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教育心得体会 > 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3篇】正文

《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3篇】》

时间:

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

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很有幸于20xx年6月12日参加了忙怀乡教育办公室在慢卡组织的“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做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演讲比赛及校园参观学习活动。本次活动有讲座、演讲比赛、参观等。这次参观,收获颇丰,感受颇深,内心震撼。

在细雨霏霏的早晨,我们到达慢卡,走进大门,我满脸惊诧,昔日的慢卡完小已没有了一点影子,眼前是一个崭新的校园。规范的校园文化、清洁的校园环境、葱郁的校园绿化、认真负责的学校教师,看着眼前的景象,我思绪翻滚,这才是校园该有的模样,这才是学习的好地方,这才是育人的好环境。内心感受到了慢卡小学教师的尽心与敬业。

一、规划科学有道,利用淋漓尽致,真正达到环境育人的境界。

走进这所学校,立刻就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教育氛围,虽然学校占地面积不大,但利用十分合理。

二、教师团队团结务实,校园家庭完美和谐。

走进校园,我们就像回家,让人有家的感觉。科学的领导、务实的教师、家人般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打造出这样的团队,让人钦佩!

三、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从办公室到教室,从教师宿舍到学生宿舍,无处不彰显着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这已经成为师生们良好行为习惯。慢卡小学负责人罗廷先对学校管理的介绍。证明了慢卡在办学育人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在管理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措施。首先,抓学生的养成教育,而且制定是从小事抓起,严格落实学校各项制度,如学生该遵守的不要追逐打闹、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吃零食,不要扔垃圾等。如果只有制度而不落实,那么制度形同虚设,慢卡小学深切明白这一点,所以明确指出怎样抓:要哪些人抓如何落实及如何对学生评价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管理、评价机制,促进制度的顺利进行。其次,抓课堂落实。从备课环节抓起,从教师的导学案中反应出他们的细致、认真。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良好的行为习惯。

接人待物中,有礼有节,迎来送往里,以诚相待。学生就餐时,井然有序,将近两百个学生共聚餐厅,听不到学生的喧哗声;学生的大课间,师生一起跳民间舞,更显和谐、温馨。整个学校几乎看不到一片纸屑,见不到一个烟头。这些都显示出师生行为规范,有良好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学校较高的管理水平。

五、良好的文化氛围

跟随慢卡小学教师郭应菊对校园文化的介绍和参观,展现出慢卡小学从安全、学习、习惯等各方面良好的文化氛围,结合实际,不留死角。这是全体师生的集体智慧结晶。处处展现校园文化氛围、文化气息。

通过一天的参观学习,我充分体会到了差距,学校管理的差距,教师与教师认识的差距。通过参观,我们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不足,知道什么是管理、什么是效率、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面对滚滚前行的改革浪潮,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局面,面对榜样的力量,我们能做什么我们不能只是感动,只是激动,只是心动,我们需要行动!

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 篇2

一、德育实践活动的由来: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情感和行为习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受教育者作为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主动积极地认识、体验、践行,把社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精神财富,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结构,能够自主地解决知不知,懂不懂,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目的的实现,无疑要通过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性的德育过程。由此可见,牢牢抓住实践环节,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吸引广大学生普遍参与,是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20世纪60年代,科尔伯格利用道德两难问题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和决策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道德问题的讨论,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作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了道德的层次。其基本价值就是向我们论证了主体的参与和自主活动是道德发展的前提,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换言之,活动是德育的生命,没有了活动,便没有了德育。

二、德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德育实践活动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德育实践是德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德育效果的试金石。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去认识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进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因此,强化德育实践活动,能解决“信”和“行”统一的问题,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德育实践的重要意义.采取多种德育实践形式,从而提高德育效果和广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学生的品德和个性均形成于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活动是人的品德和个性形成的决定因素。德育实践活动是品德发展的基础,是促进人格内外交流的基础。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校德育转向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从书本转向实践活动,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从知识讲授转向社会活动的开展。

开展德育的实践活动能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进行独立思考和选择的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努力探索,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现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征。因此教育和实践相结合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天地,为他们搭建更多的活动平台,学校的德育就必须要利用各种德育资源,发挥活动育人之优势,做到寓德育于实践活动之中。开展实际活动应要尽可能使每一个活动都能给学生的心灵以感动和启迪,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亲身体验。让全体学生既是思想教育的参与者,也是德育体验的受益者。

三、德育实践活动的内涵:

所谓“德育实践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在通过开展有意识、有目的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社会为课堂,在动手动脑中进行体验和探究的综合学习过程。德育实践活动内容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而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确定和安排的教育内容,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出的有关德性的规定性要求。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容结构上应包含德育的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在层次结构上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刻。

四、德育实践活动的目的:

德育目标是一定社会对青少年要达到的德性方面的要求。而德育实践活动目标就是学生通过德育活动,预期产生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以及行为方面的变化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要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获得直接感受和问题解决的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德育实践教育心得体会 篇3

如何在教育教学一线深刻领会与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精神,成了当前我们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去进一步学习、领悟、践行。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为教育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裕多发一份光多发一份热。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精神,必须从学校的发展做起,从自己做起,只有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才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要求。

作为党员教师,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紧扣教育发展,坚持与群众合辙,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二是多干平凡实事,坚持与群众合意,为了一切孩子。三是树立平民意识,坚持与群众合群,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自己的每一个行动中。

书记对党员提出要懂得照镜子是富含哲理的,古人照 “镜”修身,往往是个人的洁身自好。今天我们教师照镜子,则是为了饰面和修心、使教师做到内秀与外修的合一、使教师找到自己工作上的缺点、更可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作为教师党员的我,对自己更应有正确的定位。教师首先是教己,然后才是教人。如何在学生的心灵之中撒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给予学生鼓励、帮助,使他们充满自信、力量,为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导航,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作为党员教师应该拥有慈母般的爱心,做一名尽心尽责的护花使者。尽一切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对不同学生以不同的鼓励,只有师爱才能凝聚学生的心,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热爱,才能喷涌出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才能使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