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教育心得体会 > 道德建设教育心得体会(热门三篇)正文

《道德建设教育心得体会(热门三篇)》

时间:

道德建设教育心得体会(通用3篇)

道德建设教育心得体会 篇1

我们幼儿教师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琐碎的,当我学习《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时我的第一感想就是——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但是当我静下心来仔细阅读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时,我才发现其中的一些奥秘。 一日常规就是需要幼儿经常遵守的班级规则和规定,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

一、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一)班级常规管理的含义

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规则。而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也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指导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的顺利开展。

(二)班级常规管理的必要性

1.幼儿教育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常规看似无形,因为它不象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其实它无处不在,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幼儿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正说明幼儿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幼儿园不仅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之为今后的一生打好基础。良好的班级常规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制定班级常规的注意事项

1.规则的内容要明确且简单易行。规则是一种约束幼儿行为的准则,所以遵守规则的过程也就是幼儿行为规范化的过程。当我们在确定一个规则时,必须考虑这个规则是不是必要的,不必要的规则就意味着对幼儿行为的不合理约束。所选定的规则必须是在充分幼儿现有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确定的,幼儿生活经验有限,行为约束力也不强,所以所选规则不应超越至少不能过多超越幼儿的现有水平。

2.规则的内容不应一人包办,对于大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有些规则可以让他们共同参与制定,以便使更多的人知道规则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操作要领。规则制定后要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明白规则的具体要求,并懂得规则执行的意义。

3.在订立班规时应注意项目不要太多,因为太多的规则会让幼儿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或无所适从,收不到实质性的效果。在执行过程中,教师要公平、守信,多鼓励、少处罚,培养幼儿养成自觉遵守团体规定的习惯。

二、抓好班级常规的具体要素

(一)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二)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常规管理的工作。

幼儿一日常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又重点指出:“幼儿园教育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主动地发展。”本学期我又开始带小班,因为已经有多年没有接触过小班了,因此在参加园内教学学习活动的时候,我着重查阅了小班常规培养的相关文章,受到了不少的启发。

规则的制定原本为了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它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工作,培养幼儿常规要从多种途径来进行。

常规的制定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的要求。就小班幼儿而言一日常规的培养,还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认识小水杯、毛巾的标志时,如果由教师指定,幼儿就不容易记住,效果就极差。我们要注意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图案贴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经过教师平时检查、询问进行强化,幼儿便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自己的物品,因此常规的制定从兴趣出发很重要。

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树立常规。小班的幼儿,自我意识强,他人意识差,行为表现中处处以自我为主,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认识自我,自我协调,让他们知道要礼貌待人,从而对事物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慢慢形成一种常规意识。

让孩子形成一种规则意识。首先让孩子从小细节中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洗手后的水要尽量甩在水池里等。其次,老师要督促孩子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好,从而逐渐形成一定的规则,如洗手时不玩水,午睡时不和别人说话等,这都需要教师给幼儿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要一如既往的实施下去,让孩子慢慢形成一种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另外还要做好家长工作,多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社会习惯,同时老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常规遵守的一分子。

道德建设教育心得体会 篇2

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就是做人。作为班主任,其衣着、知识素养、管理能力等都对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说白了教师的思想道德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起示范作用,那么作为班主任,必须德才兼备、刚柔并济、善于激励、沉着冷静,善于认识学生。具备这些素质还不足够,还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老师应该怎样爱自己的学生呢?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还要抽时间和他们谈心、交流,共同活动,缩短师生距离。一个班主任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健康活泼的成长,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只有注入了爱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开展互动教育,调动未成年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未成年人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乐于接受新事物,思维开放活跃,主体意识、平等意识较强。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时,自始至终都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改变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使未成年人处于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改变“我说你听”的教育方式,使未成年人由教育过程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在互动教育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不断增强教育效果,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既要充分体现未成年人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对道德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又要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帮助未成年人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做到在服务中教育,在关心中引导。

三、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这两个课堂、两个阵地,既重视课堂教育又重视社会实践,既进行认知教育又开展实践教育,使未成年人在社会实践中向人民学习,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道德,磨炼意志,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做到知与行的统一,成为既有崇高理想又能脚踏实地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实践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因为这一代未成年人,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都将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当他们走进社会的时候,也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完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候,更需要他们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我们要把培养未成年人的创业精神,作为弘扬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使未成年人增强创业勇气,提高创业意识,增长创业技能,勤于动手,大胆实践,不断创新。通过实践体验,把创业的意识和道德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和思想道德素质,转化为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准则,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四、从家庭教育入手,夯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也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未成年人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多方面的学习,日常生活则主要在家庭环境中。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文明行为、高尚品德的影响和作用更大。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切实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多种形式,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使他们努力成为学习型家长,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

道德建设教育心得体会 篇3

在学习完后。我深刻领会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德育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成人社会首先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作为老师在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的同时,还要顾及少年儿童的真实想法,考虑他们的兴趣、能力、个体差异,这样才能使儿童避免成为被动的受教育者。

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人地位,就要相信他们的接受能力,同时又要正视他们的接受能力。有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许做,在爱的名义下过度保护孩子。这样做,一方面使孩子受到过分限制,使他们的能力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另一方面,孩子也会在过度的限制中,厌恶说教。另外,父母的过度限制或保护,还在悄悄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你不行,你不能。在这样的心态支配下,孩子要培养良好习惯,形成高尚品格,难度就会更高一些。正视未成年人的接受能力,就不要"拔苗助长",不要违背了未成年人的生长规律,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道德教育。

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人地位,要深入了解未成年人,根据儿童的天性来进行教育。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如果不能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品德培养很容易走弯路,走错路。儿童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智能组合等都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采取易于未成年人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法。

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人地位,还要让他们多参与。道德教育不是你说我听,而是要让未成年人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孩子们懂得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监督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只有孩子们真正参与进去了,他们才能有感受,才能在感受中升华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认识。

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要做到育人先育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两句话是我对德育工作的概括。也就是说在我教育我的学生时,我必须先做到有德。德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学时期是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好多习惯在这期间养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好的品质会决定孩子的一生,。相反,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作为老师的我深知德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也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以良好的师德培育优秀的学生。通过学习,我先将从以下几点开展德育工作:

一、从点滴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品德。从爱护公物,座椅做起,小中见大,不摆大道理,从学生的认识能力入手,让他们处在优秀品德的良好氛围中,自我感知德的重要。

二、遇到问题学生主动,冷静。积极与学校有关老师及家长沟通,从问题本质着手,努力化解问题,使孩子恢复正常学习生活。耐心讲解,使之感化,自行解决问题。

三、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德育。从平日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遇到德育工作好的事例,积极结合自身教学。做到教学与德育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让他们懂得具有怎样品格的人才能把所学知识用得恰到好处,才没有辜负老师及父母的培养。

四、言传身教。告诉孩子不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要求我平时的一言一行都要小心谨慎。说到就要做到,使孩子有榜样可学。而是仅仅是空口号。以德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