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热门30篇》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精选30篇)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1
沿着历史一路走来,不断摸索有一种情怀总贯穿于其中,从陆游时“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无不展现出爱国的情怀,让我们看到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古代仁人志士都俱爱国情怀,那么如今呢?在这无比开放、昌盛繁荣的当今时代,我们不也应该具备这种情怀吗?难道只有在古代社会背景才会孕育爱国情怀吗?在当今时代,我们国家虽不像过去那样战争频繁,民族处于危难和水生火热之中,但我们有应具备这种爱国情怀,因为新时代拥有新挑战,只有具备这种怀,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展现同样也需要爱国情怀,只有具备爱国情怀,中华民族精神才会绽放耀眼的光彩,神圣的魅力,中华民族精神才能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灵魂中,让我们的民族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
因此,读书可以感受到爱国情怀,让爱国情怀种子在我们心中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让我们的心中拥有爱国情怀吧!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少年朋友们,今日之责任全在你少年,祖国的伟大复兴之路,靠你们去建设,你们是祖国希望和未来,你们是未来的主人公,因此我想说,让自己多一份爱国情怀吧!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丽辉煌而奋斗!让祖国明天的壮美,用你们手中的笔描绘,让祖国明天更美好生活,用你们的思想去酝酿。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2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9月5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政治工作部组织开展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举行了颁奖仪式。评选出的58位全国道德模范以平凡无私的举动,创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迹,传递着人间温暖,传递着善行的力量。
在这些道德模范中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是浙江宁波的一位小学退休教师,在古稀之年放弃退休安逸生活,不远千里到贵州、湖南支教,在湖南溆浦和宁波两地架起了爱心桥梁,将长三角上万市民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溆浦的大山深处。在她的努力下,新建了29所希望小学,帮扶了400多名贫困学生,为学校捐款捐物3400多万元……
20xx年9月5日,周秀芳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奖章
她就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李惠利小学退休教师周秀芳。
周秀芳不仅助学,还是“扶贫带头人”。她牵头成立爱心基金,精准帮扶湖南溆浦、吉林延边等地产业脱贫。她在吉林和龙成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在湖南溆浦创设沪杭甬(鄞州区)研学实践基地……她用大爱情怀为山区点燃了希望之灯。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3
有一位比生母更亲,那便是——中国。
长江、黄山、长城、黄河它们在我胸中重千斤,不论何时,不论何地,祖国在我心中一样亲。啊!祖国,你是多么伟大,多么无私,你孕育了多少属于您的孩子,还有各个地方的风景名胜。
比如说,湖南的岳阳楼、北京的故、长城等等,还有很多。岳阳的岳阳楼漂亮极了,晚上,楼上边缘的棒一闪一闪的,像一个个星星向你眨着眼睛。北京的长城高大、威武,如果你来到北京一定要上去看看,那里有多少人民的鲜血,多少人民的性命,站在上面你难道不感到骄傲?看,那红红的旗织上升了,旗杆是中国人民的脊背,多么挺拔,坚强,那红红的旗织是牺牲了的人的血液,旗织已经被染红了。
我的祖国母亲真是无私、伟大、坚强。我的祖国真是伟大!我的祖国真是坚强!我真爱我的祖国呀!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4
从小,我就生活在中国!这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责任心的人才!今年恰逢新中国71岁生日。71年,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段辉煌,一份梦想。我是一名爱国的小学生,我是怎样做的呢?
我把自己的红领巾洗得干干净净,戴在脖子上,看着它迎风飘扬的时候,这是爱国。
我仰望着旗杆上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向它致敬的时候,这是爱国。
我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按时完成作业,这是爱国。
我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乱扔垃圾,参加环保活动,保护好环境卫生,这是爱国。
我把废水、废纸再利用,变废为宝,这也是爱国。
爱国,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我们努力学习,共创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5
如果把生活比喻成一株经历四时的小草,那么感动就是春风,温柔而清新,轻抚着小草柔嫩的躯体。如果把生活比喻成一条九曲连环的河流,那么感动就是河边的杨柳,柳絮拂动时,轻柔而远扬,陪伴着河水流过遥远的河程。
感动,是追梦的艰辛过后的一份舒心豁达。我自小就有着一个远大的理想――成为一名作家!我知道,自己的文笔不怎么样,表达能力也不强,然而,我明白到追求梦想,就必须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奋斗,尽管路途遥远而艰辛。终于,我揣着一份感动的心情,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成功,当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时,我感动落泪了!虽然这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成功,却是我生活上的一道斑斓的风景线,一回想起它,感动油然而生。
感动,是挫折的苦痛过后的一份心灵的安慰。生活并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海洋,我们的小船荡漾在这片汪洋时,变幻莫测的灾难向我们袭来。也许这时,我们需要的是身旁温馨的话语送上的一丝丝感动。这如19世纪,美国的一位创造奇迹的著名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她的生活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无声无色的世界里,海伦.凯勒经历了比常人超出几千万倍痛苦的心路历程。然而,是她身边一位默默无闻的缔造者――沙利文小姐,在海伦的生活中,支持她,教育她,使她从安慰中重拾人生目标。读着海伦的自传,就能读出海伦内心深处的感动。
感动,是孤独的寂寞过后的一份知己情。是的,一个人可以在雨中看枝条摇曳,体会孤独,留意雨丝的缠绵,独品大漠驼铃的隽永。在看风、看雨、看月亮的日子里,融化寂寞。笛福笔下的鲁滨孙的生活,就是一个借鉴。在荒岛上长达28年的生活,与世隔绝!然而,野人星期五的陪伴是鲁滨孙生存的动力之一。直至两人依依惜别,鲁滨孙终可告别寂寞之时,心如潮涌的感动溢于书中字里行间。当我们品味着《鲁滨孙漂流记》,也就是在品味着一种独特的感动。
生活需要感动。感动,一个湛蓝的港湾、一曲潺潺的旋律、一片悠悠的云彩……当我们在艰辛、痛苦、寂寞等的洗礼后,不妨感受一下那份让心灵栖息的感动,从感动中且看潇潇风雨,参悟生活!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6
近几年来,我都准时守在电视机旁认认真真地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
其间,我一次又一次地被他们的人格力量所震憾,一次又一次地被他们的事迹所打动,一次又一次地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而感动。坦率地讲,伴随着夺眶的眼泪,我承认我被这些人物所折服。
《感动中国》栏目的内容的确很好!
但是,感动之后,围绕着这一栏目我也产生了这样的几点思考和疑问。
一是为何叫“感动中国”?对于这个栏目策划时的具体细节我知道的不太多,但在我觉得,“感动中国”这个名字还是有点过大。中国是中国政府的名字,这一名称和符号怎能轻易使用。我认为,不经中国政府、全国人大的授权或同意,既便是中央电视台,也没有在栏目中冒然就“中国”的权利吧!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我是在小题大作,但是动辄冠以国家的名字,办一些诸如“感动中国”、“气坏美国”等“名气大”、“震憾力”强的栏目,我认为不妥。本人才疏学浅,但我觉得,如果不用“感动中国”而换成“感动社会”、“感动国人”或“感动全国”等名字,也未尝不可。
二是评选时是否考虑到人物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中国有十三亿人,五十六个民族,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区。自20__年推出十大人物以来,有些省每年都有,但是诸如台湾省等省区数年来一个都没有。此外,既然是“感动中国”那么海外华人或国际友人的事迹也能感动中国,诸如以前的“白求恩”“柯棣华”等,他们都能感动几代人,我们的评选怎么没有这一类人?是评委的视野太窄没有发现?是压根就没计划到他们?还是他们的事迹不够评委们感动?建议今后能否以省级行政区或系统、部门为单位进行推荐,然后再由公众进行评选。
三是公布评审委员和委员感动印象是否“画蛇添足”?笔者注意到,每当介绍完人物事迹后,主持人都要宣读一下由“某某推选委员推荐”“推选委员的感动印象是”等话语。在我看来,这好似画蛇添足。从央视介绍的看,今年的评审委员由于丹、阎肃、王晓晖、张瑞敏、易中天、杜玉波等43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人士组成,阵容可谓强大。但是,感动人物就真的是由他们两三个人推选的吗?点一下他们两三个人的名字是为了让他们在央视露一下脸,还是借他们的名气压人,好让大家信服?本来挺真实的事情反而越做越假。此外,每到最后,还要宣读一下委员感动印象,这一着真是让人很不明白。此举何意?是觉得大家不感动?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感动?还是用他们的感言引导大家感动?
以上几点思考可能不太成熟,但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栏目办的更好,希望能给国人带来更多的感动。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7
一曲道德礼赞,一篇精神史诗,一年一度的"心灵收成"。在这个简单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现出这么多感人的事迹和值得感动的人。这些感动,不是因为脆弱,不是因为悲伤,而是“感动”激发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人物衬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放飞追逐着我们的中国梦。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心灵。中国梦,凝聚中华儿女的百年期盼,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烘托我们美好的中国梦,支撑我们美好的中国梦。
“做一辈子的好人不难,只要每天检查检查自己”,我要向他们看齐,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都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高举正义之旗,让这种“正能量”洒遍整个神州大地。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8
“我来自广西贫困山区,我要回去,把希望带给更多的父老乡亲,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尽绵薄之力!”这是黄文秀**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时所保持的初心和梦想。她义无反顾地选择当一名定向选调生,回到自己的家乡广西,扎根基层,服务自己的家乡父老!
回首黄文秀短暂而又灿烂的一生,30岁的年华,美好而又绚烂,但黄文秀的人生却永远定格在了30岁。
“我是一名党员,是来自白色革命老区的壮家儿女,将革命先烈们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我们青年一代责无旁贷!”**年3月,她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主动请缨,成为乐业县新华镇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在百坭村,黄文秀扑下身子,吃住在村,穿村入户了解民情,下田帮扶体察民意。短短一年她带领全村88户417人脱贫,完成了屯内1.5公里的道路硬化,4个蓄水池的新建,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6.38万元。这一组组数字就是她的执着和坚持换来的脱贫成效,就是对她工作最有力的肯定,就是对她辛苦付出的无上赞扬!
“截至目前,全村还有15户56人未脱贫,百坭村的基础公共服务还有待建设完善,如何推动产业发展还需继续谋划,面对这些,我充满信心。”对于村里的情况她如数家珍,对于村里的脱贫攻坚她胸有成竹!
“我们百色是脱贫攻坚的一个主战场,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责无旁贷,同时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有信心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不获全胜,绝不收兵!”满腔热血的黄文秀扶贫攻坚之路确不幸戛然而止。20xx年6月16日晚,担心村里会因为暴雨受灾,黄文秀看望了身患癌症刚刚手术完的父亲后,连夜驱车赶回驻村点,途中遭遇山洪,所乘车辆被洪水卷走,不幸遇难,年仅30岁。
黄文秀走了,她带着她未完成的初心和梦想离开了她热爱的工作岗位,但是黄文秀又没有离开,因为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还有百余万的同路人,他们每一个都是“黄文秀”,他们用无悔的青春和炙热的初心将“共产党员”这一身份重新定义!
按照黄文秀的北师大硕士的学历和能力,她本来可以选择留在北京或者出国深造,按照流行的“成功学”,可以有“更灿烂的前程”,可是,她还是非常坚定地回到家乡,这里面的确有桑梓情结,有朴素的回报感,但可能更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年轻的她有着自己的坚定信仰。
青年共产党员就是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就是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的钻业务,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将“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共产党员的决心继续践行前进!
“有的人死了,但她还活着”。黄文秀把生命奉献给了百坭村,她永远活在百坭村群众的心里,也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心中。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9
近日,央视新闻频道播放战斗英雄张富清的英雄事迹,观看后,让我们真是万分敬佩和感动。他一直以来默默的深藏功与名在来凤县工作,默默无名与普通退休干部一样。但是,连他家人都不是清楚,他曾荣获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和师战斗英雄称号。
在万分敬佩和感动之余,我们也十分渴望和呼唤张富清精神在现代广大党员干部中体现。观看后,我想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发挥榜样力量,努力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争先创优、甘愿奉献的浓厚氛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多年来,他从来不向组织要求什么。因为采访时他说,与已牺牲的战友相比,他的功劳与他们相比不算什么,可他还活着,还享受那么多好的待遇,他已经很知足了。在张富清老人眼中,他谦虚说自己不算什么,因为他当时周围的优秀共产党英勇事迹深深影响着他,就应该这样。在我们眼中,他的先进事迹令我们敬佩,我们不仅要努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榜样,也要争当榜样,影响更多的人成为榜样。
二是铭记家国一体,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哪里来家庭的幸福安康。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从当时战争年代,国破家亡畏难之时走过来的张富清,更加深刻理解“先集体、后个人”精神,也更加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救千千万万的“小家”。所以,他总是站在一个国家的大角度,去思考该干什么,自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具体表现在,无论是他年轻时候在部队复员就业中选择来凤县,还是为国家节约一点而选择便宜晶体安装(他老年的时候,做了白内障手术)。这样的行为,我们感到不已,而他觉得理当如此。
三是永远干字当头,只有是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就要无畏艰辛、一往无前。英勇战斗称英雄,甘于平淡藏功名。他部队复员转业后,原本可回老家,凭军功安排到一个舒服的工作岗位,但却选择去最困难的湖北来凤县,只因为响应“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的部队号召。央视采访他时,他说在工作中也有委屈,但想想牺牲的战友,就马上没事了,继续奋斗。现在,我们干工作状况可能不一样,但缺乏他这样不畏艰辛、一往无前的干劲,总是患得患失、拈轻怕重。
回归本色最动人。深藏功与名60载,不仅以一名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家人,如在精简退职时,首先动员自己妻子离职;在大儿子遇到去恩施市工作机会是,却让其放弃机会,下乡当知青。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都应该向张富清精神学习,学习他忠诚于党、失志奉献的政治品格,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战斗精神,淡泊名利深藏功名的高尚情操。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10
前两天,我看了中央卫视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感到到了人间处处有真情;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悲哀。
在我看来,真情似乎也会像经济一样产生贫富分化。在富裕的圈子里,人间处处有真情,而在贫困的圈子里,不见一点真情的痕迹。而贫困的圈子里包含我们大多数人。现实社会中,能够孝顺父母,给父母以精神的安慰又有多少人?或许,大多数人推说工作忙,过年过节都没有回家陪父母,只寄礼物给父母,而父母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这也可以说是不孝顺。而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出现在上述人们身上,而是出现在我们同学当中,和一些青年人身上。
在我们同学身上,或许就没有孝顺父母的意识,总认为那些事与我们不相关。在家里,好吃懒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不听父母话,与父母闹别扭,发脾气,跟父母顶嘴,让父母操心……而在青年人身上,则更多的是嫌父母老,嫌父母丑,没有钱,甚至殴打父母……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常有耳闻。
我又一次想到了孟佩杰的事迹,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她们母女二人幸福洋溢的笑脸。母亲是佩杰的天,而佩杰是母亲活下去的希望。命运对待佩杰很残忍,她却以微笑回报这个世界,她恪守孝道,一个人艰难的服待母亲,从没叫过一声苦,抱怨过一声。因为有爱,佩杰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很幸福,因此常面带微笑,正如颁奖词所说一样: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人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从佩杰的事迹,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真诚的孝心,也让我们感受了真情的流露,同时也感受到了真情的可贵。从她的身上,我们同学是不是应该感到惭愧呢?青年人是不是感到羞耻呢?我们应该以孟佩杰为榜样,学习她的精神,孝顺自己的父母。
“树欲静而风不止,于欲养而亲不待。”趁着父母尚在的时候,趁我们能陪在父母身边的时候,我们多珍惜一点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多孝顺父母。我们不需要像孟佩杰一样艰苦,但需要一颗像孟佩杰一样真诚的心来爱父母,来孝顺父母。天下的儿女们,都一起行动起来孝顺父母,传承发扬中国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孝顺成为精神文明世界中一棵高大的长青树,永远活力旺盛。这样,我们的生活将更幸福,社会的明天将更美好。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11
今天,我观看了期待以久的年度人物颁奖活动,共有11人获奖,其中有老人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我怀惴激动的心情打开了电视。
第一位获奖者叫黄旭华,三十多年来,黄旭华没回过几次家,家里人都埋怨他。但他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因为他的工作是保密的。后来,人们亲切的称他为“核潜艇之父”。他那时心里肯定很纠结也很无奈。
最让我感动的是91岁的老人刘盛兰,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一刻开始,73岁的他就把自己微薄的工资捐了出去,有时候,他竟然同时损助了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他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就出去捡废品。这么多年,他唯一珍藏的就是一个蓝布袋,里面装满了给学生的汇款单和学生的回信……老人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即使住进了医院,还不忘给同学们汇款,怕他们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还有一对父子,35年如一日,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一开始,乡亲们都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对于这些嘲笑,沈克泉并没有气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了吃油难的问题。后来,沈克泉叫来了儿子沈昌建带着买车钱与他一起改良油菜品种。沈克泉去世前说他最不放心就是新的油菜。经过父子俩35年的努力,培育出的油菜品种都获得了认可。父子俩的心灵就像油菜花一样美丽。
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好人我没发现,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好人。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12
贫困山区要真正脱贫,除了“输血”,还要实现自我“造血”。
20xx年起,周秀芳以爱心支教为支点,尝试在劳动力转移、产业扶贫等领域进行帮扶,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子。她牵线搭桥,将宁波市象山县的“红美人”柑橘树苗引到溆浦试种,开展生产帮扶。与此同时,周秀芳将溆浦的农民带出大山,在城里找工作。截至目前,经周秀芳介绍到宁波企业打工的溆浦山区村民已有近百人。
在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中,周秀芳还在宁波市鄞州区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爱心工作室和爱心帮扶基金会,在吉林延边设立周秀芳爱心驿站,通过项目对接,引导社会帮扶资源向那里集聚。
经周秀芳多方协调,今年7月,沪杭甬(鄞州区)研学实践基地落户溆浦,并将研学、助教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刚刚过去的暑假,宁波有6批300多名学生到溆浦开展互动体验式研学。这个研学基地预计明年可接待5000至10000名研学青少年(家庭)。
从“支教奶奶”到“爱心搬运工”,再到“扶贫领路人”,周秀芳的爱心之路一直在延续。年岁渐长,她步履越来越蹒跚,因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中耳炎,但这些都没能打倒这位老人。
“只要我的膝盖允许我走路,我就会一直走下去。”周秀芳坚定地说。
周秀芳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中央、省、市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感动了很多人。她曾荣登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好人榜”、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和“全国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在参加9月5日举行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时,周秀芳认真聆听了代表们的发言。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获得这份荣誉,是党和政府对我的认可,是大家对我的信任,也更坚定了我扶贫助学前行的信心……我不是一个人,我的身后有很多的同行者,荣誉是属于所有人的。今后我们会继续走下去,助学帮困、精准扶贫,把更多的爱心搬运到贫困山区去。”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13
捧起一把泥土,我说,这是我的祖国;掬起一朵浪花,我说,这是我的祖国;翻开发黄的《四库全书》,我说,这是我的祖国;弹一曲悠扬的《高山流水》,我说,这是我的祖国!
啊,祖国!我是在圆明园里,认识了您的屈辱、您的悲愤;我是在八达岭上,认识了您的磅礴、您的巍峨;我是在大漠草原,认识了您的宽广、您的辽阔;我是在驿道古渡,认识了您的悠久,您的坎坷。
面对荆棘林莽、重峦叠嶂、泥淖沼泽,有无数忠贞的儿女,不怕洒尽热血,抛却头颅,尸裹马革!直到51年前那个金秋十月,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位巨人的宣言,使一个古老民族傲然屹立,纵情欢乐。
啊!祖国,我的祖国!你是大树,我是树叶,一片叶子便是一片春色;祖国!您是土壤,我是禾苗,输出您全部血液为了我的收获;祖国!您是长江,我是小河,我愿用涓涓细流壮您浩荡的行色;祖国!您是太阳,我是云朵,终生守护您的辉煌、您的灿烂、您的圣洁;祖国!今天,我们又一次庆祝您的生日,看到您新的振兴、新的开拓!
古老的文明,镌刻在残矛断戟上,勇敢与忠贞、高风与亮节浸沉在历史的每一页,而这一切,早已成为融在我心中恒的情结。苦,为了您!甜,为了您;生,为了您;死,为了您!您的忧虑便是我们的忧虑,您的欢乐便是我们的欢乐!
啊!祖国!我的祖国!您是希望,您是信念,您是我们一切拼搏、进取的依托。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14
“80后”,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前辈们一再的指责我们自私、没有责任感、娇生惯养、放纵、叛逆、不尊重前辈……总而言之,似乎中华民族的一切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一代的身上是一点都得不到体现,似乎我们无力接过长辈们壮大祖国的重任,甚而仿佛我们会葬送了祖国美好的未来。面对一切的非难,作为“80后”的一份子,我向来不想做任何的辩驳,反正是金子总会发光,是雌是雄,历史会给个分晓。
5·12日,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沉痛不已的日子,汶川8级大地震中不幸的消息一个一个的袭来。我下午放学后回到宿舍看到的第一条消息是: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当时的死亡人数只有几人。我问了一下同学,才知道当年的唐山大地震也不过7.8级,而遇难者的人数是几十万!我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只是没法想象,因为我的情绪还停留在对法国媒体的愤怒上,一下子没法悲伤。
网上不断地发出关于灾区的最新的消息,除了怵目惊心的灾区现场以及让人忍不住恸哭的受灾的人民,还有许许多多的关于救灾的新闻,让人心痛,也让人感动。
活跃在救灾最前线的有军人、官员、学生、护士,他们以各式各样的身份,通过不同的途径,怀着相同的心愿跟信仰,尽着自己的最大努力抗震救灾。他们的故事太多了,多到我没法一一写出来,他们的行为不仅让人敬佩,也让人忍不住落泪。
废寝忘食、不眠不休的战士,凭着钢铁般的意志,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拯救生灵;
大爱无私、爱学生如己出的老师,用自己血糊糊的脊梁托起了许多孩子的生命;
白衣护士、人间的天使,他们的细心照料挽救了多少可能陨落的生灵;
还有一大批一大批的志愿者,他们中止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怀着对生命的同情,纷纷踏上了这块悲情的土地,不管是系统组织的,还是自告奋勇的,他们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全力帮助灾区的人民,他们带来的不仅是食物、衣物和药品,他们也带来了希望和全国人民无所不能的支持;
看到疲惫不堪,双手血肉模糊的战士,看到身体下护着孩子们的老师的遗体,看到顶着丧亲之痛仍然坚持在救灾一下的警察,看到为了救病人不顾自己的身孕最后导致流产的护士,看到一切一切的大义行为,我哭了,不只是流泪。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15
10月17日,“支教奶奶”周秀芳又在宁波人的朋友圈里刷了屏。在重阳节,也是第五个全国扶贫日上,周秀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
手握奖杯的她,面对镜头,笑容可掬。可是,她的心里有点着急,因为天气渐冷,一批物资还没来得及送到支教山区孩子们的手中。
按照惯例,周秀芳一般不爱去参加颁奖礼,更愿意把时间花在支教上。但考虑到这次奖项的规格以及能为支教山区对接到资源,周秀芳还是决定去了。如此便耽搁了物资发往支教地区的时间。“孩子们每天要走十来里路去上学,有的孩子还穿着破底的鞋。想到这些,我心里难受。”周秀芳有些焦急地说。
从20__年8月起,先后到贵州、湖南溆浦等地支教,心里时时刻刻记挂着支教山区的孩子,成了退休教师周秀芳近几年的生活重心。面对周秀芳超乎常人的善良,不少人会发出疑问:她为什么会这样做?一句话,把周秀芳的记忆拉回到60多年前。
1948年出生的周秀芳,本有兄弟姐妹四人。为人心善的父母还收养了两名孤儿,这使得本就家道中落的周家,负担更重了。更不要说在家中富裕时,父母的乐善好施。父母的善举,孩子们都看在眼里,也在心里埋下了善根。
而影响周秀芳把善意播撒到教育事业的,是她人生中谈起来就要情不自禁落泪的三位老师。
小学
周秀芳5岁开始上学,成绩名列前茅。当上四年级时,由于家庭变故,家里已无法再支撑她的学费。非常热爱读书的周秀芳此时遇到了人生第一位恩人——鲍老师。时任班主任的鲍老师说:“这么小的孩子,成绩又这么好,如果辍学就太可惜了。”于是,鲍老师帮周秀芳垫付了三块五毛钱的学费。周秀芳的求学生涯才柳暗花明。
从讲述第一位恩人老师时,周秀芳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不知不觉间,十几张沾满泪水的纸巾在桌上散落开。
初中
周秀芳说,到了初中,家境依旧没有好转。尤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不少学生主动退学,有校长、老师去学生家中劝学生返校。
周秀芳在帮一位校长指路带路时,诉说了想要读书的念头。不料,这位校长知道后,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周秀芳的名字,并撕下来告诉她,拿着这张纸到一所民办学校去念书。
休学一年的周秀芳,再次踏上了求学路。
保姆生涯
这位有恩于周秀芳的校长名叫徐志慧,在周秀芳之后的保姆生涯中,再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毕业后,就连“勉强”读书,家中都再无力支持。周秀芳无奈再次辍学,找了东家去当保姆。刚好这个东家就是徐志慧校长。
看到徐校长家有大量的藏书,周秀芳渴求读书的意愿再次喷涌,忍不住开口说:“这些书我可以看看吗?”徐校长一口答应了。
从此以后,周秀芳白天带小孩,晚上看书,常常看书看到半夜一两点。住在隔壁一位名叫黄静宜的老师看到此情此景后,对周秀芳说:“你性格好,对孩子有爱心,又爱读书,真的可以当一个好老师!”
这句话,点燃了周秀芳的内心:“我一个小保姆也能当老师吗?”从这之后,周秀芳就更加拼命地读书。在当保姆的两年时间内,她自学完成高中和师范学院的相关知识。
也正是感恩于三位老师,更坚定了周秀芳的信念——如果能当一位老师,宁可减去十年阳寿;如果以后有了能力,一定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16
近日,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市基层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叶连平、郑李龙同志学习活动,大力学习宣传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新时代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和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把在学习中焕发出来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实现我市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通知指出,叶连平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党员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倾情基层,大爱无疆的精神。郑李龙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对党忠诚、扎根基层,情系群众、一心为民,带头表率、敢于担当的精神。叶连平、郑李龙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信念坚定、为民造福的杰出楷模,是我市老党员和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他们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把个人价值追求与忠诚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学习他们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宗旨意识,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学习他们恪尽职守、奋发有为的担当精神,立足岗位、履职尽责、锐意进取、甘于奉献,以主动作为的扎实作风创造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通知强调,要精心组织、认真学习。各级党委(党组)要通过召开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集中研讨等形式,认真学习叶连平、郑李龙同志的先进事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找差距、明方向、添动力、鼓干劲,自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表率。各基层党组织要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有关事迹报道,并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交流心得体会;组织广大党员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查找自身差距,明确前进方向。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将学习活动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注重挖掘、总结一批本系统本行业基层干部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人、影响人、感召人,在全市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的热潮。要抓好结合,提升实效。把学习叶连平、郑李龙同志先进事迹作为进一步强化党性、提升能力、锤炼作风的过程,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开展学习活动与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等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叶连平,和县乌江镇卜陈村退休教师,现年91岁。作为一名党龄31年的老党员,他扎根基层几十年,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退休不退岗”,退休20xx年仍坚持在教学一线,为1000多名村里的孩子义务上课、批改作业。他“担当献余热”,自筹资金先后给5所小学购买了6台二手风琴、安装了电灯、种植了320棵树,20xx年以来,又先后拿出退休金5万多元,设立了“叶连平奖学金”,用于资助留守儿童学习。他先后被授予“中国好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17
周秀芳,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一名退休教师。20__年,她怀揣支教梦想,不远千里从宁波来到湖南省溆浦山区支教助学。三年多时间里,周秀芳发起爱心接力,将宁波、上海、杭州数万市民的爱心和物资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溆浦山区,如今,爱心团队已发展到3000多人,在溆浦山区共捐建希望小学22所,其中8所已投入使用,让322名贫困生得到结对帮扶,建校和资助贫困生累计捐献款物达20__余万元。周秀芳的爱心事迹在溆浦和家乡宁波两地都引起了强烈反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支教奶奶”。她先后获评“20__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浙江好人”、湖南省“最美湘女”等称号。20__年10月17日,周秀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18
当我在《感动中国》上看到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颤,对生命产生了深深的敬畏。这引发了我无尽的深思:生命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生命,这个千百年的话题,受到古往今来的人们不停地思索。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由此可见,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其长短,而在于其为人民大众所作出的贡献。在无情的现实面前,生命是脆弱的,脆弱得如同一只在风中摇曳的蜡烛;但在爱的面前,生命又是坚强的,坚强的如同花岗岩一般。生命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当我们与命运进行不屈的斗争时,我们才能被赋予这种力量,它能帮助我们挣脱一切束缚。
但是在当今社会,很少有人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思考过人生,他们虽明白生命是宝贵的,但他们却不懂得生命的价值,只有当他们以另一种角度去面对人生时,他们才会幡然醒悟。
回想起自己,我以前对生命也是十分的麻木,对电视里那些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事情不以为然,甚至认为那些好人有点傻,现在想起,真是令我汗颜。一天,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忽然看到河边的一棵大树倒了,只剩下一根枯朽的木桩,我本以为这棵树再也没有生命了。过了几个星期后,当我再从那棵大树旁走过之后,发现在那棵枯朽的木桩上有几株嫩芽,我本还以为那是几株草或几片树叶而已,几天后,我仔细一看,那嫩芽并不是草,而是那棵树的幼苗,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认为这绝对不可能发生,但这一幕却真实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老树枯了,而小树却又在老树上茁壮成长。
生命是令人敬畏的,生命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公式就可以求出,而是要靠我们去正确认识生命,去发现生命的价值,去实现生命的价值。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19
昨天我们看了20_年度的《感动中国》。
我觉得我最应该感动的是吴锦泉老爷爷,他已经87岁了。他不但是我心中崇拜的人,还是我心中大英雄。他索然很穷,但是他还为别人着想,他是以磨刀维持自己的生活,他一天最多挣10元钱。吴锦泉老爷爷很节约,吃的菜是自己种的。他的老伴很早就去世了。吴锦泉老爷爷听说云南地震了,吴锦泉老爷爷就伸手捐了1000元。对已有些大人来说1000元不算什么,可是对这位磨刀老人来说1000元,可不是一个小数。吴锦泉老爷爷又向孤儿院捐出了1850元,有些人听说了吴锦泉老爷爷向灾区1000元、又向孤儿院捐了1850元,有些人看不起他,以为他是一个多大的任务呢!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就为他是干什么的,一听,是一位磨刀老人,他们都惊讶了,有些人不关自己家的刀锋不锋利,都让吴锦泉老爷爷磨一磨,有一些人磨刀的时候就多给吴锦泉老爷爷,自从吴锦泉老爷爷的光荣世纪传了出去,吴锦泉老爷爷一天就不仅仅挣10元了。
我有的时候也会捐一些钱,但我捐的很少很少,但我的妈妈捐的比较多,我们经常去五一公园玩,那里有很多穷人,妈妈看到一个就给一个,我就问妈妈:“为什么给他们钱?问什么不让我花?”妈妈说:“这些穷人没有了家,我们家又不是没有钱,不就是给他们一两块。为什么不让你买吃的,因为都是垃圾食品,还不如让给那些穷人。”从那以后,我看到了他们我就给他们。
我以后要向吴锦泉老爷爷一样,不管自己以有没有钱,只要自己有了钱,自己会捐出自己的钱,我很佩服吴锦泉老爷爷,向孤儿院或灾区捐钱。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20
感动是什么?感动就是对生命之美的关注,就是对灵魂之美的悸动,就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希冀。无法预定,无法奢求,但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悄悄触动你的心灵。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然而,在多日的匆匆中,心灵因为生活磨砺而变得坚硬,不再如过往一样细腻,而渐渐冷漠,习惯了这样高速运转的世界,不愿停下脚步去倾听心灵的声音,更不愿意去回味感动带给心灵的慰藉。曾经,我似乎也忘记了感动的滋味。
今天我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繁杂心灵……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_颁奖典礼》终于在20_年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21
要带头反哺社会。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青年干部要心系贫穷落后的地方,应义无反顾投身党的脱贫事业,坚持在贫困地区履行职责、奉献乡亲,乐于在最艰苦的地方奉献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展现青年干部风采。黄文秀是山里的女娃,走出去还要回来,在百坭村,黄文秀找到了施展学识、建设家乡的舞台。当面对暴雨之夜可能遭遇的危险时,她连夜赶路丝毫没有迟疑。就像当年,她十年寒窗走出大山,毕业后又义无反顾地回到大山。在黄文秀的心里始终装着的是乡亲的安危,用实际行动诠释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要敢于涉险滩、走泥路。脱贫攻坚是新时代的长征路,要把每一步都走踏实,无论多么艰苦都不能忘记初心,都要担起使命,永远走在最前列,“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黄文秀说:“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我们要坚持走进群众,扶贫一线青年干部担当着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要敢为人先、勇于开拓,思想上少顾虑,行为上更大胆,以一份冲劲和朝气,在脱贫战场上敢试敢为,真正做到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
要做一个“难缠”的干部。不怕山高,就怕脚软,扶贫工作是一场硬仗,面对许多方面难题,青年干部要有一颗不解决问题决不罢休的恒心,事关群众利益的事就坚决扭住不放,要做贫困户的家中常客,把工作做精确,不落下任何“拐拐角角”,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困难,从源头上消除贫困,这就要求我们像黄文秀一样耐心细致,坚持吃住在村,摸透村情民意,团结党员群众,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不厌其烦”的做好群众工作,像黄文秀一样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做到既扶贫“扶智”又“扶志”。
要做勤勤恳恳的“犁地牛”。黄文秀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个精准”的论述作为开展扶贫工作的方法论,为了实现“帮扶措施”精准,她多次组织村民召开会议,反反复复的抓落实,正是这样的“钉钉子”精神让黄文秀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真正走进群众心中。要让群众接受干部,就要做到让群众感觉干部和他们一样,有的时候在群众眼里年轻干部就是一群毛头娃娃,是温室里走出来的“花朵”靠不近也靠不住,要让群众认可,就要踏踏实实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勤勤恳恳,不偷奸耍滑,不糊弄,与群众同甘共苦,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让群众在关键时候想得到干部、用得到干部。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22
黄文秀将生命永远定格在30岁,她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她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的使命与担当。昨晚(7月1日)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发布会,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黄文秀的先进事迹,追授她“时代楷模”称号,引起百色各地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广泛关注,大家纷纷向这位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驻村第一书记致敬。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中宣部副部长梁言顺为黄文秀的亲属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荣誉证书。黄文秀的亲友、同事、老师、同学及其帮扶过的脱贫群众以电视访谈、实物展示等方式,追思缅怀心中的好姑娘、好党员、好干部,现场观众纷纷感动落泪。
“相机,原来不文秀是这么年纪轻轻就想明白了,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她就是要成为一位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人,因为只有投身在社会这样的建设当中,投身在国家建设当中的人才是有意义的,所以她一直是为了这份信念而活着的
在黄文秀的家乡—革命老区百色,各级干部群众自发组织收看《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发布会,在百色市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同样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围坐一起,看着昔日战友黄文秀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感触颇深,感慨万千。
“黄文秀书记和我是同龄人,她在人生中最绚烂的年纪选择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同仁,我要以她的精神为榜样,继续一如既往,满腔热血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
在百色市人民医院学术报告厅,百色市团市委各级团组织青年收看央视报道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报道,对她的离去,大家内心无比的悲痛,纷纷留下惋惜的泪水。不少团员干部表示,学习黄文秀同志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自己守初心、担使命。
“学习黄文秀同志,我们就要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自己的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她的事迹激励着我,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更加以满腔的热血和激情,来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当中
昨晚,百色市卫生健委组织全体干部观看直播并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不少的党员干部表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拼搏奋进,汲取榜样力量。
“我觉得我们在工作当中,要把所有的工作做细、做实,对每一个细微的小事,要想办法把它做好
当晚,田阳县宣传部门全体党员集中收看了“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大家被黄文秀始终坚守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先进事迹所深深感动。纷纷表示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学习她不畏艰险、担当实干、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将榜样的力量转化为脱贫工作的强大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向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机,我真的感到很心痛,可是她给我们留下是学习的楷模,今后我们在扶贫路上要继续坚持走下去,奋力打赢扶贫攻坚战
在乐业县百坭村群众家中,不少群众自发的聚在一起,共同观看黄文秀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大家神情哀伤,为这个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村里的群众说,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的路灯亮起,他们的心里就会更加想念文秀书记。
“我见她不在了很想她,我没有女儿,见到书记感觉像我女儿一样,我觉得很可惜。我们记得她,一点都不会忘记她
在百色学院,同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也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文秀精神”的核心意涵,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力弘扬“文秀精神”,以黄文秀先进事迹为标杆,作为自己努力前行的方向。
“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以及她的个人精神,会是我将来在工作岗位上,也就是在扶贫岗位上的一个标杆。
“为人民群众群众服务,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社会,回报党和国家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23
“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在香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所以一生都希望为国家做点有用的、力所能及的事。”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伍淑清如是说。
回忆改革开放40年,被称为“001小姐”的伍淑清很有发言权。作为香港最大饮食集团之一、美心集团创办人伍沾德的长女,伍淑清在1978年第一次踏上内地土地,并于1980年与父亲拿到第一家合资企业的许可证“001号”,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内地的香港企业家。
伍淑清认为,国家40年的改革开放,经历了有些国家跨越近100年的发展。她回忆,自己在1978年第一次到达四川成都时,下榻的宾馆因供电不足,晚上几乎没有灯;地毯也黑乎乎的,后来才得知是没有专门洗地毯的设备。
“当时我就觉得,作为香港同胞,可以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伍淑清说。回港后,她和很多同龄朋友聊起内地情况,不少怀有梦想的香港青年人与她志同道合,都想为国家的发展出力。
来到内地打拼后,伍淑清学到了一种精神,“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虽然当时内地发展较为落后,但在她看来,无论合资双方,或劳方、资方,相互间都应平等互利;与合作伙伴协商,也会表示“在香港我们是怎样做的”“是否能考虑这个方法”等等。
“因为国家是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我们进来后,要重新配合民航局设立具有国际水平的合资企业。”伍淑清说。她同时强调,做第一家合资企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要帮助国家建立现代化的企业与制度,包括为中美通航做航空配餐,目标也是让“中国标准”走向“国际标准”。
“在邓小平先生提出改革开放后,当时不少像我一样、希望为国家发展出份力的香港年轻人来到内地,有的经商、创业,有的在相关机构任职,我们看到国家今天的发展,是非常感动的,因为觉得参与、配合国家做了一些事情。”伍淑清说。
而谈及目前香港青年的定位与发展,伍淑清认为,同样要让他们走进内地、亲身经历国家的发展,让他们有“中国梦”、中国心。“要让更多香港基层年轻人来内地,这样他们才能了解国家的发展。包括可以让他们到珠三角、或乘坐高铁全国走走,让他们心里对国家发展有底,也理解爱国精神。”
伍淑清说,其实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作为中国人,不想让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瞧不起。“以前我去美国读书,有外国人会问,你是从越南来的吗?是越南的难民吗?我就会回答,我从香港来的,我是中国人。”
展望未来,伍淑清表示,改革开放虽已有40年,但也可以说是“刚刚开始”。“邓小平先生那一代领导人很有高瞻远见,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现在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未来我们还是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
伍淑清还认为,现在无论在内地还是香港,还应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如果不重视文化,我们的年轻人就会没有‘根’,这是很麻烦的。”她说。她也希望香港的发展能更加全球化,广纳世界人才;香港的新一代年轻人既要学好英文、也要学好普通话,成为沟通内地与世界的“桥梁”。
伍淑清生于1948年,今年已有70岁。中新社记者在采访现场看到,她仍坚持读报、看电视新闻,随时随地关注世界的发展变化。
“人的一生要有一个方向,”她对记者说:“要想好自己要走的路、想到人生做什么事走到最后,英文就是a life well spent,我只是不想浪费生命。”
观看感动中国人物的观后感范文二
黄文秀同志的事迹非常感动人,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同志的一生,为我们塑造了一名对党忠诚、勤勉为公的好党员;一位平易近人、谦虚谨慎的好书记:一个不为私利、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毫无疑问,黄文秀是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更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青年要树立高远追求。青年时代要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这样的有志青年,正是党和国家、人民所需要的。黄文秀正是这样一个好青年。研究生毕业后,她毅然返回故乡百色,认为:“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她矢志改变家乡面貌的鲜明人生追求和坚定决心,从她的入党申请书中可以找到答案。“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生存更有价值,我迫切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新时代青年应当为之终生奋斗的正确选择。
青年要牢记使命。“干部要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这样,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黄文秀双脚走在泥土里,将扶贫当作“心中的长征”。她心系家乡父老脱贫大事,到了村民家脱下外套,要么帮助扫院子,要么到地里做农活,帮他们摘砂糖橘、收玉米、种油茶等等,一边干农活一边商量脱贫之计,晚上还要与村干部商讨脱贫对策。她心系家乡父老的生命安危,逆风而行,在途中不断关注着村里的灾情和群众的安危,不惧洪流向前冲,生命定格在了30岁的青春。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始终心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年就要有担当讲奉献。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黄文秀正是这样的一位知行合一的优秀青年干部。从20__年3月到她遇难前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尽职履责,带领全村群众苦干实干,展现了第一书记担当奉献精神,使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把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整村脱贫指日可待。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才能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奋斗者、当实干家,不断为人民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我们走的路有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24
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你用微笑迎接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新的一天开始了!
你看到了那微笑的孩子们,你又对生活希冀了起来。或许别人要说你傻,为什么要再给你粗糙的手、沧桑的脸、宽厚的背再增加负担?可他们却忽视了你那原本绝望的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或许别人要觉得你可怜,为什么要在被人拒绝无数次后甚至被轰出家门,却依旧不死心?因为他们忽视了你洒下的那颗辛苦的种子,已被善良浇灌成了一棵参天的大树。
你的心像泥土一样质朴,你的灵魂像君子兰一样高尚,你用那十几年的坚持,换来了那一句真挚的问候:妈妈,早!我知道你的伟大,我也深知你的辛苦。你已五六十岁了,你原可以呆在家中乐享晚年,你却为了那一张张充满幸福微笑的脸,背上了袋子,去做生意。望着你在寒风凛冽的外面啃着干巴巴冷冰冰的干粮,我为你深感痛惜。可你却说:“当你看着在暖如春日的教室中的孩子们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时,你会觉得这辈子就值了!”你立下的规矩:等别人家的孩子先吃完,再轮到自家人上桌吃饭。你似乎是忽略了你外孙的眼神和感受,他问你:“外婆,还有菜吗?”那时的语气充满了对其他孩子的羡慕和对可口饭菜的欲望,可你还是坚持了你的原则。
在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背景下,你告诉了我:原来这世上还有好人,还有一个那样牺牲自己和家人的人却为了在一群受尽了别人歧视的目光的残疾孩子内心里建立了一个希望,在孩子的内心中播撒了一颗美好的种子。此时此刻,我不知道该用何种华丽的词藻来形容你,因为任何华丽的语言与你的精神相比起来,都显得黯淡无光!
十几年的心血换回了孩子们天真的笑颜,平凡的岁月掩藏不住你伟大的内心!你用大爱温暖了世间的冷漠,将人间的黑暗驱散!你的精神早已刻入我的内心,有你真好—高淑珍。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25
老师让我们观看了20x年的《感动中国》。里面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人物和事迹,如:黄旭华、刘盛兰、陈俊贵、杨建中、沈昌建……,他们都是由主持人敬一丹和白岩松口中说出来的普通又伟大的人民。我觉得这些人虽然并不是明星,但是同样闪闪发光。
其中有两位人物令我感触很深。第一位是格桑德吉,她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师。当时山区的孩子家庭贫困,山区的学校条件也不怎么好,校园连围墙都没有,有些山区的孩子们家离学校路途遥远必须要住宿,但是学校没有能力为孩子们提供这样的条件,格桑德吉却坚持每天亲自送路途遥远的孩子们回家。我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脑海里立刻涌现出了一种想法:我们也应该像她这样,不管生活中条件有多么困难,也要坚持下去,永不言弃。当主持人把她请到颁奖典礼现场时,主持人问她:“你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她说:“我的名字中‘格桑’两个字是指美丽、善良,‘德吉’两个字是指吉祥、幸福。”当她说完这句话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主持人听了这句话,给她的评价是:格桑花开。
还有一位是年迈的老奶奶,她叫胡佩兰,已经九十八岁高龄了,她的职业听起来很普通——医生,但她是一位非常称职的医生,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在她的眼里从来没有病人的身份及贫富,只有病情。无数的病人被她治愈,无数的新生命在她手中诞生,就这样,她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有许多被她诊治的病人和家属都去看望她,关心她。看到这儿,我心中再一次有了莫名的感动:我们以后也要向她学习,在平凡中的生活中做不平凡的事。我知道社会上很多人是不能像她这样坚持下去的。当她被主持人请到现场时,场上的观众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主持人是这样评价她的:秋兰为佩。但可惜的是不久后她就离开了人间,去了美丽的天堂。
我观看了《感动中国》,一幕幕动人的画面在我眼前闪过,我觉得自己心里不仅是感动,也想像他们一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当生活中的有心人,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26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爱需要传承。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诗人曾经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能激活潜藏在内心的某种渴望。感动,是我们内心被打开时的那一道优美的弧线。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们疲于张开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眼前,处处都有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献、踏实严谨的老前辈,也有积极进娶钻研努力的年轻人,有关怀体恤员工的领导、也有相互关爱的同事,都闪耀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在一点一滴中都流淌着感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张开眼睛,去发现身边小细节中隐藏的,被忽略的感动吧!
都说中国梦,中国梦其实源于每个人普通的梦,关键在于有爱,在于坚持爱、传承爱。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的明天会截然不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27
爱国是一句非常不起眼,非常渺小的话;一个举动;一件事情。说它大,我们中国13亿人民,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看了中国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的,顿时受到一阵感触,活了这么久,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国。
要知道我们的学习不是为了父母,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强盛我们的国家。我们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让你住免费的宿舍,让你用免费的课本,为的就是要培养你这人才。
要知道,我们并不是为了吃饭而读书,并不是为了兴趣而读书,我们现在的努力是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如果说,你读书为了吃饭,那这样你就大错特错了。到街上随便找个人捅一下,你的下半生肯定会有饭吃,而且还有人伺候,有人为你做饭,睡觉的时候还有人为你站岗。你的东西一样都不会少,这样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强盛自己的国家是每个国人的梦想,可终究是要付出行动的,一个国人如果不热爱自己国家的文化,那他还有什么国人可言。
我们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流传至今仍不灭,这就是精髓所在。而有些人崇洋媚外,摒弃老祖宗的东西,去看那些外国人的脸色,这跟叛国贼有什么区别。
中国人学英语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汉语字体优美,发音文雅。多么神圣的文字啊。而我们的学校却给我们安排了英语课这一项课程。要明白,我们学习他们的语言并不是为了去伺候他们,为他们端茶倒水的。我们必须要学,我们不能不学。因为他们这个国家比我们的国家强大,所以我们要用他们自己的科学来打败他们。
许多人对于留学生的观点很多,少数人认为,留学生不应该留学,万一学了知识不为祖国贡献,反倒胳膊肘往外拐,这不就麻烦了。其实去留学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而一去不回这才是一个可耻的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论你已是个多大的官,你的官职始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你命名的;不论你的英文有多棒,你的母语始终是汉语;不论你的国籍迁到了哪里,你的祖先始终是炎黄!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28
20xx年5月,市看守所前后共收押十几名凉山籍人员,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低,最高的读到初中二年级,有5人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纯文盲。毛卓云为此专门购置了纸笔,自制了识字卡片,把监室变成了教室。
开班一段时间后,班里不识字的“付同学”学会了写作文:“毛警官的话犹如清风一样,驱走了我心中的阴霾,像雨露一样滋润着我干枯的心田……”
在押人员陈某在擦床板时不小心木屑扎进了手指,疼痛不已,居然哭了起来。
毛卓云了解情况后,便拿了胶带,想用胶带把木刺粘出来,但没效果,费劲周折终于将木刺拔出来了,流了不少血。毛卓云用酒精棉球帮他止住了血,陈某看看没事了,开心地笑了起来,说了一句“谢谢,毛爸爸!”毛卓云当时还没反应过来,自己咋成了“爸爸”,事后一想,可能是他缺少关爱的原因吧。
即便离开了看守所,在押人员也愿意和毛卓云保持联系,“毛管教说了,有困难随时找他”。
毛卓云曾经管教过的一名在押人员,回顾其自身经历在监狱中写了一本书《假如时光倒流》:“毁掉了我原本幸福的家庭,让我从一个正义使者变成了恶魔的化身,恶魔最终并没有走向毁灭,而是选择了新生,多亏毛警官。”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29
秋意渐浓,群山环抱的山城村,山头层林尽染,田间金黄一片。
“山城一队北部湾,当年就是烂泥滩。一遇水涝就不收,如今变成米粮川。”山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邱大鹏感慨地说,这首流传下来的顺口溜,是乡亲们对孙景坤带领大伙改天换地最好的感念。
1955年,复员的孙景坤放弃到城里工作的机会,选择回乡务农。“咱没多少文化,还是回家本本分分做个农民。”孙景坤回忆。
回乡后,孙景坤把各种奖章奖状精心包好放到箱底,扛起锄头下地种田。很快,正直能干的他被选为生产一队队长,带领村民们向着贫困这个“敌人”发起新的冲锋。
村里有条河,经常泛滥引发水灾。孙景坤的倔劲上来了:“还能让条小河欺负了?”他带领村民开山碎石、肩扛手提,筑起一座堤坝,自此河水安澜。
“他是军人出身,身上有一股威严劲儿,从不强迫乡亲们干这干那。”86岁的村民刘振山回忆,“他在前边干,我们在后边学,大家心服口服。”
山城村是有名的蔬菜村,市里曾划分一片公厕供村里挑粪施肥用,村民都不愿意去挑粪。正犯胃病的孙景坤第一个站出来:“没有好的肥,菜怎么能长好,我来挑。”挑着100多斤粪,走七八里的山路,他硬是挑了回来。看他忍着胃痛满头大汗颤巍巍的样子,村民们纷纷挑起了粪桶。
靠着孙景坤的带动引领,山城村把上百亩烂泥滩改造成良田,在数百亩荒山上种植板栗、落叶松等经济林,一跃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村。
村民刘玉慧说:“我们现在过上好日子,都得感谢这个老爷子。”
老兵心语:“我是在替战友活着”
英雄,在惊涛骇浪中向死而生,也在平凡的日子里甘守寂寞清贫。
许多年后,孙景坤的赫赫战功才被村民们了解。65岁的村民张德胜回忆起最早发现孙景坤的“秘密”时,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年我从废纸堆里捡回一本旧书,翻书时,我看到里面讲一位战斗英雄叫孙景坤,还有他的照片,我一看这不是孙大爷吗?”
拿着这本书,张德胜跑到孙景坤家。孙景坤不识字,张德胜就把文章读了一遍,听到支全胜等战友的名字,孙景坤点了点头:“是,写的是我。”
至此,孙景坤的英雄事迹才被外界了解。
越是丰功伟绩,越是低调朴实。一直以来,孙景坤住在低矮的平房里,从不向组织开口、伸手。
为什么对自己的功劳不提不念?为什么不向组织要求应得的待遇?外界不理解,孙景坤的7个儿女也不理解。
在大女儿孙美丽看来,父亲对自己严苛,对孩子们也几近“无情”:小时候家里穷,交不起学费,老师说你爸是生产队长,开个证明来,学费就可以免了。孙景坤却火了:“就因为我是队长,才不能这样做。”孙美丽被迫辍学。在生产队干活时,她干得好,别人评3分工,生产组长给她评了7分工,孙景坤知道后,把组长批评了,硬逼着把多的工分给拿下去……
大儿子孙福贵也遭遇了类似的境况。不少好的工作机会都被父亲逼着让给了别人,他一咬牙,参军入伍。这一次,孙景坤没有阻拦,拿出珍藏多年的抗美援朝时用过的茶缸和毛巾送给儿子。
“到部队后,首长看到我的茶缸上写着‘赠给最可爱的人’,他举着茶缸给战友们说,孙福贵同志是革命战士的后代,我们为有这样的战友感到自豪!在战友们的掌声里,那一刻,我突然理解父亲了。”孙福贵说到这里,眼中泪光闪烁。
摩挲着旧军装上的军功章,老人说出心底的想法:“当年村里10个年轻人一起参军入伍,回乡的只有3个。和牺牲的战友比,我做这点事算得了啥?条件再艰苦,能比战场上苦?我活着,是替战友们活,我要把他们想干却来不及干的工作干好,才对得起他们。”
温煦的秋阳照在老人珍藏多年的泛黄的报功书上:“孙景坤同志在朝鲜守备战斗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全军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祖国的光荣……”光线明丽而柔和,为这张历久弥新的报功书镶上了一层金边。
2024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 篇30
退休前,周秀芳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深受学生爱戴。20xx年退休后,她被一所私立学校返聘。虽然拿着丰厚的薪水,周秀芳的内心却依然不平静,只因她还有一个未实现的支教梦想。
周秀芳的支教梦源自年幼时的经历。在念小学时,周秀芳因家庭贫困差点辍学,班主任鲍老师为她垫付了三元五角的学费,让她得以继续学业,也在她心中照进一束光。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她希望有生之年能为和她有着相同经历的孩子做点什么。
20xx年,66岁的周秀芳得知贵州省惠水县正在招募支教教师,她的内心又燃起了这把火。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周秀芳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高龄支教路”。20xx年春节,从贵州回宁波过年的周秀芳听好友说湖南省溆浦县九溪江乡更需要支援,便决定去看看。而她这一看便不走了。
周秀芳说:“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到桐林小学的情景。”长途跋涉辗转来到九溪江乡桐林小学门口时,眼前的情形让她震惊了——一栋简陋的木房,16个孩子正在认真聆听一位60多岁的老教师讲课,这位老师也是桐林小学唯一的老师。见此情景,原定要重返贵州的周秀芳决定留在湖南。
周秀芳开始了在溆浦的支教生涯,她把先进教育理念带进了乡村学校,用启发式的教学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当地村民收入很低,很多家庭都是困难户,走访贫困学生时,她总会偷偷给学生家长塞点钱;看见孩子们穿着单薄,她张罗着给他们买校服;为让留守儿童可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视频通话,她又张罗着给学校买电脑;看到有孩子患眼疾,她自掏腰包联系医院给孩子做手术……周秀芳和儿子、儿媳长期结对资助16名贫困生,用于支教的钱超过了10万元,而她自己却常常一碗米饭、一碟泡菜对付一餐。
周秀芳退休工资每个月有7000多元,最困难的时候,她的工资卡里只剩下3.6元。“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就觉得自己很富有。”周秀芳说。
助学路上的困难还远不止这些,溆浦地处雪峰山北麓,层峦叠嶂,很多学校就建在半山腰。周秀芳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医生曾警告她,如果走路过多可能有坐轮椅的风险,但她坚持到每一户学生家庭了解情况。有一次,她来回走了8个多小时。还有一次家访途中,周秀芳身体不支摔倒。被救回后家人劝她放弃,她却说:“如果我倒下了,你们就把我埋在学校旁边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