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热门六篇)正文

《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热门六篇)》

时间:

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精选6篇)

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4月20日,我在镇江市中山路幼儿园听了两节绘本课教学,并听取了关于绘本教学的讲座,觉得受益匪浅。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图画书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图画书对儿童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启迪,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生活的源泉,正是这样的背景“绘本阅读”悄悄地进入了我们视线。绘本阅读可以与大师对话,能尽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让孩子爱看书、乐看书、会看书。以前,我们让幼儿阅读时,都是老师提出问题,幼儿思考回答,然后请幼儿讲述图意;或幼儿看图,教师边讲述图意,边让幼儿听着。其实,这不是幼儿在阅读,而是老师在讲故事

如何在绘本阅读中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呢?我想应该从绘本阅读的提问中着手,改变绘本阅读活动中提问教学的现状,使提问更具魅力与艺术,更能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幼儿阅读概念的形成,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并引导幼儿真正有效地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如何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引导幼儿多角度地去理解绘本作品应是当前我园绘本阅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当前幼儿园绘本阅读中提问设计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借助优秀绘本的力量改变提问的方法。

(一)猜想式提问让幼儿想说

优秀的绘本作品都配合漂亮的图画,通常幼儿都会被故事中的图画所吸引,教师可以借机请幼儿猜想故事中重要的物品等,幼儿的思维会马上被调动起来,幼儿会通过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寻求最佳答案。这样的问题能使幼儿积极动脑,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孩子大胆主动地发言,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自信心。充分提高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开放式提问让幼儿敢说

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提问要讲究开放性。这是一种引导幼儿整体把握所学内容的提问。在绘本阅读中,教学的提问要把握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为中介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从而体现提问的开放而不封闭,也就是变单一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

在以往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讲完故事后,总是会问幼儿这样的一些问题:“故事题目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谁?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语言描述,答案只有一个。但问法不同,能使幼儿学会多种疑问方式,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那么教师的提问就要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成“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等。虽然只是用词的不同,但没有固定的答案不局于故事原文,幼儿敢说,不怕说错,能让幼儿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递进式提问让幼儿喜欢说

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要重培养幼儿思维逻辑性,增强思维活动的密度和深度并形成完整的语言。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由浅入深的提问,不仅开阔幼。

儿的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而不能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些问题幼儿不用思考,答案可以脱口而出,表面上看,气氛活跃,但实际效果,不但激发不了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反而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要推陈出新,形式多样,不要只求准答案式的提问。

对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引导和总结评价。教师提问后,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表情“反馈”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总结评价时,则应注意肯定或否定性评价用语的恰当运用:否定时不应全盘否定,要注意给幼儿以鼓励;肯定和表扬时则要注意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调动幼儿往下学习的愿望。

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衢州学院的继续教育课程,这次选修的是《图画书欣赏及阅读教学研修班》,短短几天的课程,被老师们高度的敬业精神以及优秀的教学素养所感动,而作为学习者,也是感触颇多,收获满满。

郑红梅老师的《图画书概论》首先带我们进入了绚丽多彩的绘本世界,她还阐述了图画书的三要素,图画书的艺术特征等等,她那亲切的语言,和我们之间良好的互动,同学们积极而又热烈的探讨,使平时在我们心中处于碎片状的一些概念和知识渐渐地形成了系统和体系,由模糊逐渐变得清晰和明朗起来。

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教授也应邀前来为我们授课。他围绕着“幼儿教师(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这一主题,让我们懂得了怎样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理解儿童文学,理解了儿童文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帮我打开儿童教育的另一扇窗户,让我产生了了对儿童文化、儿童文学、儿童精神的自觉关注。

方老师从一堂诗歌教学谈起,让我们深深懂得了如何从生活出发去理解儿童文学,如何从语言本身出发,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美好的解释孩子世界的人文情感和道德情感。在活动中,方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他精选出的一些文章,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当他抑扬顿挫的向我们朗诵作家王淑芬的作品《我是白痴》中的节选片段《送给跛脚的》,我被文中那新颖独到,令人拍案叫绝的细节呈现所深深的感动,被文学作品中这细腻情感的表达所震撼。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地领悟到:优秀的儿童文学,这不止关乎儿童的语文,更关乎儿童的精神发育和生命的陪伴。童年需要儿童文学的陪伴,不仅是文明的需要,也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需要。相信今天的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用文学浇灌它,不是为了明天和未来,而是为了今天和现在;相信教育应当时首先是一种陪伴和滋润,这是基本的文明伦理。现实中的童年危机,需要我们警惕:童年有其独特的、自我的存在价值,失去童年,也就意味着失去未来。

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3

课堂上,孩子们对英语课堂的喜爱程度是比较高的,尤其体现在课堂上的游戏环节。除了游戏环节,孩子们还对英语哪些方面有兴趣呢?在英语的学习资料中,有哪些资料可以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呢?《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见,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在教学中,我尝试穿插英语绘本故事教学,能否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在我的印象里,绘本是一般意义上,写给孩子的,带精美插图的书。经过初步的了解和翻阅资料,原来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精美的绘画和简短的文字,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绘本具有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绘本的作者和绘画者,犹如电影里的编导和导演,他们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得既好看又清晰、生动。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可以让不认识字的孩子,“读、悟”出其中的意思。总之,英语绘本是指用英语来讲述的绘本。

为此,我翻阅了中文版的《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等中文绘本,英文版绘本更多地翻阅了《机灵狗》、《有趣的字母》、培生系列幼儿英语读物等。我发现了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的特点。

可能由于绘本是给孩子们看的缘故吧,里面没有特别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句型,基本简单的句型在故事里的复现率很高,句子也基本遵循押韵的方式展开。例如:《机灵狗》stage 1中book38 Queen on a Quilt,课文的梗概是一位坐在垫子上的女王与一只爱说嘎嘎的鸭子的故事。

“A queen on a quilt. A duck on a quilt.”

“Quack.”said the duck.

“Quiet.”said the queen.

“Quack.”said the duck.

“Quiet.”said the queen.

故事的最后,这位文静的女王带上了耳机,任由鸭子嘎嘎地叫。

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4

自然拼音法,在英语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作为学习英语发音的基础,自然拼音是基础中的基础。

英语自然拼读法通过直接学习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建立字母及字母组合与发音的感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学习英语字母组合的奥妙,掌握英语拼读规律,从而达到看到单词就会读,听到单词就会拼的学习目的。而自然拼读法的最大特点是:它会把复杂的发音归纳成有规律的、简单的发音,把英文的字母与发音联系起来,彻底解决学生学英语发音难、发不准音的问题。据研究,英语单词80%以上都符合一定的发音规则,只要孩子掌握这些发音规则,并加以练习,就可轻松的做到看字读音,听音拼字。

作为教授的启蒙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字母歌曲,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领学生找出字母中,比较重要的5个元音字母,从而通过元音字母的发音练习巩固字母的发音,加上比较常用的字母组合,一起练习,通过小游戏,互动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在教授内容的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通过故事教学法教授字母发音,让学生很快的进入角色,身临其境的学习知识。教师可以自行总结一下相关的知识点,让其串联起来以便学生学习和记忆。比如可以通过5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引出a-e开音节等特殊结构的发音规则,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再将同住一家的家庭成员归纳成同音词,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成员,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名字,当各个家族分类的精彩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会强烈的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在家庭环境的氛围下开始学习字母和音标。这样学生就会记住其发音,从而归纳了相关发信的字母及字母组合,不用再费力的逐一背诵,学生记起来也很方便,学起来也很有趣。在教授每个字母发音时,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及语音语调,与学生互动,方便记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要想让学生完全掌握和记住拼读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使拼读方法系统化,规律化,便于学习和掌握。学生能够集中精力一部分,一部分地攻破拼读规律的难关,所以在每一段教授过程中,教师都可以把相关知识点改编成童谣及小口诀,方便学生记忆及理解,在某些易混的知识点上,教师也可以把其改编成一个小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趣味性的教授,使学生更加有兴趣的学习。比如:教授一些字母组合的发音时,可以串起来,改编一个老虎看牙医的故事,老虎牙齿看好了之后,又坐上了小火车,火车上的成员有的饿了,有的吃的很饱,通过不用角色的扮演,及性格特点,归纳出其发音,把学生带入故事中去,不会很枯燥的学习,而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一步一步的进行讲授,这样子,不仅学生很爱听,很爱学习,教师也会教授的很得心应手,在做练习时,也会更加顺畅。在日后的复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场景故事的提示,让学生联想出相关的知识点,方便记忆方便学习。

对于比较难发的音及易混的音,教师可以通过TPR教学法,带领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及练习。在教学中配合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学习英语字母组合的奥妙,掌握自然拼读规律。学生一旦掌握了这样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出示任何一个单词,学生们不借助音标,就能够读出来,在听写单词时,按照拼读规律能够写出该单词。最终达到见到生词就会读,会读的生词就会写,会写的生词就会说的学习目的。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在英语学习方面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今后的学习中讲终身受益。

自然拼音也叫做简单拼音,通过教师的逐步教授使学生轻松掌握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时学好英语的基础。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增进自己的专业知识,采用一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带领学生更好的学习自然拼音,从而更好的教授知识。

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5

11月3日,带着一颗好学的心来到了图书馆,期待着一场精彩的能拨开心头那一团迷雾的讲座。接触绘本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对于绘本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怎样才能把绘本那神奇而又有魔力的魔法施展出来呢?这是一门学问,也是萦绕在我心底很久的那团迷雾。

鸟老师的绘本音乐剧上所讲到的几个绘本故事恰好我家书馆都有,听起来格外亲切。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恰到好处的配乐,以及引人入胜的联想把家长和小朋友们仿佛带入了真正情景当中。作为一个绘本工作者同时也作为一名两岁多孩子的父亲我也享受其中,受益其中。在鸟老师的讲座中我收获最多的不是给孩子教什么而是跟孩子玩什么,怎么玩。在玩的过程中自然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正如大家知道的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层面来说在玩中有所获得是激发孩子想象力最佳的途径。举个例子来说:家长传统的教孩子做手工是一步一步教步骤,然后让孩子一步一步重复家长的方法“复制”出来一个一样的手工作品。其实这样的方法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家长可以在做的过程中让孩子观察,然后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自己创作。这样训练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另外,家长朋友们要把绘本和创意手工有机的结合起来。和孩子做创意手工的时候家长尽可能的把孩子带入到一定的情景当中去,让孩子在一定的载体中发挥想象,想象不能凭空想象天马行空。

这种载体看似不重要其实是孩子兴趣的来源。和我一同参加此次学习的还有三位妈妈,她们也表示在银川这个信息相对闭塞的环境中这样家长的讲座机会不多,每参与一次都有所收获,都能帮助自己解决教育孩子中的一些问题,真心希望以后还能多参与这样的活动,感谢东方娃娃为家长提供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

绘本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6

4月20日,我在镇江市中山路幼儿园听了两节绘本课教学,并听取了关于绘本教学的讲座,觉得受益匪浅。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图画书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图画书对儿童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启迪,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生活的源泉,正是这样的背景“绘本阅读”悄悄地进入了我们视线。绘本阅读可以与大师对话,能尽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让孩子爱看书、乐看书、会看书。以前,我们让幼儿阅读时,都是老师提出问题,幼儿思考回答,然后请幼儿讲述图意;或幼儿看图,教师边讲述图意,边让幼儿听着。其实,这不是幼儿在阅读,而是老师在讲故事。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那么,如何在绘本阅读中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呢?我想应该从绘本阅读的提问中着手,改变绘本阅读活动中提问教学的现状,使提问更具魅力与艺术,更能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幼儿阅读概念的形成,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并引导幼儿真正有效地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如何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引导幼儿多角度地去理解绘本作品应是当前我园绘本阅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当前幼儿园绘本阅读中提问设计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借助优秀绘本的力量改变提问的方法。

一、猜想式提问让幼儿想说

优秀的绘本作品都配合漂亮的图画,通常幼儿都会被故事中的图画所吸引,教师可以借机请幼儿猜想故事中重要的物品等,幼儿的思维会马上被调动起来,幼儿会通过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寻求最佳答案。这样的问题能使幼儿积极动脑,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孩子大胆主动地发言,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自信心。充分提高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开放式提问让幼儿敢说

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提问要讲究开放性。这是一种引导幼儿整体把握所学内容的提问。在绘本阅读中,教学的提问要把握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为中介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从而体现提问的开放而不封闭,也就是变单一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在以往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讲完故事后,总是会问幼儿这样的一些问题:“故事题目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谁?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语言描述,答案只有一个。但问法不同,能使幼儿学会多种疑问方式,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那么教师的提问就要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成“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等。虽然只是用词的不同,但没有固定的答案不局于故事原文,幼儿敢说,不怕说错,能让幼儿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递进式提问让幼儿喜欢说

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要重培养幼儿思维逻辑性,增强思维活动的密度和深度并形成完整的语言。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由浅入深的提问,不仅开阔幼儿的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而不能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些问题幼儿不用思考,答案可以脱口而出,表面上看,气氛活跃,但实际效果,不但激发不了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反而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要推陈出新,形式多样,不要只求准答案式的提问。

对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引导和总结评价。教师提问后,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表情“反馈”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总结评价时,则应注意肯定或否定性评价用语的恰当运用:否定时不应全盘否定,要注意给幼儿以鼓励;肯定和表扬时则要注意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调动幼儿往下学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