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推荐19篇)正文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推荐19篇)》

时间: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精选19篇)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1

“小尼姑我年方十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我本是……”

“我本是什么?啊?”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错了,我本是什么?”

“我本是男儿郎……”说罢,一个大烟杆子直捅入他嘴里。“不成器的东西!词儿都记不住!”只见他哭得那是梨花带雨。罢了,只缓缓来:“小尼姑我年方十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这,就是《霸王别姬》。

都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然而李碧华笔下的都是有情有义却无不悲惨的人儿。如蝶衣,如菊仙,亦如段小楼。

那时的他叫小豆子。正是该无拘无束,玩耍嬉戏的时候,却被娘亲送进了戏班子。大雪纷飞,随着那只沾满鲜血的六指断落,他的人生也就此改变。

那一年,他被师兄弟欺负,他为了他,眉梢上多了一道伤疤。从此,小豆子的心里就只有小石头了。他是他的星星,最大,最亮,最璀璨夺目的那一颗。他的目光只为他而停留,他的虞姬,也只为他一人而扮。

“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十年一晃而过,他们都成了角儿。当年的小豆子成了程蝶衣,当年的小石头成了段小楼。戏台上,他们是霸王和虞姬,戏台下,他们是师兄弟。不错,他们是师兄弟,只是师兄弟……

小楼娶亲了,新娘子叫菊仙,是个破鞋。菊仙待小楼,一如他待小楼。不过她能光明正大地摆在面子上,而他只能埋在心里。

抗日,内战,____。菊仙死了,是自个儿上吊死的。又只剩下他们俩了。他对他,一如既往地情深意重。而他对他,亦是一如既往地当做兄弟,只是兄弟罢了。其实他知道的,他对他的情意,他一直都知道。只是他们不一样。程蝶衣就是个戏痴,戏迷,戏疯子,他一辈子都活在戏里了,他是他的虞姬啊!可是,他是真虞姬,他却是个假霸王。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这句话,许是程蝶衣对段小楼的深情最好的诠释了吧。

这本书,不仅仅是主角儿们的爱恨纠缠,更是对____的深刻反省。记国耻,不仅仅是记住别人对我中华的侵略,更要记住我们自己曾犯下的错。对于这个,我佩服德国对于纳粹的坦然,敢于担当。而我们却一直在逃避,这是不应该的。做错了不可怕,重要的是别忘记,别再犯一次,这就足矣。

书中总会出现一句话——人总是要活着的。无论是生在乱世,还是太平盛世,人总是要活着的。无论是谁,都是如此。要活着啊!不禁想起电影《二十二》中一位老人说的——这个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把命留着。无论是身处怎样的时代,总有美好值得你留恋。活着!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2

夜深了每个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乡,然而我一个人独自坐在电脑前看着霸王别姬。这部剧看起来是一部和很老的剧,拍摄也不是很高清。但它莫名中戳中了我很多泪点。一直哽咽着,含着泪水看完这部电影。

《霸王别姬》是由张国荣,张丰毅,巩俐这三位明星主演的。是第一部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内地电影。此境界可表演的可歌可叹。

程蝶衣和段小楼是从小在戏班子里面认识的。蝶衣是***的孩子,长了一张秀气的脸蛋,就像女孩儿一般。在戏班子里的训练是非常严格的,他们的训练已经超出了人可承受的地步。记得一个孩子受不了此折磨,上吊而死。蝶衣为了一句我本是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在蝶衣的心里他与戏已经结尾一体,一直在说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为此他挨了不少打。这个时候我感受到了一个人对于自己所爱兴趣如此痴迷,该是多么敬业啊!但在他为公公表演后,被那变态的公公拉去糟蹋。这让我的心沉淀了,感觉到那个时候真的是黑暗呀!看到了蝶衣眼中的恐慌,但他无法挣脱。自从段小楼和程蝶衣的霸王别姬京剧火了以后,他俩真正的成了他们心中的角儿。而段小楼不知道的是,这么多年来,程蝶衣爱上了他,这是多么痴醉的同性恋啊!可段小楼是个直男,根本不懂,娶了***出生的菊仙。那个时候看到程蝶衣内心的复杂,我哭了,程蝶衣也哭了,他成为了别人的所谓红颜。自此开始沉迷于***。一天天活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日本人进城了,霸王别姬依然在唱。蝶衣为了段小楼为日本人唱戏。但他并不后悔,因为,在他认为,日本的那个将领是懂京剧的,他并不是卖过,他只是为了京剧文化。正是如此,发生了那幕,--期间,段小楼告发程蝶衣卖国,而蝶衣忍无可忍说出了菊仙的***身份。最后的最后菊仙上吊自杀了。一切就这么完了,让人不知道该怎么说,应该说是--的不是,还是说人性的自私。自此多年以后他俩以一场霸王别姬告终,蝶衣拿剑自杀。一切就这么完了。

泪水哗哗的流的,叹的是电影的剧情过去感人,但悟的是,当时的社会,当时的人的内心,让人难以揣测。我为自己生活在新中国感到庆幸,也为那些活在黑暗社会的人感到悲哀。只希望一切都恢复平静。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3

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下感慨,整理一下搬过来。

看的是B站上传的舞台版,上海京剧经典曲目展演系列的。史依弘的梅派真是端庄娴雅。想起来很久以前看过蒋勋写《孤独六讲》时,提到项羽和荆轲,称之为“失败者的美学”。作为一个失败者,与刘邦相比,项羽成为一个更容易被人们反复吟咏的对象,在成王败寇的历史定律中,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定位。这时候才觉得司马迁真是伟大,他点出了项羽失败的原因,却又把他列入帝王本纪,不以成败论英雄,真正当的起“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看来需要把我那本闲置已久的《史记》扒拉出来看一下了。

整出戏故事冲突不大,唱词少,曲牌也以西皮散板居多,看了大半场都觉得没意思了,可是到了垓下被围、四面楚歌、虞姬舞剑,才真正体会到这出戏的好处来。名唱段“看大王帐中和衣睡稳”一段,虽然唱词简单,却一下子让前半部中一直不大出彩的虞姬形象丰满起来。

“看云敛晴空,冰轮乍涌”,用的就是西厢记的唱词。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最痛人处,莫过于美人迟暮英雄末路。美人名马和末路的英雄,可以说是很好的戏剧题材了。

听完《霸王别姬》就明白了虞姬为什么说“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项羽唱《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尾音婉转,余韵悠长,字字无奈。

一个铁骨铮铮的大男人跟你说:虞姬啊虞姬,我该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这比之前流传的那个黑豹乐队主唱抱着保温杯的段子悲痛多了。这一段真是听到喉头发梗。

虞姬舞剑一段,太考验演员唱念做打的功力了,完全被史依弘圈粉,史姐姐扮相美身段美唱功好,有些表情和动作还萌萌的~

电影《霸王别姬》中让程蝶衣在舞台上自刎,在这出戏的顶峰选择落幕,确实是一个巧妙的处理,有一种壮烈凄绝的美,小说的结局则因为过于现实,而显得残酷了。

李碧华是写小说的高手,所有作品都带着一股媚气,用她自己的小说《胭脂扣》里的句子形容就是“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她写霸王别姬、写青蛇、写潘金莲,都能翻出新意。

但变的是故事,不变的是人情。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4

为了营造更好的校园文化气氛,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我校领导指示下,本学期开展了戏曲兴趣小组活动,尝试着把戏曲这特色艺术引进第二课堂,作为一项探究性课题来开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着手于让学生欣赏、模仿唱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戏曲作品选段,初步了解各种戏曲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的知识;了解唱段内容,感受其情感表现,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学会演唱部分戏曲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和发展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在我校举办的庆祝“五·四”运动周年庆文艺联欢晚会中首次戏曲节目登场的“戏曲联唱”——《十八相送》、《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夫妻双双把家还》让广大师生耳目一新,深受他们的喜爱和好评。参加演出的学生表现出对戏曲深深的喜爱和充满自信的表现欲望。充分体现了戏曲兴趣小组活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综合能力。

在搞好教学工作和辅导学生的同时,学校还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积极参与有关戏曲课题理论研究,以科研引领和提升自己,力求在下一次的第二课堂教学搞出新花样,挖掘出新人才,为我校教学增添一点色彩。

在喜看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在工作的不足。对于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还缺少大胆的尝试,比如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需要用到各方面的道具、服装,准备起来实为不易,教学活动受到束缚。又顾虑多方面因素,始终有这个心没这个胆。除此之外,还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进行反思。下个学期要及时记录教学点点滴滴,希望能在组里进行交流和学习,希望能得到各位领导与同行的帮助和指导。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5

“生旦净末丑,相约花戏楼。”以前在家的时候经常会看我们安徽电视台的这个节目,黄梅戏我非常喜欢听,其他的京剧和越剧也会经常欣赏下,但是真正去了解戏曲的来源等知识还是从来没有过的。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精粹,是国家的艺术瑰宝,深受国内外中老年人的喜欢,也有许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也对戏曲有着很大的兴趣和爱好。如果流行歌曲能放松心情,那戏曲便能让你身心愉悦,有一种无法形容的超然感觉,让你不觉开怀大笑,让你不觉伤心感叹。

《曲艺知识》这门课让我们不仅了解戏曲的种类,即包括京剧、豫剧、黄梅戏等,还包括相声、小品等。在开始时,老师让我们了解并欣赏各种乐器,使我们感受我们各种民族乐器的奇妙功能,那些乐器所奏出的音乐,与那些演员明亮有节奏变化的声音相搭配,简直是美妙极了!我后来又有幸能够听到非常出名的女子十二乐坊演奏,那时候听到乐器表演后的感受和平时大不一样,听他们演奏就好像是享受一份美餐那么的美好,所以呢,我很想说一句话,那就是:“当你喜欢上它的时候,它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

任何东西都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对待事情也是一样,有人会有很认真的态度,而有些人只是无所谓。我原来以为大家对戏曲课应该挺感兴趣的,可是上完这个学期才发现其实不是,好多人不是直接不

去上课,就是很晚才去为不让老师点名时不被点,哎,我感觉真的挺让人值得思考的。对于我们国家的传统艺术,我们国家的新一代却竟然是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值得我们反思一下啊。我不是一个愤青者,我只是一个爱我们民族传统艺术的戏曲爱好者,真希望大家能够改变那种态度,用心去学习这种高尚的艺术精髓并感受戏曲艺术所带来的精神享受。

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学习和了解曲艺知识,不仅仅是在感受生活,更是在体验生活。戏曲中许多出名的曲段广为流传,如“牡丹亭”“窦娥冤”“女驸马”等等。我们通过曲艺知识这门课学习到戏曲来源与它们的唱腔品类等等,同时老师也给我们放映许多经典曲段,像“夫妻双双把家还”、“刘三姐”等,还有许多经典的相声、小品节目等。我感觉这学期的曲艺知识课很充实,老师让我们在一种轻松欢快的气氛下,学习曲艺知识并感受戏曲艺术的美妙,总而言之,我个人觉得,这学期的这门选修课非常有意义,使我对戏曲的喜爱程度更加深厚,也让我明白,我们既然选择了就该好好去做,我们会从中学习到我们曾经无法学到的东西。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6

“《霸王别姬》,原本以为是写梅兰芳的,看到最后发现被导演骗了。”同学语。当然,这是大师的本事,名导的功力。

故事的开头,是一副很凄惨的画面,母亲含痛砍下儿子小豆子多余的小指,咬牙送进了梨园。

科班的师傅,心狠,手狠,孩子们多次逃跑,可是,却面对着更严重的惩罚。张国荣饰演的小豆子,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当他在逃跑后看到成名的角儿们的风光,被深深的震撼了,他决心回去,正如师傅说的,学戏,得自个成全自个。

回去的命运,只有一个,更深的责罚。同逃跑的小癞子,在实现人生最大的愿望——吃糖葫芦后,不堪责楚,上吊自杀。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这是老师傅的话。

终于,一部凄惨的风雨哈佛路后,成名的风光也相继而来。而,旧社会的戏子,终究不能脱离时代。

晚清,张公公的折辱,扭曲了小豆子的纯洁的心灵。

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太多,成长史,辛酸泪,情感扭曲的同性恋倾向,政治对文化的荼毒。--的无情伤害,人情冷暖悲欢……我能看出来的或许只是太少。

所以说,真正的导演,只做自己的艺术,不会迎合观众。

小豆子变成了大名鼎鼎的程蝶衣,程老板。他入戏太深,不能容于这个时代,不管是清朝还是民国,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或是--土改,他从未变过,可惜,他的心灵和情感,被这个时代严重的扭曲。

所有人都变了,除了他。他信赖的大师兄竟然在--时候,无情的揭露了他。他最后仰天长叹:你们都骗我。

人生如戏,有高潮有低谷,起落的,超乎自己的想象。

人很渺小,自己的力量实在太薄弱,太多的无奈与纠结。只有靠自己,不管现在你是什么位置,什么身份,在社会这部大戏里,在时代的舞台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不管喜欢或是不喜欢,做好自己,是作为一个人的使命。

入戏的人活出了艺术,走不出戏的人永远不会生活。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7

我喜欢哥哥,是从这部电影开始的。

整部电影,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是最后虞姬真的死了。像袁四爷说的那样:“霸王是假霸王,可虞姬倒是真虞姬。”虞姬陪霸王趟过了儿时困境,日寇来袭,民国宪兵,十年动乱。最后一切都安静了,像孩时那般,他们也不是角了。蝶衣喜欢的是真正的霸王,霸王早在十年动乱就死在了那场批斗里!活着的不是他的霸王,不是他的师哥,只是段小楼。

儿时的小豆子,在一片狼藉的童年,颠沛流离来到戏院,在师傅残酷的训练中练就一身铁骨才能活在那惨痛的世道。周围师兄弟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挣扎在惨痛的戏院-——活着。小豆子就像一只蚂蚁,活在蛐蛐的世界里,笼子外面却满地狮子走狗。后来他和师哥红了,红遍了满都,代价是蝶衣被老太监似梦魇般的凌辱。蝶衣和小楼说,师哥,我们就这样唱一辈子戏好么。菊仙的出现是现实对蝶衣的一道讽刺。在日本人抓了段小楼后蝶衣让菊仙离开段小楼便救他。蝶衣为日本人表演了一曲“牡丹亭”救出师哥,迎接的是一口厌恶的啐!紧接着如同伤疤被解开,鲜血的流失愈演愈烈。袁四爷的赏识和给予蝶衣的伤痛是对等的,蝶衣后来被民国兵痞审判时蝶衣撕心裂肺呐喊“你们杀了我吧!”也不愿听袁四爷的营救。--的出现,将所有伤疤都揭露了,小四,戏院老板,段小楼,程蝶衣……每个人都麻木不仁撕心裂肺,唾沫四溅的揭发,揭发姹紫嫣红,揭发断壁残垣,没有人在意吃相难看。

整部悲剧落幕,是各自的无奈纠缠在一起。年幼的小豆子看到那把宝剑,师哥说有了那把剑霸王才是真霸王,小豆子看着价值百两的拔剑攥着手里不足一两的银子下定决心,师哥,我准为你送来。

蝶衣曾在袁四爷的院子里面对漫天雪花便挥剑自刎,可惜被制止了,说真的我很心疼蝶衣,多希望他在那个时候就离去,何必日后承受那么多苦难。最后,蝶衣完成了他的诺言,从一而终。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8

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它是以演员艺术为中心同时又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体。我国的戏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先秦以前的巫舞,到汉代的角抵戏、晋时的参军戏、北齐的踏摇娘、唐朝的滑稽戏。一直到宋元杂剧,戏剧这种艺术形式才基本成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戏剧博采众家之长,从各种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文化养料。经过长期的酝酿.我国的戏剧最终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倍受民众青睐,甚至不胫而走,享誉海外.可谓成绩斐然。其中不乏有社会历史的偶然因素推波助澜,但主要还是因为戏剧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其丰富多彩、广泛深刻的功能方面。戏剧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它形象生动、避实就虚的艺术形式.而且体现在它社会关照、理性思考的具体内容。

戏剧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它形象生动、雅俗共赏;其次在于它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更在于它张扬社会理性.成为播撒于民众心底的及时雨。戏剧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娱乐功能、教化功能、传承功能。

一、娱乐功能

戏剧的娱乐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是促使广大观众走进剧场或戏院的根本动因。因为戏剧是一种最终以舞台呈现的形式与观众见面的艺术。它的直观性极强,接受者的层次又极为复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并不高,因此.我们戏剧的娱乐大门要比其它艺术门类敞开得更大一些。这是从外部因素,也就是观众对戏剧的接受方面来考虑戏剧的娱乐功能。进一步从内部因素,也就是戏剧自身来说,戏剧的娱乐功能是与生俱来的,从最初的傩舞娱神,到之后的角抵戏、参军戏、滑稽戏等,逐渐地由娱神为主转变为以娱人为主,在此过程中,戏剧的娱乐功能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只是娱乐的对象由神变为人。人逐渐成为戏剧艺术的欣赏主体和接受主体。因此,戏剧就更多地考虑人们的娱乐因素,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使人们得到充分的享受和欢娱。

二、教化功能

戏剧的娱乐功能是不容忽视的,但决不能认为它是戏剧最重要的,或者是唯一的功能。戏剧的娱乐功能只是把观众引入更高接受层面的必要途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优秀的戏剧,内容往往以情至圣,以真至诚,从而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孟子云:“仁言不如仁声人人深也”。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看一台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的戏,比听一场报告受的教育还要大。戏剧的教化功能,就内容而言,体现在其张扬社会理性,描写人间至情,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主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伦理剧

这类戏剧多取材于古人古事,戏剧艺术家运用移花接木、旧瓶新酒、引申推理等手法进行再创作,把它用于道德伦理的说教之中。“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如《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张协状元》、《秦香莲》等。这一类故事都是写发迹变心的男子负心的故事。“贫贱之交不相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是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民众心中的一种理想的道德观。但在现实社会中,贫寒之士,一朝中榜,入阁拜相,飞黄腾达,便立即翻脸不认人,否认贫贱之交,甚至忘恩负义,杀妻灭子。于是理想的伦理道德被颠覆,民众的心理严重失衡.因此在戏剧中所表现的内容就反映了这种现实。而在结局安排上让这些负心汉都没有好下场,或者受到上天报应、惩罚;或者受到人间审判、行刑。唯有以此方式才能大快人心,使观众重新找回失去的心理平衡,得到心理补偿,同时也起到了警示世人的作用。

2、爱情婚姻剧

追求美好的爱情和自由的婚姻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戏剧艺术也不例外。关于这类题材的戏剧也是不胜枚举,比如《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这一幕幕爱情戏多表现婉转缠绵的男女恋情,包括相思、调弄、热恋、离别、失恋、怨恨等情感。而且这类爱情戏也更容易打动观众.为观众接受,成为戏剧名作。爱情戏备受关注,除了人自身作为感情动物的因素外,更多地是因为这类题材强烈地暴露出一般的人性和人们普遍地、长期地被压抑的自由欲望。在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门当户对”的桎梏下,年轻男女的婚恋多成为政治、金钱、权力的牺牲品,而禁锢中的人一旦觉醒,就要冲出樊篱,寻求自身的幸福生活体现出青春和新鲜的人的要求。但在当时的封建高压下,这种思想是离经叛道,为社会的既定习惯势力所摒弃,并受到残酷压制。因而剧作家也只好把人们的这种美好愿望搬上舞台。通过演员之口讲出民众的肺腑之言。一吐为快,酣畅淋漓而且这类爱情戏也都以“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结局.体现了人们对爱情的热烈追求。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9

我喜欢张国荣,他是我的偶像,他主演的电影《霸王别姬》也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他扮演的是“程蝶衣”,剧中,他出演的“虞姬”栩栩如生,他出演的《牡丹亭》也很成功。

我印象中的“程蝶衣”演戏,“不疯魔,不成活”,甚至有一点分不清戏里和戏外。他演“虞姬”,师哥段小楼演“霸王”,他和师哥的感情很好,他想像戏中虞姬对霸王一样对师哥从一而终,还时常念叨“虞姬为什么没有死”。而师哥呢,始终把他当兄弟看,并且喜欢一个***——菊仙姑娘,并和他成亲。他不甘心,在对师哥绝望之后,就委身于看好他的戏霸袁世卿,并且吸***烟自甘堕落。两个人斗气的时候,师父想要调停,却被菊仙姑娘搅和了。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一群国民党乱兵以“汉奸罪”把程蝶衣抓起来了,小楼去求袁世卿,被他百般侮辱,之后要程蝶衣在法庭上说谎苟且偷生。

在法庭上,程蝶衣说日本人青木如果不死,京剧就可以传播到日本去了,这更坐实了他的罪名。不过,一个国民党高官因为他的技艺把他保下来了。解放后,京剧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收养的小四想出演“虞姬”,被小楼拒绝了。____这,小楼受到小四的迫害。小楼必须在菊仙和程蝶衣中选一个,他看见程蝶衣已经走入陷阱中,就想保护菊仙,“揭发”程蝶衣。而程蝶衣在师哥揭发他之后,已经绝望了,就都出了菊仙的过往。小楼又被逼与菊仙划清界限。之后,绝望的菊仙自杀了。

二人再度重聚,出演《霸王别姬》,程蝶衣终于不堪重负,“自杀”了。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他反映了时代,反映了那个历史环境下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做出的艰难的抉择,以及爱恨情仇。程蝶衣是个理想型的人物,他对京剧的痴迷,对师哥的“爱”,以及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的悲剧,是性格悲剧,也是社会悲剧。他出演的旦角儿,影响了他的性格,“虞姬”对他的影响很大。而那个时代,才是造成他的悲剧的根本原因。乱世之中,艺术的发展不得不依附于某个政治力量,而解放后,京剧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菊仙死了,程蝶衣也死了。

在我看来,文学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社会生活,并且受到政治经济的重要影响,甚至受到其制约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陈出新。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10

这两天学了《京剧》这一课,京剧被介绍的淋漓尽致,作为课外补充,我决定看一场戏。

其实对我来说,戏曲并不怎么有魅力,在幼小孩童的感知里不过是又烦又噪,吚吚呀呀的难听死了。我烦那踱来踱去的步子,那断断续续若干分钟才能唱完的歌词,那浓装重抹的面饰——而今天,已经六年级的学生,深为过去的看法而感觉到羞愧。我要重新在这,认认真真的看一出戏。

《霸王别姬》是被认为是东方美代表的四大名旦之一梅兰芳作为主角演唱的。讲的是霸王的部队已军心涣散,四面楚歌,霸王欲带虞姬杀出重围,可虞姬怕连累霸王,挥剑自刎。看到这里,我竟然感动了……

是啊,他那……不,不如说她那嗓音十分好听,圆润优雅,听起来似乎辽远而逼近,又柔和而铿锵。她将这感人的画面演出的惟妙惟肖。或许这就是中国的艺术吧!是成为国粹的原因吧!是外国人都为之敬佩的原因吧!

八年了,我从没有仔细的听过一场完整的戏曲。今天,我静静的倾听,认真的品味国剧的美。这是一门中国及至全世界都闻名的艺术精品,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国粹而感动骄傲。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11

观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后感作为一部电影他是很冷门的,全天全上海排片九场,当晚我看的场次只有6名观众。甚是凄凉。整部电影约一个半小时,讲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和虞姬的故事。如果作为国产京剧电影的试水,我觉得有几点做得很不错。一是开头有故事简介,能让我这种对历史知识不熟悉的人有个背景了解,不过开头字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还是惊着我了,这么大的排场。二是京剧的特色可谓原汁原味的保留了,从布景到走台,从人物形象到声音唱腔,几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值得称赞。

不过可能碍于京剧本身形式的局限性,整个故事镜头几乎用的都是正对着主人公的构图让人看多了有点别扭,部分戏码的面部大特写也难以与整体镜头切换连通,倒是十面埋伏时候台上约莫十来个人的打戏拍的觉得十分流畅,一气呵成,效果远远好于给脸谱角色的单独特写。加上京剧表演的色彩本来就浓重,红是红白是白,如此饱和度高的色彩在电影荧幕上更是鲜艳。虞姬和霸王的行头不用多说,隔着荧幕都能感受到做工精巧,令我捻捻不忘的是虞姬后半段穿的一件斗篷,外头黄色,里头青绿,外头绣花,里头好像绣的事梅花,内外兼修表里如一,不得不感叹戏曲服饰与如今时装的不同。

就像所有老物件一样,京剧用的是一种缓慢的节奏,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老祖宗的智慧不容小觑,一根杆,就演出一匹马,两面旗,就化成一座山,再那个年代,如此美好的色彩能给人带来多大的想象力,好似儿童用木杆玩起的游戏,玩的人沉浸其中,

国粹有国粹的魅力,我看过无数遍张国荣演的虞姬,我以为因为是他演的虞姬,所以才那么美,今天发现,原来无论哪一出的虞姬,都是美的。

在我心里,虞姬不是因爱而死的,已经感知到前路不详的虞姬,是做好了准备与霸王一起赴死的,可是霸王缺一句奈何兮一句奈何兮,对着眼含泪光的虞姬说,你说我该把你怎么办,难道是为了逃命要丢盔弃甲么,难道是没了虞姬就能突出重围么,难道是嫌她走的慢要抛弃他么。虞姬不是因为爱霸王而死,不是因为恨霸王而死,真正促使虞姬拔出宝剑的,是对眼前这个男人深深的失望。

明明我已经决心刀山火海都跟着你去赴死,你却问我奈何

明明我们都只有死路一条,你却还要我死的离你远一点

明明可以共同投江做一对神仙眷侣,你却愚蠢的以为自己还能逃脱

虞姬不是为爱赴死,她只是我心已死,就是我们常说的哀莫大于心死

拔出剑的那一刻,她应该希望那个征战七十多次战无不胜的霸王能拦住她吧,打下她手中的剑,相拥而泣。只可惜,他没有,正如哥哥拔剑时来不及救他的霸王一样,他们都是对世界失望和绝望的人,但又不甘心的留有一丝希望,于是只身赴险,终于没能回头。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12

又一次看《霸王别姬》了,尽管对这部影片熟稔至及,可是当那昏黄的银幕一出现,我又再一次陷入影片情节去了,并深深沉溺其中,以至于当最后的那一束灯光一收,我还是难以从中回过神来。

《霸王别姬》呈现给我们的是另一个是时空的的故事,但它给人无比的真实的感觉,刺激着人们发出对人性的感叹。我很喜欢《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在我看来,不管是电影里灯光的设置、场景的交换、情节的曲折、人物的错杂、情感的纠结等等,都给了留下了无以言及的震撼,我把《霸王别姬》当做一部传奇,一部不朽的传奇。

在这部传奇里,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电影中心人物程蝶衣的扮演者——张国荣,他让虞姬这个角色深入人心,让观众分不清戏里戏外;另一个是导演陈凯歌,他拍出了从清末到--后的百态人生,让观众引发对人性的不同思考。当然,一部优秀的影片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于导演的导演能力。没有陈凯歌,霸王别姬也不可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张国荣是一件银器,他演活了蝶衣,而陈凯歌擦亮了这件银器,他让哥哥在戏里能游刃有余地发挥,同时也很好讲述了这个故事。霸王别姬是从民国唱到--,时间跨度很长,但在陈凯歌导演的处理下,民国到--结束的几十年的故事却在两个小时的影片里,一点也不显得冗长。它是那么自然而然地盘脱出这几十年蝶衣的经历,像流水注入大海那般,有经过悬崖峭壁的急湍,也有平地淌过的和缓,但没有中断。另外,陈凯歌对影片人物的处理也别有特色,他不像其他影片样过分地丑化或美化人物,好像这个世界非善即恶,一点也不真实。霸王别姬里的每个人物都有他们可爱的地方,段小楼不介意世人眼光娶“风尘女子”菊香为妻;日本侵略分子头头却是个懂戏的人,尊重中国的戏曲文化;四爷也爱戏,懂戏,可为蝶衣出头,只是因为他尊重蝶衣是个真正的戏子。而主角蝶衣和小楼也有不可爱的地方,蝶衣的过分疯癫,小楼在--中的人情世故,都让这部影片人物真实而饱满。我喜欢这部影片,还有一个因素是陈凯歌给这部影片增添的社会思考,尤其是--时期蝶衣和小楼的遭遇以及影片结束呈现的那段场景-------结束了,蝶衣和小楼相见泯恩仇,摈弃了--时期相互出卖的仇恨,在最后一次演霸王别姬中,蝶衣自刎于舞台,结束了他坎坷的一生。结局的意味深长,也颇引人深思。影片将两个伶人的悲欢故事掺合了半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兼具史诗格局与细腻的男性情谊,都无疑让这部影片成为不朽的传奇。

“人生就是在熬一碗稀粥,在岁月里闹哄哄一场,然后烟消云散,只留下一声叹息。”《霸王别姬》留给了我们这声叹息。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13

都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眼中,最为难受的是小豆子的经历从小长得就很精致,看起来就很像女孩,母亲是***,他接触的人也大多是女人,但是小小的他却明白自己是男儿郎,烧被子的行为也能看出他内心的男子气概,他的师兄也是极好的,十分讲义气,护着小豆子。但是随着小豆子年纪的增长,由于他骨骼,形态轻盈,外貌又很秀气,师傅就让他演女人的角色,但是小豆子心中还是坚持自己是男儿郎,每次唱词都唱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即使师傅为此不断打他,师兄弟叫他服软,他也坚持着他是男儿郎,然而,为了生计,再加上师兄的话,环境的逼迫,最终让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女人,并且他也迷茫了,大家都说我是女娇娥,我就是女娇娥吧?经历了起起伏伏,他把自己和戏化为一体,程蝶衣和虞姬最终活成了一个人,在影片的最后,他和师兄对词,突然醒悟自己是男儿身,原来这么多年自己活的都是错的,索性将自己留在戏里,起码,在戏内,自己还是虞姬。

我心疼小豆子,心疼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改变自己,放弃自己的坚守,我相信他在说出“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这句话时一定是痛苦的,这种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痛,现实世界的压迫,让他不得不在戏里逃避着,沉浸着,造就了他高深的技艺。也心疼在后来的____期间,为了活命而不得不妥协,“互相狗咬狗的被批斗的人们”,我希望他们快乐,能更好的活着,不必为生活放弃自己的快乐和坚守,我也庆幸自己生在和平的年代,拥有思想的自由。

说苦难能造就一个人,确实它造就了程蝶衣,但是如果可以,我真心希望他能和普通小孩子一样又平凡的生活。

希望每一个人能足够强大,有足够的实力,去守住自己的初心。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14

分两三次,终于把《霸王别姬》看完了,电影很长,内容也很多,跨越了四五个历史大事件。

小时候的程蝶衣很悲惨,吃了非常多的苦,小尼姑年方二八,却被师父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这句话总被他背成了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终于在一次重要的堂会时,小豆子在师哥狠下心来的教训之后流着泪念对了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从此,便踏上了霸王别姬的一生之戏。

程蝶衣入戏成疯魔,段小楼半戏半生活,历经清代末期、抗日战争、民国、抗战胜利,乃至后来的--,最终以悲剧告终。从开始看到小豆子的手被他妈妈狠心用刀子割掉的那一瞬间,心都不知该如何跳动了,只觉得那一声啼叫让我欲哭无泪,痛心万分。接着便是被师父一次次地打骂,逃跑,再到坚定要成为角儿。那万人空巷的场面,在如今也是非常罕见的,可是那戏剧就有这样的魅力,无论穷人富人都争着抢着要去看。自问不喜欢戏剧的那种唱腔,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并不讨厌京剧,反而觉得别有一番韵味,确实是国粹。可同时也在感慨着,旧时唱戏上台的那种艰辛,又有多少人能承受呢?现如今的京剧,又能保留多少精华呢?

很少有这样的电影可以触动人的心灵,至少,到现在为止,我的脑海里浮现的依然是程蝶衣那哀怨妩媚的眼神,还有小楼最后看着他的师弟自刎在他面前的眼神,还有那神情,一切都难以言喻。过去了那么多年,这部电影依然是中国电影界的传奇,它的辉煌注定永留。那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整部电影,所有人物都是那样鲜明生动,让你无法挑剔,这样的电影,又怎能不被称作经典呢?感慨,依然是感慨吧,哥哥的一生,也像程蝶衣那般,始终未变。尽管外界的所有都变了,可是他依然不会改变自我,最终因抑郁而选择了结终身。他也有最爱的人,但是却无法承受这浑浊的世界,也许,死对于他是一种最好的解脱。我想,这也是为何至今仍然没有人可以超越他,他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原因。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15

这学期选修了戏剧鉴赏这门选修课,学到了好多关于戏剧方面的知识,更是被中国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

我是绍兴嵊州人,是的,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从小,妈妈就有教我唱越剧。比如,《我家有个小九妹》、《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等。这些曲目,我都会唱,所以在选修课的考试中,我就唱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唱完时,老师和同学以热烈的掌声表示了对我的肯定。 戏剧演员通过唱、念、做、打、舞等简单明了的词句、动作等有限的程式就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戏剧通过演员们不同的脸谱告诉观看者他们扮演的是何种性格的角色,红脸表示这个人忠义,白脸表示这个人奸诈阴险,黑脸表示这人正直不阿,蓝黄脸谱更是告诉人们这是一个粗豪鲁莽之人。人们的身份地位则是通过他们不同的服饰来展现出来:黄龙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穿戴霞披、凤冠的人是皇后、贵妃,公主;文臣穿蟒袍,武将戴盔甲;布衣代表平民百姓。戏剧中更是通过须发区分年龄,通过脚色分形区分男女以及他们的特长。

动作在戏剧中更是不可忽视的,演员以扬鞭代骑马,不同马鞭代表不同的马,以旗画车轮代表坐车,以划桨代表坐船等。通过这些简明的动作就可以让观众明白他们在干嘛,总之,戏剧的博大精深不是一夕一朝就能明白清楚,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观看,去理解,去揣摩,才会慢慢的喜欢上看戏,也能够看懂戏。 以前的好多老人都没有读过书,识过字,但是他们可以看懂戏,可以从戏剧表演中得到好多信息,老人们希望得到一些新的东西,所以他们喜欢上了看戏,这就是戏剧的奥妙之所在。 我们现在虽然不能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戏剧去体会戏剧 文化的博大精深,去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

我觉得戏剧鉴赏课上,老师应该多教我们学习一些短小容易的戏剧,像我家有个小九妹等,让同学们在练习中体会戏剧的美,去感受戏剧中人的心理、情感等。年轻人对戏剧这种艺术的热情远比不上对流行乐喜爱。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流行乐的社会中,认真的听一听传统的戏剧,像是在心田注入了一股清泉。中国戏剧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美感和文化底蕴是经过层层积淀,经过长时间的筛选保留下来的。所以中国戏剧确实是很宝贵的文化精粹。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因此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戏曲风格。在这学期的课中,除了第一节主要笼统的介绍的中国戏剧的简史,以后的课中对几个‘知名度’比较高的戏剧做了介绍,包括被称为国粹的京剧,辞藻优美华丽的.昆剧,语言通俗直白的评剧,广为流传的黄梅戏,全由女子演绎的越剧。此外还有对于戏曲人物所穿服饰的具体介绍。这些都让观者深深的陶醉其中,领悟中国戏剧的博大精深。

而在音乐艺术上,《梁祝》更是堪称经典之作。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创作,1959年首演于上海。作品以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采用越剧唱腔音乐为素材进行创作,对交响音乐的民族化作了成功的探索。作品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3个部分内容分别取材于梁祝传说中“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3个主要情节片断。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上,根据协奏曲的形式特点,对原剧内容和曲调进行综合提炼,加以发展和创造。根据标题内容的需要,采用奏鸣曲式来表现富于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为了充分发挥交响性效果和突出民族化特征,吸取了戏曲中歌唱性的“对话”形式、京剧中的倒板和越剧中的嚣板等表现手法,还借鉴了中国传统乐器中的某些特殊技法以丰富小提琴的演奏艺术,而使该曲成为中国现代民族化协奏曲形式中影响深远的名作。

其次,中国戏剧的虚拟性。一般剧本的编写都不是局限在一个小场景里的,但表演时都是在狭小的舞台上,因此要求表演时一定要有虚拟的成分。但这种虚

拟性并不是单单由于场地的局限性,同时也营造了一种美感,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了叙事,给

人以想象的空间。

就戏剧的歌舞化倾向和虚拟性而言,从早期到现在已经有了变化,之所以用变化而不用发展,是因为它不一定都超着好的方向演化。例如在白先生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中,出现的花神形象,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个人观点)。也许花神的出现营造了一种飘渺虚无的意境美,但实则不必,因为这样大家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走来走去的花神身上,而忽略了唱词本身的美感和功能。传统的戏剧与不断发展的意识形态如何融合,成为现代戏剧表演的一大难题。戏剧不可能停滞不前,但变化因遵循的是传统。把传统戏剧的精粹改的七零八落,则不能称之为创新。我认为中国戏剧应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把艺术特点发挥到极致。对于原先的经典曲目可以保留原貌,对于其中被称之为“糟粕”的意识也应予以保留。因为我认为它糟粕与否都是历史的一部分,总之不可简单的一盖过之。其次,目前出现了很多要求推广戏曲的言论,例如戏剧进小学,进中学。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绝不能为了把戏剧推广普及而降低戏剧的艺术高度。 但另一方面,戏剧也不能曲高和寡,这样的话,中国的有一个传统精粹会随着能欣赏的人过少而逐渐衰退。

总而言之,中国戏剧必还将走更久的路,作为一种美的表现,一定会在时间的洗礼下愈发的璀璨。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16

过了很多年,听了很多关于她的绝美传说,有人说《梅兰芳》拍的不错,无数声音说跟她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片儿。

——这就是初识的《霸王别姬》。

多年后,带着平和、缅怀的心,夜深人静,一个人默默的流眼泪,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工作,忘记了日子还要过。独自沉浸在这段纠纠缠缠的感情里、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里、各个鲜活执着的生命里。

没有谁夺了谁的主,每个人都那么鲜明,让人过目不忘。

每一次眼神的交汇都拿捏的如此到位,叫人忍不住掉下眼泪来。儿时的倔强和胆气,就注定了她不凡的一生。人断是该有一些执着的,所以一步步都是自个儿走出来的,是要有报应的。

人之于社会变迁,是如此脆弱,和微不足道,社会给予人的是舞台,人能做的是适应或反抗。在时势里,适应不一定是对的,执着也不一定会换来所谓的成功,人生苦短,问心无愧,怎样的路是自己选的。也许我们要为在乎的人低头屈服,也许我们想活出自己的滋味儿,没有谁是错的,上帝也不能指一条无悔的明路,但凡做了自己想做的选择,但凡放弃了自己放弃的东西,就该平和的继续走下去,不惊慌、不觊觎、不焦躁、不迷失。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多了一些对拥有的希冀,多了一些对拥有的急躁,所以烦恼、所以恐惧、所以迷失。当失去了追寻已久的东西,当失去了认为最美的东西,当一个人独坐窗前,看着外面纷扰却于己无关的形形色色,一点点失落、一点点自嘲,至少有时间做一个深呼吸,才感觉到自己与生命的息息相关、形影不离。那个不离不弃的原来是自己的生命。

然而有一天,它也将离我们而去,我们又将与谁相伴。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17

当我缓缓按下屏幕上方的关闭键时,心中对影片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都怎么也关不掉。

由张国荣扮演的程蝶衣,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做梦的人。在他的个世界里,理想与现实、人生和舞台,甚至是男与女、生与死的界限,统统被融合了,他达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程度,戏里戏外不分,疯狂地依恋着霸王、依恋着虞姬。痴迷在戏里,迷痴在现实之外,虽然,他受过器重,但却由于他那病态的心里,颓废到忘掉了现实的自我,铸造一种飘忽、游离、无奈的凄婉人生。

曲终人散之时,我的心底空荡荡的,一种抑郁的情感堵塞在胸口。有一种遗憾,像一阵迟来的微风拂过心田,我不知道我在遗憾什么,也许是那看似追到的幸福,却发现,那只是碎片的菊仙吧。

如果说戏是程蝶衣的梦的话,那么段小楼便是菊仙的梦,在时代的更替中,她且过人的机智维护着他的梦,维护着她幸福的根源所在。可是,她最终也没能得到幸福。当段小楼被讲出不爱菊仙的话时,好的梦破碎了,她的依靠没了,她的人生底线彻底崩溃了,眼神里流露出的失望和那深深的空虚与茫然。于是,她穿上新婚时的嫁衣,走上了不归路。

关于段小楼,我觉得他是个比较中性的人物,却又是个极端矛盾的人,他为救别人自己的挨打,却在被打时口口生生求饶;他突兀而梗直的苦恼日本人,却在时期出卖了自已的爱人。看似意料之外,仿佛又在情理之中。

六指、手冷、窑子的大衣、小癞子、科班、“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张公公、霸王、菊仙……。脑中的《霸王别姬》又开始回放。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18

人生如戏,既有入戏,也能出戏,戏终人散。程蝶衣是入戏,到了人戏合一的境界,并且能从一而终,但不能出戏。段小楼能入戏且能出戏,他的情感粗犷,对程蝶衣有感情,是一种很粗犷的爱,但给人的感觉没有程蝶衣对其他的深刻,原因是段小楼是一个直男,他对程蝶衣的爱是同门师兄弟之间的爱,长时间在一起陪伴产生的感情。而程蝶衣对段小楼的爱,就是程蝶衣把自己幻想成虞姬对楚霸王的爱,这种爱不能够和他人分享,只能独自占有。可以说,程蝶衣是一个很自私很具有占有欲的人,他的性格有很大的缺陷(和他是否是同性恋无关,如果你认为不是缺陷,在____时他对菊仙的无耻揭发可以证明是人格缺陷),可能因为张公公当时鸡奸了他,由于这个原因他才显得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大问题,童年中的阴影一直充斥在在他心中,小赖子的冰糖葫芦、大宝剑,男儿郎,女娇娘等等。这部电影的确挺不错的,观众们一般都会将关注点放在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身上,而程蝶衣,对戏的痴迷,爱到极致最后变态的贯穿师傅教诲“从一而终”的自杀。他其实除了对师兄的爱还有爱心,在路边捡了小四把他抚养长大,虽然最后小四成了一只反咬自己的白眼狼。这教育我们要对你当时的选择承担责任。(你们是否有过和妈妈吵架的时候她要骂养了一只白眼狼的感觉。。。。。)

菊仙,这个女人一开始我不怎么喜欢她,因为她是第三者(程与段之间),而且喜欢多管闲事,人家明明能救还让程耍起小性子差点都不想去救人了。(在此应该响起明明就的歌声)

但是后来,斗蛐蛐的段小楼砸这砸那都不生气,劝架的时候流产,开会用伞暗示段小楼别乱说话,____的时候为了维护段与程的关系捡起那把大宝剑。。。。但是好心终究没能换来好报,还被程蝶衣侮辱:“***,________楼头牌,臭婊子。”连和自己同床共枕十余载的老公段小楼都要和她划清界限,让她产生绝望,最后把那把象征虞姬和楚霸王爱情的宝剑扔在程蝶衣面前,心里凄凉的难以复加,自己一点都没有做错,他们为何还要这么对我。如果说程蝶衣是一个诚实的人,那么菊仙就是一个真实的人,身份是卑微的***但是人品绝对是电影中最好的那一个。得女如此,此生足矣。

____那个片段给我的感悟:在人人自危的情况下,在死亡面前不管是最好的朋友啥的都会被出卖,如果不出卖就只有死路一条,这种检举揭发私德的制度真是令人作呕,但是最好还是要慎独,对人还是要有所保留,尤其是对自己不相信的人。

世事无常,变化大着呢,大清,民国,解放时,____时。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时代,以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老电影都是如今大红大紫的大腕儿啊。另外陈凯歌水平不错。不得不让本丸口交称赞。

戏曲鉴赏的心得体会 篇19

分两三次,终于把《霸王别姬》看完了,电影很长,内容也很多,跨越了四五个历史大事件。

小时候的程蝶衣很悲惨,吃了非常多的苦,小尼姑年方二八,却被师父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这句话总被他背成了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终于在一次重要的堂会时,小豆子在师哥狠下心来的教训之后流着泪念对了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从此,便踏上了霸王别姬的一生之戏。程蝶衣入戏成疯魔,段小楼半戏半生活,历经清代末期、抗日战争、民国、抗战胜利,乃至后来的____,最终以悲剧告终。从开始看到小豆子的手被他妈妈狠心用刀子割掉的那一瞬间,心都不知该如何跳动了,只觉得那一声啼叫让我欲哭无泪,痛心万分。接着便是被师父一次次地打骂,逃跑,再到坚定要成为角儿。那万人空巷的场面,在如今也是非常罕见的,可是那戏剧就有这样的魅力,无论穷人富人都争着抢着要去看。自问不喜欢戏剧的那种唱腔,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并不讨厌京剧,反而觉得别有一番韵味,确实是国粹。可同时也在感慨着,旧时唱戏上台的那种艰辛,又有多少人能承受呢?现如今的京剧,又能保留多少精华呢?如果要问这部电影最有意义的地方,那应该是它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现实。不管是哪个年代,人们都追捧着戏,都尊崇着戏,就算是日本人,也对于我们中国的文化给予崇高的敬意,以礼相待。可是,国民党却辱骂和大闹了戏曲舞台,____时期,他们却被当做是牛鬼蛇神被批判。程蝶衣自始至终爱着他的师哥,可是那小楼却随着时代变革而不断变化着,到____时还因无法忍受被折磨而指控了他最亲的师弟,还宣告不爱他的妻子,骂她是***。最终,一心为他操劳的妻子上吊而去,爱他一生的师弟也自刎在《霸王别姬》里的最后一曲中,剩下的,是他一个人,我在想,他最终又会如何面对这一切呢?这痛不欲生的生活,他活下来,最重要的人都已经不再了,还有什么意义吗?

很少有这样的电影可以触动人的心灵,至少,到现在为止,我的脑海里浮现的依然是程蝶衣那哀怨妩媚的眼神,还有小楼最后看着他的师弟自刎在他面前的眼神,还有那神情,一切都难以言喻。过去了那么多年,这部电影依然是中国电影界的传奇,它的辉煌注定永留。那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整部电影,所有人物都是那样鲜明生动,让你无法挑剔,这样的电影,又怎能不被称作经典呢?感慨,依然是感慨吧,哥哥的一生,也像程蝶衣那般,始终未变。尽管外界的所有都变了,可是他依然不会改变自我,最终因抑郁而选择了结终身。他也有最爱的人,但是却无法承受这浑浊的世界,也许,死对于他是一种最好的解脱。我想,这也是为何至今仍然没有人可以超越他,他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原因。