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班主任心得体会【合集4篇】》
高一班主任心得体会(精选4篇)
高一班主任心得体会 篇1
光阴似箭,转眼间高一生活已临近尾声,期末考试的脚步已渐渐逼近,回想一年来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让我对班主任工作和他的角色有了全新的认识,内心深处陡升一种莫名的依恋感。我想我已经融入其中了,只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开始的了。
记得开学的第一天,我们班主任抓阄确认班级,然后领学生入班,交代一些高中生活常规,调动新生为梦想努力拼搏的激情,看到他们一双双新奇而又疑惑的眼神,我知道那既有对我这个年轻班主任工作胜任能力的担忧,又有年龄差距小容易沟通便于交流的欣喜。看着这一教室满满的学生,我的心情格外的紧张,一百一十多个孩子呀!我知道我的身上肩负着家长的期望,领导的信任。这对于刚刚大学毕业仅一年教龄的我来说,对班级的管理无疑是个空白,但有那么多资深教师的支持,再加上领导的鼓励,我还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班级人数多,成绩及品行修养差别大,且大部分来自农村,绝大部分又是留守儿童,不便与家长沟通,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根据本班情况制定出了一系列的班规班纪,在有意引导下,学生很快适应了高中快节奏的生活。但很快我就发现有个学生很特别,他学习态度很消极,而且很孤僻,发现这些之后及时找他谈话,刚开始交流很困难,很不配合,为此我很疑惑,可又无法与家长取得联系,后来他终于肯坦诚的与我交流了,也许是我的真诚与耐心感动了他。原来是与他父亲有矛盾,在他心中积怨很深,他是逆反心在报复他,让他父亲对他上高中的期望落空,多么幼稚多么单纯的想法,以消耗自己的青春年华为代价来抗议父亲的独断专行不尊重自己选择的做法。几经周折终于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此事让我感慨万千,这仅仅是个开始。
一步步走来,渗透了酸甜苦辣,品尽了个中滋味,投入了我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现在回味起来,心中溢满了无语言表幸福、快乐和自豪,可以这么说不管怎么辛苦我都一路走了来,那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赢得了信任、尊重、友谊。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欣慰的呢?
班主任工作就是带领全班学生,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建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为了使学生们形成较强的道德感和荣誉感,使他们的爱心更经常的表现出来,我们必须结合班级各个阶段的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全体师生一道自班级成立之初就同心同德,共同努力,解决了一个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目标。现在回顾起来,我们主要围绕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做了以下几件事:
首先,带领学生布置好班级的“硬环境”。在本班,以班委会为主体,我们本着公平、公开、公正性的出发点,将班级生活中的“硬环境”作了一些布置。
1、在“班级外表”上做文章。
“班级外表”包括班级中人和物的清洁和整齐。我们以教室内外卫生的打扫和保持为突破口,重点关注学生自身的外表形象的规范教育。我们委派专人监督检查同学们的衣着打扮等事务,不定期抽查学生在教室和宿舍的物品(包括桌椅等)的安全和规范,并侧重于落实或整改。
除此以外,我们结合“英语月”、“艺术月”等活动,用自己的手装扮自己的“班级家园”。墙上的张贴画由学生自己画,教室的黑板报由学生自己办,教室的挂饰由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物品的摆放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力求规范且别具一格。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体现出了本班文化建设的特色。
2、充分发挥出监督机构的作用。
在讨论、设计、布局班级“硬环境”的每一个环节中,不免有一些不遵守规则的学生捣乱,因此,监督机制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班委会中临时设立了“督导小组”,由班长牵头开展工作,直接接替班委会负责。对于违反既定规则的学生,班委会和督导小组商议后给予一定的处罚,通常是一些公益性的“体力活”。这样,确保了每项工作的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其次,指导学生完善班级的“软环境”。
还是在集思广益和民主集中的前提下,通过议题提出与论证,提案的拟订与修改,决议的形成与实施等步骤,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件事。
1、建设好学习生活的纪律保障和秩序保障。
在本班,从班徽、班旗、班训到文明公约,卫生公约,安全公约的制定,无不凝聚了全体师生的汗水和智慧。从最初的观察他人的作品或经验开始,到最终创造自己的作品或经验为止,师生们都是本着营造一个有秩序、有纪律保障的班级环境的观点来积极参与的。在这些大家自定义的条条框框的约束下,学生们的自制力和自觉性也渐渐培养起来了。
2、分阶段确定班级文化的主题,利用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加以巩固,强化并升华。
对于刚刚踏入高中校门的新生,我们把高一上学期的班级文化主题定为“端正、团结”。围绕这个主题,我把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把这个主题与“三操三餐两寝,课堂、自习、集会活动、交往”等几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目的在于迅速地建立规范的教学秩序。
到高一下学期,“积极、上进”被确立为班级文化的主题,目的在于强化养成教育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此时理想教育、榜样教育结合行为教育就是我工作的重点。理想教育烘托出“上进”的文化氛围,行为教育围绕“积极”做文章。
到了现在,集体生活比较正常的氛围形成了,但学生心态上的自私、狭隘以及追新猎奇等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绊脚石。此时情感教育,即在人格、意志、品质、健康心态、情感的培养就迫在眉睫了,所以班主任工作方向也相应转到关注个体的情商培养上,此时我们的班级文化主题为“坚强、热情、乐观、塌实、勤奋”。
最后,弱势群体的转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弱势群体是指其行为、学习成绩或者两者都比较差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倍感孤独和自卑,也因为如此,他们可能对班级文化建设前进的步伐形成障碍。因此,建设充满活力的、朝气蓬勃的班级文化,这些弱势群体无疑是需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在这方面,我们用一个“爱”字来转化他们。
1、深入细致地调查、观察和了解这些弱势群体。
从他们的家庭状况、生理和心理状况到行为状况、学习状况,加以调查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方案
2、重视人格教育,实施“赏识教育”。
放大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使其重拾信心。重视情感教育,教育其他非弱势群体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3、创设不同的场景和任务,放手让这些学生去做、去发挥。
我们班级文化建设,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历程中,良好的效果已逐渐展现出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和勇气。在高中阶段的后半程里,我们更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逐步的完善。
高一班主任心得体会 篇2
一、注意抓住机会进行“感情投资”
起始年级的学生对学校,老师,同学都感到很陌生,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他们第一个想知道就是自己的班主任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而且这时他们会留心观察班主任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表情,会细心倾听班主任的每一句话。我认为这时是感情投资的最佳时机,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去年我刚接手高一(2)班时,就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进行感情投资。起始年级一般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军训,第一天见面,我不是急于宣布我的规章制度,而是以一个"缘"来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我跟学生说:"作为老师的我很庆幸能有缘认识大家,作为同学有缘相聚在奉高,相聚这个班,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段缘分,我相信大家在今后相处的日子里一定会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让你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我们的老师是位可亲的老师。然后利用军训这契机,加大投资的力度。军训对于大部分学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会有许多学生适应不了的,例如军训过程中身体坚持不了晕倒的,由于饮食不习惯病倒的,离开父母想家等等,他们中会出现许多困扰,如果班主任好好抓住这个时机给予他们点滴的关怀,爱护,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许多距离。
二、选拔班干部,培养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
一般的老师在刚接一个班时选拔班干部都是老师指定,而我在接新班后,首先组织一系列的活动,从中发现,挖掘有头脑,有能力,有吃苦精神,有自信心,有主人翁意识的学生,然后,让他们自己选择班干部的职位进行竞选,最后,通过评议,推选出班委成员。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有工作热情,责任心强。班委会成立之后,尽快使他们熟悉自己的岗位,明确自己的职责。每个月,我要求每位干部在班里总结自己的工作,找出存在的问题,对下月的工作制订出计划。最后,班主任进行讲评。在讲评中,侧重表扬,突出教育,重点是给予指导。这样,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
三、立好规矩,开头好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在做好"感情投资",选好班干部的基础上,班集体已基本形成,现在该是规范学生言行的最佳时机。新高一班级,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各个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的松严也不同,这时你就必须有你新的规章制度出台来统一规范其学习,生活习惯,而这规矩的建立,必须在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广泛听取班干部,学生,科任老师的意见,然后委任班干部针对自己所管的方面制订一些措施出来。然后逐条让全班同学讨论,老师补充成文,这样制订出来的班规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管理才能到位,才能真正做到行之有令,/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习的动力
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好像大海上一艘迷失方向的船,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学生刚进来,班主任一定要找住这个机会对其进行理想教育,不会等到他们毕业时再说。因为只有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他才会把它变成学习,生活的动力。我在第一个月的班会上,要同学谈了谈自己在三年后的高考目标,再要他们谈谈自己现在的情况,找出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让他们明白只要自己努力,尽管现在有差距,但是愿望是可以实现的,这样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从而优化本班的班风,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
五、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这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却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身正"对班主任来说尤为重要。班主任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以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个性教育学生,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会首先做到,如我要求学生不迟到,我就会学生到校之前到;我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我就一定会按时批改完作业。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一定要做到。老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这样班主任就能在他的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六、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其学习和生活中肯定会有许多不同,要想你所教的班级尽快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这时就必须进行严格要求,规范管理。我在教育学生时,首先教他们先成人,再成才,如果连起码的人都成不了,那还能成什么才呢所以从高一进校就得严格要求,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习惯,经常为这些小事让学生反复练习。做到规范为止,然后形成习惯,作业必须按时,独立完成,当天的事必须当天处理完,反复强调,训练以至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七、多树榜样,少批评
高一年级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很想在新老师,新同学面前很好地表现一下自己,这时他们的表现欲强烈。班主任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多表扬,少批评,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所以我在第一个月就设立"班级之星"的评比活动,以后每月进行一次,同学们的热情高,效果很好,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全班形成一种"学先进,赶先进"的现象,这样良好的班风就能逐渐形成。
高一班主任心得体会 - 阅读
八、要做到“三勤”
新接一个班,班主任老师要做到"脚勤,嘴勤,眼勤"。脚勤就是要经常走到班级同学中去,到学生的家里去,多与学生接触,在开始习惯还未养成时,要多跟班进行督促检查;"眼勤",要经常去观察同学们的情况,以便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嘴还要勤",就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多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在家的情况,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这样你对学生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万事开头难,一个班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那就是说你这位班主任在管理这个班级时已成功了一半。
高一班主任心得体会 篇3
在刚刚接手高一班的时候我时常怕学生们不适应高中的这一套学习,虽然说我是带过很多届学生了但是每次带高一班的时候我都会莫名的会有一种不同的感觉,也会考虑到很多的方面,这次带的高一班也让我不禁联想到以往的工作,但是又似乎过了很久我不能马上的转变过来,在带高一班的时候我经常会用自己带高三班的那一套方式,这样显然是不行的,倒不是我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刚刚带走了高三班我还不能马上的转变过过来,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我努力的调整自己的状态,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我才慢慢的适应了过来。
这两个学期的高一班主任经理让我有发现了很多的不同的教育方式,收获也是颇多,现在很多的学生都是收到了互联网的影响,现在的网络很方便,方便的让学生们在学校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学门们在学校就能通过网络接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很容易收到网络的影响,不管是心理上还是思想上都接受到了这个年纪不应该接受的东西,不是说那些东西全部是错误的,只是我个人觉得学生在这个年纪过早的接触不是一件好事,很容易受到外面世界的一些不好的风气影响,甚至是模仿,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当然要负责这方面的教育,对于一些学校模仿一些不好的风气,作风不好的总是要适当的去教育,不能够直接否觉,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直接否决了自己的学生,才导致了师生之间的矛盾,这个年级的学生我觉得对于正确的价值观,还是不够清楚,作为老师应该加以引导才是,不应该直接的去否决,那样并不好。
然后就是在管理班级方面,我觉得做到真正的管理好一个班级不简单,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很多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我觉得做好一名班主任最大的要素就是,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往往有时候会改变自己的一些想法。
这也是我这两个学期以来的一些感悟,跟自己亲身体会到的东西。
高一班主任心得体会 篇4
一提到职校生,人们总是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和“桀骜不驯”“放荡不羁”这些词连在一起。确实,对职中学生的思想教育也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难点,我们也曾为他们的目中无人、不服管教而大伤脑筋,究竟怎样才能从思想上真正地改变他们呢?为此我也进行了很多的思考和尝试,职高学生在初中阶段,大部分是学业成绩处于中下层面的学生,在经历了层层筛选和数重淘汰以后,他们的心态难免会失衡,性格难免会有偏激,与整个社会的力量,包括学校的教育,都会产生不协调甚至抵触的情绪。如果我们教育管理者都能从人格上尊重他们,生活上关怀他们,学习上关注他们,身体上关心他们,使这些弱势群体也能生活在充满爱的浓浓氛围之中,他们还会这样让我们失望吗?为此我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了四个转变的探索:
首先,把提高教师威信变为提高教师亲和力。多年来在我们的教育中,对教师的威信大家一直看得比较重,对遇到有学生顶撞老师,对老师出言不逊,或者是不完成好老师布置的任务等等,往往都会被认为是对老师威信的挑战,有的老师为此还会找领导,叫家长,一直要把挑战自己威信的同学压下去。但是我认为要想教育有效果,还是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在学生中提高自己的亲和力。我这一次接手的学生比较特殊,自他们进校以来经历了两次分班,成分复杂。面对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如何转变他们的思想,增强学生们的凝聚力,组建良好的班风,是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利用分班的第一天通过与每位学生“拉家常”式的谈话与他们交流,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方法,谈自己的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谈的东西都很实际,都是平凡中的小事,语言很朴实,没有任何的大道理,学生听起来非常能接受,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面我还结合自己语文教学中很多的典故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怎么做人,怎么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这样的转变中同学们没有感受到我的严厉而是渐渐的感到我这个班主任“人情味”还行,他们消除一些抵触和防范的思想,渐渐产生想接近我的想法。当学生看见我不绕道走,而且还主动的和我打招呼,当学生们可以和我在一起为了一句笑话大家放声大笑的时候,当有的同学将自己的烦恼对我诉说寻求指点迷津的时候,当下课的时候看到学生们主动围上来探讨一些共同关心的话题的时候,我知道这就是亲和力的提升,融入他们的生活也就有了引导他们的资本。所以,在教育行为中,教育管理学生,一定要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前提。从一定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力学的关系,进一步说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按照牛顿力学原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的。我们做教师的给予我们学生的是关爱、是亲和,学生还会回报我们教师疏远与冷漠吗?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没有亲和力,你怎么能要求学生走近你、亲和你呢?
其次,把批评训话式教育变为鼓励表扬式教育。职高生中很多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重视,很多人不在乎能不能学到真的知识和本领。在学习和平时的集体生活中自觉性不高,对集体荣誉不热心,自我要求不严,违规违纪的事情常有发生。但我感到作为教师仅仅是批评、训话、提要求对他们产生的效果并不好,他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批评已经很多,他们缺少的往往就是表扬,在他们听到老师的表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认可,对他们在思想认识和行为上的改进往往十倍于批评训话。再差的学生在他们的身上都会找到优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教育法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谁说白纸黑字的管理规定一定要板着面孔说出来?陶老之所以成为大家推崇的教育家,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他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冰冷的制度鲜活起来,让“性本善”的学生更加行善,充分激发了人的本能活力。我现在每接手一个新班级,都会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努力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挖掘他们的积极因素,使之树立信心,增添前进的勇气。如陈浩同学,因是留守学生,平日里得不到父母的爱和呵护,在初中时就染上了许多坏习惯,上网、打游戏机、不写作业,跟老师顶撞,于是我多次找他谈心,关心他的饮食起居,并适时地提醒他自身的不足,同时又点出他身上的亮点—乐于助人,集体观念强。想不到这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次数学检测他居然考了68分,这对他来说大为不易,我立马抓住这个契机,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因势利导。从这以后,陈浩同学各方面进步都很快,并且积极报名参加学校的技能大赛,并取得较好的名次。经过他的变化,我班好些后进生都得到了感召。强制的服从远不如发自内心的认同!因此,我们需要树立这样的理念:心中有制度,口袋装着四块糖!
第三,把集中教育改变为大集中小分散教育。由于每一个同学有每一个同学的特点,有些共性的问题或者是专题性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集体教育的模式,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正确性的引导,发挥大家的作用,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教育自己,这就如同流行病爆发期间的防疫工作。但要是针对已经“生病”的同学怎么办?那就要针对“病因”一人一方。所以在工作中我更注重分散教育,地点、时间可以灵活安排,这是对集体教育的有力补充。在有些时候,“严厉”不一定管用,他们甚至还会破罐子破摔,效果反而适得其反。我曾经就在一次跟学生的正面交锋中搞得焦头烂额,骑虎难下。所以现在对这类学生,我采用的方法就是与他聊天,聊什么都行,只要能让他畅所欲言就行——在一吐为快的过程中,他面对老师的压力就释放了。他讲对了,我就点头;讲错了,我不摇头,等他说够了,我再拐弯抹角地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让他感觉这个问题还可以有更好的处理方法。这样,他就更乐意接受我的观点。批评就像人人都需要的盐,但是,一颗颗大盐粒,让人生生吞下去,谁爱吃?要是把它放在菜里、汤里,那吃起来就很舒服。在这样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中,学生自然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自觉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也就会逐渐形成。同时我还以“身教”促“言教”去影响学生,每天总是尽可能早地走进教室,整理教室,拾捡短小粉笔,以自我垂范帮后进生改掉不良习惯和缺点。
最后,把教师单一教育变为全班集体教育。教师是教育的引路人,是教育的探索者和执行者,但在我们千百年的说教式教育模式下,在家长制的教育思想下,在严师出高徒的要求下,我们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职高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成绩不好,没有考上普通高中。他们分数不高但不代表智商不高,他们中很多人的聪明才智只是没有放到学习上去,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被其他的东西所吸引。所以在引导这部分同学的行为规范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就是教师一个人发挥作用,而是要调动大家的力量来搞好教育,让每个人都成为教育中的一份子,既要教育别人又要接受别人的教育。在我们班上,很多时候由老师或者班委组织,就一些现象和问题开展“一事一议”,“热点问题大家谈”等活动,同学们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可以知道和自己同龄、同班、同生活的其他人所思所想,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形成一个个正确的行为导向。就拿我们班的班规来说,所列之制度皆是源于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之必须注意的规定,很多的规定都是大家在探讨时候的所说所悟,再通过大家的一致讨论、表决,最终形成了学生们心服口服乐于接受且在后期管理卓有成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老师的引领,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在成长,我们永远无法替代他们的成长,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走近他们内心的深处,赏识信任学生;从小事入手,用最平凡的事件来影响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正确地走好自己的路。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年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在职教这片热土上,我挥洒着汗水,也播撒过泪水,但收获的喜悦也只有我能品尝,当教师节那天收到的贺卡上学生称呼我为“老师妈妈”时,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快乐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