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检讨书 >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汇编32篇)正文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汇编32篇)》

时间: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通用32篇)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随乐合拍地做拔萝卜动作。

2、掌握角色名称并创编角色动作。

3、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拔萝卜》的音乐;老公公,老婆婆,小花狗,小花猫,小弟弟,大萝卜等头饰。

活动过程:

一、随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入场。

二、带孩子做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三、欣赏歌曲《拔萝卜》,并提问:

1、今天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听了猜猜看:音乐里说了什么?(拔萝卜)

2、谁在拔萝卜呀?(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花猫、小花狗)根据幼儿讲述,依次出示图片

四、分段听音乐,学动作。

1、我们先听见谁第一个出来拔萝卜?(老公公)老公公是怎么过来拔萝卜的?大家一起学一学!老公公是怎么拔萝卜的?大家一起学一学!萝卜拔起来了吗?(没有)怎么办?(叫老婆婆)怎么叫老婆婆?(幼儿学)

2、放音乐第一段幼儿做一遍,

3、依次让幼儿做2、3、4、5、段音乐动作,模仿老婆婆,小弟弟,小花狗,小花猫等角色

4、音乐有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花狗,小花猫,一共有几段?(5段)

5、我们连起来学一学,好吗?(放音乐,幼儿完整表演)

五、教师做老公公,听音乐完整表演游戏。

六、再次出示大萝卜,提问幼儿还能请哪些动物来拔萝卜。

七、幼儿扮演各种动物拔萝卜。

八、“宝宝们,让我们拉着大萝卜回教室吧”幼儿在拔萝卜的音乐声中退出活动室。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2

大班了,我看待孩子的眼光也越发不同了。第一,他们都长大懂事了,可以和我们成人有更多的交流。第二,和他们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也越来越舍不得他们。回首这三年中的光景,我甚至觉得孩子的“错误”都是美丽的刹那!那我当初有没有享受那个刹那呢?

小班的时候,他们不能将碗中的饭菜吃完,将汤洒得满桌都是。我呢,每次绷着脸、拿着抹布赶紧擦掉,用行动很强烈地暗示他们“做错了事情”。中班的时候,他们上课讲话、插嘴,我严厉地批评他们:“哪来那么多话?”大班的时候,他们因为玩得太兴奋将玩具洒满地,我又会责备他们说:“教室怎么那么乱?”

这样地对待孩子是否合适呢?当然我不是说他们应该这么做,只是应该提醒我自己,他们或许是犯了错误,但是犯的是“美丽的错误”。和桌子、玩具、教室的整洁相比较,孩子的发展价值当然要高出很多很多。可是我对他们的反应,只会告诉他们:老师更在乎的是安静,是整洁。

人生有许多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色,我们既可以欣赏老年的慈祥、中年的成熟、青年的魅力、儿童的天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欣赏幼儿的一些“错误”呢?

孩子们来到幼儿园,是需要一片纯真的乐园,在老师的扶持下、呵护中,在这片乐土中慢慢成长、慢慢懂事,老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引导者、帮助者。孩子幼小的心灵,软软的手,软软的脚,都需要我们去呵护!需要我们给他们永远不嫌多的爱和安慰。

作为老师,应该提醒自己:和孩子们相处是上天给予我们的一种特殊的权利,能够陪伴孩子成长,为他们的进步欢欣,给他们的错误指路。我们和孩子相处的这段时间是人生开始的最初几年,是多么的难得和重要啊!

感谢上天,我在还未成为母亲之前便有了这些感悟,在我工作的第三年便开始了改变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现在和孩子们相处会更加轻松。当他们犯一点小错时,我会问自己:他们真的“犯错”了吗?我应该批评他们吗?我这样的批评会在他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吗?于是便会改变自己的态度,用真诚的心去和孩子交流。毕竟,他们只是孩子!相信我可以更好地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

最主要的是既能做小朋友们的老师,又能做小朋友们的朋友,家长的朋友。用爱心,真心,细心,的去与她们沟通。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3

活动反思:

活动以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图图”的视屏切入,用一种动态的、夸张的形式让孩子们一下子感受到了生气时的表情特征。在孩子观察与表现生气表情的环节中,我也能紧扣活动的目标,时刻引导孩子发现图片中生气时夸张的地方,如:皱皱的眉头、冒火的眼睛、竖起的头发等,并鼓励孩子也能用夸张的方式来模仿这些夸张的表情,让他们体验到一种夸张后的乐趣。活动中,我能鼓励孩子大胆地来讲述自己生气的故事,并能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引导,使整个活动能紧紧围绕目标而展开。

由于一开始我们考虑到要结合主题活动“高高兴兴”的开展,所以,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一直考虑的是如何才能使活动与主题贴合得更近,最后还是决定采用画画的形式让孩子记录自己生气的故事,再引导孩子讲述。活动中还引导孩子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及使自己高兴起来的方法。通过今天的教研活动,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调整或改进的地方。

1.对中班孩子来说一个活动抓两个点可能更多了,而让孩子用故事的形式来表现画面可能太难了。既然孩子对夸张的表情很感兴趣,而且活动前面的环节也引导得比较到位,可以重点就让孩子来画生气的夸张表情。

2.我在活动中的引导还过多,比较注重面面俱到,有时可以退位,让孩子讲述的机会再多一些。

认识粗细(数学)

活动要求: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

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

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

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

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小棒

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

(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

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

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

1.幼儿操作任意排

2.提问

(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

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4

区域活动又开始了,今天我们要求孩子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小猪,峥峥选来选去拿了一个土豆作为小猪胖胖的身体,可身上什么也没有,怎么办呢?我就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于是,他选了一张黄色的彩纸来做小猪的鼻子等各部位的器官,并贴了两只大耳朵、一个大鼻子、又画了两只小眼睛,接着开始做小猪的四只脚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做着做着就停下来了,想了一会,还是不行,他走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我的小猪为什么腿都瘸了呀?”我看了一下他们桌子上都有几个小的土豆、山芋,就对峥峥说:“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比较小点,能够做小猪的腿的?”他开始找了一会没找到,于是动翻翻、西翻翻,突然发现了一小土豆,正好可以做小猪的腿,困难解决了,他又开始做了……不一会,峥峥开心地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做的小猪。”我及时表扬:“你真棒!”

反思:

我觉得在我们各个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不断地在区角活动中增添与主题活动相关的材料,让孩子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而有东西可操作,有东西可玩,让孩子自由选择操作,发挥孩子的自由想象。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我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发展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再一次遇到问题时,我又适当进行引导,还是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通,想到了好办法。孩子在制作后体验到了制作的愉快与成功的喜悦。教师及时对孩子进行表扬,更是让孩子无比的激动与兴奋。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5

上学期是我园准备市示范园检查的一学期,为了更好的迎接示范园的检查,听课安排上我们以观察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实施策略为重点,一共听课并记载了大中小班教师50节教育活动。具体情况是:

一、 每周随机下班听课没有很好的落实时间。

上学期开学初环境检查中有部分班级的环境创设儿童化、教育性体现不够,因此全园班级在九月份都重新优化环境,教师们都留在班级创设因此常规听课安排没有很好执行。十月份重点指点教师的教育活动,十一月份才进班连续一周的常规活动检查,使常规听课活动没有很好的落实实施。虽然是因为大的检查活动的关系,但也反映了日常工作安排的条理性和自我要求严谨的不足。

二、 具体听课情况分析

(一) 好的现象

1、 部分教师特别是大班主班教师组织实施活动认真,能仔细分析教材和孩子现状准备教案,教学中能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积极引导幼儿合作、探究学习,幼儿在活动中思维活跃,参与积极。

2、 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了教学过程的真正优化。教师们都能根据幼儿园班级配备的电脑、实物展示台、电视机、数码相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合理的运用于教学中,让幼儿直观形象的感知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的优化了教学过程。

(二) 不足的表现

1、 教师们在专业上还需进一步学习,提高教材的分析处理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以及师幼互动的能力,加强专业素养。

2、 个别教师活动准备不够充分,教师方法和手段简单粗糙,特别是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不准,缺乏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教学常规无要求或要求不细致具体,表现在有的教师为不影响教学进程对出现的影响教学秩序的现象视若无睹。

3、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还需进一步转变,具体表现为教学中走教案;教师教授多等现象。

三、自我反思

1、自我诊断:

(1)听课安排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突击性听课或为接待检查而听课较多,扎扎实实按听课制度落实少。

(2)听课中较多关注教师的教学情况,对幼儿学习状况关注不够,也较少专门分析。

(3)听课后反馈也多从教师执教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较少针对教材和幼儿学习现状帮助教师分析活动实施的得失。

2、改进提高:

(1)端正“听课”思想,理清听课含义。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对于“听课”是这样解释的:a.帮助教师们改进他们的教育技巧,b.听他们讲课并给予分析,c.研究教育经验,d.监督作息制度的遵守情况。作为业务园长我们要带着研究的态度走进教室,走近教师,和教师一起学习、钻研、提高、成长,让教师明白我们来听课主要是帮助她们解决教学问题,而不是检查监督她们的工作,消除教师的戒备、抵触情绪,共同搞好教学工作。

(2)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引领能力,要多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动笔记录、分析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在书籍与理论中寻求解决方法,经常进行听课情况的报告分析,对听课的分析材料加以综合,然后有针对性的对教师作专题报告。

(3)作为业务园长我们在完成上级和园长布置的工作外,一定要理清工作思路,要沉下心来研究教材、研究教师,这是我们的工作性质赋予我们的工作职责。立足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度,以听课来帮助教师成长,帮助教师分析他采用的教育方法,给他以实际帮助。

(4)每学期有计划、有重点的追踪几位教师组织的活动,对教师进行诊断,连续听一个领域或一个主题的活动,在听课时我们不仅要观察教师的教育状况,还应全面记录幼儿的学习状态,与教师共同研究教学问题,为教师改进工作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只要我们落实好听评课活动,多研究、多探讨、多发现、多钻研、;勤思考、勤归纳、勤梳理、勤总结,我们一定回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专业指导力的发展与提高!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6

观察记录:

开展区域活动的时间又到了,孩子一切就绪,就待老师发号施令了。为增加孩子们开展区域活动的兴趣,我会定期在区角添加一些活动材料,在每次活动前都会向孩子介绍新玩具。这次区域活动我没有给孩子们分配区域,而是让他们自由选择区域开展活动。基本上每次区域活动都是给孩子们分配好区域内容,时间久了会让活动很死板,显得局限性。但要是突破原有的活动模式,我难免会对活动有很大的担忧和顾忌。我们班的孩子都非常的活跃,这样把它们放散开去,会不会乱成一团,以至一发不可收拾?没有指定性,会不会有争抢玩具的现象?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呈现。当然,在活动前对孩子们的活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活动开始了,孩子纷纷选择区域、材料、同伴游戏了。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很多小朋友来问我:“老师,玩具可以玩吗?”“可以,区域里的材料都可以玩,但是要保护好这些玩具,玩好要整理好。”刘熙、贝贝、思雅几个人在位子上认真的玩编织“苹果、西瓜、篮子……”这是新加入的玩具,孩子还不怎么会编织,于是我稍稍进行指导。之后我再去观察发现他们根据范例及我的指导已经编织的很完美了。孩子的仿编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邓楠天、黄莹、高颖几个在玩办家家。看着她们的情景表演,我是既佩服又好笑。佩服的是,由于材料有限,孩子自己创设材料。她们把外套竖直抱在怀里当做小宝宝,自己折碗筷等。好笑的是,她们完全投入到情景中,学着大人的行为举止,学的有模有样的,真乃是一位位的小大人啊!可见她们平时关注大人的行为举止,大班的孩子有着很强的模仿欲望。有的孩子这个玩了会整理好又换了地方,有的孩子邀请其他的孩子进入自己的区域游戏,有的孩子在观看他人游戏。

观察反思:

活动开展的很顺利,我之前的多种顾忌全然消失,没有乱哄哄的现象。意想不到的是,这样开放式的活动反而使活动更有生趣,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区域、选择材料、选择伙伴,反而显得井然有序了。发现孩子们有着自己的人际交往,行为模式,游戏方法,而作为老师的我则在旁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给予帮助。在我的关注指导下,孩子玩的很投入很开心,但愿时间在那一刻多停留会。形式多样的区域活动有助于孩子游戏的兴趣,在活动上有深层次的突破,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也将会尝试新的活动形式,让活动变得更有意义。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7

周五的时候幼儿园组织年轻教师对金老师的半日活动进行观摩学习。通过半天时间的观察,发现对自己的收获还是很大的,有很多方面在今后自己组织半日活动时都能学习和借鉴。

金老师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老师。这个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外在,更体现在她的叫教学过程中语言、眼神以及肢体语言的运用上。从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看出金老师的用心。

一:教学有计划:

金老师的整个半日活动紧紧有条,每一个环节之间都过度的非常自然、流畅。能够严格按照半日活动的流程安排和周几乎额的内容开展各项活动。可见金老师在之前做了很充足的准备,很用心。

二:创意亮点多:

一走进中六班的教室,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新奇又好玩的东西:教室的挂饰、主题墙的装饰、自然角的植物等。这次的观摩学习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花式点名(让幼儿说一样自己喜欢的水果来进行点名活动很新颖又好玩。)还是就是音乐课的发声练习(用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的方式进行发声练习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关注细节:

金老师是一个认真、细心的教师,特别关注孩子的生活状况,很多细节都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比如:吃完早餐让每个幼儿都去漱口,将保护牙齿的理念灌输在幼儿的平时生活中;及时关注幼儿的饮水情况,针对春天这个季节特征让幼儿多喝水;在开展户外活动之前提醒幼儿将外套脱掉等等。

四:教学活动开展的有生有色:

不管是教具准备方面还是教态实施以及教学过程中师幼互动方面,金老师都能收放自如。在进行“你觉得蜗牛的壳像什么”的环节中能很好的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幼儿自主发挥想象、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其中。

总体来说金老师的半日活动开展的很顺利,但是在几个小环节处理上可以更好:如多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时间、更好的运用教师的语言来提醒幼儿等。希望经过这次观摩活动的学习在以后自己开展半日活动时也能像金老师一样收放自如,和孩子们友好相处。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8

手指点画是一种新的作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不同作画方式所带来的不同乐趣。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苹果是小朋友们经常接触的水果之一。《手指点画:秋天的苹果树》这节美术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习用手指点画苹果,使用不同的方法绘画出大小不一,疏密不同的苹果,同时让幼儿对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产生兴趣,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

在课前我作了充分的材料准备,如:幼儿操作材料是人手一份画有苹果树的A4纸、红色颜料每组一份。当我出示范画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全被我吸引了,有的说"这是果树"还有的说"哇!好漂亮啊!"。整个活动构思我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点,使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本节活动中,我亲自示范点画苹果,重点讲解了点画苹果的技巧和做完画后的注意事项。我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是蛮高的,画的也很不错。

总而言之,每一次活动后总能总结出自己许多的不足之处。如:教案设计方面、过程、教师回应等都存在着许多问题,看来自己应该在不断的努力与学习、实践、反思中锤炼自我,才能更好的学习如何引导孩子,让孩子和我一起快乐的成长。

在每一个活动中,只要能让孩子们处于欢乐之中,能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这也让我无比欣慰。我是经常告诫自己:一个活动,不在于教师如何的精彩,而在于孩子在学中的快乐,这样我也会感到满足了……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9

区域活动反能给予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长自主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反思,欢迎阅读。

我们班的每个孩子都爱玩区域活动,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如果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区域活动就会成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没有目标的玩!孩子什么都学不到,而且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因此区域活动时更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开学初我们就商量制定好了本学期活动区的内容,所以各项活动在开展时都比较顺利。

近两个月来,区域活动开展比较好的地方是:

1.活动有目标性

我们把开学初定的特色计划中关于游戏、区域活动的目标细化。九月份,我们的活动目的就是让幼儿熟悉区域,了解区域活动。十月份,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活动中不随便更换自己选择的区角,逐步培养对活动的坚持性。通过两个月活动,目标基本达到。

像美工区,九月份到十月中旬我们的重点是玩色,十月份重点是撕纸,十一月份是填色,十二月份重点是线条画。有目标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2.建立合理必要的活动区规则

有序的环境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通过观察制定出幼儿可以理解能够遵守的区域活动规则,多引导、多督促、多赞赏来让幼儿遵守规则和各种行为,逐步建立起班级区域活动的有序环境。

3.注重讲评工作

小班幼儿不能很好的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能力,也不能很好地表诉自己和其他人在区域中的表现。所以我们很注重区域活动后的评价。我们的评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还为幼儿创造了分享经验的机会。

比较困惑的地方:

材料的投放——区域活动我们都知道投放材料要多,要有层次性,幼儿有充分选择的余地。但是小班孩子缺乏自主性,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也比较缺乏,我们在材料的准备上也很有局限性。在操作时,材料投放过多,孩子就容易分心,而且会影响操作能力,所以在材料的选取、投入方面不能很好地把握。

活动内容——区域活动是体现幼儿自主性、表现幼儿个性的地方。但小班孩子动手能力薄弱,比如印画、水彩笔、胶水的使用等都需要老师一个一个教会。所以在操作活动时我们选择的内容比较单一,但是这样我们觉得更有利于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

培养幼儿的常规。我们考虑在幼儿基本掌握操作工具使用方法后再开展分层活动、幼儿自主选择活动。

不足的地方:

1.对孩子的观察还是不够深入和细致,特别是针对个别孩子或针对某件事物的观察。

2.开学初的区域活动还是比较处于老师主导的阶段,接下来要考虑怎样更好地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方法。通过区域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活跃。

3.要在幼儿兴趣点上不断生成和改进材料,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体验成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使幼儿乐于参加区域活动。

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反思范文2

通过孩子们的介绍、设计,一幅“美丽的家乡”的图纸呈现出来了。在建构时孩子们都非常认真,各自都在忙着完成自己的任务,只见邵怀玉小朋友拿着雪花片积木在搭花和亭子,她先用红色的雪花片做花蕊,并且嘴巴里孩子数“一、二、三、四、五、六,一共用了六片,接着她再用黄色的雪花片来搭花瓣,并且也数好了数。我走过去问:“你为什么要数个数呢”她说:“这样,我再搭的时候就可以搭一样大的花了。”我听完夸她真会动脑筋。经过这么一来。邵怀玉小朋友到游戏结束,一工搭了八朵花,每朵花都进行了合理地颜色搭配,并每朵花都一样大,放在马路旁边看上去很匀称,非常美丽,所以在点评时,我重点掌握了合理的运用数学知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活动后反思:

游戏法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和幼儿的学习、劳动等活动不是绝对独立的,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把这些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相辅相成的教育手段”。这是结构游戏本身的发展趋势,也是它进一步完善的保证。在幼儿园,结构游戏是作为一种独立的游戏出现的,但结构游戏的开展又同时是渗透在其它各类游戏和各科教学活动中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紧密配合的。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多应通过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作为游戏活动之一的结构游戏也应密切配合语言、数学、美术等各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作用。

幼儿建构游戏的主题,通常是以教师的语言启发,故事讲述,物体认识,情景渲染等形式烘托产生的。语言、数学教学所形成的知识印象是结构游戏开展的基础,而美术的构图、布局,计算的空间图形及数量认识又是结构游戏得以发展的条件。

各科教学活动为幼儿建筑游戏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反过来,建筑游戏的开展也同时巩固深化了各科教学。幼儿在装饰美化游戏环境和建筑物的活动中,必须充分运用美术教学中所学到的造型设计、布局变化、色彩搭配、整体与局部的正确处理等一系列知识技巧,来提高建筑水平,这样,同时也促进了美术教学的发展。因而,游戏的开展和教学是对立而又互为统一的。

总之,结合各科教学活动进行建筑构造,在利用建筑成果进行其它游戏,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建筑兴趣,而且促进了孩子的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发展了游戏,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极大的满足。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10

为期一周的半日活动展示在每个教师的精心准备和认真组织下顺利结束了。本次展示活动中,每个班级的教师都根据主题内容进行了教室环境的创设、区域材料的丰富以及各个环节的渗透;每个教师都精心地准备了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以及户外活动。现主要针对大班年级组的整体区域情况作一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区角创设

目前每个班级都创设了7—8个区角,主要涉及语言区、益智区、数学区、探索区、美工区、表演区、操作区。每个班级根据自己班级的特色有了着重区域并加以深入。例如:大七班在美工区的基础上,开设了一个创意无极限的区角,主要让孩子们进行废旧材料的再加工,有光盘类、纸盒类、瓶罐类、毛线类等;大四班音乐游戏较为出色,因此在“大舞台” 里,孩子们载歌载舞,玩得不亦乐乎。

建议:

每个班级学习型区域偏多,社会角色体验较少。可适当调整一些区域成为具有一定社会交往性的区角,在社会性交往活动中同时发展专项能力。例如:在超市活动中学习排序、数的知识、加减的运算等相关知识;在设计院中进行粘贴、泥工、剪、撕、构建等多方面的技能。

关键词:区角材料

经过前阶段的学习与平行班观摩活动以后,每个班级都对自己班级的区域材料进行了重整与添置。目前每个班级中材料都较为充分,能够满足幼儿的操作需求。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教师们新添置的材料:

操作类:穿鞋带、串珠、绕毛线、七巧板、拼图、棋类、玩锁、点数、送牛奶、计算闯关、猜名字、拼成语(古诗)、找量词、词语开花、编织、找不同…

探索类:放大镜、万花筒、沉浮、音乐瓶、神奇的指纹、火箭、吸铁石、静电摩擦、溶解、月亮船、灯泡亮了、拆装玩具、吸水性探索…

建议:

1、 教师投放的材料关注幼儿学习性的材料居多,多为幼儿平面的操作练习,可在游戏性与趣味性上作思考。

2、 个别材料的投放存在可操作性问题,例如:物体吸水性探索过程中,教师投放的材料为硬海绵、A4纸、棉花(极少),这些材料的吸水性如何?是否可增加幼儿熟悉的大海绵、各类纸(餐巾纸、彩纸等),小毛巾等,并提供操作记录表,以便于更好的检验与经验分享。

3、关键词:组织情况

每个班级孩子都能根据意愿自由选择区域,并进区有序地选择材料进行操作,各班区域常规已经基本建立,区域活动组织流程规范。在区域活动之初,教师主要针对上次区角活动的问题、本次区域的重点以及材料作简单介绍;区域过程中,俩位教师分工明确,有重点区域的跟进式指导,也有全局的巡回指导;在活动结束后,均有总结以及作品介绍。

建议:

1、个别区角存在盲点,呈现任由幼儿自由发展的局面。例如:阅读区几位幼儿自由阅读,建筑角自由搭建等,没有预设的发展目标。阅读区可介绍看书要点并记录所看书面的要点、建筑区有本次搭建的主题与突破难点。

2、整体活动仍然存在较为吵闹的现象,需要长期坚持引导幼儿安静、有序、自主操作。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11

开学初或许因为对于物品不熟悉,对于程序有点短暂的忘却情有可原,但现在已经是大班下学期了,孩子们该是能很好地去解决这类生活小问题了,显然我高估了我的这群孩子。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孩子该有的成长呢?过多的包办,过多的限制,这多的干预,让孩子也慢慢习惯了接受,习惯了求助。于是,我们决定对班级幼儿的生活教育来一次大的变革,让孩子学会做事,真正展示大班幼儿该有的自主、活力和风采。

我们首先做的就是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为大班幼儿,他们具备了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一方面巩固他们既有的生活能力外,我们也应该为其制定一些新的生活技能学习,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成长,同时满足他们成长的荣誉体验。因此,我们试着相信孩子是很棒的,改革中我们解放了自己的“服务”角色,开始让孩子去实现服务自我:自己整理饭后桌面和地面,自己接水,自己起床叠被,自己擦小椅子,自己便后擦屁股,生活过渡五一节自主安排自己的活动,学习活动前自己做好准备工作,如取蜡笔、铅笔、胶水等,设置值日生小班长主动帮助老师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榜样演示中孩子们很快地学会了更多的生活本领,这不单是一个动作的学会,更多的是幼儿一种自主意识、自主能力的培养。另外,我们还鼓励幼儿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大家的事情一起做。学会做事,就要从小事起步,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最终胜任一件大事。我们的“学会做事”生活教育已经开始贯穿与生活的每一天,我们的孩子也比以前更会处事,这种价值将会延续,相信明天我们的孩子会是出色的、自主的、能干的!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12

201x年4月1日,在抚宁县榆关镇中心幼儿园,幼儿组市级骨干教师开展了《幼儿园教学评价》学习研讨活动。在本次活动中,高静老师进行了《幼儿园教学评价》专题讲座,崔洁老师上了一节大班《梅花》活动课,大家将教学活动评价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行了研讨。

高静讲座的主要内容:

一、共同学习《纲要》教育评价内容

二、共同学习《纲要》组织与实施中的教学评价内容

三、教学评价理论知识概述

(一)概念辨析:评估、评价、教育评价、教学评价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导向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功能

(三)教学评价的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1.导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公正性原则。4.有效性原则。5.以学为本原则。6.多元化原则。7.教育性原则。

(五)教学评价的过程:1、明确教学评价的问题。2、明确教学评价的目的。3、确立教学评价的指标和标准。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的范围,列出评价指标,制定评价的标准。4、收集信息。5、分析信息。6、反馈信息。7、调整与改进。

(六)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四、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评价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与教学活动评价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呈现出下列一些新的基本趋势和特点

(四)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其基本表现

五、共同学习有代表性的教学评价表

(一)理论专家提出的幼儿园教学评价表

(二)有专家引领并进行实验的幼儿园教学评价表

(三)园所进行实验的幼儿园教学评价表

(四)我市区的幼儿园教学评价表

六、共同学习专家文章: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反思性评价

崔洁老师的《梅花》活动课

崔洁老师心思细腻、心灵手巧,她的活动课有很多环节让人深有体会:请幼儿闻花香会提前在假花上喷上香水;请幼儿观察梅花后将梅花粘贴在衣袖上以免乱放;请幼儿做小魔术师点击鼠标开出朵朵梅花(课件美观、易操作);幼儿做好的梅花图教师准备好裱画的底版;作品完成了一起合个影留个纪念……

活动课结束后,全体教师针对活动进行了研讨活动,大家各抒己见,研讨氛围十分热烈。由于时间关系活动结束时大家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本次活动引我深思的有两个问题:

第一:深感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教学评价影响的重要。

新《纲要》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挑战。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教师。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作为专业教育者,教师的素质首先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素质上,而教师的专业素质集中体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上,这也正是当前教师培训过程中所强调的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的基本方向。通过这次深入学习幼儿园教学评价我深深感到教师对自己专业化的认识与自我提高的意愿对于幼教的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

第二:深感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当“教育的不平等、不公平”很早出现在耳边的时候,我没有太大的感触,只是想国家大、很多地方穷,应该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可是这次活动亲历在抚宁县榆关镇中心幼儿园的活动室,我深深体会了什么是教育的不平等。4月1日,还没到停止供暖日期的时候,这个幼儿园的活动室已经没有了暖气,冰冷透骨了。难道几天的供暖都做不到吗?这仅仅是“穷”的问题吗?

最后的反思:我们,到底可以为幼教做点什么!?可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13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自主性综合游戏活动,幼儿在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操作环境里自由分配角色,增长各方面的社会知识。我园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同的区域活动。我班开设的有:化妆区、人间美味餐厅、美工区、娃娃家、建构区,通过一学期幼儿的操作,对幼儿平时在操作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以下反思。

1、合理投放活动材料。区域活动中的操作材料必须尽可能丰富多样,并且符合本区域的操作特点,富有一定的趣味性。操作一段时间之后,还应适时地调整活动材料,应充分地考虑幼儿兴趣及个性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与幼儿共同商量,更新材料。此外,活动区的材料还应具有层次性和探索性,还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不同难度的材料。

2、教师适时合理的指导。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恰到好处的介入是最重要的。在进入区域活动之前,教师应给幼儿讲明该区域的活动要求与玩法,并且回忆上次活动中碰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的方法。同时,教师应详细介绍新添置的活动材料,使幼儿能大胆地尝试新内容。活动中,老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区域,成为区域的主人,自由分配角色,自主式、商量式的操作。区域活动中,既考虑到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探索问题。活动后老师与幼儿一起交流活动的感受,使其能进一步体验倒成功得喜悦,同时有针对性的对某一活动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常规。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常规非常重要,比如: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对操作材料要爱惜,操作完之后应将材料整理好并且归位。从小教幼儿爱惜物品是一种美德,这样的话,教师精心准备的材料有一定的操作期限。活动完幼儿习惯性地将材料整理好,提升了幼儿收拾整理物品的能力以及自理能力,幼儿自身获得一种成就感,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

通过一学期我班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使我在实践中不停地摸索总结,我认识到区域活动能让幼儿学到更多的东西,让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我将继续担当幼儿区域活动中的观察者、指导者、合作者、完善者的角色,让幼儿自主地操作、快乐地操作,在操作中学到各种知识和本领。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14

一、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活动这一活动形式满足了孩子们不同的发展需要,尊重了孩子们的个别差异,它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被挖掘出来。因此,它越来越被我们老师所重视,成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案例:

一天,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增加了新的材料——夹东西。根据孩子们不同的能力,我们分别提供了纸团、红枣和玻璃球,让孩子们用相同粗细的筷子尝试从一个碗夹到另一个相同高度的碗中。孩子们对新的材料很感兴趣,都想来玩一玩。

这一天,小林最先来到了生活区,他一眼就看到玻璃球还没有人玩,于是就端出了夹玻璃球这个最高层次玩了起来。在班上,小林的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弱,他试了好几次,怎么也夹不起来。我在边上看了他约有五六分钟,看他老是夹不起来,于是就走过去,蹲下来轻轻地对小林说:“小林,你试试夹纸团好吗?”小林抬头看看我,摇摇头说:“不,我就是要玩珠子。”我又劝了他好一会,极力转移他的注意力,可是一直没有效果,小林坚持要玩玻璃球。没办法,我只能手把手地教他夹,可是还是不行。小林的动作是对了,但手不灵活,用力的方法不对。就这样,我们夹了好一会儿,小林忽然抬头对我说:“杨老师,你给我一个调羹吧!调羹我会舀的。”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心想:给不给他呢?如果给他调羹,就没有按要求进行活动,材料提供的目的达不到。而且,给了小林调羹,其他的孩子也会要,这可怎么办呢?回头又一想:现在小林的兴趣在玻璃珠上,因此,他不会去考虑换材料,可也与能老是让小林坐着呀?于是我从柜子里找出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调羹,交给小林。小林拿到调羹就开始勺起来。一开始是一颗一颗地勺,接着就是两颗两颗地勺,在勺两颗的时候,他得意地抬头看着我说:“杨老师,你看!”

第二天,区域活动开始了,只见小林选择了第一个层次——夹纸团,慢慢地夹者,他的动作比较准确,夹地很专心。三、分析与反思:

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发现,孩子们并不会按照他们自己的水平来选择适合他们活动的材料的,他们往往只是按自己对材料感兴趣的程度来选择。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来选择适合他们的活动材料,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机会呢?

在这个案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给他调羹对不对?

一开始,当小林选择最高一个层次时,我们都看的出来,小林并没有想到自己会不会夹玻璃球,他只是想玩玻璃球。当我极力地想转移他的注意力时,小林还是在盯着他的玻璃球,这时,小林的注意力、兴趣点全被玻璃球吸引了。当小林夹来夹去还是不行时,他尝试了第一次地自我的调整,对我提出要用调羹的要求。这时,小林经过尝试已经了解到了自己还不会用筷子来夹玻璃球,这个要求自己达不到,但此时他很想玩玻璃球,怎么办呢?于是他

想到了自己会用调羹,就向我提出要用调羹的要求。这时是他自己在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当时我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因为,我的心中的即时目标是固定的。在经过一阵挣扎后,我最终选择了尊重他,给了小林调羹,满足了他这时的需要。在随后的活动中,小林进行了第二次的自我调整,他尝试用小调羹一次舀两个玻璃球。并在第二天尝试了第一个层次的活动。到这时,我的问题解决了。

通过这个案例,我认识到了几点:

一、目标应随孩子的需要灵活调整。

有时,我们往往太执着于自己的活动目标,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需要,顺着孩子一些,也许会出现另一番天地。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在同化和顺应的基础上的知识、行为的重新建构过程。小林要玩玻璃球,但按老师提供的要求他并不能达到,怎么办呢?小林他通过自我的调整,征求老师的帮助,降低了要求,达到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同时,他也在给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提高自己舀的难度,这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在第二天,小林自然而然的选择了适合自己能力的材料进行活动。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15

情景描述:又到了区域活动时间了,幼儿像往常一样,拿了区域牌,开心地进入自己喜欢的活动区游戏。而我就在旁边当一名观察者,观察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语言、交往方面的表现,并且在孩子们需要的时候,适时得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助。

今天和往常一样,娃娃家还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活动区,来这里的人也最多。毛毛进入娃娃家后拿起玩具手机给妈妈打电话,雯雯进了娃娃家后看见毛毛手中的电话,上前就抢,嘴里还说着:“我打一个,我打一个。”两个孩子开始争抢起来,把那些“小朋友要一块儿玩、和小朋友商量商量”的话抛在了脑后。我等了一会儿,两人还是僵持不下,谁也不肯让,而且看情形,她们马上就要来告状了,看来非要我出马了。于是,我马上走过去说:“雯雯,毛毛是小妹妹,先让她打行吗?”雯雯虽然停止了争抢,但是仍不甘心地看着毛毛的手机。这样不行,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我灵机一动,去其他班上又借了一部电话,并大声说:“铃……铃……雯雯快来接电话,妈妈找你。”只见雯雯满心欢喜地跑去接电话,并和妈妈聊了起来。矛盾化解了,雯雯也投入到愉快的游戏中去了。看来我这招转移注意力的办法还真是有效。

评价反思:

小班幼儿年龄小,常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准与他人交往,且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发生争抢,教师可以利用幼儿情绪易转移这一特点,适时地介入并加以引导,使“纠纷”很快化解。这样,既保证了游戏的正常开展,又不影响幼儿的游戏情绪,真可谓一举两得。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16

每个孩子都爱玩区角活动,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如果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区域活动就会成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没有目标的玩!孩子什么都学不到,而且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因此区域活动时更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开学初我们就商量制定好了本学期活动区的内容,平时工作活动时大家各自做什么,相互怎么合作,什么活动需要怎么样的配合我们都一一做了安排。所以各项活动在开展时都比较顺利、有头有绪。

在活动中我们几位老师还是比较会观察孩子的,活动时我们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在哪里,随时纠正,或下次改进。活动评价完了我们还会就本次区域活动做一个交流,相互了解孩子在其他区角的表现。一个月来,区域活动开展比较好的地方是:

1.活动有目标性

我们把开学初定的特色计划中关于游戏、区域活动的目标细化。3月份,我们的活动目的就是让幼儿熟悉区域,了解区域活动。4月份1.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2.活动中不随便更换自己选择的区角,逐步培养对活动的坚持性。通过两个月活动,目标基本达到。 其他象美工区,3—4月份我们的重点是撕纸,4月份是学习使用剪刀,比如学习剪纸、学习纸帖画等等。音乐区3—4月份愿意参与音乐表演,5月份学习使用打击乐器等参与表演。有目标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2.建立合理必要的活动区规则

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是幼儿能够在区域中自由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通过观察制定出幼儿可以理解能够遵守的区域活动规,多引导、多督促、多赞赏来让幼儿遵守规则和各种行为,逐步建立起班级区域活动的有序环境。不足的地方:

(1.对孩子的观察还是不够深入和细致,特别是针对个别孩子或针对某件事物的观察。

(2.开学初的区域活动还是比较处于老师主导的阶段,接下来要考虑怎样更好地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方法。通过区域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活跃。

(3.要在幼儿兴趣点上不断生成和改进材料,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体验成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使幼儿乐于活动。

3.注重讲评工作

小班幼儿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能力,也不能很好地表诉自己和其他人在区域中的表现。所以我们很注重区域活动后的评价。我们的评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也能让幼儿养成正确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习惯。一个月下来,已经会有孩子评价同伴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了。

比较困惑的地方:

材料的投放——区域活动我们都知道投放材料要多,要有层次性,幼儿有充分选择的余地。但是小班孩子缺乏自主性,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也比较缺乏,我们在材料的准备上也很有局限性。在操作时,材料投放过多,孩子就容易分心,而且会影响操作能力,所以在材料的选取、投入方面不能很好地把握。

区域活动是体现幼儿自主性、表现幼儿个性的地方。但小班孩子动手能力薄弱,比如剪刀、油画、固体胶的使用等都需要老师一个一个教会。所以在操作活动时我们选择的内容比较单一,比如剪纸小组内大家一起剪纸,撕纸大家一起撕纸,这样虽然活动比较单一,但是这样我们觉得更有利于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培养幼儿的常规。我们考虑在幼儿基本掌握操作工具使用方法后再开展分层活动、幼儿自主选择活动。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17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

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为了让幼儿适应区域活动能独立地参与,我班两位老师和一位保育员在区域开放时间分散到各个区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教师对幼儿每一点创造都表示欣喜,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另外,在区域指导中,我们加强区域间的配合,渗透,相互促进。不同区域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联系起来,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

如我们引导幼儿在美工角印小鱼等送到娃娃家,制作花环送到表演角;数学角引导幼儿学习有规律地排序,将有规律装饰的项链送给娃娃家的娃娃等。幼儿对这些活动很感兴趣,在做做玩玩中轻松地得到了相应的知识。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18

一、班级中区域活动的情况:

因为教室的局限性,小班的区域活动多少会受到一些阻碍,比如:区域的摆放不能长时间固定、区域的占地面积较小、区域材料投放的局限等等。

但是,老师们还是根据现有的条件为孩子们创设了较好的区域环境,这学期,我们也可以从各个班级的区域中看到老师们的创设与理念的转变。

班级中的各个区角是孩子们最喜爱玩的地方,但是因为他们是小班的孩子,生活经验欠缺,如果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区域活动就不能很好发挥它的正确作用,从而使孩子们乱玩,什么都学不到,或许还会染上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

二、本月区域活动的创设:

在活动中,我们是在观察孩子的同时,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在哪里,及时给予帮助解决。活动结束后要就本次区域活动做一个交流,相互了解孩子在其他区角的表现。

这次的区域我们根据孩子们在前几次各区域的活动情况,进行了删减和扩充。比如把建构区进行了扩充,把原来的娃娃家也纳入到了建构,为孩子们的建构成果提供了保留和展示的空间。另外把阅读区撤掉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就这样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活动的需要我们重新进行的规划,今天是我们新区域的第一次展示,在孩子们的活动中我发现了重新布置之后不合理和欠缺的地方。

三、本月区域活动的重点:

(一)区域活动开展的优势:

● 活动目标明确

我们区域活动多样化、目标详细化。

五月份的常规目标是:1、引导幼儿利用手中的区域牌自主选择区域活动;2、活动中不随便更换自己选择的区角,逐步培养对活动的坚持性。通过这个月活动,目标基本达到。

五月份的活动目标是:1、角色扮演:逐步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学习模仿成人对自己的关爱;2、建构区:在搬运、取放、堆叠平衡积木的过程中,可帮助幼儿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获得理解空间的关键经验;3、探索区:尝试用瓶盖蘸上颜料盖印,感知数量的一一对应。

● 区域活动的游戏规则化

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是幼儿能够在区域中自由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通过观察制定出幼儿可以理解能够遵守的区域活动规,多引导、多督促、多赞赏来让幼儿遵守规则和各种行为,逐步建立起班级区域活动的有序环境。

● 及时的评价

小班幼儿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能力,也不能很好地表诉自己和其他人在区域中的表现。所以我们很注重区域活动后的评价。我们的评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也能让幼儿养成正确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习惯。一个月下来,已经会有孩子评价同伴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了。

(二)区域中感到的困惑:

1、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我们都知道投放材料要多,要有层次性,幼儿有充分选择的余地。但是小班孩子缺乏自主性,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也比较缺乏,我们在材料的准备上也很有局限性。在操作时,材料投放过多,孩子就容易分心,而且会影响操作能力,所以在材料的选取、投入方面不能很好地把握。

2、活动内容:

区域活动是体现幼儿自主性、表现幼儿个性的地方。但小班孩子动手能力薄弱,比如剪刀、油画、固体胶的使用等都需要老师一个一个教会。所以在操作活动时我们选择的内容比较单一,比如剪纸小组内大家一起剪纸,撕纸大家一起撕纸,这样虽然活动比较单一,但是这样我们觉得更有利于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培养幼儿的常规。我们考虑在幼儿基本掌握操作工具使用方法后再开展分层活动、幼儿自主选择活动。

(三)区域中的不足之处:

1.对孩子的观察还是不够深入和细致,特别是针对个别孩子或针对某件事物的观察。

2.我们设置的区域活动还是比较处于老师主导的阶段,接下来要考虑怎样更好地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方法。通过区域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活跃。

3.要在幼儿兴趣点上不断生成和改进材料,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体验成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使幼儿乐于活动。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19

在语言《分房子》活动中,结尾部分我设计了语言游戏“接龙”,让孩子在孩子的提问要求下尝试接答结果,“因为天气太热”(所以我要洗澡,所以我出汗了,所以要开空调……)“因为我爱吃蔬菜”(所以我的身体好,所以我长得高,所以……)

结尾部分的设计,将故事教学与孩子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这样有助于幼儿更好的掌握“因为……所以……”的句式。“因为……所以……”是一个因果关系的短语,将这个短语的学习运用在语言游戏中,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有效地调动孩子们的情绪,为幼儿正确使用短语“因为……所以………”作了铺垫。让幼儿能主动学习,敢于尝试思索,说出不同的答案,较好的体现了幼儿的尝试精神,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20

《雷雨来了》是我们从《幼儿创新智慧游戏》中《大自然的变化》这一活动中延伸出来的一节活动课,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通过讲述法,启发提问法,情景表演法,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给了幼儿一条线索,让幼儿自由的讲述,自由表演,我再与幼儿一起给小结,加深幼儿记忆。充分发挥幼儿是主体,教师的引导者的作用,让幼儿在广阔的空间里充分的发挥想象。但幼儿教育仅靠集体教育活动是不够的,因此,在活动后,我们应为孩子们开设了区角活动,让幼儿在课后可以到区角中去玩玩,让他们自由去探索,同时也增强孩子们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21

一、细节描述:

“1…3…5…1…3…5…”孩子们听到了这个音乐马上就从自己的小椅子上站了起来。又是一个音乐响起,孩子们立刻向后转面朝小椅子站好,接着孩子们根据听到的不同音乐做起了不同的动作:拿起小椅子、按照音乐活动中的队伍排好队,坐在座位上拍手。

二、评价分析:

《亲亲热热在一起》是一首表达孩子和爸爸妈妈美好感情的歌曲,歌词看上去有些复杂,但是由于之前学了儿歌《敲门》,所以这样就降低了歌曲的难度,幼儿学起来会容易一些。在幼儿学唱歌曲的同时我还让幼儿做了一系列配合歌曲的动作,以此来帮助幼儿学习歌曲。小班幼儿的活动带有明显的情绪性,他们常常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地进行多种活动。我在开展小班音乐活动时发现,小班幼儿大都喜欢唱一些熟悉的歌曲,新授课时,他们一般兴趣不太高,第二节复习课时,他们由于熟悉了音乐节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就像《亲亲热热在一起》,因为歌词就是之前学习的儿歌《敲门》,所以幼儿在学习歌曲时就有了兴趣)这主要是幼儿在上新授课时,不能完全理解所授课的内容,当然更谈不上接受有关信息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幼儿的兴趣,才能上好小班的音乐活动。

三、所思所悟:

根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点,我也想了好多激发幼儿兴趣的办法。就像让幼儿通过表演来激发自己的兴趣从而学习音乐。因为幼儿好奇心强,表现欲旺盛。音乐活动能充分满足幼儿这方面的要求。通过表演,幼儿能体验到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幼儿能作出较积极的外部反应,能从与他人合作的动作表演活动中获得交往合作的快乐。在音乐活动中,我启发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进行创造性表现,发挥幼儿创编的积极性,在开展音乐活动中尽量采纳幼儿的意见和建议,不照搬书上的动作方案,幼儿在创编表演中锻炼了自己,增强自信心,获得了成功感,这有利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22

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我为此做足了准备。活动程序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生怕遗漏哪个环节。因为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在材料准备上更是花足了心思。特别是在自主游戏环节,为了避免出现争抢游戏材料的情况,我在每个游戏区角投放了足够种类、数量的玩具和材料。为了避免幼儿拥挤,我把活动室中所有空间都利用起来了,小书屋、计算区、建构区、体育区、手工纺等区角让整个活动室都生动起来。充分的准备给了我顺利开展半日活动的信心。晨区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看着琳琅满目的玩具和材料,兴趣都十分浓厚,劲头十足,我乐在心里。于是,我放手让幼儿自己去选择区角进行游戏。可接下来的情形出乎我的意料。众多的区角,让孩子分散开来了,每个区角里最多只有三五个孩子。看到那么多玩具和材料,孩子们便拿起玩具自顾自玩了起来,根本顾不上和同伴交流,更别说区角之间的互动了。很多孩子不停地调换着玩具、材料,拿起一个玩具摆弄两下,再换其他的来玩,始终静不下心来。看到这种情况,我急忙来到建构区,提醒幼儿,原本以为孩子们会把注意力转回到游戏角色中来,谁知孩子们你推我我推你的,谁也不让着谁,继续抢着玩具。我看到一些幼儿把区角里的玩具都摆弄了一遍后,开始把目光投向其他区角的新材料上,而语言区、小书屋等几个新材料较少的区角渐渐遭到了冷落,几个新材料较多的区角聚集了很多幼儿,于是,材料出现了短缺,我一直想避免的争抢场面还是出现了。

活动虽然结束了,却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在活动前做足了准备,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是否一定能让幼儿有规则地开展游戏呢?从上述案例来看,答案是不一定。于是活动后我想了一个好办法,要想幼儿不“扎堆”地游戏,我给每位幼儿都做了一个“进区卡”,又在每个区域粘上了挂钩,幼儿要想进入区域游戏必须拿上“进区卡”才能进入自己想玩的区域,一但本区域的挂钩挂满了进区卡,你只能去别的区域活动了,这样幼儿不仅能在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也不影响别的幼儿了。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23

周四我在我班为孩子上了一节《春天来》,本课选自小班第八主题《花儿的世界》,花儿是是春天的象征,现在正好是春天,通过本课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征,本课目标有三条,分别是:

1、知道春天的特征,乐于表达。

2、学习歌词,感受四二拍的节奏。

3、参与唱歌活动,大胆为歌曲改编歌词。

课后觉得本课的第二条目标应加以修改,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学习歌词并不能完全让幼儿感受到四二拍的节奏,所以要修改目标的第二条。本课的过程为:

一、经验分享,了解春天的特征

二、欣赏歌曲、感受四二拍旋律

三、师幼互动,在儿歌中学歌词

四、学唱歌曲,感受春天的美景

五、大胆改编,尝试改编歌词

六、活动延伸,在生活中踏春

对于过程我认为过程一孩子都能说出春天的特征,比如花儿都开了,小草都绿了,效果很好也充分达成了第一条目标,第二步骤应修改,通过上课认为如果单纯的让孩子欣赏歌曲去感受四二拍的旋律,有些难度,他们对四二拍也没有任何概念,可以边拍手边欣赏,这样更能体现拍子的节奏。第五步孩子说的都很好也为歌曲改编了歌词,但是应改编后让个别幼儿上前展示,这个步骤缺少了幼儿单独的活动。

在本课中过程和目标基本吻合,在活动过程中应更多的让幼儿有单独的自我展现机会,让他们对本课更加感兴趣,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会更加认真,遵循教案,让目标过程砸实,给幼儿更多的展示机会,我相信今后的我一定会更加努力把每一节课上好!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24

户外活动,在我以前的工作中一直是一件非常头疼的、比较难组织的活动,为了孩子的安全户外活动很少;为了减少教玩具的准备,很少开展。

《玩垫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幼儿理解活动规则很重要,同时让幼儿对探索玩垫子感兴趣。活动开始教师以拿垫子当方向盘,边开汽车边唱歌进入活动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教师还准备了垫子做成的大火车,幼儿通过开火车的游戏结束本次活动。

《玩椅子》,活动形式很新颖,幼儿探索创新兴趣强。幼儿活动道具贴合幼儿生活,日常生活中幼儿就可一玩,通过不同摆放椅子的方法探索不同的方式和椅子玩耍。活动中唯一缺陷:有部分的动作相对可能安全不是很有保证。而且可能由于活动安排时间过长,到后面基本幼儿已经失去对活动的兴趣了。

《趣味玩球》,活动中氛围很轻松,教师营造了一个很温馨、和谐的互动环节整个过程显得很有趣,比如说刚开始就有一个把球当地雷围成一个圈,让幼儿在活动时绕开地雷,然后在让幼儿说说球还可以怎么玩…整个过程很流畅。孩子玩的也很投入兴致也很高,是我值得学习之处。

而好像她们的一切都是为孩子的成长服务,只要有需要的活动都可以大胆的去搞,也许是她们的一贯的培养,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表现得非常出色。也并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可怕,孩子自我保护的很好。从而我就想到了:孩子的一切习惯都是在老师的培养下形成的,占有了就会有收获,放弃了只能留下遗憾!同时也领略到:他们的户外活动形式多样、更加丰富。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25

听了中班年级组的同题异构活动,感动于两位老师认真的教学准备与精心的教学设计,听后让我深受启发。同一个音乐活动,可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演绎,z老师的细心沉稳,q老师的活泼生动,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整个活动都能以小青蛙的动物形象吸引住孩子们的兴趣,z老师路线图设计新颖、q老师的游戏情景化贯穿始末这些都特别适合中班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和年龄发展特点。在活动后,我们听课的老师和两位执教老师也进行了说课评课的互动交流,双方都颇有收益。

一、摒弃花俏,让活动返璞归真。

z老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注重了“环保教育”,在图谱中也运用了香蕉皮,可是纵观整个音乐活动,环保目标的加入总觉得有点牵强,与音乐的歌词似乎也没有什么联系,所以我觉得可不作为本次活动的目标来达成。而可以针对歌唱或者加入乐器来合奏方面的要求来制定目标更为恰当。

q老师多次利用青蛙的教具,让幼儿一次次的学习送小青蛙回家,从而加深对“说”部分节奏的掌握,这样的想法是比较好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家的图形谱和小青蛙的图片最后没有再被利用起来,显得有点多余。所以我建议邱老师可以再考虑一下图形谱的设计与利用。图形谱可以再活泼形象点,那样更吸引幼儿。

二、尊重自主,突出幼儿歌唱学习的主动性。

两个活动都有一个小小的不足,就是在歌曲的说唱部分都关注了“说”部分的学习,但对“歌”部分的学习,有点过于仓促了。歌曲的前面部分的歌词其实还是有一点的难度的,在让幼儿倾听一遍或者两遍以后就让幼儿学会演唱,还是不太实际的。所以这个时候,应该注意到幼儿演唱时候出现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帮助与练习。如能让幼儿真正切实地去发现问题从而自主的学习演唱,那样的话就更棒了。

另外,q老师在活动中多次请到个别的孩子来表演,对幼儿来说压力是比较大的。我觉得邱老师可以在演唱形式方面再注重点变化,鼓励更多的孩子自主的加入演唱。在创编部分则建议提供一个小动物形象加以创编练习即可,更多的小动物则可以作为延伸活动开展。

z老师在让幼儿进行乐器演奏方面花费了较多的时间空手练习、模仿演奏。这部分幼儿的自主性学习也不是很突出,建议老师在这个环节的乐器打击演奏方面可以加以简化,不必再让幼儿认识乐器,学习乐器演奏方法,只在最后用乐器作为伴奏来加深歌唱效果即可。

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往往有很多细小的因素决定。所以不管是座位的安排布局、图形谱的设计、环节的设置等等方面,都要做到充分的考虑和准备,这次听课活动也让我从中获取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感谢两位老师辛苦的付出!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26

反思一: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反思:《小马过河》

1.营造童话意境激发学习欲望

本节课,我以童话“小马过河”为背景,组织教学。课一开始我简单的给学生讲述小马接受任务去磨房,途中遇河,松鼠与老牛的话让它不敢过河,只好回家问妈妈的故事。在随后的教学中,紧紧围绕“小马过河”这个故事展开教学,从小马练本领、小马接受任务遇到大河、小马想方法过河、到欢庆过河都是在这个情境中进行的,使学生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参与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融为一个整体。

2.挖掘生命内涵放飞学生心灵

儿童的灵性也就是学生的天性,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世界。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就看你教师有没有给他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是我设计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砝码。在教学过程中,我在抓住主教材的同时,忽略了次教材,以留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我想,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学生一定会非常喜欢,因为这是他们的自己的方法,这是他们合作的成果,这是他们创造的结晶。

3.巧设学习障碍练就生活本领

平淡无奇固然可使学生学的轻松,但往往也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本课根据幼儿特点,巧妙设置了学习的障碍,使学生在新需要与旧水平之间产生冲突,从而更好地学习。因此,在课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那匹小马,你能过河吗?”这个问题一定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他们会利用以有的生活经验去思考,去实践,甚至会将问题放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这样将课堂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练就生活的本领。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27

我班幼儿对过生日充满了兴趣,提起生日和生日蛋糕他们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我就利用孩子这一特点,设计了这一活动。活动的目标是透过为丁越小朋友过生日,让幼儿了解生日的好处,并透过该活动学习分享.我充分思考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一份神秘的礼物引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好奇,再变出一个精美的生日蛋糕,将幼儿的兴趣完全调动起来,活动中,我用丁越小朋友的口吻和幼儿交流,以丁越小朋友的身份向幼儿提出问题和要求,对于发言用心、表现较好的幼儿,我会给予用心的肯定与赞赏,并会让丁越小朋友亲小朋友一下做为奖励,鼓励幼儿继续努力。当秩序稍乱时,我会用和丁越小朋友说悄悄话的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都很高。

本次活动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的,因此,活动时的秩序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偶尔幼儿也因为急于抢答问题而站起来,或在讨论问题时声音较大而略显嘈杂,此时我会用轻声和越越耳语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到达安静的效果,所以,整个活动进行地较为顺利。

过生日是幼儿原本就十分喜欢的,再加上这次是幼儿第一次在幼儿园、也是第一次为其他小朋友过生日,所以,幼儿们对活动更加感兴趣,都很用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在互送礼物并祝生日快乐时,大部分幼儿都能够主动大胆的与他人进行交流。个别较内向的幼儿在教师与其他同伴的鼓励下也能勇敢的走过去。透过此活动,幼儿懂得了生日的好处,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并学会了关心同伴,与同伴分享食物和游戏的快乐。幼儿的语言表达潜力也得到了提高。整个活动体现了教师引导幼儿用心参与的教育方式,当幼儿的语言表达遇到困难时,对幼儿进行用心的引导和鼓励,帮忙幼儿树立自信,学习与人分享。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28

该活动方案的动画素材来自于中央少儿频道的动画片《花园宝宝》,在原来的动画片里, 小点点等小豆豆一家来野餐 这个情景非常符合我们课题组

学会等待 的主题。经过课题组讨论决定,把它只剪切成开头和结尾两段,这样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不会使整个活动过分拖沓。

试教前,为了了解本班幼儿在生活中的等待经验,得到很多可以在活动中预设好的回答,我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但当我问起 等待的过程中可以做哪些事情 时,孩子们却一时答不上来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不知道。如果活动就此僵住,那下面的环节还怎么进行呢?因此,为了拓宽幼儿的思维,我开始启发道: 平时在家里你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呢?其中哪些事情适合等待的时候去做? 这里我虽然换了一种提问的方式,却更加贴近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的思路被打开了,回答也渐渐踊跃起来。看来,试教前不仅要准备好相关的教具,还要熟悉幼儿相关的经验。如果经验准备不足,就会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这一点至关重要,能够为下面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这节课只准备了两天时间,但是经过课题组老师的帮助和我的精心准备,活动的效果还是令人比较满意的。由于本活动的情景来自于生活,这样就要求教师善于把握生活中的点滴,并用生活化的语言对幼儿各种各样等待方式进行总结、概括。活动中,幼儿给出了一些很有趣的答案,如: 装潢房子需要等待。 堵车需要等待。 世博会排队的时候搭个帐篷睡会觉。 等等,可遗憾的是我没有好好重视和肯定,而是很快地一语带过,使整个环节进行得稍显仓促,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也没有被调动起来,这可能与我教学经验的不足有很大关系。今后我将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不断反思教学中的失误,努力弥补这一缺憾。活动评析本次活动目标明确,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择了幼儿熟悉感兴趣的内容,活动中幼儿积极性较高,懂得了在家、在园、在公共场所等待的重要性和可以等待的方法。活动形式多样,教师将幼儿喜爱的动画片花园宝宝制作成PPT课件,并采用分组绘画讨论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认同等待行为,学会在游戏中等待,体验等待带来的满足和快乐。活动过程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紧凑,各个环节过渡自然,逐步递进。作为年轻的宋老师,她能轻松自如的组织好各个活动环节,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灵活的应对幼儿的回答,针对问题启发引导,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同时,通过活动的实施,也使我们深深体会到:

1、社会教育的活动应提供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要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应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来促进幼儿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

2、多种多样的等待在生活中必不可少,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教育资源,让幼儿学会从自身做起,真正的做一个讲文明,守规则的好宝宝。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29

本月我们大班组的关注重点是就是关于值日生的活动,而且这次活动也将作为大班组的一次实践性活动。所以我将生活活动有机的与学习活动结合到了一起。整体来看这次活动还是有价值的,也是有必要的。基本达成了活动目标,把我们小朋友以前对于值日生制度较为淡化的,在这里强化了一下。比如,天气预报在没有老师的提醒下,已经在角落里冷漠了好长一段时间,通过此次活动,使幼儿又继续开始关注班级的这项工作。

活动开始,我用一首优美好听的“值日生歌”导入,受到了小朋友的欢迎,而其中有几句不适合我们幼儿园小朋友, “先到学校来拔草,再给花儿把水浇”所以将之改动成“喝水杯子摆摆好,再给花儿把水浇”,教育就是这样的,我们要随机应变把不适合的改成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在过程中,我用了自己班的小值日生随机拍了他们的几个镜头,却发现这些镜头幼儿很感兴趣,很能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而在之后的延伸活动中,我们班将每周选举一次“每周之星”,这个名称的选举得到了幼儿的赞同,大家也都为做上小明星而努力,都积极的参与到了活动中。

而对于这次活动,课前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方案也是经教研组的研讨之后形成的,为了这次活动,整个教研组下了不少功夫,在这里我要说一声谢谢。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30

活动目标:

1、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2、能够根据故事情节模仿各种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准备:

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等手套娃娃若干;萝卜胸饰若干;《拔萝卜》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教师出示萝卜头饰,引出故事主题。

教师:看,这是什么啊?(教师出示萝卜头饰)教师:这个啊是昨天有一个老公公种的一个萝卜,老公公每天都给它浇水、施肥,萝卜越长越大。后来啊老公公想把萝卜拔出来,可是怎么拔也拔不动,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呢?那好,现在啊,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就是有关这个萝卜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

二、展开部分

(1)教师操作手套娃娃,讲述故事,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正确回答。

教师:老公公萝卜呀拔不动,我们看看,老公公会用什么办法拔萝卜呢?(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教师:最后萝卜拔出来了没有啊?那是怎么样拔出来的呢?有谁一起拔的啊?

教师:这么多人,人多的力量是不是很大啊?

(2)再次讲故事,请个别小朋友用手套娃娃进行故事表演教师:那好,那我们现在也一起来拔拔这个萝卜好不好?我请一个小朋友来用手套娃娃表演。

(教师请个别小朋友上来表演,请小朋友试着和老师一起讲,主要掌握“来拉,来拉”“‘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这两个句子)教师小结:恩,人多的力量真是大啊?那小朋友想想再拔一次这个萝卜啊?那好,现在啊,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个萝卜拔出来!(教师引导全部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三、结束部分

教师引导全部幼儿一起表演故事。

教师:这么大的萝卜,小朋友们有没有拔出来啊?萝卜拔出来了小朋友们开不开心啊?

四、活动延伸

将手套娃娃放进语言区,幼儿可以在那里继续边用手套娃娃自己表演并讲述故事情节。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学习简单的角色对话,丰富词汇"拉"、"拔"

3、"初步感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感受同伴间相互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及各角色图片各一张(可粘贴);

2、各角色的挂饰各一张。

3、《拔萝卜》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听故事的愿望出示萝卜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萝卜是长在什么地方的?"等待孩子的回答。老师给予肯定回答

二、播放课件,分两段欣赏故事、

1、带着问题观看课件"拔萝卜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播放故事开头至"拔牙拔,可是他拔不动"请幼儿回答刚才的问题。

2、萝卜拔不动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让我们继续观看课件,看看老公公是怎么做的?请了谁来帮忙?

继续播放课件至结束

三、利用教具,一边复述故事一边提问

1、老公公一个人拔起来萝卜了吗?他找了谁来帮忙呀?(老婆婆)老婆婆是怎么回答的?

幼儿学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动作

2、老公公和老婆婆两个人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小姑娘是怎么回答的?

3、老公公、老婆婆和小姑娘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小黄狗是怎么回答的?

4、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小黄狗是怎么叫小花猫来帮忙的呀?小花猫是怎么回答的?

5、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小花猫是怎么叫小老鼠来帮忙的呀?小老鼠是怎么回答的?

6、大萝卜有没有拔出来?是被谁拔出来的呀?他们高不高兴呀?

7、为什么老公公一个人拔不动萝卜,很多人一起就把萝卜拔出来了呢?

四、表演故事

请小朋友表演故事。请一组小朋友们带上挂饰,设计情景。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讲述故事,再一次感受作品。

教学反思:

一、目标反思针对我的三条目标,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完成目标。

目标1:倾听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我在环节【二】中体现,由于故事较长,我采用分两段欣赏。

目标2:学习简单的角色对话,丰富词汇"拉"、"拔"。这一环节是重点,我用图片作为更深层的理解,而图片教具,我用了动感的,可以拉起来的萝卜,孩子们看到萝卜动了,给故事增添了趣味性。在环节【三】中作为重点理解。

目标3:"初步感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感受同伴间相互合作的快乐。这一目标,我在环节【三】的结尾通过提问启发的方法,让幼儿自己猜测道理,又通过游戏,更深刻的感受了乐趣。可以说,三个目标全部完成。

二、提问反思本学期,语言教研组的侧重点放在了提问上,所以我在设计每一个问题的时候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试图将问题精简。但是由于故事较长,有个让我困惑的地方就是:我的第三个环节中,由于故事情节的重复性,我的提问也是不断的重复,是不是显得很冗杂?可以更精炼而准确吗?

三、教学效果反思从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来看,孩子是快乐的,活动气氛也比较轻松,但在最后一个环节时,想让每个孩子参与进游戏中来,所以请全班孩子来表演游戏,感觉不是很成功。第一:孩子没有用故事中的语言对话来进行表演。第二:表演就是要省略旁白的部分,而我在表演的时候,成了第三次讲故事,影响了孩子们游戏看快乐情绪。有待提高。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31

一、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活动这一活动形式满足了孩子们不同的发展需要,尊重了孩子们的个别差异,它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被挖掘出来。因此,它越来越被我们老师所重视,成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案例:

一天,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增加了新的材料——夹东西。根据孩子们不同的能力,我们分别提供了纸团、红枣和玻璃球,让孩子们用相同粗细的筷子尝试从一个碗夹到另一个相同高度的碗中。孩子们对新的材料很感兴趣,都想来玩一玩。

这一天,小林最先来到了生活区,他一眼就看到玻璃球还没有人玩,于是就端出了夹玻璃球这个最高层次玩了起来。在班上,小林的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弱,他试了好几次,怎么也夹不起来。我在边上看了他约有五六分钟,看他老是夹不起来,于是就走过去,蹲下来轻轻地对小林说:“小林,你试试夹纸团好吗?”小林抬头看看我,摇摇头说:“不,我就是要玩珠子。”我又劝了他好一会,极力转移他的注意力,可是一直没有效果,小林坚持要玩玻璃球。没办法,我只能手把手地教他夹,可是还是不行。小林的动作是对了,但手不灵活,用力的方法不对。就这样,我们夹了好一会儿,小林忽然抬头对我说:“杨老师,你给我一个调羹吧!调羹我会舀的。”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心想:给不给他呢?如果给他调羹,就没有按要求进行活动,材料提供的目的达不到。而且,给了小林调羹,其他的孩子也会要,这可怎么办呢?回头又一想:现在小林的兴趣在玻璃珠上,因此,他不会去考虑换材料,可也与能老是让小林坐着呀?于是我从柜子里找出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调羹,交给小林。小林拿到调羹就开始勺起来。一开始是一颗一颗地勺,接着就是两颗两颗地勺,在勺两颗的时候,他得意地抬头看着我说:“杨老师,你看!”

第二天,区域活动开始了,只见小林选择了第一个层次——夹纸团,慢慢地夹者,他的动作比较准确,夹地很专心。

三、分析与反思:

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发现,孩子们并不会按照他们自己的水平来选择适合他们活动的材料的,他们往往只是按自己对材料感兴趣的程度来选择。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来选择适合他们的活动材料,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机会呢?

在这个案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给他调羹对不对?

一开始,当小林选择最高一个层次时,我们都看的出来,小林并没有想到自己会不会夹玻璃球,他只是想玩玻璃球。当我极力地想转移他的注意力时,小林还是在盯着他的玻璃球,这时,小林的注意力、兴趣点全被玻璃球吸引了。当小林夹来夹去还是不行时,他尝试了第一次地自我的调整,对我提出要用调羹的要求。这时,小林经过尝试已经了解到了自己还不会用筷子来夹玻璃球,这个要求自己达不到,但此时他很想玩玻璃球,怎么办呢?于是他

想到了自己会用调羹,就向我提出要用调羹的要求。这时是他自己在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当时我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因为,我的心中的即时目标是固定的。在经过一阵挣扎后,我最终选择了尊重他,给了小林调羹,满足了他这时的需要。在随后的活动中,小林进行了第二次的自我调整,他尝试用小调羹一次舀两个玻璃球。并在第二天尝试了第一个层次的活动。到这时,我的问题解决了。

通过这个案例,我认识到了几点:

一、目标应随孩子的需要灵活调整。

有时,我们往往太执着于自己的活动目标,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需要,顺着孩子一些,也许会出现另一番天地。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在同化和顺应的基础上的知识、行为的重新建构过程。小林要玩玻璃球,但按老师提供的要求他并不能达到,怎么办呢?小林他通过自我的调整,征求老师的帮助,降低了要求,达到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同时,他也在给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提高自己舀的难度,这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在第二天,小林自然而然的选择了适合自己能力的材料进行活动。在这个案例中,正是因为后来我尊重了小林的已有发展水平、能力和经验学习方式,才使小林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兴趣的满足,使他第二天又进行了第二次尝试(第一层次),逐步得到提高。

二、方法应灵活多样。

在《指南》中说“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指南》,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当小林在开始活动时,我首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看看小林是怎样进行尝试的,当发现他有困难时,我进行了指导、帮助。一开始,我从预定目标出发,想转移小林的兴趣,但这个困难实在是很大,于是我用了示范的方法进行帮助,但这个效果也不大,最后我支持了小林的要求,先让他用调羹来舀,从小林原有的能力上逐步进行提高,这样既保护了小林尝试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小林手的灵活控制能力,这样和乐而不为呢?

三、介入之前,要学会积极等待。

积极等待是指对消极等待而言,它是指在活动中教师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小林在我转移他的兴趣时,追随了我,那么可能小林的困难就不

存在了,他的兴趣将因着一次的活动而告终,值得庆幸的是小林始终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而我也尊重并支持了小林的选择,这样才更好地让小林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了自己的困难,产生了矛盾冲突,从而进行了自我调整,自己来想办法尝试解决。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观察、分析的能力,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能力、特点,及时调整目标,进行支持、合作、引导,使每个孩子都得到满足和成功。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反思 篇32

昆虫的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无论是绚丽多彩的春天,还是骄阳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随处可见昆虫忙碌的身影。面对这一切,成人可能会不屑一顾,而孩子却会欢呼雀跃,用充满好奇的眼睛去观望,用充满灵性的耳朵去聆听,大馅饼这个故事发生在有趣的蚂蚁家族,借助这个故事可以让幼儿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更多的了解,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了解蚂蚁家族团结合作的搬运过程和有趣的分工情况,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在活动过程中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使整个过程动静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带领幼儿用报纸当作大馅饼,学习有力的吆喝声,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

整个教学活动下来,我觉得故事的内容很独特,里面的对话工整、有序,阐述的道理明显、易懂,整个环节把握得比较合理,但同时也带给我一些启示。

1、第一环节出示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我没有引导好,当幼儿回答蚂蚁在搬石头时,我没有很好引导,导致幼儿以为真的是大石头。其实我可以引导他们,“这真的是大石头吗?”引出这是一片香肠,不是石头。

2、在讲述第三张图片时,应该重点讲述,上课时我有点急,“蚂蚁为什么要吆喝着把大馅饼运回洞?”这个问题我没有抛出去,导致这张图片没有讲透,还可以让孩子学习蚂蚁们的吆喝声“嘿哟,嘿哟”。

3、讲述故事时,我一张张地出示,让孩子一张张地看,一张张地讲,让他们猜测下一张图片的事情,幼儿不太会猜对,有点难度,其实,可以把图片一起出示,让幼儿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概念。

4、最后环节游戏《运馅饼》,让幼儿切身体验小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将分工与合作在游戏中体现出来。游戏,能使整个过程动静结合。但是我在游戏前没有讲清楚游戏规则,导致孩子都拿着刀,不知怎么玩了,要是能讲一下6人一组,二人当兵蚁,四人当工蚁,那么他们就清楚了。可能是用了玩具刀的缘故,导致孩子对刀非常感兴趣,看起来也有点危险,刀可以不用。《运馅饼》的儿歌一时半会不大可能学会,我想:不要也可以,就让他们一边搬大馅饼,一边吆喝:“嘿哟嘿哟嘿哟嘿哟……”就可以了。

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留给我的启示会一直引领我今后的教学工作,相信:只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一定会在教育教学中有所突破与长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