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最新9篇)正文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最新9篇)》

时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是美丽的编辑给家人们找到的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最新9篇)。

科学发展观范文 篇1

其一,发展的动力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构成了推进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动力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禀赋,以及对上述四种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配置、结构升级以及对于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育等。

其二,发展的质量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进化”、“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及其对于理性需求(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的接近程度,构成了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质量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物质支配水平、生态环境支持水平、精神愉悦水平和文明创造水平的综合度量。

其三,发展的公平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构成了国家或地区判断“发展”的公平表征。其中包括人均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和平等参与的区际公平的总和。

只有上述三大宏观识别同时包容在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之中,存在的“发展形态”就具有了统一可比的基础,对于发展的追求才具备了可观控的和可测度的共同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总结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个重大的实践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呢?从近来专家和媒体发表的一系列谈话和文章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理清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脉络。

l、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现实针对性。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提出,宏观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的不协调、非典的袭击、去年上访人数骤增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三方面背景。

2、科学发展观的五点论断

“科学发展观的五点论断”对科学发展观作了重要的理论总结,该文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在“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指导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和一切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对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

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的重要讲话的正确性的概括阐述。该文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则对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和人民性作了概括阐述。以下是该文的重要观点:

科学发展观的五点论断 (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二)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

(四)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在“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指导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和一切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发展观的终极指向是:促进生产力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使之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增进社会和谐,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所以,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提纲挈领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特征

一、科学发展观唤醒创新基因的特征

二、科学发展观“一观二论”结构的特征

三、科学发展观在

飞秒瞬间判断派别的特征

四、科学发展观成长过程的特征

最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形成“支撑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择善而固。从而使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由偶态变为常态。

科学发展观写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

中国共产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大会认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大会要求全党同志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同志强调指出:“我们要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1.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和把握。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2.要充分认识

解放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在新的思想高度上形成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要大力破除不利于改革创新的思想障碍,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觉改革不符合实践发展和时代要求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创新领导方法,真正做到勇于变革、勇于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2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为主题,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对我们党统一思想认识,在新的历史起点,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通过认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使我深刻认识到了我国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前所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工作,是每个科技人员应尽的职责。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对照科学发展观的目标任务,深切感受到了压力和责任。谈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要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上来,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要继续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途径,深入持久地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持久地感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中感受我们党的光辉历程,从内心深处增强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信心,激发斗志,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党,更加努力工作。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研究 方法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7)01-0037-05

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对此展开了多学科、多视角、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李恒瑞教授主编,李恒瑞、方真、温宪元、杨竞业合作撰写的《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论纲》(2006年4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 《论纲》),便是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论纲》 既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也为科学发展观研究的深化提供了方法与路径的启迪。

一、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于一体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一种观点方法、致思倾向,又是一种发展理路、价值坐标,有其独特的基本内涵、体系结构与实践要求。只有明确与科学发展观相关的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才能真正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论纲》 对于科学发展观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内涵体系的独特概括。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体系,学术界有不同的概括。如有学者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如下五个方面:民本发展,这是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发展,这是发展的多元内容;协调发展,这是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这是发展的重要体现;统筹发展,这是发展的战略指导。还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对“什么是发展”作出了科学回答;对“为什么要发展”作出了科学分析;对“怎样才能发展”作出了科学探索;对“怎样评价发展”作出了科学判断。[1]《论纲》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体系作出了新的概括。作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是善于统筹兼顾,提高执政党和政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能力。《论纲》 还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观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并将其丰富的思想内容简约表述为三个层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目的)、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生态条件);提高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手段)。[2]( P8-12 ) 这一概括,既抓住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实质,也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体系结构。

科学发展观理论来源的合理揭示。任何理论都不可能凭空产生,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也是如此。《论纲》 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进行了系统探索,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之源。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发展的理论,特别是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其丰富内容和思想体系都是围绕发展问题而展开的。马克思主义从物质世界的发展、人类历史的发展及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三个层次,从发展动力、发展力量、发展道路、发展目标等各个方面,全面阐述了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则构成了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2] (P58) 这种认识,既从发展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新的解读,也合理说明了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渊源。同时,作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取得了理论上和观念上的一系列突破和创新,对“什么是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整体性的思考与探索,对社会发展动力、社会发展主体的认识都有深化和拓展,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因此,《论纲》在说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时,既申明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关系,也考察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过程、现实基础。如此立论,则合理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在一定意义上也说明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科学发展观历史意义的恰当定位。如何评价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实践价值,是科学发展观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论纲》 将科学发展观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其地位与价值作出了科学评价。作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新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当代新形态,是指导中国又快、又好地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治国的新理念。[2]( P2-15 )这种评价和定位,既凸现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又从总体上说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不是书斋中的理论,而是一种指导现实、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的理论。因此,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基础理论的探讨,而必须研究其指导现实应当具备的一些条件和对现实发展的具体指导意义,《论纲》用了不少篇幅来论述这方面的问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关条件的揭示。《论纲》 指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迫切要求建立健全发展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与效用,即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增长度”、“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2]( P154 )针对当前我国社会评价活动的现状,作者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并具体分析了GDP指标在衡量社会发展中的局限性。作者认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进行科学的政绩评价,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里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即科学确定评价主体(解决由谁来评价的问题)、科学设置评价内容(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解决怎么评价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运用考评结果的刚性规则(解决考评结果如何有效运用的问题)。[2]( P88-190 ) 《论纲》还指出,创新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重点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条件。《论纲》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关条件的论述,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应用对策的研究。

科学发展观具体指导意义的诠释。《论纲》 属于“科学发展观与广东现代化建设丛书”之一种,因而结合广东实际,具体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对于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导意义。作者认为,2003年春同志考察广东时明确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并概括了这种新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原型”。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而广东向科学发展转轨过程中面临种种问题和挑战,如工业化面临环境与资源的双重约束,城乡、地区差距严重制约全面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有待提升,因而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论纲》 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广东要走在全国前列,并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比如,正确处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着重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正确处理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广东建设;正确处理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着力促进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正确处理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的关系,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的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关系,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广东。[2]( P258-261 ) 这些论述,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运用,对于其他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

总之,《论纲》既有对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对科学发展观的应用对策研究,是“学”与“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有机统一,这是全书的特点之一。

二、融多学科审视与多视野解读于一炉

发展问题本身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课题,“单科独进”难以透彻说明和真正解决发展问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学科交叉、学科融合,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正如华勒斯坦等人在《开放社会科学》一书中所言: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边界正日益变得模糊。[3]( P123 ) 要深化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应当借鉴多学科的研究范式、研究方法。正因为如此,《论纲》借鉴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成果,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多学科、多视野的透视。

哲学审视。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它的理论基础或理论前提,只要人们理性地提出和思考问题,就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某种哲学作为自己的基础、前提,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工具。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也是如此。《论纲》对科学发展观从哲学的高度进行了审视,提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崇高的价值观,是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社会认识论和社会价值论的统一,合规律性要求与合目的性要求的统一。[2]( P12 ) 这是从哲学视野对科学发展观基本特点的把握,是对科学发展观哲学意蕴的揭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论纲》设专章对此进行了论述,认为“以人为本”既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反映了当今时代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现实要求;“以人为本”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综合,与“以人民为本”具有统一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整体结构的核心,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是指导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价值观。[2]( P79-99 ) 这些观点,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审视。

经济学审视。最先关注发展问题的是经济学,《论纲》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诠释,也融入了经济学的视野。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推动了社会主义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制的创新;要深化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和体制,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其中关键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市场经济的运行引向“以人为本”的轨道,使之为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目的服务。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寻找新型的工业化、现代化之路,即把传统工业化过程与现代信息化过程直接结合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2]( P108-109 ) 这些观点,是从经济学的视野对科学发展观所作的初步解读。

政治学审视。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之中,实际上蕴含着政治的考虑。《论纲》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治国的新理念,从“什么是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深化了对新时期党的执政宗旨、执政目的、执政任务的认识,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对执政能力、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提出了新论断,形成了新理念。作者提出,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行为的价值规范,从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上对党的执政目的、执政宗旨作出了新概括,生动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的执政新理念;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执政行为的制度规范,为党的领导体制、执政体制、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建设,规定了基本的方向和原则。[2]( P225、231 ) 这些是从政治学视野对科学发展观所作的审视,既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内涵,也阐明了科学发展观对政治文明发展的价值所在。

社会学审视。追求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赖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论纲》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体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要求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2]( P141 ) 作者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着重点,是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比如,调整社会政策,把管理的重心转向社会管理;在促进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上,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的整体和谐与协调。[2]( P144-149 ) 因此,作者在研究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也融入了社会学的视野和方法。

应当说,《论纲》融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于一炉,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全方位、多视野的解读,这是全书的特点之二。

三、民族立场与世界眼光的有机结合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的一种选择,又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既具中国特色,也有一定的普世意义。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首先应立足于中国国情、中国实际的背景来分析,融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来说明,以充分展示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

《论纲》在研究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合理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基础、中国渊源。作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作者看来,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结构性危机”,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生态性的危机,人口、资源、环境的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构性危机;二是社会性的危机,社会不公凸显,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和谐因素增长,社会利益的冲突与协调问题突出。[2]( P34 ) 这种“新结构性危机”的克服,有赖于经济结构、社会管理结构、生态资源结构的调整,有赖于制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这实际上说明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基础。作者在论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来源时,也注意梳理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演进的历史轨迹,说明科学发展观同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本土渊源。同时,如前所述,《论纲》在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评价时,也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来分析,认定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新起点、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这些观点和论述,都是作者民族立场的一种表达。

当代中国是世界的中国,科学发展观也是总结世界发展经验、借鉴他方发展思想、发展理念的结果。因此,研究科学发展观应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将其置于世界背景下来分析,并充分揭示其对于世界文明发展、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论纲》 在研究科学发展观时,能置于世界发展观演变的宏观背景下来思考,从世界发展总趋势的客观要求来说明。作者认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由于人类的发展进程出现了“普世性危机”,全球范围内兴起了思考、争论发展问题的热潮,对发展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逐步形成了“普世性认同”、“普世性自觉”和“普世”。书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发展理论、发展观的演变分五个阶段进行了说明,即20世纪40-60年代末期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时期、1969-1973年倡导“增长极限论”时期、20世纪70-80年代注重社会整体综合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强调人与环境协调发展时期、1995年以来倡导“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时期。[2]( P24-27 ) 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概括了世界范围内发展问题研究深化和人类发展观演进的主要特点,即从局部地域的研究扩展为普世性的研究、世界范围内的共时性研究;从发展问题向发展观提升,从“感性”层面向“理性”层面飞跃;从单纯经济学的研究向跨学科、多学科综合研究转变;发展理论研究的重点从“世界观”层面向“价值观”层面深化,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演进;理性思考、理论演进与实践纲领、实践行为同步。[2]( P28-30 ) 这种过程的梳理、史实的呈现和特点的概括,实际上说明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世界背景、国际视野,反映了作者的世界眼光。同时,作者在论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时,还注意到了时代特征的作用和影响,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和平与发展新时代对中国的呼唤,是时代的产物。

《论纲》强调,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发展与全人类发展的统一,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统一。这种评价和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普世意义,既体现了作者的民族立场,也反映了作者的世界眼光。

可见,《论纲》作者在研究科学发展观时,既抱持民族立场,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嵌入国际眼光,具有宽广的视野。民族立场与世界眼光的结合,是《论纲》的特点之三。

四、深化科学发展观研究的再思考

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远非《论纲》能够解决或完成,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发展没有止境,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也就没有止境。深化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仍是今后理论界、学术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 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理论研究。就目前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而言,带有宣传性、阐释性的研究较多,真正学术性的基础理论研究仍比较薄弱,如何强化这方面的研究,是理论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一些已经论及的问题有待深入,一些没有论及的问题则有待拓展。如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能够成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待进一步说明;科学发展观的体系结构、内在逻辑究竟怎样,有待进一步揭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定位、国际反映如何,需要进一步阐释;科学发展观社会化方式、途径的选择,不利于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观念、体制如何消解,都需要再思考、再回答。任何现实问题都有其历史发展,任何理论问题都有其历史渊源。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应进一步总结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经验和教训,梳理历史上发展思想演进的脉络。

2. 细化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研究。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与诸多因素相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支撑系统、保障机制是什么,需要进一步研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其中,政府责任、社会责任、企业责任、个人责任等分别是什么,有待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建设的指导作用分别是什么,需要进一步厘定。同时,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也需要及时总结和升华。

3. 在学术研究与理论宣传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无疑具有理论宣传的意义和价值,否认这一点是不现实的。但是,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的探讨首先应当是一种学术研究,不能把它简单等同于理论宣传。要深化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必须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理论宣传的关系,逐渐强化科学发展观研究的学术品格,增加科学发展观研究的学术含量。为此,要依据学术研究的规范和要求,遵循学术研究的理路,来展开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只有这样,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才能真正走向深入。

《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论纲》问世于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出版之前,可资参考和借鉴的成果相对较少,其对于科学发展观所作的多视野探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鲜明的现实意义。尽管存在部分章节论述不够充分、部分内容分析不够具体等问题,但无损于其学术价值和学术品位。

[参考文献]

[1]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科学发展观:中国新战略――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学术界关于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 企业党建。2005,(5).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篇4

关键词 生物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2014年3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各学段发展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置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对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提出了根本要求。通过充分论证与研制,2016年9月教育部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综合表现为6大核心素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指向,也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新动力。

1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

1.1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定义

核心素养是指在相关学段和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理解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与批判性思维品质,具备尊重事实、理性思维的精神,理解科学的本质,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并逐步形成的与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国家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和教育目标制定的根本依据,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对学生的综合体现,即核心素养=(知识+能力)态度。核心素养的指向更明确,更具有终身性、动态性、关键性和情景性。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生命科学的核心素养,提炼出生物学科中关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见表1。

1.2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强调学科综合性、发展性和有用性。这也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

(1) 综合性:

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由社会参与、文化基础、自我发展三大领域构成,每个领域各包括两个核心指标(表2)。每项核心指标都不是单独培养,具有综合性,应整体设计与实施。高中生物课程的知识内容是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知识的综合载体,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也具有综合性。例如高中生物必修3第六章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教学中,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等,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的相关素养;学习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保护生物多样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新实践意识。

(2) 发展性:

生物课程的学习是动态的,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它需要在特定情景和需要中生成与发展。例如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学与进化》的教学,从遵循人类认识基因之路而展开,展现了一百多年来生物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多方面的启迪,有利于学生认识事物发展规律与现象。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生物核心素养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既需要生物学知识的积累,也需要生物学方法与技能的积累与提高,以及生物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逐步升华。这是一个长期培养与渗透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升华的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发展性特征。

(3) 终身性:

核心素养要求为学生终身需要而发展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应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体现人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对公民未来生产生活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如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关键是要让学生知道生命是什么,生命活动如何进行,生命为什么这样,了解生物共通概念,加深对自然界的理解,形成进化观、生态观等基本观点。此外,生物核心素养对学生终身发展还应具有实用性,诸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的科技信息素养、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要强调的是,核心素养中的语言素养,已经不是语文学科和外语学科的概念,而是一种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使公民在未来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受益。

2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 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研究

当今世界,国民的核心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与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国民的核心素养就已经被世人意识到其重要性,并逐步成为国际组织和东西方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课题。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本轮课程改革的深化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核心素养将指导和引领教学改革实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灵魂。尽管国家层面上,核心素养已经被列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地位,但具体内容及培养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具有动态发展性,这就要求生物教育工作者持续深入研究,达到对高中生物改革的导向性。

2.2 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理念是改革的先导,是教育行为的源泉。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评价者,其具有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高中生物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重担,他们的核心素养理念和专业水准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关键。虽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已经出来,具体内容还在进一步研究,但是生物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应该先行。高中生物教师应更早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理念和意义,利用它来武装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因此,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是教师有效培养生物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2.3 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

核心素养的培养应遵循高中生物的学科逻辑,按照高中生物课程的独特认知过程,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高中生物学科知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载体,教师只有融合高中生物学科逻辑思维,才能有效培养生物核心素养。

教师要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应注意:(1) 情景化。设计合理的问题情景是培养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关键。高中生物教学中,灌输和死记硬背是不能建立学科逻辑思维的,而应在现实的生物学问题的情景中,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科思维的重要途径。(2) 综合性。培养学科逻辑思维,不是仅仅通过一两次训练就可以形成的,教师应在科学实验、探究性活动、概念教学等环节中经常性训练。学科逻辑思维的培养,既可以通过练习检测来提升,也可以在教学中给以显性化体现。(3) 系统化。培养学生学科逻辑,教师既可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技能,也可以训练其学科逻辑思维的具体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应用逻辑思维技能,也可以设计证据不足、逻辑不清的错误例子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评价观点、分析证据和辨析逻辑。

2.4 进一步加强探究式教学

探究性教学能有效地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自主能力的提高,包括独立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自我发展领域由问题解决、创新与自我管理三部分组成。独立自主的探究教学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素养的重要方法,既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研究的良好习惯,掌握高中生物问题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培养高中生对生物问题的探究意识和精神,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合作探究教学是在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彼此交流与沟通,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智慧的碰撞与交流,是培养文化领域中语言沟通素养的重要途径。探究性教学既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本质,也是体现理科属性的重要途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加强。

2.5 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景

情景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桥梁”。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也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概念,掌握生物技能与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情景和社会实际,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创设贴近真实的教学情景。

2.6 对核心素养进行外显化评价

本轮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入三维课程目标。依据《意见》的改革精神,下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由于具有动态性、情景性、内隐性和终身性,因此对其评价具有一定的困难。教师有必要对核心素养的转化进行可观察的外显化评价。可以通过态度问卷调查,进行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测量工具、制定相关的测量标准,开展可以观察的外显化评价。例如,个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社会参与领域中的社会责任、公民道德素养的内容。对学生个人环境保护意识素养的评价,如果仅仅通过几道试题,很难开展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素养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环保意识与态度,通过学生具体行动和生活行为评价他们的环保意识程度,以及加大对学生核心素养的u价维度,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客观外显化评价。

3 结语

《意见》已经明确提出下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关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高中生物教师应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研究,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进一步加强探究式教学,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景,对核心素养进行外显化评价,更好地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未来的生产与生活中收益。

参考文献:

[1] 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2] 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

[3] 谭永平。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探讨高中生物必修内容的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6(7):62-64.

科学发展观内涵 篇5

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使科学发展观真正为全党同志所掌握,并真正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要大力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宣传和研究,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进一步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从而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中高级干部是关键。要坚持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推动全党理论学习。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学在前面、用在前面,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真正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要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同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引向深入。

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性工作。只有使广大人民群众都学习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发展观,才能使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大力普及以人为本的观念、全面发展的观念、协调发展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大力宣传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从党内到社会各界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经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生产观、生活观,推动形成科学发展、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针对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针对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疑释惑,统一认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要从理论上研究透彻、阐释明白,帮助人们深刻理解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发展实践。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明确研究方向,突出研究重点,深入研究和解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克服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问题,深入研究和解决统筹发展、逐步改变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深入研究和解决推进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深入研究和解决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问题。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不断推出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为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紧密联系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联系我国社会生产力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客观实际,联系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善于从时代的发展进步中开阔视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新鲜经验,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2.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贵在落实。要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成为党领导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不断得到更多实惠、享受更多发展成果的过程。

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确保实现科学发展。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本领,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环节,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坚持以长远眼光谋划发展,以全局意识统筹发展,以科学态度抓好发展。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和运用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本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发展重点,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要把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统一起来,既要看通过学习,理论水平是否提高了,思想认识是否统一了,更要看实际行动,看实际效果,看科学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如何,看本地区本部门同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相脱离的问题解决得如何。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能够推动科学发展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要加快建立相关的制度保障和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认真考虑各项政策措施是否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衡量各项工作的尺度。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坚持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为了造福人民的观念,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目的,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实实在在地创造业绩。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使各项政绩都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检验和群众检验。要以制度建设规范政绩,努力形成促使广大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导向,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在党。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障。

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要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要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着力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按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的要求,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

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赋予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任务,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要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把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贯穿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障。要通过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善于治国理政上,体现在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以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鲜明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求真务实精神,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求真务实,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客观真理,坚持和发展科学理论;就是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正确认识国情,按照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工作,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篇6

一路走来,回顾中华民族的前进之路。聆听到一首又一首澎湃的歌。从“”莘莘学子“反帝反封建”呐喊,抗日战争铁血男儿奋勇杀敌的怒吼;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豪迈宣言,坚持改革开放绝不动摇”铿锵之声,每一首歌都是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进行曲,每一个音符都是东方巨龙腾飞的震撼声。那是那个年代最凝心聚力的大合唱。那是那年代让人激情飞扬的最强音。聆听这里的每一首歌,心中总会激荡着无限的豪情;重温这里的每一首歌,身上总会升腾起滚滚的热血。

于是寻找着属于这个年代的最强音。

当“科学发展观”春风般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时。有理由相信它就是这个时代最振奋人心的号角,当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庄严写进党章时。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各种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只有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切实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我工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

才逐渐地明白,如果问我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呢?肯定无法很好的诠释它但是当我看到一户户贫困家庭搬进廉租住房时的灿烂笑容;当我看到一片片荒山被绿荫覆盖后的郁郁葱葱;当我看到一座座的工矿企业上空又重新拥有的蓝天白云;当我看到偏远山区小朋友拿着免费课本时的兴高采烈;当我看到免除税赋后农民的轻快身影。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什么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也想在科学发展观”这个时代最强音里添入自己的元素。也许,要加入“科学发展”大合唱中唱响自己的声音。有人要问,普普通通的凭什么说这样的话。啊,能做什么(☆)?该怎么做?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篇7

科学发展观的进步不再是自然界无目的、无明确方向的演化,而是把马克思的革命斗争思想演化成了改革开放,又把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演化成了心物二元论的博弈实体文化。以人为本对应的唯物主义是一项博弈的基本原则,是一个创新的文化成果。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发展的主题,是一个精神的文化世界。《博弈圣经》对精神作了陈述:“我们把主体的瘾魂,用气质自由合成的唯一个性,看成精神。”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文化,在每个人精神上的活动会制造一切文明,并对政治、经济、社会关系有重要影响,它的各种观念可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扎根于人民心中。它为生产力的博弈创新,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物质条件和社会面貌。它还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时代创新潮流,迎接全球经济与科技方面的挑战。在具体问题上,它把正理作为经济行为的导向,用道德与博弈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并把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文化融入这个社会的文明之中。可以说,科学发展观这个先进文化的方向才是民族的未来。

我们应该广泛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博弈圣经》对内涵曾这样描述:“内涵是主体里的瘾魂、气质、个性、精神被我们用情感的概念,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之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文化,把它的精神内涵落实到具体事件中,归为一个博弈实体,然后用科学精神、用心物二元论的平行法则实践区分出实体与性质,以此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

任何矛盾和斗争的文化形式,都是一次向前,矛盾论却有可能使经济停顿。未来的经济不完全是掠夺经济,而是道德与博弈经济,也是博弈实体经济。博弈实体知识论就是区分,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因而,谁掌握了博弈知识论,谁就掌握了个人的先进生产力。这样,他会把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集中起来,展开竞争,追求民族个性、民族自信、民族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民用道德与博弈的知识权衡利弊,用国正论的非绝对对立性区分出大小、多少、好坏,从而作出正理的选择。不能再用矛盾论这种简单的方式认识事物,而应该用国正论的非绝对对立的哲学,更广泛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内涵,识别博弈实体的文化和更复杂的问题,在学习实践中培育高层的知识水平。高层应该不断拓宽科学发展观的帕累托边际效应,更快地利用更多的效应提高各级组织的凝聚力,让每一个人理解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博弈实体,让每一个人懂得和博弈实体的关系,从而更加巩固执政的地位。公务员之家:

当前,要把科学发展观来自大自然的科学成分更快地形成理论,因为忠诚的民众迫不及待地需要这个理论。如果这个理论在应用时变得迟缓、勉强,就会有人在犹豫中给以讥笑。一个高深的科学理论,如果让一些有成就的科学家解释就会形成理论,如果让一个原始的部落解释就会形成宗教,如果让一帮虚伪的人解释就会形成口号,如果让忠诚的人民解释,他们就会变成实干家。《货币的威力》一书中曾说:“忠诚的价值是让你兴盛的法则。”我们先不要评价民众对科学发展观的忠诚和信仰,而是先看高端专家在讲坛上能不能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用情感、用真诚表现出语言的节拍。《博弈圣经》上说:“诗人的情感,画家的情感都是语言节拍式的表达。”“这种表达尽管不是无意的,但人们也不会忘记语言节奏,最终会接近节奏的发源地。也许自然界就是一段音乐或一首诗,无声不动的东西也有声乐转化来的效果,刺激着人的情感,影响着人的动作。眼前无形的非物质的东西只要借助一种媒介就会产生节拍的效果,节拍是人接受外来信息的最基础形式。”那些自我培育而成的各路科学家,应该用深思熟虑的思想,用不同的语言节拍,表现出生动、鲜活、掷地有声的科学发展观概念,表现出成熟甜美的科学发展观文化,表现出治国主题的科学发展观教育。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篇8

为了使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更加实在的成效,就要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努力学深学透,学习只是途径,目的应该是为了应用。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造成了学与用、知与行的严重脱节。二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只有把学习成果运用于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真谛;既解决突出问题,又创新体制机制,既突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对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都有明确具体的既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又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实事求是查找问题,齐心协力推动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理论指导实践,是将抽象变为具体的过程。为此,必须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紧密结合实际,紧密联系实际,不能“空对空”,而应“实打实”。三是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干部是学习的主体,群众是实践的对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都是为了群众得实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学习实践,离不开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实践方式。但是一定要始终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要服从于、服务于科学发展。坚决做到不利于科学发展的形式坚决不搞,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事情坚决不做。要以内容统领形式,而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造势而造势,将学习实践活动搞成“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五是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广大基层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政绩观、价值观,要有“不怕今人说不好,就怕后人骂脊梁”的忧患意识,把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和得失看淡些,把党和国家的千秋事业发展看得更重些,只有这样,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文件中走向当地发展的实践中,并在生动、实在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把握和对待的几个问题(一)正确看待发展与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与增长混同起来。“发展”包括了“增长”,发展要以增长为基础和必要条件,但“增长”并不能代表“发展”。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就业、教育、文化、卫生、社会公平等更为广泛的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只有明显的量的增加,而没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状况、政治经济体制、科技等明显的进步和质量的提高,反而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社会不平等、政治动荡。所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受到了普遍的批评。(二)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根本转变。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二是积极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三是努力节约资源,积极保护环境。四是要以机制转换为动力,加快体制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当前,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管理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越位”、“缺位”现象。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五个统筹”的思路,更好地履行职责。一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加强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二是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完善人口和就业管理,改进社会管理方式。三是加强宏观调控,改善市场监管。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作用范围,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加强规划制定、政策协调和信息服务。改进宏观调控方式,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四是加强民主、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要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自觉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中央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科学发展观问题的,它表明,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言,造成许多现实问题与矛盾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关键的一点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近期,全委上下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使我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今后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通过参加委内组织的科学发展观学会,系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理论,我深刻感到: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篇9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认知;教学设计

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领域的共同主题。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基于核心素养优化教师的教学认知,促使教师转变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且艰巨的任务。没有教师对核心素养的深入理解并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教育改革只能是空谈。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余年,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是教师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经验的影响,主要围绕着“知识与技能”的一维目标进行教学。[1]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育人能力缺失。[2]以教科书为中心,只想准确地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旁观者”,学生的热情、主动性、怀疑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泯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中学化学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从“教书”转向“育人”,也就是说不能再单纯地从化学学科的角度来理解化学教学,而必须从人的素养提升的角度来理解。2012年2月,教育部颁发《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做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这些都要求化学教师在观念上、思维方式上和教学行为上都要发生重大改变。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承担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使命,必须将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诉求,转化为教师的教学理解并付诸实践。在这种新形势下,优化提升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认知尤为重要。

二、优化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流程——以“苯”的教学为例[3]

教学认知的建构和发展必须根植于教学实践。因此,基于一定的主题开展教学活动研究,是培育和发展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PCK(学科教学知识)、PCKg(学科教学认知)构成要素研究[4]的基础上,把对教师教学认知提升的重心放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上,提出了优化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流程(如图1)。“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进行化学教学的统领性观念,它是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基础。首先,教师应该对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有深入的理解。其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旨,分析教学知识,包括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知识等。然后,选择教学内容,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最后,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习任务。课堂情境设计和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是学习任务设计的关键。通过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与教学情境持续互动,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充分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核心素养是21世纪个人终生发展和适应社会变迁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传承、整合、提升和发展。[5]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学科化、具体化、情境化,它关心的是一门学科究竟对一个人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有什么样的贡献,而不只是本门学科的具体知识内容。不同的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着不同的内容要求,但他们互相联系渗透,共同支撑核心素养的发展。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化学教育活动的总目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全盘否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是清晰地认识到高中化学对于学生成长独有的意义和独特的价值。化学学科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习得,更重要的是化学基本观念、思想方法、思维能力、价值观和科学伦理观念的形成。[6]

(二)全面分析化学学科教学知识

化学教学知识包括化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等。准确把握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知识,是顺利完成教学,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保证。1.挖掘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认知的基础。化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融合课程理念,把握化学学科知识体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1)追溯化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在化学知识的形成阶段,充满了化学家的智慧和科学精神,蕴藏着丰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饱含着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如“苯”的教学中向学生呈现苯的发现过程、凯库勒苯环结构假说提出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索过程的再现。教师追溯化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领略创造者的思考,感受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让学生逐步领悟自然科学的探究方法,体验科学理论从“猜测、提出假说——证实或证伪——修正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习研究物质的方法,对于培养科学精神品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2)提炼化学基本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科基本观念是对学科知识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在学生学习具体性知识时起统摄作用。教师在对具体化学知识的分析过程中,要注意提炼知识背后隐藏的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思想方法。如“苯”的教学中抓住苯环的微观结构和宏观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体现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也凸显利用物质的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推断物质的结构的化学思想观念。运用恰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感悟最本质的、最精髓的学科思想。(3)发展化学学科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在一切能力和核心素养中居统摄地位。在化学教学中应以化学知识为载体,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进行思维训练。如让学生对苯分子的结构进行推测,继而根据分子结构推测苯的化学性质。学生不断进行证实或证伪,感受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证据推理”“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7](4)揭示化学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化学学科价值观,是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也是化学学科的价值体现。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贴近社会,充分揭示化学知识的价值。如在“苯”的教学中联系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苯的危害等,使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等。2.深入了解学生知识教师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扮演转化者的重要角色,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是实现高效率的转化的前提。如“苯”的教学,教师应该了解所面对的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学习苯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结构特征和一些特征反应,“苯”的教学要以此为基础。但此时学生有机知识储备并不多,教学中应注意不能随意补充知识(如苯的磺化反应等),更不能将知识面拓展到苯的同系物等。教师应该观察和深度研究学生,包括知识能力基础、学习心理、认知方式、错误概念、学习困难以及学习效果等。[8]

(三)准确制定化学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保障。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和化学核心素养的本意,根据化学教学内容与特点和学生在某一阶段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形式,准确判断教学内容在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中所起的作用,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如“苯”的学习目标如下:了解苯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苯能燃烧、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培养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能力,强化对“结构—性质”关系的认识;参与苯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品质和逻辑推理能力;了解苯的用途、苯的毒性,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绿色化学观念。该学习目标涉及“宏观辨识”“微观探析”“证据推理”“科学探究”“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四)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化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选择或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探索、交流合作的平台,开展体验式、探究式、建构式的学习,形成思维观念和探究技能,感受化学学习的价值和魅力,发展化学核心素养。在“苯”的学习中,设计的学习任务,如表1。总之,利用某一教学主题对化学教师进行教学认知培育,让教师掌握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不但能促进该主题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能充分提升教师的教学认知,提高其专业水平。化学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越深刻、对学生了解越深入,教学目标把握越准确,设计的学习任务越有针对性,越能发展学生的化学素养。

三、优化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关键

根据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对高中化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以及现实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师的教学认知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必须超越化学学科知识理解化学教育的本质

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向学生核心素养本位转型。化学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设计还是教学方法设计方面都应该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从而真正实现为素养而教,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提升化学思维能力。

(二)善于挖掘课程文本中的育人潜能

教材中呈现的只是静态的知识的结果。教师除了要能够从整体上感受和理解知识内容,分析知识的深广度,还要挖掘知识的内涵价值,蕴藏的化学基本观念、思想方法,所经历的思维过程的价值,以及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情感态度的价值等,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层面来构建教学。

(三)重视学生知识,关注学习活动组织

一定要改变学生无条件接受知识的现状,从关注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度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的达成度。关注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能力、品格品性的实际变化。学生是在基本的化学活动中获得经验的,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知识生长、知识应用,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四)突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教师要揭示化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强调知识的应用,把知识融入情境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境设计要紧扣化学教学内容,指向要明确具体,避免徒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发展规律;要有一定的思维负荷,引发学生的高阶思维活动;要新颖多样,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突破化学知识的重难点。化学教师还需在具体教学实施中观察示范、支持鼓励、启发引导,进行互动和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品格和科学精神。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学生,我们提出发展核心素养;对教师,我们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认知培育优化,鼓励他们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将核心素养从一套理论框架落实到具体的教育中,进而真正实现育人功能是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借助这一改革的契机,深化对高中化学教育的理解,发挥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喻平。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7(1):48-53.

[2]赵学昌。把核心素养内化于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2):51-53.

[3]朱鹏飞,徐惠.“苯”的教学设计[J].化学教学,2014(1):40-43.

[4]梁永平。论化学教师的PCK结构及其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2(6):113-119.

[5]吴星。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化学教学,2017(2):6-8.

[6]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7-9.

[7]徐宾。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