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心得体会【最新7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父母课堂心得体会【最新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父母课堂心得体会 篇1
地理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下面谈一下我在地理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的一些亲身体会。
第一,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地理概念。
例:内流河是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河是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这两个地理概念难以理解,容易混淆在一起。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这两个地理概念,我结合学生熟悉身边地理事物的特点,联系起流经五指山市的南圣河作为实际例子。我问:南圣河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有的学生答内流河,理由是南圣河河水流入了昌化江,没有流入海洋;有的学生答外流河,理由是南圣河河水虽然流入了昌化江,没有直接流入海洋,但是南圣河河水通过昌化江最终间接流入了海洋。对于这两种理解方法,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与课文中“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概念进行对照,最后得出圣河河是外流河的结论,使学生对“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概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第二,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地理成因。
例:目前,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这个地理成因,我结合学生对实际生活中所看到和听到的现象兴趣浓的特点,联系起五指山市这个小城市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我问:在我们五指山市,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现象也十分突出,大家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能否回答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们积极踊跃,各抒己见。归纳起来有:城市的人多、车多、花多、灯多、楼多,城市的街道多、公园多、学校多、医院多、工厂多、商场多、电影院多。然后我总结:城市环境优美、生活优越、交通方便、就业机会多、公共设施齐全、医疗卫生和教育条件好,等等。这样,就吸引很多人想到城市去,如:大学生分配工作都想留到城市里,农村人口到城市去打工等。关于农村人口到城市去打工的原因,我又让学生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说明,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一是由于划拨宅基地、修建工厂、修建铁路和公路等原因,使耕地不断减少;二是由于农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很多地方实现了机械化和现代化,如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等大中型机械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于是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找到就业机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由农村走向了城市。列举了五指山市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实际例子,学生们深刻了理解了“目前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地理成因。
第三,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地理原理。
例: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经纬网,目的是为了确定地表任何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那么,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的原理是什么呢?只有纬线或只有经线能否确定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这个地理原理,我结合学生对电影院十分熟悉的特点,联系起电影票上的号码编排的实际例子。我们去看电影,电影院的座位分横排和竖排,电影票上标有横排号和竖排号;横排和竖排分别相当于经纬网中的纬线和经线,横排号和竖排号分别相当于经纬网中相应纬线和经线的度数,即纬度和经度。利用电影票上的横排号和竖排号,把相应的横排和竖排相互交叉,就可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同样道理,根据经纬网中一个地点的纬度和经度,把相应纬线和经线相互交叉,就可准确迅速地找到这个地点的地理位置。在经纬网中,如果一个地点只有纬度或只有经度,就好比电影票上只有横排号和竖排号;也就是说,如果只有纬线或只有经线,就好比电影院的座位只有横排或只有竖排,当然就起不到确定地理位置的作用。列举了电影票这个实际例子,学生们深刻理解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的地理原理。
第四,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地理规律。
例:阳光直射斜射与地面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多少之间关系的规律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地理规律。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这个地理规律,我结合学生对手电筒光线比较了解的特点,联系起手电筒照射墙壁的实际例子。当我们用手电筒直射墙壁时,看到的光斑面积很小,亮度却很大;斜射墙壁时,看到的光斑面积很大,亮度却很小;而且,斜射的程度越大,看到的光斑面积越大,亮度却越小。由此可推知,阳光直射时,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阳光斜射时,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少;而且,斜射的程度越大,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列举了手电筒照射墙壁这个实际例子,学生们深刻理解了“阳光直射斜射与地面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多少之间关系”的地理规律。综上所述,学生们对实际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喜闻乐见,学生们对实际生活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是丰富多彩的。在地理教学中多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既可以学以致用,又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推而广之。
家长课堂心得体会 篇2
家长课堂心得体会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善的过程。孩子有时并不知道自己所认识的东西是错误的,也未必明白自己做错了事。他用自己的眼光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难免不受到限制。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认真学习。父母会说:“孩子,只要你念好了书,什么你都小用管。”其实,唤醒孩-户内心的责任心,才能让孩子在心理、思想上起深层次的变化。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发现错误。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能力、爱好,性格及其所特有的心态,这样,才能对孩子循循善诱,使他们能认清方向,少走弯路,早日成功。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小列宁亨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故事,等待儿子能主动承认。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 听了孩子羞愧难过的述说,妈妈不停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这个故事相信很多父母和孩子都听过,在我们的生活中,谁都难免犯错误,重要的是知错就改,吸取教训,以后个再犯类似的错误。家庭教育中,孩子犯错是极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作为父母不应该纵容孩子的错误,而应该教导孩子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对于—不留神就犯错误,然后义总是寻找各种谎言来逃避的孩子,父母更应该抓紧,一定要让孩子明白犯错后寻找谎言采掩饰是-种恶劣的行为。这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细致地跟他讲道理,指出孩子的错误行为,说明由于他的错误行为而破坏了规定,或伤害了别人的感情,强调他必须对错误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进行补救。并且向孩子明确表示自己对谎言的态度,希望他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从今天开始允许孩子犯错,井让孩子学会承受错误吧!从今天开始允许孩子犯错,井让孩子学会承受错误吧!
家长课堂心得体会 篇3
家长课堂心得体会3
“害怕被家长训斥,这是很多孩子死不认错的原因。”事实上,家长在孩子犯错后的做法,决定了孩子在下一次犯错时会选择采取什么方式来避免受到“伤害”。当孩子第一次犯错时,他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但他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于是孩子会如实向家长汇报。这个时候,有些家长会认为,应该给孩子一点教训。如果家长在孩子犯错时经常这样做,孩子在又一次犯错时也许就会考虑:“如果我不承认错误,妈妈是不是就不会训斥我了?”于是孩子开始尝试说谎或用找替罪羊的方式来避免受到惩罚。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一方当时有情绪都应该先将事情放一放,冷静时再处理问题。家长在发现孩子犯错时,如果在愤怒之下责难孩子,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害怕,影响亲子关系;如果孩子有情绪,家长在没处理好孩子的情绪之前,采取任何方式教育孩子,都不能达到效果。
家长可以采取事后回忆的方式问孩子:“宝贝,你刚才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我希望你能告诉妈妈,虽然这个错误是妈妈不希望看到的,但如果你能诚实地承认错误,妈妈会很高兴的。”这样的教育方式,效果比训斥或责罚孩子要好。中国人有句古话“堂前训子,背后教妻”。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也需要与成人一样受到尊重。如果家长当着很多人的面指出孩子的错误,或者训斥孩子,可能会令孩子产生羞辱感和抵触心理,这时即使孩子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愿意承认。事实上,家长在外人面前不照顾孩子的自尊心,还会导致孩子出现自卑等心理问题,家长对待孩子应该像对待朋友那样,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在大庭广众下犯错时,家长不妨给孩子一个台阶下。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在房间里突然摔坏了妈妈的化妆品,这时如果妈妈立刻冲进房间责骂女儿,女儿会死不错误。不妨将计就计:“刚才你和小狗在房间里,小狗是不是把妈妈的擦脸油摔坏了?你可不可以去告诉小狗,乱动妈妈的化妆品是不对的,让小狗下次不要再乱动东西了,好吗?”小狗因为女儿的过失而受到了责骂,女儿心中会感到愧疚,客人走后,女儿大概会主动向妈妈承认错误的,这样的效果,是否更好?
家长课堂心得体会 篇4
家长课堂:《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一
点心得
听过学校组织的家长课堂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讲座后,针对自家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一是要明白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就是需要爱的时候。这时的沟通更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听课前我的习惯是着急,有时还会恼羞成怒,结果是适得其反,孩子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我们没有得到,最后是互相伤害。课后我认真对照自己以前的做法,结合老师所教的先跟后带的方法,多做倾听者,注意找到孩子不可爱的原因,因势利导,真正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正如老师所讲,每一次的沟通都在重新定义你们的之间的关系,都在传达你对孩子的看法,都在用爱连接。
二是要明白孩子需要一个适度的压力,孩子其实知道自己要什么,没有不愿意成为好学生的孩子,没有必要一直唠叨学习这个问题。实验证明,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压力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当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时就要关注是否压力过大,遇到问题有没有解决,而不是一味的追问怎么了,有没有事呀,着急中有责问,这时的孩子往往说不出来,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情绪的变化,需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相信孩子,她会给你一个交待和解释的,只是时间有早晚,我们要有耐心。用老师讲的有效沟通的总结,那就是接受,尊重,爱,多耐心,多理解,多包容,不要太关心,太好奇,太热心,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三是
最近在关注qq空间,原因?
孩子在学习一堆的时候,孩子要休息再战。就像我们工作一天,躺在沙发不想动一样,歇会再干家务。
中国,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是有条件的,孩子以为只有学习好父母才爱她,父母有时也有条件的爱,心里虽然不这样,但表现是这样。
让孩子找老师的优点,与老师的好感度成正比。丢手机的事,需要思考。
沟通就是 她愿意跟你说,先跟后带。
和家长沟通不畅,只要和伙伴沟通是正常的,没事的。说不的时候,才能伸展,大学时就好了。面对困难和问题,拿十年后的你去处理? 肯定在前,先跟后带,适度处理。遇到问题,总结
不要替他人承担太多,感觉
家长课堂心得体会 篇5
家长学校课堂心得
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作为孩子家长,我们认真参与了1次校长讲座及4次专业老师讲座(因带孩子赴京演出请假一次)。通过家校这个平台,我们家长能直接感受到学校实践全面素质教育的努力,更能感受到学校良好的教学氛围。家长和学校的良性互动使学校和家长的心拉得更近了,体现出学校对家长和孩子高度负责的精神。虽然自己曾经也是一名教师,但通过参与上述学习交流,我从家长学校中仍然学习了很多东西,可以说受益匪浅。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体会:
一、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真正体现了与时俱进。孩子未入学前,囿于以前受媒体舆论以及亲朋好友的影响,一直以为公立学校就是‚老师严肃认真、孩子辛苦学习、氛围紧张局促‛。但听了王校长的学校介绍,以及几次老师对专业课程理念的讲述,包括对学校及孩子教室环境的实地参观考察,尤其是在深度了解了孩子课程的安排,以及和班级老师的持续交流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确实在与进俱进地不断优化。可以说总体是顺应了素质教育的需求。从环境、设施的安排,到课程、生活的设计,到老师、家长的互动,处处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尤其是课程设置上,在强化语文、数学等传统课程能力基础上,强化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十几种兴趣课的选择、多样化的英文教学,以及对孩子身体 1 的重视——每天体育课安排等。可以说综合考虑了孩子知识、能力、身体、人格、心灵的培养和强化,这样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历,作为家长,我们深感欣慰。也相信在这样的学校环境中,孩子一定能健康、快乐、全面地成长。
二、家长和学校的配合和互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孩子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综合作用结果。就一年级孩子来说,与社会接触尚少,更多影响他们成长的,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二者的作用力。入学以来,深感作为小学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确实工作认真负责,同时也深感他们压力重大,毕竟她们要为班级37个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担责。学校是专业的育人机构,家长的教育经验再丰富,毕竟不可能胜过拥有全方位知识、能力和经验积累的学校。所以作为家长来说,首先是相信老师,其次是配合老师,再次是支持老师。比如每天班主任老师的短信提示,家长要及时知晓并及时和孩子沟通,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就督促孩子尽快完成;孩子不能独立完成的,要引导帮助孩子共同学习、理解。同时要努力培养孩子对老师‚指令‛的独立、主动的执行能力。比如每天睡觉前自己整理书包、放学前主动检查书包;每天回家能完整复述不同课程老师的教学大纲及作业要求等。只有这样互动,才能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产生‚共振‛和合拍,从而形成合力,最终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要坚持树立‚孩子成长是个‘长跑’过程‛的持久耐心。时下有一句很流行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早教盛行,2 请家教,报培训班,上补习班等,在这种唯恐落后于人的紧张氛围下,很少有父母能做到淡定从容、不为所动。听了学校安排的几次讲座后,几乎每个老师都提到‚孩子成长是个漫长的长跑过程‛,很受触动。现在社会上流行‚超前教育‛,有些学生把下学期甚至是下一个学年的内容都学完了。其实,孩子发育的过程是有规律的。如专家所言:3岁的孩子背二三首唐诗,花的时间很多,但8岁的时候,只要5分钟就搞定了。孩子的成长是长跑,不是百米跑,起跑早一秒、晚一秒,一次两次的考试成绩好坏,根本不影响孩子今后的人生轨迹。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越快越好。要长成参天大树,就得经历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古语中有“大器晚成”一说,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很多成大器的人并不是天生具有过人的天赋,也不是靠别人给他很高的起点,他们大都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四、要把父母看成孩子成长的‚第一老师‛。孩子虽然入学了,可能白天大部分时间是交给了学校、交给了老师,但绝不能因此认为‚孩子的好坏以后就是看老师了‛。毕竟,孩子来到人世间最先认识的人是爸爸妈妈,孩子最早学会说的词汇是“爸爸妈妈”,孩子出门在外最想念的是爸爸妈妈。孩子是看着爸爸妈妈的脊背长大的。所以孩子从小学做人的最直观的榜样也是爸爸妈妈。要坚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错了的孩子比没有受教育的孩子危害更大。缺少对孩子应有的关注,却把孩子的教育完全寄托于学校,这是对孩子教育的一种不负责任。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家长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深刻地 3 影响着孩子们的发展,把这些问题暴露出来,并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来作答,这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同时要认识到:正是因为孩子在慢慢长大了,认知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增强了,所以作为父母,更要因此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一言一行。有位讲座老师说得好:有人说,在中国最需要接受教育的不只是孩子,更在于家长们。作为父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你在跟孩子讲道理的同时,你必须同时实践这些道理。真正对孩子树立言传身教的良好榜样。
可以说,江北中心小学举办的家长学校课堂,为家长、老师,以及家长们之间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我们家长们在受益于学校教育的同时,之间也有了互相交流的机会。通过学习交流,我们博采众长,互相学习,互相鼓励。这让我们感觉到:教育孩子不再是父母一两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个集体的共同努力。衷心希望江北中心小学能不定期继续为我们家长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也相信我们共同的努力,会让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再次感谢学校的老师们。
家长微课堂心得体会 篇6
家长微课堂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家长微课堂心得体会1
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不免有些紧张。然而在做完自我介绍后,孩子们热烈的掌声,让我瞬间释然,孩子们一张张的笑脸,让我倍感亲切。像是忘年交,相见恨晚!
结合自己专业所长和孩子们的兴趣,这次我选的主题是《饮食与健康》。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生活中总离不开吃,吃和健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健康的饮食才会带来健康的身体,不健康的饮食只会导致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贫血等等。
讲座在愉快的聊天中开始了,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对饮食及健康知识的理解。通过讲座,大家进一步明白了健康的概念,它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健康的四大基石是积极乐观的心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和合理的运动;理解了小学生饮食的十二原则,记住了营养膳食金字塔,认识了十大垃圾食品,学会了如何选购食品,等等。
接着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七步洗手法。七步洗手法是手卫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用七字概括“内、外、夹、弓、大、立、腕”。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认真模仿,积极比试,纷纷表示以后要用在生活中,坚持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七步洗手”更卫生。
时间匆匆而过,短短的四十分钟就要结束了,我意犹未尽,总觉得要讲的还有很多很多,同时又心存疑虑,孩子们是否明白了我所说的内容,是否记住了零星半点的卫生知识。不管怎么样,下课的铃声响起时,孩子们并没有躁乱,而是依然坚持到最后,结束时,我们一起朗读了自编的顺口溜:“多喝水、勤洗手,卫生意识人人有;绿色食品营养好,膨化烧烤尽量少;豆奶肉类和主食,营养平衡要记牢;管嘴迈腿需做到,身体健康最重要”。
讲座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孩子们的纯真和好奇心是讲者发挥的最大动力,今天见证的不仅仅是我的讲者心,更多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孩子们对健康饮食和如何才能保持健康尚未完全领会,他们需要更多的引导,如果今天的讲座能让孩子们对卫生常识和健康理念多一分认识,我将倍感欣慰。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再同他们一起,认识身体,认识疾病,探索更多的医学知识。心存感激,谨以为记。
家长微课堂心得体会2
我作为一名学生的家长,每天看着孩子背起书包,快乐地走进学校的大门;看着孩子放学回来记单词,学语文,做数学题……蓦然发明时间飞逝,孩子已经迈入了人生学习的第一个转折点。如何让他尽快适应生涯,高兴地学习?合法我茫然失措,无从下手之际,学校开设的家长课程开课了。让我茅塞顿开,从而更客观、更迷信地教导学生与本人的孩子。
通过这期家长课程,使我深深领会到学校订孩子教育的看重,也更深地理解了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本。今后,我侧重抓好如下多少方面的教育。
一、要注重上行下效
一个人的思维品格首先是在家庭中构成的,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是父母与孩子共同窗习,一起成长的进程。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毕生学习做父母”,要做一个一直学习的人。平时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不行,据考察,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形象高大与否,跟教育是成正比的。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定要言传身教,现身说法,做一个人格完全的人,一个具备好品性的人。
二、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这次学习中,再三强调了学习习惯养成的主要性,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要比学习自身更重要。因而,在孩子的初步阶段,我要加倍器重,不折不扣地依照老师的方式履行:
①要和孩子独特制造一个学习打算跟作息时光表,要让孩子公道部署时间,按规划学习。
②请求孩子回家先做功课,而且要当真,高效地实现,而后才干做其余事。
③养成上课潜心听讲,踊跃发问的习惯。好习惯首先是从一心听讲来的,平时要多关注孩子,要养成在学习中找问题的习惯。
④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天天进行亲子浏览,多读经典书,要让孩子晓得书是甜的、书是香的,学习是辛劳并快活的事。就如教学所说:“不要授人以鱼,要教人之渔”,要做孩子的向导,不要做孩子的拐杖。
三、要注重平时沟通,树立良好的亲子关联
平时要多和孩子聊天,关注孩子生活中的细节,进行随机教育。“说教式”的谈话方法后果往往个别,要通过讲故事、谈见解,在耳濡目染中影响孩子。在孩子的学习上,更多关注平时的学习情形,淡化分数,因人而异,毫不攀比,多探讨、多沟通、多交换,要做孩子的友人和搭档。
四、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抓好学习的同时,千万不要疏忽孩子的身心状态:身体方面,孩子恰是长身材时代,一定要让孩子每天吃好早餐,养分全面;心理方向,每天要让孩子快乐地去上学,要让她喜欢学校、喜欢老师、爱好同学,积极参加班群体运动,融入到团队中。古人语:“世事洞明皆学识,人情练达即文章”,学习本身是个大略念,只有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点点滴滴,让孩子身心健康,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倾泻了父母的血汗,每个父母都愿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很好的将来。衷心感激学校的精心组织和老师们的教育领导,盼望学校能持续供给家长教育的机遇,信任咱们的孩子在家庭、学校的共同尽力下,一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长微课堂心得体会3
今天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儿童教育专家讲座,受益匪浅。李教授讲的主题是“积极家庭教育成就孩子幸福人生”。
1、期望家长教育意识觉醒,承担好教育子女的责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长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父母,而非他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遵循自然成长规律,不能违背规律,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而非千篇一律,要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
方法,不要去效仿别人,也不要急于求成。
2、跟老师沟通、配合、协作、共同育人。
家长与老师都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引导者,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的和老师沟通,找到问题原因,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对于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家长要做好积极的配合工作。不管家长有多忙,都要和老师保持好沟通,及时的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家长和老师、学校配合的越好,教育会越成功。
3、家长要不断学习、不断改变、不断成长。
家长首先要做好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从语言、行为、心理等全方面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每天对孩子保持微笑,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快乐的情绪会让孩子形成健全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完善的人格。多给孩子鼓励和赞美,让孩子越来越充满自信。
听完教授的讲座,觉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做的太少,远远不够,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我们要不断改变、不断提高,和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7
自从“牵手两代”家长学校课程在我校实施以来,我越来越感到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多么重要!我觉得除了家长自身的素质,更重要的是不断的学习,那么,参加家长课程学习,就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怎样让家长们自觉地积极的进行家长课程学习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第一,授课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这必须和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一名骨干教师必须拥有解决家长问题的能力,这样家长才会信任你,愿意听你的课。
第二,让每位家长拥有一本教材。仅凭这几课时的时间完成整册教材的教学任务是不可能的,这样就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利用课堂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集体学习后家长可以回家自学,有问题可以随时同老师进行交流。
第三,教师要创造条件,想办法将家长引进课堂。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课必须要精彩,开始的时候,家长可能处于被动来学习,如果我们的课让家长有所收获,那么家长就会盼望下一次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授课老师要精心备课,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孩子中的困惑,确实让家长们有所收获。讲课中多举一些与我们的孩子息息相关的案例,让家长们感受到这些问题就存在于自己的孩子身上,毕竟家长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
第四,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搞好家长互动。教师要努力创设那种和谐、轻松、互动的课堂交流情境,引导家长们进行互动交流。
开展家长课程活动,为我们家校交流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作为一名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契机,同家长联合起来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