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心得体会精选4篇》
风险管理真不是风险管理部门一家的事情,特别是跨专业的公司层面风险,会涉及不同流程不同业务职能部门。风险管理/内控/财务/审计部门利用风险监控/分析/管理系统的支撑,建立风险信息沟通、协调控制、协同监督的风险管控机制,现成风险治理的合力,真正有效防控风险。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风险管理心得体会精选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目标 篇1
金融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在识别和衡量风险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准备处置方案,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证货币资金筹集和经营活动的稳健进行。
怎样做好风险管理 篇2
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是客观存在且不可避免的,人们只能把风险缩减到最小程度而却不能彻底消除风险,这就要求社会各部门都要积极主动的认识管理风险,以保证社会生产正常运行,所谓全面风险管理,就是指企业围绕公司的总体经营目标或战略,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在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和业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管理,落实风险措施,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的过程和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目标确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
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意义
企业的经营活动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企业必须而且只有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才能避免或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实现,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全面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应对能力。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就造成科学决策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企业只有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方面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增强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企业必须进行风险管理,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一方面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企业的兴衰是与国民经济的紧密相关的,因此只有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才能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全面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措施
1.树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意识
要加强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警惕,认识到风险存在的危害性,培养他们在面对风险的时的应变能力。
2.明确全面风险管理目标,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一定要和企业的技术及战略管理相结合,而且要在全企业范围内明确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将其与企业业务、战略及业绩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一个由全企业层次集体支持的风险管理过程。
3.全面改善企业内部环境,为风险管理提供坚实基础
企业的内部环境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要素,所谓的内部环境,就是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员工道德与胜任能力、人员培训、经营模式、分配权利与职责方式等,我们只有改善内部环境中不适应的环节,努力培育出与风险管理运作相适应的内部环境,才能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4.加快企业风险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我们要加快企业风险管理的信息化进程,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企业就应该不断扩大自身的信息源,对于与自己企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一些市场信息,要及时进行搜集,及时进行了解和准确掌握,一定要保证所获得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从而避免企业风险管理中有漏洞的出现;
其次,还要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信息解读能力。企业应该由一定的信息解读能力,要能从众多的信息中准确的把一些有利用价值的信息挑拣出来,解读出其中所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从而对风险的产生原因和风险的`严重性加以判断,并针对这些潜在风险可能带给企业的影响做出合理判断,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从而保证真正的风险出现时,企业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判断及处理。
5.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
企业不仅应定期对日常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排查,提前部署应对风险的措施,及时纠正相关业务流程,此外,企业还需不断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企业内部以前发生过的风险事故,尽量避免以后类似风险事故的发生。
6.通过日常监督和考核,保证全面风险管理有效运转
风险管理工作需要和绩效考评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可行的奖惩制度,积极鼓励员工对于发现的风险点提出建议和解决措施,进而进行更有效的监管防范,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7.要充分重视风险分散以及转移的作用
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除了要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也应重视风险的分散以及转移,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要实施多元化的发展经营战略,同时可以通过出售的方式,对部分风险进行转移处理。
8.切实加强对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充分重视风险发生前的系列征兆,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化解风险,尽可能把风险消除在潜伏期;企业还需积极发挥决策层和员工的凝聚力,稳定局面,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尽量不使事态扩大,并迅速找出风险症结,进行化解消除;当风险出现以后,企业还需进行风险处理,来尽量减少其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全面改善内部环境,提供风险管理基础 篇3
企业的内部环境是风险管理要素的基础,为其他要素提供规则和结构,内部环境影响企业战略和目标的制定、业务活动的组织和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执行等等,还影响控制活动的设计与执行、信息和沟通系统以及监控活动。内部环境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员工道德与胜任能力、人员培训、经营模式、分配权利与职责方式等,只有改善内部环境中不适应的环节,努力培育出与风险管理运作相适应的内部环境,从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风险管理方法 篇4
(1)回避风险
回避风险是指主动避开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它适用于对付那些损失发生率高且损失程度大的风险。虽然回避风险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但这种方法明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局限性表现在,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回避或应该进行回避。
(2)预防风险
预防风险是指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预防风险涉及到一个现实成本与潜在损失比较的问题:若潜在损失远大于采取措施所支出的成本,就应采用预防风险手段。
(3)自留风险
自留风险即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非理性”是指对损失发生存在侥幸心理或对潜在的损失程度估计不足从而暴露于风险中;“理性”是指经正确分析,认为潜在损失在承受范围之内,而且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比购买保险更经济合算。所以,在作出“理性”选择时,自留风险一般适用于对付发生概率小,且损失程度低的风险。
(4)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是指通过某种安排,把自己面临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一方。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是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保险就是转移风险管理手段之一。其次通过合同将部分高风险的业务和工作外包也是转移风险的一种常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