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这里是勤劳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7篇】,欢迎参考。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1
指导思想: 这篇课文主要指导学生自读课本,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公正的反侵略立场;通过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领会本文的反语作用,体味讽刺是艺术效果,认识侵略者的本质。为使课堂充满活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穿插一些语文活动,听说并重,手脑并用,有个性张扬,谱写教与学的和谐乐章。 教材分析: 课文的难度不大,文字通俗易懂。全文主要有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关于作者对圆明园的赞美及它的艺术价值和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它的篇幅占一大半,比较而言,作者的表现方法及的描述方式是难点,而后一个内容主要是在反语手法的运用,相对而言,则好理解与掌握。 学情分析: 学生对八国联军对我国圆明园的破坏是较熟悉的,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及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却不甚清楚,对雨果其人也不熟悉。课外阅读工作也做得不太细致认真。但课堂讨论能够积极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赃物、制裁、荡然无存、富丽堂皇”等词语,把握字音及词义。 2、了解作家及背景材料。 3、了解书信的内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nbs≤≥p;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2、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理解这篇短文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家的高尚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全人类,为祖国的壮大、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一生。 教学教法: 1、朗读教学法。本文语言精彩,充溢着浓浓的情感,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揣摩语言,教师须引导学生利用比较法、替换法、设问法深入理解句意。 媒体选择: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助读资料。 教学程序: 一、导语设计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只看到的只是遗址。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为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叩问历史,回声重浊……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回眸一瞥,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作家及背景资料介绍:媒体显示雨果画像、圆明园建筑。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章。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画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体味。 3、学生齐读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提问: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请理清文章第3段的思路。 明确:先总体评价,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 (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然后,具体讲述园中之物,依次说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以耗费劳动之巨作结。 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提问:这段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明确: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4、学生齐读讽刺侵略者的语句。 提问: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么用了不少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作用? 明确: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对此次胜利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活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为。 5、学生齐读3-6段,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小结 中国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败,致使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媚骨求得苟延残喘,这是历史的耻辱,民族的耻辱。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它以年轻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个“超人的民族”定会青春勃发,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世界历史的画页上留下精彩绚丽的一笔。 五、课堂练习 中国是被掠夺者,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位法国作家却公开指责本国政府,为中国人鸣不平,这实在非常了不起。请以“谢谢你,雨果”为题,说一段话,谈谈你的感想。 选 三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点评。 六、作业 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篇2
Vous me demandez mon avis, monsieur, sur l'expédition de Chine. Voustrouvez cette expédition honorable et belle, et vous êtes assez bon pourattacher quelque prix à mon sentiment ; selon vous, l'expédition de Chine,faite sous le double pavillon de la reine Victoria et de l'empereur Napoléon,est une gloire à partager entre la France et l'Angleterre, et vous désirezsavoir quelle est la quantité d'approbation que je crois pouvoir donner à cettevictoire anglaise et franaise.
Puisque vous voulez connatre mon avis, le voici :
Il y avait, dans un coin du monde, une merveille du monde : cettemerveille s'appelait le palais d'té. L'art a deux principes, l'idée, quiproduit l'art européen, et la Chimère, qui produit l'art oriental. Le palaisd'té était à l'art chimérique ce que le Parthénon est à l'art idéal. Tout ceque peut enfanter l'imagination d'un peuple presque extrahumain était là. Cen'était pas, comme le Parthénon, une uvre une et unique ; c'était une sorted'énorme modèle de la chimère, si la chimère peut avoir un modèle. Imaginez on nesait quelle construction inexprimable, quelque chose comme un édifice lunaire,et vous aurez le palais d'té. Btissez un songe avec du marbre, du jade, dubronze et de la porcelaine, charpentez-le en bois de cèdre, couvrez-le depierreries, drapez-le de soie, faites-le ici sanctuaire, là harem, làcitadelle, mettez-y des dieux, mettez-y des monstres, vernissez-le,émaillez-le, dorez-le, fardez-le, faites construire par des architectes quisoient des poètes les mille et un rêves des mille et une nuits, ajoutez desjardins, des bassins, des jaillissements d'eau et d'écume, des cygnes, desibis, des paons, supposez en un mot une sorte d'éblouissante caverne de lafantaisie humaine ayant une figure de temple et de palais, c'était là cemonument. Il avait fallu, pour le créer, le lent travail des générations. Cetédifice, qui avait l'énormité d'une ville, avait été bti par les siècles, pourqui ? pour les peuples. Car ce que fait le temps appartient à l'homme. Lesartistes, les poètes, les philosophes, connaissaient le palais d'té ; Voltaireen parle. On disait : le Parthénon en Grèce, les pyramides en gypte, leColisée à Rome, Notre-Dame à Paris, le palais d'té en Orient. Si on ne le voyaitpas, on le rêvait. C'était une sorte d'effrayant chef-d'uvre inconnu entrevuau loin dans on ne sait quel crépuscule, comme une silhouette de lacivilisation d'Asie sur l'horizon de la civilisation d'Europe.
Cette merveille a disparu. Un jour, deux bandits sont entrés dans lepalais d'té. L'un a pillé, l'autre a incendié. La victoire peut être unevoleuse, à ce qu'il parat. Une dévastation en grand du palais d'té s'estfaite de compte à demi entre les deux vainqueurs. On voit mêlé à tout cela le nomd'Elgin, qui a la propriété fatale de rappeler le Parthénon. Ce qu'on avaitfait au Parthénon, on l'a fait au palais d'té, plus complètement et mieux, demanière à ne rien laisser. Tous les trésors de toutes nos cathédrales réuniesn'égaleraient pas ce formidable et splendide musée de l'Orient. Il n'y avaitpas seulement là des chefs-d'uvre d'art, il y avait des entassementsd'orfèvrerie. Grand exploit, bonne aubaine. L'un des deux vainqueurs a emplises poches, ce que voyant, l'autre a empli ses coffres ; et l'on est revenu enEurope, bras dessus, bras dessous, en riant. Telle est l'histoire des deuxbandits.
Nous Européens, nous sommes les civilisés, et pour nous les Chinoissont les barbares. Voilà ce que la civilisation a fait à la barbarie.
Devant l'histoire, l'un des deux bandits s'appellera la France, l'autres'appellera l'Angleterre. Mais je proteste, et je vous remercie de m'en donnerl'occasion ! les crimes de ceux qui mènent ne sont pas la faute de ceux quisont menés ; les gouvernements sont quelquefois des bandits, les peuplesjamais.
L'Empire franais a empoché la moitié de cette victoire et il étaleaujourd'hui, avec une sorte de naveté de propriétaire, le splendidebric-à-brac du palais d'té. J'espère qu'un jour viendra où la France, délivréeet nettoyée, renverra ce butin à la Chine spoliée.
En attendant, il y a un vol et deux voleurs. Je le constate.
Telle est, monsieur, la quantité d'approbation que je donne àl'expédition de Chine.
Victor Hugo, lettre au capitaine Butler
Hauteville-House, 25 novembre 1861
初二上册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3
一、积累与运用
1、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字。
珐琅( ) 箱箧( ) 瞥( )见
朱 lù( ) 晨 xī( ) 惊 hài( )
2、写出反义词。
文明( ) 干净( ) 朴素( ) 赞誉( )
3、解释下列词语。
① 独一无二:
② 眼花缭乱:
③ 不可名状:
④ 荡然无存:
⑤ 富丽堂皇:
⑥ 丰功伟绩:
4、雨果对英法联军的行径是什么态度?表达他怎样的感情?
二、阅读
比较阅读:
(甲)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乙)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簇簇泡沫了。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住,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 ”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节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
……
5、甲文是雨果笔下的圆明园,可谓富丽堂皇,作者为什么将它写得这样美?
6、乙文这一带废墟指的是什么地方?
。
7、甲文乙文感情基调、语言风格有何不同?
。
8、怎样理解“凝固的历史”“我”为什么“怅然凝望”?
。
9、体会文中画“ ”的句子,就乙文主旨谈点看法。
。
三、写作
10、《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fà lánɡ piē qiè 鹭 曦 骇
2、野蛮 肮脏 华丽 贬低
3、① 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②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③ 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④ 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⑤ 宏伟美丽,体面气派大。
⑥ 伟大的功绩。
4、雨果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给予强烈的谴责和辛辣讽刺。对被侵略、被掠夺者表示巨大的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5、是想表明,富丽堂皇的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艺术品,它的被劫掠,更暴露侵略者贪婪无耻。
6、被劫掠、焚毁的圆明园的残存遗迹──长春园一带。
7、甲文带有热情赞美,极力渲染,语言富于想像,辞语华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乙文带有凝重深沉之感,语言形象,尊重现实感受。
8、这遗留下来的当年的遗迹上,镌刻着侵略者肆意妄为的痕迹,记载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事实。因作者为这尘封着的凝固的历史的废墟,长期没有变化而失望,总企望能看到废墟之上建立起──富强的新国家。
9、对这些残存的事物的描写,表现出只有深刻意识到中国历经沧桑的历史文化,才能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0、(略)
初二上册语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渴望,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体味有特色的语言。
3、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作者的思想过去,精彩的语言。
教学内容:
法国作家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地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对人类文化成果的无比珍惜。
一、导入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他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我们今天学习他一篇文章,同学们会对他有更全面的认识。
二、整体感悟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
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地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2、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个外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三、合作探究
投影圆明园的图片
1、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语言有什么特点?
2、雨果怎样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语言有什么特点?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篇5
李芳婷 -9-8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80
训练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体味精彩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步骤:
1、课前准备: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导入
知道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的作者吗?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这两部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
3、让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教师作补充:
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
1856 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战争。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正音、解词):
体面 给j‹予 独一无二 珐f‚琅l‚ng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 箱箧qiˆ 制裁 赃物 4、快速默读课文,
明确文章两大内容板块:①赞美圆明园 ②谴责侵略者
【讨论】:
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而雨果也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目的是什么呢?是夸英法联军抢得有眼光、有头脑?作为一名法国人是不是该为自己的'祖国发了一笔横财而高兴?
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①――④段,找出作者评价圆明园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⑵有感情地朗读⑤――⑩段,找出作者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哪些是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而雨果却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真是难能可贵!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谴责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无耻,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板书】:
世界奇迹“赞誉”
破烂
惊人杰作 讽刺、 谴责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国人民
5、课堂练习
0《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5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篇6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4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比较阅读,品味文中富有特色的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
品味文中富有特色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对象及课时
初中二年级、两课时
四、教学手段
实物投影、多媒体投影、教师讲解、学生讨论
五、教学方法
激趣法
六、教学步骤
1、课文导入(两则驴的故事)
目的:通过两则驴的故事的讲述,使学生对什么是讽刺性的语言有初步的认识,并激起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接着用多媒体投影打出本课的题目――《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并向学生提出本文的学习重点:体会本文语言运用的特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作者雨果的简介(此处用PPT的形式)
目的:使学生对作者雨果这位伟大的作家有总体的认识。
3、字词的检测(请学生上来标注字词读音,并用实物投影出来)
zhuì chóu fà láng piē xī qiè cái
缀 满 绸 缎 珐 琅 瞥 见 晨 曦 箱 箧 制 裁
4、请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5、教师提问学生课文的主要内容
目的:通过以上的内容,检测学生预习课文的效果,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6、过渡并转入本课重、难点的教学(问题的探究与解决)
(1)请学生带着以下两个问题(用PPT展出)阅读课文,并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稍后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问题一:雨果是怎样描述圆明园的?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问题二:雨果是怎样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的?在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问题一答案: 总评:“世界奇迹”
①与巴特农神庙比较
分说: ②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⑶概述耗费劳动之巨
总述:亚洲文明杰作
说明:教师在归纳学生答案同时用PPT展出巴特农神庙以及圆明园景物(包括有名园概况、名园风光、名园奇珍等),务求使学生能在感性及理性两方面理解课文。
问题二答案: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等词语,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说明:教师在归纳完学生答案后,用多媒体展出遭受空前劫难后的圆明园的图片,使学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并了解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段屈辱的'历史,及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7、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使得学生体会到本文在运用语言上的特点,进而通过以下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PPT展出)
(一)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来看,雨果的立场和态度是怎样的?
(二)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但雨果是一个法国人也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说明:此处是由学生自由讨论和发言,教师在前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对待这件事他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灭世界奇迹的罪行,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这里充分表现了他的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以及胸怀博大。
8、教师。总结全文并布置作业
作业: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4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篇7
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ssslll
一、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二)能力目标:
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三)教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二、重点难点: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三、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四、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二、重点难点: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三、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生字词,了解英法联军侵华历史资料,查阅有关雨果资料
四、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媒体: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
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出示目标:(投影仪)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联军远征中国历史资料简单交流
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战争。1860年10月攻占北京,焚毁并掠夺圆明园。
3、检查字词
赃(zāng)物 箱箧(qiè) 制裁(cái ) 给(jǐ)予 恍(huǎng)若
琉(liú)璃(lí) 珐(fà)琅(láng) 眼花缭(liáo)乱 惊骇(hài)
晨曦(xī) 瞥(piē)见 劫(jié)掠
4、解词:
赃物:贪污受贿或盗窃的来的财物。
箱箧:箱子。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三)整体感知:
教师投影思考题,并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思考
(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
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明确】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四)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
(1)雨果用哪些词语称呼、评价圆明园?
明确:“世界奇迹”(总称)“巨大的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
(2)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反语来谴责,如“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全部赞誉”
使用反语的作用是讽刺。
(五)重点研读:
阅读5---10段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
2、文中的两个强盗都作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
(两个强盗进入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3、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作者毫不客气的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
4、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作者这样说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地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5、“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的回到了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
(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两个胜利者在圆明园肆意毁灭文明,任意劫掠,不容抵赖的事实)
6、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
(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
7、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
8、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六)拓展延伸:
1、在外人掠夺我们国家财富的时候,我们的百姓为什么会旁观、哄抢?
【明确】有人说老百姓有三种:第一种是奴隶,或者叫顺民;第二种是盗贼,或者叫暴民,第三种叫“人民”。奴隶是被人欺压的,暴徒是欺压别人的,这两种人都算不得“人”,真正的大写的“人”是既不会被人欺压,也不会欺压别人的。中国历史上多有做奴隶的顺民,多有做盗贼的暴民,少有独立自主的“人民”! 1860年,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奴才们在旁观、迎接;暴徒在抢劫。
2、在地上跌得粉碎的中国如何才能重新站立起来? 如果雨果当时在中国,他会做什么?
【明确】几千年前的姜子牙说过一句名言:“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为了保护属于我们的“圆明园”,为了不做奴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雨果学习。爱国不等于爱政府,爱国是要让自己的祖国变得文明。如果这个政府是像1860年的法国政府一样野蛮的或者是像清政府一样腐败的,那么,每一个爱国的人都有责任批评它,改变它!现在让我们再来看一段录象:火烧圆明园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耻辱,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它。
3、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七)学生质疑
(八)师生作结
(九)布置作业 :
1、注音,解词,巩固
2、想象,猜测巴特勒上尉读完雨果的这封信后的情态,并把他此时的动作、心理、神情等描写下来,字数200字左右。
【附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