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培训心得体会(通用十篇)》
新教育培训心得体会十篇
新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1
05-14和学校的一批领导、老师一行去日照市外国语学校参加了日照市新教育实验跟进校培训会——市外国语学校的现场会,使我领略到了新教育专家的风采,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仿佛整个人也起了质的变化,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观看了晨诵展示课。(执教:杨老师)从《生长……》这一首小诗开始晨诵课开始,回顾了《春》这首小诗,以《快把窗子打开》《云影》《长行歌》为主题课进行了晨诵演示,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展示;二、读写绘课展示。以《我有友情要出租》的故事,分析讲述了故事的整个过程,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童真童趣,并在整个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珍惜友情,快乐成长;三、《草房子》的读书交流活动,介绍了作者,总结了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在课堂上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文章的语言美进行了重点的朗读;四、参观了《新教育办公室》,材料档案的存放,学生老师的作品展示,让我耳目一新。这才是真正的师生融洽的成果,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让学生把课本上有限的知识加以运用,缔造成五彩缤纷的生活。五、以《缔造完美教室激活儿童心智》为主题“构筑理想课堂”吸纳有效框架精髓,匡正我们的课堂,借助有效教学框架提高教学效率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心智?特别强调了鼓励与暗示的重要作用,它是开启人的潜能的钥匙。新教育的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让学生在朗读中对生活有所感悟,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领的作用。
我认为,新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以前,我们只知道学生成长,从来没有人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样真真切切地摆到大家面前。其实想想也是孩子在成长,我们怎么可以用陈旧的思想来进行教育呢?新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师与学生都在成长。
新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新教育实验,是教育史上一场新的变革,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教育,即使去年校长带领我们一起去了宋店中心小学,学习人家学校的新教育开展情况,也是一知半解,这次的学习使我在理论方面对新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给我了很深的感触,新核心理念的提出,是想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样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身,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在长期应试教育的主导下,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的今天,新教育的横空出世,使我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了希望。
现在的教育,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在繁多的作业,在家长所灌输的成才论下,他们的学习更象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更象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更多的人是在疲于奔命,更多的人成了牺牲品,也使孩子们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那份童真与快乐。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脱离人性摧残童心的畸形的教育而言的。
新教育中对服务于学生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思想。它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教师本身的教育生活也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幸福完整的。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教师,要想使新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形式,顺利地、不打折扣的有效开展下去,就首先需要教师要转变思想,转变观念,改变的传统的教育方式,以及学习新的知识架构。基于这些,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充电,不断地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专业素质,做到与时俱进。就这一点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有新的突破,仿佛是很难实现,最起码我认为在我们学校很难。似乎在以往的观念里面,小学的教师就应该是“全能型”的,不存在什么专业发展,每个老师不管什么专业,学校里所开设的每门课都可以胜任,用“通吃”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而这本身又与新教育中倡导的教师专业发展是相背离的。
新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得在实施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变得更加的清晰、立体。虽然新教育还没有在我们学校正式得到开展,但我想很快就会来到我们的身边,但愿当它真正走进我们的时候,不再只是成为一种形式。不管怎样,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在新教育中得到快乐,体会到新教育带给我们的成功体验。
新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我于20xx-05-15和胡主任、高老师一行去日照实验小学参加了日照市新教育实验跟进校培训会——市实验一小现场会,我领略到了新教育专家的风采,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仿佛整个人也起了质的变化,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观看了晨诵展示课。(执教:历菲)从《当清晨来到》这一首小诗开始晨诵课开始,回顾了《一天只有一次清晨》这首小诗,以《跌倒》为主题课进行了晨诵演示,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展示;
二、读写绘课展示。执教教师焦春燕,以《小老鼠分果果》的故事,分析讲述了整个过程,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童真童趣,并在整个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别人,感谢别人,我很快乐;
三、《狼王梦》的读书交流活动,介绍了作者,总结出有梦想才有实现,有梦想才有目标;
四、以《生命,生命》为课例“构筑理想课堂”吸纳有效框架精髓,匡正我们的课堂,借助有效教学框架提高教学效率为主,以一条鱼的结构为框架。随着学习的深入,有效框架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课堂三大核心要素,教材、教师、学生三者在框架中得以突现。用教材教什么,即你为这节课制订怎样的目标;围绕核心目标教师安排哪些策略,即教师的教学板块组成;学生在每个板块中的个体表现,即学生的学习清单。我们的课堂即围绕“有效”二字做文章,课堂有效,这节课就是成功的;课堂无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
五、午读展示活动《走近刘娜老师的“小葵花”中队》,从教师到学生,给了我全新的展示。
六、教育叙事《就这样悄悄地爱上了你》教师专业阅读,促进专业成长。在学习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实验一小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好读书,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将读到的悟到的实践于自己的课堂,反复磨练。而每一个老师要取得成功,获得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是目标是方向,的成名秘诀更是学习的指路航灯。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自读书,来自不断地学习实践。只有引导教师明确读书是永久的真正意义的备课,实践反思与读书相结合,才能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思路,教师专业才能发展。但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到,有的老师虽然会教书,但不喜欢读书,“没有时间!”这是很多教师给出的不阅读理由,他们靠的是一年一年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传道、授业、解惑;有的教师迫于考试压力和业绩考核,只关注教参,而排斥其他读物。由此带来的是教师教学的程序化,教师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低迷以及愈来愈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
七、参观了《星河展览馆》,材料档案的存放,学生老师的作品展示,让我耳目一新。
我认为,新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以前,我们只知道学生成长,从来没有人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样真真切切地摆到大家面前。新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育,他注重的是教师这样一个鲜活的成长。
新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我于和胡恩收主任、高华兵老师一行去日照实验小学参加了日照市新教育实验跟进校培训会――市实验一小现场会,我领略到了新教育专家的风采,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仿佛整个人也起了质的变化,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观看了晨诵展示课。(执教:历菲)从《当清晨来到》这一首小诗开始晨诵课开始,回顾了《一天只有一次清晨》这首小诗,以《跌倒》为主题课进行了晨诵演示,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展示;
二、读写绘课展示。执教教师焦春燕,以《小老鼠分果果》的故事,分析讲述了整个过程,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童真童趣,并在整个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别人,感谢别人,我很快乐;
三、《狼王梦》的读书交流活动,介绍了作者,总结出有梦想才有实现,有梦想才有目标;
四、以《生命,生命》为课例“构筑理想课堂”吸纳有效框架精髓,匡正我们的课堂,借助有效教学框架提高教学效率为主,以一条鱼的结构为框架。随着学习的深入,有效框架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课堂三大核心要素,教材、教师、学生三者在框架中得以突现。用教材教什么,即你为这节课制订怎样的目标;围绕核心目标教师安排哪些策略,即教师的教学板块组成;学生在每个板块中的个体表现,即学生的学习清单。我们的课堂即围绕“有效”二字做文章,课堂有效,这节课就是成功的;课堂无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
五、午读展示活动《走近刘娜老师的“小葵花”中队》,从教师到学生,给了我全新的展示。
六、教育叙事《就这样悄悄地爱上了你》教师专业阅读,促进专业成长。在学习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实验一小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好读书,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将读到的悟到的实践于自己的课堂,反复磨练。而每一个老师要取得成功,获得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名师是目标是方向,名师的成名秘诀更是学习的指路航灯。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自读书,来自不断地学习实践。只有引导教师明确读书是永久的真正意义的备课,实践反思与读书相结合,才能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思路,教师专业才能发展。但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到,有的老师虽然会教书,但不喜欢读书,“没有时间!”这是很多教师给出的不阅读理由,他们靠的是一年一年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传道、授业、解惑;有的教师迫于考试压力和业绩考核,只关注教参,而排斥其他读物。由此带来的是教师教学的程序化,教师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低迷以及愈来愈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
七、参观了《星河展览馆》,材料档案的存放,学生老师的作品展示,让我耳目一新。
我认为,新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以前,我们只知道学生成长,从来没有人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样真真切切地摆到大家面前。新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育,他注重的是教师这样一个鲜活的成长。
新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5
五月十六日,我们上午到日照市金海岸小学,下午到新营小学参加日照市新教育实验跟进校培训会,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一走进金海岸小学,就被浓浓的文化氛围所感染,书润人生、心灯闪亮、立德树人、情有独钟,一草一木,一书一钟,处处皆渗透着文化教育。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新教育的儿童课程所倡导的“晨诵、午读、暮省”是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
1、晨诵——与黎明共舞 唤醒生命
晨诵,在生命的黎明,你让儿童吟诵什么?前几十年儿童晨间机械地背诵课文的晨读,引发了极大多数人的反对,然后,读经运动,英语晨读等替代性课程便应运而生。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说,晨诵不是背诵而是朗诵,或者说是美诵。在朗诵的时候去感受祖国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去领略诗歌中蕴含的美好情感,从而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自信心,或者说得更单纯一点,就是带给孩子一个好心情,让孩子能满怀激情地投入一天的学习。晨诵课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感染”,当我们要带给孩子一首诗的时候,首先要找到诗歌与自己生命体验最为接近的切入点,把诗歌编织在自己的生命中,让它成为自己的诗,这样的话或许你的普通话不是很过关,或许你的朗诵技巧也不是很高超,但是你朗诵出来的诗情一定是最真。然后带着这样的生命体验把这首诗读给孩子听,去感染孩子,进而再去帮助孩子寻找贴近他们生命的切入点,也就是与孩子当下的生命结合。所以,新教育实验开发的晨诵,是一个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的复合课程。词句优美、儿童在吟诵时可以感受与理解、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这是新教育晨诵的三个基本特点。在我们自己的 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经典读本》作为晨诵的素材。
2、午读——阅读属于自己的童年书籍
一本丰富的书,永远不可能把它读透,无法把任何问题都解决。午读最大的作用,是为孩子的精神世界提供丰富的智力背景。孩子读书的时候,很多主题会被他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当他在生活中遭遇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会想起这些经历,从而做出最为正确的决策。关于这一点我们不难做到,我们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图书角,我们可以好好利用。可以让每一位孩子捐一本书,中午课前时间让孩子们读读课外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精彩的词句、段落摘抄在午读摘抄本上,之后反复琢磨、体味,为写作积累素材,达到了让经典走进学生记忆,流淌到笔尖的效果。美丽的童书伴随着师生一路欢歌一路笑语,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孩子们的心灵,滋润着孩子们的童年,呵护孩子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和勇气。
3、暮省——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一个学期下来部分孩子们的写作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拉进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早晨,天真纯洁的儿童诗,为同学们开启黎明的歌喉;中午,同学们畅游书海,采集书中甜蜜的花粉;傍晚,同学们通过日记、读书抄报、读书心得、读写绘、汇编诗集等等作品,反思一天的学习、生活,留下暮省的足迹。
“晨诵—午读—暮省”,是一种新的学校教育方式,也是一种儿童新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一种师生交往的生活,一种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新生活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师生关系改变了,老师学会了鼓励欣赏,学会了关注发现,学会了做教育。孩子们在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快乐,得到了改变。作为一种新方式,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试着去运用,并不断在运用中得到新发现。
总之,通过晨诵、午读、暮省,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开辟一条让生命更为丰富、更为精彩的道路;我们要努力播撒阅读的种子,唤醒每个孩子心灵中的美好与神奇;我们要努力去做这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当然这条路上将布满荆棘,可我有信心带领孩子们走上另一条享受的读书之路。
新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6
20xx年8月20日,在区教体局举办的新教育学习培训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来自海门市几位教育专家对于新教育的专题讲座。这场讲座对于从未走出去进行学习培训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场新教育的盛宴。这次讲座,使我对“新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对我以后的专业成长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教育实验,是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的重点课题。它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切合了教育的主旨,回归了教育的本真,回到了教育的原点。它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从家长和老师压着孩子让孩子被动的苦读,变为在学习过程中倡导师生、家校、亲子间“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学生、老师、家长共同配合,做好家校共育的教学工作,让孩子的教育生活不要仅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小的场合里,真正的教育应该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从小让孩子体会教育无处不在,活到老学到老。
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底蕴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每一个老师要取得成功,获得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名师是目标是方向,名师的成名秘诀更是学习的指路航灯。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自读书,来自不断地学习实践。只有引导教师明确读书是永久的真正意义的备课,实践反思与读书相结合,才能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思路,教师专业才能发展。但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到,有的老师虽然会教书,但不喜欢读书,“没有时间!”这是很多教师给出的不阅读理由,他们靠的是一年一年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传道、授业、解惑;有的教师迫于考试压力和业绩考核,只关注教参,而排斥其他读物。由此带来的是教师教学的程序化,教师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低迷以及愈来愈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
新教育强调行动,而且把行动作为实验的价值取向,指出:“只要有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提出了新教育的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师、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学生学习知识、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新教育把“构筑理想课堂”作为重要的行动目标。我们的课堂围绕“有效”二字做文章,课堂有效,这节课就是成功的;课堂无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因此,构建理想课堂应该是所有学校共同的、永恒的追求!
新教育发展论提出: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这里的“人”,不仅仅指学生,也包括教师、家长以及一切和教育有关的人,因为没有这些人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远远高于“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口号,体现了一种全民教育的思想。爱因斯坦说:“人们将学校看成是向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人传递尽可能多的某种知识的工具。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为活着的人服务。学校应该在年轻人身上培养那些对于公共福祉来说有价值的品质与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应该使年轻人成为有独立行动和思考习惯的人,另一方面,应该使他们将为集体服务当成是自己最高的生活目标。”新教育以一种崭新的整体且生态的视野关注自身,关心人的生存、生成和可持续发展,关心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死与共、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
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学生更多的要在一种良性的、合作的、对话性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某些仅仅在形式上表现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创设实质性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种学习环境的能力。其次,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带来了个体差异的日益显著,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并针对不同个体有效地组织教学,协调与沟通生生、师生关系并且解决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
新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今天我们数学组进行了,关于暑假八月十八日新教育的培训的心得体会交流。其中我们组上的成员都积极的进行了讨论。学习海门的课堂实际以后,我们觉得我们在教学上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很多!
在这次活动中,我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亲身感受,收获了曾未有过的丰盈和充实: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不断的更新,我的视野得到极大的开拓,我的内心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听海门教师学习之前,我感觉新教育的确不错,可以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使学校提升教育品质;可以使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可以使学校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真好!可是内心深处却又感觉新教育离自己很遥远,高不可及,不过是频频出现在书本上和报道中的名词而已,跟自己好像没有多大的联系,但是经过这几天不断地学习(聆听报告和观摩课堂教学),我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原本那些既专业又深奥的文字也仿佛都有了灵性,一下子变得亲切、生动、丰盈起来。于是我对“读千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忽然间,如醍醐灌顶,新教育原来是如此精彩,如此充满魅力,足以让你不顾一切爱上她,矢志不渝追随她。这就是你啊,新教育!
尽管经过八个多小时酷热中的听课,我却没有想象中的疲劳,因为我已经与我日思夜想的“新教育”见面了,心中满是欢喜,期盼尽快看到那个全新的世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会让我感到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心灵为之一颤的,去真切体会做教师的那种美妙感觉,走近自己为之不断追寻的教育生活,想到这里,我心中积郁已久的苦闷消失了,我看到了前方的光明,明确了行进的方向,眼前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新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8
今年暑假8月26日,我参加汉滨区教研室组织的新教育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包括:以专业的情怀做老师、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生有用的好习惯—新教育实验的每月一事、构建“学成导航”教学范式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奠基、打造课堂文化设施人文教育。在培训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地观看和聆听了每个专家对教育教学的精辟见解所作的讲座,认真做好笔记。回来又自主学习,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让我又一次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这让我在教学方面又有了新的体会和收获。
让我最受感动的是李兵老师讲的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生有用的好习惯。李兵讲到新教育实验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过完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包括:聆听窗外声音、师生共写随笔、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创建数码校园、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师、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使我眼睛一亮。带给我的更多是憧憬,是信心,是思考……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作为一名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要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新教育实验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教育就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是眼下人们说得最多一个词,创建和谐社会,教育应发挥怎样的功能?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教育生活。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这样才是和谐社会的教育。
新教育的十大行动中“营造书香校园”让我感受颇深: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底蕴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应该多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学生学习知识、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构建理想课堂应该是所有学校共同的、永恒的追求。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今后要加大教师的专业阅读、写好教学随笔、教育随笔,在学习中提高、在工作中提高、在反思中提高,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新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9
开学的前一天,学校组织培训学习,起初不知道谁来培训,后来知道是教科所的徐锡华老师来讲时,心里不满充满了些许期待。因为自己去年上半年在实验小学实习时有幸听过他的课,名不虚传。不论是讲语文还是政治,都是那么震撼人心,他讲课的方式大气自然,娓娓道来,教学设计新颖,深入孩子的心灵,每次听完后都回味很久这次他能来我们学校培训,自然欣喜万分。
徐锡华老师以《实施新教育,深化素质教育》为主题,给我们讲了什么是新教育,如何实施新教育以及新教育实验的意义。新教育就是生本课堂,时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心开始教育,让学生喜欢学习,享受学习。徐锡华老师讲的很生动很实际,不是传统意义作报告的理论性语言,他列举了各种例子,对比中外教育的模式,层层深入,让我们从更深的层面加强对新教育的理解。从中可以看出他本人对于很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对于我们语文老师来说也常有这样的苦恼:在复习的时候,生怕漏掉某篇课文、某个知识点,面面俱到,不厌其烦。可是考试总有遗漏,还考察课外的东西。我们也清楚“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应教给学生一些受益终身的东西,尤其是在他们的宝贵的青春岁月里。我想,读书就是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学校即使什么都没有,只有书,也可以成为一个学校。足可见,营造书香校园是一种终极追求。为此我们学校也组织了很多活动,像读书漂流,亲子共读,推荐阅读书目、开展读书节活动等。
学校教育是为了一时之需还是终生之用?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在校学的很多东西一辈子都用不上”?学校教育应多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地思考并加以探索。
新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新教育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射着随县的每一所学校,而今我校的业务培训中,新教育则成了大家共同期待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天上午,我校全体教师在刘安军主任的引导下,又一次深刻地学习了新教育的幸福理念。
在我们的培训会上,刘安军主任搜集了大量的有关新教育的视频和新闻,通过这种形象直观的培训形式,我们全体教师都感受到了新教育带来的幸福改变。江苏、常州等新教育先行学校,以及优秀教师的事例使我们尚小每一位教师都为之震撼。新闻专题片中,记者向各新教育专家和老师以提问采访的方式,解答了我们的困扰和疑惑。
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作了专题讲解,我也见到了在网络中熟悉的人物: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副院长干国祥,他丰富的表情和富有情感地演说,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对新教育的幸福充满了向往;卢志文校长对新教育的肯定和解答;还有那个执著的吴樱花老师,用二十多万字记录了她对苏岱的教育点滴--《孩子,我看着你长大》,最终在她坚持不懈的努力感化中,她成功地演绎了师生共写随笔的新教育行动之一;
最令我感动的是我见到了心目中的偶像--庄惠芬老师,虽然只是在视频里,不是面对面,仍然让我激动不已。在假期里,我经常上网浏览与新教育有关的文章和帖子,也曾看到过这个名字,并因她的特别经历而深深记住了她。如今她已是一长,一位全国优秀,在她的教育生涯中,曾到偏远学校支教,并书写支教日记。由于对新教育的执著追求,她成了朱永新教授的弟子,如今也成了新教育的领军人物。
我之所以崇拜她,是因为她是一名出色的数学老师,一位优秀而又成功的新教育教师,和别的新教育优秀教师有着不一样的闪光点。很多人片面地认为新教育是语文老师的事,乍一看有点像那么回事,有很多人没有深刻地学习,只是道听途说地初步了解到,新教育的六大行动之一是“营造书香校园”,还有很多人通过各种媒体,浅显地从新教育的生活方式“晨诵、午读、暮省”中,更肯定了这是语文老师的事,所以一些数学老师便离新教育而远之。其实不然!自新教育之风吹启之时,我便充满了期待,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甚至别的科目的老师都是一名教师,都有权力追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尽管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但我会义无反顾地坚定行走在新教育路上,虽然学习不够深刻,因能力有限也未能取得什么显著成绩,但我坚信:向着新教育这明亮的方向前行,就一定会到达幸福的彼岸!庄惠芬老师便是我心目中的榜样!
在今天的学习上,我通过视频观看到庄惠芬老师课堂上的一个片段,积压在我心目神圣的崇拜之谜终于解开,她原来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在数学课堂上,她带领全班同学到操场上跑了一圈,然后问学生:“同学们,咱们刚才跑了多少呀?”有些人说一圈,也有人说可能是400米,庄老师都肯定了:“对了,我们跑了一圈,也可能就是400米,到底是多少米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好了,咱们现在回到教室去吧!”这样的导入方式,这样的数学课堂,我从未见过也未试过,她带给我的是新颖和震惊,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样教,学生学得多开心呀。接下来,回到教室,我们明白了她本节课要教的是周长的认识。她通过让学生围着操场跑作铺垫,并让学生对多种物体进行触摸,学生们还可以下位去摸自己感兴趣的物体的周长。课堂秩序活而不乱,多么轻松的课堂,这不就是幸福吗?
从记者的旁白解说中,我们还了解到,在庄惠芬老师的学校里,每一堂课都是公开课,所有的老师都可以自由选择课堂进去听课,一节课完成后,听课教师会和授课者进行交流,应该是比评课更实在的一种教研方式,不仅对授课教师本节课各方面进行评价,各老师还会交流探讨出更好的教学方法,不打花架子的一种有效研讨方式,有力地促进教师的高效课堂。其实这也是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中的“专业发展共同体”的一种表现。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追寻幸福的道路。在坚持三个多月的写博后,学习的新教育培训让我清晰地认识到写随笔的意义,从视频展示的成功实例中,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以后该写些什么,我才坚持了三个月,而吴樱花老师坚持了三年,成功地将一位令众多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培养成为一名中考状元,她的事迹深深地打动和影响着我,我会化激动为力量一路前行。
作为一名站在讲台上的数学教师,我想自己的梦想就是“构建理想课堂”,这也是新教育六大行动之一。追求高效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打造个性课堂更是我不懈追求的梦,庄惠芬老师之所以会成为我心目中的偶像更缘于此。希望在新教育的引领下,我的课堂将会有高效和个性并存。
实现梦想并不是空谈,我认为自己应如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所述--“改变行走方式”,通过阅读、写作促进专业发展,多读些促进专业成长方面的书籍,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教育实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