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个人报告 > 工作报告 > 事迹材料 >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推荐23篇)正文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推荐23篇)》

时间: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通用23篇)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1

贫困山区的致富带头人贫困家庭的脱贫主心骨

小王,42岁,中共党员,xx市xx县族乡xx村人,现任xx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坚守大山11年,从一名返乡创业人员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大王”;引领带动当地群众种植反季节蔬菜15000多亩,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让绿色蔬菜成为高山乡镇的支柱产业。

“我只是天天跟乡亲打交道的农民头儿”

8月27日,记者在xx县扶贫办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蜿蜒跋涉,终于驱车来到了深藏在大山里的xx公司“菜蓝子”基地。

所行之处,记者就被漫山遍野的蔬菜所震撼了。“看,那些地里全是蔬菜,有萝卜、甘蓝(又名包包菜)、白菜等。”同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蔬菜成熟后,都将送到小王的公司里去,集中粗加工后再运向外地销售。

汽车在蔬菜园子里咆哮着奔跑了近二十分钟后,到达了农业开发公司。刚下车,记者看到该公司门前的坝子里,十多个妇女背着背篓,围着一个穿着西装的男子讨论着什么。“那就是我们此行要见的人小王。”工作人员说。

“账单子拿过来我看看,你家里今年不错哦,两个月收入4000多。”小王数着人民币,微笑着跟对面的妇女交流着。

“这还不得感谢你,没得林老板的大力支持,我们这些菜早就进猪圈了。”旁边的妇女跟着附和起来,随即就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

我们并没打扰这和谐的一幕,十多分种后,挨个数完钱,这些妇女们满带着微笑和收获离开,小王才注意到我们的到来。

“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听扶贫办的人说你们要来采访,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其实没什么好采访的,我只是一个天天跟乡亲打交道的‘农民头儿’。”小王说,刚刚那些妇女,都是周边零散的村民,自家种植的甜玉米吃不完,都是一背篓一背篓背过来卖的,只要能变现的农副产品,小王一律收下。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并能坚持到底的人”

1993年,小王高中毕业后,便远赴砖厂打工。但他对笨重的体力活儿没有兴趣,辗转来到山东寿光蔬菜基地做经纪人,他敏锐发现其中商机无限,便将经纪人活动流程记录了下来,准备将来回乡创业。xx年,小王联系到广州江南蔬菜批发市场的一位老板,一边负责生鲜配送,一边学习观察批发市场的运作方式,累积了经验。

xx年,小王回到家乡,依靠打工赚回来的经验和资本,结合本地特色,个人投资150万承包土地300多亩,利用龙桥乡1200至1800米的海拔优势,发展高山无公害反季蔬菜。

“根据在寿光和广州学回来的'经验,一开始就施行‘订单农业’的模式,跟周边农户协作发展。”小王回忆说,那时候规模还不算大,所以一切十分顺利,农户赚了,他自己的腰包也鼓起来了,这时候他便想着扩大规模发展,于成立了农业开发公司。

“成立公司的这一年,由于不懂种植、加工和管理方面的技术,仅收获期的一个月就亏损了80万元,这一棒差点将我打趴下。”小王谈起往事仍心有余悸。“还好当年打工时结识的陈老板听说后,派出3名技术人员驻地指导了近两个月,救我于危难之时,在下一个收获期的两个月时间里,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

这更坚定了小王的信心,他决定进一步扩大规模,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真正实现“百姓发财,公司发展”的目的。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并能坚持到底的人!”小王这样说到。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

在小王的倡导下,公司积极履行企业帮村产业带动责任,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按照“产前投入、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合同价回收”的方式,以“订单农业”示范带动族乡五个村多户村民,对所有贫困户交售给公司的蔬菜给予40元/吨的额外补助。

“好多贫困户逐渐富裕起来了,都走出了贫困。现在公司帮带的村民中还剩下200多户贫困家庭。”小王说,这200户当中,有21户是深度贫困户,他把这21户当成重点照顾对象,采取“无形股”的方式进行重点帮扶,同时聘用到公司做帮工,加上土地分红等利好,小王有信心在一年时间里让这些农户实现脱贫。

为此,我们走访了深度贫困户小波一家,因为他也是领到提前分红的贫困户之一。从种植基地出发继续深入大山区近半个小时的路程,到达小波家中,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土家族人。

“旁边这两间小平房是去年才修的新房。新添置了电视、洗衣机、农耕机等。”小波带着我们参观他新落成的房子,那年旧的木板老屋依然保存在那里,与新房构成了鲜明对比。“两个女儿一个上大二了,一个上高中,如果不是跟着林总种菜,这一年不知道怎么过日子。”

据小波讲述,在种菜之前,靠种植土豆、玉米等农作物,一年收入只够家用,更别谈孩子的学费了,那一年两万多的支出,让农家汉子觉得十分无力。

在小波的蔬菜地里,小王带着技术人员将近段时间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特别传授。“一定要注意管护,对病变的菜要及时清理,需要肥料我先垫资你直接拉过来,把你女儿上学的钱先准备好。”小王道小波的难处,主动提出欠款提肥,后期出产再支付,这无疑解决了小波当前的燃眉之急。

“今年在林总的帮助下种了20多亩蔬菜,大部分是萝卜,保守估计收入在6万元左右。”小波信心十足地说,今年完全不为孩子们上学的事发愁了,这得感谢小王的真心实意的帮助。

我们探究小王真心真情帮助贫困群众的动力从何而来,这样回答我们,“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我深知‘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的道理。”

小王将公司发展植根于家乡广袤的田野,将个人追求融入到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梦想,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肯定。公司先后获得“xx县家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xx县优秀私营企业”“xx市民族团结先进集体”、“xx市种菜能手”等称号;xx个人曾当选xx市第三届劳动模范、xx市第三届第四届人大代表,被评为xx年xx市优秀共产党员、xx年xx市科普惠农带头人、xx市首届“十佳”返乡创业明星。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2

小徐,女,群众,汉族,大专文化,现任xx区xx镇扶贫专干。

在xx区xx镇,人们提起扶贫专干名字都会竖起拇指,都亲切地叫她陈专员。八年来,她翻山越岭,走村入户,为山区贫困农民搭建起通往致富路的金色桥梁。

一、扶贫专员,责任重入泰山

xx年1月,因工作需要,小徐调到xx镇农业服务中心从事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开发工作意义重大,如果没有国家这么多年在扶贫开发事业上的巨大持续投入,也许很多地方很多农户仍然在贫困线上徘徊,特别是那些基础条件差的贫困地区,仅凭个人力量很难步入小康生活。”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她深知肩上责任重如泰山。

为尽快掌握全镇扶贫工作总体情况,她深入村社,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入户调查走访,摸清了18个村(居)852贫困户2909人的村情和户情,对全镇扶贫工作如数家珍。她是一个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的人,由于和她一说话总免不了谈起那个贫困村项目怎么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不知道完成了没有等话题,同事和村社干部就给她取了一个扶贫专员的绰号—陈专员。

二、真帮实扶,情系扶贫脱贫

xx镇外坝村2组村民小华是榨菜种植和半成品加工大户,拥有一口200立方米的榨菜池,一次能腌制200吨榨菜,一池榨菜加工出售后收入可达80000元,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但在两年前,小华还是个靠天吃饭的庄稼汉,一年五六千元的收入,让这个家庭过得紧巴巴的。

20xx年外坝村启动整村脱贫项目。在鼓励下,小华开始种植榨菜,并发展半成品加工,当年就尝到了甜头。xx年,他流转土地150亩,大规模种植榨菜和半成品加工,榨菜池扩大到200立方米。

在发展中,小华遇到了资金难题。小徐获悉后,多次帮他协调贷款事项,最终帮他解决了资金问题。

“要不是徐专员帮我解决了资金问题,我们一家哪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小华朴实的话语充满了对小徐的感激。

三、用心坚守,书写扶贫答卷

“在全市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摘帽是xx区对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庄严承诺,能否如期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是对全区所有扶贫干部能力、素质、决心的'一次全面检验。这份答卷能否交得出,能否交得好,时时刻刻牵动着我的心。”她义无反顾,责无旁贷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中去。和xx镇广大党员干部一道,扎扎实实的开展了大量工作。在这半年多时间里,她多次深入18个村具体指导,19次深入结对帮扶的6户贫困户家中,帮助他们制定脱贫方案,指导产业发展给他们送去关怀和希望。“全镇先后召开了脱贫摘帽动员会、推进会、研讨会121次,悬挂固定标语80幅,完成宣传专刊8版,编发脱贫摘帽简报20期、工作通报22期,广播稿8期,上报信息125条,电视台、巴渝都市报播发新闻稿件42条,拓改村道路8条公里;整治社道路18条公里;硬化平桥村村道1条3公里;硬化3个村人行便道93条公里;新建日处理1500立方的太和集中供水工程,安装供水主管和入户支管120公里,解决5个村2714户9500人的人饮安全;从八方碑水厂扩网安装平桥村管网18公里解决178户856人的人饮安全工程;新整治碑记村渠堰公里,覆盖6个社近1000亩的农灌。贫困村支柱产业发展迅速,新发展金荞麦为主的中药材450亩、蔬菜种植300亩、香菜450亩、花椒600亩、李子200亩、稻田、山坪塘养鱼60亩、蚕农55户养蚕15张,为384贫困户送去鸡苗万余只,为贫困村脱贫奠定了长效基础。

xx镇3个新时期贫困村销号、全镇852户2909人贫困户脱贫。”谈起这些简单的数字 一脸淡然,只有她自己知道,为了这些数字,她付出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经过市上考核验收,xx镇如期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向区委区政府、xx镇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为了做好扶贫攻坚工作,该同志基本上不分白天黑夜,做到了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5+2,白+黑,都处于工作状态,心里只想到了工作,连父母、子女、家庭都顾不上了。”她心里对家庭充满了愧疚,但总放不下那份扶贫情结。

乡镇的扶贫专干都是兼职,不但要做好扶贫份内的事,还要负责部门其他方面的工作。长期都要在村上负责扶贫项目实施,在农户家中进进出出,是个人见人躲的苦差事。xx区24个涉农乡镇街道的扶贫专干换了一茬又一茬,很少有能在此岗位坚持3年以上的。小徐是xx区唯一在扶贫专干岗位上干了9年的干部:扶贫是行善积德的大事,她喜欢别人叫她陈专员!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3

X,女,汉族,X县X小学教师。该同志于X年X月到我校工作以来多次被上级和学校表彰,她坚守教育一线,无怨无悔,悉心培育着每一个她心爱的小宝贝。在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用心教书,做一个负责任的教师;用爱育人,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在常人眼里,她是那么普通和平凡,但她所做的一切,却让人不由得感动。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摸实贫困户资料,得到群众,同事的一致肯定。X同学是帮扶对象之一,孩子家庭贫困,父亲出外打零工,长期不回家,祖父母长期患病,服药不断,母亲一人在家照顾老小,很是劳累。俗话说“人穷志短”,这样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心理极为脆弱,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为此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她们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在每次调查走访中都深切关注她们全家的生活,与其谈心,鼓励她们坚定信念,好好生活,因此X母亲每次见到她都亲切地叫她“姐姐”,告诉她家里遇到的困难以及现在家庭的改善情况,她深知对她家的竭力帮助和巨大作用。

在学校,每天中午饭后都能看到给精准扶贫户子女x等个别辅导的身影。X性格内向,反应迟钝,记忆力差,学习方法不正确,成绩很不理想,x老师抓住她书写认真规范,遵守纪律等优点鼓励她重拾信心,努力做好其它的一切,每天取得小进步,逐步提升她自己。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进步很大,令人欣慰。x同学从小没有母亲,父亲平时大多出门做泥瓦工活,孩子和八十多岁的祖母相依为命,其父亲和祖母均为文盲,在孩子学习上都力不从心,孩子家教不严,经常不做家庭作业,甚至多次将老师批阅的评语及时间用透明胶带提掉以应付充数,师生发现了她还死不承认,见于这种情况,X老师决心用爱感化她,经常与之谈心,给她梳头洗脚,辅导作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个“小顽固”终于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整天一见x老师就大老远笑着打招呼,听话懂事得像变了个人似的。贫困生张x长得特别好看,使人一见就好喜欢,可学习差得没法说,虽然是从城里转学回来的,但学习各方面都在班里属中下游,写字极潦草,x老师从书写抓起,每天在饭后及课外活动时间抽空教他练字,给他讲题,看到张x久违的笑容,师生都为之点赞。

作为一名基层扶贫一线教师,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上级的赞赏,赢得了全校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4

提升服务水平给力脱贫攻坚

,男,汉族,x人,中共党员,1977年8月出生,大学学历,现任xx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负责xx镇连山寺村的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开展农业产业技术扶贫工作。精准扶贫是党的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大事,作为一名农业科技人员有责任为这件事尽一份责任,做一份贡献。半年来,根据科技扶贫工作具体牵头单位的安排和相关文件精神,开展了以下具体工作。

自从驻村以来,与连山寺村支书曹松、第一书记李杨、村主任谢玉勤等一道经常深入贫困农户,座谈了解情况,找出致贫根源,利用技术咨询优势,因势利导,一户一策,对症下药,解决生产难题。截止八月十五日,共走访农户150多户次,解决生产难题20多个,示范新技术3个,推广新品种5个,召开培训会6次,培训农民300人次,张贴技术员联系卡62张,指导建立蔬菜产业园亩,培育种养殖大户10户。

用真心帮助贫困户。贫困户谢明友,家有6口人,夫妻多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儿子谢玉学儿媳许小艳均在外务工,孙子谢忠林孙女谢忠秀均为重度残疾,自己体弱多病,无固定经济来源。为该户提供种养技术资料和消毒药剂,提供了残疾人就业培训引导就地务工,引导儿子儿继续外出务工,同时安排专业队对该户危房进行整治,按照项目要求提供了xx元养猪补贴,协调植保专合社对其免费实施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免费提供蔬菜种植所需的肥料50公斤,同时也将其纳入科技示范户,配送相关物化补贴,为解决该户生产投入资金不足,协调并促成无息使用产业扶持周转金5000元;目前该户计划医疗救助3人、养生猪10头、养鸡鸭40只、种粮油5亩、就业培1人、种蔬菜1亩、低保享受2人、危房改造180平方米,为其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该户生产生活步入正轨,产业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贫困户谢明勇,家有贫困人口2人,自已股骨头坏死多年,老伴身患严重风湿病,上下肢扭曲变形,走路经常拄两个竹杆,晚上经常彻夜难眠,困痛不堪;该户住房破烂长年失修,房子周围零乱,该同志汇同村委和xx镇驻村干部对他做出危房改造的规划,并规划了到户的生产便道,同时完善圈舍改造和鸡鸭圈舍的修建,在政策兜底复核中全部纳入,目前该户窗明几净,周边环境整洁,到户水泥路畅通,圈里自己还买了两生猪,鸡鸭20多只,帮扶前灰头土脸,现在精气神十足,再找不到以前颓废的感觉,见人都说党的政策好,干部为他家能过上好日了天天辛苦了,感动的直流眼泪。

积极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科技示范户是使用农业科技的带头人,是传播农业科技,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直接的载体,为了解决连山寺村科技推广的问题,确定了董大连、谢明友等12个种养殖科技示范户,以粮油作物、蔬菜种植、原蚕养殖和畜禽养殖作为重点,在种植养殖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打出示范户的'招牌,组织贫困户参与评比相互参观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科技要领到人;今年夏季他们在种养殖上产值已经突破5000元,年底有望过万元。

依托专业合作社建立脱贫奔康产业园,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在1、2社建立蔬菜产业园亩,种植蔬菜和油用牡丹,这个园区吸纳27户贫困户以产业扶持周转金入股分红;二是在张家湾以党员谢兴云建立蔬菜产业园30亩,带动贫困户9户,发展商品蔬菜和订单蔬菜种植,商品蔬菜已初见效益。预计今年园区仅订单青菜可产100吨,种植这一项可增收10万元。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连山寺村以粮油作物、蔬菜种植、原蚕养殖和畜禽养殖为抓手,为了确保产业出效益,蔬菜专合社举办了两次培训会,聘请专家到场授课,现场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八月十五日召开的产业扶贫技术培训会,以全村62户贫困户为主,其他群众和党员为辅共130多人参加了种养技术培训,以蔬菜病虫防治、家禽科学养殖为主要内容,高级农艺师王中宝、畜牧生产发展股刘国平到场授课,印发了技术资料200余份。培训从早上八点一直到上午的十二点,整个会场秩序井然,农民提问积极踊跃,专家解答细致入微,效果良好。在此之前,还在三月、五月、六月分别召开了种养殖技术培训会,参加培训人次达到200人次。

扶贫攻坚,任重道远。下半年,将继续围绕产业做文章,将进一步加大培训指导力度,初步安排在九月和十月再搞几次针对蔬菜和畜禽养殖的专业性培训,让科技在扶贫工作中发挥出引领作用。同时积极主动向各级领导汇报,争取项目支持,在资金、物质上给予大力扶持,以实际行动支持扶贫工作,以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科技扶贫的最终目标,践行一个农业科技人员的价值观,真正做到为农惠农助农增收。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5

20xx年4月,为助推晴隆县的教育脱贫攻坚,黔西南州教育局成立了晴隆县脱贫攻坚“减贫摘帽”同心助攻团,作为教师的他被赋予了一种新的使命,成为了同心助攻团的一名成员。自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他的舞台不只是教室里的三尺讲台,不只是教书育人,还积极投身到晴隆莲城教育扶贫攻坚的工作中。

一、迅速进入角色,勇担脱贫攻坚重任。

新的形势下,脱贫攻坚工作不仅任务重,责任大,而且担子重,压力大。但他敢于担当,紧紧围绕上级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全面分析脱贫攻坚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深刻谋划了全办的教育脱贫攻坚的开展思路,建议中心校,在全办范围内再进行一轮走访摸排,为莲城办教育精准扶贫和控辍保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深入街道走访,掌握相关数据。

在走访摸排中,他掌握了以下详实的数据,为脱贫攻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晴隆莲城街道办现有人口10327户37158人,其中建档立卡1381户5523人。共有6-16周岁适龄人口4941人,其中建档立卡892人,非建档立卡4049人。6-16周岁适龄人口建档立卡学生中在校就读848人,在县内就读725人,县外就读123人,其中学前教育8人,义务教育766人,高中、中职73人,大专本科1人。未在校适龄人口中送教上门2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0人,九年级毕业42人,台账疑似辍学19人,已劝返销号19人。20xx-20__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1022人,资助金额151.17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以上教育资助做到应助尽助。

三、不怕吃苦,以身作则,做群众贴心人。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处处以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规范自己的行为。他严于律己、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处事公正,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关心群众,对同志以诚相待,善于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在脱贫攻坚的种种难关和困难面前,他没有逃避和退缩,特别是在家中老人、小孩生病等困难的情况下,一直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为了确保晴隆莲城教育扶贫工作能如期完成“减贫摘帽”,不拖全县后腿,他选择直面困难,积极同工作组干部一起开会分析,研究对策,引导贫困对象共同渡过难关,克服脱贫攻坚道路上的.种种困难。

四、为人师表诲而不倦,教育脱贫风雨无阻

小罗是他所教班级的一个学生,出生于农村家庭。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位同学上课经常走神,经常找各种理由请假,导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人也变得沉默寡言。刘安雄老师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利用放学之余的时间进行家访。有一次在前往他家的路途中突然下雨,他冒着大雨跑到小罗同学家,与他的爸爸、姐姐沟通,在交流时肯定了他在学校的优秀表现。通过多次耐心地教育、谈心、辅导,小罗不再请假,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6

“小娟誓言要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怀着深情把生命和热血奉献给扶贫事业,她是绽放在陇原大地上最美的格桑花。”小娟的先进事迹让省商务厅驻靖远县永新乡永新村干部朱燕深受感动,她说,小娟用实际行动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作为一名和小娟同龄的驻村干部,要像小娟那样勇于担当、崇尚实干,以不怕吃苦、追求卓越的`作风履职尽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兰州海关派驻康乐县莲麓镇扎那山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赵政说,小娟是甘肃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优秀代表,她上学时品学兼优,毕业后回乡奉献家乡。她心系群众、为民务实,跋山涉水、走村入户,摸情况、提建议、解难题、抓落实,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推动扶贫举措落地见效,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和担当。

她舍小家顾大家,无暇关心和照顾家人,一心扑在工作上,直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小娟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精神生动感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兰州海关驻村工作队将以小娟等脱贫攻坚一线先进人物为标杆,勇于拼搏、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履职尽责、扎实工作,为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小娟是我们一线扶贫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她的事迹感人至深,她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礼县马河乡孟泉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队队长刘小平说,为了脱贫攻坚任务,小娟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无数个日日夜夜奔走在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公仆情怀。她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和事迹,将成为每一位扶贫干部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7

下庄村是巫山县有名的穷村,据村民透露:村子穷到什么地步呢?女孩子外出打工都嫁到外地去了,而外村的女孩也不愿意嫁到下庄村。山路不通导致的落后让村子愈发的贫穷,更别说“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实施。小林作为下庄村村委主任,村子一天没有拔除穷根,他的心里就一天不踏实。

1997年,小林拿起铲子走到村口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然而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够修通这条开放之路吗?小林首先展开行动——开始挖路,他日复一日的苦干,每天披星戴月,晨出晚归。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被小林的精神所打动,纷纷加入到修路的队伍中来。经过小林带领村民的不断努力,这条历时7年的8公里康庄大道终于竣工了!正在村民们欢呼雀跃的时候,小林又陷入了沉思:如何让下庄村富起来?他化万千思绪为动力,积极作为,响应了国家扶贫扶志的.号召,将柑橘种植技术引进下庄村,并手把手教会村民种植技术,在小林的不懈努力下,几年后村里柑橘产量高达40吨,村民都绽放出了满足的笑容。

今年61岁的小林,把青春年华全数献给了这片土地,20__年实现下庄村整村脱贫摘帽。愚公移山的故事,人们一向都当成一则虚构的故事,但就在我们的时代,愚公精神真实存在了。

他——小林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只要坚持干,一定能成功!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8

_,男,壮族,现年45岁,中共党员,_县_乡_村委会八雷村小组的村小组组长,居住在地理位置偏远和交通条件落后的深山区,早年家境贫寒、只接受过初中教育,便早早地回村参加劳动。依靠贫瘠的土地谋生,加之家中有两个孩子读大学,全家4口人生活非常困难。作为共产党员的_不甘贫困,不等、不靠,找准发展路子,硬是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和风采。

一、“败家组长”的致富路子

_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他满怀信心想在家乡的这片天地干出一番事业,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乡亲父老的命运,让家乡脱胎换骨。20__年,38岁的_当选八雷村小组组长,他不甘心一直重复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困日子,在当选八雷村小组组长后,他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20__年,他在乡党委政府的宣传下,积极发展甘蔗产业,但因交通条件限制,甘蔗产业并没有带来很大的效益;20__年,_尝试利用八雷丰富的优势资源,发展石蛙养殖,但因经验缺乏而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一直在寻找适合在八雷村发展的商机,而_也被群众戏称“败家组长”。

八雷村小组山多林密道路稀,一座座高山、常年湿滑的道路,使得该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缺少脱贫致富门路。20__年以前,_也和全村其他的贫困户一样,依靠国家的扶贫政策、过着清苦的生活。虽然_勤劳肯吃苦,但很长时间他也不知道如何创业、如何利用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脱贫致富。20__年开始,_先后参加了由县、乡组织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授课教师、专家所讲的农业政策、种植、养殖技术,让他眼界大开,一下子“开了窍”,看到了“种桑养蚕”这个商机,在到广西那坡、田林等地考察后,他再次压上全部身家,发展“种桑养殖”产业,也开启了带领群众艰苦拼搏、创业致富的新征程。

二、“败家组长”的华丽转变

20__年,_实验发展“种桑养殖”,建设养殖基地100平方,种植桑树2.2亩,养殖4批,交售新蚕茧875公斤,收入3.5万元。20__年,_扩大种养殖规模,扩建设养殖基地2660平方,扩种植桑树4.6亩,预计可养殖6批,预计交售新蚕茧1600公斤,收入6.4万元。桑蚕产业稳步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_并未就此满足,因为他有自己的创业梦想。“光自己富不算富,我想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带动和帮助一批贫困群众脱贫,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他将在培训班学到的实用知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摸索出一套简单易学的桑蚕种养植、管理技术,到田边、地头向其他贫困户传授种植经验,向村民宣传党的富民政策,靠自己的双手,带领贫困户科学种植、科技致富。截至目前,全村共26户,其中档卡户18户,已脱贫17户。

三、做好带头人,努力改变贫困现状

作为八雷村的带头人,_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村内没有一条硬化路,田间路更是‘进退两难’,村民连出行都费劲更别提脱贫致富了。”_回想起20__年以前村里的日子感慨万分。“看到这样的八雷村,我的心里不是滋味,作为村里的带头人,当时嘴上是天天起泡,找寻出路的电话打个不停,为的就是给八雷村老百姓一个生活越来越好的期盼。”

想致富,先修路。20__年和20__年,在乡政府动员下,八雷村小组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八雷村小组群众开展村内道路硬化建设,在修路的过程中,_在全村提出倡议:“咱们的路,乡里出钱,那我们就使劲干,干出个样子!”6名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起肩并肩,穿着靴子、拿着耙子,冲在修路的最前面。在村内道路硬化建设中,全村无偿投工投劳1500余个,全村硬化水泥路达到4000余平方米,支砌挡墙50余立方米,垃圾1个,修筑水泥边沟200多米致富路竣工了,八雷村的村民笑了。八雷村小组,在_的带领下,借扶贫政策之机,所有农户都建起了砖混房,基本每户都有自己的卫生间、厨房,村内安上了太阳能路灯、建成了活动室,如期脱贫致富的希望更有信心了,_心里的第一块大石头也放下了。

为了让_村、八雷村小组不拖全乡、全县脱贫后腿,在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_已在不断尝试和探索巩固和提升脱贫质量的方法和方式,带领全村人共奔小康路。_在生活上勤俭节约、与人为善、团结邻里、乐于助人;在事业上,他总是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细致耐心、勇于拼搏;在思想上,他做到“饮水不忘挖井人”,总是不忘感谢政府,铭记党恩。正是他不为所求,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和支持,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用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在八雷村铸起了一面永不退色的鲜红旗帜。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9

小李用几十年的时间,深入贫困地区,走遍全国传授种植技术。推动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他也是“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探索出了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

而2020__年初热播剧《山海情》里面讲述的福建支援宁夏闽宁,福建专家来到村里教村民们种蘑菇,让大家挣到了第一桶金的故事情节,也是根据食用菌从业者的故事进行创作的,小李挺喜欢这部电视剧。“那就是我们所有‘蘑菇人’的一个缩影,让大家了解了我们背后的故事,这个剧的评分很高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它太真实了。”

因为在扶贫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之时,小李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他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我们10位获奖者中,有人为了扶贫事业奉献了生命,对于他们来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而对全国从事我这个行业的人来说,我也只是一个代表,这个荣誉,是属于我们整个食用菌产业的。”

小李表示,他真心感谢自己团队的成员,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除此之外,我更想感谢广大的菇农,就个荣誉源自他们在第一线辛勤的工作,全国70%以上的国家级评估员选择了菌类产业,这是不容易的,大家实实在在的用自己的奉献支撑了行业,才使中国的食用菌产业能够40年发展700倍,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个产业。”

小李表示,跟自己荣获表彰比起来,他更开心的是脱贫攻坚的胜利,“脱贫是一件太难的事情,但经过这八年,我们确确实实是摆脱绝对贫困了,我走了这么多地方,看了那么多的乡村,原来的落后状态,通过精准扶贫改变了面貌,真是让我由衷幸福,绝对贫困的标签撕得可真不容易,能够有幸参与其中,我为自己和团队感到骄傲。”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10

_村是_县_镇边境线上的一个苗族寨子,长期贫穷落后曾是这个寨子的真实写照,但在寨子中,有一位其貌不扬的苗家汉子,近年来,他凭着一股子“牛劲”,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展起肉牛养殖,硬是在中越边境延绵大山间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带动了本寨村民一同发展致富,实现了祖辈们梦寐以求的致富梦,他就是_。

“跳出当地看当地,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更好地谋划村子的发展,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这是_的座右铭,20__年7月,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员的他无论做什么事,都向党中央靠拢,看齐,履行着一名党员责任,发挥着党员作用,致力成为人民群众的先锋模范。

他是本村发展特色农业的领路“牛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20__年3月27日由_发起召开全体大会决定成立金福养牛合作社,注册社员69人,其中5人是建档立卡户,注册资金180万元。合作社以_省内地消费群和广西、广东省肉牛加工厂为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为依托,以服务社员为宗旨,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以提高肉牛产品效益为目标,以增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优势,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分工协作,合作社负责肉牛品种采购、发放给农户公种牛,农户提供母种牛,进行配种养殖,然后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生产资料采购和技术培训、统一品种收购及销售,这不仅为农户提供了家门口的养殖工作,还为群众解决了外出务工无人照料牛儿的烦恼,并为群众提供销售渠道,增加了群众的收入,目前养殖肉牛品种有本地高峰黄牛、西门塔尔和利木赞牛种。20__年合作社养殖出栏600头,实现销售收入480万元,实现利润192万元,实现社员人均增收2.78万元。

他还是本村的建设先行者。

积极通过村“两委”向镇领导争项目、争资金,村上公共设施不断改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自20__年他担任穴厂、_村小组、金福养牛专业合作社联合支部书记以来,组织群众挖通了从村内到1315高地的生产基础道路,于20__年自己投入1.5万元拉来沙石铺垫村内到1315高地的生产道路,从而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20__年争取“一事一议”项目用于村内道路硬化,由于村子太分散,覆盖不了村内道路硬化,20__年又申请整村推进项目,两个项目解决了村内主干道的建设问题,20__年申请民族团结示范村,20__年底完成了民族团结示范村的建设,解决了环村道路和进户路,20__年在看到寨子群众罗少明家出车祸后的日渐困难,又捐赠给他15000块火砖建房,并为其向_镇党委政府申请到了5吨水泥解决建房困难。近几年来,在_的带动下,全村村民发奋努力,目前,实现了村内道路硬化覆盖率达95%,全村通宽带网络,通网络电视,通电视广播等,且村内宽带已装了45户,网络电视达80%,本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村民们也纷纷建起了楼房,全村实现了脱贫摘帽。

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村内群众内生动力。

作为支部书记的他,对村中的工作思路非常清晰,哪里的道路要硬化,什么产业能深化助群众增收,村中卫生、绿化、民族风采等工作他都心中有数,充分的发挥了党员干部和“党员致富带头人”的作用。他不仅带头创业就业,深入探索符合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有效途径,努力帮助贫困户找准致富门路、持续增加收入,还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各种活动,加强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通过党员包联等宣传政策法规,通过培训教育切实提高贫困户的实用技术技能,引导贫困户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他还是苗族文化的传承人

他以合作社为支撑,积极自发组织开展各种相关的民俗民间活动,特别是苗族的花山节,每年初一他都会组织群众在_燕家湾斗牛场开展为期9天的苗族“花山节”活动,还邀约周边的彝族、瑶族、壮族、汉族一同举办文艺表演,突出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让游客们一览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表演,同时活动中,还邀请外来游客一起参与活动,感受节日气氛,体会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20__年开展的“花山节”吸引了中越游客约30万余人。每次的活动开展不仅将本民族的特色特点发扬光大,还让民族的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

正是这样一位小人物,却完成了一件件村内大事,作为一位普普通通的群众党员,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党员的身份引领着群众慢慢的步入新时代生活的正轨,发挥着“党员”的作用和树立着“党员”的先进形象,得到了群众的赞赏和钦佩。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11

她年龄不大,很多小朋友却亲切地喊她“村公所奶奶”;她驻村时间不长,对村民的情况却了如指掌,用心用情用力为村民办好事、解难事。她就是xx县商业办驻xx村扶贫工作队员小周。

每天早上,在xx县xx乡xx村村道上,总有一位中年女性在晨练,她就是小周。在晨练中,既可锻炼身体,又可接触村民,还能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小周经常利用早、中、晚的时间,到村民家里走访,走到哪家就到哪家屋里坐坐,村民觉得她很平和。因为她“接地气”,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周姐”。因为她住在村公所,小朋友送她昵称“村公所奶奶”。“周姐”和“村公所奶奶”已成为小周在xx村最响亮的名片。

xx村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以种植水果、蔬菜、水稻为主,但香柚、夏橙等水果因柑橘黄龙病而毁坏。20xx年,在xx乡党委、政府和县商业办扶贫工作队的引导下,xx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植香芋1100亩,当年产香芋1800吨。通过示范辐射,带动周边朝阳村、八角亭村等种植香芋1万多亩,成为xx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近两年,由于受市场行情的影响,香芋销售不好,和队员们就引导、鼓励村民尝试种植其他的经济作物。20xx年,贫困户江代贵从广西引进种植马蹄40亩,年产值达35万元,纯收入达15万元,不仅脱了贫,还成为了致富带头人。今年,江代贵发展种植马蹄xx亩,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成立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方式,带动其他贫困户和农户发展种植马蹄300多亩。

小周与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找准贫困户致贫原因,精准施策开展帮扶。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目前,全村78户贫困户除3户社会保障兜底户因情况特殊外,已实现全部脱贫。小周通过水滴筹平台,利用微信发朋友圈,为重病贫困户发起众筹2起,筹集资金2万多元,帮助重病贫困户解决了部分治疗资金;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发布贫困户的需求信息,共发布需求信息348条,对接成功335条,对接成功率达96%,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她利用自己的舞蹈特长对xx村舞蹈队进行技术指导,去年xx村选送的舞蹈参加全县“全民健身日”活动比赛,荣获了三等奖,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

20xx年,xx村支两委代表全体村民把一幅绣着“精准扶贫,一心为民”的锦旗送给扶贫后盾单位。今年6月,在xx县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推进会上,小周做了典型发言。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12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小莹等10名同志,他们的感人事迹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小莹是兴安盟科右中旗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20__年以来,她带领科右中旗2。1万名妇女从事蒙古族刺绣产业,以绣花精神推动脱贫攻坚。

小莹从小喜欢刺绣,积累了很多刺绣经验和方法。20__年,她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蒙古族传统刺绣手工技艺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且科右中旗图什业图“王府刺绣”在20__年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便积极协调旗妇联、旗就业局等相关部门,组织开办蒙古族刺绣培训班,让学员尽快掌握各种刺绣技法。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蒙古族刺绣培训班遍布全旗12个苏木镇,集中举办刺绣培训班100期,共培训绣工1万多人次,通过传帮带,全旗已有一、二、三级绣工1300人、5000人和8000人。20__年,2895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通过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实现人均年增收20__元。

20__年以来,在小莹的协调下,科右中旗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沃尔墩刺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图什业图刺绣基地相继成立,蒙古族刺绣培训基地和刺绣实训车间开始建立。目前,从事刺绣人数50人以上的嘎查(村)已有51个,初步形成了产业村规模。为开拓市场,她多方奔走协调,促成当地刺绣公司与骄阳湘绣厂签订协议,落实生产订单,借力推动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品漂洋过海走出国门。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13

,xx县人,中共党员,xx90年3月出生,20xx年9月参加工作包抓焦村,20xx年转为xx村包村干部,20xx年被下派担任联合支部(包括xx党支部和xx党支部)第一书记至今。

是县级重点贫困村,xx村是镇里出名的残疾村。当她开始担任包村干部以来,她深深地意识到要改变村容村貌,让村民的生活富裕起来,还有很一段很艰辛的路要走。

五年来,她坚持用情走访农户,用心服务群众,千方百计谋发展,多措并举做实事。五年来,她扎实工作,克难奋进,xx村的发展初见成效,民生改善有所提高,逐步形成和谐稳定新局面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20xx年被评为“县级优秀第一书记”。五年来,她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换来村庄的崭新容颜,也换来了村民邻里的喜笑颜开。用村里刘俊岐老人的话说:“这么个碎女娃娃,能在我们村坚持这么多年,给俄们带来这么大的变化。能行了,真的可能行了!”

一、千方百计谋发展,修路富民强产业

当她来到xx村的第一年,就遇到20xx年的特大雨灾,村子里的好多土窑都变成了危窑。她积极协调解决了村民的临时住处,和村里人同吃同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乡亲们都亲切地唤她。

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她,看到村里的贫穷面貌时,就意识到一定要想办法让村民都富起来。向村支书了解以后,得知村里有1410亩的果树,但是由于地处山地,远离水源,果园灌溉取水用水十分困难。当她得知县上有集雨水窖项目时,她第一时间跑到镇政府找领导,争取取目,经过多次协调,争取到xx7口集雨水窖,解决了xx村果园灌溉难的问题。20xx年xx村苹果产量达到了48。5万公斤,产值达384。5万元,人均果品纯收入突破万元,实现了三年翻两番的预期目标。

水源灌溉问题解决了,她又惦记着修路的事,她永远都不会忘记于家塬子村那段3公里的泥泞路。都是一样的果树,由于道路问题,于家塬子村的苹果卖不出去,很多农民都改变不了贫穷的面貌。她和当时的帮扶单位城管局都认为只有把于家塬子的路修好了,村民才能真正富起来。通过她多方奔走,协调资金80余万元,硬化了到于家塬子村的三公里道路。村里的苹果能卖上价钱了,于家塬子村的大叔大婶们都笑的合不拢嘴,“没想到这多少年也修不了的路,让这个碎女娃娃给蹦跶地修好了。”于家塬子村的张大哥笑着说。

二、因户制宜准施策,多措并举促增收

五年来,她进遍了全村249户家门,了解了全村722人的基本情况,走遍了全村2210亩果园地,熟悉村里的每村每户。20xx年她被下派作为xx村第一书记,这是也是领导对她辛勤工作的认可,也反映了乡亲们对她的信任,她深深地意识到,当了第一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本就熟悉村情的她,为了扶不漏户,还是入户走访了每一户贫困户。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协助帮扶干部和贫困户因户制宜地制定了帮扶计划。针对劳动力不足的杨花明和家务劳动力不足的张江东采取极具特色地捆绑帮扶,互相照料,共同致富。她知道贫困户脱贫不能单纯依靠报扶干部,于是她就谋计着能联系几个合作社帮忙。经过她多次协商,中果公司与xx村建立村企帮扶关系,中果公司的果树管理专家到村指导果树管理技术7次,无偿发放化肥农药4次2万余元。风雹灾害后,她及时联系中果公司专家第一时间进村查看灾情,指导农户展开生产自救,并积极争取了9000余元叶面涂药。与此同时,她还协调远大养殖合作社与xx村农户建立养殖帮扶关系,为贫困户提供猪仔42头,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业。

三、一心为民办实事,村容村貌焕新风

为提高xx人民生活环境与质量。她积极协调,汇集各种力量,引进资金46余万元,用于村庄户改整治。同年底,美丽乡村建设66户全部完成户改,彩钢房顶整齐鲜亮,围墙干净洁白,大门错落有序,环境优雅怡人。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能沉淀多少真情。任职第一书记以来,团结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以富民强村为己任,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知难而进,不等不靠,积极争项目、找资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充分体现了一个第一书记厚德善谋、笃行为民的本色,以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

如今的xx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弱势群体有人帮。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纷纷夸赞“这个女娃娃来了,xx村真的变了。”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14

7月7日,在xx县xx市xx村贫困户家中,一位40岁的妇女干部帮助扫地,洗碗。这是就该镇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小刘忙碌地身影。

“铿锵玫瑰,铿锵行,扶贫路上拔穷根。”在xx市镇有一位女扶贫干部,她带着感情,带着坚毅,如一朵“铿锵玫瑰”,以女性特有的顽强、细腻和执著,走进贫困村,投身扶贫工作,带领群众奔走在致富的道路上,留下了阵阵芬芳。她就是小刘,xx县党代表,现任xx市镇农村片长、扶贫办副主任,她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6次分别获市县嘉奖,先后被评为市、县扶贫先进个人。作为全镇唯一的普通干部女片长,她始终战斗在脱贫攻坚战场的第一线,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舍家为公,用柔肩挑起扶贫重担

20xx年初,小刘在全镇五个带片片长选举时,她作为一般干部被选为辖管全镇6个村的农村片长,同时,并被镇任命为镇扶贫办副主任,兼驻唯一村扶贫工作队员。为了更好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小刘把被子从镇宿舍搬到村里。驻村扶贫,过的第一关就是生活关,租居在老百姓家,没有政府宿舍的淋浴洗澡、没有正常就餐时间等等。这一切困难,她都能克服,毫无怨言;但是,每晚老鼠在楼上、床下东窜西跑,吓得她不敢睡觉。害怕睡着了,老鼠窜到她被子上来。生活的难关还算好过,最怕的就是对家人的亏欠和群众的不理解。

为了扶贫工作,小刘放弃双休日,有时几个月也难得回去一次,冷落了亲人,忽略了小孩的管教。县里规定镇派工作队员每月至少在村居8天时间,她却和市县下派工作队员一样,每月居住22天以上,这样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帮扶工作上。一次,她到县城开会,抽空回家拿换季的衣服,老母亲心疼地拉着她的手说:“琳琳,你扶贫工作重要,但身体和家庭也重要啊”。望着苍老的母亲,她的泪水情不自禁地从眼底流出,这时她才想起自己已经两个多月没有进过家门了。她带着愧疚感跟儿子谈心时,正读初中的儿子又抱怨又生气地说“你不是我的妈妈,你没有资格管我,你爱的不是我,你爱的永远是你的工作、你的贫困户,贫困户的小孩才是你的小孩,贫困户才是你真正的亲人”。听到小孩的.话,她泪流满面,心阵阵的作痛。

20xx年10月,她中风的父亲六十岁大寿生日,恰巧碰上省市来镇里进行出列村交叉检查,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她根本没有时间赶回去陪父亲过生日。20xx年年3月,她由于常时间在电脑前整理录入扶贫资料、写扶贫工作计划、总结等,右手腕关节患上腱鞘炎,不能拿重物、不能扭东西,受到严重障碍;但她没有请假,没有看医生、没有住院,仍然坚守扶贫一线。

因地制宜,用勤奋攻克脱贫难关

20xx年,小刘驻唯一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知道只有把上级的扶贫政策学懂学透,才能为贫困群众帮难解困。她白天走访贫困户,晚上挑灯学习扶贫政策,她村在全县率先创新实施贫困户资料“一户一档”管理法,获得县扶贫办高度评价,并在全县借鉴推广。她提出“34”的帮扶措施,打造油茶、苗木、养殖等六大产业基地,切实提高贫困户收入,并因户施策,良好的帮扶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xx年6月,省市县三级领导和工作组对她片里所管的唯一村、青草村的扶贫工作进行了检查,从软件到硬件,从乡村面貌变化到干部作风表现,综合成绩名列全市前茅,都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省政协小微主席当场表扬了小刘,亲昵地称赞她说:“这个小丫头肯实干,真不错。”

近年来,小刘带领扶贫工作队广泛调研,因村制宜,提前科学规划、精心包装项目,详实地将信息录入扶贫项目数据库,尽量做到每一项扶贫工程和项目早实施,让群众早受益。她先后帮助唯一村争取示范点阵地资金10万元,新村部堡圹建设项目资金20万元;帮助油斯村争取道路建设资金90万元,专项党费扶持产业项目资金50万元;帮助唯一村新修道路8.6公里、油斯村新修道路10.3公里,让4000余村民受益。

三年来,小刘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时,充分根据各村的实际,因地制宜,着力破解脱贫难题,把发展产业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利器。她帮助唯一村发展油茶产业1010亩、苗木基地50亩;帮助油斯村发展油茶产业500亩、草珊瑚药材50亩,助力村民致富脱贫。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她协助油斯村市政府办驻村帮扶队工作时,用了一年时间20余次化解一场7年之久434.5亩复垦林地矛盾,让434.5亩荒废土地全部种上了新的油茶苗,重新为群众发挥增收效能,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春风化雨,用爱点亮村民致富路

“立定九宵志志在脱贫,横下一条心心系攻坚。”这是小刘最初带队驻村扶贫时,作为在部队锻炼多年的父亲送给她的一句话。她作为一名一线“扶贫人”,一直秉承着这个信念;始终把为民办实事当成自己的一份责任,把为民解难题当成自己的一种快乐,把群众的赞许眼神当成一件无比欣慰的事情。

油斯村檀山组贫困户吴操父亲因患肝癌去世,母亲患肠癌需要住院治疗,繁重的经济负担,使他辍学在家劳动,变得非常自卑。小刘经常到吴操家和他拉家常、谈生活、话人生,主动和他沟通,向他宣讲扶贫政策,及时为他申请办理了低保、积极对接落实危房改造政策,帮他解决了家的住房问题,并鼓励他踊跃报名参加优秀农民青年人才培训班,学习掌握农业技术。当吴操拉着她的手说“谢谢您!谢谢党的好政策,是您给予了我们全家重新生活的勇气。”听到这话,她流泪了,那不是因为心酸,而是为民解忧之后的那份轻松。

11年来,油斯村年近六十的孤寡老人小可独自护理瘫痪在床儿子、照顾年幼孙子的重任,生活非常艰难。小刘经常到小可老人家,帮助他清理卫生,主动和吴老拉家常,陪就读初中的小吴锦聊天,鼓励他勤奋上进,长大后支撑起这个不易的家庭,并利用回镇里的机会,到所在学校去看望吴锦,为他添置衣物和学习用品,给予他缺失的母爱;慢慢地,老人重新振作了精神,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15

小杰,男,生于1970年7月,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四川阆中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四川阆中天然气总公司精准扶贫万家桥村驻村工作组副组长。

一、高度重视,明确任务保进度

按照市委精准扶贫工作安排,玉台镇万家桥村由四川阆中天然气总公司进行对接帮扶。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南充市、阆中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总公司于7月开始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联系工作一启动,总公司就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统筹安排,在讲清目标、理顺思路、提升认识的基础上,及时将帮扶任务明确到总公司第一责任人,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总经理柴勇同志任组长,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小杰任副组长,党委委员、各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万家桥驻村工作组,选派了蒲树郁作为玉台镇万家桥村的第一书记。

二、摸准实情,认清扶贫目标

万家桥村位于阆中玉台、金城、妙高、宝台、金垭五镇乡最边沿接壤处。全村现有农户447户,农业人口1617人,耕地面积1535亩,林地3200亩, 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98户,贫困人口307人。全村村民人均收入在4000元左右,精准扶贫户人均收入在2500元左右。截至目前,已脱贫96户,脱贫人口300人,剩余2户7人预计在今年实现脱贫。该村主要农户都生活、生产在观绿山中部,属典型旱山村,农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三、真抓实干,打好脱贫组合拳

(一)突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引领。

1、积极联系村委会,完善办公室设施,巩固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

2、“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7月至今召开大小会议40余场次,现场培训15次,参会群众1300余人次。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二)突出帮扶建设,确保帮扶到位。

1、蓝色火焰架起了暖心桥。为满足当地群众希望使用天然气的迫切愿望,他说服总公司投入320余万元资金新建了阆中金城至玉台天然气双向输气管道。对输气管道沿线的'贫困群众天然气安装实施了部分减免土建费用的帮扶措施。截至目前,新安装了150余户,共减免土建费用12万余元。

2、新建辣椒产业园推进产业发展。为推进村特色产业发展,拓展微小产业园区建设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思路,他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九十二多万元,成功将原已荒废的元宝山建设成为62亩左右小微辣椒产业园,产辣椒近100吨,园区新建道路2.2公里,500立方米蓄水池2座、渠系3000米、提灌站1个。

3、新建村级道路推动脱贫致富。经过多方沟通规划,并在相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新建村级道路近5公里,为村民出行、蔬菜运输等解决了实际困难,为万家桥全体村民铺设了一条脱贫之路。

4、真诚扶贫帮扶推动脱贫攻坚。在实地调研走访后,通过多次与镇党委、镇政府领导、总公司领导沟通协商,反复研究如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帮扶单位《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组建了24名中层以上管理党员干部帮扶队伍,每月定期组织帮扶队伍到98户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今年春节前,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带着慰问品到村开展新春扶贫慰问活动,为98户贫困户送去大米20斤、面粉20斤、菜油20斤、鲜猪肉5斤、慰问金各200元。8月18日,驻村工作组带着茶叶、防暑降温药品等走访了贫困户,并对他们当前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根据帮扶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的原则,确保了“真扶贫”,做实精准扶贫帮扶工程。

5、完善软硬件推动阵地建设。总公司党委始终将村支部阵地建设纳入帮扶计划,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搞好党建工作,始终把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建设扶贫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投入资金5万元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各类软硬件建设,购置了空调、桌椅、打字复印机、文件柜、文件盒、宣传展板等急需的办公设施,并将各类制度进行了上墙、上展板,做到了公示有展板、宣传有橱窗。

(三)突出因户施策,确保脱贫成效。

1、总公司帮助村委会依托裕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了猫儿山产业园,种植辣椒62亩,完善了园区道路,水池、渠系等建设,现有27户贫困户入园,由专合社提供种苗、肥料、农膜、农药等物资,并提供全程技术服务,签订辣椒回收协议,确保农户持续受益。

2、发动贫困户种植韭黄56亩,接收12户精准贫困户参与务工,政府利用扶贫资金采取双向补贴,即给领办创办的贫困户根据使用贫困户劳动力以适当补贴,又给参与务工的贫困户在正常的务工收入上予以补贴,这样既减轻了领办贫困户的劳务支出,又增加了务工贫困户的收入。

(四)突出基础设施,确保新村建设。

针对贫困村情况,按照“一低七有”退出标准,目前实现了村有集体经济收入,有通村硬化路,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宽带网,卫生室,文化室正在进行完善内部装修工作和设施购置等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16

“经自治区相关部门同意贫困村当发村脱贫出列!”听到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容县杨村镇人大主席小梁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微笑,几年来辛勤培育的“扶贫树”,终于结出脱贫“硕果”。

当发村位于容县杨村镇东北部,地处山区,山多地少,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薄弱,是杨村镇“十三五”贫困村。20__年精准入户识别时,当发村识别出贫困户114户46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338人,贫困发生率为14.76%。面对当发村艰巨的脱贫任务,担任当发村挂村组长的小梁迎难而上,用柔肩勇敢地挑起带领当发村摘“穷帽”贫困群众拔“穷根”的重任,在脱贫攻坚路上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

用脚步丈量民情

“治病首先找病根,治穷病首先找穷根”,小梁心里明白要让群众摆脱贫困“枷锁”,过上好生活,走上致富道路,必须找准“穷根”,量体裁衣制订帮扶脱贫计划,才能让贫困群众真脱贫脱真贫。小梁与镇政府挂村干部、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组成工作组,采取“走亲戚”的方式对全村22个村民小组772户农户进行全覆盖入户走访,对于精准识别出的114户贫困户则采取“常走亲戚”的走访方式。每到一户小梁都会用接地气的语言主动与群众聊家常,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困难等情况。

当发村地处山区,山路崎岖,摩托车无法通行时,就需要采取步行的方式,“晴天一身汗,雨天两脚泥”早已是常态。刚开始走访时,有的群众认为小梁只是“到此一游”式的走访,为此她还常常吃了不少“闭门羹”。“方法总比困难多,没有一颗心是捂不热的”,面对走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小梁总是这样鼓励自己,她始终坚信只要多到村里“接接地气”,脚上多沾些泥土,多倾听群众的心声,终究会得到群众的认可。

为了全面、准确了解每一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小梁曾经花费7小时攀山越岭步行到当发村最偏远的村民小组峡河田5户农户家中走访。有时遇到群众外出干农活的情况,小梁就会直奔田间地头,一边帮助群众干农活一边话家常了解群众的生活情况。有时遇到群众白天上班的,小梁则会选择晚上的时间入户走访,同时抓住群众饭后聚集聊天的机会,就地取材往地上一坐与群众召开“露天”座谈会,听取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并一一登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经过长期走访,小梁与村民慢慢熟络起来,也逐渐掌握了当发村的村情民况。看到小梁认真的干劲,村民慢慢改变了以往的看法,认可这位真心扶贫的人大代表。每当碰到小梁村民都会热情亲切地称呼她“阿凤”,有困难都会找到她帮忙。

用真心排解民忧

当发村桥头至当发村肚道路是村民到当发小学的必经之路,道路未硬化前,路面坑坑洼洼,遇上雨天就泥泞不堪,由于道路狭窄,还时不时出现堵车的情况,村民苦不堪言。得知情况后,小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连心桥”的作用,三番五次进村入户向群众宣传扶贫道路政策,解开群众不愿修路的“心结”,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道路修建工作中,同时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建议,积极争取扶贫道路项目。在小梁的努力下,当发桥头到当发肚的道路完成硬化并进行拓宽,昔日让群众苦不堪言的泥土路蝶变成平坦宽敞的脱贫致富路。

“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小梁总是那样说,也是那样做的。20__年受台风山竹的影响,当发村至横山村路段塌方严重,影响到横山、当发两个村七千多名群众的出行安全。台风过后,小梁以及当发、横山村的人大代表联名向职能部分提出修复受损路段的建议,及时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20__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小梁始终把排解民忧,改善民生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来做。20__年以来,小梁就当发村扶贫道路共提出意见建议8条,帮助实施扶贫基础设施项目13个,当发村村级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经过人大代表以及村两委多方筹资,20__年当发村按照“一厅七室两栏两中心”的标准,新建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并对村委会及周边环境进行升级,村级阵地面貌焕然一新。

用实干托起“小康梦”

“我以前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生活没有了干劲。阿凤来了之后,把我当作亲人,经常关心我鼓励我,每当我有困难都会找她,她都及时想办法帮我解决。”当发村70多岁的老人小绍满怀感激地说。小绍是当发村尖峰队村民,20__年精准入户识别时因学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未脱贫前一家6口人挤在30多平方的旧瓦房里,生活拮据。为了让小绍一家住上安全的新房子,小梁三番五次动员他申请危房改造,及时帮助他解决新房子修建过程中遇到的纠纷、用水等难题,并亲自帮助小绍申请小额信贷、产业奖补政策发展养猪产业,增加家庭收入。20__年,小绍一家搬进了安全整洁的新房子,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多元,顺利脱贫摘帽。

在当发村像小绍一样在小梁帮助下脱贫摘帽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小梁是当发村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联系人,如今她所帮扶联系的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顺利完成脱贫的任务。除了帮扶自己帮扶联系的贫困户,小梁还积极做好村里其他贫困户以及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把每位群众当作亲人去关心、去帮助,努力让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扶贫政策在当发村落地开花。

为了进一步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小梁与村两委“干部”、驻村队员经过调研商量后,鼓励当发村贫困户发展油茶、优质稻、鸡、猪为主导的“3+1”特色产业,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助力村民脱贫致富。通过出租闲散办公楼、入股企业、委托经营等方式,当发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__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5万元。20__年当发村脱贫出列,81户316人脱贫摘帽,全村贫困发生发生率由14.76%降至0.98%。目前剩余未脱贫户6户22人也计划于20xx年全部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17

全县帮扶干部培训会后,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帮扶责任人,包靠5户贫困户。工作已然四年有余,但对扶贫工作感到很陌生,接到任务后的我忐忑不已,不会种粮,不会养羊,没有人脉,没什么资源,究竟如何让他们脱贫,一系列的问题萦绕在脑海。

深入农户摸实情。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当我第一次敲开贫困户的大门,踌躇满志的时候,现实给我好好地上了一课。5户贫困户存在着单身、独居、75周岁以上、长期慢性病史、无劳动能力、耳聋、残疾等问题,瞬间感觉天塌了。经过面对面交流和村支书的介绍得知,他们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低保、养老保险和各种补贴,这些情况我都认真做了笔记,当天走访完后,我把每户情况都整理成册,烂记于心。曾经我对医疗政策、养老政策、残疾政策等什么都不清楚,现在什么标准享受什么政策信手拈来。做群众工作第一次,扶贫路上要学会“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以谦卑的心态去学习,学会了就去执行,实践出真知,百姓的知识都是从生活点滴中总结而来的,唯有从群众中来,方能到群众中去。

因户施策支真招。漫漫扶贫路,困难常相伴。每个贫困户都存在问题,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抑郁症八年的国平无残疾证,不是不符合办理条件,是本人不愿办理;借住在表弟家的清福,35岁的'时候在外漂泊丢失了户口本,64岁了回到家重新办理了户口登记,从年轻就没干过活,也不想干活;从小智障的跟起随着妹妹一块生活,严重影响妹妹家的正常生活;失去独子的明全,两口子心理上受到了极大创伤……怎么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成了首要任务。电话咨询残联办证需要的材料,到专科医院去写病历、开证明,最后办成了残疾证享受到了残疾补贴;协调村里帮助联系敬老院,把跟起送到幸福院去,因特殊原因并未办成,但是单独修建了两间新房;时不时地打电话联系明全,询问最近的身体及家中的事情,让他体会到有人关心。大事难事琐碎事,群众身边无小事。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着手,把琐事做好,把小事情做精,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去,才能赢得群众实实在在的口碑。

拉近距离增感情。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是“小事”显担当。每月入户是常态,电话联络成习惯。国平有抑郁症需要买药,因为药物的特殊性,限量购买,所以我每周都会给他媳妇打电话问吃的药还有没有,自从帮扶他们家,每次买药都是我和她一块去买,都快成了习惯。他儿子和我差不多大,每次我叫她一声大姨,她就会笑得很开心。每月我至少入户一次,每户都待一个多小时,询问最近的情况、需要解决的问题,拉拉家常,联络下感情,他们都说我去了,好比去了一个亲戚。帮扶责任人的职责就是协调帮助贫困户解决问题,出点子、找路子,帮助贫困户脱贫,所以我就是党和国家派去帮他们脱贫的“亲人”。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18

“我们这里像个井底,所以习惯往上看。”暖阳洒在院坝,小林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老辈人传下顺口溜: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

过去,被困谷底的下庄人,唯一通往外界的“路”是陡峭的山体和108道“之字拐”,去趟县城,走小道要手脚并用,危险不说,一来一回得3天。

难道要一直困在大山里穷下去吗?1997年,小林动了修路的念头。召集村民商议时,却受到了很多质疑。小林没有气馁,和村民们磨嘴皮、算细账:“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我们修不完还有儿子,总有能修完的'一天”……终于说服了村民。

在绝壁上开山修路,艰辛危险超出想象。小林带着村民,用最原始的方法,寸土寸石向前掘进。腰系长绳吊在空中钻炮眼,用简单的工具农具开凿岩石……

艰苦并没有动摇小林的决心,但意外的出现却让他因内疚而产生了犹豫。两个月内,接连有两位村民在修路过程中不幸遇难。还要不要继续?就在这时,一位遇难村民的父亲毅然站出来表态:“继续修!我儿子死得光荣,咱只要下定决心一定能摆脱贫困!”

小林带着大家擦干眼泪,继续走向山上的工地。历时七载,下庄人用双手,硬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路。

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当初2米宽的石子路,如今已变成了标准的山区公路。从下庄到巫山县城,车程只要一个半小时左右。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19

小虎,男,汉族,生于1986年10月,中共党员。20__年7月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理学学士。20__年12月参加工作,20__年7月起担任草滩乡扶贫工作站站长。

围绕本职工作,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长”

小虎带领草滩乡扶贫工作站一班人,积极学习省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性文件,通过及时与县扶贫办沟通交流,确保乡扶贫工作站人员理解掌握的政策准确无误。利用工作间隙,组织乡扶贫工作站人员学习中央、省市县各级扶贫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力争不遗漏任何细节,做好知识储备,夯实理论基础。充分发挥乡扶贫工作站“智囊”作用,积极建言献策,按照省、市、县精准扶贫政策方案,制定印发了《草滩乡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分解到全乡各村。确立了以乡镇主要领导负全责,各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和驻村组长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靠实了工作责任。他在认真学习省市县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的同时,通过及时总结和深入思考,结合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学、问、查、访等方式需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编写了《草滩乡精准扶贫知识手册》、《草滩乡精准扶贫基本知识50问》等学习资料,有效地解决了乡村两级扶贫干部的疑惑,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草滩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得以良好开展。

由于小虎的敬业奉献、扎实工作,建档立卡、大数据平台、专项扶贫、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退出认定等工作成效显著,草滩乡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县前列。截至目前,共牵头组织召开各类培训会议25场(次)、培训乡村干部300多人(次)。

突出工作实效,争当脱贫攻坚的“排头兵”

自担任乡扶贫工作站站长以来,小虎一心做好本职工作,常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扑在工作上,朋友说他疯、同事嫌他傻,他知道精准扶贫工作大于天,心里的'委屈只有自己往肚子里咽。然而正是他的“傻”和“疯”换来的是全乡扶贫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也换来了同事和领导们的赞许肯定,更换来了贫困户对他的认可和赞誉。在具体工作中,小虎悉心指导乡村两级干部开展工作,学以致用,积极争当基层一线脱贫攻坚工作的排头兵,努力做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两个百分之百”,即:工作时间节点百分之百的准时,脱贫攻坚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县乡每项工作任务下达后,都能严把时间节点,制订工作推进时间节点进度表,并根据进展情况适时进行梳理总结,及时谋划好下一步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在时间节点上精准精确。工作任务落实百分之百的高效,严格按照工作任务要求,明晰思路、统筹谋划、有序开展,力求各项工作内容的落实做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逐户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调研走访不漏一户,全乡871户409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亲自过、亲自问,并现场指导驻村干部为贫困户答疑解惑。夯实基础信息,对152户650人20__年脱贫人口和268户1230人20__年脱贫人口进行验收,认定12户70人20__年返贫人口。培育特色富民产业,依托整村推进项目,在贵清山景区沿线新建5家农家乐。紧扣金融扶贫,成立扶贫资金互助协会9个,全部实施倍增计划,首批发放增收贷款120万元;20__年第四季度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15万元,符合条件的有意愿贷款贫困户全部申报贷款审批资料,为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20场次,培训农民2035人次,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注重探索创新,争做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在建档立卡和大数据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中,他通过认真研究操作数据采集系统来查找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一天两会、一培训一审核”的高强度集中指导,全乡在建档立卡和大数据信息录入工作中始终走在全县前列,高质量率先完成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使全乡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精准指数达到100%,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和脱贫指标实现紧密衔接。他还不定期组织扶贫站人员对全乡871户贫困户进行随机走访,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的最新动态,为全乡脱贫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下一阶段脱贫计划的制定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推广普及了“十字绣”工作法,即:摒弃以往粗枝大叶的工作方式,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像做针线活那样精准细致,“十”中的竖为上级一揽子政策精神,横为乡村户情实际;“字”为“水电路房、输加种养、教培文卫、迁保贷商”16字经;“绣”则是将十和字连接穿插起来,通过拉家常来掌握贫困户家中的真实情况。同事和农户对他通俗的说法一听就懂,也为他接地气的工作方式和细致专业的工作态度所折服。在他的不懈努力和精心指导下,草滩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受到单位和上级领导的普遍认可。创新内外宣传方式方法,在外宣上,主导真实准确,突出宣传效果快、广、新。20__年,由小虎同志编写的稿件,在市级以上网站等媒介宣传报道55篇次。11月27日甘肃卫视《午间20分》栏目对草滩乡《“支部+”模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报道。在内宣上,注重宣传形式合乡情,指导培训扶贫站及村级扶贫专干每周撰写工作信息,从中精选编制草滩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简报85期。同时,开通微信公众平台,邀请草滩乡贫困群众加入微信公众平台。一方面及时发布一些扶贫相关政策,使老百姓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政策,另一方面收集群众反应的问题和建议,便于以后开展工作。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有效地化解了扶贫干部和困难群众的矛盾,拉近了干群关系,提高了困难群众扶贫政策知晓率。

积跬步以至千里,小虎相信,脚踏实地去做好脱贫攻坚的每一件事,为贫困乡村和贫困户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是对自己无悔青春的最好诠释,更是人生旅途的美丽风景。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20

“赵书记是个好干部,好党员,是值得我们老百姓信任的好书记”,村民_说,这就是_镇_村驻村第一书记赵忠禄在老百姓心中的评价。

家住_村的_已60多岁了,夫妻二人因身体原因(一级伤残),是五保孤寡老人,缺乏劳动力,第一书记赵忠禄得知情况后,在经常关心二位老人身体的同时,还相继帮助其解决了他家饮水困难、道路不通的问题。

_村位于_县城西部,共19个村民组组成,有1997户781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2户390人,因为交通落后、环境恶劣,老百姓靠传统的农作方式导致经济发展滞后。

20__年5月,赵忠禄从县发改局选派到_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村以后,他首先走遍_村所有地方,迅速熟悉了村里基本情况。

短短几天时间,就摸清了全村的所有资源和还没有通公路的组有哪些,贫困户分布区域等。然后就结合实际制定计划,挂图作战,争取项目资金为_村旅游业发展、“组组通”道路实施等基础设施日夜奔波。

赵忠禄到基层召开群众院坝会议

“百姓富不富,关键靠支部”。

院坝会、群众会、党员会、田间地头与百姓交心谈心等成了常事。

“每天,他都起早贪黑的,身体都累垮了。今年的3月份,他两次生病住院,经鉴定,属“气胸”病。有时候他胸腹部疼得不得了,但仍然坚持带病工作,就连今年他女儿高考,都抽不开身回家看一眼。”_村村主任兰杰说。

赵忠禄帮扶计生生育困难户

“要致富,先修路”,他通过多方协调,争取“农发项目”资金286万元投入_村机耕道水泥路、11条沟渠、2座桥梁和河道治理建设,如今2公里的治理河道也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水是老百姓的生命之源”,赵书记了解到周家院、跳墩河、湾头寨等组的自来水因管理不善导致饮水困难,就多次深入到组召开群众协调会议,寻求解决问题途径,为解决饮水难,他跑到“娘家”——_县发展和改革局寻求帮助,“娘家”在经费困难紧张的情况下,从单位挤出6000元资金解决了这几个村民组的饮水问题。

为夯实全村发展基础,他还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促成了_村旅游项目“响鼓滩森林水景园”预计投资3.8亿元,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500万元投入;“两河江漂流”项目途经高梘连接银盏杜仲河,总投资50亿元,该项目也正在进行前期设计工作;积极主动支持_村“檫尔岩水库”的建设,预计投入资金10亿元,目前,管网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库区的征拆工作。

为增加全村老百姓收入和解决就业问题,他积极对接相关部门,通过开展培训、现场手把手教学等方式,发展和壮大种殖业和养殖业,扩大茶产业种植面积至7000余亩,发展种植烤烟3000多亩,发展中药材太子参100余亩,为全村年增加收入758万余元左右,解决了就业人员3080人;同时,通过技术培训壮大种养殖业发展,已发展养殖业大户6户,年增加收入50余万元;还促成开办了“_县_镇富宇户外用品厂”,年盈利达5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30人,年增加贫困户务工收入80万元。

县发改局帮扶_村周家院安装自来水

当他走进_村的那一刻起,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如簸槽组山塘水库纠纷、周家院一事一议群众意见分歧、檫尔岩水库群众诉求意见等都一一化解。

“只要全村老百姓过得好,自己做这些就是值得的”。赵书记说。

驻村工作的“十件实事”中,他却实施了15件,如今已完成11件。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21

她年龄不大,很多小朋友却亲切地喊她“村公所奶奶”;她驻村时间不长,对村民的情况却了如指掌,用心用情用力为村民办好事、解难事。她就是xx县商业办驻xx村扶贫工作队员。

每天早上,在xx县xx乡xx村村道上,总有一位中年女性在晨练,她就是。在晨练中,既可锻炼身体,又可接触村民,还能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经常利用早、中、晚的时间,到村民家里走访,走到哪家就到哪家屋里坐坐,村民觉得她很平和。因为她“接地气”,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周姐”。因为她住在村公所,小朋友送她昵称“村公所奶奶”。“周姐”和“村公所奶奶”已成为在xx村最响亮的.名片。

xx村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以种植水果、蔬菜、水稻为主,但香柚、夏橙等水果因柑橘黄龙病而毁坏。20xx年,在xx乡党委、政府和县商业办扶贫工作队的引导下,xx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植香芋1100亩,当年产香芋1800吨。通过示范辐射,带动周边朝阳村、八角亭村等种植香芋1万多亩,成为xx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近两年,由于受市场行情的影响,香芋销售不好,和队员们就引导、鼓励村民尝试种植其他的经济作物。20xx年,贫困户江代贵从广西引进种植马蹄40亩,年产值达35万元,纯收入达15万元,不仅脱了贫,还成为了致富带头人。今年,江代贵发展种植马蹄xx0亩,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成立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方式,带动其他贫困户和农户发展种植马蹄300多亩。

与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找准贫困户致贫原因,精准施策开展帮扶。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目前,全村78户贫困户除3户社会保障兜底户因情况特殊外,已实现全部脱贫。通过水滴筹平台,利用微信发朋友圈,为重病贫困户发起众筹2起,筹集资金2万多元,帮助重病贫困户解决了部分治疗资金;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发布贫困户的需求信息,共发布需求信息348条,对接成功335条,对接成功率达96%,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她利用自己的舞蹈特长对xx村舞蹈队进行技术指导,去年xx村选送的舞蹈参加全县“全民健身日”活动比赛,荣获了三等奖,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

20xx年,xx村支两委代表全体村民把一幅绣着“精准扶贫,一心为民”的锦旗送给扶贫后盾单位。今年6月,在xx县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推进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22

小潘,女,汉族,x县x小学教师。该同志于xx年x月到我校工作以来多次被上级和学校表彰,她坚守教育一线,无怨无悔,悉心培育着每一个她心爱的小宝贝。在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用心教书,做一个负责任的教师;用爱育人,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在常人眼里,她是那么普通和平凡,但她所做的一切,却让人不由得感动。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小潘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摸实贫困户资料,得到群众,同事的一致肯定。白同学是小潘的帮扶对象之一,孩子家庭贫困,父亲出外打零工,长期不回家,祖父母长期患病,服药不断,母亲一人在家照顾老小,很是劳累。俗话说“人穷志短”,这样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心理极为脆弱,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为此小潘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她们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在每次调查走访中都深切关注她们全家的生活,与其谈心,鼓励她们坚定信念,好好生活,因此x母亲每次见到她都亲切地叫她“姐姐”,告诉她家里遇到的困难以及现在家庭的改善情况,她深知小白对她家的竭力帮助和巨大作用。

在学校,每天中午饭后都能看到小潘给精准扶贫户子女小陈等个别辅导的身影。李性格内向,反应迟钝,记忆力差,学习方法不正确,成绩很不理想,潘老师抓住她书写认真规范,遵守纪律等优点鼓励她重拾信心,努力做好其它的一切,每天取得小进步,逐步提升她自己。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进步很大,令人欣慰。辰同学从小没有母亲,父亲平时大多出门做泥瓦工活,孩子和八十多岁的祖母相依为命,其父亲和祖母均为文盲,在孩子学习上都力不从心,孩子家教不严,经常不做家庭作业,甚至多次将老师批阅的评语及时间用透明胶带提掉以应付充数,师生发现了她还死不承认,见于这种情况,潘老师决心用爱感化她,经常与之谈心,给她梳头洗脚,辅导作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个“小顽固”终于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整天一见潘老师就大老远笑着打招呼,听话懂事得像变了个人似的。贫困生小张长得特别好看,使人一见就好喜欢,可学习差得没法说,虽然是从城里转学回来的,但学习各方面都在班里属中下游,写字极潦草,潘老师从书写抓起,每天在饭后及课外活动时间抽空教他练字,给他讲题,看到小张久违的'笑容,师生都为之点赞。

作为一名基层扶贫一线教师,小潘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上级的赞赏,赢得了全校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事迹 篇23

7月7日,在xx县xx市xx村贫困户家中,一位40岁的妇女干部帮助扫地,洗碗。这是就该镇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忙碌地身影。

“铿锵玫瑰,铿锵行,扶贫路上拔穷根。”在x市镇有一位女扶贫干部,她带着感情,带着坚毅,如一朵“铿锵玫瑰”,以女性特有的顽强、细腻和执著,走进贫困村,投身扶贫工作,带领群众奔走在致富的道路上,留下了阵阵芬芳。她就是,xx县党代表,现任xx市镇农村片长、扶贫办副主任,她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6次分别获市县嘉奖,先后被评为市、县扶贫先进个人。作为全镇唯一的普通干部女片长,她始终战斗在脱贫攻坚战场的第一线,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舍家为公,用柔肩挑起扶贫重担

20xx年初,在全镇五个带片片长选举时,她作为一般干部被选为辖管全镇6个村的农村片长,同时,并被镇任命为镇扶贫办副主任,兼驻唯一村扶贫工作队员。为了更好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把被子从镇宿舍搬到村里。驻村扶贫,过的第一关就是生活关,租居在老百姓家,没有政府宿舍的淋浴洗澡、没有正常就餐时间等等。这一切困难,她都能克服,毫无怨言;但是,每晚老鼠在楼上、床下东窜西跑,吓得她不敢睡觉。害怕睡着了,老鼠窜到她被子上来。生活的难关还算好过,最怕的就是对家人的亏欠和群众的不理解。

为了扶贫工作,放弃双休日,有时几个月也难得回去一次,冷落了亲人,忽略了小孩的管教。县里规定镇派工作队员每月至少在村居8天时间,她却和市县下派工作队员一样,每月居住22天以上,这样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帮扶工作上。一次,她到县城开会,抽空回家拿换季的衣服,老母亲心疼地拉着她的手说:“琳琳,你扶贫工作重要,但身体和家庭也重要啊”。望着苍老的母亲,她的泪水情不自禁地从眼底流出,这时她才想起自己已经两个多月没有进过家门了。她带着愧疚感跟儿子谈心时,正读初中的儿子又抱怨又生气地说“你不是我的`妈妈,你没有资格管我,你爱的不是我,你爱的永远是你的工作、你的贫困户,贫困户的小孩才是你的小孩,贫困户才是你真正的亲人”。听到小孩的话,她泪流满面,心阵阵的作痛。

20xx年10月,她中风的父亲六十岁大寿生日,恰巧碰上省市来镇里进行出列村交叉检查,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她根本没有时间赶回去陪父亲过生日。20xx年年3月,她由于常时间在电脑前整理录入扶贫资料、写扶贫工作计划、总结等,右手腕关节患上腱鞘炎,不能拿重物、不能扭东西,受到严重障碍;但她没有请假,没有看医生、没有住院,仍然坚守扶贫一线。

因地制宜,用勤奋攻克脱贫难关

20xx年,驻唯一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知道只有把上级的扶贫政策学懂学透,才能为贫困群众帮难解困。她白天走访贫困户,晚上挑灯学习扶贫政策,她村在全县率先创新实施贫困户资料“一户一档”管理法,获得县扶贫办高度评价,并在全县借鉴推广。她提出“xx34”的帮扶措施,打造油茶、苗木、养殖等六大产业基地,切实提高贫困户收入,并因户施策,良好的帮扶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xx年6月,省市县三级领导和工作组对她片里所管的唯一村、青草村的扶贫工作进行了检查,从软件到硬件,从乡村面貌变化到干部作风表现,综合成绩名列全市前茅,都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省政协李微微主席当场表扬了,亲昵地称赞她说:“这个小丫头肯实干,真不错。”

近年来,带领扶贫工作队广泛调研,因村制宜,提前科学规划、精心包装项目,详实地将信息录入扶贫项目数据库,尽量做到每一项扶贫工程和项目早实施,让群众早受益。她先后帮助唯一村争取示范点阵地资金10万元,新村部堡圹建设项目资金20万元;帮助油斯村争取道路建设资金90万元,专项党费扶持产业项目资金50万元;帮助唯一村新修道路8。6公里、油斯村新修道路10。3公里,让4000余村民受益。

三年来,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时,充分根据各村的实际,因地制宜,着力破解脱贫难题,把发展产业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利器。她帮助唯一村发展油茶产业1010亩、苗木基地50亩;帮助油斯村发展油茶产业500亩、草珊瑚药材50亩,助力村民致富脱贫。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她协助油斯村市政府办驻村帮扶队工作时,用了一年时间20余次化解一场7年之久434。5亩复垦林地矛盾,让434。5亩荒废土地全部种上了新的油茶苗,重新为群众发挥增收效能,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春风化雨,用爱点亮村民致富路

“立定九宵志志在脱贫,横下一条心心系攻坚。”这是最初带队驻村扶贫时,作为在部队锻炼多年的父亲送给她的一句话。她作为一名一线“扶贫人”,一直秉承着这个信念;始终把为民办实事当成自己的一份责任,把为民解难题当成自己的一种快乐,把群众的赞许眼神当成一件无比欣慰的事情。

油斯村檀山组贫困户吴操父亲因患肝癌去世,母亲患肠癌需要住院治疗,繁重的经济负担,使他辍学在家劳动,变得非常自卑。经常到吴操家和他拉家常、谈生活、话人生,主动和他沟通,向他宣讲扶贫政策,及时为他申请办理了低保、积极对接落实危房改造政策,帮他解决了家的住房问题,并鼓励他踊跃报名参加优秀农民青年人才培训班,学习掌握农业技术。当吴操拉着她的手说“谢谢您!谢谢党的好政策,是您给予了我们全家重新生活的勇气。”听到这话,她流泪了,那不是因为心酸,而是为民解忧之后的那份轻松。

11年来,油斯村年近六十的孤寡老人独自护理瘫痪在床儿子、照顾年幼孙子的重任,生活非常艰难。经常到老人家,帮助他清理卫生,主动和吴老拉家常,陪就读初中的小吴锦聊天,鼓励他勤奋上进,长大后支撑起这个不易的家庭,并利用回镇里的机会,到所在学校去看望吴锦,为他添置衣物和学习用品,给予他缺失的母爱;慢慢地,老人重新振作了精神,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