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热门3篇》
高中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1
调查时间:
20PC-4-20~20PC-4-26
调查方式:
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
阅读兴趣倾:
一、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
三、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针对同学们阅读倾向,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目的,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其中男生14名、女生27名,并发放问卷120份,回收率112份,有效问卷100份。经过本小组成员的分析讨论,分析结果如下:
1、从阅读兴趣倾向来看
1)大学生在空闲时间会不会阅读,如下所示:
1经常会 2有时会 3偶尔会 4从来不会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空闲时间有29.3%的人表示经常会读书,有46.3%的人表示有时会读书,有22%的人表示偶尔会读书,有2.4%的人表示很不喜读书,基本上从不会读书。综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还是比较喜欢经常看书的。这表明大学生总体还是爱读书的,但还是存在着部分不爱读书,不读书的现象,因此大学生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树立积极的读书意识。
2)在大学生阅读的类型来看,大学生的阅读类型广泛,有名著,散文,小说,诗歌,自然科学类,专业类实用性读物等,其中喜欢小说的最多,占33%,专业,技能,考试等有关实用性书籍其次,占22%。因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小说读物的最热衷。
3)由有关阅读名著书籍的问题结果统计可以看出,有29.5%的人表示喜欢并经常读,有52.8%的人表示喜欢,但很少读,也有17.6%的人表示不喜欢读。而将近68.0示不经常或不喜欢阅读名著的原应是,晦涩难懂,读起来没有什么趣味。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还是不太关注的,这给了我们学生一个警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名著是文化的瑰宝,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看的,这也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做到的。
2、从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来看
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1)在时间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9.3%的学生每天花不到一小时作课外阅读,58.5%%的学生花1~2小时,16.9%的学生花2~4小时,5.3%的学生花4小时以上时间阅读。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77.8%,超过两小时的仅占22.2%,说明虽然大学相别于高中,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但学生们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2)在月阅读量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5.9%的学生每月读3本以上的书,57.3%的学生阅读1~2本,26.8%的学生每月读少于1本。从阅读量上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在业余时间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种状况,是不理想的。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从阅读目的来看
1)根据“你通常会受什么影响而选择一本书”这个问题结果显示:同学们的选择较为集中,有26.3%的同学选择了“名著或获过奖,有42.0%的同学选择了“媒体中推荐”,有24.4%的同学选择了“老师或朋友推荐的,剩余7.3%的同学选择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由此可见,名著或获奖这个因素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影响很大,如果一本书是名著或是得过奖,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同学去选择这本书。而对于老师和朋友的推荐,对同学也有一定影响力,只是稍弱一点,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对于同学的影响更弱。
2)对于“你阅读最主要的目的”这个问题,有31.7%的同学选择了“备考或学习需要”,有51.2%的同学选择了“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有2.4%的同学选择了“掌握一些实用技能,有12.2%的同学选择了“休闲娱乐”,有2.4%的同学选择了“其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是为了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而阅读的,可见同学们对于阅读的目的还是很明确的。而提高文化修养也是打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很多同学也想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而很少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掌握实用性技能,毕竟经验性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去试验,与体会的。
4、从阅读方式来看
1)我校61%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手机等网上浏览也是重要的阅读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2.4%左右的学生将书店购买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2)在选择什么样的刊物阅读这一问题上,34.4%的学生选择传统书籍,有46.9%的学生选择电子数字书籍,有18.7%的学生觉得无所谓。从这可以看出电子数字书籍已经以方便快捷的优势逐渐赶超甚至超过传统的纸质读物的重要地位,当然很多学生认为哪种都可以无所谓。学生对电子书籍的选择最多,可见,现代媒体对于生活的影响。电子读物也可以看出电子类读物已开始进入我校大学生的生活中。
5、从阅读障碍问题看
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时间紧迫,忙于学业或其他社团同活动,而读书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项目,没有空余的时间,学生因此放弃了阅读课外书籍。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也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大学生活是忙碌而又新鲜的,许多刚进校的大学生对生活、对学习有无比的困惑于迷茫。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对除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外,其他都一无所知。这是由于不少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并没有从中学被动的、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他们把读书当成是专业学习之外的‘课外’的事情,缺乏阅读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读书因此具有了盲目性和功利性。还有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想读的书图书馆没有,书本的价格比较昂贵,许多学生望而止步,承担不了这么昂贵的书费,因此也减少了阅读量。阅读是一种需要经年累月,日积月累慢慢积累起来的的行为活动,只有坚持不懈的阅读并在阅读中充满思考,才会在阅读上达到一定高度。
高中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2
来到延安进行窑洞的调查,感触颇多,留下了许多印象,去了白家园村,玉家湾,大部分的窑洞主要是政府在新农村建设时,进行改进和发展以后的窑洞,在窑洞的正面都贴上了瓷砖,外部有些份上了黄色的油漆,在外观上焕然一新。现在的窑洞接电很方便,里面有很多的现代化设备,电脑,电视,电磁炉等,有些比较富裕的人家还将窑洞的地面贴上了瓷砖,干净整洁!这给住窑洞的人们生活上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走访了很多的地方,普遍见到的都是砖窑,土窑很少看见,极其少的部分都是已经倒塌,废弃了,没有人居住的。在窑洞里居住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子,年轻的人都出去打工,或者是有条件的人已经将窑洞改为平房了。年长的人从出生以来一直住着窑洞,习惯居住,而且更喜欢居住,窑洞冬暖夏凉,让他们在窑洞生活得幸福,开心。而有些年轻人因为经济原因不能搬出窑洞。他们更偏爱于住平房。无论是喜欢在窑洞生活的人们还是不愿意在窑洞生活的人们,他们总是那么热情的对待生活,积极向上!陕北人民的淳朴都孕育在了窑洞里面。
离开了乡村,来到了革命旧址杨家岭,王家坪,这里的窑洞是为了给大家参观的,已经经过改善和重修了,但仍然孕育了革命先烈们对祖国的热爱。在延安市内,也见了不少的窑洞宾馆,,能让外地人感受陕北文化,也是一种独特的窑洞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这次的实践深入到了农民的生活里,更贴切的了解到了窑洞和窑洞里的生活!中国的文化的确博大精深,传承精华刻不容缓!
高中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3
调查时间:XX年6月14日
调查地点:尚乐村
调查课题:综合了解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小组成员:
目的地基本信息:地理位置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西南侧,靠近河北省.面积9.67平方公里,总人口大约2300人,其中农业人口约1800人,560户.
调查前,我们事先做好了细致的准备工作,并请当地学校的同学作为我们的向导帮助我们完成调查。
在当地,我们分别采访了村委会领导和许多当地村民。组员们用自己礼貌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令村民对我们敞开了心扉。但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在采访工作结束后,我们却得到了两种完全不用的信息。一方面,是代表官方的村委会领导发表的说辞,另一方面,是来自广大基层群众反馈的信息。
首先我们前往的是该村的村委会,这栋二层小楼与周边还比较落后的景象相比格外惹眼,宽敞的办公会议室和不斐的红木家具让我们不禁感叹这还只是一个村级政府。接待我们的是一位职务类似助理的工作人员,他向我们介绍到:北尚乐村从XX年开始经济结构调整。到目前,已经发展成以矿山开采和矿石深加工为支柱产业,农作物种植为第二产业以及少量第三产业为辅的经济结构。北尚乐村背靠塔山,矿石开采以大理石,汉白玉,红砂岩为主,在就地加工后可制成各种石雕,板材,玻璃,胶水等,成品在销往北京市区、河北省等地的同时还出口到中国台湾和日本。农业作为第二产业,种植作物有玉米和小麦两种,并有少量果树。第三产业是一些企业,有月饼厂,箱包厂,福利纸箱厂,为全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有一定创收。
村里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流动人口较少,并且贫富差距不大,人均年收入5600元上下,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谈到北尚乐村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时,村为会领导告诉我们,XX年5月市政府出资已经修好了一条贯通全村的水泥路为大家出行提供方便,今后将继续加紧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除旧建新,即以村委会出面的形式,由投资商出资为村民推除旧房每户建起一座二层别墅,将村民住宅集中,空出的宅基地用于建设企业厂房,发展如物业公司的第三产业经济,以解决住房问题,增加就业机会。
在村委会采访的近30分钟的时间里,通过领导给我们的信息,最大的感觉就是这里人民的生活正在向小康迈进,这里的未来充满希望。尽管现在并不富足,但是在这样一个有能力有抱负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实现小康只是时间的问题。
走出村委会,我们走进村子先看到的就是刚才提到的水泥路,路旁的砖房还算整齐,我们就选择从这里开始采访村民。
村民对我们很友好,我们在攀谈中提到想核实一下村委会告诉我们的信息是否属实,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给了我们这样的答复:全村几乎所有的经济来源就是农作物种植,品种有玉米和小麦。土地资源匮乏严重,人均不足4分地(4分地约为150平方米)。一年一收,但因村里的灌溉用井被村委会所有,灌溉成本高于农作物实际收益,35元/小时的价格令农民难以接受,所以农田生长只靠自然降水。这样一来每年打下来的粮食仅够自足,基本没有富余的粮食作为商品粮出售来增加收入,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而村领导所说的矿石开采和加工厂到了群众这里则表示前几年这里的矿山和加工厂都已经不属于本村,矿石开采被一个叫天龙集团的公司买走,加工厂也已经卖给了外村。然后我们说到种田没有既然没有农业收入那生活怎么办,一位老人说农闲时村里的轻壮都会出去打工,务工的地点一般也不会太远,基本都在大石窝的石材加工厂里。农忙时回家的人也不多,这样一年下来,人均年收入4000元上下,和村领导给出的信息有一定差距。除此以外,村里的月饼厂以为经营不善已经出售,对面的福利纸箱厂也早已倒闭,所谓的第三产业只不过是两三家条件破败的小商店。其他人还告诉我们,村里的这条水泥路是今年五·一修好的,刚过一个月,路面就出现裂痕和掉渣现象,据说这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政府拨款建设的。而我们看到应该是水泥筑成的路面里却不合比例的混进大量沙子和石头。紧接着。村民看到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子从我们面前路过后马上催促我们赶快离开,这是村委会的人。无奈之下我们继续前进,和不远处的一个的看着摊子的老奶奶了起天来,说明来意后老人家说,现在家里没有任何耕地,5个孩子全部在市区打工,每个月依靠儿女寄回来的一点生活费度日,摆这个摊子卖的都是一些很便宜的糖果,因为村里的小孩子很多,也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玩的东西,也是为了给自己无聊的生活一个精神的寄托。
调查进行了刚刚不足一个小时,我们的心情越发沉重。我们发现,在北京,还有的地方的生活水平和我们有着天壤之别。于是下一步,我们准备前往村民所说的已经被收购的矿山去看一看。
沿土路一直走,会看到地面上很多的还未雕琢的汉白玉原石,继续走,就是一个废弃的汉白玉加工厂,厂房外面有废弃的石坯和吊装设备,这些都紧邻一个沙石厂,但因为工人们似乎并不欢迎我们的到来,所以只好放弃了对这里的采访计划。在靠近山脚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一些堆砌的红沙石,原来这是一个开采和初加工一体的厂。就在碎石机前,这里的老板告诉我们:红沙石的主要部分是表面的红沙,可制成胶水,玻璃等,中间白色石头部分主要用做雕刻。这个的几个工人和老板并不是本地人,靠把原石粉碎后出售红沙的初加工来赚取利润。几年前从村委会手中买来了这里红沙石的开采权,每年只向村里缴纳少量的费用。在正常使用炸药开山炸石的情况下,两台碎石机年产量约为16000吨,可是炸药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并且工人工资,运输费用也不断上涨,进而影响了产量,现在的收入也只能勉强支撑。负责深加工的厂子都设在周遍的村子,在北尚乐目前还没有。
走出采石厂,在来时的路上我们遇到一位放羊的大爷,听口气估计是位老红军。因为没有土地,所以只好以放羊糊口,他向我们感叹:哪个农民不想老老实实种地,但是共产党把我们活命的根子都拿走了,本来就不多的土地都拿去建厂,最后落得工厂没建起来耕地也没了。我的这些羊有二十多只,连填饱肚子还是困难呢,拿什么去提高生活水平。想想毛主席时候的领导们都是怎么为群众服务的,现在的干部,老人也只能摇摇头。再我们即将离开的时候。老人的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深刻:“谁要是占了共产党的便宜,算谁厉害”。从话语中,透出对当前一些领导的强烈的不满。
至此,调查已经基本结束,在返回学校的路上我们的小向导对我说,尽管大家说的都带有一定情绪,有些偏激,但是基本上都是事实。
所以,我们根据一路上看到的,听到的,对该地区的经济情况做一个总结:该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群众住房一砖瓦房土房结合居多;耕地面积少,灌溉困难,农业果实仅够自给自足,经济来源靠外出务工支撑;矿石开采加工作为当地的的优势项目已经被别人占领;第二第三产业几乎崩溃;人均收入约4000元/年。
从整个调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来看,农民的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仔细想来不无道理。政策的扶植是一方面,最主要的一方面,从农民对村委会的不满就可以看出,问题出在领导班子自身,作为人民的公仆,是为自己牟取利益还真正为人民服务,这就需要各位领导扪心自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