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实习心得体会 > 会计专业毕业实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正文

《会计专业毕业实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

时间:

会计专业毕业实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会计专业毕业实习心得体会 篇1

转眼间,距我在襄阳调查队实习己过去9个多月,然而回想起在队里度过的每一天,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刚从校门跨入社会的我对社会上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但这种好奇并没有维持很久,因为很快我发现在学校里所学习的知识并没有很顺畅地与社会知识接轨,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一度陷入非常焦虑的境地,好在同事们都很好相处,教会了我很多东西,特别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女科长,她不仅发现了我的心事,耐心开导,还告诉了我许多受益终身的做人道理。

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王队长派我去省统计局进行问卷录入工作,当程科长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的心情十分忐忑,一方面从小生活在父母的身边,基本没有独自出过远门,想到即将一个人去省统计局,内心有些小小的雀跃,另一方面,自己能力有限,经历和阅历尚浅,若不能圆满完成任务,岂不是给队里丢脸吗?但我明白,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如果不尝试,就永远无法战胜自己,我不想辜负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信任。后来我乘火车照着程科长提供的地址和联系电话找到了负责接待的同志和分管这次问卷录入的领导,他们都很热情,使我悬着的心落了地,由于录入工作量大,时间又比较紧迫,因此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和来自各个地区的统计工作人员一起开始了紧张的录入工作,当真正和这些“老统计”进行同一项工作时,我才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有多大,别人半天可以录50到80份问卷,而我只能录20多份,我坐在电脑前表面平静,内心却着急地不得了,恨不得多生出几个指头来,我只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缩小与别人的差距,为了少跑几趟厕所甚至连水也不敢多喝,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那一刻别提有多高兴了,我第一次产生了小小的成就感,但我知道这和队里的领导对我的关心和鼓励是分不开的,在这期间王队长和程科长因担心我曾几次在我回到住处后打电话询问工作和生活上的情况并和省局的领导及时沟通,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想起来便倍感温暖。

这件事丰富了我的阅历,但对于调查队的同志们来说,只是繁忙工作中的一段“小插曲”,初来调查队时,我对这个在外界看来十分神秘的单位带着些许探究,不知道它肩负着什么神圣的职责,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在脑海里形成了基本轮廓,了解到调查队是国家统计局的派出机构,担负着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可靠决策依据的重要职责,有8个内设机构,分别是办公室、综合科、城镇住户科、农村调查科、企业与服务业科、消费价格科、生产投资价格科和机关党委。每个专业的同志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有的同志一人承担几个专业,经常下乡调查和检查基础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了准确、及时、全面完成各项调查任务,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白加黑,五加二”、“深入访户、访厂、访企业”更成了家常便饭,有耕耘就有收获,他们顺利地完成了国家统计局布置的各项报表任务和专项调查,为国家宏观管理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统计数据质量也大大提高,很好地维护了统计调查的社会公信力。

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对社会有了新的领悟和认识,我能感受到社会上的人情事理,我在一点点地积累社会经验和处事之道,了解人际关系的复杂,这是整个实习过程中很宝贵的一部分,通过这次实习,我看到了自己好的一面,也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毫无保留地放大,从而让我关注到自己不曾留意的东西:

1、理论知识不够深入。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个不断汲取新知识的过程,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只有不断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更新和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胜任更进一步的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2、不善于思考。一位哲人曾说过,思想是人的灵魂,是人的内在力量。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需时常思考,在工作岗位上“边学边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所需时间,这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工作。

3、态度不够踏实。一个工作人员在单位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忙碌的工作,这就要求他在这段时间里要小心谨慎,不能老出错,有必要时一定要检查自己的工作成果,确保万无一失。和大家在一起工作的这些日子里,他们严谨、认真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自己缺少的东西。

总而言之,这次实习使我掌握了一些与人交流的技能,开拓了视野,也增长了不少见识,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努力,取长补短,需心求教,用心经营好自己的未来。

会计专业毕业实习心得体会 篇2

刚开始去凯隆物资公司实习的时候,我的心情充满了激动、兴奋、期盼、喜悦。我相信,只要我认真学习,好好把握,做好每一件事,实习肯定会有成绩。但后来很多东西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好它很不容易。通过实践我深有感触,一个月的实习期虽然很短,却使我懂得了很多。不仅是进行了一次良好的校外实习,还学会了在工作中如何与人相处,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对会计这门专业也有了实际操作和了解,为我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一个企业而言,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企业经营好比一湖清水,管理规范好比千里长堤。水从堤转,才能因而得福,如果大堤本身千疮百孔,水就会破堤而出为祸一方。军中无法,等于自败,企业无规,等于自乱。经过一月实习下来,使我受益良多,具体的实践体会如下:

1、是要有坚定的信念。不管到那家公司,一开始都不会立刻给工作我们实习生做,一般都是先让我们看,时间短的要几天,时间长的要几周,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觉得很无聊,没事可做,便产生离开的想法,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轻易放弃只会让自己后悔。

2、要认真了解公司的整体情况和工作制度。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3、要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和与人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与同事相处一定要礼貌、谦虚、宽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忙和相互体谅。

4、要学会怎样严肃认真地工作。以前在学校,下课后就知道和同学玩耍,嘻嘻哈哈、大声谈笑。在这里,可不能这样,因为,这里是公司,是工作的地方,是绝对不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就会出错,工作出错就会给公司带来损失。于是,我意识到:自己绝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要学会像这里的同事一样严肃、认真、努力地工作。

5、要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少说。到公司工作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态度不好,就算自己有知识基础也不会把工作做好,四多一少就是我的态度,我刚到这个岗位工作,根本不清楚该做些什么,并且这和我在学校读的专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刚开始我觉得很头痛,可经过工作过程中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终于在短短几天里对工作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慢慢的自己也可以完成相关的工作了,光用嘴巴去说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今后不管干什么都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6、要学会虚心,因为只有虚心请教才能真正学到东西,也只有虚心请教才可使自己进步快。

总得来说在实习期间,虽然很辛苦,但是,在这艰苦的工作中,我却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明白,今后的工作还会遇到许多新的东西,这些东西会给我带来新的体验和新的体会。因此,我坚信:只要我用心去发掘,勇敢地去尝试,一定会能更大的收获和启发的。

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同学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不可能会有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的能力。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虚心求教,使得两周的实习更加有意义。

会计专业毕业实习心得体会 篇3

一、整体印象

读完基本准则,我有以下三点整体印象:

(一)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准则共11章,第一章总则明确基本准则的法律地位,以及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记帐方法。在该部分,权责发生制位列会计假设之中,显然是受国际会计准则编报框架的影响(当然原基本准则也有)。在FASB等制定的概念框架中,权责发生制并不在会计假设之列(究竟处于什么地位比较模糊)。该部分关于“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的观点也是取材于国际会计准则编报框架。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大部分也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将“实质重于形式”明确列为原则之一,即显然受国际会计准则影响。第三章资产、第四章负债和第九章会计计量关于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受国际会计准则影响较大。比如,将资产定义为资源,资产的确认的可计量标准将“成本”可计量和“价值”可计量列为可选标准,都明显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是折中产物,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比如前述可计量标准的选择),这是借鉴它的好处。但与FASB等制定的概念框架相比,国家会计准则的会计理论水平就稍显不足,前瞻性相对差一些,这是借鉴它的坏处。

(二)根据现代会计环境进行调整。一是原准则提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新准则完全抹去了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遗迹”,政府成了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的“信息使用者”,排序还靠后。二是结合了会计发展的大趋势,引入了公允价值。

(三)增强基本准则的“基础性”,并尝试增强其可操作性。这是新基本准则留给我最强烈的印象。前者表现为三、四、五、六、七、八关于会计要素的规范,剔除了原准则对“具体要素项目”的内容,只描述基本要素本身。第十章对会计计量进行了一般性规范。后者突出表现在准则制定者尝试对一些概念进行了定义,包括:对资产定义中的“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拥有”、“控制”、“预期带来的经济利益”等概念的解释;对负债定义中的“现时义务”的解释;立足会计主体角度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对利得与损失的定义;在费用部分对成本、费用、支出的区分等。不过,之所以称后者为“尝试”,在于依我之见,其结果很不成功,留待下面评述。

二、具体章节评述

(一)关于第一章总则

1、关于持续经营假设。我认为第六条关于会计主体存续状态(持续经营)的假设是不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一切会计活动,基本准则规范一切具体准则。除了持续经营会计,还有清算会计、中止经营会计,这些会计也应是会计准则规范的范畴。所以,我认为基本准则将会计假设直接限定为“持续经营”这一种情况是不完整的。该条款应补充这类内容:企业处在非持续经营状态,应变更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前提。相应地,根据该条款,应修改第九章会计计量等章节的内容,增加清算价值等计量属性。将来的具体准则则相应应将企业终止经营会计纳入规范。

2、关于会计要素。第十条提出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其中“经济特征”是模糊的。我个人的观点是会计要素是会计对交易或事项的构成要素的抽象,而非其经济特征的抽象。其中资产是交易或事项中的价值物或权利,而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则是义务(企业本身就是股东之间的一项长期交易安排)。

(二)关于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十六条关于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的描述存在概念不清的问题。首先,“经济实质“的对应概念是”“经济形式”,“法律形式”的对应概念是“法律实质”,将“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并列,容易造成混乱(法律形式反映法律实质,会计应该反映法律实质);其次,我个人认为这一条款近似于哲学,而且该条款的主旨已体现在第十二条“如实反映”的意蕴中(后者实际上也是哲学式的规范,属于难以检验的、形而上的终极理念)。

(三)关于第三章资产

1、关于资产的概念。第二十条的资产定义包含了一些缺陷。首先,定义一般不宜循环定义,但该条款关于“拥有或控制”的定义是循环定义。“拥有”可能是指所有权,大家容易理解。对容易引起歧义的是“控制”概念,准则制定者却只给出了循环式解说。在关联交易、投资等准则中会大量使用控制概念,我觉得准则制定者在基本准则中,应该给控制一个严肃的定义(我对该概念有过专题研究,相关文章可参看我的个人空间)。其次,拥有或控制不是并列概念,而是包容概念,即控制包括拥有。所以我觉得“拥有”显得多余。第三,该条款关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的说明是不成功的,我觉得更好的方式应该是有反向的、对“未来交易或事项”的排除。比如,关于购买,我认为其包括订立合同、交换财物等一系列活动;而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另有许多会计学者所谓的交易就是指交换财物的活动,而将订立合同的情形视同为未来交易;该条款究竟持何种认识,传导得不清楚。

2、关于资产的确认。第二十二条资产的确认也有一些瑕疵。其中第一个确认标准是“概率标准”。在资产的定义中有“预期”这种表述,其实也是说有一定“概率”,但概率值不确定。“很可能”条件是确认门槛,琐定了概率值,我觉得应该对“很可能”进行明确诠释(何种概率值算是很可能)。第二个标准是“可计量标准”。会计中普遍使用这几个术语:经济利益、价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但价值与其他两个术语的关系,却很少描述。如果价值就是经济利益,这一条款为什么不将价值用“经济利益”概念替换,而要引入一个新术语呢?(即象负债的确认条件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