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最高理想和目标心得(优秀6篇)》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党的最高理想和目标心得(优秀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党的最高理想和目标心得 篇1
今天我们学习了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基本任务,是由王雪媛和车铄言同学共同讲解的。从这次的学习中我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为共产主义奋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和精神支柱。然而,共产主义事业是不断发展的,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艰辛探索和不懈追求,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和时代内涵。我们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现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深入学习、认真领会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正确把握我们党的共产主义理想的这一时代内涵,对于我们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现实实践的科学基础之上,增强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在现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产主义理想和纲领的时代内涵表现在对当前我们党的历史使命的自觉认识,要把现阶段的任务同最高理想统一起来,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我们党的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的漫长过程需要也可以划分成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和行动纲领。
就目前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认识来看,我们可以把我们党的纲领和任务划分为四个层次,或者四个阶段:第一层次,即最低纲领,就是在 21 世纪的头 20 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第二阶段,即第二层次的纲领,就是在 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第三阶段,即第三层次的纲领,就是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纲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四阶段,即最高纲领,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无疑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进一步创造着物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条件,是迈向共产主义的 新台阶。
总之,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纲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它需要具备各个方面的条件,需要有高度发达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需要有人的素质的极大提高和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需要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 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共产主义者,永远坚持自己的最高纲领,决不背弃党章中所规定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空前艰巨的事业,在为实现最高纲领而奋斗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始终都要脚踏实地地为完成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而进行艰苦扎实的努力。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把忠诚于党的最高纲领的理想和热情,转化为抓紧落实最低纲领的具体行动。
党的理想和目标是什么 篇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只不过因其自身矛盾两方面斗争的长期性而存在得相对较长一些,最终还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去。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通过运用“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提出了共产主义的展望。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从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创立开始,共产主义“飘渺论”的观点就一直存在着,资产阶级攻击说共产主义是不可能实行的,也不应该实行。据他们说,“实行共产主义,就会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消灭人的“个性和自由、实行共产主义”,“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甚至别有用心地说,共产主义就是要“消灭教育”、“取消祖国”、“取消民族”、“消灭家庭”、“实行公妻制”,等等。
我国近几年来也存在很多这样的思想,他们极力否认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质,抽掉科学共产主义的阶级内容和阶级概念,把科学共产主义说成为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学说,而是所谓“人的解放”的学说,是“人的幸福和解放”的学说。并且认为,如果不是这样认识问题,那么,不仅完全的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是实现不了的。他们否认以往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共产主义的实践,他们还否认我国解放以来所建立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社会,他们认为,我国“还没有取得社会主义的资格”;至于完全的共产主义,那就更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虚无缥渺的东西了。
一。共产主义可行性
•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共产主义也是这样。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在人们的活动中形成的,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它的实现和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活动,特别是离不开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可以说,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虽然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共产主义渺茫”论则是错误的。
•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理想,它与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共产主义理想是一种社会理想,这个理想虽然远大,但它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神秘。我们虽然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细节不能进行详尽的描绘,但完全可以根据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考察;完全可以根据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对其轮廓和基本特征不断加深认识。而且,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社会的发展,靠人的实践。
二。批判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思想基础--“四条件”论关于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一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这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所谓“四条件”论。由于实现共产主义的“四条件”论,导致了共产主义“渺茫”论,使人们对共产主义社会“望而却步”。认为共产主义是“空想”,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它只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种理想,是人们的一个奋斗目标,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使人们徘徊在共产主义的大门之外,不敢向前迈进一步,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改革的进程。所以,必须对实现共产主义的所谓“四条件”论彻底清算。
所谓实现共产主义的四个条件,只不过是实现共产主义后的结果,而不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关于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人们作过许多论述,如《政治经济学》教课书中说,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第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条件”;“第二、全体人民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
提高,是实现共产主义必需的精神条件”;“第三,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彻底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第四,消灭阶级,国家自行消亡”,这就是著名的实现共产主义的“四条件论”。
所谓实现共产主义的四个条件,并不是人们通过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认真研究得出的结论,只是人们根据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想象提出来的。 关于第一个条件,其理由是,共产主义是按需分配,“只有社会生产的蓬勃发展,创造极为丰富的物质资料和充足的储备,才能充分满足社会和个人各方面的需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关于第二个条件,其理由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要求人们十分习惯于遵守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能够尽其所能地为社会工作,自愿地没有报酬条件地为公共利益劳动,自觉地按各个人的需要领取生活消费品。
所有这一切,只有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有了极大的提高才能办到”。关于第三个条件,其理由是,“要消灭这种差别,必须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大大普及和提高全民教育……才可能使劳动者真正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一专多能‟的共产主义劳动者,最后消灭历史上形成的劳动的本质差别和旧的社会分工,使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地选择职业,不致终身束缚于某一种职业。”。 关于第四个条件,其理由是,“只有到阶级和阶级斗争最终消灭,社会上已经没有什么人需要镇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已经实现,再也无需国家来保卫分配上的资产阶级权利,国际上也没有反动势力的威胁,国家才会因其自身的作用完全丧失和历史使命完结而完全消亡”。
从以上不难看出,关于实现共产主义的这四个条件,都是共产主义实现以后才会出现的事情,是实现共产主义以后的结果,而不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四条件”论导致了共产主义“渺茫”论由于这样一个明显错误的所谓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一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以上所谓实现共产主义的这四个条件,是实现共产主义以后的事情,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才会出现,在共产主义实现以前,在资本主义社会或社会主义社会是永远不会出现的,所以,人们自然会得出结论:既然实现共产主义的四个条件永远不会实现,那么,共产主义就是渺茫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是永远不能实现的,它只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种理想,一个奋斗目标,是人们一种美好的向往,永远不能成为现实,于是,产生了共产主义“渺茫”论。
但是,所谓实现共产主义的这四个条件,把人们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完全堵塞了,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使人们看不到共产主义的任何光芒,看不清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看不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光明,使人们永远在共产主义的入口处徘徊,把人们死死挡在高级共产主义门外,不敢向前踏进一步,并把共产主义斥之为“乌托帮”,“空想”等等。
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在客观上有两条,一条是向前进,前进到共产主义,一条是向后退,倒退到资本主义。根据以上实现共产主义的四个条件,既然社会主义远远不具备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向共产主义方向改革的道路走不通,那么,社会主义改革的唯一道路就只有向后退,退到资本主义,此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这就把社会主义改革引向了“歧途”,走进了“死胡同”。世界上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无一例外地都把发展商品经济作为改革的唯一目标,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向共产主义方向改革,发展和完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不能不是一个历史性“悲剧”。
有一点不可否认,这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绝对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长期实践过程,这正是由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共产主义提出的较高,但又绝对是美好的、可实现的。为了实现他们,我们必须要从现在做起,从小处做起,步步为营,善于尝试和探索,逐步将它们达成。由于其中要尝试和探索,故曲折是难免的,需要我们去正确看待。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准备和必由之路。这是由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所决定的。很显然,对于很难完成的事情,我们不能一蹴而就,只能分阶段去攻。
同样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确切地说,是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做好各方面准备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要为共产主义的早日实现,做好物质、精神、道德和其他各方面的准备,以期最终达到渠成水到般地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党的理想和目标是什么 篇3
大家好,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交流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这样一个问题,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也好,或者说我们已经是党员也好,对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应该有一个清晰准确的把握,并且在本职工作中不断的去加以努力,去奋斗。
一、把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结合起来
首先,我们交流第一个问题,把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结合起来。按照党章的规定,党章的总纲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实际上它说出了我们党的最高理想,这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那么共产主义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理解,一个是它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人类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的形态,它是一种最高级的社会形态,这是一个基本的内容。第二,共产主义是一种价值观。第三,共产主义是一种最高的理想,是我们党最高的理想。
过去,我们长期把它主要的停留在是一种作为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我们去强调,这个当然不错,但是由于往往仅仅从这一个角度强调,在实践中有一点急于求成的这样一些想法,甚至是这样一些实践,所以导致共产主义它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省人事的不是很充分、不是很够,这样导致回过头来大家对共产主义这样的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本身又有怀疑或者不同的看法,回过头来总结经验,我们党从十六大开始,修改党章的时候,就在我们原来关于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工人阶级社会这个提法之前加上了一个党的最高理想这么一个提法,那也就是说,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我们共产党人要坚持,但是我们党通过这些年的实践,逐渐的意识到作为人类社会最高级形态的实现形式,它是需要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而且它的实现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而我们中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阶段我们将处在,并且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那么不仅说是初级阶段,离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还有很大的距离,那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就能够理解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长期、艰巨、复杂,我们不把它作为一种理想和价值去追求,因此党章现在突出强调的是它作为党的最高理想,我们去追求,去探索,去实践,这是我想十六大党章修改时候一个很重要
那么现在我们说要学习贯彻党章,那实际上就是要把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结合起来,特别是在长期艰巨、复杂的情况下更应该强调这种结合,它很有现实意义,很有实践意义,那么怎么结合呢,首先就需要我们要了解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只有这个东西认识清楚了之后,我们才能找到一种结合点,那么按照我们党的文献正式的提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大概有这样一些准确的表述和理论认知和判断。首先,这个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都要经历的一个起始阶段,而是特指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或者准确的讲是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经历的一个特定的阶段。
那么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只管自己的事情,是我们自己经历的一个特定阶段,至于别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是否也是需要有一个初级阶段的必经阶段,这个不是我们管的事,也不是我们来说的,实际上我们党这样的定位非常好,就避免了引起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担心、忧虑和嫌疑,是不是我们党对他们的一些事情指手划脚,我们没有这样做,我们就是强调这是中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必须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这是我们理解现阶段它的一个基本定位。 同时,这个阶段它既不同于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也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阶段,它是处在一个中间的这么一个阶段。还有,这个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阶段是逐步的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它具体来讲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者的农业国逐步的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的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制的阶段,一句话,它是一个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也是我们现阶段的任务是从这样初级阶段判断的逻辑起点上来思考我们党现阶段。
按照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来思考和部署我们现阶段的一个任务,这是我想跟大家简要交流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基本特点,然后怎么样把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基本特点要求统一起来,结合起来。
所以,实际上要求我们在本职工作中就是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同时立足现阶段的实际,做好现阶段的工作,特别是按照党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来把我们远大的理想落实到扎扎实实的具体行动上来,这个关系处理好非常重要,如果说处理不好,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很有偏颇的,如果缺少了最高的远大理想,我们可能现阶段的一些工作部署或者说我们的实践就没有总的方向和目标的追寻了,但是如果只有现阶段的一些想法,而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精神的追求,那可能我们就会失去方面,这两者一定要结合起来,当然如果只有最高的远大理想和目标而忽略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不结合,那我们可能就陷入一种空想,因此我要强调这两者要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简要的交流第一个问题。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今天交流的重点,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这实际上是我们体会把党的最高理想把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结合起来,目前需要理解和把握的核心的问题。这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叫做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而这些方面的建设跟过去的建设是不一样的,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整体推进和部署,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我们体会,它是把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跟中国的国情,特别是现阶段的发展阶段的特征结合起来,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几句话是我们党的十七大报告一个准确的提法,它实际上给我们描绘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和要求。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国家发展呈现了一系列阶段性的特征,这个阶段性的特征包括什么呢,就是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经走到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同时这个阶段还体现了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这样的一些基本特征。那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按照我们的总体目标要求,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进步可以说用几个“前所未有”来概括,一个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前所未有;第二,中国经济规模的变化或者说我们扩大是前所未有;第三,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的速度前所未有;第四,中国贫困人口减少的数量前所未有;第五,中国城市化率的增速前所未有,所以经过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中国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一点是我们理解科学发展观以及按它的要求进行总体布局党的现阶段任务的逻辑起点和前提,这里面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列举一些数字,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
那么,在发展成就前所未有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综合实力和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标志着我们国家已经由缺乏财力,难以解决长期挤压问题的阶段进入到具备较为雄厚的财力,能够逐步解决长期挤压的问题的阶段。这就是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发展主要是靠能源、资源的投入,然后高能耗、低产能、低效率、高污染,这个特点也非常鲜明。另外,我们主要是靠投资拉动也比较多,当然出口有一些贡献,投资拉动也比较多,消费的需求还不够。同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中国的贫富差距拉大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另外,中国城乡差距之大在世界上也是比较突出的。还有,中国待业、失业之多,就业压力前所未有,中国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状况极为严峻,因此中央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我们总体的目标这样一个要求下,中央强调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恐怕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我们转变发展观念,由过去的强调增长速度开始转变为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种发展就是要求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现在整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事业建设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和内涵。所以我们应该从这样的一些角度把我们最高的理想和现阶段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结合起来思考,现在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 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们有哪些主要的政策,然后这些政策怎么解读,这些任务怎么去完成落实呢,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要深化体制的改革,这是我们现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体制改革里面主要有这么一些方面。
1、深化体制的改革
(1)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国家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这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既然核心定在这儿,为什么要定在这儿,因为今后中国往前走,解决能源、资源以及我们发展技术瓶颈,这些核心技术专利要靠我们中国的自主创新,自主研发,我们不管有多少的外汇储备,中国的综合国力怎么强,我们不大可能花钱轻而易举的买到国外的核心专利和技术的。
前些年我在美国哈佛大学培训的时候,它的一些官员政要来演讲的时候曾经半调侃的跟我们说,中国太发达了,太强大了,今天我们美国人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你们中国制造,那我们也不会被它忽悠,我们就问他个问题,你们美国人能不能把你们的高新技术和核心专利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转让给我们中国人呢,他的回答是NO,不可能的,所以要靠我们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怎么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这就需要体制的一些支撑,包括现在有体制的制约瓶颈要改革,比如中央提出要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这个环境好不好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提升问题,这个环境就说全党、全社会包括主要是党委和政府一定要鼓励创新这种环境,为创造
打造一个平台,打造一个环境,哪个地方创新的环境好,那么哪个地方发展就快,哪个单位也是如此。我前几年曾经到南方的一些地方调研,比如说浙江的一些地区他们就讲,他们那个地方能够发展的比较快,主要得益于他们鼓励创新,鼓励人才成长的这么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什么人只要是人才,我都给你施展拳脚的机会,你有技术我们怎么样通过技术的研发投入,增加投入,同时爱惜人才,给他一个很好的创新条件,这样能够很快的把创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入到企业,进入到市场流通领域,那么他就非常有效果,我想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2)完善科研立项评价体系
另外,完善科研立项评价体系,特别是要完善对重大的科技研发项目给予重奖,这些年科技部一直在做这个事情,现在的力度越来越大了。同时,还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因为要自主创新,要投钱的,比如说企业要投钱的,但是如果我投了钱研发出来之后,我的科技成果很快就被别人克隆、复制了,那有的企业就不愿意投钱,所以从国家角度来讲必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从这种法律制度上给企业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一个法律和制度的保障,这是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
2、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1)强化预算管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再比如说,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中央提出要强化预算管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也就是说今后哪些是归中央管,中央来投钱;哪些事归地方政府管,地方政府来拿钱,哪些事可能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联动起来管的,那么地方政府要出一部分钱,中央应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拨过去一部分钱,这样把我们的一些民生包括基础设施,民生建设这一块能够做起来,那么财权和事权相匹配,这个改革这几年也在逐步的推进,这是我们观察现阶段任务一个很重要的视角。
(2)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还有就是要形成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现在开始逐渐的推开由省直接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也就是说剔除市管县中间的环节,那么上面的钱财政转移支付直接可以到县这个层级,为基层的百姓得到实惠,能够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这是一个很好的体制通道,这几年逐渐逐渐的铺开了,据我了解今年力度更大一些。
(3)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还有就是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这个已经开始到位,改革的力度也很大,比如说排污要有指标的,同时如果这个不用的党的最高理想与现阶段奋斗目标话可以转让给别人,但是总量国家是控制的,这样的话资源有偿使用,但是生态环境你要有一个很好的保护机制,尤其是生态环境补偿,什么意思呢?就是有很多地方是限制开发区,或者禁止开发区,一些风景名胜区,一些沿江沿河流域,过去我们老百姓讲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保护生态和环境要可持续发展,那就不能污染这个地方的环境,可是老百姓突然发现靠山不能吃山,靠海不能吃海了,那当地老百姓是受穷的,不能增产增收的,我给你保护了资源生态环境我怎么办呢,这是前几年南方的一些省会省市主要领导同志在研讨时候他们提出一个建议,中央采纳了,所以中央就提出一个制度叫做生态环境补偿,这些地方保护资源生态和环境,你对全国乃至世界都有贡献,但是中央通过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给你补偿,这样就使得这些当地的官员就不会为了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搞污染的企业破坏生态和环境,它保护生态资源环境就有政绩,老百姓同时会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这些相关的产业链上做文章,能够增产增收,同时国家能够补偿一块,日子就比较好过,这个目前也都开始到位,开始推进了,这是我们讲的体制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3、深化城乡一体化的改革
同时改革方面还有深化城乡一体化的改革,城乡一体化,中央提出城乡一体化并不像有些同志理解那样,说城乡一体化将来都把农村变成城市了,不是这样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的建设,这个速度要加快,大概我们现在的城镇化率是45.7%,大约到目标是要实现城镇化率60%,所以从这个角度上,城镇化这部分,尤其小城镇恐怕他跟我们城市有一个一体衔接的问题。
但是再怎么城市化,今后中国还会有大量的乡村,所以应该是城是城,乡是乡,在基础公共服务方面,公共服务方面应该城乡均等化,比如基础道路设施,公共卫生服务、教育,这些应该均等化,但是乡村应该有乡村的生态,乡村的风貌,你去一看它就是乡,它不能都变成城市,都是高楼大厦,都是水泥建筑,那就不行了,那反而是理解的偏颇了,所以我们现在强调是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几年包括今年两会期间,政府的财政预算也是往这方面倾斜,大量的投入这方面的一些钱在搞这些事情,包括社区的公共医疗,包括农村、城乡的教育,医疗等等,我想这我就不展开讲,是这个意思。
还有,前年全国人大出台一个《城乡规划法》,也就是说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改革发展方向,今后城乡要一体规划,过去我们的法律叫什么,叫《城市规划法》,现在叫《城乡规划法》,一字之差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深刻内涵,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这是我们现阶段按照科学发展观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中国的现代化,我们要想实现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把我们的社会阶段再往前推进的话,没有“三农”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所以要统一一体来规划,那么规划有什么好处,统一规划就有一个大的发展战略,而不是说乡村自己规划自己,这样新农村建设有的地方如果理解不了,理解不好的话,它就变成一个村庄建设,新村庄建设,然后就是大拆大建,而且表面上建的很漂亮,但房子里面空空的,没有增产增收,那只盖了房子修了路了是不够的,还要使得增产增收同时要尽可能减少农民的经济损失,一体来规划,一旦规划定型以后轻易不要翻烧饼,不要老是动的,不要大拆大建的,所以这个我们想规划太重要了。
再比如说城乡一体化有一个提法,一个政策叫做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现在据了解包括很多城市农民工的子女,包括一些免费的医疗,什么疫苗的接种等等,只要父母有城市居住证都可以享受这些待遇,这就是我们这些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城乡一体化采取的一些具体政策以及主要的任务。
4、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当然在体制改革方面还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行政管理体制不管具体的部门是合还是并,总得要求是要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
同时,统筹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质数,严格控制行政编制,要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服务效能,这是它改革的目标,因为时间关系,这个部分不来展开讲,这是一个大的方面,按照科学发展观,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说体制改革方面的,里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了。
5、在民生方面的改革
(1)优先发展教育
那么在民生重点方面优先发展教育,这是中央明确提出来的,穷什么不能穷教育,今年两会期间在教育的投入方面首次是拿了冠军的,是占GDP总量的4%,所以一个国家兴旺最核心的问题是看教育,所以要把教育这一块做大做强,当然教育方面有一些具体的政策,比如说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也就是说政府要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教育的公共服务产品,要让他们穷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孩子能够有学上,上得起学,至于说富人,有钱人,你愿意选择私立学校,上双语学校,没有关系,可以去的,但是必须兜底的是政府的公共服务产品公益性质,那么这个要把它做大做强。同时,也不排斥,也鼓励民间资本来办教育,那是另外一个渠道,这两个不是说对立的,不是一搞公益性质民间资本就不能办教育,一说办教育,民间资本可以办教育,就提出教育要产业化,要完全市场化,这个都不对的,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同时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这个前面我讲了,现在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这是教育的优先发展的问题。同时,制定了一个总体布局方针,六字方针,教育是什么?普及、发展、提高,普及和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职业教育这个部分大家看到什么民工荒、技工荒等等,现在越来越凸显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前些年走了一些弯路,有些地方都把职业教育下马了,砍掉了,现在证明,现在看来实际上中国再怎么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这一块领域是不可或缺,也是高等教育不能替代的。现在有很多现象表明,大学本科生出来之后,由于我们办学的结构,专业的设置质量,扩大规模以后,教师师资跟不上,往往有的时候大学毕业出来找工作比职业教育的学校学生找工作还要难,因为人家有一技之长,拿来就能用,企业特别愿意要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而不一定要本科学校的学生,这也是给我们高等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我们怎样提高教学的质量包括专业的设置等等,这是教育方面的,政府要投钱的,我们大的政策是保证民生的。
(2)增加收入,推进收入分配的改革
民生这一块除了这个以外还要增加收入,推进收入分配的改革,这也是今年两会期间大家关注的,据人民网调查是首要的问题,温家宝也讲了,我们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还要把它切分的公平,那么怎么能切分的公平呢,首先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强调效率和公平,过去大家知道初次分配我们讲效率,再次分配讲公平,现在开始逐渐总结实践经验,我们强调两个领域都要强调效率和公平,比如说初次分配强调效率和公平,怎么公平呢,现在有哪些不公平呢,就是要提高“两个比重”,一个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要提高;第二,就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居民收入中的比重要提高。
第一个是什么意思,就是前些年我们为了解决脑体倒挂,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么一个脑体倒挂的情况,然后我们放开了分配的方式,原来就是按劳分配这么一个方式,后来又增加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同发展这么一个要求,多种分配方式是什么呢?比如说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开始参与分配了,这是非常好的一个进步,一个非常重要的分配制度,如果没有这样的话,我们讲一个国家如果脑体倒挂太厉害,你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个国家是不能发展的,但同时把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之后,这一部分是解决了,提高他的收入了,但是突然发现我们劳动者,尤其是一线员工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整个收入分配中的盘子是逐渐的缩小了,也就是说别人提高没关系,我这一块也得水涨船高吧,所以现在中央提出劳动报酬,劳动者的收入要逐渐的提高,这个比重要提高。
第二个,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总体来讲中国的综合国力强了,这个经济实力也强大了,我们这个蛋糕做大了,但是因为我们国家需要花很多钱,其他领域的分配拿走了,但是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没有跟着往上走的,或者跟的幅度是不大的,所以按照我们要增加收入的话,居民收入这一块要提高,大盘子多大,你要多给我切一点,至少要水涨船高,要让人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就体现在“两个比重”不断提高上,同时还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这也是解决我们今天要调结构、扩内需,今年提出这样的要求,调结构、扩内需,在这个基础上GDP增长大约在8%左右,扩内需,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啊,能够增加他的消费能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实事求是的讲,高收入群体,特别是工作了一定年限之后,他的消费需求是下降的相对来讲,这是国外的著名经济学家提出这样观点的,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原理,而年轻人也好,低收入者也好,他刚刚参加工作,然后需要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这个时候他的消费需求是最强的,但是消费能力是很低的,这个时候我们就想办法让这一部分群体的收入怎么样逐渐的增加一些,那也是拉动内需很重要的方面。而相反,工作时间很长,收入很稳定,已经有了长期的积累,再增加他的收入,他投入到日常消费领域的比重是很小的,他基本都解决,都有了,该有的都有了,所以从消费群体来讲,消费能力来讲,迫切需要解决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上来。
另外,就是逐步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每个城市,城市根据它的调研,都要制定一个最低的工资标准,这个最低工资标准我们理解这个政策和这样一项任务的时候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的视角,从我们居民个人来讲,老百姓个人来讲,我们当然希望这个最低工资标准政府定的越高越好,这不是对我有利吗,好像特别关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但是从个社会治理来讲不是这样的概念,如果假如说一个城市最低收入标准按照市场来讲每个月800块钱收入的话,如果政府定低了,定600块钱,这个政策没用,如果正好定到800,和市场调节是一个价格的话,这个政策可有可无,如果定高了,市场调节是800,你定个1600或者1500是不是就合适呢,也不合适,为什么?如果你定的太高了,你想想看,最低工资定了1600,好了,我作为企业的雇主,我到人力资源市场找人,雇人的话,我就会本能的找值1600块我给他付工资这样标准的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来到我这个地方做工,我不会像傻瓜一样,我找只值500块,或800块这样的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这个带来什么问题,劳动技能比较低,知识文化程度比较低劳动者就业就出局了,这部分人就业压力就非常大,所以并不是说制定的越高越好,我想这是我们要从两个角度来考虑,所以这是我们讲增加收入的问题。
党的最高理想和目标心得 篇4
在学院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一起学习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和理想”,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和理想。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通过消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跨入新世纪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保证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我想这就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目标,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历来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所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终身。
党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科学论断,并要求所有共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奋斗终身。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已经消亡。无疑,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根据邓小平同志从1979年到1984年再到1987年先后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翻两番”以及“本世纪末走两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等战略构想,经过十二大,到十三大正式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十三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O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在时间上从1980年到2050年,历时70年;在发展程度上,依次实现温饱、小康和中等发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第一次科学地制定的分阶段、有步骤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战略目标。
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早在,当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将完成时,党的十五大就对我国到、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发展目标作出了展望和大体部署。这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新世纪第一个,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五大的这个战略部署,也可以叫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小三步”。
现阶段,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去发展,始终把社会发展放在经济发展之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消除不和谐的因素。当前摆在我国面前的问题是住房、教育、医疗、社会问题。住房问题已不只仅仅是经济问题,它已经上升到政治问题;政府这些年鼓励农村医疗事业;我们要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通过这次党课的学习我已经充分认识到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是历史的选择,这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政党,将领导我们在未来的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不断发展壮大,向着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迈进,最终向着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一步步迈进。
并且我意识到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只有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更好的为党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服务。
在学习期间,我明白了每一名积极争取入党的同志首先即从思想上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这次党校培训对我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全面改善了我对党的认识,为我的入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希望党组织加强对我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我要在党的熔炉中锻炼自己,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能给自己创造入党条件的。
陈彬
看了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心得还看了:
党的目标和纲领心得 篇5
党的纲领是一个政党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规定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线方针政策。所以,纲领是党的方向,它指定了党的奋斗目标,规定了党的根本任务,指明了党的前进道路,让我们的党在前进时更有目标;同时纲领也是党的形象,它反映党的理论,表明党的性质,体现党的宗旨,让我们的党能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而且纲领也是党的力量源泉,它能统一思想,激励斗志,凝聚人心,让我们的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同。 所以作为一个入党的积极分子,在学习党的纲领时,我们必须得认识纲领对于党的重大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此刻我清晰地到了我们党的明智和伟大。制定如此一个最高纲领,它却是我们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我们的共产党人在追求这个“历史的必然”时就充当了先锋队的角色,它表明了我们的党确实有着无比的先进性。虽然要实现共产主义确实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奋斗,而且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要实现那个目标似乎有些渺茫而不可能,但是我们不能动摇自己共产主义的信仰,相信我们的党,认认真真地发展我们党的事业,踏踏实实的走我们的社会主义,永远坚信党的思想和纲领。因为历史证明,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变的真理。
要实现最高的目标,我们也得一步一步走过,所以党制定了一个现阶段的基本纲领,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虽然我们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我们还得承认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最大的特点是经济部发达,所以现在国家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现阶段的纲领也是完全与我们的国情相符合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坚持“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我们去搞建设才不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它是我们的兴国只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纵观中国近几十年来走过的风雨,是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摆脱了苦难,它无疑的成为了祖国谋发展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所以我们必须得坚定党领导核心,否则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核心就将是一句空话。身为一个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人,我们就应该认真地学习和深刻地党的现阶段纲领,让自己有目标地去为党的事业奉献自己。
学习党的最高纲领和现阶段纲领目的就是要让共产党人知道如何去实践。首先我们得做到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统一,这也是我们做事实事求是的根本前提,否则我们所有的追求都将不现实。同时我们得牢固的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没有共产主义理想就不会有我们事业的成功,全面地理解“共产主义”,那样才能使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高标准、更严格地来要求自己。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勤劳而踏实地学习,努力而认真地思考问题,培养自己的献身精神,勇敢而乐观地面对生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立足现实,任重道远;展望未来,前景无限。坚信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党的纲领,明确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新世纪的我们应该明确,这也是实现我们奋斗的最好目标,实现我们人生价值的最佳途径!
党的理想和目标是什么 篇6
(3)在社会保障方面
同时,在社会保障方面还有医疗、养老保险等等,这方面大家会有了解,我就不展开讲。这是我们在民生建设,按照科学发展党的一个重中之重,一个主要任务。在民主发展方面,实际上它又解决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很多发展中国家社会不稳定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什么呢,在社会的动员能力,执政党和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跟经济发展的水平跟不上的时候,社会成员就会产生一种心理挫折感,尤其是经济发展越快,人们的这种民主意识越强,利益表达的愿望越强,这个时候应该给他一些流动的机会,政治制度化程度要高一些,渠道要多一些,给他表达的机会。相反,如果经济发展了,长期不能流动,人员流动受到很多限制,他在这个地方就不满意了,那他又不能走,他如果用脚走人的话,到另外一个地方生活和居住很便捷的话,他也不会抗议不满,街头暴力,但如果他走不了,还一天到晚看你的脸色,你公共服务还不好,那他就要进行政治参与,进行表达。表达之后如果渠道很畅通也可以,但是如果渠道不畅通,渠道很少,甚至有堵塞,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体制外的一种政治参与,而体制外的参与是什么呢,无非是非法的,暴力的,无序的参与。
所以我们作为我们党现阶段的任务之一就是怎么样使我们的政治发展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协调起来,那么要通过政治制度的社会化,政治的制度化能够使大家的诉求及时得到表达,及时得到反馈,甚至我们可以利用信息网络的平台来建立网络舆情机制,包括最近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上网跟网民进行互动,通过网络来了解大家的意见诉求和看法,及时给予回应和解决,我想这都是从民主发展角度来思考我们党的任务和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问题。
(4)民主方面
那么在民主发展方面最近这几年工作的力度很大,比如说逐步实现城乡,按相同比例来选举人大代表,这是我们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来一个大的设想和政策,今年两会期间把它落实了,《选举法》修改了,城市跟农村按相同的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样就使得农村农民这一块它的利益表达有一个制度化、一个经常化、常规化的利益表达,利益诉求的制度平台,那么有的同志讲,说他们懂什么,农民可能素质不一定很高,他们参政议政素质不高的话,你怎么让他来同等比例参加人代会呢,我们说这个是相对的,看你让农民来议什么,你让他议高科技话题,他肯定是外行,但是你如果让他议“三农”的问题,他最清楚中央的政策出台以后哪个好,哪个在实践执政中还有问题,他们需要什么,怎么改进,所以这个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选举制度的问题。
再比如说,提出了党委和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那么这些公共政策如果对我们利益相关者的一些重大利益有直接的影响的话,那么必须建立公开的听证制度,公开的听取意见,我想这都是民主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当然在民主发展方面还要强调作为公民个人来讲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要确立公民的社会责任感,那么这也是不可或缺的,不能说我只怨别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政府不好,党委不好,别人不好,领导不好,就不考虑自己应该承担什么社会责任,自己应该做什么努力,包括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包括在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方面,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讲爱国不是空的,应该是维护我们中国的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要从这样的角度来思考民主发展,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当我们有一些合理诉求的时候,我们应该善于通过合理的方式,合法的渠道去表达自己合理的诉求,而不是动不动,只要我有诉求,只要我这个诉求合理,我就可以采取非法的方式,这个是不值得提倡的,这是民主政治的发展。当然民主政治的发展这一部分还有党内的民主,党务公开,党内民主的发展,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等等,这方面有很多具体的做法,包括我们党内民主,比如说基层已经开始搞基层党委书记公推直选了,而通过党章的修改已经把这一条写进党章,当然这个不搞一刀切,没有搞公推直选的还可以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如果搞公推直选了,那就应该由党员或者党员代表大会直接投票选举党代表,直接选举党支部书记,或者基层党委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然后再由党员和党代表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党委的委员,而过去我们没搞这些选举是什么呢,是由党员和党代表投票选举党委会的委员,然后由委员来选举产生书记和副书记,所以这个都有一些变化和调整,而且据我了解这个面推广的越来越大,公推直选,这是民主方面,因为时间关系只能讲到这里,因为不是今天主要的专题。
6、 在文化的建设方面
在文化的建设方面,中央提出要推进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同时强调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的发展活力,这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其实文化建设非常重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一个灵魂的东西,联合国曾经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一个大国崛起最终的判断标志是它的文化崛起,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文化,你不能用文化来凝聚人的话,你的文化不能在你的人民心中扎根的话,这个将来是跟别人没有核心的竞争力,那么在这一方面比如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就应该按照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我们来重视文化,然后我们每个人要在这个文化方面,包括价值观层面真的是要进行自我修炼的。
一个人有了价值观的追求,他对自己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和好处,他就不会什么呢,因为他有价值的约束,他就有恐惧感,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价值观就可以指导他的行为,如果没有这个东西的话,只有贪婪没有恐惧,那什么钱都可以拿,都可以贪污受贿横行,这个整个社会也好,政党也好就完了,所以价值观并不是虚的东西,并不像有些同志讲的这是虚无的,是看不见,是摸不着的,我们觉得实际上经济是有形的,但是文化是无形的,思想是无形的,但是思想的无形、文化的无形恰恰为经济提供一个有形的,长久持续的这么一个文化支撑,所以这方面我想通过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核心精神的培育,包括爱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主精神,以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们全社会共同理想和精神价值的追求,我想这都是我们每个党员必须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认真思考,加以践行,不断提高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党的理想和目标篇三:党的理想和目标的心得体会
在学院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一起学习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和理想”,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和理想。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通过消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跨入新世纪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保证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我想这就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目标,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历来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所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终身。
党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科学论断,并要求所有共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努力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奋斗终身。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已经消亡。无疑,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根据邓小平同志从1979年到1984年再到1987年先后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翻两番”以及“本世纪末走两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
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等战略构想,经过十二大,到十三大正式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十三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O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在时间上从1980年到2050年,历时70年;在发展程度上,依次实现温饱、小康和中等发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第一次科学地制定的分阶段、有步骤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战略目标。
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早在,当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将完成时,党的十五大就对我国到、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发展目标作出了展望和大体部署。这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新世纪第一个,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五大的这个战略部署,也可以叫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小三步”。
现阶段,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去发展,始终把社会发展放在经济发展之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消除不和谐的因素。当前摆在我国面前的问题是住房、教育、医疗、社会问题。住房问题已不只仅仅是经济问题,它已经上升到政治问题;政府这些年鼓励农村医疗事业;我们要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通过这次党课的学习我已经充分认识到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是历史的选择,这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政党,将领导我们在未来的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不断发展壮大,向着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迈进,最终向着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一步步迈进。
并且我意识到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只有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更好的为党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服务。
在学习期间,我明白了每一名积极争取入党的同志首先即从思想上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这次党校培训对我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全面改善了我对党的认识,为我的入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希望党组织加强对我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我要在党的熔炉中锻炼自己,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能给自己创造入党条件的。
陈彬
看了党的理想和目标是什么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