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汇编29篇】》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9篇)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8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雨山区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一天的培训紧张而充实。
上午,市教研室的张先义主任为我们做了题为"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他的报告生动活泼,一个个案例、一张张图片、一幅幅表格,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了为什么要提高教学质量,什么是教学质量,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等问题,让我们对教育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教学是有规律的,教师只有掌握了教学规律,了解了学生学习注意规律,现有的知识水平,个性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以往那种单纯的"时间+汗水"式的拼体力、拼消耗的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低效的。要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课前要进行有效的备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成为教材的传声筒。课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要与学生共同思维,产生共鸣。对学生多提"胖问题"、"热点问题",引发学生高水平的思考,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科学的方法和探究的机会。此外,还要有效的激励学生,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不丧失学习的动力。张主任的报告不仅给了我们理论的支撑,还给了我们行动的指导。
下午,市二中的郭惠宇校长做了题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面面观"的主题报告。郭校长先向我们介绍了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然后从"用学校文化营造成长的乐园"和"以砺砥自省寻找成长的路径"两方面陈述了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走上专业成长之路的途径。郭校长的报告,让我认识到,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它直接制约着教师的个人发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重新燃起激情之火。于漪说:"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需要激情,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以心激心,以情激情的活动。激情,使教育富有感召力、震撼力,使教育增添光彩,也使教师焕发青春,精神抖擞地工作。此外,教师还要不断进行反思,反思是促使自我成长的一剂良药。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一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未来的成长之路却很漫长。虽然当前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制约着我们教师的行动,但我们千万不能放弃自己的努力。也许,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尝试着每天努力一点点,你就会得到一个不同的教育世界。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X月25日以及20xx年X月26日,我镇举行了为期两天的《晋江市小学学科教学能力提升校本研修通识培训》。这两天中有杨文新教授的《小学名师成长之路》,郭春芳教授的《“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陈秀鸿教授的《基于教师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黄丽萍教授的《有效校本教研探索》。
杨文新教授的《小学名师成长之路》,从“时代呼唤名师”“名师在哪里”“如何成为名师”三个方面阐释了“小学名师成长之路”的主题。这拉近了我们与名师的距离,给了我们奋斗的方向,前进的动力。
郭春芳教授的《“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郭教授引用大量例子说明如今教育的悲哀。特别是那条标语,“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让人莞尔一笑。可校的背后蕴藏着无数的辛酸。中国学生苦力耐力非常出众,可创新人才却十分匮乏,引人深思。
陈秀鸿教授的《基于教师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向我们罗列了学生喜欢的的教师类型,以及学生不喜欢的教师类型。从而引出影响教师权威的因素。这都让我们值得深思,究竟我们想成为哪种类型的教师呢?
黄丽萍教授的《有效校本教研探索》。黄教授运用多种实例告诉我们做学术不能有思维定势。一种回形针的用途不只有十几种,可以有无数多种,只要我们懂得运用信息交合法,迂回思维法。我们就可以有许许多多的答案。
这四个讲座从各个角度让我们明白了当一名老师,仅有学问是完全不够的。我们应当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及业务能力。要先有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思考,我们不仅是传道者,示范者的角色,更应该是引导者,父母家长的代言人的角色。在找准角色定位的基础上,要学会创新,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人。不再对他们进行机械教育,在日常课堂中充分发挥我们的教育机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去钻研探讨,可以利用信息交合法迂回思维法融合于实践教研中。写论文我们可以因此找出多个点,以点带面可写出一篇篇有价值的论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3
这几个月过程中,我认识到顶岗实习本就是不断实践、不断学习的过程,我们不仅要向书本学习,向学生学习,更要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尤其要学习老教师自如驾驭课堂的能力,于是终于迎来了吴桥县“网校研修”线下活动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研讨会,我也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听了本校指导教师陈子坤老师的一节课,陈老师一改以往教学风格,第一次使用普通话和多媒体课件教学,并且课堂活动也明显增多,包括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总结归纳问题并且通过朗诵教材的方式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并且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最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表现的十分配合和默契,整节课气氛活跃又有条不紊、秩序井然,使我不得不折服陈老师运用多种方式、拿捏有度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
随后听了外校梁老师讲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课,梁老师引经据典、洋洋洒洒的气场更让我折服,尤其是梁老师开头以时政热点导入更是一下提升了本节课的高度,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尤其本节课内容较多,故梁老师讲课速度略快,整节课总是让人感觉在赶进度。
最后每个学校作为一组,讨论总结本次活动对高效课堂研讨的心得体会并请代表发言,
其中有几点让我深思良久:
1.应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
2.以问题为主线,直击问题,达到问题核心
3、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能取代学生,要善于点拨学生,引导学生步步为营,透过现象看本质。
4、要注重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授课课程中要符合历史学科特点:要注意历史前后联系的衔接,保证过程清晰,层次分明,努力使全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从这次调研活动中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当然也学到了很多驾驭课堂的技巧和方法,期待下一次活动的开展。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4
8月25至26日,为期两天的晋江市小学学科教学能力提升校本研修通识培训圆满结束,培训中,福建教育学院培训管理处处长杨文新、福建教育福建教育学院副院长郭春芳、福建教育学院科研处副处长黄丽萍、福建教育学院文科研修部副教授陈秀鸿等专家,分别就《名师成长之路》、《“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例谈教学科研中的思维技巧》、《基于教师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等方面作了专题讲座。四个博士教授的讲座各有风采,各自抓住不同的角度为老师们分析,“什么是教育?如何作为一个名师?如何教育教学?”
在这四场讲座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不但对学生的心身发展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而且它在教育教学中的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将给学生带来无穷的愉悦和享受。在他的课堂中,学生的身心都是自由的,他们能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在这里,没有思想的桎梏,没有传统的约束,没有条条框框,没有绳绳索索。有的是自由,有的是坦诚,有的是争论,有的是碰撞,有的是和谐和幽默。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想做个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本人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关爱学生。一个教师是否富有人格魅力,就要看是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而这主要是看他是否从师生平等的关系上真正地去关心爱护学生。二是渊博的知识、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知识是水,魅力是舟,教师的魅力需要其用渊博知识的才能显示出迷人的风采。三是挖掘“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其实,学生一样需要“尊严”。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应顾及学生的“面子”,给他们“下”的台阶。有时,表扬比批评会来得更好。学生一旦有了些许进步,我们教师就应及时表扬他们,不应吝啬赞美的言辞。教师如若能对学生多些鼓励、少些责备,那么学生就会多份自信、少点怨气。四是做学生的坚强后盾。教师应是学生的坚强后盾,应是在学生失意、气馁时能及时给予安慰及鼓励的人。
教师的人格魅力虽然无形,却时刻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活在学生的记忆中。因此,教师只有以其优秀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8月25——26日,安海镇教委办联合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在安海文体中心举行晋江市小学学科教学能力提升校本研修通识培训。作为安海镇教师,有幸聆听了四位专家的讲座,他们的讲座视点新颖,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
其中,福建教育学院培训管理处杨文新处长的讲座《小学名师成长之路》让我找到了学习的榜样,深受启发。杨教授的讲座主要分为三大方面:一、时代呼唤名师;二、名师在哪里?三、如何成为名师。讲座中列举的“霍懋征、魏书生、孙双金、吴正宪”等当代名师,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示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追寻他们的成长足迹,我思绪万千。“名师名在哪里?”杨教授给了我们很明确的回答:名师要“名课、名篇、名徒”;名师当有六度素养:思想要有厚度、胸怀要有宽度,学识要有广度,研究要有深度、追求要有韧度,引领要有效度。“如何成为名师?”名师成长就是教师心智的丰富和开放,要有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有专业理念和师德,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特别指出要有教育理想、教育规划、教育坚守……
细细地品味杨教授的讲座,破译了名师成长的密码,找到了那把打开人生智慧宝库的钥匙。感受如下:
1.名师的成长得益于不断读书。所有名师都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朝朝如此,暮暮如此,年年岁岁,日复一日,永不停息,永无止境。读书学习已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了他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2.名师要走“学习——实践——研究”之路。要深入实践,因为“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名师还要善于研究,要走进教育科研,“只有踏踏实实地沉下去,才能萧萧洒洒地浮起来”,坚持实践、坚持反思、坚持创新。教育科研,名师的发展之本。
3.名师成长关键在于战胜自我。纵观名师都有一颗平常心,耐住寂寞。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平常的心态对待名利、地位,对待曾经取得的荣誉,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一时的得失而怨天尤人,内心就会平和而宁静。在教育现场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活在当下,珍惜平凡的每一天,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名师的确是我们学习的“范本”,作为平凡教师的一员,我将循其经历、持其心态、秉其品质、建其精神。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6
通过本次《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数学》的远程教育培训学习,使我获益非浅,本次培训主要依据《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并结合着40个实际课例对我们老师的备课、课堂教学、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课外知识的的效延伸、如何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考核、检测等多方面、立体式的培训。目的是想以新的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和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变化。而教师是这场变革的决定因素,只有教师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了解具体的设计与操作,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才能使新课程得以落实。
一、大胆探索,既要求实,更要创新。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创新,采用反常规教学法,设计课堂活动,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唤起学生的需求,激活学生所必需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运用多种手段,刺激思维。尝试开展了课堂讨论,组织课堂竞赛,让学生到黑板上演示一些练习,并说明思路,让学生讲解解法,利用多媒体,把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真实呈现。通过以上教学手段,学生不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切身感受,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活跃了课堂气氛,刺激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努力探究数学知识的奥秘。如:在教学中使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让学生课前依据课本内容提出相关疑难问题,上课时由学生充当记者对老师进行采访,最后由老师总结新课并对学生进行评价。此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们为了能主动表现自己,个个踊跃提问,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勇气和信心,发展了学生思维,有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面向全体,既有展示,更有深华。
每节课前轮流请一名学生在讲台前展示才华。该环节是从教学整体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个体进行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从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师在开学初的绪论课“与同学们谈地理”上做总体部署,其呈现的内容一般是要求学生自己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去收集、整理地理知识资料,然后以各种方式在全班展现,并可就讲述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请全班同学课下思考。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保守性,并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思维的开阔性。
三、打破常规,既有顺应,更应逆取。
长期以来的思维形式是求同思维,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使学生思维闭塞,甚至机械学习,死记硬背,而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打破定势,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设计些无法在教材直接找到的答案且学生能接受的创新问题,引导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上问题不需要有统一的答案,但可以充分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们教师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从我做起,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变“教”学为“导”学,使学生具有自主摄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适应学生走向社会后再学习的需要,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7
通过几个月的网上研修学习,我个人感觉在这次学习中收获很多,盘点收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这培训过程中,我学习到了优秀教师好的教学方法,以及新的教育理念,获得了教育专家的珍贵讲评。虽然每天在线学习感觉有些累,但与收获知识无法比拟。业务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短暂的培训学习即将结束,在此就与大家交流我的一点心得与体会: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和引导,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以身示范,情感育人。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这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一个好老师受同学欢迎,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也许就是总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情况。
三、定位班主任的角色,以前就知道班主任应该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但却只是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个说法,而从没去考虑过如何去把这一角色在自己身上转换或者定位,更不知道该转换定位到哪个方向上。如今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深的意识到班主任应该做到: 。再次,根据每一课的实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直观教具演示法、纲要图示法、讲读法和发现教学法等。
实践证明: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应该在自己全部历史教学活动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且要拥有自己独有的风格,这样,才能使历史课堂鲜活起来。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新课标,学习课改精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新课改的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地去改进之,完善之。在此,我们真心地祝愿历史教学能真正发挥她应有的价值,历史教育亦将青春永驻。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8
转眼间,我踏上教师这一工作岗位已经两年了,两年来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在实践教学中我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时间越长我越是发现自己身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自己理论书籍看得较少,功底较薄;教学经验不足,基本功不够扎实;总感觉时间、精力不够,每天都过得很忙碌,没有时间进行学习、充电,不善于总结和整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尤其是在这次研修学习之后,我明确地制订了个人专业化成长的规划。我要学着改变教师的角色与教育教学的行为,试图探索自己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规划如下:
第一、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
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成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许多名师的成长、成功经历和本模块视频中专家的个人经历介绍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第二、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一个人如果经常处于积极的心态中,他在每一个困难与问题面前看到的将是机会和希望。成功始于觉醒,心态决定命运。
第三、有坚定的教育信念。
教师的教育信念决定着教师工作和生命的质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在学校全部教育现象极其复杂的关系中,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教师的信念——这是学校里最宝贵的东西。”
第四、坚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坚持练基本功。众所周知,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就是指“三字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是语文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技能。这是传统的技能,要不遗余力的继承与加强;
2.坚持读书学习 。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的知识内容涵盖极大。因此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对各种知识进行广泛涉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让阅读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伴侣;
3.坚持写作。 “读”是“写”之源泉,“写”是“读”之升华,读写结合,成长的步履才会稳健。写作,应该成为语文老师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第五、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
教师职业生涯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反思应当自然而然地成为教学的一部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写教学反思、教育教学随笔、教学日记,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将有利于我们总结教学经验,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
第六、始终如一,勤奋执著。
成长是向着同一个方向连续攀登、不断超越的过程,必经“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因此,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勤奋和执著,一个也不能少。
蛹的成长,需要在黑暗的壳子里积蓄力量,默默坚忍,痛苦裂变,最后才能突破自我,羽化成蝶,翩然而飞。人亦然。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我肯定会有困惑甚至是失败,但我坚信,只要我始终坚持想要成长的信念,终将有所收获。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9
我很荣幸参加3月教育部门组织的学前教育《通识》培训。通过学习,我体会当幼儿老师不容易,要当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更不容易。在《通识》培训中,经过幼教专家和名师名校的同行点拨,真的给我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在教学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自身的理念水平及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提升。
其一:
专家的讲解,让我知道幼儿教师的四个基本理念: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做一名幼儿教师就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还有教会我们如何对幼儿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同时也教我们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其实在很多人眼中把我们“保姆”,实际上我们每天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手段、选择一定的形式作用于幼儿,使幼儿在情感——-社会性方面获得发展的过程。
其二:
《通识》培训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有一位老师叫幼儿书写1~ 5,这是“小学化”的教学,是农村幼儿园常有的一个误区。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过早教小学的知识,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伤害孩子。为此,幼儿入园的一日活动应该是以游戏为主,教师是游戏活动中的设计师和合作者,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各类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因为游戏是幼儿天性,他们在游戏中能获得情感体念,还能促进多种能力的发展、认知和成长。
其三:
在听专家讲游戏活动时间时,我硬是牢牢记住: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我园的活动场地很宽,户外的大型玩具、美观漂亮的小型玩具、乡土气息的自制教玩具比比皆是,应该多让幼儿到户外尽情活动。在活动的同时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年龄特点,引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方式方法。
其四: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品德行为形成的最佳时期,好模仿,是非观念在萌芽阶段,我们教师要有更高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温柔、可爱,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高于母亲的教育。那么,世上的`“虐待儿童事件”就不会发生,孩子就不会受到伤害。我们不要指望自己是“雕塑家”而是一个“园丁”,应该遵循手里种子的基因特性去培养,如果手里的种子是百合就是让他开出娇艳的百合花;如果手里是玫瑰种子就是把他培养成能开玫瑰花的植物,让每个幼儿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很神圣的很了不起的个体。
其五:
在艺术领域学习活动中,回顾原来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有时是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幼儿就会枯草无味地跟着唱;有时是教师预设的目标太简单,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时是预设的目标太难,幼儿根本完成不了。通过这次培训活动,我深刻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老师经常有效地创设情景,让幼儿能够被合理的教学目标所激发,在各种不同的情景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那么老师也培养了幼儿的各种能力。如观察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等。
这次培训学习的感觉是快乐而又充实,每一次学习都能感受思想火花的碰撞,每一次都有丰硕的收获,我是受益多多,感受多多。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时间总是在匆匆中不知不觉的度过一个短暂而周密的培训,转眼之间就到了末尾,本次培训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平台能将个人研修与校本研修结合,加强区域间教研交流,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反思的习惯。现将本次培训个人的研修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1、加强师德修养,夯实立教之基
学习了舒老师的《认同基础上师德的建构》我明白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己的为人处事、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甚至于服饰仪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都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身要为学生和社会作表率,必须要做到: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勇于承担责任。从事教育事业,走上三尺讲台,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强烈的理想追求。教育是令人陶醉的事业,是我最愿意从事的事业。为此,我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代表着一个群体,始终要注意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效益。
第二,谦虚好学,刻苦钻研。记得刚毕业工作时,对教育不熟悉,教学经验近乎于零,我把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前人学习、向老教师学习作为我前进的支撑点。只有不断学习、不断钻研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规律!
第三,我深刻的懂得教师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和学术品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师爱就是师魂。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第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发现学生有不良习惯或行为,能及时加以制止并正确引导,指出其错误之处和危害;如果学生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因难,也应该多加以关心和帮助。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
2、努力学习新课程相关理念
学习了龙老师的《小学课改的理念与路径》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小学课改的必然性和实施的策略,老师说时代在进步,学生的团队也在进步,学生进步必然导致教师的进步,如果我们还一成不变那就不会培养出好的学生,新课程体现在开放性、探究性、合作性,是新时代教育大的变革,不断学习新课程标准能让我们了解课程的结构,了解了课程结构我们才能设计出好的教学设计,才能实施教学策略!
3、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
学习了张老师的《信息化支持下的区域校本研修》,我才发现原来校本研修也可以在app平台运行,我们可以通过师训宝平台培训老师,也可以通过校本app开展整个区域的教研,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平台里面也有很多模板供我们开展教研活动参考,这种方式的优点就是加强了区域间的校校交流,同时也丰富了教研活动的内容,培养了教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4、教师职业幸福与赏识教育方面
学习了吴老师的《校本研修与教师职业幸福》我学会了如何关爱自己的学生,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教育过程第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当学生体验较多的是成功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概念、自我约束就比较强,他的自信力也比较强,并由此化为一种积极、健康的人格,他们的各种潜力就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老师的幸福感才能提升!。
5、迎接挑战,自我创新,建立符合实际的校本课程
研修期间参观了诸多西安市内学校,我发现了一个共性,那就是每一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发展的校本课程,如南湖小学,它利用特色活动、兴趣班等来创建主题式德育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发挥西藏本地的优势来开创校本课程!而不是借鉴各种各样的先进模式,符合本地情况的课程才是特色课程!
回顾这半期培训,有收获自然也有不足,希望自己从教学实际出发,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研修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研修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在教学中自我总结、自我反思,不断进取,努力上进。最后利用吴老师的一句话与诸位同仁共勉:与其改变世界不如先改变自己。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昨天晚上立秋了,晚上八点钟的时候还接到一个祝福短信。今天是研修的第七天,照例早早的起床,打开窗子,就觉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立秋了,夏的狂热和浮躁远远的过去了,而我们还在路上;在研修的路上,我们走过了炎暑,迎来了淡定和清爽。
小小的电脑屏幕上,有着太多的感动:一篇篇精心准备的文章,一条条热情洋溢的评论,一句句中肯独到的建议,甚至还有鼓励和问候,都让人觉得周围有暖暖的幸福;而一路走来的,还有专家精辟的言论,指导老师精到智慧的见解,还有如闻花香的凝结着专家组和指导老师辛勤汗水的课程简报!
我想说:“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不如说这个夏天我们不孤独!
想起西西弗的神话:西西弗把巨石推向山顶,可是他刚刚松开手,巨石重新滚下山去,西西弗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一刻也没有犹豫,随后就走下了山,重新推动了巨石——这是西西弗苦难的命运,他被诸神罚做这样的终身的苦役,西西弗对他的悲剧命运有着清醒的认识,可是他从不抱怨什么,他一刻也不停歇的进行着这样的劳作,于是加缪说:我对他产生了兴趣!
西西弗是孤独的,他用这样孤独的情怀粉粹了诸神的愿望,他在这样的反复中得到了幸福。
有时候我想我们也是那个西西弗,在不停地推着巨石上山,但是也许我们没有西西弗的高度,我们在这条路上觉得孤独过、失望过,甚至伤心过后悔过——
如今在这个夏天,觉得有无数温暖的手握在一起,甚至背后也有了巨人的手,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力量!
一起走在如花的路上,甚至还有蜂舞蝶飞,笑语喧哗,你,还会觉得孤独吗?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3月13日至4月,我有幸参加了重庆市“幼儿教师通识培训〈空中课堂〉的网络学习。让我收获着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着名师的风范,使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从专家的教育教学理论到名师的实践解析,再到现场解答,无一不拓展着我的视野、丰富着我的知识,让我学有所获。通过培训令我深深体会到:要做一名优秀的、专业的、德才兼优的幼儿老师还差很远很远的距离。要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太多太多,要掌握的实践技能太多太多。
本次主要培训的主题有:《教师职业道德特点和规范》、《幼儿园教育与发展》、《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保教结合》、《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各类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玩具和图书的选择与制作》、《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技巧》、《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设计与发展》等。专家们独到的见解引领着我反思着自己的教育行为,更新着我的教育理念,许多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在听完名师们的实践分析后豁然开朗。这些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深深地启示着我:
在《教师职业道德与规范》中,让我充分了解了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扮演着多重重要角色与担当的责任、尊重幼儿人格、幼儿权益占首位、幼儿教育以游戏为主导入学习、保教并重等专业理论知识。
在《幼儿园教育与发展》中,让我懂得了幼儿园教育禁忌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幼儿,幼儿园教育不能“小学化”的真正含义。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保教结合》中,牟映雪和陆莹老师为我诠释了现实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教分离的原因以及保教结合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应该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渗透于各个普通环节之中。
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中,“利废利旧,低成本高效益”的材料投放,使我思路大开闸门,再也不用为创设环境无材料而发愁了。
各种民间游戏更加坚定了我对幼儿户外活动和体能锻炼计划改革实施的决心。
陈洪和黄先梅老师带我们走进“玩具和图书制作”课堂现场,让我惊奇地发现自制玩具和自制图书蕴含的教育价值。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要实现真正的家园共育,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得到家长的支持是相当的重要。家长是教育好幼儿的盟军、伙伴。举办新生见面会,给家长培训讲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必要性等种种实现家园沟通的技巧。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上午四位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为我们分享了带班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干货满满。下午进行了信息技术的培训。
班级常规是一门艺术,一名勤劳的班主任能带来一屋子的阳光。肖静老师分别从如何做一名勤劳的班主任、完善班级制度、建设班干部团队三个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正如人民教育家于漪所说:教师应该是站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看似寻常的班级活动背后,往往蕴藏着别样的力量和价值。”甄老师如是说到。主题活动、实践活动、生涯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立意深远的班级活动时常在甄老师的班上举行。“看似寻常的班级活动背后,往往蕴藏着别样的力量和价值。”甄老师如是说到。主题活动、实践活动、生涯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立意深远的班级活动时常在甄老师的班上举行。
下午进行的希沃培训,也为我们教学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科技支持。信息化教学是时代的趋势,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新时代孩子们的发展需求,我们要保持终生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两天的研学不知不觉就结束了,上台分享的老师们都提出了许多实操性强的教育教学技巧,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也会继续向这些优秀的教师们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西安外国语大学,有幸与省内各地100多位教师相聚于此参加省级脱产研修高中英语教师的第二期培训,内心无比喜悦,以下分享我这些天的培训心得体会。
开学第一天,我们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一起组队,在欢乐的游戏中熟悉彼此,还照了合影留念。紧接着下午我们就开始了培训导入破冰之旅的课程,讲课的导师是杨萌老师,她告诉我们”学生成绩是检验老师是否优秀的第一标准”我深深的记住了这句话,作为一名高中英语老师,自己带的学生都要面临严峻的高考成绩,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最终级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有效的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让他们能够选择更好的大学。除此之外,杨萌老师还给我们在教学上给出了具体的方向指引,例如,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准备错题本,且要落实到行动上,经常核实查看学生的错题本是否按要求记录及改错进度,她告诉我们错题本的运用是状元学习的共同特点,回去以后我也要加强学生错题本的落实情况。除此之外,杨老师还建议我们多研究学习动力问题,让自己的课更具有吸引力。
接下来的培训每天都会有两位专家,为我们上课,印象最深的就是刘奎卫老师,他曾任教于西安交大附中、西铁一中,现任教于西工大文化补习学校,有丰富的一线教学,毫不吝啬的将他的教学心得经验讲给我们,实实在在的教我们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规范写作,如何讲解写作,如何批改写作。听了他的课让我有了可以参考的标准和借鉴的方法。
陈老师一再的给我们强调,教学目标针对的对象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并给出了具体的课例分析,对比讲解时,我才意识到自己从前写到教案中的有些教学目标是不对的,要立即改正自己的错误。此外陈老师还具体给我们讲述了如何正确的导课标准的导课时间等具体的讲课方法还不断地给出具体的课例,让我们更深入的体会学习。口语老师肖力志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上课生动风趣不断与我们进行口语练习的互动小环节,让我们开心的在笑声中学习肖老师鼓励我们继续加强自身的专业深造,不断给自己新的挑战,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优秀品质,激发了我不断学习,挑战自我的动力。
在这些天的课程中,各位专家老师从口语、写作、阅读、教学设计等等各个方面给我们给出了宝贵的指导建议,让我在这次培训中受益颇深。这次为期十天的培训课程,虽然即将结束,但我的收益却是终身的,非常感谢西安外国语大学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努力将学到的理论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做一名优秀的高中英语教师。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这个学期的4月21日,我有幸在学校张校长的带领下到徐州参加了全国中青年教师多种风格展示课,讲课的地点在鼓楼小学,这是一所建校时间短但是取得很多成绩的年轻学校。整个校园弥漫着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我们身处其中,开始了一天的听课。通过本次外出教育培训,收获很多,受益匪浅,使我真正体会到讲课是一种非常有魅力的艺术。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收获实在是太多了。
静下心来回味一下这两天收获的是什么?我感觉我收获的是差距,是我个人跟那些名师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有语文素养方面的,有教学经验方面的,也有备课的技巧方面的。通过听了八位名师的教学,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一,我们现在所教的语文,正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转型,正在改革中创新。而我平时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还只是在为教课文而教课文,没有真正达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课程内容”这一质的飞跃。其实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教的应该是课文的留白,教的应该是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深入解读文本,然后设计情景,让学生能够深入文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地朝这个方向靠拢。
第二,语文课堂应该是简单深入,而不能肤浅繁琐,让教师成为课堂的表演者。让我印象深刻就是《月光曲》那篇文章,教师对文本的把握特别到位,整节课就学了了联想的写法和对课文的感悟,针对这两个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非常简单,就是皮鞋匠对月光曲的感受,通过读、配乐读、教师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了月光曲中舒缓和紧张的复杂感受,而这些感受都是通过让皮鞋匠想象的画面来展现的,学生们明白了联想这种写作手法。整个课堂干净但是深入。
第三,课堂教学设计要巧妙。课堂设计巧妙和繁琐是两回事。临时前的严监生中针对严监生吝啬的特点,教师设计了小练笔环节非常成功。原因就是教师设计了情景,当临死前的严监生看见晚餐的饭桌上出现了一条鱼会怎么样呢?其中一个孩子写的是:他气得要绝食。学生已经对严监生的形象了解非常深入了。另外小嘎子与胖墩儿摔跤中对词语中的动词的处理非常有趣,教师把所有的动词展示后,让学生读并且表演,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词语,还能在小练笔中运用这些动词。课堂效果很好。
第四,语文课堂应该有一定的梯度,教学的各个环节应该是环环相扣的。伯牙绝弦这节课中,教师在课堂进行了一个小互动,除了ABCC型的词语。本来以为这只是一个游戏,其实这是为课堂中的一个环节埋下了伏笔。课文中对伯牙弹琴时子期的话进行了解读,换词。而用到的词就是互动环节的词语。这种润物无声有梯度的课堂应该是每个教师所追求的。
总的来说,一天的听课让我学习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这将对我以后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启迪作用。我一定会认真总结,反思,在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总指导下,加强自己的语文功底,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踏踏实实地教学。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观摩阅读教学课后,我觉得名师都很好的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堂教学中,每位名师都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
二、阅读教学中要有的放矢,抓重难点。
在本次研修中,专家们的阅读教学教学建议,使我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掌握阅读教学的一般步骤,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式——朗读、默读;掌握阅读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的空间。
三、解读教材与课堂教学策略。
1、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教材,正确地理解每篇课文的内容,明确编者的编辑意图,才能充分地利用好教材的资源,并有超越教材的可能。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调整,直至达到最好的效果。
2、讲授新教材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材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材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难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语文课堂成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阅读教学的专家报告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老师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总之,这次小学语文(人教版)远程教育研修为我提供了难得的平台,我一定会珍惜本次学习研修的机会,认真学习,利用时间给自己“充电”,为将来更好的从事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一)概念
1、什么是校本——以校为本
目标:为了学校。为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了学校文化的提升,为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动力:基于学校。只有校长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学校才有可能充满活力。场所:只有学校的具体情境,扎根于学校的教育生活,被教师所认可并积淀为学校的血肉、风格、传统和文化。
2、校本培训:20世纪60——70年代首先在美国产生,是相对于单纯的高校培训而提出的。英国1972年发表的《詹姆斯报告》建议“教师的在职进修应从中小学开始学校为中心”,并与校本课程、校本管理相结合,设立了专业指导与教师发展委员会,具体负责教师进修。以后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国,成为进修的主流方式。国内有组织、有规章的校本培训兴起于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同时师范司启动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正式开展了校本培训。
3、校本研修:校本研修是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在教研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的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培训基地,充分发挥教师专业自主,由学校和教师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方式,由学校组织实施,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目标的一种教师学习方式。
(二)校本研修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区别
1、目标不同
校本培训:关注教师的学习任务,忽视针对性、实效性。校本教研:关注短期的教学效益,忽视长期的专业发展。校本研修:取二者之长,并提出关注教师的生活质量。
2、主体不同
校本培训:主体是培训者,培训者决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掌握着话语霸权,教师处于失语状态。
校本教研、校本研修:主体是教师,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培训者转变为组织者、引领者、服务者。
3、内容不同
校本培训:重视知识体系、观念转变、理论提升。
校本教研、校本研修:关注实践问题,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4、方式不同
校本培训:主要是讲座式的单向信息传递,以他人组织为主。校本研究、校本研修:则更加强调共同参与、对话交流、分享经验,以自我组织形态为主(教师社团)
二、基本内涵
1、内涵。校本研修是在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修”整合了培训和教研两个方面的因素,同时包含了学习、研究、进修等含义。研修一方面强调以研究教学问题为主要载体,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强调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必须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前提,通过专业发展去实现教育教学问题的最终解决。因此,校本研修的主旨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学习的真正主人,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生命质量得到共同提高。
2、基本要素
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修三个核心要素,它们构成了校本研修的三位一体的关系。三者在行动研究中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行为。
(1)实践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既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实践反思按教学的过程可分为教学前(具有前瞻性)教学中(具有敏感性)教学后(具有批判性)三个阶段。教师的实践反思在内容上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三个方面。通过反思,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进而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
(2)同伴互助。校本研修强调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主动地与教学伙伴进行合作性的切磋和讨价还价式的探讨,可共同分享经验,也可共同探究问题。同伴互助在活动形式上有组织型和自发型两种类型。
活动方法有:
①对话。可交换信息、可共享经验、可深度会谈、可探讨、可辩论、可质疑。
②协作。寻找伙伴,共同承担某个实际问题的研究。有共同的研究目的,也有各自的研究责任、群策群力,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
③帮助。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绩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亟待提升的教师,使其尽快适应环境和角色的基本要求。
(3)专业领域。专业领域主要是指各层次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相关的专家、学者对校本研修的介入。校本研修虽然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因为校本研修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困于经验总结水平上的反复,甚至导致形式化、平庸化。专业领域就形式而言,主要有:学术专题报告、政治学习辅导讲座、教学专业咨询、教学现场指导等等。专业人员介入校本研修,要做到“到位不越位”,“导是为了不导”,要立足于提高教师独立的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要大力提倡“平等式的对话”、“讨价还价式”的学术研讨。
(4)关键因素。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总体策划、全面组织、全权保障、全程管理。具体任务是:加强领导,把改进培训和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亲自领导校本课程的开发,整合校内外校本研修资源,主动加强与校外专业支持机构的合作;带头学习,完善研修制度,加强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为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提供时间、条件的保障,为学校文化营造创造环境和氛围。
三、基本原则
(一)全员性原则
(二)针对性原则
(三)实效性原则
(四)主体性原则
(五)专业性原则
(六)团队性原则
四、基本内容
校本研修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己任,融工作、学习、研究为一体,其内容涵盖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维度,即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1、培养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人格修养、专业理想、专业情感、专业兴趣、专业倾向、专业伦理等非智力因素。
2、累积专业知识
(一)本体性知识(教什么)指教师应具有的特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学科教材、试题分析、学科发展前沿、学科方法论、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内容,它是教师胜任岗位工资的基本保证。
(二)条件性知识(怎么教)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学科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评价学等内容,它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前提。
(三)实践性知识(怎么做)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各种情景与问题的经验和智慧,它是教师有机组织起来的关于教学程序、策略和方法,是关于决策、执行与控制的行动艺术,是由教师个人的经验和体验所丰富、补充、充实、支撑、建构起来的个性化知识,往往难以言传。
(四)发展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本专业以外具有的学识水平和文化底蕴,主要由人文艺术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个人兴趣与爱好等构成。
3、磨练专业能力
(一)教学设计能力
(二)教学实施能力
(三)教学评价能力校本研修方式与途径“实践反思”、“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因素。 “实践反思”是教师与自我对话,“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专业领域”是实践与理论的对话。“实践反思”是“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的最终目的,又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和基础。“同伴互助”既是学校建设合作文化的手段和目标,又是促进实践反思的动力,它有利于突破教师个体实践反思的自我局限,在同伴交流分享中提升实践反思的质量。“专业引领”则是提升实践反思的同伴互助质量的关键。 “实践反思”、“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相互渗透、彼此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找出明显的边界。
一、实践反思
(一)反思性教学
1、什么是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研究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为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2、反思什么
(1)对教学主体合理性的反思。
(2)对教学目的的合理性的反思。
(3)对教学工具合理性的反思。
3、什么时间反思
(1)课前反思
(2)课中反思
(3)课后反思
4、反思性教学的步骤
(1)明确问题,确认教育困境。
(2)收集资料。
(3)分析资料。
(4)建立理论假设,解释情境,指导行动。
(5)实施行动。
5、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A、课后反思
B、写反思日记
C、观摩与分析
D、职业发展
E、开展行动研究
(6)反思性教学的支持环境
A、教师个体心理环境反思性教学不仅要求逐步形成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批判能力。
B、支持性的外部环境学校要营造理解、宽容、平等、对话的学习环境,并积极对教师的反思性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同伴互助,建立互助的机制和环境提共同目标(共同愿景)提供相对安全的学校工作环境建立促进合作的制度机制形成开放的、诚信的学校文化组织合作活动,促进同伴学习组织观课议课案例研修
4、组建教师工作坊集体备课校本课程开发承担课题任务
5、组织师徒结对
6、开展区域合作
三、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主要指各层次的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相关专家、学者对校本研修的引导和提升。专业引领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对实践的沟通,它是校本研修走出本校局限,走出因缺乏理论引导而就事论事、低层次循环的关键。读书活动听取报告
进行校本研修临床诊断
四、网络研修
1、组织教师网络阅读
A、定向搜索和阅读
B、在阅读连接下广泛阅读和纵深阅读
C、阅读交流
2、开展网络研修
A、网上议课
B、网络论坛
C、撰写网络日志校本研修的组织与策划
一、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类型
1、教师自我发展研修。
2、教师合作研修。
3、教研员指导校本研修。
4、区域协作式的校本研修。
5、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校本研修共同体。
6、立体化校本研修共同体。
二、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必须明确自己的以下责任: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健全有利于校本研修的导向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为教师开展研修提供必要的条件;整合学校各个部门的力量,特别是要加强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及年级组的建设,建立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教研网络;组织、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读书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水平,指导教学实践;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做到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使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问题能及时得到研究,经验能及时与同事分享;与校外同行(教师、教研人员、研究者等)保持经常联系的沟通渠道,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使校本研修活动得到必要的专业支持。
三、建立和健全校本研修的各项制度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建立研修活动制度建立县级奖励机制建立学校激励制度建立课题管理制度
二、流程与评价
1、校本研修基本流程:聚集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即“问题——设计——行动——总结”。
2、学校校本研修的评价内容和方式(1)学校校本研修的评价内容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评价内容包括:校本研修的愿景规划、活动设计、研修效果、组织管理等。
A、校本研修的愿景规划评价,主要考察学校对未来一个时期校本研修工作的总体设想(如研修组织网络建设、研修主题系列构建、研修活动水准、研修成效目标和研修活动的计划安排等)
B、校本研修活动设计的评价,主要考察学校研修小组提供的活动设计方案质量和数量。活动设计的质量主要是指活动方案的框架结构是否符合校本研修的特点?是否具有明确的研修主题(问题)?研修过程环节是否符合教师的研修学习规律?是否明确了需要搜集的研修资料?是否明确了预期的研修成效等。
C、校本研修过程的评价,主要是考察校本研修活动的实施情况,如,是否基本上按照活动设计方案进行?是否激发了教师的思想碰撞?是否具有平等民主的学术研讨氛围?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个体表现和团队精神如何?等等。
D、校本研修效果的评价,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研修成效?教师是否真正感到有所收获?研修的成效是否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体现出来了?学校校本研修的评价方式主要有:研修活动现场观摩、文本音像资料分析、教师座谈会等。
(2)学校校本研修的评价方式
A、研修活动现场观摩。要想考察一所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质量水平到底如何?通过现场观摩该校的教师校本研修活动,就能够获得第一手材料,作为评价的客观事实依据。通过现场观摩评价,可以直接了解该校对于校本研修活动特点的理解和把握,了解该校对于校本研修活动的整体构思、过程设置、教师表现和实际成效等。
B、文本音像资料分析。现场观摩教师的校本研修活动,固然能够直接感受校本研修的实际表现,但它毕竟是一个案例,有时候还可能是一个改头换面的“常规教研活动”。要了解一个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的发展过程,还是少不了要阅读该校关于校本研修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研修组织的情况;这些资料应当包括反映该校本研修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研修组织的情况;校本研修的远景规划和工作计划;记录主题研修活动过程的书面材料和音像制品;教师完成的案例分析、研修体会和总结论文,特别是“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档案袋”是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料。
C、教师座谈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18
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xx”甘肃省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培训。“国培”专家各从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谈起,理论结合实例,既注重“言传”,又注重“身教”;让我很好地把握了不同学段、内容的特征;为我深入文本探究,科学“备课”,有效施教指明了方向。专家们分别从备课基本功新课程教学实施策略教材与课例分析在岗实践指导课等几大板块来细化了我们的学习内容。通过专家的理论讲解和名师的课堂实录让我审视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使我的视野开阔、信息灵通,变得"耳聪目明",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提高了自己教学业务水平,了解到很多与新课程发展现状相关的知识,吸取了一些大家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的方法,真是受益匪浅。在三个多月的培训中,自己能与小学美术教育界的同行一起学习交流我感到很快乐。所以在培训中,我总是准时收看专家讲座,踊跃参与交流讨论,认真完成作业,积极书写教学感悟,并向同行学习,发表评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共亨教学资源。在结束每天的学习后,我先认真整理笔记,对照专家的观点仔细分析,反思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不足,认真撰写研修日志。刚开始我也曾迷茫过,不知从何写起。慢慢的我发现必须找到在实际教学中和专家理论的锲入点,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理论结合实践,使自己的研修日志充实起来,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完成作业时,我先明确作业要求,认真准备,把国培中学到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结合自己平时对教学课堂的反思进行整合设计,力争保质保量的完成每次作业。我完成的部分作业也得到专家和辅导老师的认可。
通过三个多月的培训我认识到:新课程不仅是课程内容、教材的变化,是美术教师的角色、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兴趣的培养、课程的整合,注重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注重探究性学习方式。一堂高效的美术课就在于上课的老师自身的素养,语言的功底,思想的修养,文化的积淀,心态的调整,课堂的掌控,提问的技巧,意外的处理,均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是否对学生是真正的关注和尊重,及对美术真正的热爱和投入。因此,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美术。
1、从学生学习方法上看,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要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感知美术、体验美术、表现美术,同时能够大胆地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这需要老师细心的发现和巧妙的挖掘。美术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地使用肯定,使用赞扬,使用引导,使用评价,使学生的情感和灵感激发。并根据美术的感知特点、美术标准不确定性特点,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大胆阐述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2、从教师教学方法上看。美术教师要大胆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提供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的整合与延伸,积极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表现美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努力缩短美术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着眼于学生的艺术发展,融合众多艺术风格于一体。
3、从教师角色上看。美术教师要构建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组织者”。
通过三个多月的培训我的收获:
1、师德水准得到提高
在培训过程中,我从教授专家的身上不光学到了教学、研究的本领,而且使我深切领悟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无止境”的真谛。写在纸上的是思想的足迹,化作动力的是思想的延伸,我得到的是人格的提升、生命的升华。
2、教育观念得到更新
此次网络学习班的全体学员几乎都来自小学美术教学第一线。通过网络评论交流,让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这些专家们深刻独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旁征博引的讲解,使我对以后的教学有了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对如何作一个合格的教师充满了自信心。
3、教育教学理论更为系统
这次学习使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近三个月的学习,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4、合作学习、共同成长
通过学员之间互动评论、取长补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培训结束,就是我们新的合作开始,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会互通信息,保持联系,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争取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知识。
这次培训,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撼、理念上的革新。通过这次培训,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我将以此为起点,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采。我将用我的实际行动,尽心尽力、踏踏实实地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美术教师。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19
20xx年X月25——26日,在安海文体中心举行晋江市小学学科教学能力提升校本研修通识培训。
福建教育学院郭春芳教授的讲座《“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让我深受启发。郭教授的讲座主要分为四大方面:一、“钱学森之问”问什么?二、创新人才为什么“冒”不出来?三、创新人才的培养根在基础教育。四、开展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郭春芳教授指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懂得发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懂得提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无创造力的表现。”他特别强调培养问题意识,发展批判性思维在杰出人才培养中的重大意义。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加强“教法”、“学法”研究,努力变“师本”教育模式为“学本”教育模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师生互动与交往中展开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发展关键是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黄丽萍教授的讲座《例谈教学科研中的思维技巧》中的回形针用途求解更是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20
作为语文教师,不是只懂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而且语文教师还要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只有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否则,桥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桥搭成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材是砖,要用来引玉,而不是作为单纯的任务来完成。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
其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再次,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许多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习《西湖》,我就找相关的资料图片让学生欣赏,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我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教材交流。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与教材联系的纽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出现,而不是主导者。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21
1、专题研讨式:
参与学校教研活动是每个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活动不仅是中小学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常用、最普遍的措施和手段,也应该是培训提高教师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2、个别指导式:
个别指导式也就是传统的“师带徒”培训方式。接受指导的教师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新上岗教师,以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熟悉教材教法、掌握基本教育教学技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为目标;
第二类是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第三类是新调入学校的教师,以熟悉了解学校、尽快融入教学体系和教师群体为目标;
第四类是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以继承和发扬名优教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教学风格和特长为目标。
3、专题培训式:
把专题培训式与专题研讨式进行比较,专题研讨式主要以教研活动的方式进行,侧重于当前教育教学的问题解决;专题培训主要以集中办班和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侧重一些全局性、共同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问题解决,侧重于信息交流,它是一种相对集中的培训活动。
专题培训在时间上可长可短,可以是一小时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也可以是延续几个月的计算机培训班、英语口语训练班;在内容上可以针对当前突出存在或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师德建设研讨与报告、新教材与新教法培训,也可以是系统性、规范性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指导教师既可以是或先一步了解信息、或自身有研究成果的校内教师,也可以是外聘的教育骨干和专家。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22
培训是国家统一培训、学习,由全国专业的教授、教研员通过传媒或在线学习,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是一次对自己“教育潜意识结构”的深层改造,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让我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在研修学习中,围绕主题主体参与是研修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核心内涵所在。
一、我觉得这次培训具有及时性。
它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每一位教师干渴的心灵。国培中,我们就好像和专家面对面,了解了国内语文教学的动向,认真的倾听专家的讲解,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开阔,我们茅塞顿开。
二、我觉得这次培训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与信心。
国培中提到的一些教学方法,也正是我屡次实验的方法。我以前还在犹豫:我这样教学,算不算与他人教学背道而驰呢?通过这次国培我更加坚信我的道路是对的。这次国培,我们看了名教师的实况,才恍然大悟,最好的就是不做作,不虚伪,不浮华,是真实的,自然地师生共同交流的一堂课。实际上我们平时教给学生的不就是一堂堂生动的自然地公开课么。
三、我觉得授课的专家教授,每一位身上都闪现着许多亮点。
他们广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笃实的精神,对教育的热爱都融入在生动精彩的讲座中,深深地影响和感染着我。差异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每位学员都有各自的工作经历与理论基础,以及各自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学员本身就是重要的培训资源。提供平台让学员之间展开讨论与交流,是相互学习与提高很好的机会。指导老师很重视让所有学员都能参与过程,总能关注到每位学员的参与程度,有个别学员因怯场等种种原因,不敢或不愿发表意见,总能通过观察读出她们的想法,点名让其参与进来。“我希望听到每位学员的声音”,始终以亲切语气、宽容的心态期待着学员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学员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乐于解决问题,不断寻求最佳方式,形成浓厚的研讨氛围与积极上进学习风气。
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改变对语文教学那种传统的理解,打破语文教学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叶圣陶先生认为:“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集会的主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参与,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保持畅通,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生态环境”。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变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为主;变以学生“洗耳恭听”为主为学生积极思维为主;变师——生的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斟酌,相互评价,随时启发指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小学阅读教学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就显得犹为重要。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阅读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而不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就学一句,应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三句。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自的看法,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让学生自由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进行创造。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23
8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雨山区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一天的培训紧张而充实。
上午,市教研室的张先义主任为我们做了题为"转变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他的报告生动活泼,一个个案例、一张张图片、一幅幅表格,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了为什么要提高教学质量,什么是教学质量,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等问题,让我们对教育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教学是有规律的, 教师只有掌握了教学规律,了解了学生学习注意规律,现有的知识水平,个性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以往那种单纯的"时间+汗水"式的拼体力、拼消耗的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低效的。要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课前要进行有效的备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成为教材的传声筒。课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要与学生共同思维,产生共鸣。对学生多提"胖问题"、"热点问题",引发学生高水平的思考,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科学的方法和探究的机会。此外,还要有效的激励学生,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不丧失学习的动力。张主任的报告不仅给了我们理论的支撑,还给了我们行动的指导。
下午,市二中的郭惠宇校长做了题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面面观"的主题报告。郭校长先向我们介绍了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然后从"用学校文化营造成长的乐园"和"以砺砥自省寻找成长的'路径"两方面陈述了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走上专业成长之路的途径。郭校长的报告,让我认识到,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 它直接制约着教师的个人发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重新燃起激情之火。于漪说:"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需要激情,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以心激心,以情激情的活动。激情,使教育富有感召力、震撼力,使教育增添光彩,也使教师焕发青春,精神抖擞地工作。此外,教师还要不断进行反思,反思是促使自我成长的一剂良药。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一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未来的成长之路却很漫长。虽然当前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制约着我们教师的行动,但我们千万不能放弃自己的努力。也许,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尝试着每天努力一点点,你就会得到一个不同的教育世界。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24
研训,提升了我的业务素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聆听专家专题讲座,其他老师的上课,我进一步懂得备课中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我们要教什么?怎么教?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确立好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通过观察、发现、讨论、明确的过程来备课,同时加大学生预习的力度。课前由学生生成具体问题,然后和我的备课内容结合,形成多层次的教学目标,突出课实效性、针对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合作性。体现出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每节课下来,我结合学生的表现,课堂的生成等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获。课后我还积极写出教学心得,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然后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结合课堂上的每一细节和同事们的交流,升华为经验理论。通过学习,获取经验。同时,使我真正懂得了怎样利用网络资源更有效的开展新课程教学。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因此,我们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此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4、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学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25
作为一名刚刚担任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很荣幸到东北师大附属中学实验小学参加了培训活动,感觉真是受益匪浅,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我的教学和认识都有很大的提高。从一场场不同风格名师的精彩课堂和报告中,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此次培训,我有幸与东北师大附属中学实验小学五年级八班的班主任宋爽老师结成了对子,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宋老师也大方地告诉我以后工作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她讨论。第一节汇报课就是宋爽老师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堂课,宋老师是引导者,孩子们是主体。宋老师不断启发,让孩子们在思考中总结课文,体会课文的意义。这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认识到了语文教师还要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郝薇老师《低头找幸福》这场报告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她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那么在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使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杨梅校长的《学习向未来》这场报告,让我懂得加强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这个问题常常困扰我,但是通过几天培训,与优秀老师、与教学大师相比,我自身不足很明显。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不仅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也明白了“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更懂得只要我们教师是一个幸福并快乐着工作的人,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并快乐,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幸福并快乐的人。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怎样才能做好一名教师。让我懂得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做好一名教师。作为语文教师,不是只懂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素质,在孩子们的语文学习生涯中,成为优秀的引导者。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26
x月25日以及x月26日,我镇举行了为期两天的《晋江市小学学科教学能力提升校本研修通识培训》。这两天中有杨文新教授的《小学名师成长之路》,郭春芳教授的《“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陈秀鸿教授的《基于教师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黄丽萍教授的《有效校本教研探索》。
杨文新教授的《小学名师成长之路》,从“时代呼唤名师”“名师在哪里”“如何成为名师”三个方面阐释了“小学名师成长之路”的主题。这拉近了我们与名师的距离,给了我们奋斗的方向,前进的动力。
郭春芳教授的《“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郭教授引用大量例子说明如今的悲哀。特别是那条标语,“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让人莞尔一笑。可校的背后蕴藏着无数的辛酸。中国学生苦力耐力非常出众,可创新人才却十分匮乏,引人深思。
陈秀鸿教授的《基于教师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向我们罗列了学生喜欢的的教师类型,以及学生不喜欢的教师类型。从而引出影响教师权威的因素。这都让我们值得深思,究竟我们想成为哪种类型的教师呢?
黄丽萍教授的《有效校本教研探索》。黄教授运用多种实例告诉我们做学术不能有思维定势。一种回形针的用途不只有十几种,可以有无数多种,只要我们懂得运用信息交合法,迂回思维法。我们就可以有许许多多的答案。
这四个讲座从各个角度让我们明白了当一名老师,仅有学问是完全不够的。我们应当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及业务能力。要先有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思考,我们不仅是传道者,示范者的角色,更应该是引导者,父母家长的代言人的角色。在找准角色定位的基础上,要学会创新,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人。不再对他们进行机械教育,在日常课堂中充分发挥我们的教育机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去钻研探讨,可以利用信息交合法迂回思维法融合于实践教研中。写论文我们可以因此找出多个点,以点带面可写出一篇篇有价值的论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27
教师远程研修平台,我再次深深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终身学习的潜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务必抓住这次研修的机会,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观看专题视频课件,积极参与网上交流,更新教学观念,尝试一些创新的做法。为迎接新课改的挑战我觉得我们教师应做到: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应做到:
1创设各种情景,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带给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透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潜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关注学生我们应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忙,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齐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忙,做到教学相关。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对学生学习策略进行指导,即让他们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那么,指导学生学习策略我们应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不是说说而已,务必要与实践相结合,即将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堂实践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28
x年7月5日至10日,xx市一百多名初中语文、数学教师齐聚上海,开展为期5天的“教学效能提升高级研修”学习培训。我很庆幸参加本次研修活动。培训中,十位专家精彩的讲座、同伴教师的两次集中研讨交流,令人振奋,仔细揣摩体会其中的真谛,给我感触颇多。
一、本次培训学习是一次感动的历程
每位专家们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培训中的每场讲座和报告,所有专家都是站着讲授,已年过半百的关景双教授和张人利教授讲课时衣服都汗湿了,但他们仍精神不减,声情并茂,精益求精的站着完成三个多小时的讲座。
铭师培训中心的精心组织和老师们尽职尽责的服务态度令人感动。五天的培训活动,紧张、扎实、有序开展。三位老师每天上课前都把各学员的名牌和饮用水整齐摆放在课桌上,便于学员有序就坐;每天的培训事项都要通知三遍,还要发布在群里;时间观特别强,不随意提前和延迟,总是准点开始和结束;用餐时总是站在餐厅门口等待招呼,尽可能的为大家服务。
参训老师专心、认真、踏实的学习行为令人感动。这次参训的教师都是省市级教学能手和学校骨干,但大家对待本次培训研修,无不尽心尽力,尤其在分享经验和收获的时候,都愿意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与别人分享,阐述自己的理由。彼此真诚的交流,常让人有无声处闻惊雷的感觉。可以说,培训中,每一个人感动着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感动着。有人说:“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次培训研修也正是这样。
二、在培训学习中收获、反思、提升
首先,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本次培训开设的一系列精品的课程,都是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极有造诣的专家、实战家的专题报告及经验介绍。主要针对我市教师教学的工作特点,紧扣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课堂学习、专题授课为主要形式,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培训中,关注学科教学,通过与名校长、名师的对话与互动,汲取成功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和名师丰富的教学技能,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借鉴。通过学习,让我获得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直接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
其次,将“轻负”“高效”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各地涌现出很多的教学模式,它们都有固定的模式,有具体可操作的步骤,有明晰可走的路径,老师们纷纷效仿,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但学习最终停留在“形”的层面,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怎样,学生要怎样,如此以来,其实又变相的束缚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张人利教授探索的“后茶馆式”教学模式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用“读,议,听,练,讲”等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以各种“脚手架”为依托,让学生不但在书中学,也在做中学,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把教学朝着“轻负担,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第三,关注学生体验,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李政涛教授用“生,实,放,长,清,细”六个字阐述有效课堂,“生”即学生立场,是教学的魂;“实”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放”即开放有活力,是现代教育的底线;“长”即推进感生长感;“清”即条理清晰,课前课后目标清晰;“细”即注意细节。对照这六个字反思自己的课堂,各方面差距很大,尤其是在“生,长”两方面是思虑不周,高度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这六个字将成为我新的参照系,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是教育体验,更是生命体验。
第四,用积极的心态消除工作中的倦怠。
从教十几年,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和压力,如教学中的困惑无法解决,与学生,家长沟通的困难,成绩的好坏,社会舆论关注度高等等,都会影响我的情绪,给工作生活带来不便。这次培训中崔丽娟教授的“教师的.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从压力的认识,问题的应对,情绪的管理,心态的修炼四方面,传授了借时借地解决问题、释放压力,管理情绪的方法。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当不能改变事件时,就改变对事件的态度,我们会有别样的心情。让我对工作有了新的理解,更有信心。
这些收获有的开阔了思路,有的提升了理论,有的净化了心灵。它们将穿透时空,长久的留在我的记忆里。
三、培训学习后的思考
思考一:如何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专家们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值得借鉴。
思考二:如何提高自己的校本研修能力,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学设计、上课、听课、评课本是教师最经常的工作,却因没有明确的问题引领,没有必要的理性思考,没有更深一步的行动和理论跟进,使我们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陷入低效的困境。如何走出这一困境,是当前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思考三:如何研究教学模块,夯实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改革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专业发展,做到“坚守与创新”。
有思考,就会有行动;有行动,就会有收获。今后我将扎根于校本,着眼于与教学有关的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客观、现实的视角,以理论学习和行动跟进为切入点,来提高我的教育能力,提升我的教育智慧!
通识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篇29
一、再次更新校本研修观念。
这次校本的培训,给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我深深地意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实自己,那么,他的教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提高了,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所以回到课堂后,我更加努力,仍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参加这次培训,但更多感到的是责任、是压力!这次的培训学习,一方面,对我既有思想上的洗礼。另一方面,我也有了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一次培训,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次培训。
二、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校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校本研修中,要认真制定明确的研修目标和完善的研修制度,开发研修资源,打造研修团队。配合学校组织的一系列研修活动,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要解决的全局问题和共性问题,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从问题出发,让问题引导学习,带动研修。
在课堂里,学与教是整体不能割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按照“以学论教”的思路。学生该读的读了没有?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哪些是学生该读、该听、该做、该想、该说的内容,教师应是明白人。特别在教学中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而把问题当课题进行研修,这是课堂改进的瓶颈和关键。
四、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评价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次听节课程之后,及时和大家共同讨论分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五、强化自我反思,不断自我提升。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之,在工作中,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有收获信任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