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这次为您整理了考研心得体会(通用10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考研心得体会 篇1
我参加过两次考研,第一次在x年,考北航计算机研究生:第二次,考西工大,x年研究生。两次考研,第一次xx,第二次xx。我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希望能帮助大家。
x年的计算机,总分xx,数学xx,专业xx,英语xx,政治xx。我自己是x年毕业的,工作一年后参加考研。其实这个分数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专业课比自己预想的低了些。
先说一下数学吧,xx分,不高也不低,相信如果考计算机,考中国任何一所大学都不会拉分。现在全国联考计算机,可以说得数学者得天下,那么数学的复习就显得很重要了。考研的时候,总会有人问“xx的书,你做第几遍了”,我可以回答,我一遍都没做过。考研是一个很基础的东西,所以,要抓住最基础的问题,那就是课本,也许很多人户屑于课本,觉得太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首先,你应仔细的看课本,每一个概念,每一个例题,每一道习题,这是你以后成功的保证。对于概念,定理,要有自己的理解,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可以知道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能做到合起书,将一个个定理在草稿纸上推导出来,知道书中各个章节的顺序,并且知道他们之间的联系。说得夸张一点,你可以默写出书中各个章节的标题,包括小标题。如果你能做到以上的,你的概念和理论就没有一点问题了。再说例题,课本上的例题很简单,
但是很典型,最简单的例子最容易说明最重要的问题,你就不会被繁琐的解题步骤弄的不知道例题到底想说明什么。举个例子,在一阶导数的例题里,仔细看看,你就会发现,例题中包括所有的求导方法。也许,你自己却从未意识到,还在看考研参考书里的分类,永远记住,课本是最好的参考书。最后说习题,书上的习题,相信没有多少考研的人每一道题都认真做过。但是,习题,就如同例题,简单,但是最能要你明白你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所以,对于课后习题,你用过仔细认真的去做每一道题。会做并能做对每一道题是最基本的要求,你还要明白你所做的每一道题是考察你什么知识点,用的是什么方法,可以尝试在习题旁边写上出题人的意图。能做到以上3点,可以说你就拥有一个很好的基础了。高数,线代,概率,这三门课是一样的。线代,其实最简单,如果你能不看书推到出每一个定理(如果能,你就知道他们之间的联系,那思路一定会很清晰),
那么我想如果你不会做的题,那90%的人肯定不会做。概率,看起来公式太多,很难记住,同样,推导每一个公式,平时练习的时候做到不看书查公式,查定理,忘记了或者记不住了,就推导。
慢慢你就会发现,你都可以记住了,即使考试一紧张忘记了,也能用很短的时间推导出公式了。曾经在考研论坛上看到过,刚开始复习的时候觉得高数简单,线代和概率太难。随着复习的深入,就会发现线代和概率是那么的简单,高数有点难,这就对了。我觉得课本至少看两遍,一直看到,闭着眼,能回想起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
当然,根据自己的基础,如果你还觉得哪些知识点薄弱,那就多做习题,不要把盲点留到最好。在复习课本的时候就可以做真题了,我选的是黄先开的那本历届数学真题解析,将近20xx年的数学真题分章节讲解,练习题也是真题,不过不是数一的。认真的做每一道题,然后思考出题者的意图,这一点很重要。
考研心得体会 篇2
今朝已经有很多院校的成绩都出来了,考生对本身是否需要复试心里也有些谱了。复试的历程仅有半个钟头,如果能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给考生官留下好的印象呢,对此,名师关于四类疑难题目赐与指点,希望考生能从其中患上到开导顺遂经由过程考研复试关。
熬头关、仪表关
复试前,考生应该润色一下本身的仪表,虽然考研复试首要是看考生的专业能力,但好的仪表能给考官留下好的熬头印象。在平时糊口各人也能够发明整齐、洁净、肃静严厉的仪表无论谁看着城市感觉很舒服,熬头印象好,也能为然后的考官提出疑难题目增加筹马。
抱负的润色本身就是不要太夸张,好比有些同学平时只穿休闲服,感觉复试能重要于是弄了一套西装,本身穿着就感觉不舒服,就会有焦躁的情绪,对复试是倒霉的。考生照旧选择经常穿着的衣服类型,不要太花俏,整齐,洁净就能够了。服饰和装扮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毛遂自荐,有经验的复试官会从这里读出你的很多内容,好比你的年龄、家庭状态、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和你所喜欢的勾当,你的气质与风格等。
第二关、专业知识
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中,教官提高的专业疑难题目也就是四大类:
1、专业根蒂根基知识。准备这种知识很容易,因为在硕士学位研究生初试时就考了相关的内容,把教员平时授课的重点知识看看就能够了。
2、专业领域的前沿疑难题目。这种知识靠平时的积累,可以多看些相关领域的权势巨子定期刊物。考生肯定是要对所报考导师的学术概念、论文、专著有较深的了解,这是复试的重点。教员一般比力喜欢从本身比力了解的'知识提出疑难题目。
3、本科毕业论文。复试时教员还会问一些关于你的毕业论文的疑难题目,因为论文是大学4年专业学习的1个总结,在肯定是程度上显示了考生的研究能力,以是在复试前肯定是要把本身的毕业论文看一遍,把相关的内容都整理大白,一旦教员问起可以巧舌如簧。
4、专业巨著。在复试时考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提出疑难题目,“请你介绍一本本身阅览过的专业书籍”。这是文科专业复试中常会考到的疑难题目,考生可以在复习之余阅览相关专业巨著,读书历程中,要写好读书条记,记下心患上体会,同时也要踊跃思虑总结,有帮助于理清思路。
第三关、英语口语关
准备英语复试最佳先写1个自我陈述,尽量写患上具体些,包孕本身糊口、学习的方方面面,然后把它传译成英文,流畅地违下来,教员的很多提出疑难题目均可以用其中的句子往返答。
别的,对专业英语的考查要以肯定是的专业辞汇量为根蒂根基,但绝对不是单纯的对辞汇的影象,以是考生不是掌握肯定是量的经常使用专业辞汇就能够了,重要的是能用这些辞汇准确地表达本身的思想,能够论述疑难题目。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考生在平常的糊口中多积累一些经常使用的短语和句子句型,在准备初试英语作文时,可以多违诵一些范文,记住里面经常使用的表达要领,对提高口语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的。
第四关、沟通关
沟通能力很重要,沟通时谈吐要从容自信,但不要显患上漫不经心;要平和,但不要死气沉沉。与教员交流时,肯定是要准确地表达本身的见解,尤其是具备自力思虑的发光点,充分显示本身良好的专业素养。复试是1个双向沟通的历程,考官可以经由过程观察和一起说话来评价应考者,同时应考者也能够经由过程考官的举动来判断其价值判断标准、态度偏好等,调治本身的行业体现。
相信考生只要认真准备复试,最后肯定是能顺遂经由过程的。
考研心得体会 篇3
参加工作以来,已经送走了三届毕业生,虽然人数不多,但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一路跌跌撞撞。每次接到毕业班压力都很大,不知道要如何去做,如何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如何减少无用功,带给学生最好的效益……
又一次参加县上的中考研讨会,不同以往,今年的会上增加了我县教师的复习汇报课和省级专家示范课,从两个课堂上真的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看到了自己那么多的不足之处!
张老师的复习汇报课上,看到了城里学生优秀的表现,积极向上的劲头,好像曾经的自己,突然感觉自己也被感染了,有了想要改变自己庸庸碌碌的生活状态的冲动!
张老师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整个课堂设计环环相扣,由易到难,虽然是复习课,但也能做到旧课新上,引导学生复习整合的过程,又经历了一次探究总结,不紧将相关的知识点复习了,还侧重对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的方法上也有指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积极性很强,课堂气氛活跃!虽然也有不足之处,但我个人很认可张老师的课堂风格和课程设计。
专家的示范课和之后的互动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学习别人的优秀,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之后的复习也有了方向,并且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正确的心态来应对!
考研心得体会 篇4
复试结束快一个月了,回想去年的现在还在自习室里迷茫,学习。回想这一年挺有意义的,不管结果怎样。每个经历过考研洗礼的人都会变得无所畏惧,会更加坚强。
下面是自己对考研的一点认识。先从考研动机来讲,不管是为了一份好工作或是想出国,都要为自己找一个能坚持考研的理由,这样才不会被一点小的挫折而吓倒。
本人考研的主要原因是前者,想有一份稍好的工作。关于复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在此不必多说。自我感觉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挺重要的,到什么时候看完哪几本书,不至于前松后紧,到最后还有该看的没看。
另外心态很重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少则准备半年,多则一年多,难免心情不爽。关键是要√★√学会调节自己。我认识的好几个同学平时学习真的很不错,但由于心态,所报院校等个方面原因发挥不甚理想,确实可惜。可能说都是这么说的,只有你自己亲身经历时才会感受的最真切。我在复习的过程中还比较平稳。但到了十二月份后老感觉自己不行(可能与学习的深入有关)考不上了这样的心理感受。对自己的自信心下降。这是最后面临的一个最大考验,过后问了几个同学他们也都曾有过相同的感受,我们面临的问题其实都一样的。关键是看你以什么心态面对了。自己的经验是不要担心考不上怎么样或考上了怎么样。平常心对待,只有这样你才有时间考虑怎么复习,怎么解题,不然慌慌终日还哪有心思复习呐。我们的老祖宗曾说过“神静则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告诉我们拥有一个平和而宁静的内心是多么的重要(但在欲望超多的今天,这好像不容易做到)。
关于学校的选择。人往高处走麻,当然是学校越牛越好。例如一般院校的报考211,211的报考985等等,至少不能比本校差吧。更重要的问题是学校的选择,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读研最大的区别可能在出国机会和读博继续深造上,如果仅仅为毕业后一份好的工作两者的区别是不大的(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还有就是看自己的实力了,那种好学校都想去,报考此类学校不是大牛至少你也得是小牛吧。公共课得中等偏上吧(考名校的基本要求)。还有要看地区,热点地区热点学校慎重报(对一般院校学生来说很不占优势)。全国公认的学习好去处天津,南京,上海,北京。(当然以上说词很片面的可能一些名校不在这些地方却有着很深的学术造诣,例如哈工大等还有很多,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个人感觉211高校和本校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你本科就是211或985的,那你肯定得有更高追求的。不要一厢情愿的往高处报,报的很高可能在报名时很有成就感,但是这一时的快感远不及参加复试来的幸福。光报的高没用,根据自己的实际能考上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是自己一年对考研的认识。不管结果怎么样希望每位考研人都能有所领悟有所进步,至少我们曾一起奋斗过,考研都坚持下来了,那还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吗?!虽然考上了,站在新起点上看却还是一条一眼望不见尽头路,不知能走到哪儿,不知这路好不好走。不管工作还是读研,我想感受都一样吧,有点迷茫和彷徨,就像刚读大学时一样。
考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这里要非常感谢我的同学和老师们,你们的支持和鼓励使我坚定信心。
考研心得体会 篇5
确定做题顺序
首先是确定做题顺序,可以采用填空、计算、选择、证明的顺序。因为尽管选择题的分数相对要少一些,但它们一般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选项迷惑性大,有时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分析也难以取舍,而且有些选择题的计算量也是很大的,如果在做题的开始就感觉不顺而花太多时间的话,会影响考试的心理状态。证明题考查的是严密的逻辑推理,难度也比较大。建议考生,把这两类题型可以放在后面做,而先做相对简单的。一般来说,平时复习的时候要尽量从自己薄弱的方面“榨取”分数,而正式考试时,先通观整个试卷,迅速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实力,明确哪些分数是必得的,哪些是可能得到的,哪些是根本得不到的,再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才能镇定自若,进退有据,最终从整体上获胜。
掌握做题方法
同学们可以先解答填空题,一般讲填空题是基本概念,基本运算题,得分比较容易,当然试题中计算题或者证明题以平时看书或者参加辅导班老师所讲的例题类似的也可以先做;其次做计算题;最后解单项选择题,因为有些单项选择题概念性非常强,计算技巧也比较高。提醒考生,求解单项选择题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推演法;它适用于题干中给出的条件是解析式子。图示法;它适用于题干中给出的函数具有某种特性,例如奇偶性、周期性或者给出的事件是两个事件的情形,用图示法做就显得格外简单。举反例排除法;排除了三个,第四个就是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题干中给出的函数是抽象函数的情况。逆推法;所谓逆推法就是假定被选的四个答案中某一个正确,然后做逆推,如果得到的结果与题设条件或尽人皆知的正确结果矛盾,则否定这个备选答案。赋值法;将备选的一个答案用具体的数字代入,如果与假设条件或众所周知的事实发生矛盾则予以否定。
考研心得体会 篇6
20xx考研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无论成绩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大家都借此机会得到了锻炼,有了属于自己的丰硕的收获。20xx考研已经远去,而20xx考研的号角已经吹响,每每看到大三学弟摩拳擦掌,考研热情高涨,都会让我想起去年的我。在此我感觉我有责任和义务分享一下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由于文笔功夫比较差,只能随便写几句,愿大家能有所收获,少走一点弯路。
我不会像其他的体会一样,上来就说些个具体的复习要领什么的东西,我认为考研最重要的考研的志向、勇气。众所周知,考研不光靠的是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关键的还有你的心理素质。每年有多少莘莘学子辛辛苦苦复习了近一年,进考场考了一两科,就失去了再次进去的勇气。更有甚者,直接放弃了,我考试的时候后面两个位置是空的。准备考研的兄弟们,首先要确定的是你有足够的考研欲望吗?如果你没有,就不要凑热闹了,早放弃总比你在最后的时刻放弃好的多。选择考研意味着你会失去很多,别人礼拜天玩游戏、打球的时候,你不得不埋头于书中;别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你不得不顶住瞌睡虫的困扰;别人在长假的时候,你可能要奔波于考研补习班之间。但我相信,你既然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就是一个已经把“神马都当成浮云”的人。下面说一下具体的复习策略,政治是大家的强项,对于政治来说我们从小学思想品德接触,初中、高中、大学又各学了一遍,你的政治要再不会,我就实在不敢恭维了。从去年的情况来看,我同学中参加考试的几乎没有因为政治不过线而被淘汰的(有的话也不过两三个)。政治的复习很简单,作为一门与时事结合最为紧密的学科,你需要熟知当前国家的一些大政方针、国际上涉及经济和政治的问题、一些社会上过正在弘扬的先进典型,不需要知道太多,知道有这么回事就OK了。
课本的话在闲暇的时候翻一遍就可以了,但是要理清脉络,答题的时候好找对答案要点,辅导书的话就推荐每年十一月份才会出的俗称“红宝石”的教育部出版的考试大纲解析,最后一两个月买一套历年的真题体验一下,政治基本上就没问题了。数学的话就需要真正的功夫了,由于我准备不充分,数学分数很低,所以就没有发言权了,但是我还是想说,无论是谁出版的书,一本足矣,就不要频繁的换了,因为每个作者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自思路,陈文灯的也好,李永乐的也罢,一本整明白了,不敢高的说,xx0分绝对没问题,还有一点就是你必须得动手,只看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做题是帮你掌握技巧的唯一途径。很多人英语已经通过了六级,考研英语的难度大概也就这样了,但是题目的形式很不一样,所以英语基础好、不打算投入太多时间的需要通过适量的做题来适应考研题目,基础不是特好的人也不用太着急,英语想得特别高的分不容易,国家线还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近些年的英语国家线没有超过55分过。我认为投入大量的时间每天背单词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经常看一下常考的几百个单词和词组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通过分析10年的考研真题,认认真真的做,一句一句的把其中的长句复句弄明白,顺便还能把单词关过掉,我看的参考书是王林编的《考研真相》,这本书的起点很低,适合基础特别差的人使用,我是无意间买下的,里面对历年的真题分析很透彻、精辟,值得参考一下,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作文,现在一般是应用文加看图作文两篇作文的形式,应用文需要熟知常用的十几种格式,看图作文一定不能只背几个范文去套用,这种精辟的句子适当用几个就够了,一定要写出你自己看出来的东西。
专业课的话,今年不知道会考什么科目了,但是我需要说的是绝对不会难,以《自动控制原理》来说,不到十道题,有近一半题目是以请用某原理解答本题这样的要求的,所以需要做的是知道考点,而考点是基本不变的,剩下的你懂的,我就不多说了。最后,衷心祝愿准备考研的各位都能取得理想成绩,考研之路顺利通畅!
考研心得体会 篇7
随着近年来“考研热”的持续升温,已有越来越多的“落榜生”选择二次或者多次考研。考生选择再战考研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情况做综合分析,并不是所有考生都适合二次或者多次考研。一般情况下,有三种考生是适合考研的:
第一,自身所学专业限制性很强、就业面很窄、本科学校竞争力很弱的考生,这类考生亟须通过考研来增加求职竞争筹码;
第二,不着急就业、想继续深造,但因为语言或者经济等原因,只能选择在国内读研的考生;
第三,名校情结非常浓重、而且自我约束力比较强的考生。
考生有过一次考研失败的经历后,往往再次考研时目的性非常明确,但是这并不是决定考研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提高成绩最为必要。
对于这类考生,建议复习时不妨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做基础知识回顾;第二三阶段强化训练;第四阶段系统复习;第五阶段冲刺补考。当然,考生要根据个人情况安排适合自己的复习时间段。小编提醒大家,调剂成功的同学不在失利考生范围内,最全的调剂攻略戳。
考研落榜步入职场
有机构曾对大学生毕业后的流向做了一个统计,其中94%以上毕业后会进入商界、3%左右会进入政界、2%左右会在学术界发展,最后成为国家科学研究与创造前沿的学者。因此,对于考研失利的考生来说,大部分都会转入职场。
在求职大军中,考研失利的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一些学生在经历过考研失利的“重创”后,甚至会在求职中表现出一些不自信。作为成年人,不要被这点失败给吓蒙了,要知道,你的职业生涯还没开始呢,比考研失利更大的挫折可能还在后头。
应届生在求职时,既不能失去自信,又不能失去客观、理性。应届生求职时应合理展现自己的价值,即使有些预期短时间内难以达到,也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职业规划一步步实现。
很多企业对考研失利的学生并不排斥,求职者如果能把考研坚持下来了,说明其有一定的恒心和毅力,这也是他们非常看重的。
考研心得体会 篇8
这段时间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习惯思考的能力
阅读一个知识点,宏观上思考其在整个数学科目中作用及与其他科目之间的联系,微观上思考其本身概念的深度,其具有的特点及满足的性质等等。拿到一个题目,研究其条件与结论的联系,思考题目所在的知识点及可能使用的方法,能否用更多的方法来求解,能否找到最为简单的`方法。看历年真题,总结考试题目的规律,思考命题特点及与考试大纲之间的联系。
二、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时不仅要正确解答题目,更重要的是要快速的达到目的。现在很多辅导资料对知识点的总结,题型的归纳都比较全面,如果能利用其对知识的归纳再加上自己的边看边思考,对知识点达到融会贯通不成问题。
三、快速判断所考知识点的能力
考研数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是有限的,重要的知识点就更少一些,但考研数学已经进行了二十几年,重点之处年年考,但这些知识点每年都会换上新的外衣,乔装打扮,使不少考生被蒙蔽,之后悔之不及。
四、持之以恒的能力
数学因其高于日常生活而常受到学生的冷落,这样就会产生马太效应,愈不关心她,它就离你愈远,故而考研复习需要保持对数学热情,坚持到底!
在考研复习中考生要做到的是掌握核心,即万变不离其宗,抓住其形变而神不变之处才能轻松成功。
考研心得体会 篇9
不久前,有一个女孩在南开大学复试结果公示的宣传栏旁和朋友相拥而泣,她就是化学化工学院152—1的杨冬至,以总分351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研本就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跨专业考研更是令不少人望而却步,而杨冬至却毅然选择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跨专业考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她说:“学生会主席的身份使我接触到很多辅导员,他们大多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我很羡慕和敬佩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谈吐气质。我在学生会任职期间也曾有幸代表学院参加过学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这使我萌生了跨专业考研的念头。后来得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专业近几年越来越受重视,许多高校该专业的研究生也在扩招,我便在网上查询了相关资料,包括就业前景、专业论文等方面,最终下定决心报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
杨冬至回忆道:“我身边同学的考研方向基本都是本专业,而我却选择了文科专业,这让我与身边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路径都有所不同。当别人都在讨论专业课题目时,我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当别人在看高数时,我在反复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视频,这让我有种孤立无援的感觉。”但不论有多大的困难,杨冬至坚持下去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
“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我选择跨专业考研并一路坚持下来的原因,那就是热爱和信念。”复试时,老师问杨冬至为什么选择跨专业考研,她给出了这个答案。杨冬至始终怀揣着最简单、最真挚、最热烈的梦想,矢志不渝地追寻自己的人生之路。
考研初期,杨冬至做了很多准备。“针对专业课,首先要打好基础,多看课本,把知识点进行整理。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做真题,可以先开卷做,把近十年的真题按章节整理出来,重要的章节后期可以多复习。另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时政性强,我还仔细研读了在与专业相关的会议中国家领导人的演讲稿。这些全部结束之后就要回归课本,这时候最开始的笔记就发挥功效了。”她笑道。
分享考研经验,杨冬至认为,在做考研决定时就要对自己负责,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是一定要自己做决定。其次,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有很强的目标性,不要调整目标让目标来适应自己,而是应提升自己让自己去接近目标。
考研心得体会 篇10
考研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仅从其直接影响观之,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影响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
由于考研竞争的激烈,相当比例的本科生自大三上学期便开始实施考研计划。或租房子以自成一统,埋头苦干(我校附近三个村庄的空房近几年来每到下半年便全部租完);或摒弃一切课外活动(包括必要的体育活动)和人际交往,整天沉溺于考研的相关功课。我校图书馆的几间阅览室在去年下半年的一段时间里,五点钟以前座位就占完了。经笔者了解,全都是准备考研又无力租房或无房可租的同学。该图书馆出于对学生健康的关心,不得不把开门的时间推迟到6点钟。此外,考研生还要忙于打听、了解和联系招研的学校、专业和导师,因此大三、大四的正常学习必然会受到冲击。不仅如此,这种影响的范围还有向前推移的趋势。从我今年行将高考的女儿及其同学中,笔者了解到不少本校子弟中的高分者纷纷放弃报考外校的打算,拟报考本校。原因是到时候考研免得租房子。其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其二,与素质教育相冲突。
由于研究生录取时,一般是按照分数的高低依次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本科教育中仍存在的应试教育弊端,与素质教育相悖。事实上,考研生中普遍存在着与考研有关的课程就多投入一点,与此无关的课程则敷衍了事的现象。为挤上这辆高峰车,考场作弊现象也频报媒体。在xx年的考研中,仅湖南省教育考试院便处分了83人(注:《湖南83人考研作弊》,《长江日报》,xx年3月22日,第4版)。
其三,对已毕业的本科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些家境较好或毕业时未找到理想单位的已毕业离校的学生,如同高考复读一般,在家专事复习,以备来年再战,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用在重复的记忆上。以上海为例,"今年申请‘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已从去年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考研究生、出国留学是‘不就业’族的两大出路。有的毕业生就是当年研究生考不上,但矢志不移,填一张‘拒绝就业表’,所有档案材料让学校帮他退回老家去,人还留在上海继续为明年考研究生而奋斗,"(注:《部分大学生毕业不就业》,《长江日报》,xx年5月10日,第3版。)还有一些已参加工作的学生到了单位后,觉得一切并非如自己在学校所想象的那样美好,其中有的学生本来社会适应能力就比较差,有的本来就是为了以此为考研的跳板或栖息地,于是工作不投入,专心擂功课的现象已成了一些用人单位的新景观。
可以预见,上述趋势演化下去,伴随着高等教育扩招的逐年推进和大众化的临近,以及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考研的竞争将更趋白热化,据《长江日报》消息,武汉市的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xx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已达应届本科毕业生的60以上。可以说,又一次"黑色7月"的降临绝非危言耸听。
但愿我们不要像高考一般,等到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了再来谈扩招、素质教育及其它矫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