对城区的防,排水两部分。城墙填层上部,采用桐油,石灰,黄工拌合的灰浆封顶夯实,厚约1—2米,在其上面和沿墙体两侧直至墙根用灰浆砌筑5—10余层城砖;墙体顶面设置了石质排水明沟,在其明沟约50米距离设置石质出水槽将水排出墙体。城区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3道,前后2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东水关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分为3层(上面两层为藏兵洞),下层(中洞可通船)通水。此外,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即武庙闸),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

导游词南京 篇3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要游览的历史遗迹--南京长江路292号建筑群,就是著名的总统府。 自明初以来,这里多有更迭,历经明、清、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等时代。在明代,这里是汉王府;清代设两江总督衙门于此,是清政府统治东南地区的中心。乾隆时期,这里曾为南巡行宫;太平天国时改为天朝宫殿;清朝后期,曾国藩沿袭咸丰三年前的旧督署规模及布局进行改建,仍为两江总督府。1920xx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总统府就设在这里的西花园;1920xx年,这里又成了国民政府所在地;1948年5月,蒋介石在此就任"总统"。

各位下车后,请向南看,马路对面是一面钢筋水泥建成的总统府照壁,壁前有一汉白玉石碑,碑上道劲有力的行书"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是郭沫若先生所题。这是1951年为纪念太平天国广西金田村起义100周年而立的,纪念碑两侧为高大的雪松。 大家对总统府大门都不陌生,在许多历史纪录片中都见过。这座西洋古典式大门建于1920xx年。原先,门是木结构传统衙署前的辕门,后嫌其气势不足而改建。门楼仿古罗马风格,有八根圆柱。这是一座两层半的建筑,一楼为门房、卫士室,二楼为卫兵宿舍,楼顶为升旗平台。1948前,门前正中悬挂"国民政府"大字横匾。1948年后改用木制包金箔的"总统府"三个大字,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后被摘下。

进入大门,两侧是类似朝房式的办公室,中间为一个花草繁茂的院落。大门正对面是大堂,也就是我们说的太平天国天王府金龙殿旧址。天朝时这里是"真神金龙殿 ",又称"荣光大殿"。当年,大殿梁栋涂金,饰以龙凤,四壁彩绘,极其富丽堂皇,是洪秀全大朝之地,曾国荃攻陷天京,大肆掠夺后,火烧天王府,但此殿却奇迹般地保全下来。后曾国荃下令揭去红黄墙瓦,剥去泥金盘龙和木雕,将其翻盖为两江总督署的大堂。

民-国时,这敞开的大堂是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大堂内正梁上悬挂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红底黑字匾。 穿过大堂可见一红柱长廊直通庭院深处。 西边为原总统府礼堂(清代总督署花厅),是民-国时重大典礼的活动场所。如1948年蒋介石、李宗仁就任"总统""副总统"的就职大典;外国使臣递交国书;召开重要会议;举行国宴等都在这里举行。 东边为"清两江总督署史料展馆",馆名由著名清史专家戴逸先生题写。两江指江南省和江西省,江南省辖今天的江苏、安徽南部的上海。在清朝,总督是地方最高长官,通常兼兵部尚书衔和右都御史衔,文官从一品,其职为"厘治军民,察举官吏,修饬封疆"。两江总督始于康熙四年,管辖范围仅次于直隶。 这里看到的两江总督署大堂是根据史料模拟陈设的。大堂为商讨军机和拜祀的地方。正中上方悬挂乾隆御赐当时两江总督尹继善的"惠洽两江"额匾。两侧放置总督职衔牌,公案旁有两把杏黄伞,这是封疆大臣出行仪仗中必不可少的。公案后屏风为朝阳、仙鹤和海潮图案。大堂两旁有一对联:"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为当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所撰写。

其意为:就连圣贤人也有差错失误、我愿下属你们常针对我的不足提意见;我希望下属如师弟个个功成名遂,我方安心。两旁耳房,分文左武右,为休息室。 史料陈列馆门上横匾"清风是式"由乾隆所题,赐予总督于化龙。里面介绍了1842年以来近代史上11位有影响的总督。分四部分内容,即***战争、洋务运动、仿制西学和辛亥风雨。另外,对总督仪仗也做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